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18春《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法(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语18春《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法(二)》
18春《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法(二)》作业_1
一、单选题( 每题4分, 共5道小题, 总分值20分)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基础汉语课本》是结构法教材时期的集大成者
B. 《实用汉语课本》是我国第一部获奖的对外汉语教材
C. 《初级汉语课本》是第一套对外汉语教学分技能系列教材
D. 《基础汉语课本》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基础汉语教材之一
答案:D
2.确定语法难易度的角度不包括
A. 结构角度
B. 语义角度
C. 用法角度
D. 频率角度
答案:D
3.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是()。

A. 暗部就班
B. 明查暗访
C. 仗义直言
D. 残无人道
答案:B
4.确定语法难点的方法不包括
A. 经验
B. 理论
C. 材料
D. 猜测
答案:D
5.有关“再”“又”的表述错误的是
A. “再”表示主观上打算对某一事物作重复,表现出的常为未实
现的
B. “又”表示客观上动作的重复,多表示动作已重复或客观规律的重复
C. “又”用在陈述句中更多,“再”用在祈使句、假设句中更多
D. “再”一般用在能愿动词前
E. “又”既可用在能愿动词前,又可用在非能愿动词前。

答案:D
二、多选题( 每题4分, 共10道小题, 总分值40分)
1.动词的语法特征有()
A. 具有组合能力
B. 具有造句能力
C. 一般后面可带“着、了、过”表示动态
D. 形态特征/词形变化:一部分动词可重叠
答案:ABCD
2.句子成分包括
A. 主语
B. 谓语
C. 定语
D. 状语
E. 宾语
F. 补语
3.词义的性质有
A. 概括性
B. 模糊性
C. 社会性
D. 民族性
4.外国人语法结构方面的偏误有
A. 语序错位
B. 词语残缺
C. 词语误加
D. 词语误代
E. 句式杂糅
F. 句法条件
5.对外汉语词汇教学难度大体现在哪些方面
A. 词汇量大
B. 新词语层出不穷
C. 除了有音、形、义,还有文化因素
D. 汉字难记
6.下列词是联合式构词的有()。

A. 是非
B. 动静
C. 声音
D. 道路
7.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包括的三级语法单位系统是
A. 词
B. 词组
C. 句子
D. 音位
8.在教授句型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A. 尽可能用例句.情景,少从理论到理论。

B. 讲解的语言要简明扼要。

C. 讲语法不是一次性完成,是随着练习逐步完成的。

D. 主张用汉语讲解汉语的语法。

9.下列属于叠韵词的是
A. 蟑螂
B. 烂漫
C. 猩猩
D. 参差
10.识别词类的标准有
A. 组合功能
B. 句法功能
C. 表述功能
D. 判断功能
三、判断题( 每题4分, 共10道小题, 总分值40分)
1.饺子--面食--食品,是上下位的类属关系。

2.所有的语音构词都是单纯词。

3.附加式构词是复合式构词类型的主体,最为能产。

4.“不是……吗?”是反问形式。

5.从偏误中也可以看到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意义。

6.“再”跟“又”的用法相同。

7.语法教学贯穿教学始终,中高级阶段以语法教学为核心。

8.简称式构词即将词组简称成一个词,是汉语单音节化的结果。

9.语法意义是词性和词性所反映出的句法功能。

10.偏正式合成词分为定中和状中两类。

18春《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法(二)》作业_2
一、单选题( 每题4分, 共5道小题, 总分值20分)
1.中高级阶段教材的选词原则不正确的是
A. 注重词语的实用性
B. 控制常用词与超纲词的比例
C. 适当增加新词语
D. 注重口语化
2.词义与语素义、结构义的关系不包括
A. 词义等于结构义加语素义
B. 词义等于结构义加语素义加附加义
C. 词义与结构义、语素义无关
D. 词义等于语素义
3.下列属于是非问句的是
A. 谁今天休息?
B. 屋里有人吧?
C. 他吃米饭还是吃馒头?
D. 你喜不喜欢这本书?
4.下列属于动词谓语句的是
A. 小张18岁
B. 我们学习语法
C. 这本书好极了
D. 他作业写完了
5.教师对待学生语法偏误的态度错误的是
A. 对偏误的本质要有全面的认识
B. 及时纠正偏误
C. 对偏误的性质进行分析,以区分轻重缓急
D. 采取有错必纠的机械态度
二、多选题( 每题4分, 共10道小题, 总分值40分)
1.语法偏误分析的三个角度包括()。

