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散文怎么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咏物散文怎么写
【篇一:咏物散文怎么写】
自然界的风花雪月都可描绘出独有的景致,浸润人们的心灵。

许多
艺术家都是从大自然中获取创作的灵感。

中学生更要有一颗热爱大
自然的心,走近大自然、发现大自然的美,写“风花雪月”之景,抒“自然真挚”之情。

中国论文网 /9/view-3976310.htm
怎样指导学生写好咏物抒怀的散文呢?笔者认为做好以下三方面是
关键。

一.设置一条贯穿全文的感情线索
(一)始终不变的情感贯穿全文
始终不变的情感贯穿全文,能使文章浑然一体,结构完整严谨。


半命题作文“我喜欢的……”中的关键词是“喜欢”,意味着喜欢某物
的情感应成为贯穿全文的一条感情线索。

某生在《我喜欢的蚕豆花》一文中,以“嗬,那翻飞的蚕花,我的心上人哟!——我如此之爱蚕
豆花——我最爱蚕豆,对蚕豆花有着本能的敬意——我看着她,心
生歉意”为感情线索,不仅让文章的结构清晰严谨,也能让读者体会
到作者对蚕豆花不断升华的喜爱之情。

(二)欲扬先抑的情感贯穿全文
学生在《白杨礼赞》一文中,初步认识了解了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这是作者为了行文需要,写出对同一种事物前后的情感变化。

用这
种方法,能使文章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容易
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深刻的印象。


生在《我眼中的爬山虎》一文中,开头写“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很讨厌
爬山虎这种植物”,用“讨厌”一词吊起读者的胃口,紧跟着重锤一击——“这可鄙的无用的东西”,随之话锋陡转——“不由对它产生了些
许好感,连我自己都惊讶”,到最后“但一次不经意的翻阅,却令我
彻底改变了对它的看法”收束,作者要抒发的情感也就水到渠成。

(三)对比突出的情感贯穿全文
对比手法是作文重要的写作方法之一。

在情感线索中恰当使用对比
的手法,能使文章内容丰富而厚实,形象生动而鲜明,中心明确而
集中。

某生在《木兰,我真的好喜欢你》一文中,先用一段文字描
写群花的香味给人的感受——“总习惯在撩人的春色里,坐在小院藤
椅上看书,花香氤氲在泛黄的书页里,又增添了几缕诗意,但百花
香气太过浓郁,太过粉饰,令我喘不气来”;紧接着,“我把藤椅挪
到墙角,深吸了一口新鲜空气,重新捧起书,一丝一丝泉水般的清
新涌入大脑,空气里似乎隐隐包裹着一阵香气,若隐若现,朦朦胧胧,难以捕捉,像似在一片茂密的森林,一个调皮的少女在与你捉
迷藏,白色纱衣的一隅偶尔一闪,却又消逝了,但那银铃般的笑声
又那么有诱惑,一点一点地挑逗着你的心扉。

我四处寻觅,终于,
一抹纯白跳进了眼帘,原来是木兰。

”小作者巧用对比、铺垫,将她
对木兰的喜欢自然流泻,情感鲜明突出。

二.刻画此物在你眼中独特的个性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种物,在每个人眼中也
应该是迥然不同或同中有异的。

写出物的独特个性才能让你在泛泛
之作中脱颖而出。

学生习作片段示例:
你看,红褐的枝头斜斜地向上延伸,宛如一条神采奕奕的龙,驾着
嫣红的云朵,准备冲向天空。

枝条上星星点点分布着大小不一的红
紫色叶片。

叶子刚长出来,嫩嫩的笑,似乎能从人的心中抽出希望,再往上看,看到了一片殷红。

花朵儿一朵接着一朵,三两朵儿一片,四五朵儿一群,彼此推着挤着,花瓣儿一层叠着一层,有的还相互
围绕着。

花朵儿中心,泛着鹅黄色,有的是金黄,有的只是纯粹的红。

还有些未开放的花骨朵儿,只有指头般大小,鼓鼓的,像一个可爱
的小姑娘,朝着春天的第一缕阳光,扬起羞红的小脸,在春风中微
微咧着小嘴儿,像小孩子的笑,纯粹非常,没有心机。

待到花蕊全部显露出来,花儿也就不颤动了,她好像耗尽了精力,
稍稍歇息了一下,花瓣儿就向后仰,开始绽放了。

太阳渐渐升高,风儿也带了点暖意。

空中飘舞着几片桃花瓣儿:渐
渐地,花瓣儿越来越多,宛如轻盈的少女,用她雪花般轻柔的足尖
儿走路。

她伴着风,驾着气流,飞向天空,满世界的嫣红,那般美好,灿烂,令我窒息了……
本文小作者具有敏锐洞察力、细致观察力、丰富想象力,在她的笔下,桃花的形状、色彩、花开的情态独具特色,“花瓣儿越来越多,
宛如轻盈的少女,用她雪花般轻柔的足尖儿走路”,这样富有灵气的
语句比比皆是,令人赞叹。

