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早一号马铃薯新品种科技成果项目报告
马铃薯新品种原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优质专用马铃薯新品种原种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黑龙江省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一、前言马铃薯是世界四大粮食作物之一,其营养成份全、含量丰富,产业链长,抗旱,耐瘠薄,适应性广,种植区域遍布世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重要的粮菜兼用和工业原料作物。
在我国,马铃薯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已被一些地区和省份确立为振兴经济的支柱产业,大力发展。
我省是我国马铃薯生产传统大省,也是我国马铃薯种薯和商品薯生产和供应基地,马铃薯已经成为我省的四大作物之一,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处于特别重要的地位,与当地人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本项目的规划,是适应我国马铃薯生产形势发展、充分发挥我省马铃薯生产优势、进一步提高我省马铃薯生产整体水平的需要;是带动我省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稳定和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是促进我省及我国马铃薯生产向产业化、专用化方向发展、加速优质专用马铃薯产业化进程、增强马铃薯产品国际竞争能力的需要,具有特别重大的战略意义。
二、概况评估1、马铃薯种薯供需概况近年来,我省的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35万公顷左右,单产15吨/公顷,总产500万吨,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左右。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全球一体化经济的推进,我国及我省马铃薯产业呈现出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单产水平稳步提高,加工业逐步兴起,马铃薯用途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从而,使整个种薯市场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品种结构需求也趋于专用性和多样化。
从我国马铃薯北方一季作区(东北、华北和西北)中原二季作区(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河南等省)和南方沿海各省区(广东、福建、海南、广西、江西、湖南等沿海和周边省份)这三个主要产区的生产情况看,种薯年需求总量预计在230万吨左右。
专家预测,到本世纪末2010年,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将达600万公顷,预计可使这三大马铃薯产区的种薯需求量将增加到300万吨左右,其中鲜食用马铃薯占20%,食品加工用马铃薯占20%,淀粉及其制品加工用马铃薯占40%。
马铃薯新品种引种试验

4 8 , . 0 垄作 , m 重复间距 5 m 小 区间距 4 。 0c , 0c 每小 区 6 m
垄 1 2行 , 距 4 m 株 距 3 m 每小 区 24株 。于 4月 行 0 , c 6a , 0 5日播 种 。
4 试 验 地 基本 情 况 和 田 间管 理 措 施 试 验 地 设 在 坪 庄 乡南 关 村 , 地 海 拔 24 0m 年 平 该 0 ,
没有推广价值。 l -
表 1 东 乡 县坪 庄 点 马 铃 薯 品种 对 比试 验 田 间记 载 表
号 、陇薯 6 号两个 品种与其余 品种产量差 异有 显著性 。
见 表 3 表 4 表 5 、 、 。 6 综 合 性 状 分 析
品\()月( , 曹色)/未) 种 蔼 )晋) ( , ( , 日 日 哲) (詈) 出 攀日 c日 期 / / / 。 花M ( 月 月 月 曹 / 月天 曹妻
渭 薯 1 (K 号 C)
3 试 验设 计
业 之 一 , 年 播 种 面积 在 1 4 m 以上 。长 期 以 来 , 常 7 2 。 3 h 马 铃 薯 栽 培 品 种 存 在 多 、 、 现 象 , 栽 品牌 不 明确 , 乱 杂 主 加
试 验 设 三 个 重 复 , 随 即排 列 。小 区 面 积 6 2 × . 0m
上病虫害危害及 品种退化严 重等 问题 . 严重制 约 了马铃
薯 产 业 的快 速 发 展 。 为 了 解 决 生 产 中存 在 的 品 种 杂 乱 . 种 性 退 化 严 重 及 病 虫 害 危 害 严 重 等 问题 , 年 我 县 从 省 今 内其 他 地 方 引进 了 几 个 马 铃 薯 新 品种 . 展 开 了 新 品种 并 对 比实 验 , 以测 定 参 试 品 的 适 应 性 、 病 性 及 丰 产 性 , 抗 筛 选 出适 宜 我 县种 植 的 马 铃 薯 新 品 种 。 2 参 试 品种 及 来 源 品 种 名 称 供 种 单 位
马铃薯新品种对比试验报告

马铃薯 产业是清水县 的主导产 业 , 了加快 清水 县 为
பைடு நூலகம்
紫色 , 结薯 集中 , 薯块差异大 。 属 晚熟 品种 , 地上 茎较 粗壮 , 形半 株
马铃 薯产业建设步伐 ,筛选 出适宜 我县种植 的高产 、 优 22 陇薯 5号 .2 . 置 了马铃薯 品种对 比试验 。通过对几个 品种各生育期农
2 试 验 结 果 与 分析 21 经 济产 量 .
紫花 , 叶茎绿色 , 薯块 圆形 , 薯皮黄色光滑 , 芽眼浅而黄 。
2 . Z 一 6 属 中晚熟品种 ,株 形半 直立 ,分枝较 .7 Y 18 2
滑 , 眼浅 , 色 , 眉 明显 。 芽 黄 芽
23 抗 病 性 .
