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15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生物 (Word版含答案)
福建省福建师大附中高考生物5月三轮模拟试题新人教版

福建省福建师大附中2013届5月高考三轮模拟试卷生物试题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6 N 7 O 16 Cu 64 Fe 56 S 32第I卷(选择题共108分)本卷共18小题,每小题6份,共10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择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有关造血干细胞中物质运输的途径,不可能存在的是A.吸收的氨基酸:细胞膜→细胞质基质→核糖体B.转录的mRNA:细胞核→细胞质基质→高尔基体C.合成的细胞膜蛋白: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D.合成的DNA聚合酶:核糖体→细胞质基质→细胞核2.下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淋巴和组织液,内环境是机体代谢的主要场所B.图中③、⑤、⑧可以代表的物质依次是神经递质、淋巴因子和激素C.⑧可表示垂体产生的抗利尿激素,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⑧分泌量增加。
D.若⑥表示某抗原入侵,则不能识别该抗原的细胞有浆细胞、效应T细胞等。
分3.下列实验操作能够达到预期结果的是A.在“用过氧化氢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过氧化氢分解速率最快的实验组的pH就是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值。
B.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计算紫红色区域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能反应NaOH进入琼脂块的速率。
C.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中,用澄清的石灰水,可准确判断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
D.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统计每一时期细胞数占计数细胞总数的比例,能比较细胞周期各时期的时间长短。
4.大龄父亲容易产生患阿帕特综合征的小孩。
引起阿帕特综合征的突变基因多存在于精子中,从而影响体内Z受体蛋白的结构。
下列关于该病的说法错误..的是A.该病是一种遗传病B.患病基因多在有丝分裂时产生C.患者Z受体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或空间结构与正常人不同D.Z受体蛋白基因突变的概率与年龄有一定的关系5.图甲为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示意图,图乙表示一株小麦叶片细胞内C3相对含量在一天24小时内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ATP的合成和水解均可发生在叶绿体内B.图甲结构固定的能量是输入生物圈的总能量C.由图乙可知,C3相对含量越高,光合作用速率越快D.图乙中DE段曲线下降与图甲中的A物质密切相关而与B物质无关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92分)必考部分26.(12 分,每空2分) 荧光素酶是自然界中能够产生生物荧光的酶的统称。
高三物理试题-福建省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试卷

福建省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15届高考物理三模试卷一、本卷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择符合题目要求.1.关于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伽利略开创了运用逻辑推理和实验相结合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B.质点、点电荷、重心的概念用了“理想化模型”的方法C.电场强度是用比值法定义的,因而电场强度与电场力成正比,与试探电荷的电量成反比D.合力与分力、总电阻用的是“等效替代”的方法2.一般发电机组输出的电压在十千伏上下,不符合远距离输电的要求.要在发电站内用升压变压器,升压到几百千伏后再向远距离输电.到达几百公里甚至几千公里之外的用电区之后,再经“一次高压变电站”、“二次变电站”降压.已知经低压变电站降压变压器(可视为理想变压器)后供给某小区居民的交流电u=220sin100πtV,该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50:1,则( )A.原线圈上的电压为11000VB.原线圈中电流的频率是100HzC.原线圈使用的导线应该比副线圈的要粗D.采用高压输电有利于减少输电线路中的损耗3.如图a所示,在木箱内粗糙斜面上静止质量为m的物体,木箱竖直向上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b所示,物体始终相对斜面静止.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分别为N和f,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0~t1时间内,N 增大,f 减小B.在0~t1时间内,N减小,f增大C.在t1~t2时间内,N 增大,f 增大D.在t1~t2时间内,N减小,f减小4.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假设月球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r1,向心加速度为a1.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地球半径为R.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球质量M=B.地球质量M=C.地球赤道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g=aD.加速度之比=5.如图所示,N(N>5)个小球均匀分布在半径为R的圆周上,圆周上P点的一个小球所带电荷量为﹣2q,其余小球带电量为+q,圆心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若仅撤去P点的带电小球,圆心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A.E B.C.D.6.空间存在着沿竖直方向的各处均匀的磁场,将一个不变形的单匝金属圆线圈放入磁场中,如图甲所示,设甲图中线圈中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和感应电流的方向为正方向.要想在线圈中产生如图乙所示的感应电流,图丙中能正确表示线圈中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是( )A.B.C.D.二、(非选择题共192分)必考部分7.某物理兴趣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想测量滑块和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表面粗糙、一端装有定滑轮的长木板放在水平的实验台上;木板上有一滑块,滑块右端固定一个轻小动滑轮,钩码和弹簧测力计通过绕在滑轮上的轻细绳相连,放开钩码,滑块在长木板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忽略滑轮的摩擦)①放开钩码,滑块加速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处理纸带,得到滑块运动的加速度a;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复实验,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为纵轴,加速度a为横轴,得到的图象是纵轴截距大小等于b的一条倾斜直线,如图2所示;已知滑块和轻小动滑轮的总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则滑块和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__.②写出能减小实验误差的一条有效措施__________.8.要测量一只量程已知的电压表的内阻,所备器材如下:A.待测电压表V(量程3V,内阻未知)B.电流表A(量程3A,内阻0.01Ω)C.定值电阻R(阻值2kΩ,额定电流50mA)D.蓄电池E(电动势略小于3V,内阻不计)E.多用电表F.开关K1、K2,导线若干有一同学利用上面所给器材,进行如下实验操作:①首先,用多用电表进行粗测,选用×100Ω倍率,操作方法正确.