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词人柳永的粉丝:最大牌的竟然是皇帝宋仁宗
《凤栖梧》赏析

《凤栖梧》赏析《凤栖梧》赏析《凤栖梧》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
此词上片写登高望远所引起的无尽离愁,以迷离的景物描写渲染出凄楚悲凉的气氛;下片写主人公为消释离愁决意痛饮狂歌,但强颜为欢终觉无味,最后以健笔写柔情,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日渐消瘦憔悴。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凤栖梧》赏析。
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蝶恋花·凤栖梧朝代:宋代作者:柳永原文:蜀锦地衣丝步障。
屈曲回廊,静夜闲寻访。
玉砌雕阑新月上。
朱扉半掩人相望。
旋暖熏炉温斗帐。
玉树琼枝,迤逦相偎傍。
酒力渐浓春思荡。
鸳鸯绣被翻红浪。
注释⑴伫(zhù)倚危楼:长时间倚靠在高楼的栏杆上。
伫,久立。
危楼,高楼。
⑵望极:极目远望。
⑶黯黯(ànàn):心情沮丧忧愁。
生天际:从遥远无边的天际升起。
⑷烟光:飘忽缭绕的云霭雾气。
⑸会:理解。
阑:同“栏”。
⑹拟把:打算。
疏狂:狂放不羁。
⑺强(qiǎng)乐:勉强欢笑。
强,勉强。
⑻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
语本《古诗十九首》:“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⑼消得:值得。
译文我伫立在高楼上,细细春风迎面吹来,极目远望,不尽的愁思,黯黯然弥漫天际。
夕阳斜照,草色蒙蒙,谁能理解我默默凭倚栏杆的心意?本想尽情放纵喝个一醉方休。
当在歌声中举起酒杯时,才感到勉强求乐反而毫无兴味。
我日渐消瘦也不觉得懊悔,为了你我情愿一身憔悴。
赏析这是一首怀人词。
上片写登高望远,离愁油然而生。
“伫倚危楼风细细”,“危楼”,暗示抒情主人公立足既高,游目必远。
“伫倚”,则见出主人公凭栏之久与怀想之深。
但始料未及,“伫倚”的结果却是“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春愁”,即怀远盼归之离愁。
不说“春愁”潜滋暗长于心田,反说它从遥远的天际生出,一方面是力避庸常,试图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象,增加画面的视觉性与流动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其“春愁”是由天际景物所触发。
接着,“草色烟光”句便展示主人公望断天涯时所见之景。
而“无言谁会”句既是徒自凭栏、希望成空的感喟,也是不见伊人、心曲难诉的慨叹。
柳永简短简介

柳永简短简介1.柳永简介⒈柳永简介柳永(约有980~约定1053),原名三变,字耆卿,崇安(今福建崇安县)人。
仁宗景佑元年(1034)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
早年屡试不第,一生仕途很不得意,生活穷愁潦倒,处事方面抱着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
他在城市生活的时间很长,经常出入倡馆酒楼间,与教坊乐工和歌伎们交往,因而熟悉士民、歌伎的生活,并通晓乐律。
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由于他的生活还境及其他各个方面的条件,使他成为以描写城市风貌见长的婉跃派的代表词人。
柳永对北宋词的发展有重要的贡献与影响。
第一,他制作了大量的慢词长调,使词从小令为主过渡到慢词占优势地位,从而为词容纳更多的内容提供了相应的表现方式。
第二,他发展了词的表现手法,善于铺叙,善于运用白描,写景抒情密切结合,语言通俗易懂,音律和谐优美。
柳永词对秦关等人都有影响,对后来的说唱文学和戏曲作家在曲辞创作上也有影响。
柳词在宋元时期流传最广,相传当时“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有词集《乐章集》.⒉写作背景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适途坎坷不济,更多的时日跟歌伎们一起,过着衣红偎翆、浅斟低唱的生活。
他深深了解这些歌伎们的生活,深切同情他们的不幸遭遇。
在他的作品中,很多是反映同他们在一起的悲欢离合。
《雨霖铃》便是其中为世人传诵的一首。
这首词写的是他离开都城汴京城(现在河南开封)时与一位红颜知己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别离情景。
2.柳永的个人简介白衣卿相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
北宋词人,婉约派创始人。
原名三变,字景庄。
后改名永,字耆卿。
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
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耽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
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柳永生平

