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无声的朋友科教版

合集下载

上海科教版品社四上《主题1 无声的朋友》教学设计1

上海科教版品社四上《主题1 无声的朋友》教学设计1

上海科教版品社四上《主题1 无声的朋友》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主题1 无声的朋友》是上海科教版品社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通过讲述人与动物之间的友谊,让学生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本文通过一个发生在城市的故事,让学生认识到动物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关爱它们,保护它们。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和感悟课文中的情感。

但部分学生对人与动物之间的友谊可能缺乏深入的认识,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

此外,学生对城市生活的了解程度不同,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拓展相关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的友谊。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关爱动物,保护环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树立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的友谊。

2.教学难点:感悟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树立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引导学生感悟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3.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视频:用于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相关图片或实物:用于展示城市生活,引导学生了解课文背景。

3.学习资料:关于人与动物友谊的案例,用于拓展学生视野。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城市生活,引导学生了解课文背景。

然后提问:“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无声的朋友?它们给你带来了哪些快乐?”激发学生对课题的兴趣。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无声的朋友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无声的朋友教学设计

02
讨论主题明确,聚焦于 如何与聋哑朋友建立友 谊、理解和尊重他们的 特殊需求。
03
鼓励学生分享个人经历 或想法,促进彼此间的 理解和共鸣。
04
小组长汇总讨论结果, 并在全班进行分享,促 进班级层面的交流和思 考。
角色扮演:体验无声世界,传递关爱信息
01
02
03
04
设计聋哑人士日常生活的场景 ,如学校、家庭、社交等。
识。
通过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活动 ,让学生亲身体验无声朋友的感 受,加深对他们的理解和关注。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弱势群体意识
教育学生尊重每个人的权利和 尊严,不歧视、不嘲笑无声朋 友。
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帮助弱势 群体,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和公益心。
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 式,让学生了解社会上的弱势 群体及其需求,激发他们的关 爱之情。
更加友好的环境。
教学目标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应能理 解残疾人的需求和感受,掌握与 残疾人相处的基本礼仪和技能,
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创新教学方法探讨
1 2
情境模拟法
通过模拟残疾人的生活和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 地体验残疾人的困难和挑战,从而培养他们的同 理心。
角色扮演法
让学生扮演残疾人或残疾人的朋友和家人,通过 表演和互动,加深对残疾人需求和感受的理解。
学生分组扮演聋哑人士及其朋 友或家人,通过手语、肢体语
言等方式进行交流。
在角色扮演中,引导学生体验 聋哑人士的生活挑战,培养他
们的同理心。
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 中为聋哑朋友提供帮助和支持

游戏互动:增进同学间友谊和信任
设计团队合作游戏,如“信任倒退” 、“盲人摸象”等,强调信任与沟通 的重要性。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无声的朋友》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无声的朋友》教学设计

《无声的朋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公用设施,调查其现状及使用、维护情况,体验公用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能主动、自觉地爱护公用设施。

教学过程:师:同学们,准备好开始上课了吗?好我们开始上课。

一、(课件1)活动一:“认识我们的朋友”——知道公用设施的名字1、孩子们,喜欢猜谜语吗?(喜欢)(课件)①方方正正一间屋,信封直接里面装。

(邮箱)②我张大嘴巴,最喜欢吃果皮和纸屑。

(垃圾桶)2、在我们的周围,有许许多多这样的朋友,是谁呢?想不想猜一猜?请在我的描述中抢答:师:老师这里还有几位这样的好朋友,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课件)认识他们就大声的喊出他们的名字。

生说。

师:像邮箱、垃圾桶等,在公共场所供大家使用的设施就是(板书:公用设施)师:大家想想:刚才我们提到的公用设施都有哪些特点?(直接说)生:……师:同学们理解的基本正确。