若这时刻度盘上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则测量的结果是__________Ω.②为了更精确地测出此电压表内阻,该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乙、丙实验电路,你认为其中较合理的电路图是_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③在图丁中,根据你选择的电路把实物连接好.④用你选择的电路进行实验时,请简述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用上述所测量的符号表示电压表的内阻R V=__________.9.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2Ω,R2=R3=4Ω,当电键K接a时,R2上消耗的电功率为4W,当电键K接b时,电压表示数为4.5V.试求:(1)当电键K接a时,通过电源的电流和电源两端的电压;(2)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3)当电键K接c时,求电源输出功率.10.(19分)如图所示,斜面AD倾角为37°,半径为R、圆心角为143°的竖直圆弧形轨道与斜面相切于D处,整个轨道除可更换的CD段外均光滑,圆弧轨道最高点P处装有压力传感器(图中未画出),一端固定在A点的轻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另一端恰位于C点.用质量为m的小物块将轻弹簧压缩到B点后由静止释放,BC段和CD段长度均为R,若CD与小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则小物块到达P处时压力传感器的示数等于小物块的重力.重力加速度为g,取sin37°=0.6,cos37°=0.8.求:(1)小物块速度达到最大时弹簧弹力F的大小;(2)弹簧压缩到B点时弹性势能E P;(3)更换不同的CD段轨道,每次都将轻弹簧压缩到B点后由静止释放,做出压力传感器的示数N随μ的关系图象(不要求分析过程).11.如图所示,在坐标系xOy内有一半径为a的圆形区域,圆心坐标为O1(a,0),圆内分布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在直线y=a的上方和直线x=2a的左侧区域内,有一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E.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粒子以速度v从O 点垂直于磁场方向射入,当速度方向沿x轴正方向时,粒子恰好从O1点正上方的A点射出磁场,不计粒子重力.(1)求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2)速度方向沿x轴正方向的粒子在第一象限内运动到最高点时的位置坐标;(3)若粒子以速度v从O点垂直于磁场方向射入第一象限,当速度方向沿x轴正方向的夹角θ=30°时,求粒子从射入磁场到最终离开磁场的时间t.[物理-选修3-3](本题共有两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某同学做布朗运动实验,得到某个观测记录如图.则图中折线是(填选项前的字母)( )A.微粒做布朗运动的轨迹B.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情况C.某个微粒做布朗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线D.按等时间间隔依次记录的某个运动微粒位置的连线13.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等容变化到状态B,再等压变化到D,已知在状态A时,气体温度T A=600K,则在气体状态B时的温度为( )A.150K B.300K C.600K D.1200K[物理选修3-5]14.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子的发现使人们意识到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B.铀裂变反应中,如果铀块体积不够大,链式反应就不能继续C.核反应方程:Be+He﹣→C+X中的X为质子D.氢原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向外辐射光子,其核外电子动能减小15.如图所示,两辆质量相同的平板小车a、b成一直线排列,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原来静止在a车上的一个小孩跳到b,接着又立即从b跳回a车,他跳回a车并相对a车保持静止,此后( )A.a、b两车的速率相等B.a车的速率大于b车的速率C.a车的速率小于b车的速率D.a、b两车均静止福建省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15届高考物理三模试卷一、本卷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择符合题目要求.1.关于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伽利略开创了运用逻辑推理和实验相结合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B.质点、点电荷、重心的概念用了“理想化模型”的方法C.电场强度是用比值法定义的,因而电场强度与电场力成正比,与试探电荷的电量成反比D.合力与分力、总电阻用的是“等效替代”的方法考点:物理学史.专题:常规题型.分析:物理学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思维方法,要明确各种科学方法在物理中的应用,如控制变量法、理想实验、理想化模型、极限思想等.解答:解:A、伽利略开创了运用逻辑推理和实验相结合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故A正确;B、质点、点电荷、重心的概念用了“理想化模型”的方法,故B正确;C、电场强度是用比值法定义的,因而电场强度与电场力、试探电荷的电量无关,故C错误;D、合力与分力、总电阻用的是“等效替代”的方法,故D正确;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的具体应用,要通过练习体会这些方法的重要性,培养学科思想.2.一般发电机组输出的电压在十千伏上下,不符合远距离输电的要求.要在发电站内用升压变压器,升压到几百千伏后再向远距离输电.到达几百公里甚至几千公里之外的用电区之后,再经“一次高压变电站”、“二次变电站”降压.已知经低压变电站降压变压器(可视为理想变压器)后供给某小区居民的交流电u=220sin100πtV,该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50:1,则( )A.原线圈上的电压为11000VB.原线圈中电流的频率是100HzC.原线圈使用的导线应该比副线圈的要粗D.采用高压输电有利于减少输电线路中的损耗考点:远距离输电.专题:交流电专题.分析: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电压比等于匝数之比,求出副线圈电压的有效值,即可求出输入电压;根据原副线圈的电流大小可比较出线圈导线的粗细.解答:解:A、供给某小区居民的交流电u=220sin100πtV,最大值为220V,故输出电压有效值为220V,根据变压比公式,输入电压为:U1=,故A错误;B、交流电u=220sin100πtV,故频率:f==50Hz,故B错误;C、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电流比等于匝数之反比,即,副线圈的电流大于原线圈的电流,所以副线圈的导线粗,故C错误;D、在输送电功率一定的情况下,根据公式P=UI,高压输电有利于减小输电电流,电功率损耗△P=I2r也会减小,故D正确;故选: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交变电流电压的表达式,知道各量表示的含义,知道原、副线圈的电压比等于匝数之比,电流比等于匝数之反比.3.如图a所示,在木箱内粗糙斜面上静止质量为m的物体,木箱竖直向上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b所示,物体始终相对斜面静止.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分别为N和f,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0~t1时间内,N 增大,f 减小B.在0~t1时间内,N减小,f增大C.在t1~t2时间内,N 增大,f 增大D.在t1~t2时间内,N减小,f减小考点: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弹性和弹力.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根据速度时间图线得出得出加速度的变化,对物块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出表达式,通过加速度的变化得出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变化.解答:解:在0﹣t1时间内,根据速度时间图线知,物体做加速运动,加速度逐渐减小,对物块研究,在竖直方向上有:Ncosθ+fsinθ﹣mg=ma,Nsinθ=fcosθ,知加速度减小,则支持力N和摩擦力减小.