(衢州)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测试-语文试题卷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 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测试
语文试题卷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一、语文知识积累(24 分)
1. (4 分)戛然而止;糜子;幽悄;人情世
故
2. (2 分)
答案【C】
【A 暴发—爆发(火山爆发,洪水暴发);B 帏幕—帷幕;D 谋取—牟取(牟取暴利,贬义;谋取利益,中性)】
3.(6 分)
⑴(2 分)
A惊叹;B简约
⑵万千沉睡的生灵被唤醒了,它们睁开惺忪的双眼,不约而同,向圣贤一样的太阳敞开了各自的门户。
(开放性试题,意思对即可,2 分)
⑶仿佛为了响应这一富于“革命”意味的节气。
(在“意味”后加“的节气”,其它改法均不正确)(2 分)
4.(8 分)
(1)(2 分)图
⑴恩重如山
图⑵气壮山河
图⑶才高八斗
图⑷隔岸观火
(2)(2 分)
王勃;天涯若比邻
(3)(4 分)示例:青春是一种宣言,它昭示着自古英雄出少年的激情;青春也是一种姿态,心有猛虎,细嗅蔷薇;青春也是一种勇气,带着加速度在奔跑,渴望找到未来的答案。
雨果曾经说,谁虚度了年华,青春就将褪色。
是的,青春是用来奋斗的,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感受青春永恒的魅力。
5. (4 分)
⑴继续
⑵类似。
⑶不要说,更不必说。
⑷像狗的牙齿那样,名词作状语。
二、阅读(30 分)(一)
名著阅读(3 分)
6.(3 分)
答案示例:这段话的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1 分)我曾经遇上一道作业题做不出来,却不肯向同样是老师的父亲请教,总以为父亲是那样的威严。
父亲看出我的心思,耐心为我解答。
因此,我对“一个人有个大二十几岁的人代出主意,绝不会坏事,你务必信任我,也不要怕我说话太严”这句话很有感触,我应该在求学的道路上多向他人请教,无论长幼尊卑。
长辈们也许严格,但他们的知识和经验都很丰富;年幼的未必不如自己,因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三人行,必有可以为我师者。
(能结合自己的经历,并且有感悟即可。
有错字扣1 分。
)
(二)(16 分)
7.(3 分)
内容上:通过描写动物们重新回归自然的场景(1 分),表现出动物们自由鲜活的生存状态(1 分)。
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文“不是我们的事情”,同时为下文写“我们留给自然最大的事情”做铺垫(1 分)。
(2 分)一
8.
切:
①人类的活动,人们料理麦地,收割麦子(1 分);
②动物的活动,老鼠、鸟儿、野鸡回到野地草棚、地边草垛(1 分)。
9.(4 分)
运用细节(动作)描写和拟人手法(2 分),通过一系列的动词将小草人格化,形象地写出了小草复苏的场景(1 分),表现了小草对人类的谨慎,对重回地面的欣喜以及顽强的生命力(1 分)。
10.(3 分)
①拯救自然的急迫之情;
②对自然被人类破坏的无奈;
③对自然的悲悯与同情;
④对自然被伤害而无法弥补的痛惜;
⑤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期盼。
(每点1 分,答出三点即可)
11.(4 分)
①消除人类破坏的痕迹,是自然最大的事情;
②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最大的事情;
③人类破坏自然太久,尽快拯救自然,是人类最大的事情;
④人类留给自然什么样的痕迹,是人类最大的事情;
⑤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最大的事情。
(每点2 分,答出两点即可)
(三)(11 分)
12.(3 分)
用马云在德国展示“刷脸秀”引出说明对象“刷脸”支付。
然后介绍“刷脸”支付的科学原理、应用范围、发展由来、准确程度;最后指出其广阔的发展前景。
(每点1 分)
13.(2 分)“国际玩笑”本来是指玩笑开得很大,在这里指支付宝开发的“刷脸”技术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的应用。
14.(2 分)
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1 分)。
准确具体的说明了计算机算法识别人脸的准确率极高的特点(1 分)。
15.(2 分)
不能删去,“可能”是估计的意思(1 分)。
表示“一对双胞胎估计要刷10 万次脸才会错一次。
”去掉了表示“一定要刷10 万次才错一次。
”与实际情况不符合。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 分)。
16.(2 分)
