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亭重载连接器:满足国内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实现工业4.0时代的需求

合集下载

5G电源白皮书

5G电源白皮书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Page 3 , Total 17 第3页,共17页
5G电源白皮书
内部公开
1 5G时代的变化
1.1 网络的变化
5G时代是全移动和全连接的智慧时代,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都需要进行联接和通信,2025 年全球连接数量将会超过1000亿。
5G 电源白皮书
文档版本 发布日期
01 2019-01-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正文目录
1 5G时代的变化 ..................................................................................................................................... 4 1.1 网络的变化 .................................................................................................................................... 4 1.2 功耗的变化 .................................................................................................................................... 4 1.3 能源行业的变化............................................................................................................................. 5 1.4 电源行业的变化............................................................................................................................. 5 2 5G网络演进对能源的挑战................................................................................................................... 6 2.1 站点能源建设和改造的挑战 .......................................................................................................... 6 2.2 能源运维的挑战............................................................................................................................. 7 3 5G能源的需求及设计理念................................................................................................................... 7 3.1 5G能源总体需求 ........................................................................................................................... 7 3.2 5G能源设计理念 ........................................................................................................................... 8 4 5G电源细分场景及产品特征 ............................................................................................................... 8 4.1 改造和叠加场景............................................................................................................................. 8 4.2 新建或搬迁场景........................................................................................................................... 11 4.3 小站场景...................................................................................................................................... 12 4.4 能源智能化 .................................................................................................................................. 12 4.5 高效节能...................................................................................................................................... 15 4.6 智能锂电...................................................................................................................................... 16 4.7 智能运维...................................................................................................................................... 16

数据采集方案4.1

数据采集方案4.1

数据采集方案目录一、工业环境背景 (2)1.基于“工业4.0”及“中国智造2025”的智慧化工业环境 (2)2.控制/执行层所需要的最优化的支撑环境 (2)二、智能控制过程中三大模块在MES/ERP的架构中的作用 (3)1.工业软件模块 (4)2.执行设备模块 (4)3.工业通讯路由控制器 (5)三、工业现场信息数据的采集方式 (9)1.传感器信息数据采集 (10)2.标准通信接口信息数据采集 (10)3.视觉识别信息数据采集 (11)四、基于SartAgent系统环境的信息数据采集架构 (11)1.解决方案宗旨: (11)2.信息数据采集系统整体架构 (12)1)一站式智能装备生态系统 (12)2)控制系统解决方案特点 (13)3)系统整体架构拓扑图 (13)4)采用DW系列信息数据采集模式 (15)(1)通过标准通信接口获取信息数据 (15)(2)通过传感器获取信息数据 (15)(3)通过视觉识别获取信息数据 (16)3.系统构成 (17)1)Smart Agent统一开发平台 (17)2)SmartAgent支持的工业网络协议 (19)3)SmartAgent控制器 (20)(1)DW-59一体化控制系统 (20)a.参数配置 (20)b.编程环境支持 (21)c.应用场景 (23)d.优势 (23)(2)DW-79一体化控制系统 (24)a.参数配置 (24)b.编程环境 (25)c.应用场景 (26)d.优势 (27)(3)DW-28系列工业协议路由器 (28)a.参数配置 (28)b.编程环境支持 (29)c.应用场景 (29)d.优势 (30)一、工业环境背景1.基于“工业4.0”及“中国智造2025”的智慧化工业环境➢制造业从数字化到智慧化是发展趋势--智慧化和网络化是工业4.0的未来发展方向➢智慧工厂是工业4.0的最终形态--实现智慧工厂的前提是数字化工厂,而数字化车间是数字化工厂为基础➢数字化工厂的层次架构--大致可以分成5个层次:分别是企业层、管理层、操作层、控制层和现场层,各个层次之间通过工业通讯网络连接。

南京5G+智慧医疗项目商业计划书

南京5G+智慧医疗项目商业计划书

南京5G+智慧医疗项目商业计划书xxx(集团)有限公司报告说明加快跨领域融合创新发展。

支持电信运营、通信设备、垂直行业、信息技术、互联网等企业结合自身优势,开展5G融合应用技术创新、集成创新、服务创新和数据应用创新。

深化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融合创新,打好技术“组合拳”,不断培育5G应用新蓝海。

打造一批既懂5G又懂行业的应用解决方案供应商,形成5G应用解决方案供应商名录,支撑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带动芯片模组规模化发展,促进上下游跨界协同联动。

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32576.4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4074.8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3.90%;建设期利息570.6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75%;流动资金7930.8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4.35%。

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685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53325.36万元,净利润11110.30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26.32%,财务净现值18947.48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5.53年。

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

本项目生产线设备技术先进,即提高了产品质量,又增加了产品附加值,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项目生产所需原料立足于本地资源优势,主要原材料从本地市场采购,保证了项目实施后的正常生产经营。

综上所述,项目的实施将对实现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期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

本期项目是基于公开的产业信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等信息,并依托行业分析模型而进行的模板化设计,其数据参数符合行业基本情况。

