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联合药物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 引言
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骨科疾病,主要因椎间盘退化, 导致内部髓核经纤维环破裂口突出引起,神经根受压迫继而 出现腰背痛、下肢疼痛等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生因素与 患者长期久坐、弯腰劳作等有关 [1-2]。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的治 疗,临床上主要予以保守疗法。我院就推拿联合药物外敷治 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详细报道如下。
参照组患者予以中药外敷治疗,取川芎 15g、独活 12g、 肉桂 10g、防风 15g、细辛 12g、当归 15g、羌活 12g、乳香 15g、 红花 15g、透骨草 20g、川乌 15g、牛膝 15g。将上述药物研磨 至粉末,再加入一定量的蜂蜜、松节油,调至糊状后外敷于患 处。隔 1d 换药,1 个疗程为 10d,持续治疗 2 个疗程。
162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o1.19 No.38
·中医中药·
推拿联合药物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
李玉龙
(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纳林陶亥中心卫生院,内蒙古 鄂尔多斯)
摘要:目的 探讨联合推拿以及药物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群体为我院 2017 年 1 月至 2018 年 12 月收治 的 30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且均符合此次研究的纳入标准以及排除标准,采用推拿联合药物外敷治疗,并设为观察组。同期另外 30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则实施药物外敷治疗,为参照组。就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以及预后情况展开分析和数据对比。结果 对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数据之间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预后情况进行比较, 观察组的腰背痛、下肢疼痛以及麻刺感症状分值改善幅度更大,数据之间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推拿以 及药物外敷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治疗,可改善患者病情症状,疗效显著。 关键词:推拿;药物外敷;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74.9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38.113 本文引用格式 :李玉龙 . 推拿联合药物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19(38):162-163.
部到根部进行 2~3 次的直推,再对腰骶进行 8~10 次的轻拍。 上述操作 1 次 /d,1 个疗程为 10d,持续治疗 2 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治 愈:治 疗 后 患 者 症 状 消 失,抬 腿 无 异 常,工 作、生 活、劳动恢复正常;(2)显效:治疗后患者症状改善显著,抬腿 无异常,工作、生活、劳动恢复正常;(3)有效:治疗后患者症 状减轻,可适当抬腿,可进行轻度劳作;(4)无效:治疗后患者 病情改善不明显或者加重。总有效 =(治愈 + 显效 + 有效)/ 总例数 ×10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群体为我院 2017 年 1 月至 2018 年 12 月收治的 30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且均符合此次研究的纳入标准以及排 除标准,采用推拿联合药物外敷治疗,并设为观察组。男性与女 性依次占 19 例和 11 例。年龄为 40~65 岁,平均(56.12±0.21) 岁。 病 程 为 6 个 月 至 4 年,平 均(1.82±0.21)年。 同 期 另 外 30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则实施药物外敷治疗,为参照 组。男性与女性依次占 20 例和 10 例。年龄为 41~64 岁,平 均(57.20±0.19)岁。病程为 5 个月至 4 年,平均(1.72±0.25) 年。与患者有关的一般资料数据经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有可比意义。 1.2 方法
9
2
5
83.3
2.2 患者症状积分比较 预后效果数据对比显示,观察组的症状积分改善幅度大
于参照组,检验数据得出 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2。 表 2 患者症状积分比较( ±s, 分)
组别 例数 时间
腰背痛
下肢疼痛以及麻刺感
观察组 30
观察组患者联合推拿以及药物外敷进行治疗,药物外敷 参考参照组。患者俯卧,医师于床侧以滚法按摩患者侧胸腰 段至下肢,反复按摩 3~5 次,确保肌肉群放松。再应用拇指 对 患 者 夹 脊 穴、关 元 俞、肾 俞、承 扶 以 及 阿 是 穴 进 行 按 压,以 患者自觉酸胀为主。之后患者侧卧,医师摇晃患者腰部使腰 部 肌 肉 放 松,再 应 用 肘 臂 相 反 力 对 腰 部 进 行 旋 转,听 到 腰 椎 关 节 复 位 声 响 后 再 扶 住 患 者 下 肢,一 手 拇 指 抵 住 病 变 处,指 导患者腰髂部背伸,拇指同时对腰部进行 1~2 次的按压。再 一 手 固 定 患 者 膝 关 节,另 一 手 扶 住 患 者 下 肢,屈 曲 按 压 下 肢 使 患 者 下 肢 提 至 最 高 处,踝 关 节 同 时 背 伸 5~6 次。 医 师 握 拳,由上到下对患者腰部叩击,之后调整为俯卧位,医师由腰
同 时 对 两 组 患 者 的 症 状 积 分 改 善 情 况 进 行 观 察,依 据 患 者 症 状 程 度 予 以 计 分,分 值 为 0~3 分,分 值 越 高 则 症 状 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数 据 处 理 均 由 SPSS19.0 进 行 计 算,采 用 χ2 检 验 以 及 t 检验依次对计数资料以及计量资料进行检验,计数资料以及 计量资料的表示形式依次为率(%)、均数 ± 标准差( ±s), 以 P<0.05 作为统计学意义的成立标准。
2 结果
2.1 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治 疗 效 果 数 据 对 比 显 示,观 察 组 的 总 有 效 率 高 于 参 照
组,检验数据得出 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1。
表 1 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
组别 例数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30
