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市场与企业经营决策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最终产品需求的价格弹性:最终产品需求的价格弹 性越大,要素需求的价格弹性也越大。这是由要素需 求的间接需求性质决定的。
C.要素支出占总成本的比例:比例越高,弹性越大。 D.考察期限:时间越长,弹性越大。
二.竞争性要素市场的供给
1.要素的市场供给:与一般产品市场供给一样, 因边际成本递增而向右向上倾斜。劳动力供给特殊。
Sl:MFC = AFC
Dl :MRP = VMP Le
当厂商面临垄断性产品市场时,2.垄断性产品市场
虽然仍然是劳动的供给曲线和
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均衡工资,
但厂商的边际收益产品曲线
(MRP)低于边际产品价值曲
线(VMP)。VMP反映了社会
VMP = P× MP
消费者对边际要素投入的价值 判断。
V
e
( 1)当工资从w1下降到w2时,劳动力 投入从L1增加到L2;
( 2)由于劳动力投入增加,资本的边
际产量增加,边际收益产品函数MRP
MRP2
k提高,厂商会进一步增加资本投入; ( 3)资本投入增加后,劳动的边际收
MRP1
益产品函数(曲线)从MRP1提高到 MRP2;
W1
( 4)厂商对劳动力的需求会调整到L3;
可见,在要素价格(这里是工资率)一定的条件下,在产品 市场上具有垄断势力的厂商对要素的需求和投入较少,产量 较低。这与产品市场结构的分析结论是一致的。
2.厂商长期要素需求曲线:全部要素可变
在长期中,全部生产要素都可变,厂商长期要素需求曲线必
须考虑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假设只有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
投入,厂商对劳动力的需求曲线Dl如下图所示:
例如,设要素市场上厂商的供给曲线函数为 w = a + b L,它反 映了厂商在某一投入水平上的平均要素成本(AFC)。
则厂商的边际要素成本为 MFC = d(w L)/d L = a + 2bL
可见,MFC的斜率为AFC的2倍,两者不一致且MFC上升的速 度更快。这是因为厂商投入增加时,必须支付较高的价格给所 有的要素单位。因此,边际要素成本大于要素价格(即平均要 素成本)。(比较:产品垄断市场上厂商 P = AR > MR )
派生需求也称为引致需求,它不仅取决于要素的投入成本, 而且取决于要素的产出效益。如技术工人、原材料。
3.使用权市场:要素市场上交换的往往是生产要素的使用权, 如劳动力雇佣、土地租赁、资金借贷等。产品市场上交换的 一般是所有权。
二. 厂商最佳要素投入决策
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取决于其要素投入决策。 设厂商使用两种生产要素L和K生产一种产品Q, 厂商通过调整要素投入追求利润函数最大化。
(2)市场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把各行业对某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水平相加,就可 得到市场总的需求曲线。如劳动力的市场需求曲 线反映各行各业对劳动力的总需求。
(3)生产要素市场需求价格弹性的影响要素
这不仅对要素生产企业具有重要意义,对要素需求厂 商的投入决策也十分重要。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
A.要素的技术可替代性:可替代性越强,价格弹性越 大。
MRP l =VMP l
L★ Le
双重垄断
(2)假设厂商不 V
仅在要素市场上
居于买方垄断地 V
位,而且在产品
市 场 上 拥 有 垄 断 we
势力,则会形成
w★ w*
双重垄断。厂商
的投入水平进一
步减少,工资进
一步下降。
具体如右图所示。
MFC l
S l AFC l E
P× MP=VMP l Dl MRP l L* L★ Le
Dl MR l
(4)工会垄断的后果: 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和工
L1
L2 L3
三.劳动力市场的双边垄断
1.含义:双边垄断是指在要素市场上买方垄断与卖方垄断 同时存在的市场结构。
