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3年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3年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
保障工作要点的通知
【法规类别】人事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镇政办发[2013]15号
【发布部门】镇江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3.01.16
【实施日期】2013.01.16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3年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要点的通知
(镇政办发〔2013〕15号)
各辖市、区人民政府,镇江新区管委会,“三山”景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企事业单位:
《2013年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要点》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3年1月16日
2013年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要点
2013年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产业升级、创新创业、民生改善、城乡建设”四大行动计划,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突出就业优先和人才强市“两大战略”,加强社会保障体系与和谐劳动关系“两大建设”,深化干部人事制度和工资制度“两项改革”,全面开展“项目推进年”活动,以更高的标杆、更大的力度、更新的作为,奋力开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新局面。

一、工作目标
1.创业就业。

新增城镇就业6.5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创业培训1万人;新增创业7000人,创业带动就业3.5万人。

2.社会保障。

城乡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98%以上,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82万人,覆盖率98%,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新农保)参保33万人,覆盖率98%;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42万人,其中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87万人,覆盖率98%以上;失业保险参保47万人,力争覆盖率98%;工伤保险参保57万人,生育保险参保40万人。

新增企业退休人员档案收缴率100%,社会化管理服务率100%。

3.人才服务。

接收本科以上毕业生1.2万名,其中引进硕士以上人才1500名,组织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1800人;新增高技能人才1万人;新增专业技术人才1.6万人;引进国外技术和管理人才项目22项,柔性引进外国专家55名;新增留学回国人员130人;新增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3家,新建省级引智成果示范推广基地或示范村1家。

4.人事管理。

基层公务员培训600人,公务员初任培训率100%、任职培训率95%;事业单位聘用合同签订率100%,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率100%,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率100%;专
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5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培训及继续教育培训3600人;新建考试基地标准考场60个。

5.职业培训。

城乡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18750人,其中城乡新成长劳动力技能培训4550人,农村劳动力培训2万人以上,企业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4.5万人。

6.劳动关系。

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98%以上,已建工会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92%以上;各类劳动争议案件结案率92%以上,劳动保障监察案件法定期限内结案率100%。

7.基础能力。

全市基层平台建成率100%,基层平台专兼职人员到位率100%;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机构信息网络贯通率100%;网上咨询、投诉等事项和舆情处理率100%。

二、重点任务
(一)以建设创业示范市为目标,全面提升创业工作水平
1.实施创业升级计划。

大力推进创业带动就业,提升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创业促就业工作水平,开展创建“江苏省创业促进工作示范单位”和“江苏省创业促进工作示范岗”活动。

落实《鼓励全民创业促进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意见》,进一步调动全民创业积极性,提升创业层次和水平,鼓励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创业,推进知识型、技能型创业,促进创新型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全市力争新建2个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集中开展1-2次全市性大中小企业产品供需对接洽谈会,建设镇江市名优特新产品网上展销馆,首次发布产品不少于500种。

2.实施创业能力提升计划。

坚持创业培训、创业政策和创业服务“三位一体”,完善创业培训补贴政策,优化创业培训模式,大力推进全民创业意识教育,扩大SYB(创办你的企业)免费创业培训范围,重点加大高校毕业生和技职校毕业生创业培训力度,构建创业培训、实训与见习有机衔接的创业培训体系。

开展创业培训“进高校、进社区、进
乡村”活动,对有创业意愿的城乡劳动者提供系统化创业培训和创业实训。

3.实施创业载体完善计划。

整合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等资源,进一步完善各类创业基地,提升创业载体建设层次,提高创业载体的企业入驻率,着力打造一批创业示范园、示范区,积极引导创业向园区集中、向优势产业链集聚。

建立创业基地动态管理和退出机制,开展创业载体星级等级评定工作,完善创业载体培训、孵化、政策落实、项目推荐、见习实习等功能;通过“以奖代补”,建设一批创业实践实训基地,努力创成国家高新区,新建一批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省级引智成果示范推广基地或示范村,培育一批创新创业主体。

全市力争新建省级以上创业园区和创业载体10个以上,7个辖市区全部达到国家和省级创业型城市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