在t1﹣t2时间内,根据速度时间图线知,物体做减速运动,加速度逐渐增大,对物块研究,在竖直方向上有:mg﹣(Ncosθ+fsinθ)=ma,Nsinθ=fcosθ,加速度逐渐增大,知支持力N 和摩擦力逐渐减小.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速度时间图线的切线斜率表示瞬时加速度,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分析求解,难度中等.4.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假设月球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r1,向心加速度为a1.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地球半径为R.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球质量M=B.地球质量M=C.地球赤道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g=aD.加速度之比=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向心力.专题: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专题.分析:运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和运用圆周运动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列出等式解决问题.解答:解:A、根据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知质量M=,A正确B错误C、地球表面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与到地轴的距离有关,不是定值,C错误D、加速度a=Rω2,不与半径的平方成正比,D错误故选:A点评:根据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和黄金代换公式能够解决全部天体问题.5.如图所示,N(N>5)个小球均匀分布在半径为R的圆周上,圆周上P点的一个小球所带电荷量为﹣2q,其余小球带电量为+q,圆心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若仅撤去P点的带电小球,圆心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A.E B.C.D.考点:电场强度.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分析:采用假设法,若圆周上均匀分布的都是电量为+q的小球,由于圆周的对称性,圆心处场强为0,从而确定出图中所有+q在圆心处的场强.解答:解:假设圆周上均匀分布的都是电量为+q的小球,由于圆周的对称性,圆心处场强为0,则知P处q在圆心处产生的场强大小为E1=k,方向水平向左,可知图中所有+q 在圆心处的场强E2=E1=k,方向水平向右,图中﹣2q在圆心处产生的场强大小E3=k,方向水平向右.根据电场的叠加有:E2+E3=E,则得k=,所以若仅撤去P点的带电小球,圆心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为.故选:C.点评:该题考查了场强叠加原理和库伦定律,还有对对称性的认识.6.空间存在着沿竖直方向的各处均匀的磁场,将一个不变形的单匝金属圆线圈放入磁场中,如图甲所示,设甲图中线圈中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和感应电流的方向为正方向.要想在线圈中产生如图乙所示的感应电流,图丙中能正确表示线圈中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是( )A.B.C.D.考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专题:电磁感应与图像结合.分析:根据图乙所示电流方向由楞次定律判断磁感应强度方向与变化趋势,然后分析答题.解答:解:由图乙所示可知,在0﹣1s内,电流是正的,即从上向下看,沿顺时针方向,电流大小是定值,则磁感应强度均匀变化,在1﹣2s内,感应电流为零,则磁感应强度不变,在2﹣4s内,感应电流是负的,即沿逆时针方向,电流大小不变,则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变化;A、根据图示图象,由楞次定律可知,0﹣1s内感应电流感应电流沿顺时针方向(从上向下看),在1﹣2s内磁感应强度不变,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不变,感应电流为零,在2﹣4s内,由楞次定律可知,感应电流沿逆时针方向,符合题意,故A正确;B错误;C、由图示图示可知,在1﹣2s内,磁感应强度是变化的,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是变化的,线圈中有感应电流,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D、根据图示图象,由楞次定律可知,0﹣1s内感应电流感应电流逆时针方向(从上向下看),在1﹣2s内磁感应强度不变,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不变,感应电流为零,在2﹣4s内,由楞次定律可知,感应电流沿顺时针方向,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故选:A.点评:此类问题不必非要求得电动势的大小,应根据楞次定律判断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根据磁感应强度的变化情况可以判断出感应电流是否变化,即可正确解题.二、(非选择题共192分)必考部分7.某物理兴趣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想测量滑块和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表面粗糙、一端装有定滑轮的长木板放在水平的实验台上;木板上有一滑块,滑块右端固定一个轻小动滑轮,钩码和弹簧测力计通过绕在滑轮上的轻细绳相连,放开钩码,滑块在长木板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忽略滑轮的摩擦)①放开钩码,滑块加速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处理纸带,得到滑块运动的加速度a;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复实验,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为纵轴,加速度a为横轴,得到的图象是纵轴截距大小等于b的一条倾斜直线,如图2所示;已知滑块和轻小动滑轮的总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则滑块和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②写出能减小实验误差的一条有效措施使细线与桌面保持平行.考点:探究影响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专题:实验题;摩擦力专题.分析:(1)由实验方案可知,滑块受到的拉力为弹簧秤示数的两倍,滑块同时受摩擦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弹簧秤示数与加速度a的关系.由图象可得摩擦因数.(2)使细线与桌面保持平行,才能保证弹力的两倍等于小车受到的拉力.解答:解:(1)滑块受到的拉力T为弹簧秤示数的两倍,即:T=2F滑块受到的摩擦力为:f=μmg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T﹣f=ma解得力F与加速度a的函数关系式为:由图象所给信息可得图象截距为:解得:(2)使细线与桌面保持平行,才能保证弹力的两倍等于小车受到的拉力,若线与桌面不平行,则依据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小受到的拉力与两线之间的夹角有关,就不能准确得到小车受到的拉力,弹力的两倍大于小车受到的拉力.故答案为:(1);(2)使细线与桌面保持平行.点评:本题重点是考察学生实验创新能力及运用图象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对这种创新类型的题目,应仔细分析给定的方案和数据,建立物理模型.8.要测量一只量程已知的电压表的内阻,所备器材如下:A.待测电压表V(量程3V,内阻未知)B.电流表A(量程3A,内阻0.01Ω)C.定值电阻R(阻值2kΩ,额定电流50mA)D.蓄电池E(电动势略小于3V,内阻不计)E.多用电表F.开关K1、K2,导线若干有一同学利用上面所给器材,进行如下实验操作:①首先,用多用电表进行粗测,选用×100Ω倍率,操作方法正确.若这时刻度盘上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则测量的结果是3kΩ.②为了更精确地测出此电压表内阻,该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乙、丙实验电路,你认为其中较合理的电路图是丙.