2.特点:就业量和工资率取
决于双方讨价还价的能力和策
略。
(1)如果没有垄断,均衡的就业
V1
量为L3,工资水平为w3; (2)如果按工会垄断势力的目标,
一.竞争性要素市场的需求
要素需求反映要素价格与厂商购买数量之间 的对应关系。厂商的支付意愿取决于要素的边 际收益产品。因此,厂商的边际收益产品曲线 反映了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曲线。
1.厂商短期要素需求曲线:单一要素可变 因为MRPl = MR×MPl ,根据边际报酬递减规 律可知,其斜率为负,向右向下倾斜。
2.行业的要素供给:在竞争性要素市场上,行业 的要素供给只占要素市场供给的一部分,当某个行 业的要素价格提高时,供给量会很快增加。因此, 对行业的要素供给弹性比要素的市场供给弹性要大 得多。
3.厂商面临的要素供给:在竞争性要素市场上, 个别厂商的购买量不会影响要素价格。厂商可以以 要素市场均衡价格购买任何数量的要素。因此,厂
二.卖方垄断势力的要素市场
1.含义:生产要素的供应者较少,可以 控制供给的数量和价格。例如石油、特殊 的矿产资源,讨论最多的是工会势力对劳 动力市场的影响。
2.特点:假设工会具有控制劳动力供给 的能力,并且追求其整体利益最大化。那 么正如产品市场上的垄断厂商一样,它会 发现增加劳动供给的边际收益小于平均收 益,边际收益曲线MR l低于平均收益曲线 Dl,且下降速度更快。
w2
在A点达到均衡,均衡的就业量为 w3
L2,工资水平为w2;
(3)如果按厂商垄断势力的目标,
在B点达到均衡,均衡的就业量为 w1
L1,工资水平为w1;
(4)工会以罢工相威胁,厂商以
雇佣非工会成员劳动力相威胁,如
果双方势均力敌,最后工资协议可
能在接近均衡工资的水平达成一致
MFC l
B
S l AFC
l
2.厂商均衡的要素投入数量
厂商最佳要素投入的条件 仍然是 MRP = MFC。 (1)假设厂商的产品市 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具 有买方垄断势力的厂商的 投入水平如右图所示。
V
we
可见,与竞争性要素市
w★
场相比,买方垄断条件
下厂商雇佣的劳动比较
少,支付的工资比较低,
存在对劳动的剥削。
MFC l
E
AFC l
图示
w MRP l = P×MP l= VMP l
W0
MRP l= MR×MP l
L`e
Le
L
厂商究竟会投入多少生产要素呢?
根据最佳要素投入条件可知,最佳投入水平由MRP l = MFC l 确定。在竞争性要素市场上,厂商面临的要素价格(工资率
w)由市场决定,即对厂商的要素供给曲线为水平线,它与
厂商要素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最佳投入水平。
商面临的要素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以劳动力为例,三种供给曲线图示如下:
w
w
市场供给
w
行业供给
厂商面临 的供给
L
L
L
对厂商而言,供给曲线反映了它的平均要素成本AFC(平均 支出曲线 AE),即购买每单位生产要素的平均支出成本。
前面讲的边际要素成本MFC是指边际投入要素(最后一个单 位的投入)的支出或成本,也称边际支出线(ME)。
(1)经济租最大化: 3.工会的决策目标和劳动供 劳动数量控制在L1,工 给
资率为w1,经济租的 面积为劳动量水平L1上 工资总额减去劳动供给
的机会成本(S l曲线下 w1 的面积)。
(2)工资总额最大化: 劳动数量控制在L2,工 资率为w2,此时MR l
w2 w3
Sl
等于零。
E
(3)就业量最大化: 劳动数量控制在L3,工 资率为w3,此时实现 了劳动力市场均衡。
在竞争性要素市场上,要素价格不随厂商购买数量而提高, 因此,MFC = AFC = P f ;
三. 竞争性要素市场的厂商投入决策
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共 同决定要素市场的均衡价 格We。
1.竞争性产品市场
当厂商面临竞争性产品市 场时,均衡工资由劳动的 we 需求曲线(边际收益曲线) 与劳动的供给曲线的交点 决定。此时,厂商的边际 要素成本等于平均要素成 本等于均衡工资,也等于 边际收益产品,达到了要 素最佳投入水平。
π= TR – TC 根据极值原理,利润函数最大化的必要条件为:
TR TC 0
L L L
TR TC 0
K K K
TR TC
L
L
