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复习名师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一、复习目标:
1.知道夏朝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知道夏商周三代的更替,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
2.知道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3.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
二、重难点
重点:夏朝建立,西周分封制,商鞅变法,百家争鸣
难点:区别禅让制、世袭制、分封制、县制,公元纪年,评价商鞅变法。
三、回顾梳理:
1.公元前21世纪,夏禹传子,废除“”,从夏朝(启)开始“”时代,国家的历史由此开始。
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夏启建立的;我国第一个有出土文字记载的王朝是。
3.他采用“疏”的办法,降服洪水。
后人赞颂他的治水功绩,尊称他为“”。
4. 、、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朝代,史称“上古三代”。
约起于公元前世纪,止于公元前771年灭亡,历时约1300多年。
5.公元前21世纪,大禹的儿子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约于公元前16世纪,被王朝所取代;商朝在“”后,国力日益强盛,公元前1046年之战后被周武王所灭;商朝灭亡后,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公元前771年,周幽王在位时,申侯联合攻破镐京,幽王被杀,西周灭亡。
6.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至洛邑,史称“”。
东周分为和两个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为时期,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称为“时代”。
7.为了加强对各地的统治,西周统治者实行制。
8.春秋时期、、、和先后称霸,史称“春秋五霸”;、、、、、和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
9.战国时期,为增强国力,各国争相实行社会改革。
其中最先进行变法的是,收效最大的是秦国实行的。
10. 变法后,使秦国富强起来,为秦国六国,中国奠定了基础。
11.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主持修筑了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从此成为“天府之国”。
四、典型引路
1《左传》中记载:在一个重要的仪式上,司空(官名)冉季代表周天子向周武王之弟康叔分赐疆土,司徒(官名)陶叔代表周天子向康叔分赐平民、奴隶。
这一仪式反映出西周实行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奴隶制 D.分封制
2.某校七年级学生在学习了“百家争鸣”一课后,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围绕着如何遏制校园内“损害公物”行为进行分组讨论,产生了若干观点。
这些观点虽然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其中哪个组的观点更为合理:
A.儒家组:损害公物属于道德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说服教育解决
B.法家组:损害公物属于犯罪行为,应依照法律条款惩处
C.道家组:损害公物属于无意识行为,可以让学生闭门修炼自行解决
D.墨家组:损害公物属于奢侈浪费行为,要提倡节俭
3.材料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材料二:“民为贵”,“君为轻”。
请回答:(1)孔子和孟子是什么学派的代表?这一学派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2)材料一被推荐为2008北京奥运会的迎宾语之一。
请你说说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它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面给我们什么启示?
(3)材料二中“民贵君轻”的思想在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抗震救灾中得到了怎样的体现?
五、对应练习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2、相传我国在哪一朝代就有了历法()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3.春秋时期最先称霸的中()
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秦穆公
4、战国时期出现政治、经济大变革的最主要原因是()
A、地主阶级这确立封建统治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地主阶级为发展封建经济
D、地主阶级为巩固统治
5、战国时期韩国的韩非属于
A儒家 B法家 C纵横家 D道家
6、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A、更多使用铁制农具
B、实行商鞅变法
C、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D、牛耕得到推广
7、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我们今天的文字来源于
A、金文
B、小篆
C、甲骨文
D、陶器上的符号
8、都江堰的作用最准确的说法是
A、防洪排水
B、防洪蓄水
C、防洪灌溉
D、蓄水防旱
9、下列哪一项是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
A、私学的兴盛
B、诸侯国的兼并战争
C、社会大变革
D、士人的解放
10、商鞅变法的措施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
A、统一度量衡
B、奖励军功
C、奖励生产
D、推行县制
七、归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