其理由是乙图中电流表的示数太小,误差太大.丙图中R的阻值与电压表阻值接近,误差小.③在图丁中,根据你选择的电路把实物连接好.④用你选择的电路进行实验时,请简述实验步骤:闭合K1.再闭合K2,读得电压表示数U1再断开K2,读得电压表示数U2;用上述所测量的符号表示电压表的内阻R V=.考点:伏安法测电阻.专题:实验题;恒定电流专题.分析:根据选择倍率求出测量的结果;电阻大,乙图中电流示数太小,误差大,丙图较合理;开关2 闭合时的电压为电动势,断开时二者串联.解答:解:①选用×100Ω倍率,读数为30×100=3KΩ.②较为合理的是丙图,因为电阻较大,乙图中电流表的示数太小,误差太大,丙图中R的阻值与电压表阻值接近,误差小;③实物图:④需要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k2闭合、断开时伏特表读数U1和U2;k2闭合时,示数U1相当于电动势,断开时,二者串联,电流相等,即=,所以R V=故答案为:(1)3000;(2)丙;乙图中电流表的示数太小,误差太大.丙图中R的阻值与电压表阻值接近,误差小.(3)实物图连接如右图所示:(4)实验步骤:①闭合K1.再闭合K2,读得电压表示数U1;再断开K2,读得电压表示数U2.②R V=.点评:本题考查了欧姆表的使用方法,电路的选择,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析不同的电路图误差的原因及误差大小,选择最佳电路图,难度稍大.9.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2Ω,R2=R3=4Ω,当电键K接a时,R2上消耗的电功率为4W,当电键K接b时,电压表示数为4.5V.试求:(1)当电键K接a时,通过电源的电流和电源两端的电压;(2)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3)当电键K接c时,求电源输出功率.考点: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专题:恒定电流专题.分析:(1)当电键K接a时,R1被短路,根据功率公式求出通过电源的电流和电压.(2)K接b时,R1和R2串联,分别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对两种情况列方程求解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3)当K接c时,R2与R3并联后与R1串联.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求出干路电流,再求解电源输出功率.解答:解:(1)K接a时,R1被短路,外电阻为R2,根据电功率公式可得通过电源电流I1==1A电源两端电压V(2)K接a时,有E=U1+I1r=4+r ①K接b时,R1和R2串联,R外=R1+R2=6Ω通过电源电流I2==0.75A这时有:E=U2+I2r=4.5+0.75 r ②解①②式得:E=6 V r=2Ω(3)当K接c时,R总=R1+r+R23=6Ω总电流I==1 A电源输出功率答:(1)电键K接a时,通过电源的电流为1A,电源两端的电压为4V.(2)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分别为E=6 V,r=2Ω.(3)当电键K接c时,电源输出功率为4W.点评:对于电路问题,首先认识电路的结构.对于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常常根据两种情况分别列方程,再联立求解.10.(19分)如图所示,斜面AD倾角为37°,半径为R、圆心角为143°的竖直圆弧形轨道与斜面相切于D处,整个轨道除可更换的CD段外均光滑,圆弧轨道最高点P处装有压力传感器(图中未画出),一端固定在A点的轻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另一端恰位于C点.用质量为m的小物块将轻弹簧压缩到B点后由静止释放,BC段和CD段长度均为R,若CD与小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则小物块到达P处时压力传感器的示数等于小物块的重力.重力加速度为g,取sin37°=0.6,cos37°=0.8.求:(1)小物块速度达到最大时弹簧弹力F的大小;(2)弹簧压缩到B点时弹性势能E P;(3)更换不同的CD段轨道,每次都将轻弹簧压缩到B点后由静止释放,做出压力传感器的示数N随μ的关系图象(不要求分析过程).考点:功能关系;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小物块速度最大时,其所受合外力为零,可算出弹簧弹力的大小;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和功能关系来求最大弹性势能;写出N与μ的关系式来作出图象;解答:解:(1)小物块速度最大时,其所受合外力为零,故弹簧弹力F=mgsin37°=0.6 mg (2)在P点的速度为v P,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N+mg=N=mgB点运动到P点的竖直高度差为h=R+R cos37°+2R sin37°=3R小物块从B点运动到P点,由功能关系可得E P=mgh+μmgR cos37°+m解得E P=4.4mgR(3)N与μ的关系为,N﹣μ图象如图所示答:(1)小物块速度达到最大时弹簧弹力F的大小为0.6mg;(2)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E P=4.4mgR;(3)如图所示:点评:本题考查动能定理及功能关系、牛顿第二定律等内容;作图象的关键在于确定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11.如图所示,在坐标系xOy内有一半径为a的圆形区域,圆心坐标为O1(a,0),圆内分布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在直线y=a的上方和直线x=2a的左侧区域内,有一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E.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粒子以速度v从O点垂直于磁场方向射入,当速度方向沿x轴正方向时,粒子恰好从O1点正上方的A点射出磁场,不计粒子重力.(1)求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2)速度方向沿x轴正方向的粒子在第一象限内运动到最高点时的位置坐标;(3)若粒子以速度v从O点垂直于磁场方向射入第一象限,当速度方向沿x轴正方向的夹角θ=30°时,求粒子从射入磁场到最终离开磁场的时间t.考点: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专题: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专题.分析:(1)根据几何关系先得到圆心、半径,再根据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列式求解;(2)粒子离开磁场后,进入电场,根据动能定理列式求解;(3)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先得到第一次圆心和射出点,进入电场后,又沿原路返回,再得到第二次圆心和射出点,最后得到总时间.解答:解:(1)设粒子在磁场中做圆运动的轨迹半径为R,牛顿第二定律有,粒子自A点射出,由几何知识R=a,解得B=.(2)粒子从A点向上在电场中做匀减运动,设在电场中减速的距离为y1由,得.。
福建省福州市2015届高考生物三模试卷(含解析)

2015年福建省福州市高考生物三模试卷一、单项选择题:)2.(3分)(2015•福州三模)近年来,NO被科学家认定为一种神经递质,下列那项不是作出3.(3分)(2015•福州三模)将番茄和水稻幼苗分别在完全营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测量各自营养液中离子浓度变化,结果如甲图所示.乙图为在生理条件下动物细胞内液和外液中的K+与Na+浓度值,下列分析正确的是()4.(3分)(2015•福州三模)社鼠出生1个月后即性成熟,科研人员对湖泊中一个岛屿的社鼠种群特征进行调查研究,部分结果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5.(3分)(2015•福州三模)纯合白皮、抗霜霉病黄瓜与纯合绿皮、感霜霉病黄瓜杂交,F1代全表现为白皮、抗病.F1自交得到F2,如F2中抗病与感病的性状分离比为3:1.果皮的性状中表现型为抗病、白皮植株占总数二、非选择题6.(14分)(2015•福州三模)为研究无机盐输入对湖水中藻类生长的影响,科研人员从湖泊中随机取样,进行了系列实验,测量时以水体叶绿素总量代表藻类的数量.如图表示湖水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无机磷对藻类数量变化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结果表明,增加湖水中无机磷含量,总体上看能(促进/抑制)藻类增长,实验组和对照组藻类数量达到峰值后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2)科研人员同时还做了添加不同浓度的氮元素(NO3﹣)对藻类生长影响的实验,该实验对照组处理是其它培养条件与实验组相同,但不添加.