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是神经病理性疼痛,多数发病于>60岁的老年人,<40岁的青壮年极少发病,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且疼痛性质多变、程度剧烈、持续时间长,同时患者多伴有失眠、焦虑症、抑郁症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1]。
脉冲射频疗法是神经功能调节疗法,我院对PHN 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背根神经节脉冲疗法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4年9月-2017年6月收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134例,疼痛部位均为T 3~12脊神经分布区;排除合并其他严重脏器功能障碍、造血系统疾病、认知障碍、椎管感染的患者。
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组。
对照组67例,男36例,女31例;年龄52~84岁,平均(69.5±6.1)岁;病程3~38个月,平均(23.4±6.7)个月。
观察组67例,男33例,女34例;年龄50~85岁,平均(69.9±6.3)岁;病程4~41个月,平均(23.7±6.9)个月。
两组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有可比性。
方法: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
给予患者普瑞巴林150mg 口服,每天服
药2次;给予患者100mg 曲马朵口服,2次/d。
观察组加用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疗法。
患者予以俯卧位,胸下垫软枕,使胸椎平直,以15°角患侧斜位投照,在横突基底部凹线相应皮肤上做标记,在X 线透视下沿着透视方向穿入穿刺针,并且检查针尖位置,待针尖侧位投影显示在椎间孔后缘,前后位投影显示
在肋骨下椎体外缘停止;以50Hz 进行感觉测试,直到电刺激阈值达0.4V 以下测试神经分布区疼痛感觉为止,然后确认为止,回抽无血液、脑脊液后,注入2mL 2%利多卡因,给予患者脉冲射频治疗。
治疗温度42℃,频率2Hz,脉宽20ms,电压26~56V。
时间60s/次,间隔15s 后开始第2次,连续3次。
间隔1周共进行脉冲射频治疗2次。
观察指标:于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1个月后对患者进行疼痛程度(VAS 评分)和睡眠质量(PSQI 评分,得分越高睡眠障碍越严重)的评估。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6.0软件对计量数据行t 检验,P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VAS 评分和PSQI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的VAS 评分、PSQI 评分均有明显的降低(P <0.05);其中治疗1周后、1个月后,观察组的VAS 评分、PSQI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见表1。
讨论
PHN 是带状疱疹的并发症,以顽固
性的、持续性的阵发剧痛为基本特征,治疗难度大,是公认的世界级疼痛性疾病。
有20%~50%的带状疱疹患者会出现PHN,而且随着年龄增大,PHN 发病率明显提高。
不少学者认为,PHN 的发病可能是以神经系统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疾病,患者的感觉传入通路外周、中枢神经系统出现多种病理性变化,存在多种疼痛机制[2],如神经干炎性反应、交感神经的异常活动、脊髓背角神经元敏化等。
常规药物治疗一般为抗抑郁药与镇痛药联合,缓解患者的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8.7.42
摘要目的:探讨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疗法联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
方法:收治带状疱疹后遗神
经痛患者134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
结果:治疗1周后、1
个月后,观察组VAS 评分、PSQI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
结论: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中将常规药物治
疗与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疗法结合起来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疼痛症状的缓解,改善睡眠质量。
关键词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疗法;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VAS 评分;睡眠质量
Effect of dorsal root ganglion pulse radiofrequency combined with drugs in the treatment of postherpetic neuralgia
Wu Ting,Hu Yongbing,Yao Yongling,Zhang Xiaolei,Chen Xiao,Jin Xin,Yang Lisha
Department of Pain,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Xiangyang City Affiliated to Hubei Medical College 441000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orsal root ganglion pulsed radiofrequency therapy(RFT)combined with drug in
the treatment of postherpetic neuralgia.Methods:134patients with post herpes zoster neuralgia were selected.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medication,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dorsal root ganglion pulse radio frequency therapy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Results:After 1week and 1month of the treatment,the VAS score and the PSQI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all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 <0.05).Conclusion:In the treatment of postherpetic neuralgia,
routine drug therapy combined with pulsed radiofrequency therapy of dorsal root gangl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promote pain relief and improve sleep quality.
