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传达专业的发展与教学改革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觉传达专业的发展与教学改革实践
文摘: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使很多不相干的学科间出现了融合,不同学
科间的交流也就越来越多。
新媒体主要是借于互联网为载体,具有传播速度快、
涉及范围广、互动性强和形式内容丰富等特点。
它为师生提供了各种了解知识的
途径和知识平台,可以方便地查询、获取信息。
同时社会对视觉设计师的综合素
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设计师不断地提高自己水平。
因此,对普通的
视觉设计师来说,要想找到一个更好的发展空间,必须对其所学习的专业进行持
续的调整与完善。
关键词:新媒体;视觉传达;课程;专业;
前言
现阶段很多学校的视觉传达设计教育中过多的重视艺术的形式化和技术化,
对艺术的社会功能和价值不太重视,在设计艺术作品时,也只是将艺术作品作为
对艺术的解读和评价,没有从艺术作品的功能上去进行设计,这就导致设计出来
的作品只是具有观赏性,没有实质作用,这就违背了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初衷,
也无法培养出真正的视觉传达设计师。
新的经济体制对传统产业和企业的经营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企业面临着
改革、竞争和进入现代化等问题。
视觉传达专业的教学都是以当前经济体制的发
展需要为基础,主要是集中在课程设置、培养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人员的职业
发展等方面,这一切都是基于传统经济产业的实际需要。
所以,在当今社会各个
行业不断变革、创新的社会环境中,视觉传达专业的改革与发展必然会受到冲击。
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信息技术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很多产
业和传统的发展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如果视觉传达专业依然沿用以往的传
统教育观念和方法,或继续沿用传统的以经济为基础的专业课程,必然会造成职
业教育与现实生活的巨大差距,从而造成职业教育与企业的实际需要之间的巨大
差距,在毕业生的就业和事业发展中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差异
在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新媒体的发展与普及打破了许多与其相关
的学科间的隔阂,使各个学科内外的关系更加紧密,甚至可以说是天衣无缝。
新
媒介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互动性强,它的形式多样,为广大师生提供了各
种学习的途径和平台,可以方便地查询、获取信息。
当前,对视觉传达专业如何
进行变革与发展的研究与分析是当前视觉传达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传统媒体即主要通过机械装置定期向大众传递信息或提供教育和娱乐休闲的
媒介,包括报纸,电台,电视和杂志等。
与传统媒体相比,数字广播和电子书籍
等新媒体以及手机交互平台和触摸屏媒介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但是数字技术、
网络技术、移动技术的应用又十分依赖互联网技术,同时也要有较为发达的无线
通信网络和智能终端,例如电脑,手机和数码电视等,这样就可以更好的为使用
者提供通讯和资讯信息。
与传统媒介相比,新媒体的传播速度更快、使用更方便
和交互性更强等特点。
二、视觉传达产业在大数据时代的要求
视觉传达设计是一门以平面设计为主的专业,其内容涵盖的范围很广,例如:报纸、杂志上的各种平面广告、道路两侧的广告灯箱等。
视觉传达设计教育包括
广告设计、印刷设计、装帧设计,海报设计,包装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展览设
计和数码影像设计等诸多方面。
在经济发展的这一阶段,视觉传达专业人才的需
求量是十分庞大的,但是现在的人们对于专业人士的要求却是更加具体和专业化。
今天,新媒体的传播活动十分活跃,并且具有低运营成本和低维护成本的优点。
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新媒体的快速转变和巨大的盈利空间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
视觉传达专业的毕业生,不但可以在广播、电视和传媒等领域工作,也可以
在品牌资讯管理与设计领域工作,同时也可以在市场或企业研究、品牌管理与设
计等领域工作。
在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视觉传达领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三、面向新媒体行业发展的视觉传达专业发展趋势
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要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艺术设计的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
视觉传达设计多是以印刷物为媒介的平面设计,又称
装潢设计。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视觉传达设计是科学、严谨的概念名称,蕴含着
未来设计的趋向。
就现阶段的设计状况分析,其视觉传达设计的主要内容依然是“平面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平面设计”两者所包含的设计范畴在现阶段
并无大的差异,“视觉传达设计”“平面设计”在概念范畴上的区分与统一,并
不存在着矛盾。
以往大多数的视觉传达都是以纸质媒介为主,而如今随着新媒介
的迅猛发展,视觉传达的重点也随之改变。
现代多媒体与资讯科技的飞速发展,
社会网络的兴起,使得视觉传达在教育观念和课程设置上也相应地发生了相应的
变化。
新媒体是以资讯科技为基础的,现代资讯传播已超越以往的平台,如报刊、杂志等,人们经常会在媒体中进行深入的交流与经验,从被动的接受到积极的获得,而视觉传达课程也必须顺应这种新的变化。
四、视觉传达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
