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群众视角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视新闻群众视角分析
摘要近几年,电视新闻有“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三贴近”原则,目的是让电视新闻更为人性化,获得群众的普遍接受。

通过电视新闻对群众的生活进行诱导作用,在电视新闻上添加反映群众生活和情感需求的素材,使得电视新闻具有对群众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电视新闻的群众视角就是让电视新闻内容站在群众的视角去解读,坚持群众的立场,关注群众的利益,让群众成为电视新闻的主体。

关键词电视新闻;群众视角;人性化
目前我国的电视新闻趋向于人性化、大众化,对电视新闻的内容多有对民生的关注,对百姓生活和精神的解读。

各个电视台均以平民为主要针对点,关注百姓利益,站在百姓的立场上来对新闻内容进行制作,在电视新闻的播放过程中,也在百姓所关注的内容上做重点解读,语言的运用也贴近百姓的生活用于,使得电视新闻更加人性化。

从群众视角出发,坚持百姓的利益,反映群众的生活方式和态度,对百姓的生活中的各个层面进行报道,百姓是现阶段电视新闻的主体。

1电视新闻群众视角的要素
电视新闻的“三贴近”原则使得目前的电视新闻在收视率等方面得到很好的体现,在电视新闻内容的制作上,必须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弘扬人性的美和中国传统美德,坚决不能出现错误的价值导向和谬论,让电视新闻成为群众的精神栖息地,使百姓能够从电视新闻中寻找到生活的正确方法,得价值的构建和修正。

1.1正确的价值导向
正确的价值导向是电视新闻群众视角的前要条件,在坚持科学客观的世界观的前要条件下,进行电视新闻内容的制作,防止出现错误价值导向的内容和言论。

要坚持党的基本原则,把电视新闻作为正确导向舆论的载体,保持理性和冷静,预防舆论偏向导致的矛盾激化和防止电视新闻内容引起社会矛盾。

电视新闻的主要作用是反映群众的生活,讨论群众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要保持分析的客观,在符合群众利益的前提下,也要保证具有正确的价值导向。

在电视新闻与民生相关的问题上,特别注重宣传技巧,把宣传过程做到适当,根据客观情况,具体的分析,不可盲目主观。

并且新闻的宗旨就是真实,真实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如果没有真实的记录和报道,电视新闻将一文不值。

1.2民生新闻的内涵
“三贴近”是电视新闻以群众为主体的重要方向,电视新闻的内容需要对群众生活的深入,深入到群众对实际生活的认识和反应。

要挖掘新闻本身的内涵,做到具有较高意义的报道和宣传。

电视新闻不仅仅是告诉群众电视新闻知道了哪些事,社会关注了哪些事,还需要让群众自身对新闻内容产生共鸣,做到电视新闻
就是群众自己的生活解读。

新闻内容需要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这就对新闻记者提出了素质上的要求。

作为一名新闻记者,首先要满足记录事件是真实客观的,不能存在一点侥幸。

还需要新闻记者拥有较高的政治意识,保持冷静的头脑和时刻的理智,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政治思想,对政治的观察力和鉴别力要求较高。

首先选好和当下政治相关的素材,从群众或者正确的价值角度去解读素材本身所具有的的内涵和意义,能够正确地引导社会的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

1.3政治人性化
电视新闻的人性化方针是基于群众视角的基础上,做到电视新闻充满平民化色彩,使新闻内容更具鲜明的特色,更容易被群众接受。

无论是社会哪个层面哪个领域都要融入平民化色彩,因为新闻是政治活动的代言人,而政治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要坚持做到“三贴近”,对于党的领导层活动,要实事求是地对群众进行解说,让百姓理解党的工作目的和内容。

在新闻内容上,多以民生问题为主,落实对群众的关注,让百姓在电视新闻中得到自我精神寄托,使得我国各个地区的百姓成为一体,有共同的价值认知。

具有民族的团结意义,增加民族的凝聚力,让百姓在看新闻时,知道党的服务对象是人民,让百姓了解我国的政治方向也是电视新闻的主要任务。

2电视新闻的“群众视角”
2.1“三贴近”
电视新闻要贴近群众的生活,并且深入百姓生活,做到真实反映,以群众的利益和需求作为主要方向。

首先要从群众当中去提取素材,做到真实反映,必须要做到深入了解群众的生活,才能从素材中提取出有深度的内涵和意义。

作为电视新闻记者,要做到亲临亲笔,在真实的素材面前,不带任何主观和虚假,追求真实的群众生活记录。

采访和提取内涵时,要从百姓的视角出发,要了解百姓对事物的看法和真实的认识,从百姓的角度去开发素材和挖掘素材的内涵和意义。

一个合格额优秀的记者应该要了解百姓日常在做什么,要什么,想什么。

这才有助于电视新闻对新闻内容的贴近性制作。

2.2宣传方式
宣传方式要力求人性化,在电视新闻播放过程中,要保证语言的正确使用,要做到防微杜渐,在这里的失误就是错误,会导致社会的舆论,某一些特别的情况可能会引起社会的矛盾。

所以,语言用的词方面需要相当的注意。

首先要保证电视新闻用此的人性化,主持新闻节目的工作者要有良好的社会服务意识,要在新闻节目中体现出人文关怀和人本思想。

让群众能够愉悦地接受新闻内容,并且得到一定程度的思想和价值导向。

总之,在面对群众视角的电视新闻必须要做到电视新闻的风格人性化,从内容,语言,解读等方面都要详细策划和制作。

2.3群众对电视新闻需求
在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很多误区,尤其是电视新闻。

在某种程度上,各地电视台对电视新闻的收视率态度不一,存在相对的重视和不重视。

其实际上,收视率本质上讲就是百姓对电视节目的需求,电视新闻的收视率也就是百姓对电视新闻内容的需求程度。

“三贴近”原则让电视新闻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收视率成长,但其实际上就是根据了百姓的需求而获得的收获,在获得收视率的同时,又切实地反映了新闻内容。

一般而言,百姓观看电视节目其主要目的就是娱乐,但这是短期需求。

在百姓的生活过程中,具有一个长期的需求,那就是关注自身的生活状况和生活环境。

这也是“三贴近”产生的原因。

我们在电视新闻节目制作过程中,要明确电视新闻的本质性和主要目的,才能确保电视新闻起到其应有的作用,起到为百姓服务的作用。

3结论
总而言之,电视新闻要从群众的角度出发,才能找到电视新闻的真正作用。

要切实地做到为群众服务的态度,真实客观地进行新闻节目制作。

将电视新闻直接和间接地作用到群众的生活中去,让百姓在电视新闻中看到社会和党真正关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继红,李梓寒.新闻报道中如何体现“平民化”视角[J].理论观察,2011(5):F0003-F0003.
[2]陈俊美.从《小丫跑两会》看”两会”电视新闻节目的创新[J].新闻知识,2007(4):19-21.
[3]游凯.论地方电视新闻的发展方向[D].郑州大学,2007.
[4]齐蕴泉.让视角瞄准基层--深圳电视台《走基层、看发展》的启示[J].新闻知识,2003(11):39-40.
[5]张琦.浅析电视新闻的平民视角[J].活力,2013(6):1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