宁薯 4号 、6 1 1 、 9 — — 8 陇薯 7号产量低 , 抗病性差 , 不 适宜在清水县推广种植 ;庄薯 3号 、陇薯 6号 、陇薯 5
号 、Y 1 8品质 好 , 量 高 , 病 性 较 强 , 宜 在 清 水 县 Z 一6 产 抗 适
量 1 6 . k/6 m)9 — — 8 4 0 g 7 2 6 1 1f 8 4 6 、 产量 1 1k/6 m )宁薯 6 g 7 、 4 6
2 1 年第 3 00 期
马铃 薯新 品种 对 比试验报 告
李 玉 芳
( 清水 县永 清镇农 技 中心 , 肃 天水 7 10 ) 甘 440 摘要: 试验 对 马铃 薯几 个品 种在 清水县 的农 艺性 状 、 特性 、 丰产 性和 抗病 性等进 行 了观 察、 分析 和评价 。结 果表 明 , 宁薯 4号 、6 1 1、 9 — — 8 陇薯 7 不适 宜在 清水 县推 广种 植 ; 号 庄薯 3号、 陇薯 6 、 薯 5号 、Y 18 号 陇 Z 一 6 品质 好 , 量 高 , 产 抗病性 较 强 , 适 宜在 清水 县推 广 ; 庄薯 3 、Y 18 陇薯 6号 、 薯 5 等 4个 品种 的抗病性 和稳 产 性有待 选一 步验证 。 号 Z 一6、 陇 号
山西省晋中市创新发展马铃薯种植产业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22年7月刊6产 业 发 展1、选种(1)品种选择山西省现代农业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白小东表示,目前山西马铃薯发展瓶颈在于“一头一尾”,“头”即品种,“尾”即加工。
目前马铃薯品种结构单一,种植的食用型马铃薯品种主要有晋薯16、并薯29、、青薯9号、冀张薯12号,加工型马铃薯品种主要有旭美一号、夏波蒂、大西洋等。
(2)脱毒种薯选用原则丰产性强,单株结薯个数适中,块茎个大,亩产较高。
抗性好,适应性广,抗病虫害,抗旱耐涝,肥力高低地块均可种植。
薯形好,薯皮光滑,茅眼浅,无病害,干物质高,淀粉含量高或适当,食用性好,商品性好。
2、选地马铃薯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较低,根系生长期需大量氧气,土质疏松透气、酸碱度适中即可种植[1]。
一般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疏松且肥沃、排灌便利的壤土或砂壤土,尽量避免碱性土地,选择中性或微酸性地块。
3、深松马铃薯是无性繁殖作物,生产中应以提高块茎产量和商品率为主。
种植前深松(翻)20~35 cm,可改善土壤透气性和蓄水性,有效降低土壤容重,优化土壤理化性质,促进马铃薯根系生长,对马铃薯产量提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2]。
4、轮作倒茬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偏老龄化,为降低劳动强度,种植呈单一模式,常年连作,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慢慢减少,微生物数量和活性逐渐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孔隙度下降,作物根系生长发育受到阻碍;同时土壤中病原物增加,尤其青枯病较严重,导致品质及产量降低。
马铃薯不耐连作,山西一般采取马铃薯—玉米(高粱、谷子)—大豆—马铃薯轮作方式。
榆次区长凝镇采用地膜覆盖马铃薯,收获后播种豆角,一年两作后第二年复式种植玉米和大蒜,轮作倒茬既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产增收的同时对调整种植业结构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5、田间管理播种前15天,将马铃薯脱毒种薯从窖内取出晾晒并催芽处理。
要求通风透气良好,温度15~20℃,可堆放2~3层,晾晒催芽期间翻动2~3次,长出0.3~0.5 cm 短壮芽时即可播种。
九个马铃薯新品种(系)_鉴选试验初报

盘州市位于贵州省西南部,耕地面积12.78万hm 2,是贵州省马铃薯产业的优势区域之一。
马铃薯是盘州市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仅次于玉米,常年种植面积2.85万hm 2。
种薯混杂退化是影响盘州市马铃薯生产的主要因素,有必要通过新品种(系)试验,筛选高产优质的马铃薯新品种(系)进行推广[1]。
为解决种薯混杂退化,满足广大农户的用种需求,2022年盘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引进9个马铃薯新品种(系)进行鉴选试验,旨在筛选出适宜盘州市种植的高产优质、市场需求的马铃薯品种。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选择在盘州市乌蒙镇坡上居委会,地理位置为北纬26°12′43″,东经104°37′09″,海拔2413.7m ,地势平整、肥力中上,前作撂荒。
1.2供试材料参试新品种(系)有S12-1528、川凉薯10号、云薯608、S12-1496、S12-1998、S12-1612、云薯111、云薯109和S12-592,来源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其中S12-1528、S12-1496、S12-1998、S12-1612、S12-592均属于品系,尚未审定,无正式名称。
对照品种为威芋5号。
1.3试验设计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计,重复3次,小区长4.5m ,宽3.0m ,每小区播5行共80株,株距28cm ,行距60cm 。
小区间不留走道,四周及重复间走道宽0.5m [2]。
3月9日播种,7月22日—8月21日收获。
一次性施足底肥,667m 2施腐熟农家肥1500kg 、“洋丰”复合肥[m (N)∶m (P 2O 5)∶m (K 2O)=15∶15∶15]60kg [3]。
分别于4月21日、5月30日中耕除草。
成熟期进行测产、考种等工作。
1.4测定指标及调查方法1.4.1物候期随机调查同一品种(系)的2个小区,取平均值。
播种期:播种当天的日期。
出苗期:小区出苗率达收稿日期:2023-03-08基金项目:贵州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贵州省马铃薯现代化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GZCYTX2022-04004)。
马铃薯高产创建项目新品种比较试验总结 马铃薯新品种

马铃薯高产创建项目新品种比较试验总结马铃薯新品种__县20__-20__年马铃薯高产创建项目新品种比较试验总结__水族自治县农村工作局农技站一、试验来源与目的:根据《__县20__-20__年马铃薯高产创建》项目方案要求,引进新品种进行同田对比试验。
通过试验,了解马铃薯新品种在__的抗逆性、丰产性、成熟期、产量及商品性等综合性状,客观评价各品种的特征特性与生产利用价值,为__县马铃薯产业发展和下步品种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二、试验地点:塘州乡中化村潘衣家责任田,前作水稻,壤土,肥力中等。
三、试验材料与田间设计1、供试品种:中薯3号、中薯5号、中薯7号、中薯8号、中薯9号、中薯10号、中薯17号、中薯18号、中著20号、中薯21号、GC14、901共12个新品种,以费乌瑞它作对照,种著均由贵州省农科院提供。
2、田间设计: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每小区4行,行距60cm,株距20cm,每行播种60株,每小区240株,小区面积21.6M2,区组间距为50 cm,试验地周边保护行不少于2行。
三、试验方法 1、严格挑选种薯种薯按统一标准严格挑选,统一选用100-20__g的优良种薯,病烂薯淘汰不用。
切块时要求每块种著带2个以上芽,切著刀用0.1%高锰酸钾消毒。