即MRPl = MFCl ;
TR TC
K
K
MRPk = MFCk
其中,MRP(marginal revenue product)称为边际收益产品 (或边际生产收益),它是指厂商增加一个单位的要素投入所 增加的总收益。根据定义,劳动的边际收益产品可表示为
( 5)这样,厂商长期的劳动力需求曲
线不再是与某一个资本投入水平对应 的MRP l,而是与所有资本投入水平
W2
对应的工资水平与最佳投入量的组合。
即图中的Dl曲线。
( 6)与厂商的短期需求曲线相比,长 期需求曲线比较平坦,斜率较小,弹
L1
L2
性较大。
Dl L3
3.生产要素的行业和市场需求曲线
(1)行业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行业内全部厂商对生产要 素的需求构成行业的要素需求曲线。除了完全垄断厂商的要 素需求本身就是行业的要素需求外,并不能将单个厂商的需 求曲线简单水平相加求得行业的需求曲线。
在达到要素市场均衡后,厂商 实现了利润最大化,但资源利 we 用没有达到社会最优水平,即 VMP = AFC决定的投入水平。
AFC=MFC
与竞争性产品市场相比,均衡
时要素投入较少,要素的边际 产品价值(V e)大于边际要素 成本(We),存在“ 剥 削 ” 和 社会福利的净损失。
MRP =MR× MP
第一节 要素市场与厂商的最佳投入决策
一. 生产要素市场的特点
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是市场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与产品市 场相比,要素市场有以下特点:
1.供求换位:要素:供给最终来自家庭,取决于机会成本; 需求来自厂商,取决于边际生产力;因此供求关系的影响因 素也发生了变化。
2.派生需求:产品市场的需求是满足消费者的直接消费需要, 要素市场上的需求是满足厂商的生产需要,它是由个完全竞争性市场, 则产品市场上MR = AR = P,
MRP l = MR×MP l = P×MP l ,= VMP l , • 这里的VMP l(value of marginal product)称为边际产
品价值或边际产值,即边际产量带来的收入,它等于 边际产量乘以产品价格,反映了消费者对边际要素投 入的价值评定。
Le
L*
第三节 垄断性要素市场的投入决策
一.买方垄断势力的要素市场
1.含义和特点:个别厂商在要素市场上占有很大的份额,
其投入数量增加会引起要素价格上涨。如由于专业性质、区位 因素和买方卡特尔等因素在军货、汽车零部件、体育运动员等 市场上往往会出现买方垄断的情况。
当存在买方垄断时,厂商的边际要素成本MFC会大于平均要 素成本AFC。
MRPl
TR L
TR dQ
dQ L
MR MPl
可见,某种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该要素的边际产量与该产 品的边际收益的乘积。
MFC(marginal factor cost)称为边际要素成本(或要素边际成 本),它是指厂商增加一个单位的要素投入所增加的总成本。
根据定义,劳动的边际要素成本可表示为
MFCl
因为当要素价格下降时,几乎所有厂商都会增加投入和产量, 导致产品价格下降,从而使厂商的边际收益产品曲线向左移 动,最佳投入的数量(要素需求)相对下降。因此,行业的 要素需求曲线比个别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斜率更大,弹性更 小。
MRP2
W1
W1
产品价格
W2
W2
不变时的
MRP1
水平相加
L1 L2 L3
∑L1 ∑L2 ∑L3
TC L
(wL) L
即边际要素成本取决于要素的价格是否随着厂商投入增加而变 化,也就是厂商面临的要素供给函数,它取决于厂商所处要素 市场的结构。
第二节 竞争性要素市场的投入决策
所谓竞争性要素市场是指存在许许多多生产 要素的出售者和购买者,每个市场参与者都不 能影响要素价格,他们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
• 上式表明,在产品市场完全竞争的条件下,由于产品 的边际收益等于价格,厂商投入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 产品等于边际产品价值。
• (2)如果厂商在产品市场上具有一定的垄断势力,则 产品市场上P和MR随着投入和产量增加呈下降趋势, 且MR<P,所以MRP l与VMP l不一致,MRP l低于 VMP l且下降的速度更快。