在另一组的实验中,实验组按一定浓度梯度同时添加氮、磷元素,结果表明,该组藻类增长数目大于相应的只添加的氮元素处理组,但与(1)中只添加的磷元素相近,这些结果说明.(3)相关研究还表明,水域生态系统中藻类和细菌等微生物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细菌是该生态系统成份中的,在物质循环中起的作用是.一些海洋细菌被证实能产生植物激素,促进藻类生长,后者为细菌繁殖提供有机物,这是两类生物的进化.7.(12分)(2015•福州三模)研究发现红细胞与免疫功能有密切相关.回答下列问题:(1)骨髓中的经分裂与分化,产生红细胞、淋巴细胞等,人体红细胞的正常寿命约为120天,红细胞的正常死亡称为.红细胞在体外能够与异种生物的T细胞发生免疫黏附,说明细胞膜上分子具有识别功能.(2)为研究红细胞培养液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科研人员设进行以下实验:①将红细胞在适宜条件下培养56小时,提取上清液,②将淋巴细胞放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不同处理为:实验组有A和B;A组:淋巴细胞+上清液;B组:淋巴细胞+上清液+刀豆蛋白.对照组有C和D;C组:淋巴细胞;D组:,另有只加等量培养液的为空白对照.(注:刀豆蛋白能诱导淋巴细胞分裂)③培养一定时间后测量各组数的变化.上述实验前,要通过实验确定红细胞培养时间、刀豆蛋白的添加量等无关变量,这些研究是本实验的.淋巴细胞分裂的间期,要完成,以保证遗传的稳定性.8.(14分)(2015•福州三模)果蝇的灰身与黑身由等位基因(A、a)控制,红眼与白眼由等)亲代中雌性个体基因型是,雄性个体基因型是:(2)图中的卵母细胞产生的卵细胞与精子结合,发育为灰身白眼子代,请补充完整该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中染色体和基因的图形(无基因突变).(3)红眼雄果蝇X B Y与白眼雌果蝇X b X b杂交产生的子代中,偶尔会出现白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研究发现,此类白眼雌果蝇基因型为X b X b Y,红眼雄果蝇基因型为X B0(0表示无Y染色体).请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表示用棋盘法表示例外表现型个体产生的原因,填写问号处内容:B b b9.(10分)(2015•福州三模)1978年,人类首次利用转基因技术生产人胰岛素,其过程大致如图所示:(1)人胰岛素由A、B两条肽链组成,可根据组成肽链的氨基酸序列,确定编码胰岛素基因的碱基序列,因此可通过方法获得目的基因.(2)β﹣半乳糖苷酶能将无色0NPG分解,产物呈黄色,本生产流程中β﹣半乳糖苷酶基因作为,通过①和②,完成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写出该过程处理DNA分子所需要的酶:(3)③表示将表达载体导入受体细胞,用Ca2+处理大肠杆菌,目的是使之变为细胞,利于外源DNA侵染,④表示利用化学方法催化二硫键的形成,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胰岛素,人体内该过程在胰岛B细胞的中进行.2015年福建省福州市高考生物三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2.(3分)(2015•福州三模)近年来,NO被科学家认定为一种神经递质,下列那项不是作出3.(3分)(2015•福州三模)将番茄和水稻幼苗分别在完全营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测量各自营养液中离子浓度变化,结果如甲图所示.乙图为在生理条件下动物细胞内液和外液中的K+与Na+浓度值,下列分析正确的是()4.(3分)(2015•福州三模)社鼠出生1个月后即性成熟,科研人员对湖泊中一个岛屿的社鼠种群特征进行调查研究,部分结果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5.(3分)(2015•福州三模)纯合白皮、抗霜霉病黄瓜与纯合绿皮、感霜霉病黄瓜杂交,F1代全表现为白皮、抗病.F1自交得到F2,如F2中抗病与感病的性状分离比为3:1.果皮的性状中表现型为抗病、白皮植株占总数(、Cc)植株占总数×=二、非选择题6.(14分)(2015•福州三模)为研究无机盐输入对湖水中藻类生长的影响,科研人员从湖泊中随机取样,进行了系列实验,测量时以水体叶绿素总量代表藻类的数量.如图表示湖水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无机磷对藻类数量变化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结果表明,增加湖水中无机磷含量,总体上看能促进(促进/抑制)藻类增长,实验组和对照组藻类数量达到峰值后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藻类增殖使水中无机盐浓度下降,从而影响藻类自身的繁殖(2)科研人员同时还做了添加不同浓度的氮元素(NO3﹣)对藻类生长影响的实验,该实验对照组处理是其它培养条件与实验组相同,但不添加氮元素((NO3﹣).在另一组的实验中,实验组按一定浓度梯度同时添加氮、磷元素,结果表明,该组藻类增长数目大于相应的只添加的氮元素处理组,但与(1)中只添加的磷元素相近,这些结果说明磷是该湖泊藻类增长的主要限制因素(湖水中含较多的N元素,磷是该湖泊藻类增长的主要限制因素).(3)相关研究还表明,水域生态系统中藻类和细菌等微生物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细菌是该生态系统成份中的分解者,在物质循环中起的作用是将有机物分解无机物.一些海洋细菌被证实能产生植物激素,促进藻类生长,后者为细菌繁殖提供有机物,这是两类生物的协同进化.7.(12分)(2015•福州三模)研究发现红细胞与免疫功能有密切相关.回答下列问题:(1)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经分裂与分化,产生红细胞、淋巴细胞等,人体红细胞的正常寿命约为120天,红细胞的正常死亡称为凋亡.红细胞在体外能够与异种生物的T细胞发生免疫黏附,说明细胞膜上糖蛋白分子具有识别功能.(2)为研究红细胞培养液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科研人员设进行以下实验:①将红细胞在适宜条件下培养56小时,提取上清液,②将淋巴细胞放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不同处理为:实验组有A和B;A组:淋巴细胞+上清液;B组:淋巴细胞+上清液+刀豆蛋白.对照组有C和D;C组:淋巴细胞;D组:淋巴细胞+刀豆蛋白,另有只加等量培养液的为空白对照.(注:刀豆蛋白能诱导淋巴细胞分裂)③培养一定时间后测量各组数的变化.上述实验前,要通过实验确定红细胞培养时间、刀豆蛋白的添加量等无关变量,这些研究是本实验的预实验.淋巴细胞分裂的间期,要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染色体复制),以保证遗传的稳定性.8.(14分)(2015•福州三模)果蝇的灰身与黑身由等位基因(A、a)控制,红眼与白眼由等)亲代中雌性个体基因型是AaX X,雄性个体基因型是:AaX B Y(2)图中的卵母细胞产生的卵细胞与精子结合,发育为灰身白眼子代,请补充完整该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中染色体和基因的图形(无基因突变).(3)红眼雄果蝇X B Y与白眼雌果蝇X b X b杂交产生的子代中,偶尔会出现白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研究发现,此类白眼雌果蝇基因型为X b X b Y,红眼雄果蝇基因型为X B0(0表示无Y染色体).请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表示用棋盘法表示例外表现型个体产生的原因,填写问号处内容:B b b9.(10分)(2015•福州三模)1978年,人类首次利用转基因技术生产人胰岛素,其过程大致如图所示:(1)人胰岛素由A、B两条肽链组成,可根据组成肽链的氨基酸序列,确定编码胰岛素基因的碱基序列,因此可通过人工合成方法获得目的基因.(2)β﹣半乳糖苷酶能将无色0NPG分解,产物呈黄色,本生产流程中β﹣半乳糖苷酶基因作为标记基因,通过①和②,完成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写出该过程处理DNA分子所需要的酶:限制酶和DNA连接酶(3)③表示将表达载体导入受体细胞,用Ca2+处理大肠杆菌,目的是使之变为感受态细胞,利于外源DNA侵染,④表示利用化学方法催化二硫键的形成,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胰岛素,人体内该过程在胰岛B细胞的内质网中进行.。
实验中学高三第三次生物考题