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学习参考模板用途。

目录第一章 项目概况 ............................................................10一、 项目定位及建设理由 ....................................................10二、 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 ....................................................11三、 项目承办单位 ...........................................................12四、 项目建设选址 ...........................................................13五、 项目生产规模 ...........................................................六、 原辅材料及设备 .........................................................1313七、 建筑物建设规模 .........................................................13八、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九、 资金筹措方案 ...........................................................1414十、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十一、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 ....................................................1515十二、 项目综合评价 .........................................................15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第二章 公司基本情况 .......................................................17一、 公司基本信息 ...........................................................17二、 公司简介 ................................................................18三、 公司竞争优势 ...........................................................20四、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 ......................................................20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 .................................................21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 .....................................................21五、 核心人员介绍 ...........................................................22六、 经营宗旨 ................................................................23七、 公司发展规划 ...........................................................第三章 市场分析 ............................................................28一、 总体目标 ................................................................29二、 5G产业基础强化行动 .....................................................第四章 背景、必要性分析 ....................................................31一、 行业融合应用深化行动 ..................................................二、 5G应用安全能力锻造工程 .................................................3435三、 提振发展实体经济优化升级现代产业体系 ..................................40四、 基本原则 ................................................................40五、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41六、 5G应用安全提升行动 .....................................................42七、 面向行业需求的5G产品攻坚工程 .........................................第五章 发展规划 ............................................................44一、 公司发展规划 ...........................................................48二、 任务及思路 .............................................................第六章 运营管理模式 .......................................................51一、 公司经营宗旨 ...........................................................51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 ..................................................52三、 各部门职责及权限 ......................................................55四、 财务会计制度 ...........................................................61五、 5G应用创新生态培育示范工程 ............................................63六、 5G应用标准体系构建及推广工程 ..........................................63七、 5G应用生态融通行动 .....................................................65八、 保障措施 ................................................................第七章 SWOT分析说明 .....................................................一、 优势分析(S) .........................................................6769二、 劣势分析(W) ........................................................69三、 机会分析(O) .........................................................四、 威胁分析(T) ..........................................................70第八章 创新驱动 ............................................................74一、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提升创新名城建设的全球影响力 ............................78二、 企业技术研发分析 ......................................................79三、 项目技术工艺分析 ......................................................81四、 质量管理 ................................................................五、 创新发展总结 ...........................................................82第九章 法人治理 ............................................................83一、 股东权利及义务 .........................................................二、 董事 ..................................................................8589三、 高级管理人员 ...........................................................92四、 监事 ..................................................................第十章 建设内容与产品方案 ..................................................94一、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二、 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 ................................................9495产品规划方案一览表 ..........................................................第十一章 项目风险评估 .....................................................一、 项目风险分析 ...........................................................9698二、 项目风险对策 ...........................................................第十二章 进度实施计划 .....................................................一、 项目进度安排 ...........................................................101101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 .....................................................102二、 项目实施保障措施 ......................................................第十三章 建筑物技术方案 ....................................................103一、 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 ..................................................103二、 建设方案 ................................................................三、 建筑工程建设指标 ......................................................107107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 ..........................................................第十四章 项目投资计划 .....................................................一、 投资估算的依据和说明 ..................................................109110二、 建设投资估算 ...........................................................112建设投资估算表.............................................................112三、 建设期利息 .............................................................112建设期利息估算表 ............................................................113四、 流动资金 ................................................................114流动资金估算表.............................................................五、 总投资 ................................................................115115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 ..........................................................116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 ....................................................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 ...............................................116第十五章 项目经济效益 .....................................................118一、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 ......................................................118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119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120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 ........................................................121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 ...............................................122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123二、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 ......................................................125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126三、 偿债能力分析 ...........................................................127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第十六章 项目总结 .........................................................第十七章 附表附件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130131建设投资估算表.............................................................132建设期利息估算表 ............................................................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133133流动资金估算表.............................................................134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 ..........................................................135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 ...............................................136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137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 ........................................................138138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 ...............................................139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140141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142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 ..........................................................143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 .....................................................144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 ..........................................................144能耗分析一览表.............................................................第一章 项目概况一、项目定位及建设理由提升面向公众的5G网络覆盖水平。

集团公司发展战略规划方案

集团公司发展战略规划方案

集团公司发展战略规划方案目录一、前言 (2)1.1 编制目的 (2)1.2 编制依据 (2)1.3 规划范围 (3)二、集团公司概况 (5)2.1 集团公司简介 (6)2.2 集团公司业务范围 (7)2.3 集团公司组织架构 (8)三、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目标 (9)3.1 总体战略目标 (10)3.2 分阶段战略目标 (11)3.3 战略目标细化 (12)四、集团公司发展战略方向 (13)4.2 市场拓展 (15)4.3 技术创新 (16)4.4 国际化战略 (18)五、集团公司发展重点任务 (19)5.1 产业升级 (20)5.2 人才培养 (22)5.3 品牌建设 (22)5.4 研发投入 (23)六、集团公司发展战略实施措施 (25)6.1 组织结构调整 (25)6.2 业务流程优化 (26)6.3 企业文化塑造 (28)6.4 风险管理 (29)七、集团公司发展战略保障体系 (30)7.2 资源配置 (33)7.3 信息化建设 (34)7.4 风险防范与控制 (35)八、集团公司发展战略实施效果评估与调整 (37)8.1 实施效果评估 (38)8.2 调整机制 (39)8.3 持续改进 (40)九、结论与展望 (42)一、前言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集团公司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为了保持公司的持续竞争力,实现长远发展目标,制定一份科学、合理、前瞻性的发展战略规划至关重要。

本战略规划方案旨在明确集团公司的未来发展目标、路径和策略,为公司未来若干年的经营活动提供指导和依据。

1.1 编制目的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行业发展的不断变化,集团公司为了保持持续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发展战略规划方案。

本规划旨在明确集团公司的战略目标、发展方向、重点任务及实施路径,为未来几年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明确集团公司的发展定位和愿景,为全体员工树立共同的奋斗目标和方向。