A Dl
MR l L1 L2 L3
C.要素支出占总成本的比例:比例越高,弹性越大。 D.考察期限:时间越长,弹性越大。
二.竞争性要素市场的供给
1.要素的市场供给:与一般产品市场供给一样, 因边际成本递增而向右向上倾斜。劳动力供给特殊。
Sl:MFC = AFC
Dl :MRP = VMP Le
当厂商面临垄断性产品市场时,2.垄断性产品市场
虽然仍然是劳动的供给曲线和
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均衡工资,
但厂商的边际收益产品曲线
(MRP)低于边际产品价值曲
线(VMP)。VMP反映了社会
VMP = P× MP
消费者对边际要素投入的价值 判断。
V
e
( 1)当工资从w1下降到w2时,劳动力 投入从L1增加到L2;
( 2)由于劳动力投入增加,资本的边
际产量增加,边际收益产品函数MRP
MRP2
k提高,厂商会进一步增加资本投入; ( 3)资本投入增加后,劳动的边际收
MRP1
益产品函数(曲线)从MRP1提高到 MRP2;
W1
( 4)厂商对劳动力的需求会调整到L3;
可见,在要素价格(这里是工资率)一定的条件下,在产品 市场上具有垄断势力的厂商对要素的需求和投入较少,产量 较低。这与产品市场结构的分析结论是一致的。
2.厂商长期要素需求曲线:全部要素可变
在长期中,全部生产要素都可变,厂商长期要素需求曲线必
须考虑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假设只有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
投入,厂商对劳动力的需求曲线Dl如下图所示:
例如,设要素市场上厂商的供给曲线函数为 w = a + b L,它反 映了厂商在某一投入水平上的平均要素成本(AFC)。
则厂商的边际要素成本为 MFC = d(w L)/d L = a + 2bL
可见,MFC的斜率为AFC的2倍,两者不一致且MFC上升的速 度更快。这是因为厂商投入增加时,必须支付较高的价格给所 有的要素单位。因此,边际要素成本大于要素价格(即平均要 素成本)。(比较:产品垄断市场上厂商 P = AR > MR )
派生需求也称为引致需求,它不仅取决于要素的投入成本, 而且取决于要素的产出效益。如技术工人、原材料。
3.使用权市场:要素市场上交换的往往是生产要素的使用权, 如劳动力雇佣、土地租赁、资金借贷等。产品市场上交换的 一般是所有权。
二. 厂商最佳要素投入决策
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取决于其要素投入决策。 设厂商使用两种生产要素L和K生产一种产品Q, 厂商通过调整要素投入追求利润函数最大化。
(2)市场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把各行业对某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水平相加,就可 得到市场总的需求曲线。如劳动力的市场需求曲 线反映各行各业对劳动力的总需求。
(3)生产要素市场需求价格弹性的影响要素
这不仅对要素生产企业具有重要意义,对要素需求厂 商的投入决策也十分重要。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
A.要素的技术可替代性:可替代性越强,价格弹性越 大。
MRP l =VMP l
L★ Le
双重垄断
(2)假设厂商不 V
仅在要素市场上
居于买方垄断地 V
位,而且在产品
市 场 上 拥 有 垄 断 we
势力,则会形成
w★ w*
双重垄断。厂商
的投入水平进一
步减少,工资进
一步下降。
具体如右图所示。
MFC l
S l AFC l E
P× MP=VMP l Dl MRP l L* L★ Le
Dl MR l
(4)工会垄断的后果: 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和工
L1
L2 L3
三.劳动力市场的双边垄断
1.含义:双边垄断是指在要素市场上买方垄断与卖方垄断 同时存在的市场结构。
2.特点:就业量和工资率取
决于双方讨价还价的能力和策
略。
(1)如果没有垄断,均衡的就业
V1
量为L3,工资水平为w3; (2)如果按工会垄断势力的目标,
一.竞争性要素市场的需求