一、少年识词公元978年,宋朝皇帝派人将软禁的南唐皇帝李煜毒死,南唐终被宋所灭。
柳永便出生在南唐降臣柳宜之家,柳宜身为降臣,但对旧主仍念念不忘: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常常遥祝祭旧主,又恐授人把柄而遭当今皇帝的残杀,从而畏畏缩缩地想念后主……他也是在畏畏缩缩的倦曲中度过他懦弱的一生的。
柳永柔软的性格有很大部分继承其父,他对词的兴趣也源于这位博学精思又经世致用的父亲。
有一次柳宜默诵完后主的词曲,心里念着辛酸的往事不免老泪滂沱,不知何时柳永走到了父亲身后轻轻问道:“爹,你念的是什么文体竟这么动情?为什么字数有长有短,像诗又不是诗,平仄规律也不对,可是又比诗顺口些。
”柳宜转过身看着儿子,脸上终于浮上慈祥的笑容:“看起来永儿还挺细心的,告诉你,这叫词不是诗,这是能上口歌唱的词章,又叫词曲小令,依谱儿还能唱呢。
”这是柳永第一次接触词。
壮阔的大河源头也许是不起眼的浅溪小沟,大词人柳永兴趣之河的源头只是父亲动情的泪,那首李煜词曲中蕴藏的沉重终于凝结成的泪: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
(李煜词—《浪淘沙》上阙)青年坎坷有一天,柳宜被当今皇帝一纸传走,离家去治理漫患的水灾.柳永便跟随母亲学些启蒙的诗词,后来又和两个哥哥随尹先生学习。
此时的他,在词曲上的兴趣和天份凸显出来,像早春柔软柳条鼓涨着的芽苤,只要春风一吹便能绽放温暖的绿意世界。
在尹先生的点播下,柳永在填词度曲上已经在泉州一带小有名气,也渐渐出入红楼,博得佳人青睐,偶尔也得些银两,他在心理上获得了极大的虚荣和满足,但如果没有一些际遇和命运的酬惠,也许柳永就不会成为历史上的柳永,就会在中国历史宏大的文字洪流中席卷而走,不留一丝曾经虚荣而膨胀在渺小时空的名字。
虽然有时命运的酬惠往往得以残酷的面孔、绝望的姿态存在于生命中,它的名字叫苦难。
苦难不停擦拭的灵魂具有更加洁净更加临近艺术的神性:因为在生命的空间受到的伤害和疼痛,在艺术的空间都会给予几倍的补偿和酬惠。
北宋著名词人——柳永传

北宋著名词人——柳永传在宋朝的词坛,有这样一位诗人,他出生于官宦世家,仕途却颇为不顺,一生穷困潦倒难入朝堂。
他才情过人,年纪轻轻就凭借所作的词,扬名于民间,但遗憾的是,他的词却不被上流社会接受,从皇帝到臣子,不但否定他的才华,还断了他报效国家的理想。
他一生落第几次,最终离恨而去,流连于万花丛中,虽然内心凄凉,但他还是选择深情地活着,凭借低吟浅唱而美誉天下。
他在所处朝代郁郁不得志,但千百年来,他的词却长盛不衰,被后世称为“奇才”。
他就是北宋著名词人——柳永。
出身不俗,自幼得“神童”之名公元984年,柳永出生在一个世代为官的家庭,望着襁褓里的婴儿,柳宜左思右想,最后为小儿子取名为“三变”,出自《论语》的“君子有三变化”:“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意思是希望他长大以后可以成为庄重、温和又品格高尚的人。
从名字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儒家风气浓厚的家庭,而生在这样的家庭,入仕为官是必须走的路。
殊不知,正是这“奉儒守官”的家风,造就了柳永悲喜参半的一生。
父母对柳永满怀期许,而他也没有让父母失望,自幼就显露出了过人的天赋,外加父亲的亲自辅导,很快就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
10岁那年,柳永就作了一首《劝学文》,父亲读后拍手叫好,料定此儿必成大器。
13岁那年,柳永又大笔一挥,作了一首《题中峰寺》,此词一出,就在当地广为流传,人们交口称赞,这个孩子了不起啊,柳永也为此得了“神童”之名。
虽然张爱玲曾说:“成名要趁早”,但其实成名过早也未必是好事,在盛赞下长大的孩子,不但抗压能力弱,而且会自信过度,反而在以后的路途中,容易出错。
顶着“神童”光环长大的柳永,就因为太自信,不懂得收敛自己的脾气秉性,才导致仕途不顺。
满腹才情,却留恋烟花之地,蹉跎光阴1002年,寒窗苦读十几载的柳永,已长成为满腹经纶的翩翩公子,这一年他整满十八,到了可以参加仕途考试的年纪。
于是,柳永背起行囊,告别家乡父老,踏上了通往京都汴梁的路。
此次离家,他承担着光耀门楣的使命,希望通过可续考试,延续家族“柳氏三绝”的荣耀。
柳永,这位浪迹于烟花柳巷的一代词人

柳永,这位浪迹于烟花柳巷的一代词人当您在写情书时写下'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之时,当年写下这千古名句的婉约派词人柳永的心情,是否可以读懂?这首《蝶恋花》这样写道: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秋,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当年的柳永,长时间倚靠在高楼的栏杆旁,望不尽的春日离愁,满是沮丧和忧愁,他觉得没有谁会理解他此刻的心情!他打算对酒当歌,把自己灌醉,但是又觉得勉强欢笑没什么意味。
他日渐消瘦却始终不觉得懊悔,愿为那个心中的她精神萎靡、神色憔悴。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
柳永把漂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和对意中人的绵绵的情思结合在一起描写,黯然销魂的春愁跃绕纸上,读者很容易体会到他的孤独凄凉。
清代文人纪晓岚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对柳永的词推崇倍至,称赞到'诗当学杜诗,词当学柳词'。
图片发自简书App柳永的词大量描写世俗阶层男女之间的感情,而她词中的女主角大多为青楼女子,据说,晚年的柳永穷困潦倒,身无分文,他死以后,是青楼的妓女们集资安葬了他。
那么出生在北宋的这位婉约派代表人物,怎么会浪迹于烟花柳巷?又为何最终这般潦倒呢?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去感悟这位风流才子的别样人生。
柳永,原名柳三变,柳永是后改的名字,又因为他在家排行第七,所以又被人称作柳七。
柳永出身在官宦之家,祖父就是官员,其父柳宜在南唐为官(让人想到词帝南唐后主李煜),曾官至监察御史。
南唐被北宋灭亡以后,他继续在北宋为官,曾任沂州费县县令,而柳永就出生在他父亲在费县任职期间。
后来,柳宜在北宋做到了工部侍郎。
这样的背景让柳永对步入仕途充满了期待。
咸平五年(1002年),才高八斗的柳永离开家乡,他计划进京参加礼部的考试,他由钱塘湖进入杭州以后,杭州的盖世美景、湖光山色使他留恋不已,他于是滞留杭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荡生活之中。
咸平六年(1003年),孙何任两浙转运史,驻在杭州。
自号奉旨填词的文人是