分析内外部环境,把握市场机遇,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提供依据。

鎏金八月,连中两元!埃瓦品牌在山西空气能市场实力绽放——湖南埃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鎏金八月,连中两元!埃瓦品牌在山西空气能市场实力绽放——湖南埃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养了一大批杰出工程人才。

早在2020年,中科福德与哈尔滨工业大学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研发推动热泵品质升级,哈工大董重成教授受聘为中科福德儒商学院名誉院长。

即将到来的8月18日“哈工大(空气能)高级研修班开学典礼”上,哪些热泵人才,将成为哈工大(空气能)高级研修班的首批学员?值得关注。

◆亮点三:实地零距离参观北方最大专业空气能智能工厂历经十二年发展,中科福德建成了国内北方最大的专业化、智能化、全产业链空气能生产基地。

8月18日,邀您实地零距离体验智能化生产线的神奇,亲眼见证“从一根铜管、一块钢板,到整台空气能机组”的全产业链生产线的真实场景。

◆亮点四:参观官桥镇“双标杆”项目中科福德建设的官桥镇迎贤苑集中供暖项目,供暖面积20万平,1100余户居民享受供暖服务。

是一座集中供暖的空气能分布式供暖站,同时也是中科福德自主运营的BOT供暖项目。

该项目不仅是空气能集中供暖领域的标杆,也是BOT运营模式中的标杆工程。

中科福德将组织参会经销商实地参观,领略官桥镇“双标杆”项目风采。

◆亮点五: 空气能工程威海游学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亲身体验,实地学习,才是提升技能的最佳法门。

此次峰会期间,中科福德将组织空气能工程威海游学,看精品工程,学干货经验。

与中科福德千万大商零距离交流。

◆亮点六:儒商学院开启大型公开课中科福德2018年成立“儒商学院”。

聘请工学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热能工程系博士生导师倪龙教授;专注热泵烘干工艺研究十余年,中国工农业烘干专委会特聘专家毕旭;投资运营专家顾军;营销实战专家金言;国学文化专家贺金星等多位专家学者,成为儒商学院冠军班首批讲师。

8月18日,儒商学院开启大型公开课,精彩纷呈,值得期待。

◆亮点七:神秘人物讲解大商心法心法,即内心所达到的深层次的境界。

从某种角度来说,空气能经销商对行业宽度和广度的认知,对市场的洞察力与感知力,决定了其事业发展的高度。

8月18日,将有神秘人物空降峰会现场,讲解大商心法,与大商群体共话辉煌未来。

2020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21分)1.读下面诗句,完成题目。

夜深沉,庭宁静鸟巢也被睡眠lǒng zhào ①_____着从踌躇的眼泪里从沉yín ②_____的微笑里从甜柔的羞怯和痛苦里把你心的秘密告诉我吧(1)加点字“怯”的正确读音是A.qiè B.què(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字词。

①lǒng zhào②yín2.(10分)古诗文名句填空和选择。

(1)物是人非事事休,。

(李清照《武陵春》)(2),寒光照铁衣。

(乐府民歌《木兰诗》)(3)庭下如积水空明,,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4),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诸葛亮《出师表》)(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似在雪景中见春色,《雁门太守行》中的“,”则在乌云中现光明。

(6)下列诗句所写内容与传统节日无关的一项是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约客》)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王安石《元日》)3.给下列句中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义项。

(1)寡廉鲜.耻,而俗不长厚也。

(司马相如《喻巴蜀檄》)A.少。

例陶后鲜有闻B.新鲜。

例芳草鲜美(2)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论语》)A.苟且。

例故不为苟得也B.如果。

例苟富贵,无相忘(3)人孰.无过?改之为贵。

(王阳明《寄诸弟》)A.仔细。

例明日徐公来,孰视之B.谁。

例吾孰与徐公美(4)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中庸》)A.有人。

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B.有时。

例或置酒而招之4.(3分)下列选句出自宋代作家作品的一项是()A.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B.(宋江一行)转过马行街来,家家门前扎缚灯棚,赛悬灯火,照耀如同白日。

《5G车联网与终端直通》笔记

《5G车联网与终端直通》笔记

《5G车联网与终端直通》读书随笔目录一、内容概括 (2)1.1 车联网的发展背景 (2)1.2 5G技术的特点与应用 (4)1.3 终端直通的概念与重要性 (5)二、5G技术在车联网中的应用 (7)2.1 5G网络的高速率与低延迟特性 (8)2.2 V2X(车与一切的通信)技术 (9)2.3 车联网的安全性与隐私保护 (11)2.4 5G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作用 (12)三、终端直通的技术实现 (13)3.1 终端设备的演变与智能化 (14)3.2 车载通信模块的技术发展 (15)3.3 终端直通的协议与标准 (16)3.4 实时性与稳定性的保障措施 (18)四、5G车联网的实际应用场景 (19)4.1 智慧交通与自动驾驶 (21)4.2 车联网在智能物流中的应用 (22)4.3 公共安全与应急响应 (24)4.4 车联网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角色 (25)五、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 (27)5.1 技术与标准化的挑战 (28)5.2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挑战 (29)5.3 商业模式与市场接受度的挑战 (30)5.4 未来发展趋势与机遇 (32)六、结论 (33)6.1 5G车联网与终端直通的重要意义 (34)6.2 对未来车联网产业的期待 (36)一、内容概括《5G车联网与终端直通》是一本关于5G车联网技术的专著,作者通过对5G车联网的原理、关键技术、应用场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了解5G车联网发展的视角。

本书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5G车联网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第二部分重点阐述了5G车联网的关键技术,如边缘计算、低延迟、高可靠性等;第三部分详细分析了5G车联网在智能交通、自动驾驶。