要素需求反映要素价格与厂商购买数量之间 的对应关系。厂商的支付意愿取决于要素的边 际收益产品。因此,厂商的边际收益产品曲线 反映了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曲线。
1.厂商短期要素需求曲线:单一要素可变 因为MRPl = MR×MPl ,根据边际报酬递减规 律可知,其斜率为负,向右向下倾斜。
2.行业的要素供给:在竞争性要素市场上,行业 的要素供给只占要素市场供给的一部分,当某个行 业的要素价格提高时,供给量会很快增加。因此, 对行业的要素供给弹性比要素的市场供给弹性要大 得多。
3.厂商面临的要素供给:在竞争性要素市场上, 个别厂商的购买量不会影响要素价格。厂商可以以 要素市场均衡价格购买任何数量的要素。因此,厂
二.卖方垄断势力的要素市场
1.含义:生产要素的供应者较少,可以 控制供给的数量和价格。例如石油、特殊 的矿产资源,讨论最多的是工会势力对劳 动力市场的影响。
2.特点:假设工会具有控制劳动力供给 的能力,并且追求其整体利益最大化。那 么正如产品市场上的垄断厂商一样,它会 发现增加劳动供给的边际收益小于平均收 益,边际收益曲线MR l低于平均收益曲线 Dl,且下降速度更快。
w2
在A点达到均衡,均衡的就业量为 w3
L2,工资水平为w2;
(3)如果按厂商垄断势力的目标,
在B点达到均衡,均衡的就业量为 w1
L1,工资水平为w1;
(4)工会以罢工相威胁,厂商以
雇佣非工会成员劳动力相威胁,如
果双方势均力敌,最后工资协议可
能在接近均衡工资的水平达成一致
MFC l
B
S l AFC
l
2.厂商均衡的要素投入数量
厂商最佳要素投入的条件 仍然是 MRP = MFC。 (1)假设厂商的产品市 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具 有买方垄断势力的厂商的 投入水平如右图所示。
V
we
可见,与竞争性要素市
w★
场相比,买方垄断条件
下厂商雇佣的劳动比较
少,支付的工资比较低,
存在对劳动的剥削。
MFC l
E
AFC l
图示
w MRP l = P×MP l= VMP l
W0
MRP l= MR×MP l
L`e
Le
L
厂商究竟会投入多少生产要素呢?
根据最佳要素投入条件可知,最佳投入水平由MRP l = MFC l 确定。在竞争性要素市场上,厂商面临的要素价格(工资率
w)由市场决定,即对厂商的要素供给曲线为水平线,它与
厂商要素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最佳投入水平。
商面临的要素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以劳动力为例,三种供给曲线图示如下:
w
w
市场供给
w
行业供给
厂商面临 的供给
L
L
L
对厂商而言,供给曲线反映了它的平均要素成本AFC(平均 支出曲线 AE),即购买每单位生产要素的平均支出成本。
前面讲的边际要素成本MFC是指边际投入要素(最后一个单 位的投入)的支出或成本,也称边际支出线(ME)。
(1)经济租最大化: 3.工会的决策目标和劳动供 劳动数量控制在L1,工 给
资率为w1,经济租的 面积为劳动量水平L1上 工资总额减去劳动供给
的机会成本(S l曲线下 w1 的面积)。
(2)工资总额最大化: 劳动数量控制在L2,工 资率为w2,此时MR l
w2 w3
Sl
等于零。
E
(3)就业量最大化: 劳动数量控制在L3,工 资率为w3,此时实现 了劳动力市场均衡。
在竞争性要素市场上,要素价格不随厂商购买数量而提高, 因此,MFC = AFC = P f ;
三. 竞争性要素市场的厂商投入决策
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共 同决定要素市场的均衡价 格We。
1.竞争性产品市场
当厂商面临竞争性产品市 场时,均衡工资由劳动的 we 需求曲线(边际收益曲线) 与劳动的供给曲线的交点 决定。此时,厂商的边际 要素成本等于平均要素成 本等于均衡工资,也等于 边际收益产品,达到了要 素最佳投入水平。
π= TR – TC 根据极值原理,利润函数最大化的必要条件为:
TR TC 0
L L L
TR TC 0
K K K
TR TC
L
L
即MRPl = MFCl ;
TR TC
K
K
MRPk = MFCk
其中,MRP(marginal revenue product)称为边际收益产品 (或边际生产收益),它是指厂商增加一个单位的要素投入所 增加的总收益。根据定义,劳动的边际收益产品可表示为