自号奉旨填词的文人是谁?是北宋婉约派词人柳永。
据史料记载,柳永,原名柳三变,宋代著名词人,他的词在当时就广为流传,“凡有井水处皆唱柳词”。
但他的仕途充满坎坷,他于公元1017年赴京赶考,没考上。
他轻轻一笑,填词道:“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
”等了五年,第二次开科又没考上。
他便写了一首《鹤冲天》:“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志。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晌。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这是一首发牢骚的词,但是那美丽的词句和优美的音律却征服了所有人,覆盖了所有的官家和民间的歌舞晚会,最后还传到了宫里。
当时的皇帝宋仁宗一听大为恼火。
又过了三年,柳永次参加考试,终于以他出众的才华通过了。
但临到皇帝圈点放榜时,宋仁宗看到柳永的名字,想起了他那首《鹤冲天》,就在旁批道:“且去浅斟低吟,何要浮名?”又把他的名字勾掉了。
皇上的轻轻一笔,彻底地把柳永推到市民堆去写他的歌词。
柳永只好自我解嘲说:“我是奉旨填词。
”从此他终日流连在歌馆妓楼,瓦肆勾栏,他身上的文学才华和艺术天赋与这里的喧闹的生活气息、优美的丝竹管弦、多情婀娜的女子发生共鸣。
仕途上的失意并不妨碍他艺术上的创造,可以说,正是这种失意造就了独特的词人柳永,造就了独特的“俚俗词派”。
古代“奉旨作诗”“奉旨填词”的文人,其实不少。
李白也经常奉旨作诗,比如著名的《清平调》,明朝嘉靖时期,有个著名的奸臣严嵩,他儿子叫严世蕃。
严世蕃是个独眼龙外加贪财鬼,却也是一个写青词的高手。
皇帝下令,让严嵩写,严嵩就让鬼才儿子严世蕃写。
严世蕃也是“奉旨填词”。
可无论李白还是严世蕃,都没把“奉旨填词(作诗)”拿来炒作;偏偏柳永用来“炒作”,而且成了最著名的“奉旨填词”的词人。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李白、严世蕃在他们的时代,都很受皇帝重视,地位高,根本用不着拿这个来炒作。
柳永是哪个朝代的词人

柳永是哪个朝代的词人柳永是哪个朝代的词人柳永是很著名的宋代词人,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柳永是哪个朝代的词人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柳永是哪个朝代的词人柳永(987~1053),是宋代的著名词人。
柳永介绍柳永,崇安(今福建崇安)人,原名三变,字耆卿。
他是宋代开一代词风的大词人,官至屯田员外郎,世号柳屯田。
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门写词的作家。
他的词多取材都市生活,又大量创制慢词,受到下层劳动群众的喜爱,宋元时期流传最广。
相传当时有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之说。
柳永出身官宦之家,父亲柳宜在北宋朝廷任工部侍郎。
柳永小时候与两个哥哥都很有才华,都考中了进士。
在乡里有柳氏三绝的美称。
但在三兄弟中,却是年幼的三变最为聪明伶俐。
据说柳永是吃乳娘奶长大的。
乳娘是个略通诗歌的女子。
她在给柳永喂奶时,常用手指蘸着奶汁在柳永掌心上写字。
小柳永虽然不会读,但识字不少,到了7岁,就成了名噪崇安的神童了。
柳永小时候,不仅才思敏捷,而且学习十分刻苦。
他家门前有一条柳叶河,河边有块大青石。
每天早晚,柳永总提着一杆大笔,蹲在大青石上提腕运劲在水面上练字,日子长了,他在纸上便能写出十分潇洒、飘逸而又沉稳的字了。
乡邻们每逢婚丧嫁娶,多有求他写对联的,人称柳联。
柳叶河边那块大青石,则被后人称为磨砺石。
柳氏三兄弟在学习上都是十分刻苦的,据说他们在赶考之前,连家乡素有风景奇秀甲天下的武夷山都没有游玩过。
只是在临进京之前,三变才提出游一次家乡山水,放松一下情绪,开阔一下眼界。
三兄弟流连于山水之间,乐不思归。
三变更是灵感勃发,思如泉涌。
他一气吟出五阙《巫山一段云》。
词的第一首写道:六六真游洞,三三物外天。
九班麟隐破非烟,何处按云轩?昨天麻姑陪宴,又话蓬莱清浅。
几回山脚弄云涛,仿佛见金鳌。
大自然的美景与美丽的神话故事,相映成趣,勾勒出武夷山水的奇幻与旖旎。
至今,他家乡的群众仍为有柳永这样一支神笔而自豪。
寂寞的柳永,风光的柳词(整理精校版)