18
10
2
0
100.0
参照组 30
14
0 引言
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骨科疾病,主要因椎间盘退化, 导致内部髓核经纤维环破裂口突出引起,神经根受压迫继而 出现腰背痛、下肢疼痛等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生因素与 患者长期久坐、弯腰劳作等有关 [1-2]。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的治 疗,临床上主要予以保守疗法。我院就推拿联合药物外敷治 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详细报道如下。
参照组患者予以中药外敷治疗,取川芎 15g、独活 12g、 肉桂 10g、防风 15g、细辛 12g、当归 15g、羌活 12g、乳香 15g、 红花 15g、透骨草 20g、川乌 15g、牛膝 15g。将上述药物研磨 至粉末,再加入一定量的蜂蜜、松节油,调至糊状后外敷于患 处。隔 1d 换药,1 个疗程为 10d,持续治疗 2 个疗程。
162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o1.19 No.38
·中医中药·
推拿联合药物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
李玉龙
(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纳林陶亥中心卫生院,内蒙古 鄂尔多斯)
摘要:目的 探讨联合推拿以及药物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群体为我院 2017 年 1 月至 2018 年 12 月收治 的 30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且均符合此次研究的纳入标准以及排除标准,采用推拿联合药物外敷治疗,并设为观察组。同期另外 30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则实施药物外敷治疗,为参照组。就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以及预后情况展开分析和数据对比。结果 对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数据之间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预后情况进行比较, 观察组的腰背痛、下肢疼痛以及麻刺感症状分值改善幅度更大,数据之间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推拿以 及药物外敷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治疗,可改善患者病情症状,疗效显著。 关键词:推拿;药物外敷;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74.9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38.113 本文引用格式 :李玉龙 . 推拿联合药物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19(38):162-163.
部到根部进行 2~3 次的直推,再对腰骶进行 8~10 次的轻拍。 上述操作 1 次 /d,1 个疗程为 10d,持续治疗 2 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治 愈:治 疗 后 患 者 症 状 消 失,抬 腿 无 异 常,工 作、生 活、劳动恢复正常;(2)显效:治疗后患者症状改善显著,抬腿 无异常,工作、生活、劳动恢复正常;(3)有效:治疗后患者症 状减轻,可适当抬腿,可进行轻度劳作;(4)无效:治疗后患者 病情改善不明显或者加重。总有效 =(治愈 + 显效 + 有效)/ 总例数 ×10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群体为我院 2017 年 1 月至 2018 年 12 月收治的 30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且均符合此次研究的纳入标准以及排 除标准,采用推拿联合药物外敷治疗,并设为观察组。男性与女 性依次占 19 例和 11 例。年龄为 40~65 岁,平均(56.12±0.21) 岁。 病 程 为 6 个 月 至 4 年,平 均(1.82±0.21)年。 同 期 另 外 30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则实施药物外敷治疗,为参照 组。男性与女性依次占 20 例和 10 例。年龄为 41~64 岁,平 均(57.20±0.19)岁。病程为 5 个月至 4 年,平均(1.72±0.25) 年。与患者有关的一般资料数据经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有可比意义。 1.2 方法
9
2
5
83.3
2.2 患者症状积分比较 预后效果数据对比显示,观察组的症状积分改善幅度大
于参照组,检验数据得出 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2。 表 2 患者症状积分比较( ±s, 分)
组别 例数 时间
腰背痛
下肢疼痛以及麻刺感
观察组 30
观察组患者联合推拿以及药物外敷进行治疗,药物外敷 参考参照组。患者俯卧,医师于床侧以滚法按摩患者侧胸腰 段至下肢,反复按摩 3~5 次,确保肌肉群放松。再应用拇指 对 患 者 夹 脊 穴、关 元 俞、肾 俞、承 扶 以 及 阿 是 穴 进 行 按 压,以 患者自觉酸胀为主。之后患者侧卧,医师摇晃患者腰部使腰 部 肌 肉 放 松,再 应 用 肘 臂 相 反 力 对 腰 部 进 行 旋 转,听 到 腰 椎 关 节 复 位 声 响 后 再 扶 住 患 者 下 肢,一 手 拇 指 抵 住 病 变 处,指 导患者腰髂部背伸,拇指同时对腰部进行 1~2 次的按压。再 一 手 固 定 患 者 膝 关 节,另 一 手 扶 住 患 者 下 肢,屈 曲 按 压 下 肢 使 患 者 下 肢 提 至 最 高 处,踝 关 节 同 时 背 伸 5~6 次。 医 师 握 拳,由上到下对患者腰部叩击,之后调整为俯卧位,医师由腰
同 时 对 两 组 患 者 的 症 状 积 分 改 善 情 况 进 行 观 察,依 据 患 者 症 状 程 度 予 以 计 分,分 值 为 0~3 分,分 值 越 高 则 症 状 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数 据 处 理 均 由 SPSS19.0 进 行 计 算,采 用 χ2 检 验 以 及 t 检验依次对计数资料以及计量资料进行检验,计数资料以及 计量资料的表示形式依次为率(%)、均数 ± 标准差( ±s), 以 P<0.05 作为统计学意义的成立标准。
2 结果
2.1 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治 疗 效 果 数 据 对 比 显 示,观 察 组 的 总 有 效 率 高 于 参 照
组,检验数据得出 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1。
表 1 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
组别 例数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30
18
10
2
0
100.0
参照组 30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