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羊肉汤制作的17个技术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更多技术文章请查阅
正宗羊肉汤制作的17个技术关键
由《中国大厨》烹饪实验室金牌主厨杨建华主讲的羊汤技术培训班在济南举行,杨大师从选材、原料初处理、香料的特性等基础知识讲起,详细揭秘曾经创造了“60平米小店年净利润百万”这一业界神奇的独门羊汤熬制技术,全部流程透明演示,技术细节一一呈现,让来自全国各地的三十多名学员大呼超值。
回顾以往25期的培训课程,哪些细节给学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羊汤制作过程中不可不知的技术关键是什么?杨老师如何破解学员心中的困惑和难题?
今天,我们总结了羊汤培训中那些令广大学员赞叹不已、受益匪浅的技术亮点,从香料的特性到料包的使用,从羊肉的处理到到冲羊汤的技巧,从打汤的方法到油辣子的炸制,贯穿整个羊汤制作流程的技术干货是不是让你心动不已呢?快来一睹为快吧!
香料篇
1、香料在羊汤制作中的作用是去腥膻味,用量不宜太多,过犹不及,否则药气呛鼻,掩盖羊汤的本味。
2、香叶和小茴香常用于猪、牛、羊肉的炖煮,有去腥增香的效果,本身没有中药气,且价格较低,适当加重二者的用量,可降低配料成本。
更多技术文章请查阅
3、羊肉喜白芷,在挑选时一定要选择形状较为完整的,但白芷的香味会逐渐散发流失,所以要尽量避免选择放置时间过久的。
4、陈皮在香料配伍中起到很大的“中和”作用,但不能用得太多,否则会“吃料”(即遮盖其他香料的味道),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
陈皮并非年限越久越好,以色泽纯正、香气浓郁为佳。
更多技术文章请查阅
5、桂子作为调料丁桂面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为单县羊汤增香。
料包篇
1、熬羊汤的料包气息不可太浓烈,只用到白芷、白豆蔻等少许几味能够压制膻味的香料,而没有太多散发厚重香气的药料,以最大限度地保证羊汤的本味;煮羊杂的料包则担负着去膻除异、提鲜增香的使命,因而需由花椒、小茴香、草果等多种香辛料复合而成。
更多技术文章请查阅
2、料包内装进约占二分之一的香料,为其吸水后鼓胀预留出空间,这样才能充分释放出香气。
3、双料包循环更新方法的优势在于:始终保持锅中有新旧两只料包,虽然这两包药料完全相同,但新料包药材气味重,能够压制、去除羊骨头的膻味和异味;使用过一次的陈料包药材气味基本挥发,只留下了香味,这种“乏料”恰能为羊骨头增加香气和回味。
更多技术文章请查阅
原料处理篇
1、初加工时,将羊肉、羊杂表面的血处理干净即可,如果把血水全部泡净,香味就会不足。
2、煮羊杂时顺序有讲究,先放颜色浅的部位,再放颜色深的部位。
羊肺必须煮得过火入口才会软嫩且易于咀嚼,而羊肝则须最后放入,这是因为它在煮制过程中会不断冒血水,过早放入易将汤色染得乌黑。
更多技术文章请查阅
3、煮羊肝时不能离人,下锅10分钟后就要不断用筷子插入其中,当拔出筷子后血水不再外冒,而是保持一汪血水与洞口齐平时,即可判断羊肝断生,此时火候刚好,捞出羊肝切开后,截面有“粉心”,入口软糯粘牙。
更多技术文章请查阅
冲汤篇
1、当羊拐骨煮至用手一拽即开的程度,就要立即调大火冲羊汤,此时效果最佳。
2、用羊脑与骨髓炒好的“油料”入锅后必须用大火持续煮沸,这样羊汤才会变得浓白。
更多技术文章请查阅
3、羊汤大火烧开5分钟后用细漏代替勺子打掉血污。
此时,汤面上只余一层羊油,这样的方法打浮沫只去污不去油,煮出的羊汤味道更香浓。
打汤篇
操作七步打汤法的过程中,烫料时漏勺入汤锅沸腾处烫约25-30秒。
烫羊肝片时要特别注意,时间不能长,否则会变渣。
更多技术文章请查阅
标准化篇
1、“一骨两用+两桶熬汤”保证后续添入的始终是“汤”而不是水,弥补添汤之后香味减弱的问题。
更多技术文章请查阅
2、炒羊脑增香能保证每天售出的第一碗羊汤和最后一碗味道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