展示了5G车联网在国内外的成功案例和挑战。

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全面了解5G车联网的技术特点、应用前景以及面临的挑战,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5G车联网技术奠定坚实的基础。

1.1 车联网的发展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

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融合技术的应用探讨

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融合技术的应用探讨

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融合技术的应用探讨目录一、内容概要 (3)二、电气工程与电气自动化融合技术概述 (4)2.1 电气工程简介 (5)2.2 电气自动化技术简介 (6)三、电气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7)3.1 电网自动化系统分析 (9)3.1.1 智能电网架构 (10)3.1.2 分布式能源系统与智能电网的融合 (12)3.2 智能变电站的应用 (13)3.2.1 自动监控系统 (15)3.2.2 状态检测与故障诊断 (16)四、电气自动化在电机和驱动系统中的应用 (18)4.1 高效电机控制与应用 (19)4.1.1 变频技术的应用 (20)4.1.2 精确实时控制 (22)4.2 驱动系统的智能化 (23)4.2.1 实时监控 (24)4.2.2 远程控制系统 (26)五、嵌入式计算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 (27)5.1 嵌入式技术在供电系统中的应用 (28)5.1.1 主站微控制器 (30)5.1.2 通信解决方案 (31)5.2 嵌入式系统与传感器融合 (33)5.2.1 环境监控系统 (34)5.2.2 预警与故障预防 (35)六、光电传感器和物联网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36)6.1 光电传感器在自动化技术中的作用 (38)6.1.1 位置检测 (39)6.1.2 智能材料与结构健康监测 (41)6.2 基于物联网的电力管理系统 (42)6.2.1 故障诊断与服务 (44)6.2.2 数据驱动的性能优化 (45)七、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46)7.1 新材料与新能源对电气工程的影响 (47)7.2 智能化与人工智能的进步 (49)7.2.1 智能硬件 (50)7.2.2 自适应控制 (51)7.3 工业4.0背景下的电气自动化创新 (53)7.3.1 工业互联网 (54)7.3.2 数字化制造 (55)八、结语 (56)一、内容概要电气自动化作为现代电气工程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其应用范围已经延伸到了电力系统、智能制造、新能源、交通运输等多个行业。

2024年重载连接器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重载连接器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重载连接器市场前景分析引言重载连接器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元器件,用于在电路板和电子设备中连接不同的电子元件。

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和市场需求的增加,重载连接器市场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本文将对重载连接器市场的前景进行分析。

市场规模分析根据市场研究报告显示,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汽车电子等电子设备的普及,重载连接器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根据最新数据,重载连接器市场在过去几年内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

目前,重载连接器市场规模已超过100亿美元。

市场驱动因素分析重载连接器市场的增长得益于以下几个主要驱动因素:1. 电子设备普及随着5G技术的推广和人们对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家居等电子设备的需求增加,重载连接器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这些电子设备对于高质量的连接器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市场上对于质量可靠的重载连接器的需求不断增长。

2. 汽车电子市场增长汽车电子作为一个新兴行业,正迅速崛起。

现代汽车中的电子元件数量逐渐增多,重载连接器在汽车电子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电动车和智能汽车的兴起,重载连接器市场将继续受到推动。

3. 工业自动化需求增加工业自动化也是重载连接器市场的一个重要驱动因素。

随着工业4.0的推动,工厂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对于可靠的连接器需求也在增加。

重载连接器的高质量和稳定性使其成为工业自动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市场竞争态势分析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重载连接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市场主要由一些知名的电子连接器制造商和供应商主导,包括TE连接器、安森美、鸿海精密等。

这些公司凭借其丰富的经验、强大的生产能力和稳定的产品质量在市场上占据较大份额。

然而,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和技术的进步,一些新兴企业也开始涌现。

它们注重创新、技术研发,并提供更有竞争力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这些新兴企业的崛起给市场带来了一定的竞争压力,也为市场增加了一定的活力。

市场前景综合以上分析,重载连接器市场前景广阔。

韩国汽车发展历程

韩国汽车发展历程

韩国汽车发展历程目录一、韩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历程 (2)1.起步期:零部件国产化 (2)2.高速发展期:出口导向发展模式 (2)3.复苏期:全球化战略调整 (2)二、韩国汽车发展迅速的原因 (3)1.最主要的是要走自主创新发展的道路,创立民族汽车品牌。

(3)2.政府力量的多方面支持。

(4)3.自主发展情况下,融入全球化。

(4)三、韩国汽车工业发展模式反思 (5)四、韩国现代汽车发展 (6)1.现代汽车发展里程碑 (6)2.现代汽车国际化进程的四个阶段 (6)3.现代汽车的成功经验借鉴 (7)4.现代汽车海外拓展失败经验借鉴 (8)五、我们应该怎么走 (10)1.中国与韩国汽车工业发展比较 (10)2.长期发展海外业务需遵循两个前提 (10)3.海外业务发展 (11)1 / 12一、韩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历程中日韩三国汽车工业几乎同时起步。

在经历了六十年代的散件组装,七十年代的国产化,八十年代的批量生产、大量出口和九十年代的独立开发车型到如今的积极参与国际竞争阶段。

1.起步期:零部件国产化1970年以后,韩国政府实行“汽车国产化”政策,各汽车公司开始大规模引进国外生产技术。

1973年,现代汽车公司引进日本三菱公司发动机、传动系和底盘技术, 1975年便开始自己开发生产汽车,并大量向非洲出口。

大宇汽车公司1972年与美国通用汽车开始合资, (随着1990年第一辆自主设计名为“王子”的国产车的推出并在市场得以成功,1992年解除了与通用20年的合作关系) 。