(一)在培养方向上,为了培养更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媒体设计和图形设计,将专业的人才培养分成两大类。
UI界面设计是视觉传达设计与数字媒体融合的一
个新的领域,各个专业的设计人员必须在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将 APP
界面设计、网页界面设计、游戏视觉设计等内容整合到一起,并不断完善对视觉
传达设计人才的培养理念和课程设置,从而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具备 UI界
面设计的创新型、复合型设计人才。
(二)课程体系的改革,专业设置了平面设计与网络媒体设计两大方向,以适
应设计前沿和设计人才的需要。
平面设计专业开设品牌设计,视觉识别设计,平
面广告设计,图书装帧设计,插图设计等。
本专业的主要课程包括:交互设计,
界面设计,网页设计,资讯设计,多媒体开发及制作。
在教学内容、课时的比例
上做了相应的调整,使基础课继续保持,核心课、理论课、实践课和实训班的数
量不断增多。
通过对传统课程的改革,使其更加注重实践性,从而使其更好地发
挥其作用。
以CI设计为例,当今的标识设计已不能单纯地用静态的符号表示,
而要在大量的新的电子媒体的支持下,进行动态的展示。
因此,传统的 CI设计
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要求将动画、AE、PR等动态设计软件的开
发与开发,并对其在特定媒体上的运用方式进行探讨,从而为企业的品牌形象创
造与推广创造更大的空间。
(三)项目式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将一个相对独立的设计方案交给学生,由
教师进行指导,结合理论说明由学生单独或组成团队来完成。
在老师给每个学生
下达了任务后,他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这个任务进行深入的分析,然后通
过层层递进,分析出最重要的要求,从而确定设计的重点。
尽可能的扩展自己的
搜索范围,从众多的设计作品中挑选出三件,并对甲方的需求、营销传播的功能、设计的表达方式进行分析。
深入剖析和阅读个案,这对培养学生的探究思考是有
益的。
比如用市场传播的思想来审视一项商业设计,然后用它来规范自己的设计,并从中寻找出一个突破口,从而使学生对设计任务的要求和表达方式有了清晰的
认识。
在实际的设计项目中,要做好时间上的计划,当学生收到项目任务的第一
分钟,老师就必须告知学生,除了作业的表现以外,分数的评估是由学生完成的,也与是否能够按时完成设计相关联。
在课堂上,老师要清楚地告诉学生,在实际
的项目中,若未能按时完成设计将会造成违约的后果和损失。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
生对问题的处理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细节,如时间安排和团队相互合作的
能力。
把同学们分为项目组,并建立一个有真正项目的甲方的团体,这样就可以
培养学生的独立交流能力,也可以管理项目的进展和实施。
老师能够从专题小组
中获得及时的反馈,对所提供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对其进行及时的修正,
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时间的浪费。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建立教
学平台,还要培养学生的交流技巧和及时反馈给甲方。
结论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作为一门新兴实践性学科的视觉传达专业,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生着变化。
视觉传达专业已逐步向成熟迈进。
为了培
养出更多社会需要的视觉传达专业的合格人才,视觉传达专业课堂教学改革势在
必行。
在实施视觉传达课程改革过程中,要根据当前的现实状况,运用新的教育
思想和方法,把视觉传达课程的教学工作做好。
要充分认识到学生走出校园、步
入职场后的职业发展,并在在校期间加强对视觉传达的最新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
的培养。
当前的企业越来越重视毕业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因此,在实施视觉传达
课程时,必须重视和重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保证其掌握的
技能与当前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
依据社会对产业发展的需求,科学合理地
确定高职院校的视觉传达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视觉传达专业技术人员。
参考文献:
[1]高淑君,高欣.“模块式”教学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的实践研究——以色彩基础课程为例[J].艺海,2019(5):125-127.
[2]姚若琳.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基础色彩课程教学定位思考——基于与美术绘画专业的比较分析[J].大众文艺,2016(2):273-274.
[3]朱莉.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创新型课程的教学实践研究——以长春光华学院为例[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1):76-77.
[4]张林.色彩的表情与表意——高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设计色彩课程的教学研究[J].明日风尚,2017(14):38-38.
[5]邹红梅.关于广告学课程教学设计的思考——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广告学课程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10):148-150.
[6]王正林,狄野.新时期视觉传达设计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2018(22):112-113.
[7]陈碧璐.地方高校视觉传达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艺术科技,
2018(11):247+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