并以每150公斤种薯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2包+70%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2包+5公斤滑石粉混合进行种著消毒。
2、播种试验品种统一于20__年1月10日播种,按1.2M开厢,厢面0.8M,厢沟0.4M,每厢2行,每行播种60株,每小区4行,共240株,密度为60cm× 20cm,折合每亩5500株。
3、田间管理统一采取黑地膜覆盖栽培,出苗后及时破膜和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适时培土、施肥、防治病虫害。
所有栽培管理措施一致。
4、收获收获时先计数收获株数,如果1个小区缺株15%以上,作缺区处理;若1个试验内有3个小区缺株15%,试验报废;各组各试点全小区计产。
马铃薯新品种对比试验_________

马铃薯是一种重要的粮菜兼用作物,也是春季的主要蔬菜品种。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优质马铃薯越来越青睐,利用秋收后大面积的冬闲田种植马铃薯,已经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1-2]。
该站根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的要求,2010年冬至2011年春进行马铃薯新品种试验,为平塘县今后推广优质、高产的马铃薯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概况试验设在平塘县者密镇六硐村一农户责任田的同一块田,砂质壤土,土壤肥力中等,前作为水稻。
试验地年平均气温≥10℃积温6203.7℃,年总积温64421℃,年降水量为1246mm ,年日照时数1316.8h ,海拔高度710m ,日平均气温17℃,无霜期313d 。
1.2供试材料参试马铃薯品种有定薯1号、安薯1号、中薯8号、中薯14号、中薯9号、中薯12号、中薯13号、铃田99。
1.3试验设计试验共设8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1个处理。
3次重复,小区面积21.6m 2(6.0m×3.6m ),1个小区3畦。
共24个小区,随机区组排列。
整地按畦带沟宽1.2m 做成高畦,畦高25cm ,畦面80cm ,沟宽40cm ,每畦种植2行,株距20cm ,每个小区种植180株(穴),保苗8.25万株/hm 2左右[3-5]。
1.4试验实施种薯切种后播种前用钾霜灵锰锌和农用链霉素加滑石粉进行拌种,可防病害和有利于伤口自然愈合。
试验田前茬作物收获后,结合整地施农家肥22.5t/hm 2、复合肥750kg/hm 2施于穴边作基肥;出苗后第1次追肥,用人粪尿15t/hm 2加尿素75kg/hm 2浇苗;第2次追肥在马铃薯出苗后20d 进行,结合中耕除草用复合肥375kg/hm 2施入穴边,同时进行清沟培土。
在马铃薯封行现蕾期用72%露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预防晚疫病,每隔5~7d 喷1次,共喷2次。
播种后要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出苗齐苗,春雨及时清沟排水。
马铃薯新品种比较试验

安徽农学通报2024年07期粮食作物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应用研发项目(2020YYYF004);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齐齐哈尔综合试验站(CARS-09-ES37);黑龙江省“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项目(2021ZXJ05A0503-2);黑龙江省“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项目(2021ZXJ05A 0503-4);黑龙江省农业科技创新跨越工程项目(CX23GG02)。
作者简介王海艳(1986—),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硕士,助理研究员,从事马铃薯遗传育种研究。
收稿日期2024-01-11马铃薯新品种比较试验王海艳(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农业农村部马铃薯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马铃薯种质资源与遗传改良工程技术中心,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5)摘要为了筛选出适宜克拜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本研究对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自育的6个马铃薯品种进行产量、品质的筛选和鉴定试验。
结果表明,有3个品种综合性状良好,其中,高淀粉品种克202032-37,块茎圆形,淡黄皮白肉,淀粉含量18.5g/100g ,产量31187.50kg/hm 2,比对照增产3.96%;中晚熟品种克202045-14,块茎椭圆形,白皮白肉,淀粉含量15.9g/100g ,产量41375.00kg/hm 2,比对照增产37.92%;中熟品种克202042-2,块茎圆形,白皮白肉,淀粉含量15.7g/100g ,产量42820.51kg/hm 2,比对照增产42.74%。
这3份材料可作为优质品种继续鉴定筛选,为该地区马铃薯高产优质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马铃薯;新品种;比较筛选;农艺性状;马铃薯品质;马铃薯产量中图分类号S532;S-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4)07-0001-05Comparative experiment of new potato varietiesWANG Haiyan(Keshan Branch of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Potato Biology and Genetics Key Laboratory of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Heilongjiang Potato Germplasm Resources and Genetic ImprovementEngineering Technology Center,Qiqihaer 161005,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screen new potato varieties suitable for large-scale promotion and cultivation in the Kebai area,this study conducted yield and quality screening and identification experiments on six potato varieties self cultivated by Keshan Branch of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ree varieties had good comprehensive traits.High starch material ke202032-37had round tubers,pale yellow skin and white meat,starch content of 18.5g/100g,yield of 31187.50kg/hm 2,increased by 3.96%compared to the control.The mid