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 二下第八单元) 精读引领写话指导《数星星的孩子》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9.《数星星的孩子》《焦耳小时候的故事》(语文主题丛书)
备课人:寿光市圣城小学王莉
【课型】识字写字指导课、精读引领课
【教学目标】
1.了解张衡其人,知道他从小爱科学,喜欢钻研,长大后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
培养学生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2.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数”和“撒”,理解“无数、珍珠、碧玉盘、钻研、天文学家”等词语。
能用“著名”说话、写话。
3.初步感知反问句变陈述句。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难点】
理解第一段的第一句话,体会这个比喻句的妙处。
初步感知反问句变陈述句。
【教具准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准备】
第一课时
【课型】识字写字指导课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
2.掌握多音字“数”和“撒”,理解“无数、珍珠、碧玉盘、钻研、天文学家”等词语。
能用“著
名”说话、写话。
【教学过程】
一、自读识字
1.师:小朋友们,你们数过星星吗?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数一数天上的星星,看看天上的星星有什么奥秘。
2.师:在我国汉朝,有一个爱数星星的孩子,他说,天上的星星,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
他数星星发现了什么秘密呢?他是谁呢?他就是著名的科学家张衡。
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向的仪器——地动仪。
师:当你知道了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向的仪器时,你想说些什么?
3.师:我们知道了张衡是古时候一个非常著名的天文学家,这节课,老师就给你们讲一个关于张衡小时候的故事。
你们想听吗?
板书:数星星的孩子。
领全体学生朗读课题。
指导:多音字:数(shǔ、shù)。
正音:数shǔ。
“星星、孩子”读轻声。
4.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自读、正音,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合作交流
1.借助不带拼音的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学生小组自学字词:勺、斗、组、睡、玉、数、珍珠、钻研、距离。
(重点是读准音,记住形)
3.教师指导
本课要认的字中,“仰、衡”是后鼻音,“撒、组”是平舌音,“傻、楚”是翘舌音,要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数”是多音字,在本课中shǔ和shù两个音都出现了,要注意这个字在词中的正确读音。
4.玩字卡游戏
(1).老师随意说字音,学生按老师所读的顺序用字卡搭一座拱桥。
(2)小组合作,玩字卡组词接龙游戏。
三、写字指导:
1.教师指导、范写。
组、睡、珍珠、钻研、距:都是左窄右宽的字。
“珍”字右边的最后一撇长。
“研”字右边的第二横落在横中线上。
“钻”字右边的口字第一笔竖落在竖中线上。
数:左右结构,左右均等。
睡:右边的“垂”字,中间宽,两头窄,注意提示笔顺。
离:上窄下宽。
这两个字笔画多,要重点指导。
衡:指名读,说结构、偏旁。
教师故意板书一个极差的“衡”字,请学生说说该怎么写,并上台板书。
师:三部分要紧靠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才好看,也就是说大家团结起来才有力量。
写字如此,学习也应该互相帮助才能学好。
希望大家团结一条心搞好学习。
(1).汉:指名读,比较:汉——汗。
给“汉”组词。
(2).研:指名读,换偏旁:研——形(研——妍、刑)
2.学生先书写,再临摹。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课型】精读引领课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张衡其人,知道他从小爱科学,喜欢钻研,长大后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
培养学生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3.初步感知反问句变陈述句,积累好词好句。
【教学过程】
一、品读领悟
1.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1)师:刚才大家读通了课文,知道课文主要讲谁?
(2)师:讲他干吗?
(3)指名读最后一段,问:张衡是什么时候的人?
(4)张衡取得了什么成绩呢?请找出有关词句读读。
他长大以后刻苦钻研,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
学习“著名”:闻名、有名。
并用“著名”说话、写话。
简要讨论“天文学家”。
谁知道他怎么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的?
(5)齐读最后一段。
2.学习第1自然段
(1)学习第1自然段,体会夜空的美丽
(2)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夜空的美丽。
然后再读书里写夜空的话。
(3)出投影,比较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这两句话的意思基本一样,但第二句更具体、生动,因为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星星比作了珍珠那么美丽。
)
(4)范读这句,自己练读,齐读。
(5)指名有语气地读第1自然段。
3.学习2、3自然段
(1)指名读奶奶的话,说说为什么奶奶叫张衡“傻孩子”,“又”说明了什么?
(“傻孩子”说明奶奶对张衡很疼爱,“又”说明了张衡是经常数星星的,他从小就对天体现
象有浓厚的兴趣,所以他不止一次这样做。
)
(2)指名读张衡的话,说说他说了几句话。
再指三人每人读一句并说出句意。
(共说了三句话。
第一句说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
第二句说星星不是乱动。
第三句说两颗星之间总隔那么远。
)
问:从张衡说的这三句话中,你看出什么?(张衡不仅数星星,也注意到了星星的运行规律。
)
(3)指名分角色读奶奶和张衡的话,说说奶奶和张衡对星星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奶奶认为那么多星星乱动,根本数不清。
张衡认为星星之间的距离是不变的,所以可以数得清。
)
(4)对比句子。
那么多星星,你怎么能数得清呢?
那么多星星,你是数不清的。
那么多星星,你数不清呀!
你发现了什么?
4.学习4、5自然段
(1)默读第4自然段,看看爷爷说了几次话。
(2)指名读爷爷的第一次话,说说爷爷同意谁的观点,他告诉了张衡什么知识?(天上的星
星是在动,它们之间的距离好像是不变的。
)
(3)指名读爷爷的第二次话,出示北极星和北斗星的投影。
让学生根据爷爷的话找出北斗星和北极星。
(4)出示投影,说说这组句子有什么不同。
(第二句话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北斗星比作勺子,使句子更生动、具体了。
)
请你找找本课的比喻句。
满天的()像()撒在碧玉盘里。
那七颗星,连起来像(),叫()。
北斗七星()绕着()慢慢地()。
请你读读下面几个比喻句。
茂密的枝叶像凉棚似的,遮住了阳光。
夜晚,环形路上,一座座立交桥犹如道道彩虹。
五颜六色的裙子徐徐张开,就像一把把花伞。
人们在地上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5)齐读第4自然段,再说说北斗星和北极星的运行规律。
(6)张衡听了爷爷的话后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从书上找出有关的句子读读。
(7)张衡观察的结果是什么?“果然”说明了什么?
(8)如有条件,用投影演示北斗星、北极星运转的情况。
5.总结全文
(1)指名分角色读全文,说说为什么张衡长大以后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
(2)总结:
张衡长大以后之所以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是因为他从小就爱好天文,具有刻苦钻研精神。
我们要学习张衡这种精神,提高自己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长大才能成为有所作为的人。
二、拓展阅读主题阅读丛书《焦耳小时候的故事》
师:小朋友们,你们想了解更多的科学家小时候的故事吗?请翻开主题阅读丛书2第187页,读一读《焦耳小时候的故事》,告诉老师,在这篇文章中,讲了科学家焦耳小时候的哪些事情?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