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例题6电子管稳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第6章例题
5001)半导体的导电能力()。

(a)与导体相同 (b)与绝缘体相同 (c)介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 5002)当温度升高时,半导体的导电能力将()。

(a)增强 (b) 减弱 (c)不变
5003)P 型半导体中空穴数量远比电子多得多,因此该半导体应()。

(a)带正电 (b)带负电 (c)不带电
5005)将PN 结加适当的正向电压,则空间电荷区将()。

(a)变宽 (b)变窄 (c)不变
5006)若将PN 结短接,在外电路将()。

(a)产生一定量的恒定电流 (b)产生一冲击电流 (c)不产生电流 5007)普通半导体二极管是由()。

(a)一个PN 结组成 (b)两个PN 结组成 (c)三个PN 结组成 5008)半导体二极管的主要特点是具有()。

(a)电流放大作用 (b)单向导电性 (c)电压放大作用 5009)二极管导通的条件是加在二极管两端的电压()。

(a)正向电压大于PN 结的死区电压 (b)正向电压等于零 (c)必须加反向电压 5010)电路如图所示,所有二极管均为理想元件,则D 1、D 2、D 3的工作状态为()。

(a)D 1导通,D 2、D 3截止 (b)D 1、D 2截止,D 3导通
(c)D 1、D 3截止,D 2导通 (d)D 1、D 2、D 3均截止
+
u u F
5011)如图二极管为同一型号理想元件,u A =3sin ωt V ,u B =3V ,R =4k Ω,u F 等于()。

(a)3V
(b)3sin ωt V (c)3V+3sin ωt V 5012)稳压管反向击穿后,其后果为()。

(a)永久性损坏 (c)由于击穿而导致性能下降 (b)只要流过稳压管电流不超过规定值允许范围,管子无损 5013)温度稳定性最好的稳压管是()。

(a)稳定电压U Z =6V 的管子 (b)稳定电压U Z >6V 的管子 (c)稳定电压U Z <6V 的管子值
5014)如图,设D Z1稳定电压为7V ,D Z2的稳定电压为13V ,则输出电压U O 等于()。

(a)0.7V (b)7V (c)13V
(d)40V
5015)电路如图所示,设D Z1的稳定电压为6V ,D Z2的稳定电压为12V ,设稳压管的正向压降为0.7V ,
则输出电压U O 等于()。

(a)18V (b)6.7V (c)30V (d)12.7V
2
5016)图1所示电路中,二极管D 为理想元件,设u i =10sin ωtV ,稳压管D Z 的稳定电压为5V ,正
向压降不计,画出输出电压U O 的波形。

901)在单相半波整流电路中,所用整流二极管的数量是()。

(a)四只 (b)二只 (c)一只 902)电路如图所示,该电路的名称是()。

(a)单相半波整流电路 (b)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c)单相全波整流电路

u 1
u O
+
-902
u O
903
903)整流电路如图所示,输出电压平均值U O 是18V ,若因故一只二极管损坏而断开,则输出电压平
均值U O 是()。

(a)10V (b)20V (c)40V (d)9V
904)整流电路如图所示,变压器副边电压有效值U 2为25V ,输出电流的平均值I O mA =24,则二极管应选择()。

904
905)单相半波整流电容滤波电路中,设变压器副边电压有效值为U 2,则输出电压平均值U O 等于()。

(a)U 2 (b)1.22U
(c)23U
906)单相半波整流滤波电路如图所示,其中C =100μF ,当开关S 闭合时,直流电压表V 的读数是
10V ,开关断开后,电压表的读数是()。

(设电压表的内阻为无穷大) (a)10V (b)12V (c)14.1V (d)4.5V

906~
u O
+
-
907
907)整流滤波电路如图所示,变压器副边电压有效值是10V ,开关S 打开后,二极管承受的最高反
向电压是()。

(a)10V (b)12V (c)14.14V (d)28.28V
910)三个整流电路如图1所示,变压器副边电压t U u ωsin 222=,负载电压u O 的波形如图2 所示,符合该波形的整流电路是图1中的()。


π2π
3π4π
图1
图2
2L
2
2
L
2
O
1
2
u O O
1
2
3
4


()
a ()
b c)O
t
-
+
-
+
-+-+-0~
π



2
L
2
2
L
2
O
O
1
2
3
4


()
a )
b O
t
+
-+
-
+
-+
-0
2 图1
2
L
2
L 2
O
2
O
u O
~~
)
a )
b +-+-
+
--+
-
~u 图1
O
V
/ 图
O
D
a )
b )
c )
O
V
/O
V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