20世纪70年代,韩国的汽车产业发展模式主要是政府大力扶植和干预,大规模引进国际先进的生产技术,并着力自主创新,逐步摆脱对国外的技术依赖。

这一时期,韩国政府实行的“汽车国产化”政策取得了非凡的成功。

韩国汽车产业在发展初期整体实力还比较弱小的状况下,积极向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非洲市场大量出口,这为整个国家的汽车工业创造了大量产值,积累了宝贵的资本。

2.高速发展期:出口导向发展模式汽车国产化实现之后,韩国政府又实施出口导向战略,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韩国汽车开始大量出口。

《纯电动:一统天下》笔记

《纯电动:一统天下》笔记

《纯电动:一统天下》读书札记目录一、内容概述 (2)1.1 背景介绍 (3)1.2 研究意义 (4)二、纯电动汽车的发展历程 (5)2.1 国际发展概况 (7)2.2 国内发展概况 (8)2.2.1 历史发展 (9)2.2.2 当前现状 (11)三、纯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 (12)3.1 电池技术 (13)3.1.1 锂离子电池 (14)3.1.2 固态电池 (16)3.2 电机技术 (17)3.2.1 永磁同步电机 (19)3.2.2 交流异步电机 (20)3.3 控制系统技术 (21)3.3.1 整车控制系统 (22)3.3.2 辅助控制系统 (23)四、纯电动汽车的市场分析 (25)4.1 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 (26)4.2 竞争格局 (27)4.3 消费者需求分析 (28)五、政策环境与影响因素 (30)5.1 政策支持 (31)5.1.1 财政补贴 (32)5.1.2 车辆使用优惠政策 (33)5.2 影响因素分析 (35)5.2.1 基础设施建设 (36)5.2.2 技术创新能力 (38)六、未来展望与挑战 (39)6.1 发展前景 (40)6.2 面临的挑战 (41)6.2.1 成本问题 (43)6.2.2 用户接受度 (44)七、结论 (45)7.1 主要观点总结 (46)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48)一、内容概述《纯电动:一统天下》犹如一幅宏伟的蓝图,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未来电动汽车的盛世景象。

本书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全面剖析了电动汽车行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为读者呈现了一个清晰、全面的市场格局。

作者首先对电动汽车的历史背景进行了回顾,从早期的萌芽阶段到如今的市场主流,每一个关键节点都凝聚了无数人的智慧和汗水。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电动汽车逐渐崭露头角,成为汽车行业的新星。

作者详细阐述了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包括电池技术、驱动系统、充电设施等。

这些技术是电动汽车发展的基石,也是决定电动汽车性能的关键因素。

以数字经贸高水平开放推动制造业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

以数字经贸高水平开放推动制造业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

以数字经贸高水平开放推动制造业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目录1. 内容概述 (2)1.1 背景与意义 (2)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3)2. 数字经贸高水平开放的概念与趋势 (4)2.1 数字经贸的基本概念 (6)2.2 高水平开放的经济内涵 (7)2.3 数字贸易的发展趋势 (8)3. 制造业产业链与创新链的现状与痛点 (9)3.1 制造业产业链的结构与问题 (10)3.2 创新链的多维度分析 (11)3.3 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的必要性 (13)4. 以数字经贸高水平开放推动制造业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的策略.154.1 数字技术在产业链中的应用 (16)4.2 创新链数字化的发展路径 (18)4.3 政策支持与环境优化 (19)4.4 案例分析 (20)5. 推进制造业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的主要任务 (21)5.1 产业链整合与优化策略 (22)5.2 创新平台建设与运营 (23)5.3 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 (24)5.4 国际合作与市场竞争 (26)6. 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 (27)6.1 跨国数据流动的法规挑战 (28)6.2 数字鸿沟对普及的影响 (30)6.3 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的风险管控 (31)6.4 应对策略与建议 (32)7. 结论与展望 (33)7.1 研究的成果与不足 (34)7.2 未来研究方向 (36)7.3 对决策的支持建议 (37)1. 内容概述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数字经贸高水平开放已成为推动制造业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的重要途径。

本文旨在分析数字经贸高水平开放在制造业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政策支持、产业协同、人才培养等多方面措施,推动我国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本文将对数字经贸高水平开放的内涵进行解读,明确其在制造业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中的重要性。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案例的研究,分析数字经贸高水平开放在推动制造业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中的成功经验。

结合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议和发展路径,以期为我国制造业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提供有益参考。