公用设施是指政府有关部门为了方便人们的生活而设置的,供大家方便使用的建筑或设备。

(出示课件)这些公用设施就像我们的朋友一样每时每刻都在帮助着我们,所以他们就是我们无声的朋友。

(板书:无声的朋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世界,了解他们。

3、师:像公用设施这样的朋友,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很多,让我们一起睁大眼睛找朋友!首先在教室里找找,哪些是我们无声的朋友?(学生看教室找找说说)师:走出教室,学校里有哪些无声的朋友?生:垃圾桶、公用体育器材、操场、公用电话、植物、饮水机、乒乓球台4、师:是啊,我们身边原来有这么多无声的朋友啊!走出学校,你还知道有哪些?比如说大街上、小区里、公园里。

生:广告牌、公用板凳、公用电话亭、路标。

师:公用设施无处不在,随时随地都在帮助着我们,你得到过他们的帮助吗?它是怎样帮助你的?生:……(还有补充的吗?)师:由此可见,我们的生活中多么需要公用设施啊!它们不分日夜默默地为我们服务,美化我们的环境,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无尽的便利。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他们?生:感谢他们,爱护他们。

无声的朋友

无声的朋友

《无声的朋友》说课稿一、说教材《无声的朋友》是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公共生活讲道德》的第一个活动主题。

这一主题包括“有它真方便”、“听听它们的诉说”两项内容。

首先,我就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做一个简要的分析。

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注意公共安全、爱护公共环境是社会文明的具体表现,是做一个讲文明有教养的人的必备素质。

人类已走进21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公用设施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给人们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但是社会中也存在不文明、不道德的现象,公用设施经常遭到毁坏。

这表明,人们的公共意识、文明水平亟待提高。

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学生进行爱护公共设施的教育,显得相当重要。

根据新课程标准及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和社会的实际,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公用设施、调查其现状及使用、维护情况,体验公用设施给人们带来方便。

2、能主动、自觉地爱护公用设施。

根据教材的分析,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体验公用设施给人们带来方便,能主动自觉地爱护公用设施。

二、说教法、学法。

在教学方法上,由于道德养成是一个“知”、“情”、“意”、“行”连贯而统一的过程,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如果学生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就可以促进其道德认知的升华,从而达到“知行合一”的德育最高境界。

但这种情感体验很难在单纯的道德认知中产生。

因为“儿童学习的内容应该是他们生活中的内容。

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

为此,《无声的朋友》一课的设计,我力求通过多种教学活动,主要采取图片认知、课前调查、播放课件、小品表演等,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我努力使教学走进生活,贴近学生,创设开放、互动、活泼的教学情景,营造自由、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给学生充分参与的机会,在这样的实践体验中,学生的情感得以激发,把教学的需求转化为学生的需求。

无声的朋友【教学设计】小学 品德与社会.doc(1)

无声的朋友【教学设计】小学 品德与社会.doc(1)

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主题一:无声的朋友教学目标:1.通过调查交流,让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公用设施。

2.了解公用设施的作用,体会公用设施的重要性。

3.了解破坏公用设施的现象,感受到破坏公用设施的危害性。

4.激发学生主动自觉地爱公护公用设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难点:认识公用设施的重要性和破坏公用设施的危害性,激发学生主动自觉地爱护公用设施。

教学准备:1.老师和学生的课前调查资料2.多媒体课件.爱心卡教学过程: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1.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公用设施。

2.调查公用设施的使用情况,有没有损坏。

3.课前交流: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放松一下!(随音乐唱《找朋友》歌曲)今天,老师特别的高兴,知道为什么吗?因为老师和你们交上朋友啦!朋友之间应该怎么做呢?过渡:是啊!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一起分享快乐,分担忧愁。

准备好和老师上课了吗?上课!弐.课中体验,深化感悟活动一:朋友,有你真方便1.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些特殊的朋友?它们是谁呢?我们来看一看:(课件出示垃圾桶.路灯.滑滑梯的谜语)过渡:这些朋友的名字一样吧?(不一样)但是它们有一个相同的名称,叫什么呢?(引出:公用设施并板书)2.除了这些公用设施,我们身边还有哪些公用设施?3.同学们真了不起!一下子找了这么多。

