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高中地理必修一成长训练试卷(12份) 中图版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动成长
夯基达标
1.下面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解析:地球自西向东转,从极地上空俯视北半球为逆时针,南半球为顺时针。
答案:C
2.下列有关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和夜
B.地球上物体做水平运动时方向会发生偏转,在北半球向左偏
C.地球在不停地自转,西边的地点总是比东边的地点先见到日出
D.地球自转产生的惯性离心力使得赤道略鼓,两极稍扁
解析: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
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也就不断地交替,即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的现象。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一纬度地区,位于东面的地点总是比西面的地点先看到日出。
物体水平运动发生偏转的规律是: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无偏转。
答案:D
3.关于晨昏线(圈)所在平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晨昏线永远垂直于太阳光线②该面通过地球的地心③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该面与南极圈相切④太阳直射赤道时,该面与地轴重合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④
解析:晨昏圈是个大圆,晨昏线所在平面永远与太阳光线垂直。
因此晨昏圈所在的平面经过地心。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晨昏圈平面与南极圈相切,当太阳直射赤道时,晨昏圈平面与地轴重合,故选D项。
答案:D
4.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使运动物体的水平运动方向( )
A.在任何地方均偏转
B.在极地不发生偏转
C.在北半球自低纬度向高纬度运动时向东偏
D.在南半球自高纬向中纬运动时向东偏
解析: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纬度越高偏向越明显,只有赤道上不偏向。
答案:C
5.关于地球自转、公转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转和公转的方向相反
B.地球自转的同时,又围绕太阳公转
C.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夹角是66°34′
D.太阳既是地球公转的中心,也是地球自转的中心
解析: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3°26′,叫做黄赤交角。
地球绕太阳公转,又绕地轴自转。
答案:B
2007年2月18日,世界华人共同迎来了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
完成6—7题。
6.纽约的华人听到中国大陆撞响“农历猪年”第一声钟响为当地时间( )
A.2007年2月18日0时
B.2007年2月18日11时
C.2007年2月17日11时
D.2007年2月17日24时
7.下列城市的居民,最早见到“农历猪年”曙光的是( )
A.漠河
B.海口
C.上海
D.高雄
解析:第6题,纽约为西五区,与北京时间东八区的时差为13小时,然后用北京时间减去13小时即是纽约当地的时间。
第7题,2月18日,太阳直射南半球,越往南昼越长,日出时间越早;纬度相近的海口和高雄,东面要比西面早看到日出。
因此选择D项。
答案:6.C 7.D
8.美国哈佛大学(42°N,71°W)举办国际网页制作比赛,收件时间以当地时间2月15日23时截止,直接以网络(Email)传送。
一位住在悉尼(34°S,151°E)的学生打算报名参加,假设当时网络传输没有任何故障,请问他最迟应在何时将作品发出( )
A.2月15日上午8时
B.2月16日下午2时
C.2月16日晚上8时
D.2月15日凌晨2时
解析:本题较容易。
哈佛大学位于西五区,悉尼位于东十区,因此悉尼的时间比哈佛早15小时,当哈佛大学于2月15日23时截止收件时,悉尼为15日23时+15时=16日14时。
答案:B
某日一位来自R城的游客在北京一宾馆住宿,此时R城的日期和区时与北京都不同(见下图)。
据图完成9—10题。
9.根据推测R城的位置在( )
A.东半球、东时区
B.东半球、西时区
C.西半球、西时区
D.西半球、东时区
10.R城可能是( )
A.法兰克福
B.乌鲁木齐
C.开罗
D.纽约
解析:第9题,根据图示R城时间(6:00或18:00),北京时间(7:00或19:00),且R 城的日期和区时与北京时间都不同,推知R城时间应为18:00,北京时间为第二天的7:00。
R城位于西五区,属于西半球、西时区。
第10题,位于西五区的城市是纽约。
答案:9.C 10.D
11.有关地球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公转轨道为一正圆