时效性网络浅析

时效性网络浅析

敬请登录网站在线投稿 2019年第9期1时效性网络浅析作者 弗劳恩霍夫光子微系统研究所 A n d r e a s W e d e r 博士译者 君谦以太网在计算机与自动化网络领域中同样是一种可靠的有线传输方案㊂这种开放的协议标准允许终端能够快速便捷地连接,并且能够快捷地在相对便宜的硬件设备中交换数据㊂然而,以太网最初的设计并不是为了满足自动化技术的要求,尤其是在保证实时性通信方面㊂因此,自动化中各种总线系统在顶层设计实现专有的实时性协议时,对以太网的物理层进行了创新㊂这些系统通常会导致网络基础架构的独占使用以及对供应商的依赖性㊂目前,对于时效性和非时效性网络数据,一般都是分开单独来处理的,以消除相互的负面干扰㊂在未来,工业4.0应用将需要越来越通用的以太网网络,如果用传统的方法来实现满足上述功能需求的通用以太网网络,付出的代价会非常大,因此,时效性网络旨在提出一种方案来解决现有的问题㊂实时通信对时间周期以及周期的波动性的严格控制,包括传输过程中的控制和输送技术领域,是自动化领域一系列应用中的先决条件㊂这些应用领域所需的数据传输时间明显小于1m s,除了这些需要 硬 实时功能的应用之外,其他应用(如过程自动化)可在较长的时间周期中实现 软 实时功能,不过,这些应用也需要严格的时序控制㊂各种实时通信方法,如E t h e r C a t (以太网控制自动化技术)或P r o f i n e t 技术中的I R T ,都是专门为严格控制时间序列而开发的㊂虽然它们都是基于传统的以太网技术来开发的,但它们彼此不兼容,这种不兼容性导致了网络碎片化㊂为什么选择时效性网络?在大多数情况下,包括自动化行业(如制造业)在内的传统以太网网络的工作是基于将信息技术(I T )与运营技术(O T )分开的高级自动化金字塔㊂信息技术(I T )包括典型的终端设备(如打印机和个人计算机)的经典办公通信场景㊂运营技术(O T )是由系统㊁机器和软件组成的,用于处理过程控制和自动化的技术㊂这两个领域从根本上决定了它们通信方式的不同,信息技术(I T )依赖于带宽,而运营技术(O T )则更聚焦于实用性(如图1所示)㊂因此,信息技术(I T )层面的数据流通常被标记为非关键类别,而数据流在O T 层面被特指为(时间)关键类别㊂最终,每个层级的数据流都有一个特定的通信标准㊂虽然具有T C P /I P 协议的以太网总线系统在I T 领域上占了绝对的主导地位,但各种需要保证延迟时间满足特定需求的总线系统(比如现场总线系统)也广泛应用于运营技术(O T )领域㊂因此,每个供应商通常都会推广一个特定的现场总线系统㊂对于用户来说,这意味着选择控制器基本上也就决定了总线的规格㊂因此,终端用户的选择通常受制于制造商,因为不同的总线系统彼此间不兼容㊂最初,信息技术(I T )与运营技术(O T )之间几乎没有任何联系㊂今天,数据的连续传输是数字化时代所有形态和规模的企业所必备的基本需求㊂持续稳定的通信对于云端的数据获取,远程访问或设备连接等要求的满足至关重要㊂未来将更加重视多场景自适应的以及协议统一的网络㊂在工业4.0以及物联网(I O T )背景下描述或者已经实施的基于建立灵活㊁智能制造的工业互联网的计划已经进入了一个重组的阶段㊂包括组件㊁设备以及工厂在内的智能制造环节之间互相进行不间断地数据共享,以便于用自动化的方式优化智能制造的各个环节㊂同时,这些变化也已经对建立的自动化模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㊂由于整合的优势,传统的自动化领域正在转型为一个广义上的网络,这些网络能够和更高级别的传感器直接连2M i c r o c o n t r o l l e r s &E m b e d d e d S ys t e m s 2019年第9期w w w .m e s n e t .c o m .c n图1 自动化领域金字塔转换架构接与控制㊂现场和控制层面的分离正在逐渐消解,因此一个统一的并且相互关联的网络至关重要,这个网络中的关键数据流可以与非关键数据流同时传输并且不会产生影响彼此的消极反应㊂因此,现有的以太网必须要做出相应的改变以适应现在的网络需求㊂旨在通过共享以太网基础设施实现融合关键和非关键数据流的以太网子标准目前正在制定和改进的过程中㊂时效性网络相比于传统以太网的优势包括:Ң保证整个网络中实时关键数据的延迟时间;Ң通过融合网络能够将关键和非关键数据流同时传输;Ң更高级的协议层可以共享通用网络基础设施;Ң在运营技术(O T )领域之外也能够实时进行控制;Ң不依赖于供应商㊂什么是时效性网络?时效性网络是由在I E E E 802.1T S N 任务组中定义的一系列以太网子标准组成的㊂T S N 通过扩展和调整现有的以太网标准,致力于实现在信息技术(I T )和工业运营技术(O T )之间的融合㊂时效性网络技术旨在对开放式系统互连(O p e n S ys -t e m I n t e r c o n n e c t i o n )第二层协议进行规范化与标准化,以便不同的协议可以在相同的基础架构上运行㊂这项技术的难点在于如何配置关键和非关键数据流,使其既不影响实时性,也不影响性能㊂核心要素所有网络设备都具有相同的参考时钟,这是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㊂网络中所有交换机和终端都必须是时间同步的㊂通过有选择地使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来改善这些功能(如表1所列)㊂表1 时效性网络标准一览标准标题I E E E 802.1A S R e v 时效性应用的定时和同步I E E E 802.Q a v时效性数据流的转发和排队增强功能I E E E 802.1Q b v针对预定流的增强功能I E E E 802.Q b u &I E E E 802.3b r 优先帧I E E E 802.1Q c a路径控制和预留I E E E 802.1Q c c数据流预留协议(S R P )增强功能和性能的提升I E E E 802.1Q c i按流过滤和管制I E E E 802.1C B帧复制和消除可靠性I E E E 15882008精确的时间协议I E E E 