老师也搜集了一些,大家来认识一下。

(出示课件)4公用设施多不多?想一想:它们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作用?(1))小组交流(2))全班交流汇报(老师强调:有它真方便!)总结:你觉得公用设施重不重要?(重要)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方便)是啊!公用设施可以方便我们的生活(板书:方便生活)5还有一些公用设施像喷泉.塑像.花坛,它们有什么作用?(出示喷泉.塑像.花坛图片)过渡:看来公用设施,还可以美化我们的环境。

(板书:美化环境)还有哪些公用设施,可以美化我们的环境?总结:公用设施不仅方便了我们的生活,还美化了我们的环境,它们这样,不分日夜.默默地为我们人类服务着,它们就是我们的无声朋友。

教案1:无声的朋友

教案1:无声的朋友

多媒体展示。 多媒体展台 展示调查情 况。
多媒体展示。 图片展示。
四、交流爱护 公用设施的办 法。
五、总结。
应用交互式环 境或智能学习 环境教学小结
在你的身边。我们一起 侦查小组 的学
来看看侦查小组的小 生作介绍。
侦探给我们说说他们
获得的情报吧。
如果大家都不爱护公
用设施,社会将会变成 学生大胆设想,
学科 所在学校
版本、册数 课目名称
无声的朋友
品德与社会 年级 四年级
教师
教育科学出版社第七册《无声的朋友》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认识公共设施及其重要性,了解破坏公共设施的现象 及危害,引导学生自觉地爱护公共财物,维护公共设施。对孩子 进行思想上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认识公共设施及其重要性,了解破坏公共设施的现象及危害,引 导学生自觉地爱护公共财物。
用设施呢?
的孩子补充。
三、谈话,了 这些无声的朋友给我
解公用设施被 们带来了这么多的方
破坏的现象及 便和帮助,我们应该怎
其危害。
样对他们呢?然而我
却收到这样的一封信。 生齐读。
为什么他们会写这样
的一封信呢?我们一
起来听听他们的诉说
吧。
也许这样的事就发生
认识 公共 设施 及其 重要 性
了解 公用 设施 被破 坏的 现象 及其 危害。
什么样呢?
互相交流。 引 领
像这样对我们百害而
孩子
无益的事,我们该如何
们自
去制止呢?如何来保
觉的
护这些公用设施呢? 请我们宣 传小 来 爱
组的孩子来说 护 这
说他们的打算。 些 公
用设
施。
应用了哪些功能,是否合理?效果如何?

小学思想政治_无声的朋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思想政治_无声的朋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无声的朋友》教学设计一、课前活动1、同学们好(生老师好),见到你们真高兴,上课前,我们来做个游戏。

叫我说你也说,开始。

我说,同学们好,你说(老师好)我说日出江花红胜火,你说(春来江水绿如蓝)我说保护公物,你说(人人有责)我说找呀找呀找朋友,你说(找到一个好朋友)师:敬个礼呀生(握握手)齐:你是我的好朋友来一起(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呀,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2、你们表现真棒,现在咱们开始上课(上课)二、1、刚才大家跟老师成了好朋友,可真开心。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也有许多各种各样的朋友,老师今天就带来了两个生活中的朋友,不过需要大家猜一猜,接受挑战吗?用端正的坐姿告诉老师。

(出示录音谜语)S:同学们可真了不起,一下就猜出了谜底,还敢不敢接受挑战出示第二个谜语3、你们真厉害,像路灯,垃圾桶这些设施是在公共场所供所有人使用的,所以叫(板书公用设施)。

