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市政道路挖掘修复施工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市政道路挖掘修复施工技术
基于节约土地资源的理由,从地面向上、向下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城市建设的总体基调。
大量市政工程设施管线埋设于地表路面以下。
由于这些地下工程难以一次成型,使得路面挖掘不可避免。
对挖掘后的路面及时修复,保障公路交通畅通就成了市政道路工程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之一。
文章围绕道路修复技术有关问题,分析了当前常用道路修复技术的优缺点,讨论了新型道路修复技术的突破与不足。
最后对在路面修复施工中使用的新型材料路特固进行了说明。
标签:市政道路工程;挖掘;修复;施工控制
引言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我国市政工程建设呈现出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
作为城市市政工程的主要设施,城市道路承担着城市交通运输的重要职责,也是市政工程建设的重点。
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城市交通量逐年上升,公路建设规模不断加大。
而水、电、气等配套基础设施往往与道路同步或交叉进行施工。
这些工程多数采取地下管线的方式进行,如果是在道路修建好后开始施工,就不可避免的需要进行道路挖掘作业,从而给道路的正常通行带来负面影响。
加快道路挖掘修复施工进度,提高修复水平,将道路挖掘修复对交通运输的影响降到最低,是市政工程建设管理部门和相关建设单位当前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
1 目前市政道路工程挖掘修复施工技术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交通运输规模与日俱增,巨大的公路交通运输需求和有限的公路资源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由于地下管线施工引发的公路挖掘修复施工,给原本就紧张的道路资源带来了更大压力。
为了加快公路修复速度,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单位不断改进施工技术,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当前市政道路修复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1.1 二灰土加灌注混凝土修复
该项技术首先在底基层铺设二灰土,碾压牢固后进行混凝土浇灌直至达到面层高度。
这种方法最大的特点是修复时间短。
对道路修复工程来说,修复时间非常重要。
越短的修复时间意味着对公路交通的运输越少。
通过直接关注混凝土,可以实现短时间内迅速开放公路交通的效果。
此外,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适应道路运输条件,形成的沉降不明显,避免了传统道路修复方法引发的空隙问题。
缺点是工程废弃物较多,污染环境,而且混凝土部分自成体系,与公路原有路基间结合不够紧密,长期使用后在来往车辆的碾压下容易开裂。
路面一旦开裂,在降水的长期侵入下会导致路面严重的破坏。
1.2 毛石加混凝土修复
这种方法是将毛石和混凝土结合起来施工,成本较低。
其优点和混凝土灌注法类似,也是修复速度快,用时短。
但缺点也和混凝土灌注法相同,且修复后的公路稳定性尚低于混凝土直接灌注。
1.3 分层铺设修复
该种方法先在底基层铺设二灰土,碾压结实后进行水稳施工,最后用沥青铺设路面。
使用该法进行道路修复,修复后的质量明显优于前两种方法,缺点是施工速度慢,工艺要求高,尤其是狭小区域下铺设沥青面层的施工必须使用专业设备。
此外,修复后的部分与原有路基的结合问题也是限制该方法使用推广的重要因素。
1.4 目前市政道路修复技术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经过长期实践,当前市政公路修复技术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当前常用的道路修复技术都存在修复部分与原有路基或周围路段的结合问题。
由于结合度不高,连接不紧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沿修复部分与周围部分连接处接触面形成滑动剪切,从而造成二次破坏。
二是挖掘废料回收利用度不高,占用了城市原本就紧张的土地资源。
三是存在长期使用后发生沉降问题。
四是修复后路段与原有路段路基间存在差异沉降。
