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地理二轮专题辅导(课件)专题四 地 壳 运 动(共77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感悟】 1.命题规律:结合地貌景观图或依据岩石的表现特点, 判断岩石类型;结合地貌景观图或地质剖面图,判断地 质构造类型,分析其对应的地貌形态特点及影响;以地 质剖面图为命题背景,分析判断地质构造类型,解释某 地地表形态成因,描述地质过程等。 2.解题关键:着重把握地壳物质循环、内外力作用、 地质构造的判断和应用等知识。
(1)从甲地到乙地的地形地质剖面示意图是 ( )
(2)为揭示深部地质状况,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可能
发现的地层是 ( )
A.志留系
B.石炭系
C.二叠系
D.第四系
【审题模板·规范解答】培养良好规范的审题思路
材料信 信息❶:岩层的新老关系,为判断地质 息解读 构造提供依据
信息❷:由甲到乙,沿水平剖面线,中 图表信 间岩层为P、两翼岩层为C 息解读 信息❸:甲、乙两地和甲乙之间海拔
【知识纵横】 地质剖面图的判读要点
(1)确定岩层及其新老关系: 通过图例可以了解图中地区存在哪些岩层及其新老关 系,也可以通过岩层之间的关系判断岩层的新老关系, 一般岩层平行分布,老岩层在下,新岩层在上;若为背 斜则两翼新中间老;若为向斜则两翼老中间新;若有侵 入岩体,侵入岩体要比被侵入的岩层新。
的部位,仍在继续下沉;该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 相对干旱,降水量少,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干旱加剧。 湖区降水量加大、入湖径流增多只能说明湖水水位暂 时有所上涨,因为在湖的西南部还有一通道口流出,如 果在湖盆没有改变的情况下,上涨的水肯定会向外排 出,这样并不能保持湖水深度一直加大。入湖泥沙增 多只能表明沉积物厚,但这样同时会抬升水位,湖水会 向外流出,不能保持湖水深度加大。
湖、滑坡阻断河流形成的堰塞湖,会由于泥沙的不断 淤积变浅,不会继续变深。第2题,湖底的变化是内、 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由图可知,有河流注入贝加尔湖, 带来泥沙等物质,在湖底形成巨厚的沉积物,在有流入 和流出的情况下,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表明贝加尔湖湖 盆还在增深,有容纳沉积物和水的空间,但问题侧重于 湖水深度在加大,说明贝加尔湖处在断裂带,属于下沉
B.适宜挖隧道 D.泉水易出露
4.沿图中虚线方向作地质剖面图,下列最符合甲处地 貌特点的是 ( )
【解析】3选B,4选B。读图,并结合表格中各观测点的 海拔高度可知,图中各观测点从西北向东南方依次对 应表格中7个观测点。第3题,依据表格信息和文字材 料信息可知,乙区域岩层的新老关系为“中间老,两翼 新”,应为背斜,适宜挖隧道;向斜处是良好的储水构 造、适宜建大坝;断层处泉水易出露。第4题,甲处等 高线向海拔低处弯曲,地貌应为山地,甲处岩层“中间
明( )
A.湖区降水量加大 B.入湖径流增多
C.湖盆在加深
D.入湖泥沙增多
【解析】1选A,2选C。第1题,结合材料“贝加尔湖是 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和 图中“湖泊东南紧邻巴尔古津山(岩层上升)、西北部 是前贝加尔洼地(岩层下降)”可知,贝加尔湖是地壳 断裂下陷形成的构造湖,由于继续下陷,湖泊的深度才 继续加大;而火山口集水形成的火山口湖应分布在火 山口,一般呈圆形、海拔较高;河流改道形成的牛轭
的变化
(1)甲乙之间最高海拔185米,甲乙两 地的海拔均小于100米→甲乙之间地 形为山地;由甲到乙,沿水平剖面线, 思维过 中间岩层新(P)、两翼岩层老(C)→地 程建模 质构造为向斜 (2)垂直方向,越往下沉积地层越老→ 丙处地表为泥盆系地层→依据地质年 代,其下方可能为更老的志留系地层
【尝试作答】(1)选A,(2)选A。
②若侵蚀面上覆有新的岩层,说明是由该地地壳下沉 或相邻地区地壳上升形成的。 ③若地层中有侵入岩存在,说明围岩形成之后又发生 了岩浆活动,岩浆活动晚于围岩形成时代。
【典题研磨】 (2018·江苏高考)下图为“某区域地质简图”。
该区沉积地层有Q、P、C、D、S2、S1,其年代依次变 老❶。读图回答(1)、(2)题。
专题四 地壳运动
【考题导引】 (2018·全国卷Ⅲ·T6、7)贝加尔湖(下图)是世
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 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 8 千米。据此完成 1、2 题。
1.贝加尔湖形成于 ( )
A.地壳断陷集水
B.火山口集水
C.河流改道
D.滑坡阻断河流
2.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但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
某科考队沿图中虚线所示线路对某大型褶皱区进 行地质考察,其依次记录的7个观测点信息如下表所 示,(岩层a—b—c—d由老到新)。据此完成3、4题。 世纪金榜导学号
观测点 海拔/米
出露岩层
440 471 500 526 500 477 500 abcdcbc
3.图中乙处 ( ) A.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C.适宜建大坝
关系最终确定是背斜还是向斜,最终确定是背斜山还 是背斜谷,是向斜山还是向斜谷。
(4)判断岩层的特殊情况: ①若地层出现缺失,形成原因可能有:一是在缺失地层 所代表的年代发生了地壳隆起,使当地地势抬高,终止 了沉积过程;二是当时有沉积作用,地壳隆起后,原沉 积物被剥蚀完毕;三是当时、当地气候变化,没有了沉 积物来源。
(2)判断地质构造: 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分析图内的地质构造特征,分析 图示区域是向斜还是背斜;结合岩层的断裂和移动特 点判断出断层构造。
(3)判断地表起伏状况及地貌类型: 背斜和向斜都可以发育成山地或谷地。背斜的原始地 貌为山地,但背斜顶部受侵蚀后则可以发育为谷地。 向斜的原始地貌为谷地,但由于其槽部受挤压,岩层坚 硬,最终可能发育成山地。所以最终判断某一地区是 山地还是谷地,一般要结合等高线地形图或景观图等 在初步判断其基本地形的前提下,然后结合岩层新老
【精练通关】 (2019·福建联考)读某地区地质剖面图,完成1、
2题。
1.图中地区发生火山喷发至少有 ( )
A.2次
B.3次
C.4次
D.5次
2.该地质构造图出现在下图中的 ( )
A.a与小北山之间 C.c与南区火山之间
B.b与北区火山之间 D.d与六棱山之间

【解析】1选C,2选C。第1题,由图可知,火山碎屑岩层 有4层,与湖相沉积层相间分布,据此可以判断有4次火 山活跃期。第2题,据图,该区域的地质构造显示该地 一侧为火山,另一侧有沉积岩且为湖相沉积层与火山 碎屑岩的交错沉积层,因此该地质构造一侧临山一侧 临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