这些公用设施像无声的朋友,默默的为我们服务,今天就让我们去了解这些无声的朋友板书:无声的朋友三、1、同学们,在我们身边还有许多这样的朋友,让我们走进活动一无声朋友好帮手。

(出示)十一假期里,小红跟妈妈一块到公园玩,一路上遇到了许多公用设施,认真听,认真看,把它们找出来。

(出示图片音乐找1个同学语速放慢,有感情读)2、小红玩的多开心呀,她都遇到了哪些公用设施?3、看来同学们的兴致都很高,你们都有双火眼金睛,像这样的朋友你的身边还有哪些呢?师:你来说师:你还想说师:你接着说师:你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3、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是呀,公用设施遍天下,哪都能找到他们的身影,(出示公用设施图片)师:出行有了它,安全多了。

师:早起晨练,我们有地下广场。

师:学校门口的斑马线让我们平平安安上学去。

师:夜幕下的东皋公园真美。

师:而且我们的沂河大桥也是华灯初上,灯火辉煌。

4、说了那么多,看了那么多,那这些公用设施都有哪些共同特点呢?s:这些公用设施都是为我们服务的S:给我们提供方便S: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朋友5、是的,这些公用设施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美好,它们默默地为我们做出贡献,现在就让我们夸夸这些无声的朋友。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无声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无声
师:假如没有xx,交通秩序会怎样?
课件投放:展示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破坏公用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不便,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地爱护公用设施的道德意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引导学生小结:伤害了这些生活中无声的好朋友,最终受伤害的其实是我们的健康生活,是我们自己!(投放小资料)
师:同学们,伤害了这些生活中的无声好朋友,是不文明的行为!严重的甚至是违法犯罪行为!请大家看下一个画面。这是一个怎样的画面?
课后,【出示课件】师读课件上的作业要求。
板书设计:
无声的朋友
方便生活
公用设施感谢、呵护
美化环境
师:有些不法分子为了自己的利益,盗窃我们的光缆,以及其他通讯设施,给我们的国家造成巨大损失,这种就是违法犯罪行为!齐读:《宪法规定》
师:观察学校或家庭附近的公用设施,了解使用情况,交流保护公用设施的建议。
结合课前调查,把你们的想法说说吧!小组交流展示(多找几组学生汇报,引导说出具体的做法)
(三)课后践行——“爱护公用设施”
师:老师也想把自己调查的朋友分享给大家,请看:课件投放合作交流“夸夸公用设施”。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公用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感受公用设施与人们生活的紧密联系。)
师:看到这些无声的朋友,你们感觉怎样?
由此可见,在日常生活中、城市的建设中多么需要公用设施啊!它们不仅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无尽的便利,还美化我们的环境呢!根据学生展示,板书:方便生活美化环境
师:我们每天都在享受着公用设施提供的各种方便,可是,生活中,我们却看到了这样的情景:课件投放公用设施毁坏的图片。
看了上面的图片,你想替它们说点什么吗?(生:四名)
师:同学们,你们听到这些无声朋友的诉说,有什么感受?谁来说说,(找几名学生说)

新课标教科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无声的朋友》教学设计

新课标教科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无声的朋友》教学设计

新课标教科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无声的朋友》教学设计设计理念:引导学生关注自己身边的公用设施,对身边公用设施的使用现状开展调查活动,并能认识到破坏功用设施的危害性。

从而能够做到正确使用公用设施和自觉爱护公用设施。

活动目标:通过调查等实践活动,认识公用设施及其重要性,了解破坏公用设施的现象及其危害。

引导学生自觉地爱护公共财物,维护公共设施。

教学策略:根据本地社会实际进行实际调查。

体验公用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教学内容:《无声的朋友》是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无声的朋友》中的第一块内容,它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哪些是公用设施,感受这些公用设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认识到公用设施的重要性。

教科书52页用主题文字“在我们周围,有许许多多的公用设施。

……”告诉学生人们的方便生活是与这些设施离不开的,接着教材又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设施,并设计了一个交流活动。