探其原因,主要是小作者善于刻画桃花
色彩艳丽、可爱、飞舞轻盈、形态各异的独特个性美。

对物的个性刻画可以从物独特的地域特点、季节特征、生长特性进
行描写,也可以从观景的不同角度对物进行正面刻画,还可以用对
比衬托的方法侧面对物进行突出描写。

学生习作片段示例:
“眼前是满池的莲花,悠悠然地低吟浅唱。

清风拂来,似一壶老酒,
吹的莲花有些微醉,轻轻地随着风的节奏摆动。

我也醉了,就像陶
渊明陶醉于桃花那样,陶醉于这一片清风荷影中。

好似一群芭蕾舞
演员,在偌大的舞台上,上演着最美的《天鹅湖》,灵动的腰肢纤
柔的摆动着,美丽动人。

舞动间,散发着幽幽缕缕的清香,沁人心脾,仿佛比酒还要醉人。

我想我是真的醉了,醉在这一阵清香中。

如此美的画面,调皮的露珠也耐不住性子了,蹦蹦跳跳地从荷瓣上
滚落,顺着荷叶像小孩玩滑梯那样滑到水中,漾起一圈微微的涟漪,动荡的湖面马上又归于平静,没有一丝波澜。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
日荷花别样红”,好一派清雅秀丽的莲花景!
很喜欢欣赏那些惟妙惟肖的莲花图。

一片墨色渲染中,摇曳着那么
几朵粉嫩的莲花,红白相间,在浓黑的背景下亦幻亦真。

禁不住让
人想起这么一幅画面:蒙蒙的烟雨中,一位婉约的江南女子,在凉
亭中席地而坐,白皙的双手轻抚面前的古琴,幽幽怨怨,恬淡的焦
尾琴携千年的幽梦缓缓道来……
小作者调动视觉、嗅觉、听觉多种感官,将莲花的形态描摹得惟妙
惟肖、情趣盎然;同时运用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正面描写、侧面
点染的写作手法,写莲的画面有声有色、有形有味;比喻、拟人、
引用等修辞,小作者信手拈来,化无形于有形,“好似一群芭蕾舞演员,在偌大的舞台上,上演着最美的《天鹅湖》”更是给莲的形象增
添了无尽的意蕴和想象。

三.悟出此物在你心中真实的感受
真实,是作文的要领;真实,是作文的桥梁;真实,是作文的眼睛;真实,是作文的灵魂……
(一)选材的真实
同学习作中选取的是自己完全不熟悉的物来描绘,导致刻画物空洞、呆板、形神分离。

咏物,应选一些自己熟悉同时又具有诗情画意的
物(风花雪月)来描写,在写作时,设置一个此物的生长环境,最
好是自己非常熟悉的场景——如小院里,公园里,花盆中,池塘里,校园里,田野上等,让它既具有选材的真实,也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某生作文片段中:
学校里有一棵樱花树,虽不是最主要的景物,但却是最美的。

三月的某个清晨,行走在去食堂的路上,不知从何处飘来了一瓣淡
粉色的花朵,调皮的在空中轻打着旋儿,然后落在摊开的手心。


小的一朵花,似少女的舞裙,一片一片的,织缀成一朵丰润的花来。

纯白的花瓣宛若一张上好的宣纸,淡淡的渲染了一抹粉红,很浅很浅,却让人眼前一亮。

小作者很聪明,选择校园里不被其他同学关注的一棵樱花来描写,
有足够的时间、空间来观察,描写起来游刃有余,也容易激起阅读
者的共鸣。

(二)情感的真实
古人观景讲求“天人合一,物我两忘”,其实“天人合一,物我两忘”
是一种境界,古往今来众多文人墨客都寄情山水,对自己钟爱的景
物如醉如痴,或情景交融,或借景抒情,或触景生情,或移情于景,总之,都是将自己最真实的情感融入自然美景中。

歌词中说“因为爱,所以爱”,作文中就要有这样的情怀,因为爱这
个物,所以你的笔墨自然就会凝聚爱,写下的文字才会妙笔生花。

前文所选片段中句子“那般美好,灿烂,令我窒息了……”,小作者
就是以真实的情感震撼人心,尤其是“窒息”一词,写出了作者对桃
花的喜爱、陶醉等丰富情感,让人回味无穷。

(三)感悟的真实
如果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那么感悟就是写作
中的生命。

写作不能照抄阅读过的作品,只有通过对已读作品的感悟,才能吸取作品的精华,充实自己的写作内容,提高自己的写作
能力。

学生的习作,大多缺少自己对生活的真实体验,写作或无病呻吟、
矫揉造作,或故作成人状、幼儿态,给人以虚假、肤浅之感。

某生在《我喜欢的蚕豆花》文尾这样写道:
蚕豆是有善缘的,不然人们就不会“借豆行善”,我也不会爱得“舍豆
其谁”了。

除此以外,蚕豆还是灵性的,不然道家仙人就不会有“撒
豆成兵”一说了。

蚕豆是温暖的,不然,人们就不会用“灯火如豆”来
作喻了。

我最爱蚕豆,对蚕豆花有着本能的敬意,我把它当成了一个与春天
交流的使者,从那黑色的眼眸中,我读到春天的柔情,读出了未来
的希冀。

我看着她,心生歉意;她看着我,默默无语。

我在心里窃窃地说,对不起,你在奉献,我在索取。

应该说,这位小作者的感悟是自然、深刻、真实的,由对蚕豆花“舍豆其谁”的爱,到对蚕豆花奉献精神的敬佩,进而联想到人类的自私只知一味的索取而生出的满心歉意,小作者的感悟是自然的,层层递进,不断升华。

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去真实感受生活,以自己的全部心思全部真情去真实品味人生。

只有这样,才能触发自己的灵感,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真切的感受,才会咏好“风花雪月”,抒好“真实情怀”。

杨凤辉,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姜堰。

责任编校:高述新
【篇二:咏物散文怎么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