B.地球公转至近日点时速度最快,正值北半球的夏至日
C.北半球夏半年的时间比冬半年短,是因为与公转速度的变化有关系
D.地球离太阳最远时为7月初
解析:地球公转轨道为一近似正圆的椭圆;地球在公转轨道近日点时是1月初,为北半球的冬季。
北半球夏半年时地球公转速度慢,而北半球冬半年时地球公转速度快,所以北半球夏
半年应比冬半年的时间长一些。
答案:D
12.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原因是( )
A.地球的公转
B.地球的自转
C.太阳的运动
D.地球公转运动和不变的地轴倾角
解析:地球的公转运动和不变的地轴倾角是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原因。
答案:D
13.在地球上,一年中正午物体的影子始终朝南的是( )
A.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
B.北回归线以北
C.南北回归线之间
D.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
解析:太阳直射最南端为23°26′S,因此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影子朝南,但66°34′S以南有极夜现象。
答案:D
14.如果黄赤交角缩小,则( )
A.热带、寒带范围缩小,温带范围扩大
B.热带、寒带范围扩大,温带范围缩小
C.热带范围缩小,温带、寒带范围扩大
D.热带范围扩大,温带、寒带范围缩小
解析:这是一道考查黄赤交角与五带分界线的关系题,有一定代表性,并可通过此题掌握规律。
首先要清楚黄赤交角与热带、温带、寒带划分界线的关系:由于目前黄赤交角为23°26′;南北回归线的纬度也是23°26′;南北极圈的纬度为90°-23°26′=66°34′。
地球上五带的划分正是以这两条线为界,即南北回归线之间因其有太阳直射机会为热带。
回归线与极圈之间为温带,是过渡地带。
南北极圈以内,因其有极夜现象,为寒带。
由此可以对此题进行判断和选择:如果黄赤交角缩小,南北回归线的纬度降低,有太阳直射机会的地区范围缩小,即热带缩小;那么温带的范围就增大,故正确答案为A项。
相反,如果黄赤交角增大,南北回归线的纬度增大,太阳直射的范围扩大即热带增大;极圈的纬度降低,极圈内范围扩大,即寒带范围扩大;温带范围缩小。
所以,通过此题,我们可以掌握这样的规律:热带和寒带范围是随黄赤交角的扩大而扩大,随黄赤交角的缩小而缩小,是同步的,而温带范围与其变化相反。
答案:A
根据一页日历所提供的信息(图中的时间指“北京时间”),完成15—16题。
15.日历所示的冬至时刻,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 )
A.23°26′N,63°15′E
B.23°26′S,176°45′E
C.23°26′N,176°45′E
D.23°26′S,63°15′E
16.在日历所示日期前后,地球公转速度及变化趋势是( )
A.较慢,逐渐加快
B.较快,继续加快
C.较快,逐渐减慢
D.较慢,继续减慢
解析:考查地球公转的有关特征。
12月22日冬至日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南回归线,再根据时差计算,已知冬至为北京时间8时13分,可求出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在120°E向东加上56°45′[(12时-8时13分)×15°]即得太阳直射点的经度。
冬至日前后地球正向近日点(1月初)靠近,故公转速度较快,并继续加快。
答案:15.B 16.B
读下图,完成17—19题。
日出时刻随纬度的变化关系示意图
17.太阳直射点位于( )
A.0°
B.23°26′N
C.20°S
D.20°N
18.甲地昼长为( )
A.8小时
B.10小时
C.14小时
D.16小时
19.乙地夜长比甲地略短,且甲、乙两地同时迎来日出,乙地位于甲地的( )
A.东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北方向
解析:第17题,由图可知,北半球日出时间在6时前,说明北半球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读图又可看出,70°N以北极昼,从而确定太阳直射20°N。
第18题,甲地7:00时日出,昼长为10小时。
第19题,甲、乙两地同时迎来日出,说明两地在同一晨线上,乙地夜长比甲地略短,乙地在甲地北侧。
答案:17.D 18.B 19.D
下图甲是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米尔迪拉市(约34°S,143°E)建造的太阳能热力塔式发电站。
它由200面大镜子和一个大铁塔组成,镜子聚焦,将太阳光反射至塔上,塔内产生的热量与天然气、水混合后发电,便形成了太阳能热发电,发电容量高达20万千瓦。
而塔底镜子的数量还可以根据所需太阳能的多少随时进行调整。
据此完成20—21题。
20.乙图中能正确表示米尔迪拉市12月份太阳升落视运动路径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1.200面大镜子中朝北的镜面,在春分日时与地面的倾角最好是( )
A.34°
B.23°26′
C.57°26′
D.56°
解析:米尔迪拉市位于南半球,12月份是其夏季,昼长夜短,选③。