寂寞的柳永,风光的柳词语文学习0508 0534寂寞的柳永,风光的柳词叶之秋柳永和中国千百年来的士人一样,有着为官作宰的梦想。
可是柳永的诗人气质,却常常成为他仕途的绊脚石。
关于柳永被皇帝厌弃,坊间流传着两个故事。
一个故事人们比较熟悉,说柳永因为写作《鹤冲天》,其中有诗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结果皇帝看到之后很生气,认为柳永冤枉了自己,既然柳永喜欢填词,那何必又要什么浮名呢。
而柳永更是乖张,干脆举出“奉旨填词”的牌子招摇过市。
这个故事大家比较熟悉,我就不啰嗦了。
说说第二个故事。
宋真宗年间,柳永多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没有考中。
当时的柳永还比较年轻,没有中进士,也不是非常着急,反正有的是青春,于是柳永依然故我,整日流连青楼。
等到宋仁宗年间,柳永的年纪越来越大,一晃都年过四十了,依然是白丁。
虽然柳永在自己的词里面,说什么“才子词人,自是布衣卿相”,但等酒醒的时候,柳永还是渴望穿红衣紫,过一把官瘾。
于是,柳永开始调动自己的各种关系,走后门。
几十年来,柳永还是结交了一些朝廷官员。
比如说有个史大人,可以出入皇宫,在皇帝面前还算说得上话。
史大人看到柳永很有才华,却几十年潦倒,心中很惋惜,答应帮忙,让柳永挑选一两首自己最满意也最合适的词给自己,找机会献给皇帝。
柳永很高兴,于是写了一篇歌功颂德的应制诗《醉蓬莱慢》,满心以为宋仁宗看到一定会大用自己。
没想到事与愿违,这首词不但没有帮到柳永,反而让柳永一生仕途坎坷。
原文如下:渐亭皋叶下,陇首云飞,素秋新霁。
华阙中天,锁葱葱佳气。
嫩菊黄深,拒霜红浅,近宝阶香砌。
玉宇无尘,金茎有露,碧天如水。
正值升平,万几多暇,夜色澄鲜,漏声迢递。
南极星中,有老人呈瑞。
此际宸游,凤辇何处,度管弦清脆。
太液波翻,披香帘卷,月明风细。
有一天宋仁宗心情比较好,想要看看诗词,史大人趁机把柳永的词献上去。
宋仁宗一看开篇的“渐”字就很不高兴,看到后面的“此际宸游,凤辇何处”,觉得和其父宋真宗的挽联相似,心中更是伤怀。
柳永趣闻轶事

• 后来柳永出言不逊,得罪朝官,仁宗罢了 他屯田员外郎,圣谕道:“任作白衣卿相, 风前月下填词。”从此,专出入名妓花楼, 衣食都由名妓们供给,都求他赐一词以抬 高身价。他也乐得漫游名妓之家以填词为 业,自称"奉旨填花巷陌中。51岁时,柳永终于及第,去 过福建,留有《煮海歌》,对当时煮盐为生的民众给予了 深切的同情。短短两年仕途,他的名姓就载入了《海内名 宦录》中,足可见其在经纶事物上的天赋。可惜由于性格 原因,他屡遭排贬,因此进入四处漂泊的“浮生”,养成 了一种对萧索景物,秋伤风景的偏好。柳永晚年穷愁潦倒, 死时一贫如洗,谢玉英、陈师师一班名妓念他的才学和痴 情,凑钱替其安葬。出殡时,东京满城名妓都来了,半城 缟素,一片哀声。谢玉英为他披麻戴重孝,两月后因痛思 柳永而去世。死后亦无亲族祭奠,每年清明节,歌妓都相 约赴其坟地祭扫,并相沿成习,称之“吊柳七”或“吊柳 会”,亦称为“群妓合金葬柳七”。
• 柳永在余杭任上三年,又结识了许多江浙名妓, 但未忘谢玉英。任满回京,到江州与她相会。不 想玉英又接新客,陪人喝酒去了。柳永十分惆怅, 在花墙上赋词一首,述三年前恩爱光景,又表今 日失约之不快。最后道:“见说兰台宋玉,多才 多艺善赋,试问朝朝暮暮,行云何处去?” • 谢玉英回来见到柳永词,叹他果然是多情才 子,自愧未守前盟,就卖掉家私赶往东京寻柳永。 几经周折,谢玉英在东京名妓陈师师家找到了柳 永。久别重逢,种种情怀难以诉说,两人再修前 好。谢玉英就在陈师师东院住下,与柳永如夫妻 一般生活。
• 当然,他也没有忘记此行考中进士的目标,只是 他“自负风流才调”,自信“艺足才高”,“多 才多艺善词赋”(《击梧桐》),没把考试当回 事,以为考中进士、做个状元是唾手可得的事。 他曾经向心上人夸口说,即使是皇帝临轩亲试, 也“定然魁甲登高第”(《长寿乐》)。不料事 与愿违,放榜时名落孙山。他沮丧愤激之余,写 下了传诵一时的名作《鹤冲天》(黄金榜上), 宣称“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你皇帝老儿 不让我进士及第去做官,我不做官,又奈我何! 在词坛上叱咤风云,难道不是一样的辉煌?正是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柳永-最新

