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案例分析的过程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
Hale Waihona Puke 第八步:分析完犯罪构成的前三个要件 后,最后要分析的就是犯罪客体。
在这一步我们要查明行为人的 行为所侵害的客体是单一客体还是 复杂客体,如果是复杂客体,那么主 要客体是哪一个。然后再分析本案中 的情形是否符合法定犯罪构成的规 定。
最后综合以上各个要件,分析各 个要件是否有联系,能否成立一个犯 罪构成整体。如果能成立,则到此关 于“罪”的分析结束,犯罪人的行为 是犯罪,具体罪名已经确定。接下来 要做的分析就是关于“刑”的分析了。
精品文档
第九步:
在确定犯罪人的行为是什么罪 的基础上,按照这个罪的法定刑分析 其应当在哪一个量刑幅度内量刑。
在这里还要最后再确认一下犯 罪的时间是否已经过了追诉时效。如 果已经过追诉时效,则犯罪人的行为 虽然已经构成犯罪,但也不能追诉。
在决定了量刑幅度的基础上,还 要具体分析行为人所具有的可以或 者应当从轻、减轻、免除刑罚或者从 重的量刑情节。例如犯罪人是否自 首、是否是累犯、是否未成年等等。 具有这些法定量刑情节的,严格按照 法律的规定量刑。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第五步:
首先分析案例中所提供的犯罪 主体方面的情况。
查明主体是自然人还是单位。如 果是自然人,则年龄、精神状况如何, 是否属于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
如果是单位,则要查明单位是否 依法成立,案件中的主要责任人是 谁。
最后再分析本案犯罪主体是否 符合法定犯罪构成中关于主体的规 定,关键在于查明法定犯罪构成的主 体是否有特殊的身份要求等。
精品文档
陈某与被害人黄某同系某市康复医院外聘的门 卫。2006 年 11 月 19 日凌晨 0:00 许陈某乘“的士” 回到某市康复医院值班,医院的铁门已经关闭,仅留 一道门缝,他看见另一门卫黄某在铁门旁,陈某叫黄 某开门,黄不予理睬。陈某从铁门门缝挤进后,觉得 黄某很讨厌,就在医院门卫室拿了一根长 104CM 镀锌 管追打(未打击到身体)黄某至医院生活区的空坪处,致 黄某心脏病发作当场死亡。
精品文档
被告人廖某,女,31 岁,汉族,某单位职工,高中文化 程度。廖某深夜因琐事与同住一屋的甘某(15 岁)发生 争执,当甘某欲气愤离开时,廖某心想,对方年龄太小, 深夜负气外出十分不妥,但自己也在气头上,这时要是 拉下脸来道歉却是万万不可能。廖某为阻止甘某离开, 大声说:“你别走。”说着走到窗户前打开窗子说,“你要 走就从窗户跳下去!”甘某被激怒,当即从床上跳到窗台 上,同屋的高某连忙上前扯住甘某的衣服劝其不要跳楼。 廖某见甘某居然性烈至此,感到面上无光,于是不甘示 弱,拉着高某的衣服说:“不要管她,让她跳!”说话间, 甘某随即从四层窗户跳下。甘某跳楼后,廖某积极施救, 把甘某送往医院抢救。甘某因抢救无效死亡。对廖某的 行为如何判断?
以上是案例分析的全过程,如果 在熟练掌握了案例分析的方法以后, 这些步骤可以简化为 3 步:
1、是否犯罪? 2、是什么罪? 3、如何量刑? 这需要同学们的不断练习,只有 多练,多想才能熟练掌握。 下面是几个案例,以供练习。
精品文档
海某,女,1985 年 3 月 20 日出生,某市第三中学 初三 2 班学生。海某品学兼优,曾担任班级团支书、班 长、文艺委员等多种职务,代表本校参加过全市中学生 文艺汇演,获二等奖。2000 年 4 月 6 日,天气晴朗,春 光明媚,海某中午骑自行车回家。当骑到市郊某地道桥 时,海某与同学笑闹而没注意到下坡车速较快,把同方 向行走的池某(男,58 岁)右脚的右外踝关节撞伤。海 某当即从自行车上摔下,又将池某压倒在身下。池某被 海某压倒时头部着地,当场昏迷过去。海某立即爬起抱 扶池某,因抱不动,便迅速跑到附近交通岗亭呼救。但 因池某脑颅损伤,经抢救无效死亡。对海某的行为应如 何判断?