一天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为获取最多的太阳辐射,应调整镜面与正午太阳光线相垂直,如图:镜面倾角α与太阳高度H互余。
米尔迪拉市约34°S,春分日正午太阳高度为90°-34°,镜面倾角为90°-(90°-34°)=34°。
答案:20.C 21.A
22.地球上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小的地方是( )
A.南极和北极
B.南、北极圈
C.南、北回归线
D.赤道上
解析:地球上赤道终年昼夜平分,是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小的地方。
答案:D
23.同一经线上的各地( )
A.自转线速度相同
B.地方时相同
C.昼夜长短相同
D.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解析:在同一经线上,地方时一定相同;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减,角速度除南北两极外,同一经线上的各地都相同;只有在春分和秋分的时候,同一经线上的各地才昼夜平分;同一经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答案:B
24.地球上纬度相同的地方( )
A.季节不同
B.角速度、线速度不同
C.昼夜长短情况不同
D.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解析:纬度相同的地方,正午太阳高度相同,季节相同,昼夜长短相同,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相同。
答案:D
下图表示“杭州、雅加达、伦敦、拉萨四城市某日日出、日落时刻(北京时间)及昼长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25—26题。
25.图中①②③④依次代表的城市是( )
A.拉萨、杭州、伦敦、雅加达
B.雅加达、伦敦、杭州、拉萨
C.雅加达、拉萨、伦敦、杭州
D.拉萨、雅加达、杭州、伦敦
26.与③城市相比,④城市白昼较长,主要是因为(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季节变化
D.地势较高
解析:第25题,从图中昼长看,有三个地区短于12小时,一个地区长于12小时;杭州、雅加达、伦敦、拉萨四城市中雅加达位于南半球,其余都在北半球;而同在一个半球,昼夜长短状况应是一样的;据此可判断①是雅加达。
南半球昼长夜短,则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全球越往北昼越短,其余三地中位置由南向北依次是拉萨、杭州、伦敦;故昼最短的②是伦敦,③是杭州,④是拉萨。
第26题,杭州与拉萨纬度接近,但拉萨由于地势高则日出早、日落晚,使其昼比同纬度的平原更长。
答案:25.B 26.D
27.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地球公转运行位置
(1)A地的节气是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月___________日前后。
(2)地球在C地时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_。
这时堪培拉的季节是___________。
(3)在A、B、C、D四点中地球公转速度较快的是___________点,每年7月初地球位于___________点附近。
(4)北半球极昼的日数和南半球极昼的日数是否相同?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有关地球公转运行图的这类题目时,首先应根据地轴倾斜方向判断出地球运行过程中四个位置的节气或时间,北半球倾向于太阳一侧的应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或远日点附近,然后根据地球公转逆时针方向推断出其余三个位置的节气和时间,在此基础上解答题目所提的问题。
由于地球公转速度近日点时较快,远日点时较慢,图中C点接近远日点(7月初),A点接近近日点(1月初),A、B、C、D四点公转速度较快的是A点,公转速度较慢的是C点。
北半球出现极昼期间地球公转速度较慢,故北半球极昼天数长于南半球。
答案:(1)冬至 12 22
(2)昼最长,夜最短冬季
(3)A 远日
(4)不相同北半球出现极昼期间地球公转经过远日点附近,速度较慢
28.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画出太阳光线。
(2)AB是晨线还是昏线?_________。
E地正值地方时_________时,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__时。
东经73°29′的地方时是_________时_________分_________秒。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是_________。
(4)与C地地方时相同的是_________点。
解析:第(1)题,太阳光线与晨昏圈平面垂直。
因为图示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夏至日,太阳光线应直射在北回归线上。
第(2)题,地球自转自西向东,AB线是由白昼过渡到黑夜的线,是昏线。
由于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是18时,E点所在经线为90°E,北京时间应为20时。