山西省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三次月考试题(卷)高三年级生物学科第一卷(客观题)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1. 如图表示生物体内两种重要化合物的化学组成关系,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大分子B的空间结构是双螺旋结构B.a的种类约有20种,b的种类为8种C.a与a之间通过“—NH—COOH—”相连接,b与b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接D.HIV的遗传信息储存在大分子B中2.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5S和32P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参照右图判断下列被标记部位组合正确的是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3.右图是某生物细胞显微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可以破坏结构1B.该细胞中细胞器4和8都能合成多糖C.同时含有核糖和脱氧核糖的细胞器是3和5D.该示意图可以表示高等植物细胞4. 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是漫长的.直到20世纪初期,人们仍普便认为蛋白质是遣传物质。
当时人们作出判断的理由不包括A.不同生物的蛋白质在结构上存在差异B.蛋白质与生物的性状密切相关C.蛋白质比DNA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并且能够自我复制D.蛋白质中氨基酸的不同排列组台可以贮存大量遗传信息5.细胞相对表面积、细胞对外的物质交换速率和细胞新陈代谢强度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交换速率越快,细胞新陈代谢越旺盛B.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交换速率越慢,细胞新陈代谢越缓慢C.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交换速率越快,细胞新陈代谢越缓慢D.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交换速率越慢,细胞新陈代谢越旺盛6.某种耐盐植物细胞的液泡膜上有一种载体蛋白,能将Na+逆浓度梯度运入液泡,从而降低Na+对细胞质基质中酶的伤害。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Na+和水分子进入液泡的方式不同B.该载体蛋白数量增多有助于提高植物的耐盐性C.这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D.液泡膜、细胞膜、细胞质基质和细胞核共同构成了原生质层7.硝化细菌、破伤风芽孢杆菌、酵母菌的细胞结构及功能有很大区别,但是它们A.都能进行繁殖和有氧呼吸 B.都没有核膜和染色体C.都能通过无丝分裂增加细胞数目 D.都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B.高尔基体是血浆蛋白和免疫球蛋白合成、加工和运输的场所C.上述四种细胞中的基因组成具有特异性差异,但都具有呼吸酶基因D.人幼嫩红细胞没有细胞核,许多种酶的活性降低、呼吸变慢9.下面是四位同学拼制的RNA分子平面结构模型,正确的是10.某同学在不同温度的等量牛奶中混入一些新鲜姜汁,观察混合物15 min,看其是否会凝固,结果如下表,根据以下姜汁使牛奶凝固的结果,表述不正确的是A.可证明新鲜姜汁含有一种酶,该酶能促使牛奶凝固B.20℃和100℃时酶的活性低,是因为酶的分子结构遭到破坏而失去活性C.将等量姜汁在不同温度保温后再与对应温度的牛奶混合,能够提高实验的准确度D.60℃和80℃不一定是酶最适温度,缩小温度范围,增加温度梯度才可确定最适温度11.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2025届福建省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高三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5届福建省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高三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研究人员以HCl溶液和淀粉酶为实验材料,探究它们对蛋白质和淀粉的催化水解作用,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同种底物起始量相同,在反应相同时间后测得底物剩余量)。
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物质1、2分别为蛋白质和淀粉B.图甲、图乙实验所用催化剂分别是HCl溶液和淀粉酶C.该实验可证明酶具有专一性和高效性D.该实验可证明淀粉酶具有降低活化能的作用2.某种野生型水稻体内B基因突变成b基因,导致编码的多肽链第31位色氨酸替换为亮氨酸,表现为矮化的突变体水稻。
用赤霉素处理这种突变体的幼苗,株高恢复正常。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B基因与b基因中的嘌呤和嘧啶的比值不同B.B基因突变成b基因,并不影响其基因组成的完整性C.B基因突变成b基因,自然选择就发生作用D.突变体水稻经赤霉素处理后产生的变异是可以遗传的3.下列关于生物膜模型建立的过程描述,错误的是A.对细胞膜的研究是从结构特点---膜的流动性开始的B.生物膜模型的建立和完善应用了提出假说的科学方法C.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D.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为大多数人所接受4.下图为“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实验的相关照片,图中MⅠ代表减数第一次分裂,MⅡ代表减数第二次分裂。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过程中要进行解离、漂洗、染色、制片等操作B.该实验可直接用高倍镜进行观察C.可在显微镜视野下观察到乙图变化的连续过程D.可在图乙的MⅠ①中找到图甲的结构5.下列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胰岛β细胞和腺垂体都可分泌促进蛋白质合成的激素B.卵巢通过输卵管将孕激素分泌到血液中从而抑制妊娠时子宫的运动C.在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中,腺垂体细胞只能接受下丘脑释放的信号物质D.腺体通过垂体门脉运输促甲状腺激素到甲状腺,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6.下列有关细胞增殖的叙述,正确的是()A.根尖分生区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目较少,原因是大多数细胞没有进入细胞周期B.小鼠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卵细胞的过程中,一个细胞中X染色体的数目最多为4条C.蛙红细胞的无丝分裂中有染色体和纺锤体的出现D.人皮肤生发层细胞中,中心粒在间期倍增,染色体在后期倍增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某二倍体昆虫性别由X、Y染色体决定,其体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且A基因纯合的个体表现为灰色;眼色则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两对基因分别位于哪对染色体上未知,但均不位于X、Y同源区段。
【生物】福建省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15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1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I卷(选择题共108分)本卷共18小题,每小题6分,共10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择符合题目要求。
