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深地地震电磁信息探测技术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 72云南深地地震电磁信息探测技术进展
张 平※
(云南省地震局,昆明650224
)中图分类号: P315.72+1; 文献标识码: A; 犱狅犻:10.3969/j
.issn.0253 4975.2017.08.010 国家“
十二五”计划重大科学技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之一“极低频探地工程地震预测分系统”是近代无线电极低频、超低频技术与地球物理相结合的最新产物。
该项目在首都圈和南北地震带南段建设人工源极低频地震电磁监测台网(ControlSourceExtremelyLowFreq
uen cy
,CSELF),其中在云南巧家、牟定、建水、勐腊、景谷、丽江、新平、大理和盈江等地建设9个极低频地震电磁观测站,目前该项目已通过建设单位的工程验收。
云南极低频地震电磁台网的建成,为提升地震预测领域创新能力及地震预测水平提供新的实验研究科学平台,为探测研究云南多震地区深部地震电磁地壳物理过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极低频地震电磁信息探测新技术是国际上首次利用了人工300Hz以下的极低频电磁信号对介质有巨大穿透能力,在地球圈层间有极远传播能力的特点来探测有关的地震电磁信息,其电磁信号的传播距离有效半径可达数千千米,探测深度可达数十千米。
因此,可将深地介质电磁信息带至地面进行研究。
该项技术还可成为新的多学科、多用途科学研究手段,在地球物理等应用领域相当广泛。
早在2005年,云南局就协助配合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开展利用极低频电磁信息探测地下岩层电磁参数变化,进行地震预测和地震短临电磁前兆研究立项等工作。
在云南东川、巧家和鲁甸小型组网进行地震前兆测试与试验,取得了成功。
建设极低频探地工程地震预测系统进行地下电磁信息探测研究,在我国南北地震带南段川滇地震带、首都圈地震多发区布设30台极低频电磁信号接收机,每天定时接收WEM台发射的极低频电磁信号,计算各台站的电磁信号强度、岩石视电阻率及阻抗相位、地下结构等参数与时间的关系,联合地震监测台网观测的其他数据,综合分析地震电磁异常和其他地震异常现象的关系,以及地震发生前地质参数和由此产生的电磁波的变化,建立地震电磁异常分布数理统计模型,提高地震前兆识别和提取准确度。
该项目提升了云南地震多发区中强以上地震电磁异常的捕捉能力及地震预测水平,推进了地震预警预测立体监测系统的建设。
2017年3月27日在云南大理州漾濞县分别发生4.7级和5.1级地震,云南极低频地震电磁台网分别记录到大量的地震电磁同震效应。
※作者信息:张平,男,高级工程师,云南省地震局,Tel:13064276373,E mail:1251816672@qq.com。
6
2国 际 地 震 动 态 2017年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