精品文档
第六步:
分析完主体后,接下来要分析的就是主观方面。主观方面首先要 查明的是犯罪人的罪过是“故意”或者“过失”。如果是故意,那么具 体是直接故意还是间接故意;如果是过失,那么是疏忽大意的过失还 是过于自信的过失。在这里尤其要注意,疏忽大意的过失尤其容易与 意外事件混淆。在这一步可以再一次验证在“第三步”时作的结论是 否正确。在确定了是故意还是过失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查明犯罪人的 “故意”或“过失”的具体内容。例如:张三用匕首捅了李四一刀就 跑了,李四伤重死亡。张三是故意,这是毫无疑问的,关键在于张三 故意的具体内容,到底是“故意杀人”还是“故意伤害”?这也是至 关重要的,关系到具体罪名的确定。最后再查明法定犯罪构成的规定, 看本案例主观方面的情况是否符合法定犯罪构成的规定。
精品文档
第一步: 首先判断行为(xíngwéi)的社会危害性大小。
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是“行为的社 会危害性”。社会危害性大的是犯罪, 社会危害性小的,则属于刑法第 13 条“但书”部分规定的情形,即“但 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 是犯罪”。
“但书”主要是指一些表面上看 起来具备了刑法分则中关于某罪名 所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但由于行为 危害性不大,不作为犯罪来处理的情 形。如中学生用轻微暴力或威胁手段 强抢低年级学生的少量财物。
同学们作为初学者,最容易陷入 “有罪推定”的陷阱,而忘了“无罪” 的可能。
精品文档
1、错误的思路
那种看到一个案例就往“是什么 罪”的方向考虑的思路是偏狭的。
2、正确的思路
拿到一个案例后,首先应当考虑 的问题是“是否是犯罪”,如果初步 分析的结果是“罪”,接下来才应当 考虑“是什么罪”,最后在定罪的基 础上决定量刑的原则。正确的定罪是 正确量刑的前提和保障。
精品文档
第三步:
行为如果不是正当防卫或者紧 急避险,则有可能是犯罪,但还不一 定,这时候还要再分析一下,行为是 否属于意外事件。即刑法第 16 条规 定的:“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 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 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 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
如果是意外事件则行为不构成 犯罪,如果不是意外事件,则可能构 成犯罪。可以进入下一步分析过程。
一是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 罪;二是如果构成犯罪,构成什么罪; 三是阐述定罪量刑的原则。
精品文档
案例分析成功的首要的秘诀在于思路
正确 。那么正确 的思路是怎 (zhèngquè)
(zhèngquè)
样的?
辩证 的 (biànzhèng) 案 例 分 析 是思一路个 辩 证 的 过 程 ,
“罪”与“非罪”两种可能自始至终 贯穿整个分析过程。
精品文档
第二步:
如果初步分析的结果是,行为造 成的危害比较大,这时可以初步认定 行为有可能构成犯罪。
那么接下来就要分析,行为是否 属于“排除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即 是否是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如果是 正当防卫或者紧急避险,则行为不是 犯罪;如果不是正当防卫或者紧急避 险,则行为有可能构成犯罪,需要进 一步分析。
如果是单位则要查明单位是否依法成立案件中的主要责任人是最后再分析本案犯罪主体是否符合法定犯罪构成中关于主体的规定关键在于查明法定犯罪构成的主体是否有特殊的身份要求等
案例(àn lì)分析的过程
刑法案例分析,是指根据所给案 例,对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是否应当 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以及如何定 罪量刑所作的分析。刑法案例分析所 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三个方面:
精品文档
第七步:
分析完主观方面后,就是客观方面。 首要的是抓住“行为”。首先是有无行为,如 果经过分析,案例中的所谓犯罪人并无行为,只有 “思想”,那么案例分析到此结束,犯罪不成立。 这正是我们反复强调的,整个分析过程都包括“罪” 或“非罪”两种可能。 如果分析的结果是有行为,那么其行为是什么 性质,是作为还是不作为;犯罪对象是什么;犯罪 结果如何,如果第七步分析的结果是过失,则要注 意,过失犯罪一定要有严重的危害结果才能成立犯 罪;最后查明犯罪的工具、方法如何,犯罪的时间 地点等。最后再分析本案的情形是否符合法定犯罪 构成的规定。
精品文档
第四步:
在层层排除了行为非罪的可能 性后,可以调整自己的思路转为“行 为到底构成什么罪”?