A. 语法结构
B. 语义方面
C. 语音方面
D. 语用方面
2.汉语词汇的特点有
A. 语音形式的双音节化,构词方法的句法化。

B. 词义的理据性
C. 造词的灵活性
D. 汉语词汇的连锁性和可塑性
E. 词义角度
3.下列属于并列复句的有
A. 沙漠地区空气干燥,日光的照射特别强。

B. 既不敢出去,又没事可作。

C. 车夫急着上雨布,铺户忙着收幌子,小贩们慌手忙脚地收拾摊子,行路的加紧往前奔。

D. 他一边咕哝,一边迅速穿上衣服。

E. 柏油路晒化了,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4.下列属于音译外来词的有
A. 蝙蝠
B. 阿尔巴尼亚
C. 沙发
D. 咖啡
5.词义的构成包括()。

A. 理性意义
B. 附加意义
C. 语法意义
6.“着”可以表示动作的()。

A. 持续
B. 完成
C. 进行
D. 完结
7.词汇系统自身具有的特征包括
A. 概括性
B. 模糊性
C. 社会性
D. 民族性
8.根据词组构成的结构特征分类,词组分为
A. 述宾词组
B. 述补词组
C. 偏正词组
D. 联合词组
E. 主谓词组
9.语法研究的三个层面是()。

A. 句法
B. 语义
C. 语用
D. 语感
10.词汇在意义关系上的联系包括
A. 主题联系
B. 横向联系
C. 纵向联系
D. 反向联系
三、判断题( 每题4分, 共10道小题, 总分值40分)
1.“的、地、得”的区别问题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问题。

2.词汇系统自身具有概括性和模糊性的特征。

3.“往往”和“常常”都是频率副词。

4.“闯红灯”“找工作”是动宾短语。

5.理论语法的特点是实用性、简明、稳定。

6.一团士兵、一团头发、一团和气,体现了“团”由实义向虚化义的转变。

7.具有连接作用的词叫作介词。

8.语言符号的离散性和客观事物的连续性间的矛盾产生了语言的概括性。

9.中心词分析法是句子分析的方法之一。

10.“就”是区别词。

18春《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法(二)》作业_3
一、单选题( 每题4分, 共5道小题, 总分值20分)
1.模糊词义的特征不包括
A. 非定量性/不定性
B. 数量不定
C. 标准确定
D. 伸缩性
2.下列属于无主句(动词性非主谓句)的是
A. 你轻一点
B. 有人来了
C. 哎呀
D. 赶紧啊
3.目的为教学服务,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内容是规范的、简洁扼要的、系统的,着重研究语法形式的用法的语法是()。

A. 教学语法
B. 理论语法
4.第一套贯彻结构、情景及功能相结合原则的教材是
A. 《基础汉语课本》
B. 《汉语教科书》
C. 《实用汉语课本》
D. 《初级汉语课本》
5.以提高学生运用汉语的能力,培养从事语言教学与研究的能力为目标的语言教学是()。

A. 第一语言教学
B. 第二语言教学
二、多选题( 每题4分, 共10道小题, 总分值40分)
1.确定语法难点的方法有()。

A. 经验
B. 实践
C. 理论
D. 材料
2.下列词语不是双声叠韵的有()。

A. 蜘蛛
B. 蝴蝶
C. 芙蓉
D. 蝙蝠
3.下列属于主谓式合成词的有
A. 心寒
B. 地震
C. 眼花
D. 打倒
4.词义的附加意义有
A. 形象色彩
B. 感情色彩
C. 态度色彩
D. 语体色彩
5.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教学类型有哪些
A. 普通教育
B. 预备教育
C. 专业教育
D. 特殊教育个别教育
6.词汇教学原则包括
A. 确定词汇教学中的重点词和非重点词
B. 不同语言技能和不同课程所需词汇应提出不同要求
C. 循序渐进,由易而难
D. 重视词汇的重现率。