柳永词的影响
• 秦观的雅词长调,其铺叙点染之法,也是从柳 词变化而出
• 周邦彦慢词的章法结构,从柳词脱胎
• 北宋中后期____苏轼和周邦彦各开一派, • 而追根溯源,都是从柳词分化而出, • 犹如一水中分,分流并进。
京城坊间歌谣
•不愿穿绫罗,愿依柳七哥; •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 •不愿千黄金,愿中柳七心; •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
柳永晚年穷愁潦倒,死时一贫如洗,是他的歌妓姐妹们集 资营葬。死后亦无亲族祭奠,每年清明节,歌妓都相约赴 其坟地祭扫,并相沿成习,称之“吊柳七”或“吊柳会”。
乐游原上妓如云,尽上风流柳七坟。 可笑纷纷绍绅辈,怜才不及众红裙。
• 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 永。
鹤冲天(1022年)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 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 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 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 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 唱。
前期
晏殊、张先、 晏几道、欧阳修
柳永
承袭“花间”余绪 开拓了词的形式和内容
后期
苏轼、周邦彦
将词推向繁荣和成熟
柳永对词的独特的贡献
1、发展了慢词。《乐府余论》:“(柳词)一时动听,
散布四方,东坡、少游辈继起,慢词遂胜。”
2、多用词调。《乐章集》凡用17个宫调,127种曲 调。 统计数字显示:柳永所用的词调比晏殊多三倍, 比欧阳修多将近两倍,比张先多三分之一。 3、多用赋体。吸收辞赋和骈文的长处,极善铺叙, 并在铺叙中渲染情感。发展了铺叙手法,,基本不 用比兴靠叙述的白描功夫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意境。 4、雅俗并陈。俗者以口语、俗语入词,雅者则可以 熔铸前人诗句,气象宏大。 5、把词从官词中解放出来,大胆引进了市民生活, 市民情感,市民语言,开创了市民所歌唱着的自己 的词。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译文赏析及注释鉴赏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译文赏析及注释鉴赏《望海潮·东南形胜》是由柳永所创作的,这首词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
小编精选了一些关于《望海潮·东南形胜》的鉴赏,一起来看看吧。
《望海潮·东南形胜》宋朝:柳永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望海潮·东南形胜》翻译/译文东南形势重要,湖山优美的地方,江吴的都会,钱塘自古以来十分繁华。
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房屋高高低低,约有十万人家。
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沙堤,怒涛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天然的江河绵延无边。
市场上陈列着珠玉珍宝,家庭里充满着绫罗绸缎,争讲奢华。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有秋天的桂子,十里的荷花。
晴天欢快地奏乐,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
千名骑兵簇拥着长官,乘醉听吹箫击鼓,观赏、吟唱烟霞风光。
他日画上美好景致,回京升官时向人们夸耀。
《望海潮·东南形胜》注释东南形胜:地理条件优越。
胜,优美的。
三吴:。
“三吴”,旧以吴兴、吴郡,会稽为三吴,或称吴兴,丹阳、会稽为三吴。
这里泛指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
一作江吴。
都会:大都市。
杭州是这一地区的最大的城市,所以称为“三吴都会”。
钱塘:即杭州。
画桥:上面画有彩绘的桥梁。
风帘:门上挂的用来挡风的帘子。
翠幕:幕帐。
参差:指房屋楼阁高低不齐。
一说指数量上的不确定,有“大约”的意思。
云树:树木远望似云,极言其多而高大。
堤:指钱塘江的大堤。
天堑:堑,壕沟,天堑,天然形成的壕沟,这里指钱塘江。
涯:边际。
市列:陈列。
柳永(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

一步踏尽一树白 一桥轻雨一伞开 一梦黄粱一壶酒 一身白衣一生裁
谁风雨不改红楼游,载不动悲愁 满座诗赋换热酒,此局棋怎走 尘香露花莹流连珠帘后 黄土尘尘何辽阔,难再听前奏 淡看秋雨凄凄功名佳人伴今宵
《白衣》 词:Darsity 曲:河图 编曲:河图 唱:河图
人生三境界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解析:第一境界以西风刮得绿树落叶凋谢,表示当前形势相当恶劣,而也只有他能爬上高楼,居高临 下高瞻远瞩,看到远方看到天尽头,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说明他能排除干扰,不为暂时的烟雾所迷惑。他能看到形势发展的主要方向,能抓住斗争的主要矛盾。这是能取得成功的基础。这一境界是立志、是下决心,只有具备了这个条件才会有第二、第三境界。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 解析:第二境界是描述如何为此下决心而努力奋斗。人瘦了、憔悴了,但仍“终不悔”。就是说尽管遇到各式各样的困难,还要坚持奋斗,继续前进,为了事业一切在所不惜。在这个世界上干什么都没有平坦大道,要敢于创新,也要善于等待。这是执着地追《青玉案》) 解析:第三境界是指在经过多次周折,经过多年的磨练之后,就会逐渐成熟起来,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他能明察秋毫,别人不理解的事物他能豁然领悟贯通。这时他在事业上就会有创造性的独特的贡献。这是功到事成。这是用血汗浇灌出来的鲜花,是用毕生精力铸造的大厦。
柳永雨霖铃柳永《雨霖铃》