例如:“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理由“激发我对世界憧憬。
”“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偏偏要靠才华”理由:鼓励我靠才华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写出句子1 分,理由1 分)
三、古诗文阅读(16 分)
(一)
17.(4 分)
(1)(1 分)风
(2)(3 分)
托物起兴(比兴手法)(1 分)。
描写深秋的景色,渲染凄清的气氛,设置人物出场背景,引出主人公思念的意中人(2 分)。
(二)(12 分)
18.(2 分)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
多石。
19.(2 分)【D】
【A.第一个“以”,把;第二个“以”,用;B.第一个“而”,表示转折;第二个“而”,表示修饰;C.第一个“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第二个“之”,代词,它;D.两个“是”都指这。
选项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
】
20.(4 分,每题2 分)
①小石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②从西山路口一直往北(走),越过黄茅岭下来。
21.(4 分,每格2 分)
看似轻松愉悦实则凄苦孤寂;有才能却无法施展,英雄无用武之地的不平之气。
参考译文:
【甲】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
击发出的声音,(我)心里感到高兴。
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
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成为了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和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
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
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而看的见,时而看不见。
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寥落,空无一人。
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
一起去游玩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
跟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
一个叫做恕己,一个叫做奉壹。
【乙】
从西山路口一直向北走,越过黄茅岭往下走,有两条路:一条向西走,沿着它走过去
什么也得不到;另一条稍微偏北而后向东,走了不到四十丈,路就被一条河流截断了,有积
石横挡在这条路的尽头。
石山顶部天然生成矮墙和栋梁的形状,旁边又凸出一块好像堡垒,有一个像门的洞。
从洞往里探望一片漆黑,丢一块小石子进去,咚地一下有水响声,那声
音很洪亮,好久才消失。
石山可以盘绕着登到山顶,站在上面望得很远。
山上没有泥土却
长着很好的树木和竹子,而且更显得形状奇特质地坚硬。
竹木分布疏密有致、高低参差,好像是有智慧的人特意布置的。
唉!我怀疑造物者的有无已很久了,到了这儿更以为造物者确实是有的。
但又奇怪他不
把这小石城山安放到人烟辐辏的中原地区去,却把它摆在这荒僻遥远的蛮夷之地,即使经
过千百年也没有一次可以显示自己奇异景色的机会,这简直是白耗力气而毫无用处,神灵
的造物者似乎不会这样做的。
那么造物者果真没有的吧?有人说:“造物者之所以这样
安排是用这佳胜景色来安慰那些被贬逐在此地的贤人的。
”也有人说:“这地方山川钟灵之气,不孕育伟人,而唯独凝聚成这奇山胜景,所以楚地的南部少出人才而多产奇峰怪石。
”这二种说法,我都不信。
四、语言运用(50 分)
22.(10 分)
示例:最近几年,你们是不是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打开窗户,眼睛好像被蒙上了一层灰色的纱,所见之处一片灰蒙蒙,再睁大眼睛也望不到远处的青山绿树。
走出屋门,浓重的“灰尘”瞬时将你包围,空气中似乎弥漫着令人窒息的烟雾,感觉呼吸也不够顺畅了。
用手使劲拂一拂,却怎么也挥之不去。
通过这些烟尘,肉眼顶多能看见10 千米之外的东西,能见度很低,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自然现象:阴霾。
【①运用描写;②能写出空气“浑浊”;“能见度低”的特征;③语意连贯完整】
23.(4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