Key words Dorsal root ganglion pulse radiofrequency;Neuralgia after herpes zoster;VAS;Sleep quality
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观察吴霆胡咏兵姚咏玲张晓磊陈潇金鑫杨丽莎
441000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疼痛科
(下转第72页)
疼痛症状、焦虑、惊厥等,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本研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后的VAS 评分和PSQI 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证实药物治疗是有效的。
但是由于治疗期间患者需要服用大剂量的药物,易出现不良反应,不少学者提出越来越多的微创疗法。
脉冲射频疗法最早于1998年被国外学者提出用于镇痛治疗,通过间断性发出脉冲式电流在组织周围形成电磁场,电极尖端的温度<42℃。
这种能量传导无需通过蛋白凝固作用就破坏痛觉冲动传递的解剖基础,不会损坏患者的运动神经功能[3]。
镇痛的主要机制:
抑制神经纤维冲动传递或是电生理活动过程来起到镇痛效果;通过促进疼痛信息传递、处理通路的可塑性改变收到镇痛效果;激活脊髓疼痛感受抑制系统收到疼痛缓解的效果等。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1周后、1个月后的VAS 评分和PSQI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疗法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确切,能促进患者疼痛症状的缓解、改善睡眠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文珠,王冉,刘建,等.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刺激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4,30(7):663-665.[2]金文哲,任婷婷,李仁淑,等.背根神经节射频热凝对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的影响[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5,21(1):69-71.
[3]陈日,施小妹,傅少雄,等.CT 引导下脉冲射
频胸背根神经节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16,50(5):330-333.
讨论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属于全球化传染病,对患者生活质量与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影响。
一般而言,大部分丙肝患者会发生慢性化,其中又有1/5的患者会在10~20年后发展成肝硬化,最后发展成肝癌[4]。
由于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发展为肝硬化必须要有肝纤维化的过程,所以要想预防肝硬化且避免肝脏发生癌变,就必须要对肝纤维化过程进行阻断与逆转。
针对肝纤维化的阻断过程来说,若患者由于疗程、费用、疗效、禁忌证、药物不良反应等因素而无法接受干扰素与利巴韦林抗病毒联合治疗,应用中医治疗非常必要[5]。
苦参素注射液属于提取自中药苦参中的一种生物碱,药物几乎所有成分为氧化苦参碱,药理作用具有多样性,具有抗菌、抗肿瘤、抗炎、抗寄生虫、抗心律失常、抗过敏等综合性作用,不仅如此,其在消肿利尿以及降低环磷酰胺所致白细胞减少症中也有很好的效果。
临床研究发现,急、慢性肝炎患者应用苦参制剂,即吗特灵取得了理想的临床效果[6]。
研究表示,苦参素能直接刺激细胞,解除细胞所受抑制并促使其恢复到正常功能,以达到生成干扰素以及抗病
毒的最终目的。
另外,苦参素能够对纤维细胞的增殖与胶原合成进行抑制,让胶原酶的活性更高,推动胶原降解以及肝细胞再生。
不仅如此,临床研究表示,苦参素能对单核-巨噬细胞进行抑制,让细胞外基质合成减少并让分解增加,降低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等肝纤维因子,达到逆转与阻断肝纤维化的目的。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HCV-RNA 转阴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足见苦参素注射液在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中的理想作用。
综上所述,对慢性丙肝肝纤维化患者给予苦参素注射液治疗,不仅能降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促进HCV-RNA 转阴,临床治疗效果理想,而且不良反应
较少,兼具有效性、经济性与安全性,在临床上推广普及很有价值。
参考文献
[1]金建军,徐亚莉,郑昱,等.苦参素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患者肝功能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18(6):13-15.[2]郑雪琴.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6,16(5):615-617.[3]郭金玲.异甘草酸镁与苦参素注射液合用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8):118.
[4]郭运来.苦参素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纤维化54例[J].河南中医,2015,35(10):2404-2406.[5]吕慧萍.硫普罗宁联合苦参素注射液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T 细胞亚群的影响
[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5):811-812.[6]李杨,薛武军,樊萍,等.苦参素注射液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肾移植术后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1(23):993.(上接第7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