教学目标:1、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公用设施,体验公用设施与人们生活的紧密联系,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2、能主动.自觉地爱护公物。

并能自觉地爱护公用设施。

教学重点: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公用设施。

教学难点:能主动、自觉地爱护公用设施。

活动准备:1、学生课前调查、搜集资料2、爱心卡片教学设计:一、课前律动:小游戏导入。

二、“认识我们的朋友”,了解什么是公用设施:1、今天,我和大家一起上一节品德课,虽然我不代咱们班的课,但是我们之间也并不陌生,想和老师交朋友吗?朋友之间应该怎么做?生:互相团结生:互相关心,互相进步生:······(总结:朋友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2、同学们已经和我结成了朋友,现在,我带领大家再去结识一些新的朋友:(出示课件:桥和邮箱)师:像桥和邮箱这类在公共场所供大家使用的设施都叫公用设施。

板书:公用设施三、“夸夸我的朋友”,明确公用设施的作用1、你还知道那些供大家在公用场所使用的公用设施?(比如:广场上,医院里,公园里,学校里等等)2、生活中没有这些设施行不行?老师也想把自己了解到的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出示课件)师:这些公用设施默默的为我们服务,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方便和快乐,他们使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朋友。

小学品德《无声的朋友》.案例doc

小学品德《无声的朋友》.案例doc

小学品德与社会——《无声的朋友》教学案例教材分析:《无声的朋友》是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公共生活讲道德的第一个主题活动,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公用设施,感受这些公用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认识到公用设施的重要性,不能伤害它们,应加以保护。

学情分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可塑性、模仿性较强。

他们在生活中虽然享受到了公用设施提供的方便,但缺少对公用设施作用的深入认识,容易被社会上不文明、不道德的现象误导。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孩子的公共道德和文明意识。

教学目标:1.通过调查交流,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公用设施。

2.了解公用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感受公用设施与人们生活的紧密联系。

3.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地爱护公用设施的道德意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激发他们对公用设施爱惜的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公用设施,了解它们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教学难点:能主动、自觉地爱护公用设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方法:调查搜集、启发交流、情境感悟、合作探究设计理念:在教学活动中注重体现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生活性、活动性、开放性。

开篇入课,从实际出发,认识身边的公用设施,让学生关注身边的事物;选取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孩子的现实生活,精选生活中有价值的内容填补教材;指导践行,联系实际开展活动,课内外、校内外相结合,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教学准备:观察学校或家庭附近公用设施的使用情况,了解公用设施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认识我们的朋友”(设计目的: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公用设施,以及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公用设施。

)1.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组照片,大家一定对照片的场景很熟悉吧?这是哪儿?生:……2.这就是同学们生活的地方。

老师这儿还有一张照片,(出示缺少公用设施的照片),请同学们看看它与前面那张照片相比有什么区别?生:……3.同学们观察真仔细,像这张照片中的红绿灯、指路牌、护栏它们都属于什么?生: ……4.对,它们都属于公用设施。

四年级道德与社会上册无声的朋友教学设计和反思

四年级道德与社会上册无声的朋友教学设计和反思

四年级《道德与社会》上册无声的朋友教学设计和反思教材分析《无声的朋友》是小学四年级《道德与社会》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

通过本课的学习,主若是让学生熟悉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公用设施,感受这些公用设施给咱们生活带来的方便,熟悉到它们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日常生活中有部份学生不爱惜公用设施;公用设施受到严峻的损坏。

通过本课的学习,主若是让学生熟悉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公用设施,感受这些公用设施给咱们生活带来的方便,熟悉到它们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一、熟悉生活中常见的公用设施,体验公用设施与人们生活的紧密联系,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2. 二、咱们要自觉地爱惜公物,并能自觉地爱惜公用设施。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熟悉生活中常见的公用设施。