在这个阶段,首先分析行为所侵 害的客体属于刑法分则哪一章所保 卫的客体。确定了属于某一章以后再 按照“行为符合犯罪构成”的标准来 判断具体罪名。因此,要把案例提供 的信息按照“犯罪主体、主观方面、 客观方面、客体”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经法医鉴定黄某符合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致心源性猝死;吵架、劳累、情绪激动等因素可诱发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发作。
精品文档
内容摘要
案例分析的过程(guòchéng)。案例分析成功的首要的秘诀在于思路正确 。第九步:
精品文档
Hale Waihona Puke 第八步:分析完犯罪构成的前三个要件 后,最后要分析的就是犯罪客体。
在这一步我们要查明行为人的 行为所侵害的客体是单一客体还是 复杂客体,如果是复杂客体,那么主 要客体是哪一个。然后再分析本案中 的情形是否符合法定犯罪构成的规 定。
最后综合以上各个要件,分析各 个要件是否有联系,能否成立一个犯 罪构成整体。如果能成立,则到此关 于“罪”的分析结束,犯罪人的行为 是犯罪,具体罪名已经确定。接下来 要做的分析就是关于“刑”的分析了。
精品文档
第九步:
在确定犯罪人的行为是什么罪 的基础上,按照这个罪的法定刑分析 其应当在哪一个量刑幅度内量刑。
在这里还要最后再确认一下犯 罪的时间是否已经过了追诉时效。如 果已经过追诉时效,则犯罪人的行为 虽然已经构成犯罪,但也不能追诉。
在决定了量刑幅度的基础上,还 要具体分析行为人所具有的可以或 者应当从轻、减轻、免除刑罚或者从 重的量刑情节。例如犯罪人是否自 首、是否是累犯、是否未成年等等。 具有这些法定量刑情节的,严格按照 法律的规定量刑。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第五步:
首先分析案例中所提供的犯罪 主体方面的情况。
查明主体是自然人还是单位。如 果是自然人,则年龄、精神状况如何, 是否属于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
如果是单位,则要查明单位是否 依法成立,案件中的主要责任人是 谁。
最后再分析本案犯罪主体是否 符合法定犯罪构成中关于主体的规 定,关键在于查明法定犯罪构成的主 体是否有特殊的身份要求等。
精品文档
陈某与被害人黄某同系某市康复医院外聘的门 卫。2006 年 11 月 19 日凌晨 0:00 许陈某乘“的士” 回到某市康复医院值班,医院的铁门已经关闭,仅留 一道门缝,他看见另一门卫黄某在铁门旁,陈某叫黄 某开门,黄不予理睬。陈某从铁门门缝挤进后,觉得 黄某很讨厌,就在医院门卫室拿了一根长 104CM 镀锌 管追打(未打击到身体)黄某至医院生活区的空坪处,致 黄某心脏病发作当场死亡。
精品文档
被告人廖某,女,31 岁,汉族,某单位职工,高中文化 程度。廖某深夜因琐事与同住一屋的甘某(15 岁)发生 争执,当甘某欲气愤离开时,廖某心想,对方年龄太小, 深夜负气外出十分不妥,但自己也在气头上,这时要是 拉下脸来道歉却是万万不可能。廖某为阻止甘某离开, 大声说:“你别走。”说着走到窗户前打开窗子说,“你要 走就从窗户跳下去!”甘某被激怒,当即从床上跳到窗台 上,同屋的高某连忙上前扯住甘某的衣服劝其不要跳楼。 廖某见甘某居然性烈至此,感到面上无光,于是不甘示 弱,拉着高某的衣服说:“不要管她,让她跳!”说话间, 甘某随即从四层窗户跳下。甘某跳楼后,廖某积极施救, 把甘某送往医院抢救。甘某因抢救无效死亡。对廖某的 行为如何判断?
以上是案例分析的全过程,如果 在熟练掌握了案例分析的方法以后, 这些步骤可以简化为 3 步:
1、是否犯罪? 2、是什么罪? 3、如何量刑? 这需要同学们的不断练习,只有 多练,多想才能熟练掌握。 下面是几个案例,以供练习。
精品文档
海某,女,1985 年 3 月 20 日出生,某市第三中学 初三 2 班学生。海某品学兼优,曾担任班级团支书、班 长、文艺委员等多种职务,代表本校参加过全市中学生 文艺汇演,获二等奖。2000 年 4 月 6 日,天气晴朗,春 光明媚,海某中午骑自行车回家。当骑到市郊某地道桥 时,海某与同学笑闹而没注意到下坡车速较快,把同方 向行走的池某(男,58 岁)右脚的右外踝关节撞伤。海 某当即从自行车上摔下,又将池某压倒在身下。池某被 海某压倒时头部着地,当场昏迷过去。海某立即爬起抱 扶池某,因抱不动,便迅速跑到附近交通岗亭呼救。但 因池某脑颅损伤,经抢救无效死亡。对海某的行为应如 何判断?