柳永雨霖铃柳永《雨霖铃》在群星璀璨的北宋词坛上,柳永是耀眼的明星之一,而在不胜枚举的柳词中,《雨霖铃》是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
全诗如下:雨霖铃寒蝉凄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注释① 长亭:古代在交通要道边每隔十里修建一座长亭供行人休息,又称十里长亭。
靠近城市的长亭往往是古人送别的地方。
②凄切:凄凉急促。
③骤雨:急猛的阵雨。
④都门:国都之门。
这里代指北宋的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
⑤帐饮:在郊外设帐饯行。
⑥无绪:没有情绪。
⑦兰舟:古代传说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南朝梁任昉《述异记》。
这里用做对船的美称。
译文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
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
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
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
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
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能和谁一同欣赏呢?赏析一《雨霖铃》全词围绕伤离别而构思,先写离别之前,重在勾勒环境;次写离别时刻,重在描写情态;再写别后想象,在刻划心理。
不论勾勒环境,描写情态,想象未来,词人都注意了前后照应,虚实相生,做到层层深入,尽情描绘,情景交融,读起来如行云流水,起伏跌宕中不见痕迹。
这首词的情调因写真情实感而显得太伤感、太低沉,但却将词人抑郁的心情和失去爱情的痛苦刻划的极为生动古往今来有离别之苦的人们在读到这首《雨霖铃》时,都会产生强烈的共鸣。
语文作文素材之名人素材_柳永

名人素材:柳永高中人物简介: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生于沂州费县(今山东费县),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先世为中古士族河东柳氏,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
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
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
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世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人物事迹:柳永年轻时参加礼部考试屡试屡落,在生活中因沉迷于烟花巷陌,所以诗词多半描写歌妓生活、城市风光。
但宋仁宗喜好儒雅,因此当有人向他举荐柳永时遭到驳回。
面对如此失意的人生,柳永没有消沉,而是抱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生活,终于在暮年时,他在仁宗特开恩科后登上进士。
因为常年与底层百姓为伴,柳永在为官期间体恤百姓疾苦、为政有声,所以被誉为“名宦”。
分析:古代怀才不遇的名人诗人有很多,在遭受生活的打击下,很少有人还能一如始终的对生活充满乐观的态度。
在这个素材里,你可以说柳永豁达的性格,也可以赞扬他热爱生活的态度,甚至从不忘初心的角度入手。
比如可以这样提论点:要做到对生活深入骨子的热爱。
优美语段:无论人生如何,我们都要做到对生活深入骨子的热爱。
人生最失意的时候不是遭受了各种打击,而是遭受打击后对生活的失望。
对于北宋词人柳永来说,屡次落第并遭到仁宗的鄙视算是持续输出的伤害了,但到暮年他终于为官并因为体恤百姓疾苦而获得“名宦”之名。
柳永最终实现了自身的人生价值,我认为这源于他一直乐观豁达、热爱生活的态度。
柳永的生平简介

柳永的生平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
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
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
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柳永是北宋一大词家,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所以在词史上有重要地位。
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扩大了词境,佳作极多,他不仅仅开拓了词的题材资料,而且制作了超多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词作流传极广,“凡有柳永所作的许多篇章用凄切的曲调唱出了盛世中部分落魄文人的痛苦,真实感人。
他还描绘了都市的繁华景象及四时节物风光,另有游仙、咏史、咏物等题材。
柳永发展了词体,留存二百多首词,所用词调竟有一百五十个之多,并大部分为前所未见的、以旧腔改造或自制的新调,又十之七八为长调慢词,对词的解放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柳永还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他的词讲究章法结构,词风真率明朗,语言自然流畅,有鲜明的个性特色。
他上承敦煌曲,用民间口语写作超多“俚词”,下开金元曲。
柳词又多用新腔、美腔,旖旎近情,富于音乐美。
他的词不仅仅在当时流播极广,对后世影响也十分深巨,他是北宋前期最有成就的词家,有《乐章集》。
《乐章集》中描述羁旅穷愁的,有《雨霖铃》、《八声甘州》等,以严肃的态度,唱出不忍的离别,难收的归思,极富感染力。
柳永轶事典故

