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燕歌行并序》课件(共23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 二 十 四 史旧唐书
卷一百一十二 列传第六十二
旧唐书目最
中
27
8
诵盛唐之音,感视听之美循战争之境,体士卒之情《燕歌行》不只有豪情壮志,闺怨乡愁,还 有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对强大国势下隐藏矛 盾的担忧和冷峻分析。被称作高适“第一大 篇 ” 。
价值:1.《燕歌行》让后人感受到唐代边 塞诗不只有豪情壮志,不只有闺怨 乡愁,还有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对 强大国势下隐藏矛盾的担忧和冷峻 分析。2.《燕歌行》中的高适——不仅是 风骨凛然的边塞诗人,还是敏锐的 军事家和清醒的政治家。
2.王昌龄 《从军行 · 其一》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从军行 ·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3.王之涣 《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高适《燕歌行》抒出征之豪情;赞战士之死国;怜思妇之断肠;望良将之带兵;惜战士之辛苦;讽将帅之骄纵享乐; 批朝廷之用人不当;
宋宗元评价此诗时说:“沉痛语不堪 多读。”高适——敏锐而清醒 “风骨凛然”——《唐诗别裁》
其他边塞诗:抒豪情赞报国怜思妇望良将
集大成
崔 涣 ……………………………………………………… 2224子纵 ……………………………………………………2225杜鸿渐 ……………………………………………………2226卷一百九 列传第五十九冯盎 ………………………………………………………2229阿史那社余 ………………………………………………230子道真 ………………………………………………2231叔祖苏尼失 ……………………………………………2231苏尼失子忠 ………………………………………………2231契芯何力………………………………………………… 2231黑齿常之 …………………………………………………2234李多祚 ……………………………………………………2235李嗣业 ……………………………………………………2236白孝德 ……………………………………………………2238卷一百一十 列传第六十李 光 弼 ………………………………………………… 2241王思礼 ……………………………………………………2247邓景山……………………………………………………2248辛云京 ……………………………………………………2248卷一百一十一 列传第六十一崔光远 …………………………………………………… 2251房琯 ………………………………………………………2253子孺复 …………………………………………………2256从子式 …………………………………………………2257
战败原因将帅自负轻敌、骄纵享乐; 朝廷过分恩宠、用人不当; 敌人实力强大;自然条件恶劣
被围之愁
决斗之烈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 至今犹忆李将军。
感◆讽将帅骄纵享乐、不恤士卒;◆批朝廷过宠边将、用人不当;◆赞战士誓死卫国; 惜战士征战之苦; 怜思妇断肠;◆厌战争之苦;◆望良将带兵复杂的主题交织成一幅《燕歌行》画卷
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挺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
出师之壮
山川萧条极边土 ,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战败之惨
燕歌行适
——高适《别董大》
苑《文苑传》中无高适?
越 应 代 文 苑
他 越 变
笺 幅
划 式 名 臣
指光劣君
过 定出
户 用
的 兵
结 琶
苑
燕歌行高适
燕歌行 高 适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 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戏。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 易 颜 之 。 挺金伐鼓下榆郑 旌旗逶迤喝石间。 校尉羽书飞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出川 核万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上军前半死生北长下犹歌舞。 漠穷秋塞草别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风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一.景物更立体,读者身临其境二.写景抒情,融为一体三.叙述的互补性和完整性四.情感更突出,主题更深刻
同时代边塞诗代表作举隅1.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 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走马川行奉送出征》“虏骑闻之应胆慑,料 知短兵不 敢接,源自师西门伫献捷”。再见,谢谢!
请选取段落诵读。燕歌行 高适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挺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风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卷一百一十二 列传第六十二
旧唐书目最
中
27
8
诵盛唐之音,感视听之美循战争之境,体士卒之情《燕歌行》不只有豪情壮志,闺怨乡愁,还 有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对强大国势下隐藏矛 盾的担忧和冷峻分析。被称作高适“第一大 篇 ” 。
价值:1.《燕歌行》让后人感受到唐代边 塞诗不只有豪情壮志,不只有闺怨 乡愁,还有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对 强大国势下隐藏矛盾的担忧和冷峻 分析。2.《燕歌行》中的高适——不仅是 风骨凛然的边塞诗人,还是敏锐的 军事家和清醒的政治家。
2.王昌龄 《从军行 · 其一》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从军行 ·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3.王之涣 《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高适《燕歌行》抒出征之豪情;赞战士之死国;怜思妇之断肠;望良将之带兵;惜战士之辛苦;讽将帅之骄纵享乐; 批朝廷之用人不当;
宋宗元评价此诗时说:“沉痛语不堪 多读。”高适——敏锐而清醒 “风骨凛然”——《唐诗别裁》
其他边塞诗:抒豪情赞报国怜思妇望良将
集大成
崔 涣 ……………………………………………………… 2224子纵 ……………………………………………………2225杜鸿渐 ……………………………………………………2226卷一百九 列传第五十九冯盎 ………………………………………………………2229阿史那社余 ………………………………………………230子道真 ………………………………………………2231叔祖苏尼失 ……………………………………………2231苏尼失子忠 ………………………………………………2231契芯何力………………………………………………… 2231黑齿常之 …………………………………………………2234李多祚 ……………………………………………………2235李嗣业 ……………………………………………………2236白孝德 ……………………………………………………2238卷一百一十 列传第六十李 光 弼 ………………………………………………… 2241王思礼 ……………………………………………………2247邓景山……………………………………………………2248辛云京 ……………………………………………………2248卷一百一十一 列传第六十一崔光远 …………………………………………………… 2251房琯 ………………………………………………………2253子孺复 …………………………………………………2256从子式 …………………………………………………2257
战败原因将帅自负轻敌、骄纵享乐; 朝廷过分恩宠、用人不当; 敌人实力强大;自然条件恶劣
被围之愁
决斗之烈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 至今犹忆李将军。
感◆讽将帅骄纵享乐、不恤士卒;◆批朝廷过宠边将、用人不当;◆赞战士誓死卫国; 惜战士征战之苦; 怜思妇断肠;◆厌战争之苦;◆望良将带兵复杂的主题交织成一幅《燕歌行》画卷
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挺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
出师之壮
山川萧条极边土 ,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战败之惨
燕歌行适
——高适《别董大》
苑《文苑传》中无高适?
越 应 代 文 苑
他 越 变
笺 幅
划 式 名 臣
指光劣君
过 定出
户 用
的 兵
结 琶
苑
燕歌行高适
燕歌行 高 适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 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戏。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 易 颜 之 。 挺金伐鼓下榆郑 旌旗逶迤喝石间。 校尉羽书飞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出川 核万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上军前半死生北长下犹歌舞。 漠穷秋塞草别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风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一.景物更立体,读者身临其境二.写景抒情,融为一体三.叙述的互补性和完整性四.情感更突出,主题更深刻
同时代边塞诗代表作举隅1.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 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走马川行奉送出征》“虏骑闻之应胆慑,料 知短兵不 敢接,源自师西门伫献捷”。再见,谢谢!
请选取段落诵读。燕歌行 高适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挺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风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