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3 第3章 3.3 通过细胞融合可产生具有新特性的细胞 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运载药物: 如ADC。 ③直接用于治疗疾病。
实例:利妥昔单抗(美罗华)是一种针对CD20抗原的人鼠嵌合型单克隆抗体,是 第一个被FDA批准用于临床治疗的单抗。进入人体后能通过介导抗体依赖的细胞毒 性作用、补体依赖的细胞毒性作用和抗体与CD20分子结合引起的直接效应,抑制 细胞生长,改变细胞周期以及凋亡等方式杀死淋巴瘤细胞。
PEG融合法、
电融合法、灭
能产生抗 体,但不能
多种 B淋巴细胞
活病毒诱导法 诱导融合
骨髓瘤细胞
不能产生抗 体,但能大
大量增殖
量增殖
将骨髓瘤细胞与B淋巴细胞融合
未融合的细胞
阅读教材P82-83课外读
多种杂交细胞:骨-骨、B-B、 B-骨、
第一次筛选: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
在该培养基上,未融合的亲本细胞和融合的具有同种核的细胞 都会死亡,只有融合的杂交瘤细胞才能生长
多种B淋巴细胞 小鼠骨髓瘤细胞
(产生抗体)
(能无限增殖)
诱导 融合
多种杂交细胞及未融合的细胞
第一次筛选 用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
应用到的技术:
动物细胞融合、
动物细胞培养 原理:细胞膜具有一定 的流动性、细胞增殖
杂交瘤细胞(既能迅速大量增殖,又能产生抗体)
第二次筛选 克隆化培养、抗体检测(可进行多次)
足够数量的能产生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PEG融合法、电融合法、灭活 病毒诱导法
细胞融合成功 的标志
主要用途
再生出细胞壁 获得完整的杂种植株
细胞核的融合 主要用于制造单克隆抗体
意义
2024/5/7
打破生殖隔离,实现远缘杂交 突破了有性杂交的局限,使
育种,培育植物新品种
远缘杂交成为可能
二、细胞融合技术是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基础
1.早期获得抗体的方法
[探究应用] 1.为研制抗病毒A的单克隆抗体,某同学以小鼠甲为实验材料设计了以下实验流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A.筛选2含多次筛选,基本原理与筛选1相同 B.为了诱导小鼠甲产生特异性的B淋巴细胞,可以对其注射病毒A C.利用灭活的病毒或聚乙二醇等作介导,融合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 D.为了克隆阳性杂交瘤细胞,可将其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并获得大量单克隆抗体
大胆设想:
B淋巴细胞 骨髓瘤细胞 (能产生抗体)(能大量增殖)
融合细胞 (既能产生抗体,又能大量增殖)
由于发明了单克隆抗体 的制备技术,米尔斯坦和 科勒于1984年获得了诺贝 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米尔斯坦
科勒
(1)单克隆抗 体制备的过程:
注射特定的抗原
目的是获得产生特
定抗体的B淋巴细胞
从脾中提取
培养骨髓瘤细胞
单克隆抗体+药物 =“生物导弹”(“生物导弹” —单抗导向,药物为弹头)
优点:位置准确、疗效高、副作用小
抗体 药物 接头
ADC被细胞吞噬
释放药物 溶酶体裂解
细胞凋亡
(3)单克隆抗体的优点: 纯度高,可大量制备,在应用时具备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4)单克隆抗体的应用 ①广泛用作诊断试剂 如利用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单克隆抗体做诊断试剂
筛选获得杂交瘤细胞
由于小鼠在生活中还受到其他 抗原的刺激,所以经第一次筛 选之后获得的杂交瘤细胞中有 能产生其他抗体的细胞
用96孔板培养,在每一个孔中 尽量只接种一个杂交瘤细胞的 情况下,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 体检测(进行多次筛选)
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 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归纳:
给小鼠注射特定抗原
提取
多克隆抗体
1.抗体的本质是什么?如何产生的? 2.用传统的方法如何获取抗体? 3.此方法能否快速、大量获取我们想要的某种抗体?为什么?
向动物体内反复注射某种抗原
从动物血清中分离所需抗体
缺点:产量低、纯度低、特异性差
二、细胞融合技术是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基础
2.单克隆抗体
若要得到大量的单一抗体,我们该如何去做?