15882008标准通过网络中的算法,为系统主时钟提供最精准的时间㊂I E E E 802.1A S 2011时间除了通用的I E E E 1588规范之外,时效性网络任务组还采用了一个特殊的配置文件,规定了I E E E 1588与I E E E 802.1Q 结合使用的规范㊂这个配置文件的目的是将不需要15882008标准全部功能的协议加速应用到具体场景中㊂由于这个配置文件不能满足所有自动化要求,因此需要重新设计,现在经过改进的标准被称为I E E E802.1A S r e v㊂第二个核心功能是利用融合网络处理关键和非关键数据流的传输㊂关键数据流必须保证在预定时间内传输,而非关键数据流通常优先级较低㊂根据I E E E 802.1Q 已经建立的8个数据流类别用来考虑各种数据流的优先级㊂但是,服务质量(Q o S)的标准定义并不能实现关键和非关键数据流的并行传输㊂由于以太网交换机中的缓冲机制,尽管传输路径中的数据流有最高优先级,低优先级以太网数据仍然可能导致延迟,因此,我们引入新的优先权机制来改善和调节之前模式存在的问题㊂另外,数据形式可以敬请登录网站在线投稿2019年第9期3根据应用的需求来重新塑造或者改善调度机制,下面具体阐述其中的两种机制㊂I E E E802.1Q a v 基于可信因子的整形算法该标准定义了一种数据流算法,该算法对于满足实时要求的数据流的优先级比最高优先级的数据流优先级更高㊂基于可信因子的整形算法(C B S)由I E E E802.1工作组于2009年开发,用于时效性网络(T S N)音频/视频桥接(A V B)的预研技术㊂整形器给数据流分配置信因子,只要可信因子保持在置信区间范围内,就发送具有保留带宽的数据包㊂在传输过程中,可信因子在不断消耗,直至下降到置信区间之外,才停止数据包的发送㊂一旦在传输过程中可信因子降至置信区间之外,则相邻的最优级别的数据包将会接替传输任务㊂如果这种方法对具有保留带宽的数据包的传输产生了延迟,则可以相应地增加可信因子的值来实现在最优级别的数据包发送完成后,能够连续发送最高优先级的以太网数据帧㊂I E E E802.1Q b v 时间感知调度系统调度系统最基本的功能是创建相等的离散时间片(时间周期),这些时间片段或时隙用来分配给不同类别的数据㊂时间感知形成器为不同类别的数据流提供了一个固定的时间表,以实现对网络中数据流的预开始和到达时间的估计㊂这种策略使得系统在遵守定义的传输时间的同时同步多个数据流的功能实现成为可能㊂由于调度系统需要保持同步,因此所有网络参与者都知道何时以及哪个优先级的数据包将被传输与处理㊂除了时间同步和各种数据流整形和调度机制之外,其他子标准已经完成或正在制定中,这些不同的标准更像是一系列差异化的解决方案,而不是一个一体化解决方案,通过不同的模块组合来满足某些应用场景的要求,从而可以使时效性网络(T S N)适应每个特定的应用场景㊂弗劳恩霍夫光子微系统研究所(I P M S)的I P核目前已实现I E E E802.1Q b v㊁I E E E802.1A S㊁I E E E802.1Q a v 和实时媒体访问控制(MA C)的功能㊂基于F P G A的T S N I P核由于时效性网络功能的广泛性,可以通过可编程门阵列(F P G A)实现系统功能的集成,与许多功能确定的集成电路(I C)相比,F P G A可以通过灵活的编程实现系统功能的变化,配置逻辑门阵列可以实现复杂的数字功能㊂F P G A与I C相比,其优势包括:Ң开发成本显着降低;Ң系统功能实现的时间更短;Ң灵活的可扩展性和可编程性㊂由于某些时效性网络(T S N)的标准目前仍在修订和制定中,因此可扩展性和可重复编程性仍然是功能实现的关键因素㊂总结和展望通过不同的方法实现对不同实时性要求的功能,时效性网络(T S N)为满足这些要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实现各种延迟㊁抖动和可靠性要求提供了较大的动态范围㊂虽然标准制定过程尚未完成,各种标准的实施仍在进行中,但核心功能已经可以集成到产品中,并且可以通过相应的I P核服务支持后续的功能完善或升级㊂当基础设施内的所有组件和设备都兼容时效性网络(T S N)时,时效性网络(T S N)将充分发挥其潜力㊂许多工业设备和交换器制造商正在努力制造与时效性网络(T S N)兼容的产品㊂在 接插集会 期间,所有制造商的产品都需要经过符合标准的互操作性测试,弗劳恩霍夫光子微系统研究所(I P M S)目前正在工业互联网联盟(I I C)和工业4.0网络实验室(L N I)插头测试中测试自己的T S N_C T R L I P核功能㊂A n d r e a s W e d e r博士:2006年获得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电子工程系通信工程专业的学士学位,并于2013年获得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博士学位,主攻领域为无线传感器网络㊂A n d r e a s W e d e r博士2006年加入弗劳恩霍夫光子微系统研究所(I P M S),并从2016年起,担任模块集成开发组的组长㊂本文授权来自本刊的合作伙伴E l e k t o r媒体集团,如果希望免费订阅E l e k t o r的英文在线内容,请访问w w w.e l e k t o r.c o m㊂S e m t e c h发布面向物联网应用的全新L o R a智能家居器件S e m t e c h公司推出全新的L o R a智能家居器件(L L C C68d),从而将L o R a的市场应用范围从行业类低功耗广域网(L P WA N)扩展到智能家居㊁社区和消费者应用㊂该收发器可为室内和邻近区域的物联网(I o T)设备提供低功耗和广泛的覆盖,以连接用于安全防护㊁环境监测和提供便利等应用场景的传感器和执行器㊂这款新型收发器将面向可多年运行的电池供电的传感器㊂它具有600n A的休眠电流和4.6m A的工作接收电流功耗等级㊂借助其对低功耗局域网(L A N)使用场景L o R a调制模式,以及针对传统使用场景的(G)F S K 调制的支持,该器件可与现有的L o R a WA N网络兼容,并且还可以支持专有通信协议㊂。

