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痛规范化病房的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癌痛规范化病房的建设
发布时间:2023-02-22T08:07:19.357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32期作者:何敏[导读] 目的:分析癌痛规范化病房的建设价值。
方法:以我院开展癌痛规范化病房建设的时间为分组依据,分别于开展前(2017年4月-2017年9月)、开展后(2017年11月-2018年4月),各抽取39例癌症患者分别纳入对照组、观察组。
对照组实施常规疼痛管理,观察组实施规范化疼痛管理:癌痛管理小组负责制定疼痛管理方案。
何敏
如皋市人民医院邮编:226500摘要:目的:分析癌痛规范化病房的建设价值。
方法:以我院开展癌痛规范化病房建设的时间为分组依据,分别于开展前(2017年4月-2017年9月)、开展后(2017年11月-2018年4月),各抽取39例癌症患者分别纳入对照组、观察组。
对照组实施常规疼痛管理,观察组实施规范化疼痛管理:癌痛管理小组负责制定疼痛管理方案。
面向癌症患者展开疼痛评估(V AS评分法),根据癌症患者疼痛评估结果的不同,采取不同疼痛干预方案。
V AS评分≥4分的癌症患者,按照每日4-6次的频率,动态评估其疼痛程度,嘱患者按时服药,依据疼痛程度的不同选用曲马多片(重度疼痛)、盐酸吗啡片(中度疼痛)、盐酸吗啡稀释片(维持期)进行疼痛干预,参照药师的意见及癌症患者V AS 评分及用药反应的变化,调整给药剂量;对于V AS评分<4分的癌症患者,仅记录其疼痛评分,配合心理疏导、转移注意力等方式减轻其痛苦体验。
如经评估发现患者的V AS评分超出4分,立即改用第一种方案实施疼痛护理干预。
此外,给予癌症患者癌痛健康宣教,帮助患者对癌痛建立正确认知,进而提高其依从性。
随着患者疼痛状况的缓解,给予患者按摩护理,以轻柔力度循环按摩癌症患者四肢、腰部等部位,加速患者机体血液循环,改善其机体血运状况,借助按摩刺激起到调和气血、镇痛宁神的作用。
按摩期间注意保持与患者的沟通,询问患者感受;于病房内播放患者轻柔音乐,同时指导癌症患者进行腹式呼吸锻炼,转移患者注意力的方式,放松癌症患者机体,降低其耗氧量,调节去甲肾上腺素等激素及心率等指标,进而减轻癌症患者的痛苦体验。
非药物干预频率的设置依据患者的V AS评分结果设定。
结果:治疗第1d,对照组疼痛评(5.86±1.64)分,低于观察组(5.89±1.62)分,差异不显著;持续实施常规疼痛管理、规范化疼痛管理至出院前1d,观察组V AS评分(2.57±0.59)分,低于对照组V AS评分(4.29±0.86)分(t=4.39,P<0.05)。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4.87%,高于对照组79.49%(χ2=5.86,P<0.05)。
讨论:癌痛规范化病房的建设有助于减轻癌症患者的痛苦体验,提升其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癌痛规范化病房;疼痛管理;用药依从性
前言:近年来,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升高[1]。
癌痛作为影响恶性肿瘤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其干预已经成为医院临床护理的重点所在。
为了评估癌痛规范化病房的建设价值,本研究将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开展癌痛规范化病房建设的时间为分组依据,分别于开展前(2017年4月-2017年9月)、开展后(2017年11月-2018年4月),各抽取39例癌症患者分别纳入对照组、观察组。
对照组男23例,女16例;年龄32-71岁,平均年龄(50.2±3.2)岁。
观察组男25例,女14例;年龄31-69岁,平均年龄(50.1±3.0)岁。
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疼痛护理。
观察组统一收入癌痛规范化病房,实施规范化疼痛护理,癌痛规范化病房建设及规范化疼痛护理方法如下:(1)组建癌痛管理小组。
由适量医师、药师及护理人员,组建癌痛管理小组,该小组直接负责癌痛规范化病房的护理管理。
(2)疼痛干预。
依据癌症患者的疼痛评估结果采用针对性疼痛干预。
以V AS=4分为临界值,分别针对高于临界值、低于临界值的癌症患者,建立以药物疼痛干预联合非药物干预为主、以非药物干预为主的护理方案。
(3)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癌痛管理小组按照每月1次的频率,收集、统计当月癌痛规范化病房患者的疼痛改善状况及护理满意度,共同分析影响护理质量的因素,并提出优化措施,以促进癌痛规范化病房护理管理质量的提高。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观察患者的疼痛状况变化。