克隆化培养
多孔细胞 培养板 每一个孔中尽量 只接种一个杂交 瘤细胞
杂交瘤细胞: (既能迅速大量增殖,又能产生抗体) 第二次筛选:克隆化培养、抗体检测 (可进行多次)
(能产生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抗体检测呈阳性的杂交瘤细胞 (分泌的抗体能与特定抗原结合)
(能产生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抗体检测呈阳性的杂交瘤细胞
1.概念:使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技术。 2.结果:形成的杂交细胞具有原来两个或多个细胞的遗传信息。 3.原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4.诱导融合的常用方法:PEG融合法、电流刺激法、灭活病毒诱导法。
相关信息
1.“灭活病毒”中灭活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用物理或化学手段使病毒或细菌失去感染能力,但并不破坏它们的
人们发现,在动物发生免疫反应的过程中,体内的浆细胞可以产生多达百万种以 上的特异性抗体,但是每个浆细胞只分泌一种化学性质单一、特异性强的抗体。 要想获得大量的单一抗体,必须用克隆单个B淋巴细胞形成细胞群。
制备思路: 克隆单一的B淋巴细胞,得到的细胞群就能分泌出化学性质单一、 特异性强的抗体
困难: B淋巴细胞不能无限增殖
注射到小鼠腹腔
体外培养
从腹腔液中提取
从培养液中提取
大量单克隆抗体
(3)单克隆抗体的优点: 纯度高,可大量制备,在应用时具备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4)单克隆抗体的应用 ①广泛用作诊断试剂 如利用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单克隆抗体做诊断试剂
②运载药物: 如ADC。
使用高效的细胞毒素类药物进行化疗可以有效杀伤肿瘤细胞。但细胞毒素没有特异性, 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还会对健康细胞造成伤害,这限制了它在临床上的应用。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drugconjugates, ADC)通过将细胞毒素与能特异性识别肿瘤 抗原的单克隆抗体结合,实现了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杀伤。ADC通常由抗体、接头和药 物(如细胞毒素)三部分组成,它的作用机制如下图所示。
(分泌的抗体能与特定抗原结合)
注射到小鼠腹腔内 从小鼠腹水中提取
体外培养 从细胞培养液中提取
单克隆抗体
两次筛选的比较
第一次筛选
第二次筛选
原因
方法 结果
2024/5/7 2024/5/7
诱导融合后得到的细胞中, 除杂交瘤细胞之外,还有 未融合的亲本细胞,也有 融合的具有同种核的细胞
用特定的选择培 养基进行筛选
(2)为制备单克隆抗体开辟了新途径。
动物细胞融合和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比较
原理
细胞融合前的 处理方法
植物体细胞杂交 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植 物细胞的全能性
用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去除细 胞壁
诱导细胞融合 电融合法、离心法;聚乙二醇 的方法 (PEG)融合法
动物细胞融合
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使细 胞分散成单个细胞
抗原结构
2.灭活病毒诱导细胞融合的原理是什么?
病毒表面含有的糖蛋白和一些酶能够 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发生作用,使细胞互 相凝聚,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和脂质分 子重新排布,细胞经诱导可融合形成一个细胞
1.概念:使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技术。 2.结果:形成的杂交细胞具有原来两个或多个细胞的遗传信息。 3.原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4.诱导融合的常用方法:PEG融合法、电流刺激法、灭活病毒诱导法。 5.意义:突破了有性杂交的局限,使远缘杂交成为可能 6.应用: (1)在染色体基因定位上的应用
3.3 通过细胞融合可产生具有新特性的细胞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14亿中国人汇聚成群防群控的万里长城,涌现出了 无数最美逆行者。
中国防疫、战疫的做法展现了中国速度、中国效率和中国战果。
复旦大学附属医院张文宏主任接受采访时谈到新冠特效药研发方向 是生物制品单克隆抗体。
一、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经诱导可融合形成一个细胞
此杂交瘤细胞包括能分 泌所需抗体的细胞和产 生其他抗体的细胞。如 何筛选?
杂交瘤细胞: (既能迅速大量增殖,又能产生抗体)
(能产生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未融合的细胞
多种杂交细胞:骨-骨、B-B、 B-骨、
第一次筛选: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
在该培养基上,未融合的亲本细胞和融合的具有同种核的细胞 都会死亡,只有融合的杂交瘤细胞才能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