教学难点:能主动,自觉地爱惜公用设施。

教材分析《无声的朋友》是小学四年级《道德与社会》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

通过本课的学习,主若是让学生熟悉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公用设施,感受这些公用设施给咱们生活带来的方便,熟悉到它们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日常生活中有部份学生不爱惜公用设施;公用设施受到严峻的损坏。

通过本课的学习,主若是让学生熟悉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公用设施,感受这些公用设施给咱们生活带来的方便,熟悉到它们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一、熟悉生活中常见的公用设施,体验公用设施与人们生活的紧密联系,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2. 二、咱们要自觉地爱惜公物,并能自觉地爱惜公用设施。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熟悉生活中常见的公用设施。

教学难点:能主动,自觉地爱惜公用设施。

教材分析《无声的朋友》是小学四年级《道德与社会》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

通过本课的学习,主若是让学生熟悉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公用设施,感受这些公用设施给咱们生活带来的方便,熟悉到它们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日常生活中有部份学生不爱惜公用设施;公用设施受到严峻的损坏。

通过本课的学习,主若是让学生熟悉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公用设施,感受这些公用设施给咱们生活带来的方便,熟悉到它们的重要性。

无声的朋友

无声的朋友

《无声的朋友》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一、说教材《无声的朋友》是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公共生活讲道德》的第一个活动主题。

这一主题包括“有它真方便”、“听听它们的诉说”两项内容。

首先,我就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做一个简要的分析。

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注意公共安全、爱护公共环境是社会文明的具体表现,是做一个讲文明有教养的人的必备素质。

人类已走进21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公用设施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给人们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但是社会中也存在不文明、不道德的现象,公用设施经常遭到毁坏。

这表明,人们的公共意识、文明水平亟待提高。

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学生进行爱护公共设施的教育,显得相当重要。

根据《新课程标准》及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和社会的实际,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通过调查交流,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公用设施。

2、了解公用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感受公用设施与人们生活的紧密联系。

3、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地爱护公用设施的道德意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激发他们对公用设施爱惜的情感。

二、说教法、学法。

在教学方法上,由于道德养成是一个“知”、“情”、“意”、“行”连贯而统一的过程,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如果学生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就可以促进其道德认知的升华,从而达到“知行合一”的德育最高境界。

但这种情感体验很难在单纯的道德认知中产生。

因为“儿童学习的内容应该是他们生活中的内容。

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

为此,《无声的朋友》一课的设计,我力求通过多种教学活动,主要采取借助幻灯片ppt、课前调查等,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我努力使教学走进生活,贴近学生,创设开放、互动、活泼的教学情景,营造自由、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给学生充分参与的机会,在这样的实践体验中,学生的情感得以激发,把教学的需求转化为学生的需求。

《无声的朋友》教学设计。

《无声的朋友》教学设计。

《无声的朋友》教学设计——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一课时)【教材分析】《爱护公用设施》源自《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四主题单元《公共生活讲道德》的第一个活动主题——无声的朋友,是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整合提炼的主题。

本单元共有五个活动主题,相互联系,又有所偏重。

前四个主题分别从爱护公用设施和公共财产,遵守公共秩序,注意公共安全,和睦邻里关系几个方面,来提高学生公共意识和文明水平,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生活,调查身边的现象,形成基本的善恶美丑的是非观。

从而指导自身的行为,“文明从我做起”,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并力图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呼吁社会形成文明健康风气,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无声的朋友”在本单元中为达成上述教学目标起到重要的铺垫作用。

本活动主题分为两部分:1、有它真方便。

这一内容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哪些是公用设施,感受公用设施给人们带来的方便,认识到公用设施的重要性;2、听听它们的诉说。