五是施工速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2 市政道路工程挖掘修复施工新技术
为进一步提高道路修复质量,提高修复速度,人们对道路修复技术进行了不断深入的开发研究。
随着科学技術的发展,一批新型道路修复施工方法出现在世人眼前。
2.1 为妥善解决修复后路段和原有路段路基沉降差异问题,使用聚苯乙烯泡沫作为基层材料
聚苯乙烯泡沫(Expanded Polystyrene,简称EPS)属于轻型高分子聚合物,是一种硬质闭孔结构的泡沫塑料,通过在聚苯乙烯树脂中添加发泡剂并加热产生气体,利用气体膨胀达到形成所需结构。
根据发泡方式不同,其生产方法有模式发和挤出法两种。
由于内部分布着大量封闭的空腔结构,使得EPS具有密度小、保温性好、不易吸水的特点。
此外,EPS质地坚固,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
基于上述优点,使用EPS材料进行路面修复对于防止修复前后的路基沉降差异效果明显。
2.2 使用泡沫珠混凝土作为基层材料
所谓泡沫珠混凝土,就是将泡沫珠(EPS颗粒)、中粗砂、碎石、水泥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并加入适量的水搅拌而成的施工材料。
泡沫珠(EPS颗粒)呈球形颗粒状,粒径在3毫米到5毫米之间,表观密度在每立方米15公斤至20公斤之间,水泥使用P032.5普通硅酸盐水泥,骨料中细集料中砂细度模数值位于2.3
至3.0之间,粗集料碎石粒径分布范围位于5毫米至21.4毫米之间。
使用早强减水剂、微硅粉、粉煤灰等作为外掺剂。
由于混合了多种物质,泡沫混凝土的性能指标较混凝土略差,但施工后的表现更好。
由于泡沫珠混凝土容重小且整体性好,整个路基类似半刚性体,施加在路面上的车辆载荷沿着道路内部结构迅速分散,对地基的附加应力大幅下降,减小了泡沫珠混凝土底部压力。
此外,泡沫珠结构坚硬,难以压缩。
这些都有利于减少路基沉降,从而较好地解决了长期使用后的路面沉降问题。
经过实践检验,泡沫珠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整体稳定性,可以在泡沫珠混凝土上面铺设沥青混凝土。
2.3 新型市政道路修复技术存在的不足
从上面内容我们可以看到,使用聚苯乙烯泡沫或泡沫珠混凝土作为基层材料,可以较为妥善地解决新旧路面沉降差异及长期使用后的路面沉降问题。
但在新旧路段连接、挖掘肥料回收利用问题等方面还有进展。
此外,施工速度也有待提高。
随着市政公路建设的不断推进,挖掘肥料回收利用和路面连接问题会越来越突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就成了市政公路管理部门的研究重点。
3 新型材料路特固在市政道路修复工程上的应用
路特固属于半柔性施工材料,在抗压性、耐水性和稳定性方面都有着极为突出的表现。
最早的时候用来固化土壤,对于我国道路裂缝、行车舒适度不高的问题有着良好的解决效果。
其硬化速度快,施工后很快就能达到一定强度,并在后续过程中持续稳定增长,抵抗降水浸入的能力也很强,非常适合我国南方多雨地区和北方低温地区的道路施工。
基于路特固的优异性能,将其使用到市政公路挖掘修复工程中,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由于路特固能够是基层强度在短时间内迅速达到设计要求,所以可以采用基层回填与路面修复同步实施的方式进行施工,从而大幅缩短了施工时间。
首先在基层用料中按配比加入路特固,搅拌均匀后回填施工,并通过预先准备好的加热设备对回填后的路段进行加热,加快强度提升,待强度上来后即可进行路面铺设。
由于基层强度上升的快,所以可以采用基层和路面跟进施工的方式进行作业。
4 结束语
道路挖掘修复是市政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部分。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事业的日益深入,道路修复所面临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路特固性能优异,对于加快道路修复速度、提高修复质量、保障道路正常通行作用明显。
市政公路技术人员要加强对路特固的研究,深入了解其性质特点和工作模式,以期更好地发挥其在市政公路修复方面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吕荔炫,凌建明,袁文平,等.市政道路挖掘修复现状分析[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5(6).
[2]花盛,林法力.新型轻质材料泡沫珠砼在桥头跳车处治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200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