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关爱党员 增强党组织凝聚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真心关爱党员增强党组织凝聚力
本文阐述了关爱党员的必要性和意义,提出了做好党员关爱工作,增强党组织凝聚力的有效措施。
要健全关爱党员机制;维护党员权益,保障党员权利;加强教育培训,提升党员素质;为党员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提高党员地位;真心关爱困难党员,使其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
标签:党组织;凝聚力;关爱党员
党中央提出“要关心爱护党员和基层干部,特别要帮助在艰苦环境中工作的党员、下岗失业职工中的党员、生活困难的党员、为老党员解决实际困难。
”党组织要从政治、思想、工作和生活上对党员给予经常性的关心爱护,特别是党员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时,要及时伸出授助之手,通过适当的途径和方法,帮助他们逐步解决。
随着时代的发展,党建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多方面关爱党员,拓宽服务党员的渠道,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关爱党员的必要性和意义
关爱党员,凝聚党员,是凝聚群众、凝聚社会的本质要求。
只有上级党组织把基层党组织凝聚起来,党组织把党员凝聚起来,才能通过党组织和党员辐射群众和社会,党的执政基础才能更加巩固。
关爱党员,有利于提高党组织战斗力。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和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党员是党的基层组织的组成细胞,是团结带领群众前进的中坚力量。
党员的困难和问题不解决,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党的基层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关爱党员,有利于增强党组织向心力。
党员作为社会各阶层中的先进分子,理应更好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假如组织在党员遇到困难时不能及时援助,党员就不再信任党组织,党组织就会失去向心力、凝聚力。
关爱党员,有利于激发党员的光荣感和归属感,提升工作激情。
充分尊重党员的民主权利,让他们真正感受到组织的温暖。
二、做好党员关爱工作,增强党组织凝聚力
1、统一认识,健全关爱党员机制
关爱党员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毛主席在《为人民服务》中提出,“我们的干
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爱护、帮助”,中央领导曾多次强调要尊重、理解、关心和爱护党员,要把解决党员的思想问题与解决党员的实际生活困难结合起来。
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关爱党员的各项机制还没有完全健立,没有形成制度,也没有找到行之有效的好方法;群众、党内对关爱党员的认识还不完全统一,党员是否需要关爱?关爱什么?如何关爱?还有一些争议。
个别基层组织除在七一、春节等重大节假日,对为数较少的老党员、特困党员进行慰问外,通过其他途径对党员、困难党员表示关心的很少。
有必要加强宣传,统一认识,要从“关爱党员、凝聚党心”的高度,开展好关爱党员工作,建立健全党员关爱机制,
一是分序列建立党员情况统计台帐。
对各类党员进行详细登记,全面摸底,包括个人的健康和家庭收入状况、个人技能、个人及子女配偶的就业情况,需要组织帮助和关爱的方面,并要定期对台帐进行修改。
二是建立完善党员关爱制度。
如对困难党员和老党员的慰问制度,对青年党员的培养制度,对领导干部党员和专业技术管理工作党员身体健康的关爱制度。
三是摸索党内关怀制度。
建立党内互助基金,完善党内结对帮扶制度,开展“关爱同志行动”,组织走访党员家庭,建立“党员身体健康表”等。
让每个党员能时刻感受到党组织的关心和温暖,才能进一步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放下包袱,轻装上阵,义无反顾地为实现党的理想而奋斗。
2、维护党员权益,保障党员权利
要坚持党员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充分尊重和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维护其合法权益,拓宽党内民主渠道,加强基层党员对党内事务的了解和参与,落实基层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建议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权利,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
增强他们的政治责任感,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3、加强教育培训,提升党员素质
党员作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者,党的历史使命要靠每位党员去完成,党的先进性要依靠每位党员去体現,使命神圣而艰巨,必然要求党员具备更高的素质,担当更重的责任,做出更多的奉献。
这就要求我们加大党员教育力度,创新教育内容和方式。
抓住重点,教育党员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在实践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改进教育方式,注重区别对象,分类、分层开展学习教育,根据不同党员的情况,确定不同的教育内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从而加强教育的针对性、实用性。
要充分利用基层组织和党员活动室、党校,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使各个教育对象能适得其所,各有所为。
注重教育效果,要求党员立足本岗位,重实效,提高在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人民服务的能力。
通过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其在各个岗位都能起模范带头作用。
4、提供舞台,让党员施展才华,提高党员地位
一方面,各级党组织要为广大党员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使其能力被社会、企业和群众认可,并有一种个人的成就感和归属感,同时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体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增强,执政地位得到提高和巩固。
另一方面要提高党员政治地位。
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对党内大事及有关文件要坚持“先党内、后党外”的原则,做到重大事情党内先知道,重要文件党内先传达,重大问题的决定党内先讨论,从而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调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反映制度,建立信息联络点,保证基层党员和下级党组织的意见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到上级党组织上来。
建立健全党内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主动找党员商议,充分征求他们的意见。
建立党员激励机制,认真搞好党内“创先争优”活动,评优名额要向基层普通党员倾斜,给予必要的精神和物质奖励。
组织党员到有政治意义、纪念意义的地方参观学习或举办积极健康的娱乐活动,可使普通党员最直接地感受到自身的存在,增加党员间的交流,增长党员见识,陶冶情操。
使党员真正把党组织的关爱转换为一种激励,成为一种责任,最终转化为工作的动力。
5、真心关爱困难党员,使其感受到组织的温暖
有些人认为党员既然是先锋队中的成员,讲责任、作奉献就是应尽的义务,不应该有困难,就是有困难也要自己克服,有的同志担心对党员给予利益关爱,是对自己的党员搞特殊化。
实际上,党员在思想上是先进分子,物质生活上也是普通人,也会遇到困难,也同样需要组织的关心和帮助。
如果一个党员连自身温饱都没解决,怎能带领身边的群众?在关爱的过程中,要构建多层次、多功能的互助网络。
完善多层次的互助平台,拓宽党内互助活动的内容,不仅要解决部分党员的生产困难,而且要注重党员的思想倾向和精神需求。
要挖掘整合各类互助资源。
建立“党员互助会”,以“党费拨一点、党员出一点、企业助一点”的办法,建立多渠道、全方位、经常性的资金筹措机制,推动党员关爱基金建设。
总之,关爱党员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随着时代的变化,其内容和方式也将发
生变化,各级党组织要不断完善关爱机制、丰富关爱内容、注重其效果,努力形成“上级组织为下级组织服务,党组织为党员服务,党员为群众服务”的和谐局面,建设友爱、互助、和谐、具有高度凝聚力的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