to late maturing variety ke202045-14had elliptical tubers,white flesh,and a starch content of 15.9g/100g,yield of 41375.00kg/hm 2,increased by 37.92%compared to the control.The medium ripe variety ke202042-2had round tubers,white flesh,and a starch content of 15.7g/100g,yield of 42820.51kg/hm 2,increased by 42.74%compared to the control.The three materials could be used as high⁃quality varieties for further identification and screening,providing reference for high⁃yield and high⁃yield producation for potatoes in the region.Keywords potato;new varieties;comparison filtering;agronomic traits;potato quality;potato yield马铃薯是重要粮食作物之一[1-2],其适应能力较强,栽培历史悠久,产量较高,在保障粮食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4年脱毒马铃薯新品种示范基地建设工作方案

2024年脱毒马铃薯新品种示范基地建设工作方案一、项目背景近年来,我国马铃薯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品种选育、种植技术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为了提高我国马铃薯产业的竞争力,推广脱毒马铃薯新品种,我们决定建设一个示范基地,以展示新品种的种植效果,推动产业发展。
二、项目目标1.推广脱毒马铃薯新品种,提高种植效益。
2.建立健全示范基地的管理体系,为农民提供技术支持。
3.培养一批具备种植脱毒马铃薯技术的农民,带动周边地区产业发展。
三、项目实施步骤1.选址规划根据地理位置、土壤条件、气候特点等因素,选择适宜的地点建设示范基地。
充分考虑交通、水源、电力等基础设施,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2.基地建设(1)土地整理:对基地内的土地进行平整、改良,保证土壤肥沃、排水良好。
(2)基础设施:建设灌溉系统、排水系统、防护设施等,确保基地的正常运行。
(3)种植区划分:根据不同品种的种植需求,合理划分种植区域。
3.种植管理(1)品种选择:精选具有高产、抗病、优质等特点的脱毒马铃薯新品种。
(2)种植技术:采用科学的种植技术,确保马铃薯生长良好。
(3)病虫害防治:加强病虫害监测,及时防治,减少损失。
4.技术培训与推广(1)培训农民: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农民进行种植技术培训。
(2)现场指导:深入基地,对农民进行现场指导,解决实际问题。
(3)技术交流:定期举办技术交流活动,促进农民之间的经验分享。
四、项目预算1.土地租赁费用:10万元/年2.基础设施建设费用:50万元3.种植材料费用:30万元4.技术培训与推广费用:20万元5.其他费用:10万元总计:120万元五、项目效益分析2.社会效益:推广种植脱毒马铃薯,有利于提高我国马铃薯产业的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
3.生态效益:采用科学的种植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六、项目风险与应对措施1.自然灾害风险: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地的抗灾能力。
2.市场风险:加强市场调研,调整种植结构,适应市场需求。
马铃薯论文

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试验报告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特殊的气候特点适宜马铃薯种植,长期以来山西省各地都有种植马铃薯的传统习惯,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23万hm2左右。
近年来,随着农业商品经济的发展,马铃薯加工业得到快速发展,马铃薯已由传统的粮蔬作物转变为种植业中经济效益十分显着的主要糖分作物,农民种植积极性空前高涨,马铃薯市场十分活跃。
为促进全省马铃薯产业化发展,提高马铃薯生产效益,为此,进行对马铃薯机械化垄作种植技术试验示范研究。
1.试验技术路线及实施技术内容试验区概况试验区选在大同市新荣区破鲁堡乡裴家窑村,地块平坦,沙壤土,年降雨量为350-400mm,年均气温5℃左右,无霜期平均110d。
试验设计2013年,在裴家窑村连片选择试验田面积 hm2。
其中,非覆膜垄作hm2,覆膜垄作、非覆膜平作、覆膜平作各 hm2。
同时进行四种机械化种植模式对比。
各试验区根据当地实际统一品种、统一种薯处理、统一机械化种植、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机械化收获开展对比试验。
工艺路线机械化耕整地→机械化起垄播种→机械化培土→机械化值保→机械化收获。
主要技术内容机械化耕整前茬收获后及时翻耕晒垡,进行浅耕,进行深松,深度达到35cm以上,以打破犁底层,有利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并适度镇压,以保持土壤水分。
种薯处理种薯品种选择抗病力强,产量较高的晋薯7号,种薯规格为45g,用甲基灭菌灵和滑石粉拌种。
机械化播种5月16日,进行播种作业。
处理一:非覆膜垄作、覆膜垄作采用中机美诺1240型马铃薯播种机,配套动力为,理论为单垄单行,行距90cm,垄距90cm,株距14~42cm,播深15cm。
处理二:非覆膜平作,覆膜平作采用2BFM-2型马铃薯播种机,配套动力为,行距为60cm,株距40cm,播深13cm。
机械化培土6月18日,非覆膜垄作和垄作覆膜采用3ZP-4中耕机中耕培土,非覆膜平作和平作覆膜进行了除草。
机械化植保由于今年雨水充足,未进行灌溉。
马铃薯试验总结

2013年度勃生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在薯类作物上的应用试验勃生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富含植物生长所需的多种可溶性常量及微量元素(钾、钠、钙、镁、磷、锌、铁、硒、铜、锶、碘、氟和偏硅酸等),能够有效提高土壤养分,有利于作物对微量元素的吸收和转化,从而促进植物生长发育、提高抗性和增加产量。
该品呈弱碱性,可有效调节土壤酸碱度,由于其具有多孔性结构,能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透气性,同时含有大量活性成分,对真菌、细菌和病毒具有99.99%的杀灭能力,可防治植物猝倒病、立枯病等土传病害,具有一定的驱虫作用。
2013年3月—2013年7月我们在马铃薯和红薯上分别采用勃生肥拌种、蘸根进行试验,测试等离子技术在薯类作物种植过程中的效果。
试验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目的:通过拌种、蘸根方式,测试勃生肥对于马铃薯和红薯的植株生长、营养品质和产量的影响;1.2供试材料:勃生微量元素肥试验时间:2013-03—2013-07;试验地点:西安市户县涝店镇西保村。
土壤肥力状况和试验材料:种植面积:马铃薯和红薯各种植2亩,其中实验组1亩,对照组1亩。
土壤肥力:中等;前茬:撂荒;施肥:2 m3 ⁄亩鸡粪。
品种:马铃薯为早大白;红薯为秦紫1号。
2.试验方案与设计本实验共种植两个薯类:马铃薯和红薯,采用对比试验。
包括拌种处理组、空白对照组(ck)。
