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民必修一全国通用版课件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课时二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网络
课堂小结
答题术语 1.欧共体的成立增强了欧洲的经济实力,对
外用“一个声音说话”,加强政治上的联 合,冲击了两极格局。 2.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并且 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迅速增长, 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 用。 4.广大发展中国家通过不结盟运动,成为国 际政治舞台上一支相对独立的力量。 5.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其根本原因在于世界 经济力量的多极化,具体原因是新兴力量
[学习思考] 1.探究二战后日本迅速勃兴,成为经济大国的原因。
解答 战后日本进行一系列民主改革,既改革了社会经济结 构,也对社会生产关系进行了局部调整;朝鲜战争和越南战 争时期,美国的特需订货及援助;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全力 进行经济建设;制定了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教育 事业,加快人才培养;利用战后新技术革命的成果,大力引 进国际先进技术,加快产业的更新步伐。
[自我测评] 请根据相关史实,说明两极格局的“相对的稳定性”及其 作用,并分析导致两极格局“受到撼动”和“挑战”的因 解素答。 (1)“相对稳定性”及其作用:①美苏两国彼此势均力 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同时也掩 盖了一些地区冲突、局部战争和民族矛盾。②不同社会制度 的国家长期并存,都不同程度地从对方身上借鉴经验,吸取 教训,并用于自身内部的调整和改革,推动世界整体发展。 ③亚、非、拉美国家利用美苏争霸的形势,设法从西方及东 方获取最大的援助,加快自身的发展。④雅尔塔体制在原则 上提倡和平、民主。⑤联合国安理会确定了大国一致的原则。
主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及影响
题
[史料探究]
1.战后日本的崛起 史料
【注】 UN是联合国英文:United Nations的缩写。 思考 上图表明日本怎样的政治目标?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案 目标:成为政治大国,进一步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原因: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
2.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史料 现有的军事集团正在发展成为越来越强大的军事、经济 和政治集团,根据逻辑和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来看,必然会 不时引起国际关系恶化……在这种情况下,和平共处的原则, 是代替“冷战”和可能发生的全面核灾祸的唯一的办法。 ——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宣言(1961年9月) 【注】 “军事集团”指北约和华约集团。 答思案考 原根因据:史美料苏分对析不峙结威盟胁运着动世产界生和的平原与因安及全宗;旨新。兴独立国 家处于弱势地位,积极谋求自身的独立与安全、和平与发展。 宗旨:独立自主、非集团。
(4)20世纪80年代以后,日本加快了发展
产业的力度,
推动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表现
(1)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2)20世纪60年代
末,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
界第二号经济大国。
(3)1987年,日本人均国民政生治产大总国值超过美国。
3.影响:迅速崛起后的日本开始谋求
2.标志:1961不年结夫,盟在
、印度、埃及三国领导人铁托、
尼赫鲁和纳赛尔的推动下,第一次
国家和政府首脑
会议召开。
3.内容 (1)始终奉行独立自非主集和团
的宗旨和原则。
(2)坚持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一切形
式的外来统治和霸权主义。
(3)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4.影响:不结盟运动的发兴展起和中 国
(2)条件:①依据本国国情和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状况,适时调 整经济发展战略,不断进行产业的更新换代,发展高科技产 业。②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发展外向型经济,鼓励出口。③ 利用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遇,吸 引外国资本和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本国产品, 减少进口。④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提高国民素质, 以适应新科学技术的发展。⑤采取措施,稳定国内政局和社 会秩序,健全民主与法制。⑥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⑦相互 尊重领土和主权的完整、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加强国 际间的合作。
2.请你谈谈,中国进一步发展有哪些独特的优势? 解答 (1)在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的政局长期稳定,综合国力持续增长, 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2)充分汲取古代传统文化中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思 想和以德治国的思想。 (3)中国地域辽阔,有广阔的国内市场,有相对丰富的国内资 源;人口众多,劳动力价格较低,有利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 业。 (4)有漫长曲折的海岸线,多优良港湾;有漫长的陆界线,多 陆上邻国,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加强经济文化交流。 (5)把握知识经济兴起的机遇,大力发展科学技术,采用新科
,007年,中国成
为仅次于美国、日本的世界第安三理经会济体。
2.影响:中国是第三世界中唯一的联合国
常任理事国,
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知识点四 发展中国家的呼声——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背景: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亚、非、拉赢得了民族独
立的国家不愿介入美苏之间的斗争,希望在两极化的国际
格局中保持和南平中斯立拉,采取不结盟政策。
2.欧洲联合的历程 史料 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法德之间
的冲突①……把法德 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 构的管制之下……
——《舒曼计划》(1950年) 答【案注】法①德法矛德盾冲。突19如52普年法法战国争、、联两邦次德世国界、大意战大等利。等六国建 立思欧考洲煤在钢西共欧同走体向。联合的过程中关键是要解决哪两个国家的矛 盾?是怎么解决的?