精品文档
第六步:
分析完主体后,接下来要分析的就是主观方面。主观方面首先要 查明的是犯罪人的罪过是“故意”或者“过失”。如果是故意,那么具 体是直接故意还是间接故意;如果是过失,那么是疏忽大意的过失还 是过于自信的过失。在这里尤其要注意,疏忽大意的过失尤其容易与 意外事件混淆。在这一步可以再一次验证在“第三步”时作的结论是 否正确。在确定了是故意还是过失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查明犯罪人的 “故意”或“过失”的具体内容。例如:张三用匕首捅了李四一刀就 跑了,李四伤重死亡。张三是故意,这是毫无疑问的,关键在于张三 故意的具体内容,到底是“故意杀人”还是“故意伤害”?这也是至 关重要的,关系到具体罪名的确定。最后再查明法定犯罪构成的规定, 看本案例主观方面的情况是否符合法定犯罪构成的规定。
精品文档
第一步: 首先判断行为(xíngwéi)的社会危害性大小。
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是“行为的社 会危害性”。社会危害性大的是犯罪, 社会危害性小的,则属于刑法第 13 条“但书”部分规定的情形,即“但 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 是犯罪”。
“但书”主要是指一些表面上看 起来具备了刑法分则中关于某罪名 所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但由于行为 危害性不大,不作为犯罪来处理的情 形。如中学生用轻微暴力或威胁手段 强抢低年级学生的少量财物。
同学们作为初学者,最容易陷入 “有罪推定”的陷阱,而忘了“无罪” 的可能。
精品文档
1、错误的思路
那种看到一个案例就往“是什么 罪”的方向考虑的思路是偏狭的。
2、正确的思路
拿到一个案例后,首先应当考虑 的问题是“是否是犯罪”,如果初步 分析的结果是“罪”,接下来才应当 考虑“是什么罪”,最后在定罪的基 础上决定量刑的原则。正确的定罪是 正确量刑的前提和保障。
精品文档
第三步:
行为如果不是正当防卫或者紧 急避险,则有可能是犯罪,但还不一 定,这时候还要再分析一下,行为是 否属于意外事件。即刑法第 16 条规 定的:“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 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 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 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
如果是意外事件则行为不构成 犯罪,如果不是意外事件,则可能构 成犯罪。可以进入下一步分析过程。
一是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 罪;二是如果构成犯罪,构成什么罪; 三是阐述定罪量刑的原则。
精品文档
案例分析成功的首要的秘诀在于思路
正确 。那么正确 的思路是怎 (zhèngquè)
(zhèngquè)
样的?
辩证 的 (biànzhèng) 案 例 分 析 是思一路个 辩 证 的 过 程 ,
“罪”与“非罪”两种可能自始至终 贯穿整个分析过程。
精品文档
第二步:
如果初步分析的结果是,行为造 成的危害比较大,这时可以初步认定 行为有可能构成犯罪。
那么接下来就要分析,行为是否 属于“排除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即 是否是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如果是 正当防卫或者紧急避险,则行为不是 犯罪;如果不是正当防卫或者紧急避 险,则行为有可能构成犯罪,需要进 一步分析。
如果是单位则要查明单位是否依法成立案件中的主要责任人是最后再分析本案犯罪主体是否符合法定犯罪构成中关于主体的规定关键在于查明法定犯罪构成的主体是否有特殊的身份要求等
案例(àn lì)分析的过程
刑法案例分析,是指根据所给案 例,对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是否应当 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以及如何定 罪量刑所作的分析。刑法案例分析所 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三个方面:
精品文档
第七步:
分析完主观方面后,就是客观方面。 首要的是抓住“行为”。首先是有无行为,如 果经过分析,案例中的所谓犯罪人并无行为,只有 “思想”,那么案例分析到此结束,犯罪不成立。 这正是我们反复强调的,整个分析过程都包括“罪” 或“非罪”两种可能。 如果分析的结果是有行为,那么其行为是什么 性质,是作为还是不作为;犯罪对象是什么;犯罪 结果如何,如果第七步分析的结果是过失,则要注 意,过失犯罪一定要有严重的危害结果才能成立犯 罪;最后查明犯罪的工具、方法如何,犯罪的时间 地点等。最后再分析本案的情形是否符合法定犯罪 构成的规定。
精品文档
第四步:
在层层排除了行为非罪的可能 性后,可以调整自己的思路转为“行 为到底构成什么罪”?
在这个阶段,首先分析行为所侵 害的客体属于刑法分则哪一章所保 卫的客体。确定了属于某一章以后再 按照“行为符合犯罪构成”的标准来 判断具体罪名。因此,要把案例提供 的信息按照“犯罪主体、主观方面、 客观方面、客体”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经法医鉴定黄某符合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致心源性猝死;吵架、劳累、情绪激动等因素可诱发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发作。
精品文档
内容摘要
案例分析的过程(guòchéng)。案例分析成功的首要的秘诀在于思路正确 。第九步:
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