1.对下列生命现象及其生物学意义表述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推动碳循环过程,促进了生物群落中的能量循环B.细胞分裂使细胞趋向专门化,提高了机体生理功能的效率C.细胞凋亡使细胞自主有序死亡,有利于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稳定D.主动运输使膜内外物质浓度趋于一致,维持了细胞的正常代谢2.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液对维持成熟动、植物细胞的形态具有重要作用B.神经元兴奋时,大量Na+通过通道是以主动运输方式内流C.衰老细胞内染色质的收缩会影响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D.细胞核是细胞内遗传物质复制和表达的主要场所3.下列关于图2中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如果X轴为时间,Y轴为恒定容积培养液体中的草履虫个数,在c点时,适量添加培养液,则K值将保持不变B.如果X轴为氧气浓度,Y轴为最适温度下酵母菌释放二氧化碳速率,在c点时,适当升高温度,则K值将保持不变C.如果X轴为氧气浓度,Y轴为番茄细胞对钙的吸收速率,在c点时适当提高完全营养液中钙离子浓度,K值将保持不变D.如果X轴为反应物浓度,Y轴为某种酶促反应速度,在c点时,增加酶的含量,则K 值将不变4.为研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某生物小组制作了如下图中a—f所示装置,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A.若a装置液滴不移动,b装置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仅进行无氧呼吸B.若a装置液滴左移,b装置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仅进行有氧呼吸C.连接e→d→c→d,并从e侧通气,可验证酵母菌进行了有氧呼吸D.连接f→d,d中石灰水变浑浊,可验证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5.以下有关遗传变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三倍体无子西瓜不育,但是其变异能遗传给后代B.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不一定会引起基因突变C.基因型为AaBb的细胞变为AaB,此种变异为染色体变异D.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会由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6.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福建省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查(4月)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

福建省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查(4月)生物试题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研究突触间作用关系时,进行如图1实验,结果如图2、3。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轴突1释放的递质可引起Na+快速流出神经元MB.轴突1、2释放的递质均可改变突触后膜的离子通透性C.轴突2释放的递质直接抑制神经元M产生兴奋D.轴突1释放的递质能与轴突2和神经元M的受体结合2.某家族有两种遗传病(如图1):蚕豆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用E、e 表示),但女性携带者表现正常;β地中海贫血是由于11号染色体上β-基因突变导致血红蛋白结构异常,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如下表所示;β基因片段进行PCR扩增后的产物电泳结果如图2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基因型表现型β-β-或β+β-或β0β-无异常β+β0中间型地贫β0β0或β+β+重型地贫A.β-基因突变可产生β+基因和β0基因,体现了基因突变的可逆性B.图1中Ⅱ8基因型有β+β-X e Y或β0β-X e Y或β-β-X e YC.若图1中Ⅱ9已怀孕,则M个体出现蚕豆病的概率是1/4D.适龄生育可预防M出现β地中海贫血和蚕豆病3.某植物的抗性(R)对敏感(r)为显性,如图表示甲、乙两个地区在T1和T2时间点,RR、Rr和rr的基因型频率。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区基因型频率变化更大,T2时刻产生了新的物种B.T2时刻,乙地区该植物种群中R基因的频率约为20%C.突变率不同是导致甲、乙地区基因型频率不同的主要原因D.据图可知,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4.B淋巴细胞发育成熟和增殖分化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发育为乙的主要场所是胸腺B.丙表面形成了特异性抗原受体C.乙增殖分化为丙需要抗原刺激D.丙具有较强的分裂和分化能力5.人体活细胞能对环境变化作出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长期低氧环境可能导致红细胞数量下降B.长期缺铁可能导致血液中乳酸含量上升C.不同信号可能引发同种细胞产生相同的效应D.相同信号可能引发不同细胞产生不同的效应6.下列关于DNA、RNA 和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B.遗传信息通过转录由DNA 传递到RNAC.亲代DNA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DNAD.细胞周期的间期和分裂期核DNA 均能转录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请回答基因工程相关问题:(1)限制酶切割DNA分子时,断裂的是___________键。为了保证目的基因与载体的正确连接,通常用两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的限制酶同时处理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与载体。(2)若要通过反转录得到胰岛素基因,可从人体的___________细胞中提取mRNA。提取mRNA时,在提取液中一般要加入RNA酶抑制剂,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在体外得到大量胰岛素基因,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技术,该技术过程中设计引物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知道胰岛素基因的全部序列。(3)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时,大肠杆菌本身___________(填“含有”或“不含有”)质粒。一般情况下不能用未经处理的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三物理试题-福建省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15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试卷(精校解析版)

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1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物理能力测试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S:32 Ba:137第I卷(选择题共108分)本卷共18小题,每小题6分,共10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择符合题目要求。
13.关于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伽利略开创了运用逻辑推理和实验相结合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B.质点、点电荷的引入用了“理想化模型”的方法C.电场强度是用比值法定义的,因而电场强度与电场力成正比,与试探电荷的电量成反比D.合力与分力、总电阻用的是“等效替代”的方法14.一般发电机组输出的电压在十千伏上下,不符合远距离输电的要求.要在发电站内用升压变压器,升压到几百千伏后再向远距离输电.到达几百公里甚至几千公里之外的用电区之后,再经“一次高压变电站”、“二次变电站”降压.已知经降压变压器(可视为理想变压器)降压后供给某小区居民的交流电u tπ=V,该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50:1,则()A.原线圈上的电压为VB.原线圈中电流的频率是100 HzC.原线圈使用的导线应该比副线圈的要粗D.高压输电有利于减少输电线路中的损耗15.如图a所示,在木箱内粗糙斜面上静止质量为m的物体,木箱竖直向上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b所示,物体始终相对斜面静止.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分别为N 和f,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0~t1时间内,N 增大,f 减小B .在0~t 1时间内,N 减小,f 增大C .在t 1~t 2时间内,N 增大,f 增大D .在t 1~t 2时间内,N 减小,f 减小16.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 ;假设月球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r 1,向心加速度为a 1.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 ,地球半径为R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地球质量M =G r a 211B .地球质量M =GaR 2C .地球赤道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g = aD .加速度之比a a 1=221Rr17.如图所示,N (N >5)个小球均匀分布在半径为R 的圆周上,圆周上P 点的一个小球所带电荷量为-2q ,其余小球带电量为+q ,圆心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 .若仅撤去P 点的带电小球,圆心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A .EB .2E C .3E D .4E 18.空间存在着沿竖直方向的各处均匀的磁场,将一个不变形的单匝金属圆线圈放入磁场中,如图甲所示,设甲图中线圈中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和感应电流的方向为正方向。