拌种处理组为:用等离子肥将马铃薯拌种,然后将种球定植,种植亩数为一亩;空白对照组为:直接将种球定植,种植亩数为一亩;3.试验结果与分析马铃薯处理和对照组处理结果如下:从上图可以看出,处理组生长明显优于对照组,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均有差异:苗期地上部分处理组比对照组增高37.5%,且幼苗健壮。
红薯苗期情况为:从红薯苗期来看,无论是从最长蔓长度、最长蔓叶片数、单垄成苗数,处理组均优于对照组。
6月24号在马铃薯收获前进行了考种,结果如下:表2.3 马铃薯考种结果观察项株高cm 薯块虫眼处理组总和∑3147 99平均值ⅹ69.93 2.20空白组总和∑3039 98平均值ⅹ67.53 2.51由上表分析可知:处理组的株高和薯块虫眼均高于对照组,而单株块茎、单株重、单块重和茎粗均低于对照组。
马铃薯高产栽培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马铃薯作为一种重要的粮食和蔬菜作物,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种植面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马铃薯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本实验针对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
二、实验目的1. 探讨适宜马铃薯生长的土壤、气候条件;2. 优化马铃薯栽培技术,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3. 为马铃薯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1)马铃薯品种:选用当地主栽品种;(2)种薯:选用脱毒G2、G3代良种;(3)肥料:氮、磷、钾复合肥、有机肥;(4)农药:杀菌剂、杀虫剂。
2. 实验方法(1)实验地点: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交通便利的农田进行实验;(2)实验设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不同处理,包括不同施肥量、不同种植密度、不同病虫害防治措施等;(3)实验步骤:① 播前准备:深耕土地,整地施肥,播种前进行种薯消毒、切块催芽;② 播种:采用高畦栽培,株距28~33厘米,每亩保证主茎数2.5~2.8万个;③ 施肥:根据土壤肥力和马铃薯生长情况,合理施用氮、磷、钾复合肥和有机肥;④ 病虫害防治: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喷洒杀菌剂、杀虫剂;⑤ 采收:当马铃薯植株枯萎时,及时采收。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土壤、气候条件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适宜马铃薯生长的土壤pH值为5.6~7,有机质含量高于2%,土壤肥力中等以上。
气候条件方面,适宜马铃薯生长的年均气温为10℃~15℃,年降雨量500~800毫米。
2. 不同施肥量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在适宜的施肥量下,马铃薯产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提高。
当氮、磷、钾施用量分别为300、200、300千克/亩时,马铃薯产量最高,达到5000千克/亩。
3. 不同种植密度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实验表明,适宜的马铃薯种植密度为3000~4000株/亩。
当种植密度过高时,植株生长拥挤,通风透光不良,易引发病虫害;种植密度过低时,植株生长空间过大,不利于块茎膨大。
马铃薯发展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马铃薯作为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和蔬菜作物,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近年来,我国马铃薯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产量逐年攀升,品种不断优化,产业链逐步完善。
本报告对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总结,旨在为今后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1. 产量稳步增长近年来,我国马铃薯产量逐年攀升,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国。
据统计,2019年全国马铃薯总产量达到1.1亿吨,占全球总产量的四分之一以上。
其中,内蒙古、甘肃、云南、贵州等省份马铃薯产量位居全国前列。
2. 品种不断优化我国马铃薯品种资源丰富,优良品种不断涌现。
目前,全国马铃薯品种超过500个,其中优质品种占比超过60%。
近年来,我国成功培育了一批高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强的马铃薯新品种,如‘中薯5号’、‘晋薯14号’、‘鄂马铃薯1号’等。
3. 产业链逐步完善马铃薯产业链包括种植、加工、销售、出口等环节。
近年来,我国马铃薯产业链逐步完善,加工能力不断提高,市场需求日益旺盛。
目前,全国马铃薯加工企业超过3000家,加工产品包括薯片、薯条、粉条、淀粉等。
4. 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为提高马铃薯生产效率,我国加大了农业机械化推广力度。
目前,马铃薯种植、收获、加工等环节已基本实现机械化。
马铃薯种植机械化水平达到80%以上,收获机械化水平达到60%以上。
5. 国际市场竞争力逐步提升我国马铃薯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大的竞争力。
近年来,我国马铃薯出口量逐年增加,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欧洲等地区。
2019年,我国马铃薯出口量达到50万吨,出口额超过2亿美元。
三、马铃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1. 种植面积波动较大近年来,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波动较大,主要受市场需求、价格等因素影响。
在价格低迷时期,部分种植户放弃马铃薯种植,导致种植面积减少;在价格回暖时期,种植面积又迅速扩大。
2. 优质马铃薯品种覆盖率较低尽管我国马铃薯品种资源丰富,但优质马铃薯品种覆盖率仍较低。
“专用型马铃薯新品种选育”专题通过验收

20 06年 1 】 1 月 8_. 海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
刘 r 科 : … 1 院阿此 高 生物研 究所和青海省农 林科学院共同承 j 的” _ 优质 h 存小麦新品种进 ” _ I I 々题进 行了验收 “ 优质 l 产存小麦新 -种选育” 是肯海省“f 脏大科技攻关 。 五” 打怀明 r《 { I肯藏商啄优质农作物新・ 种选育》 专题之一 . 通过对小
前人利披 攻天桶 标 1 《 ] 肯藏高 原优质农 作物新 品种选 }——“ 々用 陔々趔制时我省 q铃 辫 币・ 一 .特 圳是 々J 型乩种缺乏 1 _ l ; ; J 的宴 际.选 肯} 抗 早 熟新・ Ir 5 种 ” 背蒋 5 ”、9熟菜用 型 -
后投 入专项资金 2 1 4 万元 .盘持 了 1 8个研发项 l.J发新 ‘ 1 r 品 1 个 获省级科 技成果 4项 ,授权 々利 7项 5 家信 自化 .