7.下列是名词中的时间词的有
A. 昨天
B. 去年
C. 立刻
D. 过去
E. 唐朝
F. 已经
8.中高级阶段教材的选词原则包括()。

A. 注重词语的实用性
B. 控制常用词与超纲词的比例
C. 适当增加新词语
D. 注重口语化
9.句子按语气分类,可分为
A. 陈述句
B. 祈使句
C. 疑问句
D. 感叹句
10.下列属于趋向补语的是
A. 起来
B. 跳出
C. 传开去
D. 拿走
E. 救活
三、判断题( 每题4分, 共10道小题, 总分值40分)
1.“的”是结构助词。

2.“有点儿”和“一点儿”有相同之处,但又有所区别。

3.“他喜欢我安静。

”是双宾句。

4.偏误是第二语言习得中必有的正常的现象。

教师对学生的语言偏误,既无须视为大敌,也不应过分挑剔。

5.名词具有陈述作用。

6.“美妙的渲染”是动宾结构。

7.“三个小时看一本书”和“一本书看三个小时”,说明位置变化可能导致语义发生变化。

8.“最累”是定中短语。

9.可能补语的肯定式相当于“能+动词”。

10.一般来说,语素义不能完全表示词义。

18春《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法(二)》作业_4
一、单选题( 每题4分, 共5道小题, 总分值20分)
1.下列属于祈使句的是
A. 啊!我亲爱的祖国!
B. 给我点水喝呀!
C. 哎呀,真好看哪!
D. 你累了吧?
2.汉语合成词不包括
A. 附加式构词
B. 复合式构词
C. 简称式构词
D. 叠音词
3.下面不属于偏正复句的是()。

A. 转折复句
B. 因果复句
C. 假设复句
D. 并列复句
4.下列关于“一再”和“再三”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再三”的动词是自主动词,可控制的。

“一再”的动词可以是自主动词,也可以是非自主动词。

B. “再三”和“一再”都可以用在将来时。

C. “再三”和“一再”都不可以加动词加“一下”。

D. “再三”和“一再”都只能在动词前。

5.“了”表示动作的()。

A. 完成
B. 持续
C. 进行
D. 变化
二、多选题( 每题4分, 共10道小题, 总分值40分)
1.教学语法的特点有()。

A. 实用性
B. 简明
C. 稳定
2.第二语言语法教学的目标有
A. 揭示语言结构规律
B. 培养从事语言教学与研究的能力
C. 学会汉语
D. 提高学生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3.理论语法的特点是()。

A. 理论性
C. 创新
4.下列属于反问句的是
A. 你累了吧?
B. 我怎么会不去呢?
C. 你听见了没有?
D. 我是这样说的吗?
5.根据谓语性质的不同,主谓句还可以分为
A. 动词谓语句
B. 形容词谓语句
C. 名词(体词)谓语句
D. 主谓谓语句
6.虚词没有具体的词汇意义,只有功能的意义,虚词包括
A. 副词
B. 介词
C. 连词
D. 助词
7.下面构词方式是述补的词有()。

A. 提高
B. 分享
C. 说明
D. 高低
8.下列属于结果补语的是
A. 吓跑
B. 摆整齐
C. 举起
D. 拿来
E. 打扫干净
9.下列属于偏正式合成词的有
A. 司令
C. 布鞋
D. 火车
10.对外汉语语法体系分八类补语,有结果补语、程度补语、可能补语、趋向补语,此外还有
A. 数量补语
B. 时量补语
C. 动量补语
D. 介宾词组补语
三、判断题( 每题4分, 共10道小题, 总分值40分)
1.“二百五”的词义与语素义、结构义无关。

2.“他喜欢吃油条”到“他是个老油条”中的“油条”的变化是从文化义到一般义。

3.“结婚”“吃饭”是离合词。

4.“我告诉你一件事”是双宾语句。

5.动词具有指称作用。

6.《实用汉语课本》是“第一套贯彻结构、情景及功能相结合原则的教材”。

7.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把词分为8类。

8.饺子--面食--食品,是上下位的类属关系。

9.辨析法用于释义的初级阶段,通过教具实物建立词语与教具的直接联系。

10.“把”字句的语序是:主语(施事)+把+名(受事)+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