观察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19.0软件为统计工具。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的疼痛状况变化
出院前1d,疼痛评分差异显著(P<0.05)。
见表1。
3讨论
根据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现代化医疗临床护理和病房管理工作中,应加强癌痛规范化病房建设,以降低病患的负面情绪,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癌痛是癌症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
根据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的研究以及临床护理经验可以看出,癌痛的发作会严重地影响治疗工作的进程,同时还会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十分严重的负面影响。
据调查现实,在现代医疗领域中,已经有超过25%的癌症患者,在癌症发生的初期,伴随有明显的身体疼痛症状,随着癌症病发进入到晚期,更有接近80%的患者,会出现明显的癌痛症状[2]。
虽然在这一过程中,通过药物镇痛的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病痛产生缓解。
但是,药物镇痛的方式,同样会伴随着严重的副作用,并且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在实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规范化病房建设和管理的方式,能够以统一和规范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减轻并缓解患者出现病痛的情况。
根据本文的研究还可以了解到,应用癌痛规范化病房管理方式的前后,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疼痛指数和服药情况都产生了较为明显的转变。
在研究过程中还发现,由于患者自身缺乏癌痛有关的知识储备,对于癌痛的认知并不清晰,所以在应用此种管理方法之前,患者并不能准确地描述癌痛的情况,导致了止痛药服用的依从性较差[3]。
还有部分患者,因为担心止痛药成瘾,而拒绝用药。
甚至更出现了一部分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擅自对药量和用药时间等进行调整。
此种情况下,患者癌痛非但没有得到有效地缓解和控制,反而还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患者的治疗负担。
面对此种情况,在实际的工作中,医护工作人员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患者接受癌痛病房建设和护理工作方法,提高患者对于癌痛治疗的正确认识,增强患者对于治疗工作的配合度。
例如:(1)根据国家卫生计划委员会对于“示范病房”的创建和管理标准,对药剂师的临床用药时间和计量等,都进行科学系统地规定,以此提高患者对于癌痛病房规范性建设的信任程度。
比如,医护工作人员可以组织药剂师参与到查房工作中,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有利于明确患者的癌痛指数,以此调整用药剂量和用药种类;(2)对参与治疗的患者进行临床用药安全宣传教育,让患者正确地认识到,癌痛用药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在此基础上,增加患者出现后的随访。
通过定期回访的方式,可以掌握患者的治疗效果,帮助患者适时地调整用药方案。
此种方式有效地改善了,癌痛规范化病房正式创建之前,出现的癌痛治疗药物给药不合理、频次书写错误、处方计量与患者的病程记录之间出现明显差异等问题,提高了联合用药的合理性。
综上所述,癌痛规范化病房建设和管理模式,在临床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病患缓解癌痛出现的频次和疼痛指数,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吴萍,林梅,张菊英,等. 癌痛规范化治疗在老年晚期癌症患者中的作用[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6,38(02):101-103.
[2]彭静,王兵,郭经锋,等. 癌痛规范化治疗病房实施疼痛管理的效果分析[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09):146-147.
[3]刘静,徐玲玲,朱全刚. 临床药师在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中的工作模式探讨[J]. 药学服务与研究,2016,16(04):323-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