了“ 西宁地区制造业信息化1 程 的发臆规划 、实瞧 . 翻西 ‘ 二 寨 l
地 区制造 业信息化示范 企业 芍棱评价措桥 体系” .进{丁删造 业信息化共性关键技术推广 与应用 .Ⅲ 胜了制新 眦 包化J 门 f ・{
技术典型示范 .建成 了西宁市制造 业f 肯息化 I 鹿用 . 圳驶 i 蚺 咨嘲服务体 系,营造 r 制造 业信息 化, 成川和服 务的 良好 境 ,为西宁地 区制造业信息化 建矬和发I 罐起到 r 很奸的, 弛干 J " 推动作用。 为r 确保该课题 的顺 利实施 .省 、市 级科技竹理部 f 先 J
, ’ ‘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 +一 一 。 、
商、培训机 构和中介 机构 为刚络的矾宁地睡制造业f息 化 1 青 技术创新 和技术服 务体 系.为我钉住 “卜一五”期 进一 步 展制造业信息化 T程魄定了煞砷
早熟马铃薯品种淀粉含量和淀粉产量的表现及其稳定性

Performance and Stability of Starch Content and Starch Yield ofEarly-maturing Potato VarietiesMA Li 1,ZHANG Feng 1,MA Da 2,SUN Haiyang 1,LI Huili 1,LU Wenhe 3*(1.Seed Potato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Beidahuang Black Soil Potato Industry Co.,Ltd.,Keshan Farm,Heilongjiang161621,China;2.Keshan Farm Co.,Ltd.,Beidahuang Group,Keshan Farm,Heilongjiang 161621,China;3.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arbin,Heilongjiang 150030,China )A bstract:Potato starch has some excellent characteristics that other starches do not have,and it is widely used in food,feed,chemicals,adhesives,paper,textiles,biodegradable materials,and other fields.Potato varieties with high yield and starch content can increase farmers'income and enterprises'efficiency.However,there is still a lack of high-yield and high-starch varieties,especially early-maturing varieties.In order to identify and screen early-maturing potato varieties suitable for starch processing,the performance and stability of seven early-maturing potato varieties ('Dongnong 312','Longshu 3','Zhongshuzao 35','Zhongshuzao 39','Zhongshuzao 43','Zhongshuzao 44'and 'Zhongshuzao 45')were evaluated in 2021and 2022for tuber yield,starch content and starch yield,using 'Youjia 70'as a control,in Keshan Farm,Heilongjiang Province,in a randomized complete block design with four replications.The tuber yield,starch content and starch yield stability of 'Zhongshuzao 39'were medium,with 46643kg/ha tuber yield,早熟马铃薯品种淀粉含量和淀粉产量的表现及其稳定性马力1,张峰1,马达2,孙海洋1,李慧丽1,吕文河3*(1.北大荒黑土薯业有限公司种薯研发中心,黑龙江克山农场161621;2.北大荒集团克山农场有限公司,黑龙江克山农场161621;3.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30)收稿日期:2023-01-25作者简介:马力(1977-),男,硕士,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马铃薯新品种筛选、推广和脱毒种薯栽培技术等研究。
9个马铃薯新品种(系)在安定区的引种表现初报

9个马铃薯新品种(系)在安定区的引种表现初报张振军【摘要】以当地品种新大坪为对照,对引进的9个马铃薯品种(系)的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系)在安定区及同类地区均能成熟.其中陇薯10号、dx8、青薯9号、陇薯7号、冀张薯8号、dx9较对照品种新大坪增产幅度较大.以陇薯10号产量最高,折合产量为31481 kg/hm2,较对照增产121.5%.其次是dx8,为25509 kg/hm2,较对照增产79.5%.陇薯9号居第3,为23380 kg/hm2,较对照增产64.5%.陇薯7号居第4,产量为21759 kg/hm2,较对照增产53.1%.冀张薯8号居第5,为20000 kg/hm2,较对照增产40.7%.dx9居第6,为19954 kg/hm2,较对照增产40.4%.以上6个品种(系)生育期适中、田间生长势强、平均单株结薯数5.2~6.1粒、芽眼浅或极浅、大薯率较高.综合分析,陇薯10号、青薯9号及冀张薯8号建议在安定区扩大种植.【期刊名称】《甘肃农业科技》【年(卷),期】2018(000)011【总页数】3页(P88-90)【关键词】马铃薯;品种(系);对比试验;安定区【作者】张振军【作者单位】定西市安定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甘肃定西 74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32定西市安定区属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区和六盘山连片特困片区。