柳永轶事典故 柳永是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 《八声甘州》 。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柳永的轶事典故, 一起来看一下吧。
奉旨填词 史载,柳永作新乐府,为时人传诵;仁宗洞晓音律,早年亦颇好其词。
但柳 永好作艳词,仁宗即位后留意儒雅,对此颇为不满。
及进士放榜时,仁宗就引用 柳永词“忍把浮名, 换了浅斟低唱”( 《鹤冲天·黄金榜上》 )说: “既然想要‘浅 斟低唱’,何必在意虚名”,遂刻意划去柳永之名。
宋人严有翼亦载有此事,说有人向仁宗推荐柳永,仁宗回复“且去填词”, 并说自此后柳永不得志,遂出入娼馆酒楼,自号“奉圣旨填词柳三变”。
眠花宿柳 柳永生在一个典型的奉儒守官之家, 自小深受儒家思想的系统训练, 养成功 名用世之志,然而,他一旦出入“秦楼楚馆”,接触到“竞赌新声”,浪漫而放 荡不羁的性格便显露出来,因此,青楼成了他常去之处。
科举落第后,柳永沉溺 烟花巷陌,都市的繁华、歌伎的多情,使柳永仿佛找到了真正的自由生活。
在宋代,歌伎以歌舞表演为生,其表演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她们的生活 处境。
演出效果取决于演技和所演唱的词,演技靠个人的勤奋练习,而词则靠词 人填写。
歌伎为了使自己的演唱吸引观众,往往主动向词人乞词,希望不断获得 词人的新词作,使自己成为新作的演唱者,以给听众留下全新的印象,同时也希 望通过词人在词中对自己的赞赏来提升名气。
柳永落第后,频繁地与歌伎交往, 教坊乐工和歌伎填词,供她们在酒肆歌楼里演唱,常常会得到她们的经济资助, 柳永也因此可以流连于坊曲, 不至于有太多的衣食之虞。
歌伎是柳永词的演唱者 和主要歌咏对象, 存世柳词中涉及歌伎情感方面的约 150 首, 歌伎激发了柳永的 创作热情,满足了他的情感追求,促成了他的创作风格,也奠定了他的文学 地位。
白衣卿相 柳永年轻时应试科举,屡屡落第;即暮年及第,又转官落魄,终官不过屯田 员外郎。
北宋著名词人柳永的个人简介

北宋著名词人柳永的个人简介(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计划、党团报告、合同协议、策划方案、演讲致辞、规章制度、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plans, party and youth league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北宋著名词人柳永的个人简介柳永的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
他为杭州写了一首词,却引起一场战争、杀一个皇帝、造就一位英雄

他为杭州写了一首词,却引起一场战争、杀一个皇帝、造就一位英雄一、1003年,宋朝“网红”柳永还是小透明。
他经常心不在焉的走在西湖边,眉头紧锁、嘴巴里嘟嘟囔囔:“出名要趁早啊,再不红就老了。
”突然,柳永想到一条捷径——抱大腿。
在杭州城,最大的腿是孙何。
此人是两浙转运使,掌握着财政、监察、理政的大权,地位相当于省长。
众所周知,宋朝的文人喜诗词、爱音乐。
孙何也喜欢听音乐,只不过他经常在自己家办演唱会,然后请杭州城的歌手们上门演唱。
想到这一点,柳永明白了抱大腿的正确姿势。
他找到一名杭州当红歌手,然后对她说:“小仙女,我给你写一首歌吧,肯定能火。
”“好呀好呀,小哥哥最好了。
”“但你必须在孙大人家里唱。
”“没问题,火了就请你吃小龙虾。
”柳永从怀里摸出一张皱巴巴的纸,递给旁边一脸嫌弃的小仙女,告诉她一定要唱,肯定火、肯定火。
一个月后,杭州孙府演唱会如期举行。
亭台楼阁之下,悬挂的大红灯笼都写着“孙”字,好像在告诉客人们:“这里是花果山,你们都是猴子请来的逗比。
”舞台上烛光闪烁,穿着晚礼服的小仙女轻启朱唇: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里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一首柳永的《望海潮》送给大家,谢谢。
”在贵宾席坐C位的孙何彻底懵逼了,他实在难以想象,杭州城还有这么懂他的贴心知己啊。
因为柳永在《望海潮》中全景展示了杭州:人口众多、商业兴旺、人民幸福,关键是环境保护做的特别好,好山好水好地方......那么取得优异成绩是谁的功劳?牛逼的孙大人啊(此处应有掌声)。
孙何立刻站起来,派自己的马车去请柳永前来赴宴:“告诉他,麻辣小龙虾管饱。
”有孙何的点赞、转发,柳永彻底红了。
这时,他才20岁。
在以后的岁月中,柳永填的每一首词都有几十万人点赞,真爱粉遍天下,号称“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
柳永生平事迹

柳永生平事迹生平简介白衣卿相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
北宋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代表作《雨霖铃》。
原名三变,字景庄。
后改名永,字耆卿。
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
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耽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
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景祐进士,官屯田员外郎。
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
死时靠妓女捐钱安葬。
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词作流传极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有《乐章集》。
柳永的父亲、叔叔、哥哥三接、三复都是进士,连儿子、侄子都是。
柳永本人却仕途坎坷,景祐元年(1034年),才赐进士出身,是时已是年近半百。
曾授屯田员外郎,又称柳屯田。
词作极佳,流传甚广。
其作品仅《乐章集》一卷流传至今。
描写羁旅穷愁的,如《雨霖铃》、《八声甘州》,以严肃的态度,唱出不忍的离别,难收的归思,极富感染力。
少年柳永混迹于烟花巷陌中,当时歌妓们的心声是:“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
”51岁时,柳永终于及第,去过福建,留有《煮海歌》,对当时煮盐为生的民众给予了深切的同情,短短两年仕途,他的名姓就载入了《海内名宦录中》,足可见其在经纶事物上的天赋。
可惜由于性格原因,屡造排贬,因此进入四处漂泊的“浮生”,养成了一种对萧索景物,秋伤风景的偏好。
柳永常以宋玉自比,对此,不与置评。
柳永晚年穷愁潦倒,死时一贫如洗,是他的歌妓姐妹们集资营葬。
死后亦无亲族祭奠,每年清明节,歌妓都相约赴其坟地祭扫,并相沿成习,称之“吊柳七”或“吊柳会”。
柳永的一生有对官宦生活的不懈追求。
第一次赴京赶考,落榜了。
第二次又落榜。
柳永落榜发牢骚写《鹤冲天?黄金榜上》惹恼宋仁宗

