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三气体动力循环(情景任务一).pptx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压加热循环的计算
q1 cp T3 T2
T
放热量(取绝对值)
q2 cv T4 T1
2
热效率
1
t
w q1
q1 q2 q1
1 q2 q1
轮机工程基础模块
3 4
s
项目五:工程热力学
定压加热循环的计算
热效率
t
k 1 1 k1k( 1)
t
当 不变 t 当 不变 t
轮机工程基础模块
1.5 2 2.5
项目五:工程热力学
轮机工程基础模块
任务三 气体动力循环
情景任务一
情景任务二
项目五:工程热力学
轮机工程基础模块
【学习情境一】 提高柴油机热效率的途径
能力目标:1.掌握往复式内燃机的实际工作循环; 2.掌握往复式内燃机的理想工作循环;
3. 掌握循环热效率的计算方法
学习任务:1. 分析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过程 2. 往复式内燃机的理想工作循环分析
课内实践:指出提高柴油机效率的方法
教学方法:引导文教学法
项目五:工程热力学
学习领域:气体动力循环 学习情境:四冲程柴油机的气体动力循环 工作任务: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过程及其理想化分析 具体任务:分析四冲程柴油机的循环过程
1. 往复式内燃机的组成? 2. 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过程?
3. 现代四冲程柴油机的理想循环过程?
2
5 定容升压比 p3
p2
反映供
1
定压预胀比 v4
v Cutoff ratio
v3
油规律
项目五:工程热力学
轮机工程基础模块
柴油机特性参数的意义
(1)压缩比:压缩前的比体积与压缩后的比体积之比,绝热压 缩过程中工质被压缩的程度,内燃机工作体积大小的结构参数。
v1 v2
(2)定容升压比: 定容加热后的压力与加热前的压力之比,内 燃机定容加热量多少的特性参数。
定容预胀比的减少而增加。
项目五:工程热力学
【拓展延伸】
一、定容加热循环:
现代柴油机与汽油机动力循环图示
p 34
p 3
轮机工程基础模块
1
2
2
5
4
1 v
柴油机,压燃式
1
v
汽油机,点燃式
项目五:工程热力学
轮机工程基础模块
定容加热循环(奥托OTTO循环)
p 3
T
3
2
2
4
4
1
1
v
s
项目五:工程热力学
定容加热循环的计算 吸热量
p3 p2
(3)定压预胀比: 定压加热后的比体积与加热前的比体积之比,内 燃机定压加热量多少的特性参数。
v4 v3
项目五:工程热力学
轮机工程基础模块
4、柴油机理想混合加热循环的热效率计算
吸热量
T
q1 cv T3 T2 cp T4 T3
4 3
放热量(取绝对值)
2
5
q2 cv T5 T1
项目五:工程热力学
轮机工程基础模块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
1. 柴油机实际循环的理想化条件 p 3 4
(1) 工质
定比热理想气体
2
略去燃油质量,工质数量不变
2’
P-V图p-v图
5
(2)0-1和1’ -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消 开口闭口循环
p0 0
1’ 1
(3)定容与定压燃烧外界加热
V
(4)排气向外界放热
(5)多变压缩及膨胀绝热
(6)不可逆可逆
项目五:工程热力学
2. 柴油机理想循环的组成
k 1
T1 k 1
s
T3
p3 p2
T2
T1 k1
T4
v4 v3
T3
T1 k1
项目五:工程热力学
轮机工程基础模块
热效率
T
t
1
T3
T5 T1
T2 k T4
T3
4 3
5
k 1
2
T5
v4 v5
T4
p5 p1
T1
kT1
1
t
1
k1
k 1
1 k
1
ε, t, t
s
热效率随着压缩比的提高,定容升压比的提高,
4. 柴油机的特性参数? 5. 柴油机的热效率计算?