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秒钟。
第(3)题,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23°26′N,经度的地方时应为中午12时,即0°经线。
第(4)题,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答案:(1)略
(2)昏线 18 20 16 53 56
(3)(23°26′N,0°)
(4)D
29.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若AB为晨线,此图表示_______________月_______________日前后,并用斜线在图中画出极夜范围。
(2)如果A点昼夜平分,且为18时时,晨线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此时,D点位于_______________(昼
或夜)半球。
(3)图中各点地球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都相同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AB为晨线,北极圈以内是极昼,应为北半球夏至日。
第(2)题,若A 点昼夜平分,晨昏线应和经线重合,是春分日或秋分日,晨线的地方时应为6时。
已知0°经线18时,晨线应在180°经线上。
第(3)题,自转线速度相同的点只能是位于同一条纬线上,而除极点外,地球上所有的点自转角速度都相同。
答案:(1)6 22 绘图略
(2)180°经线昼
(3)BC ABCDE
30.设计一个简便易行的小实验,以证明地转偏向力的存在。
写出实验材料、实验步骤和所得结论。
解析:这是一个开放性题目。
要想做此试验,一定要准备一个球状物(地球仪、塑料球等),联系老师所讲地转偏向力的相关知识,认真模拟即可,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希望同学们多注意地理实验题的设计,以利于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
答案:实验设计:
(1)实验材料:
可选用有轴的球状(面)物,如地球仪、塑料球、撑开的雨伞等;墨水、清水等。
(2)实验步骤:
①将球状(面)物虚拟北极点向上,在球状(面)物上滴适量的墨滴(或水滴);
②正确模拟地球自转方向,进行旋转;
③观察并描述墨滴(或水滴)流痕的偏转方向;
④再将虚拟南极点向上,重复②③步骤,但旋转方向与②步骤相反。
(3)实验结论:
通过本实验,可证明地球表面的物体在做水平运动时,运动方向发生偏转。
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向左偏转。
走进高考
31.读“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折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规律,判断该地点可能位于( )
A.北温带
B.南温带
C.北半球热带
D.南半球热带(2)在图中C处所表示的这一天,该地( )
A.黑夜最短
B.正午旗杆的影子最短
C.气温最高
D.降水量最大
解析: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说明位于南半球,其大小近90°,说明位于热带。
C处正午太阳高度角达90°,这一天正午旗杆影子也最短。
答案:(1)D (2)B
32.当前城市里,不少楼盘为了“有效”利用土地,竟然缩短了楼间距离,降低了居室的日照标准,关于居民呼吁“阳光权”的新闻屡见不鲜。
阅读下列图表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部分城市住宅的日照间距
H为住宅楼的高度(适用于平地,且住宅呈南北走向)
(1)我国多数城市的居住建筑日照标准中,以冬至日作为标准日,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2)从理论上分析,为了使楼房获得较好的光照条件,在楼高相同的情况下,楼房间距北京比上海应_____________(宽或窄)些,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幅照片为在③城市某住户客厅拍摄的,时间为夏至日和冬至日的正午,其中在冬至日正午拍摄的是_________;该城市所在的大地形单元是___________。
A.青藏高原
B.四川盆地
C.东北平原
D.江汉平原
解析: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冬至日太阳高度角最小,因此多数城市的居住建筑日照标准中,以冬至日作为标准日。
夏半年,纬度越高,白昼越长。
北京和上海比较,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都要小些。
冬至日太阳高度角小,阳光照进房间的面积也大。
当地地方时正午时北京时间为1时。
说明该城市应在105°E左右。
因此大地形单元应为四川盆地。
答案:(1)我国位于北半球,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2)宽北京全年正午太阳高度角都比上海小
(3)甲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