年平均降水量380 mm左右,蒸发量达1 536 mm,属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1]。
马铃薯产业成为安定区脱贫攻坚主要产业,但是马铃薯品种单一、产量低、退化快是制约该产业发展的首要因素。
为了促进产业助推精准脱贫持续发展,填补马铃薯优质品种,安定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选用品质、产量及抗病性表现良好的品种陇薯6号、青薯9号等的基础上[2-4],2017年又引进部分新品种进行了筛选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材料参试马铃薯品种(系)共9个,包括青薯9号(青海省农林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选育),dx8、dx9(定西市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选育),冀张薯8号(河北省高寒作物研究所选育),庄薯3号(庄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选育),陇薯6号、陇薯7号、陇薯10号(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选育),冀张薯12号(河北省高寒作物研究所选育),以新大坪为CK(凯凯公司提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苗期管理:苗期指出苗至植株现蕾前,此时管 理的重点是及时追施苗肥。在田间出苗率约70%时 根据所计算的肥料用量追施苗肥。追肥用速效氮肥, 以保证植株前期快速生长、搭好丰产苗架的需要。
蕾期:蕾期指植株开始现蕾至开花的生长阶段,
此时地Hale Waihona Puke 部分匍匐茎伸长,薯块开始形成,植株进
入生长旺盛期。蕾期田间管理的重点是追施蕾肥和
二、项目执行情况
1、项目实施的保障措施
加强领导,组织协调 “晋早一号” 早熟马铃薯新品种科技成果项目推 广工作,始终得到了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 给予了大力支持。项目领导组负责组织协调,解决 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与乡、村、户协调各方 面的工作。为项目顺利实施奠定了良好的组织保障。
广泛宣传,强化培训 宣传舆论是开展工作的先导,丰裕公司首先对 项目区的干部、示范户进行宣传,采取多种形式, 利用各种办法对种植户进行宣传,提高了认识。同 时对间作套种“晋早一号”马铃薯的方法,意义和
柱产业;为了解决核桃园长期间作高杆作物,严重 影响核桃树的生长发育这一突出问题,为保证核桃
基地健康良性发展,丰裕公司引进“晋早一号”早
熟马铃薯进行间作。 2012年丰裕引进马铃薯“晋早一号“早熟新品 种,采取“公司+基地”“基地+农户”的管理模式, 培育示范户村,建设马铃薯生产基地,通过技术指 导,新品种的推广,带动农民收入的增加,促进特 色农业大县的建设步伐。
的建设等方面完全有能力实施。技术组制订了详细 的实施方案和示范培训推广实施计划,使整个推广 项目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推广网络。
抓典型,搞示范
丰裕公司根据项目任务,组织科技人员深入项
目区进行宣传活动。选择群众基础好、土地平整、
集中连片的田地,作为示范基地,重点推广马铃薯
新品种的间作套种和种植技术的应用。示范基地在 岔口乡的甘泉井,示范面积300亩;东回镇木槽村 兴春专业合作社,示范面积150亩;张庄镇新城村 种植大户张明亮,示范面积50亩。通过高标准建设
多种形式,多样培训指导活动。在生产季节科技人 员深入田间地头,加强技术指导,围绕脱毒马铃薯 种植的主导品种,主推技术进行培训指导。农民开
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较系统掌握了脱毒种薯的
配套种植技术,提高了脱毒马铃薯生产技术进村入 户率。
技术支持,强力保障
阳泉丰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隶属平定县农委,
是全县唯一的一家集产、学、研为一体的科技型企 业,经济实力强,技术力量雄厚,与山西农大、山 西农科院等科研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外聘了省 农大,农科院等科研单位的专家教授做指导,公司 现有职工50人,有高级农艺师3人,农艺师10人, 助理农师5人,在新品种的引进、推广和示范基地
四是田间管理以早为主:早除草、早施肥、早中耕、 高培土,一促到底。五是加强蚜虫及早疫病防治。
3、应用推广新技术
①选地整地
在播种前,选择适宜与禾本科、豆科、十字 花科、纤维类等作物轮作的土层深厚、质地疏松、 土壤肥沃。不宜与茄子、蕃茄、烟草、辣椒等茄科 作物连作。及时耕翻耙耱,播前要将地块整细耙平。
示范区、点,平均亩产达到1591.2千克,比对照津 引薯8号增产幅度13.8%。使广大农民群众学有榜样, 做有示范。为全面推广和辐射带动起到了积极有效
的作用。
2、选用良种,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选用良种是获得马铃薯高产的物质基础,也是
一项经济有效增产措施,在同样的栽培条件下,良
种较一般品种可增产30%以上,在马铃薯退化严重
的地区增产增效显著,经过多方调查论证,马铃薯 “晋早1号”适宜我县种植,“晋早1号”为早熟品 种,出苗到成熟80天左右,可在平定行政区域一季 一作早熟栽培。
为了搞好“晋早一号”马铃薯新品种成果转化推广 工作,阳泉丰裕公司在我县各个区域做了大量的调
查工作,邀请山西省高寒研究所杜珍专家亲临我县
实地调查研究,并组织有关专家对项目实施进行座 谈论证,提出了指导意见,使项目实施做到了因地 制宜,科学规划。丰裕公司对项目实施早计划、早 动手、早部署,及时制定实施方案,推广培训计划,