这一部分主要是引导学生关注自己身边的公用设施,认识公用设施的危害性。

对身边公用设施的使用现状开展调查活动,从而能够做到正确使用公用设施和自觉爱护公用设施。

【学情分析】我校的学生很大一部分来自农村,对公用设施使用及爱护的意识相对淡薄,但是他们热爱家乡,热爱小县城的生活环境,也渴望为周边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社会中也存在不文明、不道德的现象,公共设施经常遭到破坏,人们的公共意识、文明水平有待提高,而小学四年级学生所具有的可塑性、模仿性等年龄特点,提供了很好的教育契机。

基于这种种情况,我大胆对教材进行整合,提炼本课主题为——《爱护公用设施》。

第一课时在室内上,第二课时在带领学生进行社会实践。

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图片文字,以点带面,还要联系本地社会实际,展现公用设施的功能和作用,以及破坏公用设施带来的不良后果。

还要落实实践活动,多让学生自主探究,自由合作,创意想象,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公用设施和主动开展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在社会实践中自觉养成爱护公用设施的良好习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声的朋友
(一)听听它们的诉说
活动目标
通过观察,认识公用设施及其重要性,了解破坏公用设施的现象及其危害。

引导学生自觉地爱护公共财物,维护公共设施。

活动重难点
知道什么是公共设施,让他们认识大量公用设施,自觉爱护公用设施。

活动准备
绘画用白纸,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认识公用设施
1、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公用设施?
2、发给学生一张白纸,要求每位学生画出一种公用设施的简笔车,并写写它的用途。

3、把自己画的公用设施简笔画贴到黑板上,使同学们认识更多的公用设施。

4、你感受到了这些设施的方便吗?
二、听听它们的诉说
1、出示课件(教科书上的卡通动画)。

2、看了这些公用设施的诉说,你有什么感受?
3、出示课件,展示公用设施的重要意义以及破坏公用设施所带来的不良后果。

4、小品表演:让一位学生扮演“电话亭”,让几位学生在他身上乱涂乱画,还使劲地摇动,“电话亭”痛苦地呻吟着:“哎呀,我受不了啦,我疼死了……”让学生参与其中,从情感上对电话亭的遭遇产生共鸣,加深体验。

5、讨论:在你的身边,有破坏公用设施的现象吗?你做过这样的事吗?现在有什么感想?
三、拓展活动
讨论:如果大家都不爱护公用设施,社会变成什么样?试想一下,没有它们,我们的生活会是怎么样的?
[教学后记]:
(二)关注身边的公用设施
活动目标
1、对身边公用设施的使用现状进行调查,学会正确使用公用设施和自觉爱护公用设施。

2、提出改进建议,开展力所能及的保护公用设施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活动重难点
关注身边的公用设施,爱护公物。

活动准备
调查表,劳动工具或修理工具。

活动过程
一、活动动员
1、讨论:我们每天都在享受着公用设施提供的各种方便。

我们应该感谢它们,爱护它们,同时也要认真想想,它们现在怎么样了?
2、动员:我们首先要了解公用设施的使用情况,然后再去开展一些力所能及的保护公用设施的活动。

二、看看周围的公用设施
1、布置活动任务:观察学校或家庭附近的公用设施了解公用设施的使用情况,看看有没有被损坏。

2、分小组讨论调查路线,制订调查计划,填写调查记录表。

3、分组调查(注意安全教育)。

4、班级交流调查结果。

讨论:看了结果,你们有什么感想?
三、说说我们的好点子
1、读读书上的小组建议的范例:我们该从哪些地方入手提建议。

2、分组讨论:通过对公用设施的调查,你有什么好建议?
3、全班交流。

评评最佳点子,总结好点子并投递给有关部门。

四、我给公用设施“洗洗澡”
1、分组讨论:除了提建议,我们还能开展些什么具体活动吗?
2、小组确定活动内容,并做好活动准备。

3、分小组活动。

4、活动总结,写活动日记。

五、拓展活动
组织“督察小队”,开展一些假日活动,比如双休日上街作宣传,检查公共设施的情况,发现问题可向街道办事处和派出所反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