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宋江忠义人格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宋江忠义人格内涵
试论宋江“忠义”人格内涵
读《水浒传》有感
《水浒传》向我们展示的宋江最表层形象是豪侠任气,忠良有才干的英雄领袖,其传奇的一生以及鲜明灵动的人物形象在人物刻画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从人物身份的视角以及作者刻画的角度去探索对于宋江忠义人格内涵的理解有所裨益。
宋江的多重身份就奠定他复杂的人物性格,自幼学儒,刀笔精通的士身份、武艺多般,好结识江湖豪杰的侠身份以及吏道纯熟,长而通吏的吏身份,文章结合文本首先从这三个身份背后的文化和社会背景所蕴含的内涵去分析。
一、宋江的士身份
(一)忠君报国思想根深蒂固
作为押司的宋江自幼学习经史,满腹经纶,工于刀笔,其文化修养可见一斑,家庭出身以及所受的传统儒家文化的思想令宋江对于封建正统教育所宣扬的忠恕,仁义极为推崇。
忠义二字是宋江一生所奉行的行为准则,以至于至死仍表明心智:“我为人一世,只主张‘忠义’二字,不肯半点欺心。
今日朝廷赐死无辜,宁可朝廷负我,我忠心不负朝廷!”君君臣臣的观念千百年来在读书人思想上坚不可摧,导致宋江本性的儒良温顺,一心归附朝廷。
而忠君报国,建国立业的思想根深蒂固,也是宋江迟迟不肯落草的原因。
其父的一番教导也表明在宋江这种小地主知识分子家庭背景下,价值观的实现是由国家认证的,从宋江为李师师所填一词“借得山东烟花寨,来买凤城春色”足以表明宋江由始至终只是借梁山泊来壮大个人势力,以求为国效力,美名传扬的目的。
宋江的人生信仰始终是在一种体制思维的主导下一步步实现,这也就决定了梁山泊的注定是招安于朝廷,为国效力,至死无悔。
(二)扶困济危,排难解纷
《孟子?尽心下》称:仁人无敌于天下,这句话用在宋公明身上尤
为恰当。
仁义礼智信在宋江身上表露无遗,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扶危济困,人称及时雨。
宋江能统帅梁山一百零八好汉并且战绩辉煌,无不与其显赫的江湖威望和事必亲恭的为人处事态度相关。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是宋江行为准则。
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周人之急,扶人之困。
义释晁盖等。
都可以看出宋江的义薄云天和忠肝义胆。
这也是读书人身份所赋予宋江的秉性纯良的体现。
二、宋江的侠身份
(一)替天行道、忠义起义
宋江从士身份到江湖中人身份的转变是一个过渡,但骨子里忠恕爱仁思想并未改变。
起义的发展由最初的绿林剪径性质发展为替天行道,专杀贪官污吏的起义军。
每攻略城池,所到州县,秋毫无犯,不肯惊扰百姓。
过往官员,发现金银,全家不留。
而聚义厅的改名以及替天行道的口号和行径都足以见宋江并不想反抗朝廷,而是厌恶朝廷的腐朽没落,奸臣当道,报国无门的另一种自我实现方式,这是一种处江湖之远而忧其君的表现。
而学得武艺多般,广交江湖之人,每每排忧解难,对于投奔他的人,无论高低无有不纳。
侠义豪情使然,义薄云天的气概都使得宋江更具传奇色彩,一种本真的思维使然。
(二)博大胸襟,礼贤下士
书中写道宋江有养济万人之度量,其博大襟怀可见一斑。
侠骨豪情的宋江,爱惜才俊,不计前嫌,只要能为己所用一律真诚相待,礼贤下士。
卢俊义,武艺超群,声名显赫,活捉史文恭,为晁盖复仇,为梁山泊立下不少汗马功劳。
宋江爱惜人才,假借扶持让位将其收为己用。
而后来的收服董平、力保张清都可以看出其博大的胸怀和礼贤下士的姿态。
对于降将呼延灼,宋江也是忠诚相待,不仅不计前嫌,而且还令李忠等人归还宝马。
从另一方面来看,带领众弟兄招安于朝廷,安身立命,为兄弟谋得功勋也是一种待人忠义的表现。
小的方面而言,是为兄弟赴汤蹈火,就大的方面则是为百姓除暴安良。
三、宋江的吏身份
起先宋江就是郓城押司的小吏身份,而后来招安于朝廷,为国效力,也是回归了官场。
浔阳楼上借酒抒怀“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
他是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表明了其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以及不满于梁山泊草寇的身份,一心想得到功名富贵的人生追求。
在这里宋江的忠义体现为对功名富贵追求的一种手段,是其背后所隐藏的真实目的。
宋江作为文人的思维收到矫性国家意志的主导,他的忠是纲常观念的具体体现,是维护国家机制的武器。
作为官场中人,最大的目的便是建功立业,名垂千古,受世人敬仰,这就是宋江所谓忠义背后所隐藏的真相:追求世俗功利的最大化。
这也是他一直以来带领梁山泊兄弟所做努力的方向。
书中多次提到,李逵提议打到东京,让宋江做皇帝,都被宋江严厉制止,并让李逵不要胡说,表明宋江骨子里忠君意识极深;而对于朝廷的招安也是表现出极大的喜悦;最后归附朝廷也主动请求为国效力,哪怕伤亡惨重,危及自身姓命也无怨无悔。
这些都表明了宋江君臣观念以及功名富贵思想的最大程度的实现。
宋江多重身份下复杂的人格内涵是文化和环境的产物。
忠义思想下是人性的纯良和体制思维,积习思维的主导。
四、从作者刻画的角度来看,宋江招安思想是一贯的且深刻的。
罗贯中借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这一历史原型,来反对野蛮滥杀无辜的草寇行径,希望以此规劝上正途,为国效力,这是知识分子的理念,尽忠报国。
因此宋江这一人物原型便带有一定传统儒家知识分子的思想烙印。
宋江的一生是曲折的,忠义之士、义军首领、尽忠报国,最后死于非命,这都与其复杂的人格思想相关。
封建礼教赋予其物性世俗意志和体制思维,那么摆脱不了传统封建思想观念,就无法认清朝廷的腐朽没落深入骨髓,这是个环环相扣的过程,注定宋江的悲剧性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