晋早一号马铃薯新品种 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评审会
晋早一号马铃薯新品种 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报告
阳泉丰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2013年6月29日
主要内容
• 项目实施背景
平定县自然气候及马铃薯产业发展情况
• 项目执行情况
项目实施的保障措施 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
• 项目完成情况
• 结论
一、项目实施背景
筹集资金,调运马铃薯种子,深入基地,落实任务,
深入农户进行指导,确保不误农时。
种薯调运
“晋早一号”早熟新品种 品种来源: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1998年用 75-6-6作母本,9333-10作父本杂交,通过对抗病、 抗逆,产量等性状鉴定,定向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 中早熟种,生育期80天左右,株型直立,生长 势较强。株高50-60㎝,茎绿色,叶绿色,花冠白 色,开花繁茂性中等,天然结实性弱。薯型为圆形, 黄皮白肉,皮较光滑,芽眼浅,膨大快,结薯集中,
1.7-1.9公斤,K2O 8-10公斤。山西土壤多属石 灰性土壤,应补充10-15kg/亩的硫酸镁和1-2kg/亩 的硫酸锌。 施肥方法:在施肥技术上应做到重施底肥、追 施蕾肥。有机肥施肥采取深耕整地时撒匀翻入,化 肥在播种时种薯间施入,或种薯行间空犁沟施入。
追肥采用穴施或条施或洒施后灌水,穴施或条施距
种植密度,主要根据品种和用途确定适宜密度, 晋早1号株高及株型较矮小、紧凑,适宜密度为 4000-4500株/亩。
③种薯切块 种薯切块不易过小,以免切块中水分、养分不
足影响幼苗的发育,而且不抗旱易却苗。一般质量
不低于25克每块带有1—2个芽眼。切刀消毒,切刀 在切种前和切种时,切出病薯均要70%的酒精消毒 以防切刀传病 。
培土。蕾肥用量根据测土配方施肥的计算确定
,使用速效氮肥。蕾期要进行田间除草、中耕,做 好培土,使垄高达到要求。除草培土时注意不要损 伤植株根系,尤其是不能损伤形成薯块的匍匐茎, 所有操作应离植株稍远。
专家田间技术指导
⑦虫害防治 危害马铃薯的地下害虫主要是蛴螬、金针虫、 蝼蛄和地老虎。 防治方法:毒饵诱杀,可用麦麸和谷皮炒熟后, 以25千克食料拌入农药如90%晶体敌百虫1.5千克, 在害虫活动的地点于傍晚撒在地面毒杀。
2.我县马铃薯种植情况
平定县马铃薯种植面积在2.4万亩左右,马铃薯 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马铃薯经济发展的主 要因素是品种混杂、种薯退化严重,单产不高,效 益低下,单产只有700公斤左右。长期以来,我县
马铃薯生产中的主栽品种绝大部分为中晚熟鲜食菜
用薯,早熟市场一直是山东、河北、河南等外省产 品占据,而早熟品种无论数量还是质量远不能满足
穴施或条施种薯两侧约5cm下方开穴开沟。
⑤适期播种 适期播种对植株的生长、发育和以后的产量 形成效益高低,均有重要影响,适期播种总的原则 是既不影响出苗,又能提高产量。一般来说当地温 稳定通过5——7摄氏度时播种较为适宜。另外还要 根据品种的用途确定播期,商品薯为了促进提早上
市获得高效。播期一般定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为
需要,并且十分缺乏抗旱、抗病性专用品种,品种 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针对存在的问题,更换新品 种、繁育和推广脱毒种薯,实行集约化经营、标准
化栽培、系列化加工,是我县边远山区农民增产增
收必不可少的。为此,利用我公司的技术和人才优 势,引进早熟马铃薯“晋早一号”新品种,通过开 展技术培训与指导,引导农民科学种田,掌握高产 高效种植技术,在全县进行推广应用。
宜 。
适时播种
⑥田间管理
马铃薯从出苗到收获,田间管理的目的在于运
用科学的、综合的农业技术,为马铃薯植株创造良
好的生长发育条件,是促早熟高产高效栽培的重要
环节。晋早一号80天,马铃薯的田间管理,应突出 一个“早”字,总的要求是前期早发,中期稳长, 后期晚衰。田间管理重点抓好苗期和蕾期的追肥 。
效益等方法进行宣传,印发宣传资料3000余份,进
一步提高的种植户的思想认识。
深入基层 宣传科技
培训推广技术
为把“晋早一号”马铃薯新品种科技成果转化项 目的技术普及到种植户,我们在抓项目的实施过程 中,突出抓技术培训工作,邀请省高寒研究所专家
亲临现场对项目的技术人员进行集中培训,项目技
术组人员按季节进行现场培训和指导,共培训1500 多人次,编印“晋早一号”马铃薯栽培技术资料 1500余份,并开展户主会,田头会,科技下乡等
达到地平、土细、地暄,达到上虚下实。把土壤含
水量保持在60%以上。
②品种密度
选用健康种薯,健康种薯指不带病虫害或病虫
害携带率在不影响产量和品质的范围内、生理状态
良好、品种特征典型的种薯。马铃薯的健康种薯是
经过脱除病毒,在严格的种薯生产体系中繁殖的种 薯,病毒病、其它病害、品种混杂等都要经过严格 检测。健康种薯的增产潜力在30%以上。采用健康 种薯是保证增产的最重要的措施。
2.34%。
栽培要点: “晋早1号”的栽培围绕“早”字“一促到底” 的“五早一密”栽培法种植,即:早熟品种、早催 芽、早播种、早管理、早收获、合理密植。一是在 播种前20天将种薯出窑,剔除病、烂熟后,在1520℃的散射光条件下催成短壮芽。二是种植密度
4000-4500株/亩。三是重施有机肥,增施磷钾肥。
地上害虫主要有28星瓢虫和蚜虫。 防治方法:药剂防治,20%速灭杀丁2000—— 3000倍喷杀,对成虫、幼虫杀伤力都很强,防治效 果可达100%。发现成虫开始喷药,每10天喷药一次, 植株生长期连续喷药3次,即可完全控制害虫。
三、项目任务完成情况
示范推广情况 2012年建设3个示范点,示范面积500亩。通过示 范辐射带动周边乡(镇)种植面积10000亩,其中: 张庄镇2600亩,柏井镇1500亩,岔口乡1630亩,东回 镇2800亩,石门口乡1470亩。推广应用新品种和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