工业4.0带来的思考论文

工业4.0带来的思考论文

工业4.0带来的思考论文工业4.0带来的思考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工业4.0的概念和基本内涵,剖析了工业4.0的发展现状,并提出工业4.0的本质是基于“信息物理系统”实现“智能工厂”,核心是动态配置的生产方式,首要目标是工厂标准化。

关键词:工业4.0;内涵;现状;本质一、工业4.0的概念工业4.0是德国政府提出的一个高科技战略计划。

该项目由德国联邦教育及研究部和联邦经济技术部联合资助,投资预计达2亿欧元。

旨在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建立具有适应性、资源效率及人因工程学的智慧工厂,在商业流程及价值流程中整合客户及商业伙伴。

其技术基础是网络实体系统及物联网。

德国所谓的工业四代(Industry4.0)是指利用物联信息系统(Cyber―PhysicalSystem简称CPS)将生产中的供应,制造,销售信息数据化、智慧化,最后达到快速,有效,个人化的产品供应。

二、工业4.0的内涵“工业4.0”概念包含了由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强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转变,目标是建立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传统的行业界限将消失,并会产生各种新的活动领域和合作形式。

创造新价值的过程正在发生改变,产业链分工将被重组。

德国学术界和产业界认为,“工业4.0”概念即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或革命性的生产方法。

该战略旨在通过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和网络空间虚拟系统―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相结合的手段,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

“工业4.0”项目主要分为三大主题:一是“智能工厂”,重点研究智能化生产系统及过程,以及网络化分布式生产设施的实现;二是“智能生产”,主要涉及整个企业的生产物流管理、人机互动以及3D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等。

该计划将特别注重吸引中小企业参与,力图使中小企业成为新一代智能化生产技术的使用者和受益者,同时也成为先进工业生产技术的创造者和供应者;三是“智能物流”,主要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物流网,整合物流资源,充分发挥现有物流资源供应方的效率,而需求方,则能够快速获得服务匹配,得到物流支持。

江南数控加工中心的“超级芯片”——记“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伍浩

江南数控加工中心的“超级芯片”——记“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伍浩

江南数控加工中心的“超级芯片”——记“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伍浩作者:方钢来源:《中国军转民》 2016年第5期方钢十多年前,伍浩在数控加工技术方面还是个“门外汉”,却敢在价值几百万元的数控加工设备面前口出“狂言”:给了“金箍棒”,就要成为“孙悟空”!十多年前,伍浩在数控加工技术方面还是个“门外汉”,却敢在价值几百万元的数控加工设备面前口出“狂言”:给了“金箍棒”,就要成为“孙悟空”!只要公司将高价值的数控加工设备交给我操作,我就要干出高精尖的产品。

伍浩是谁?他是江南工业集团公司数控加工分厂的一名员工,共产党员。

近日,他被国务院授予2014年度“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人选。

扎根军工,追逐梦想的脚步不停歇1989年,年仅16岁的伍浩初中毕业后考入了湖南科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习铣削加工。

不久,他就对铣削加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心中有了少年时的梦想:要在机械加工技术上弄出点名堂来,将来成为顶尖的技术高手。

毕业时,他就拿下了5级工证书,比其他同学技高一筹。

在数控加工分厂机修车间,伍浩主要从事工装、夹具、模具等的加工。

因为接触的零部件多,他又喜欢琢磨用不同的方法去加工产品,所以操作技能提高很快。

操作技能提高得快,更激起了他学习的欲望。

于是,他选择了“在职充电”——利用业余时间在湖南科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习机械制造专业。

4年后,当他获得该专业的大专文凭时,他的操作技能和工艺理论水平实现了“双升级”。

这一年,他被公司评为最佳青年岗位能手。

不久,他又代表公司参加湖南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铣工比赛,获得了第四名。

获得了第四名的成绩,伍浩看到的却是自己与前三名选手之间的差距。

差距激发更大的动力!对于工序复杂,程序繁多的产品,他就在产品工艺和加工方法上下功夫,以此来提高产品的加工效率;同时又专注于理论知识的学习,乐在其中。

在常人看来,一名工人有个大专文凭就足够了,但伍浩却不这么想,他认为时代发展得太快,若不与时俱进,就很容易被淘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浩亭重载连接器:满足国内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实现工
业4.0时代的需求
 为了满足国内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实现工业4.0的目标,对连接器提出了新的挑战,不仅要具备卓越的性能,能够在苛刻的工业环境中使用,还要满足使用者对智慧控制设备的多元需求。

传统的连接器已经难以满足这种市场需求,此时,重载连接器因应而生。

 重载连接器,专为满足苛刻的应用环境而设计。

主要包含三个重要组成部分:插芯,插针及外壳。

插芯和插针组成一个电气模组,为设备提供电气连接,而外壳由金属或者热塑材料制作而成,结构强壮,能够为电气连接提供可靠的机械及环境保护。

金属外壳的防水防腐蚀特性保证了重载连接器能够工作在严苛环境下,满足了用户户外连接的需求。

 重载连接器采用模组化的设计,根据应用的需要不断的扩充功能。

不仅实现模组化设备之间无障碍快速的连接,也保证了信号和供电的传输,满足用户多元化的连接需求。

对于机械设备制造商来说,可以节省安装时间,安全可靠的连接,并且降低综合的生产成本。

 和传统的连接方式相比较,使用重载连接器可以为加工中心节省
20-30%之安装成本,同时加大生产效率,主要应用在工业自动化、设备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