柳永落榜发牢骚写《鹤冲天•黄金榜上》惹恼宋仁宗柳永落榜发牢骚写《鹤冲天·黄金榜上》惹恼宋仁宗奉旨填词当年,官宦家庭出身,自小饱读诗书,自信满满的柳永,第一次来汴京参加进士科考试,本以为会手到擒来,一举夺魁,没想到光荣落榜。
他满纸牢骚言,一把心酸泪写下了著名的《鹤冲天·黄金榜上》。
黄金榜上。
偶失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得丧。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芳。
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虽说柳永不屑于皇家的官考,可是他的本心还是想高中。
为他只得自我安慰,考不上有什么关系呢?我不过是偶错失机会而已,即使政治清明的年代君王也会错失贤才嘛?我又何必为功名患得患失,不如,就做一风流才子,为歌女写词去,就算俺身着白衣,也能少杀公卿将相。
青春,如白驹过隙啊,我自由自在徜徉在烟花柳巷,功名算什么啊,做个才子词人有何不好?我宁愿把功名换作,手中薄酒一杯,和耳畔美女的婉转低唱。
柳永年轻也极端,受一次落榜的打击便在烟花柳巷开始肆意放荡。
这一曲《鹤冲天》却经那些歌女粉丝们疯狂传唱,流传很广,也传到了汴京的朝堂之上。
柳永不把皇家的功名放在眼里也就罢了,可他偏还对科考抱有希望。
第三次去参加科考,据说那一次他考上了,但是临轩放榜时,宋仁宗看到了柳永的名字,很生气,你不是看不起我皇家的功名吗?去浅斟低唱吧。
他特批道:且去填词。
御笔一挥把柳永的名字勾掉,也终结了他的仕途人生。
我的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宋词人柳永的粉丝:最大牌的竟然是皇帝宋仁宗
热闹非凡的“超女”、“超男”曾轰动大半个中国,节目空前火爆,“偶像”红得发紫,若论功行赏,这绝对与一大帮子铁杆“粉丝”有关。
尽管他们自称“新新人类”,其实,这“粉丝”是古已有之。
北宋词人柳永,就有一帮最狂热最忠诚也最具规模的“粉丝”。
论数量,当时民谣说“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就是说柳永的“粉丝”遍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市井瓦肆,不计其数。
论狂热,柳永的“粉丝”也丝毫不输于“超女”。
一手绝妙好词,随便给哪个歌妓写上几句,她就身价倍增。
于是,歌妓们对他爱得发狂。
柳永又称柳七,能和柳七亲热唱和,哪怕是倒贴银子,都成了歌妓们的最高愿望:“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
”这顺口溜不知怎么传到宫里,仁宗醋意顿生,气得差点吐血,心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怎么能让这个小瘪三抢了我的头彩?但碍于身份,不能和一个风流文人争风吃醋,只好独自郁闷。
论铁杆,柳永的“粉丝”更是忠心不贰,无与匹敌。
柳永死时家无余财,他的那帮歌妓“粉丝”自发集资营葬。
死后亦无亲族祭奠,年年清明,认识不认识的“粉丝”们都相约赴其坟地祭扫,以至于相沿成习,称之为“吊柳七”或“吊柳会”。
哪像现在的“粉丝”们,朝秦暮楚,这一阵儿追张三,过几天又捧李四,追时奉若神明,弃时甩若敝屣。
论影响,柳永的“粉丝”也是不得了的。
连宋仁宗都成了他的“粉丝”,仁宗虽羞于承认,还对柳永有几分嫉妒,可从他对柳词的熟悉程度,便可见其做“柳丝”的狂热。
柳永《鹤冲天》中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句,仁宗看到柳永的考试卷子,就不假思索信手批道:“此人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
”这一下子,柳永就成了“奉旨填词”的“天王巨星”了。
论“副作用”,柳永的“粉丝”也闹出了惊天动地的大动作。
追捧偶像,总难免有副作用。
追捧“超女”的副作用,除了使许多孩子迷恋唱歌不愿上学外,湖南还曾有一个15岁的女“粉丝”,为参加超女比赛减肥过度成病,居然“饿死”。
比较而言,柳永的副作用似乎更有诗意,气魄也更大一些。
柳永名词《望海潮》中有佳句称赞杭州之美:“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想不到被他千里之外的一个著名“粉丝”金主亮看到了,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效果,“此词传播,金主亮闻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
”这样惊人的“副作用”,差一点儿被人当成出卖情报的汉奸了,这是柳永万万想不到的。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柳永及其“粉丝”早已作古,随风远去,留下美好记忆。
愿时下的偶像与“粉丝”都能比柳永更精彩、更健康、更洒脱也更有品位,同时也少一点“副作用”,唱红今天的“杨柳岸、晓风残月”。
相关阅读推荐:宋仁宗立储风波:常年无子曾遭遇骗子冒充私生子宋仁宗的故事:宋仁宗看裸妇相扑曾遭司马光斥责宋仁宗朝的政治环境:宽松开明促进了国家的发展科举轶事:宋仁宗因为一个错字让准状元王旭落榜宋仁宗如何虚心纳谏?将武将进献美女遣散出宫相关专题:宋仁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