轮机工程基础模块
• 引导文
返回
项目五:工程热力学
【任务描述】
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过程
轮机工程基础模块
a. 进气行程 b. 压缩行程 c. 做功行程 d. 排气行程
四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示意图
项目五:工程热力学
【背景知识】 一、往复式内燃机的实际 p 3
T3 T4 3
1
T1
T4 T1
T2
T3 T2
1
1
T1
1
T2
1
1
k 1
v1 v2
2 1
4
1
1
k 1
k
t
s
项目五:工程热力学
轮机工程基础模块
定容加热循环的计算
t
1
k1
k 1
1 k
1
1
t
1
1
k 1
k
汽油易爆燃 一般汽油机
6 10
一般柴油机效率高于汽油机的效率
但汽油机小巧
q
轮机工程基础模块
1-2:绝热压缩 3-4:定压吸热
2-3:定容吸热 4-5:绝热膨胀
5-1:定容放热
该循环由于兼有定容和定压加热过程,所以称为“混合加热理想循 环”。
项目五:工程热力学
3. 柴油机的特性参数
轮机工程基础模块
p
3
Compression ratio 压缩比
v1
4
v2
反映气 缸容积
q1 cv T3 T2
放热量(取绝对值)
轮机工程基础模块
T
3
2
4
q2 cv T4 T1
1
热效率
s
t
w q1
q1 q2 q1
1 q2 q1
1 T4 T1 T3 T2
项目五:工程热力学
轮机工程基础模块
定容加热循环的计算 热效率
t
1 T4 T1 T3 T2
k 1
T2 TT1
v1 v2
1
热效率
q w
s
t
w q1
q1 q2 q1
1 q2 q1
1
T3
T5 T2
T1
k T4
T3
项目五:工程热力学
轮机工程基础模块
热效率 v1 p3 Tv4
t
1
T3
v2T5 T1 p2
T2 k T4 T3
v3
将循环各特征点的温度均用T1和特性
2
3
4 5
参数表示:
1
T2
T1
v1 v2
工作循环
0—1 吸入空气 1—2’ 多变压缩:先吸后放热 一般n=1.34~1.37
p2’=3~5MPa t2’=600~700℃ 柴油自燃t=335℃ 2’ 喷柴油 2 开始燃烧 2—3 迅速燃烧,近似 V
2 2’
p0 0
p↑5~8MPa
轮机工程基础模块
1 V
项目五:工程热力学
轮机工程基础模块
3—4 边喷油,边膨胀 近似 p 膨胀
项目五:工程热力学
轮机工程基础模块
【分组讨论】:提高柴油机效率的方法 决策阶段

柴油机效率
压缩比 定容升压比 定压预胀比
返回
项目五:工程热力学
轮机工程基础模块
自评
评价阶段
互评
相关知识理解
教师点评
项目五:工程热力学
轮机工程基础模块
组间交流 组与组交流对相关概念评认价阶识段 过程及遇到困难,如何解决并 对整个过程详细自评,各组交流后组与组之间互评。 教师评价 ●思路规范、表达要点是否清楚。 ●态度、协作能力。 ●教师对本次核心难点细评,并引导学生拓展思考气体动 力循环实际应用,通过引申培养学生由点到面,处理综合 任务的能力。。 学生反思 资讯决策计划实施中哪个环节有待改进,如何改进。 明确下一次工作中需要改进什么。
p3 4
t4可达1400~1800℃
2
4 停止喷柴油
2’
4—5 多变膨胀:先吸后放热 p5=0.25~0.45MPa
t5600~700℃ n=1.2~1.38
p0 0
5 1’
1
5—1’ 开阀排气, V 降压
V
1’—0 活塞推排气,完成循环
项目五:工程热力学
轮机工程基础模块
二、往复式内燃机的理想工作循环
t 柴油机 12 22
项目五:工程热力学
二、定压加热循环
现代柴油机与早期柴油机循环图示
轮机工程基础模块
p 3
2
4 5
1
v
现代柴油机,压燃式
p
1
2
3
4
1
v
早期低速柴油机,压燃式
项目五:工程热力学
轮机工程基础模块
压定加热循环(狄塞尔Diesel循环)
p
T
3
2
3
4
1
2
4
1
v
s
项目五:工程热力学
吸热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