地位,力图成为
世界格局中的重要一极。
知识点三 东方巨龙的腾飞
1.过程 (1)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成 立 和 社 会抗主美义援制朝度 的 确 立 ;
的胜利使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
(2)1957年“,一 五 ” 计
的完成,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
面貌。 划
改革开放
(3)“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实行
。其主
要目标是争取商在品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
、人员、劳务和资本
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
(2)欧洲政治一体化 独 立 自 ①法国总统戴高乐主张主奉行
的外交政策,以欧洲联合
为基础抗衡美国的政治控制。
②1973年,欧欧洲共体议提出努力做到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
话”;1975会年,共同体的立法机构“
(1)西欧各国地域相连,经济结构和体制相近,政治体制、价 值观念、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等也基本相同,在文化和价值 观上具有认同感。 (2)二战后欧洲的经济恢复和发展,贸易往来密切,各国联系 日益紧密,欧洲联合成为一种需要。 (3)欧洲处于两极格局下,面临苏联的威胁和美国的经济渗透 和政治控制。 (4)法德两国逐渐实现和解,为欧洲走向联合创造了条件。
[史论形成] 战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 1.根本原因
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多极化发展的趋势,即世界经 济发展的多极化决定了政治发展的多极化。
2.具体原因 (1)美国和苏联因军备竞赛和对外侵略战争,走向相对衰落。 (2)西欧由经济联合走向政治联合,实力大增。 (3)战后日本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成为在经济上唯一能与美国 抗衡的国家。 (4)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使得第三世界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反 对美苏的霸权主义。 (5)改革开放使中国迅速崛起,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安理 会常任理事国,其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地位日益提高。
主 欧洲联合的原因、特点及影响
题
[史料探究]
1.欧洲联合的原因 史料 在东方,来自苏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日益严重;在西 方,来自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不断加强①。欧洲政治 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将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注】 ①反映了欧洲国际地位的下降,成为欧洲联合的重要 原因。 思考 据史料指出,欧洲政治家们认为“欧洲将不再是欧洲 答人案的欧第洲二”次的世理由界是大什战么后?,美国对欧洲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 制不断加强;受到来自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威胁。
知识点一 “欧洲人的欧洲”
1.背景:在两极 对峙的局面下,欧洲的政治家们认识到,欧
洲各国的联合有助于欧洲的稳定与发展。
2.进程
(1)经济一体化
①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
卢煤森钢堡六国建立了欧洲
共同体。
②1958年,六国又组成欧洲经济共同原体子和能欧洲
共同体。
③1967年,以上三个机构正式合并,统共称同为体欧洲
击了战后国际关系中的两极格局。同意:①有些大国一贯无 视弱小民族国家的领土主权和利益,把大国的意志强加给 “弱国”,如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发动对朝鲜、越南、捷 克斯洛伐克、阿富汗等国家的侵略和干涉及21世纪初对阿富 汗和伊拉克的干涉。②大国一贯推行霸权主义的强权政策, 一度操纵和控制联合国,并无视联合国的存在,如轰炸南联 盟等。
的崛起,在一定程度
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家,有力地冲击了二战后国际关系中的
两极格局。
【图解历史】 欧共体的形成
【易错防范】 “欧共体”与欧洲经济共同体 “欧共体”是“欧洲共同体”的简称,成立于1967年,由欧 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而 成;不能把“欧共体”混同于1958年成立的欧洲经济共同体。
2.特点 (1)由单一的经济领域发展到多个经济领域; (2)由经济领域发展到政治军事外交领域; (3)成员国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
3.影响 (1)对欧洲:促进了欧共体国家经济的发展,改变了欧洲的政 治格局。 (2)对世界: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促进了世界多极化发展, 有利于欧洲乃至世界的安全。
[名家论史] 观点:“从北约到联合国,从拉丁美洲到红色中国,几乎在 世界政治中的每一个问题或地区上,法国都采取和美国政策 不一致的态度。” ——1964年6月,美国《时代》杂志 导读:材料反映了战后欧洲联合推动了欧洲经济的发展和国 际地位的提高,法国对外推行独立外交,试图摆脱美国的控 制。
”成立。
③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欧共体成员国间的防务合作也加快
知识点二 迅速兴起的日本
1.原因 (1)战后日本发把展 经 国情的发展济战略。
作为立国的主要方针,并制定了合乎
(2)在国际教事育务中,坚持以日美关系为基轴,依赖美国的保护,
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高科技
(3)重视
也是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
课时二 新兴力量的崛起
指导意见
学法指导
1.运用经济与政治的辩证关系原理 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 分析欧洲的联合过程;
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 2.以史为鉴,从其他国家(如欧洲、 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 日本)发展经验探寻中国发展的 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 措施;
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3.通过横向比较,把握各国发展的 道路及走向联合的原因。
【易错防范】 日本崛起的根本原因 日本在战后经济崛起的根本原因并非美国的扶植,而是日 本在民主改革的基础上根据国内外形势制定了符合本国国 情的发展战略。内因是决定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图解历史】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易错防范】 不结盟运动与不结盟政策 (1)不结盟运动:是由广大发展中国家组建的一个松散的国 际组织。不结盟运动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不结盟”,而是不 同与美苏两大军事集团结盟的国家结盟。 (2)不结盟政策: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 政策的具体表现,不结盟战略作为一种全方位的无敌国式外 交战略,它强调不与美、苏两个大国中的任何一个结盟,也 反对和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成为盟友。
3.你同意“弱国无外交”的说法吗?发展中国家应如何争取发 展解的答条件(?1)是否同意“弱国无外交”:答案开放,但要言之有
理。 不同意:①“弱国”应把握本国和世界发展的大势,积极采 取措施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例如,中 国是个大国,但在20世纪70年代末之前也是一个“弱国”。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政府采取了巩固政权和恢复发展经济的 有效措施,改变了落后的面貌,并制定了正确的外交政策, 把握国际形势发展的有利时机,不断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 同时加强了同世界各国特别是同第三世界国家的联系和交往。 ②“弱国”应通过不同方式联合起来,以增强自己的力量,
3.欧洲联合的影响 史料
【注】 漫画一体现的是战后初期马歇尔计划下欧洲唯美国马 首是瞻,漫画二反映了欧洲力图摆脱美国的控制。 思考 分析漫画,欧洲联合之路对战后美欧关系产生了怎样 的答影案响?欧洲通过联合,实力得到增长;欧美关系由受美国控 制到欧洲坚持独立自主,要求摆脱美国控制的变化。
[史论形成] 全面认识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1.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