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数与代数”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数与代数”教学
中的运用研究
摘要:数形结合思想,借助“数”与“形”各自的属性,在数与形之间的相
互阐释、相互转换、来研究数学问题,分析数学信息,理清数量关系,最终解决
数学问题。

数形结合思想与“数与代数”紧密关联、互为支撑。

尤其是在小学阶
段数与代数的学习中,借助数形结合思想,帮助学生搭建学习支架,构建模型,
让抽象化和概括化的数学变得形象和简化,有助于深化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其次,在进行数与代数的教学中,它是以数、形为关键点,以辅助的形为工具,进而推
进对数的认识;或以辅助的数为重点,继续深入探究中全面认识形;着力于数形
相互解释中,达成数学的理解。

基于此,本研究聚焦于小学数学“数与代数”这
一模块,围绕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与代数教学中的应用展开研究。

关键词:数形结合思想;数与代数;应用策略
1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与代数教学中应用的问题分析
(1)教师对数学结合思想的概念及内涵存在认识不清
“数形结合思想是什么?”“数形结思想的内涵与外延是什么?”“数形结
合思想的特点是什么?”“数形结合思想的价值是什么”这是在运用这种思想时
教师必须思考清楚的问题。

只有理清其的内涵与外延,抓住数形结合思想的本质,在既知其“表”又知其“里”的基础上更好地将其运用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进
而在提升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水平。

教师虽然对这一思想有着一定认识,但是它们
仍停留在表面浅显的见解上,或仅仅认为它就是将数与形对应起来,缺乏对理论
层面的深究。

(2)数形结合思想在数与代数的运用效果低下
课标改革中三维目标的呼吁,从更全面、系统地揭示数学的内涵和价值。


数形结合思想为指导展开小学数与代数的教学,仍然需要坚守这样的课程目标。

应该认识到学习是一个渐进式探究过程,而数形结合思想是一种数学的工具,可
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数学探究。

然而在教学中,知识目标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在这样设定下,浅层上要求教师达到讲清知识,深层次则要求学生能力的发展。

但是其他的任务如数学思想以及学生的核心素养等并无重视。

同时,在对数与代
数抽象过程中的认识上存在偏差,简单地把经过积累表象的探究过程就可以表述
概念或定理。

这是由于没有深刻认识探究过程,没有发挥探究真实的功效。

2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与代数教学中应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教师缺乏数形结合思想相关的理论学习及培训
林崇德教授指出教师应该包括系统扎实的本体性知识。

教师具有教育类知识
以及本学科相关知识、广博的文化知识等是每位教师正常的知识储备。

而教师知
识从何而来?一是来自于教师的自学,另一途径来自教师教育。

教育是一门科学,教师能够通过系统的培训获得相应的知识。

在实际中,有许多教育类学者对数形
结合思想有着深入的研究,形成了丰富的理论,因此,将研究成果通过培训的方
式传递给教师有助于其正确认识和理解数学结合思想,进而有效地将其应用在小
学数与代数的教学中。

(2)数形结合思想运用在数与代数中的价值需要挖掘
目标作为一种基础的方向标,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推动着各种教学活动展开,同时,它也作为一种依据,评估着教学效果。

而数形结合思想,它不仅仅是一种
数学工具或手段,更是一种需要达成的学习目标。

目标地准确定位,尤其是面向
学生群体的目标更需要合理的设计和把握。

从学生具体的知识基础、认识结构再
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立足全局把握下,结合数形结合思想和数与代数内容斟酌,从而实现学生在知识技能上发展,同时也实现思维的跨越。

因此,深刻地认识数
形结合思想在数与代数教学中的价值,沟通教学环节和内容的呈现,在师与生、
生与生之间的对话、合作、思考等中,把握教学内容。

3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与代数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1)制定指向学习过程的教学目标
学生知识建构是在教学组织下预实现的一种期望。

针对此,教学目标的制定
要指向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坚持在围绕核心内容进行设计,在预设的和学生实际
之间搭建支架,逐步地将数与代数内容教学指向学生的学习过程。

数形结合思想
是一种思想目标,对于学生来说,它形成的一个过程是一个渐进地、缓慢地过程。

基于此,教学目标的重构需要平衡目标的达成。

以目标为方向针,引领各种活动
的探究。

基于以学定教的教学目标,重点考虑学生预期学习结果。

因此,数形结
合思想在教学应用中,为确保这样的教学目标实现,需要以形或以数为根本点组
织活动,将对数或形探究引入深处,让学生在数形融合中,在知识学习中,学生
的素养也获得发展。

在立足于知识的探究中,学生的思想、素养也得以日渐形成;在知识载体的认识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

(2)关注知识和思维目标实现的整体性
教学目标应该是针学生而言的,在学习之后,所达成的一种预期。

学生的发展,是一种多方面有序地发展。

因此,在教学目标的重构中,要重视显性的知识
与技能目标的达成,但同时更要关注地是隐性的思维目标,以此来推动学生多方
面的发展。

知识和思维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思维的发展以知识形成为载体,
它是伴随着知识的动态发展过程中逐步而获得形成相应的思维;同理,在关注思
维发展的过程,也是对学生知识的建构过程的追求。

因此,在重构教学目标中,以数形结合思想指导下小学数与代数教学前,需
要统整知识和思维目标。

坚持立足知识和思维的有机整体的认识下,结合学生的
知识水平以及思维发展水平,让学生经历从以形为载体、认识工具中抽象出数学
内容或是以数为辅助,在数的概括化认识中获得形的知识,这样的知识产生的过程,是从为什么、怎么样、实施等过程中,实现知识目标和思维目标的融合。

(3)以教材文本分析为基础
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载体”。

它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凭借。

作为促进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发展一种的重要资源和工具,“教材,它是
连接“数学课程目标”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主要的桥梁”。

因此,基于数形
结合思想,重新解构数与代数的教学内容,需要以教材文本分析为基础。

教师以
数形结合思想为引领,对数与代数教学内容进行重新建构,是保障教师落实育人
目标的切入点。

这要求教师要立足于小学数与代数的内容,分析内容的知识结构
以及纵横衔接,考虑学生学情,对数与代数内容结构、形态等方面进行重新理解。

紧紧围绕要实现的教学结果,重新组织教学内容,灵活选用知识呈现,对内容进
行相应的转化与融合。

在教学中,以重新建构的内容为依托,变换教学方式,以形、数的融入方式进行教学实践。

或以形的直观为突破口来认识数等,或以数的
概括特点为着力点,去研究数本身存在的内在规律,进而揭示形的特质。

数形结
合思想,它隐藏在具体的数学内容中;同时,作为一种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需
要获得的教学目标。

这要求教师落实教材的认识中,要体会所承载思想。

立足于
知识内容的纵横联系,以学情、教师风格为指导,采用逐步渗透、多维度下帮助
学生在掌握具体的数学内容,在数与形的联系补充中,培养数学思想,实现有效
教学。

4结束语
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与代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它是在关注数与形各自的
特性,面对数学的抽象性与学生认知思维的具体性的冲突,为学生的数与代学习
搭建脚支架,构建数学模型,联结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同时,应用数形
结合思想在数与代数教学中,可以促进学生的抽象思维、逻辑推理能力等发展,
对学生高效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崔乐.中美小学数学第一学段“数与代数”领域比较研究[D].长春师范大学,2020
[2]付圣杰.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
课题名称:农村小学数学“数与代数”深度教学的策略研究
课题编号:20210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