( 5)这样,厂商长期的劳动力需求曲
线不再是与某一个资本投入水平对应 的MRP l,而是与所有资本投入水平
W2
对应的工资水平与最佳投入量的组合。
即图中的Dl曲线。
( 6)与厂商的短期需求曲线相比,长 期需求曲线比较平坦,斜率较小,弹
L1
L2
性较大。
Dl L3
3.生产要素的行业和市场需求曲线
(1)行业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行业内全部厂商对生产要 素的需求构成行业的要素需求曲线。除了完全垄断厂商的要 素需求本身就是行业的要素需求外,并不能将单个厂商的需 求曲线简单水平相加求得行业的需求曲线。
在达到要素市场均衡后,厂商 实现了利润最大化,但资源利 we 用没有达到社会最优水平,即 VMP = AFC决定的投入水平。
AFC=MFC
与竞争性产品市场相比,均衡
时要素投入较少,要素的边际 产品价值(V e)大于边际要素 成本(We),存在“ 剥 削 ” 和 社会福利的净损失。
MRP =MR× MP
第一节 要素市场与厂商的最佳投入决策
一. 生产要素市场的特点
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是市场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与产品市 场相比,要素市场有以下特点:
1.供求换位:要素:供给最终来自家庭,取决于机会成本; 需求来自厂商,取决于边际生产力;因此供求关系的影响因 素也发生了变化。
2.派生需求:产品市场的需求是满足消费者的直接消费需要, 要素市场上的需求是满足厂商的生产需要,它是由个完全竞争性市场, 则产品市场上MR = AR = P,
MRP l = MR×MP l = P×MP l ,= VMP l , • 这里的VMP l(value of marginal product)称为边际产
品价值或边际产值,即边际产量带来的收入,它等于 边际产量乘以产品价格,反映了消费者对边际要素投 入的价值评定。
Le
L*
第三节 垄断性要素市场的投入决策
一.买方垄断势力的要素市场
1.含义和特点:个别厂商在要素市场上占有很大的份额,
其投入数量增加会引起要素价格上涨。如由于专业性质、区位 因素和买方卡特尔等因素在军货、汽车零部件、体育运动员等 市场上往往会出现买方垄断的情况。
当存在买方垄断时,厂商的边际要素成本MFC会大于平均要 素成本AFC。
MRPl
TR L
TR dQ
dQ L
MR MPl
可见,某种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该要素的边际产量与该产 品的边际收益的乘积。
MFC(marginal factor cost)称为边际要素成本(或要素边际成 本),它是指厂商增加一个单位的要素投入所增加的总成本。
根据定义,劳动的边际要素成本可表示为
MFCl
因为当要素价格下降时,几乎所有厂商都会增加投入和产量, 导致产品价格下降,从而使厂商的边际收益产品曲线向左移 动,最佳投入的数量(要素需求)相对下降。因此,行业的 要素需求曲线比个别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斜率更大,弹性更 小。
MRP2
W1
W1
产品价格
W2
W2
不变时的
MRP1
水平相加
L1 L2 L3
∑L1 ∑L2 ∑L3
TC L
(wL) L
即边际要素成本取决于要素的价格是否随着厂商投入增加而变 化,也就是厂商面临的要素供给函数,它取决于厂商所处要素 市场的结构。
第二节 竞争性要素市场的投入决策
所谓竞争性要素市场是指存在许许多多生产 要素的出售者和购买者,每个市场参与者都不 能影响要素价格,他们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
• 上式表明,在产品市场完全竞争的条件下,由于产品 的边际收益等于价格,厂商投入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 产品等于边际产品价值。
• (2)如果厂商在产品市场上具有一定的垄断势力,则 产品市场上P和MR随着投入和产量增加呈下降趋势, 且MR<P,所以MRP l与VMP l不一致,MRP l低于 VMP l且下降的速度更快。
A Dl
MR l L1 L2 L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