福建省厦门市重点中学2024年高三第三次测评生物试卷含解析

福建省厦门市重点中学2024年高三第三次测评生物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图为人体某个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各个阶段示意图。
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 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①〜⑥细胞都具有细胞的全能性B.⑤和⑥的核基因基本相同,c 过程导致基因选择性表达,使细胞的mRNA 不完全相同C.⑤由于细胞代谢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死亡称为细胞凋亡D.⑤和⑥细胞的衰老过程中细胞核体积增大,可能会有基因的表达2.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操作工具的叙述,正确的是()A.限制酶能识别并切割DNA任意序列B.DNA连接酶与Taq酶的作用位点不同C.没有与目的基因重组的质粒不可以进入受体细胞D.使用质粒作为载体可以避免目的基因在受体内被分解3.下列关于RNA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线粒体中含有mRNA、tRNA和rRNAB.RNA分子中不存在ATP中的“A”C.RNA分子中不含氢键,有的RNA具有催化功能D.RNA可以作为细菌的遗传物质也可以作为细胞内物质的运输工具4.下列与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活细胞能产生激素等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B.高等植物细胞间的胞间连丝具有物质运输的作用C.浆细胞中内质网膜形成的囊泡可与高尔基体膜融合D.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5.研究者采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治理水体富营养化,下图表示水体中部分能量流动关系(图中数字表示同化的能量)。
厦门大学2015年832生物化学回忆版真题

厦门大学2015年832生物化学回忆版真题一、填空题1、可使Hb在组织中易将放出。
2、含金属元素的维生素是。
3、酵母菌发酵产生乙醇所用的主要代谢通路是。
4、动物体内β氧化的场所是。
5、NAD+是的电子载体。
6、DNA半保留复制由和办法证明。
7、醛糖具有性,可以采用含Cu2+的和来检测。
8、天然不饱和脂肪酸含有的不饱和键构型为,含2个以上则不会以形式存在。
9、Arg的PI值为10、76,将其溶于PH=7的缓冲液的电场中,则Arg向电场极方向移动。
10、生物合成嘧啶的方式有、11、酶蛋白的广义酸碱催化作用的重要生理意义基团是,因为它的PK值,接近生物体的PH条件。
二、判断题1、自由能是热能的一种形式。
()2、在细胞内电子的流动可以做生物功。
()3、细胞浆中的NADH只能通过甘油醛磷酸穿梭进入线粒体。
()4、丙酮酸转化成乳酸是还原反应。
()5、由于水的平均氢键数目比冰多,因此冰的密度比水小。
()6、磷酸分子中脂肪酸的碳键缩短,可增加细胞膜流动性。
()7、分离细菌质粒既可用凝胶电泳,也可用梯度离心法。
()8、DNA样品的溶解温度是指DNA变性一半时的温度。
()9、DNA聚合酶催化DNA聚合反应需引物,RNA聚合酶催化RNA聚合反应不需引物。
()10、DNA复制时,前导链按5’→3’合成,滞后链则按3’→5’合成。
()11、像启动基因又称启动子一样,操纵基因又称操纵子。
()12、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它的酸碱取决于可解离的R基。
()13、呼吸链上各成分的摩尔比是1/1。
()14、氨基酸经脱氨基作用以后留下的碳骨架进行化分解需要先形成能够进入TCA循环中间物。
()15、在NDP→dNDP中,硫氧还原蛋白与谷氧还原蛋白起电子载体作用。
()16、真核生物脂肪酸合成酶系的各成分共价串联成一条多肽链发挥作用。
()17、米氏方程双倒数作图中的斜率代表1/V max。
()18、一个理想的酶分离纯化程序,随分离纯化的进行,酶比活力增加。
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高三生物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2018届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高三第三次理综模拟考试生物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及研宄的叙述正确的有①用微电流计测量膜电位时,要将微电流计的两极置于膜外或膜内②经健那绿染液处理,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蓝绿色③在观察细胞的DNA和RNA分布时,盐酸的作用是对细胞进行解离④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作用的专一性时,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⑤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中观察不到染色体⑥在证明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的实验中,不可同时用32P和35S标记其DNA和蛋白质外壳A. ①②⑤⑥B. ②⑤⑥C. ①②④⑤D. ①②③④⑤⑥【答案】B【解析】用微电流计测量膜的静息电位或动作电位时,要将微电流计的两极分别置于膜外、膜内,①错误;健那绿染液可以将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染成蓝绿色,②正确;在观察细胞的DNA和RNA 分布时,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可以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将染色体上的DNA和蛋白质分离,便于染色剂与DNA结合,③错误;碘遇淀粉变蓝色,但是不能检测蔗糖,所以不能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④错误;染色体出现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因此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中观察不到染色体,⑤正确;T2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其蛋白质外壳留在大肠杆菌的外面,而其DNA注入细菌体内,如果同时标记,上清液和沉淀物均具有放射性,不能判断谁是遗传物质,⑥正确。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正确的有②⑤⑥,故选B。
2. 如图是小麦种子萌发形成幼苗后的生长情况。
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该实验探究的可能是有无光照对幼苗生长的影响B. 10 d后白光下的幼苗体内消耗ADP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C. 前10 d光照对幼苗的生长有抑制作用D. 白光条件下的幼苗体内有机物的量一直在增加【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自变量为黑暗和白光,因变量为幼苗长度,故探究的可能是有无光照对幼苗生长的影响,A正确。
0天后白光下的幼苗叶子变绿,可以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进行光反应,将ADDP合成ATP参加暗反应,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进行,二、三阶段在线粒体进行,三个阶段都消耗ADP合成ATP,B正确。
2020-2021学年厦门实验中学高三生物三模试卷及答案

2020-2021学年厦门实验中学高三生物三模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2020年中秋时节,家住汉中患糖尿病的李奶奶,因食用“无糖月饼”而被“甜晕”,还好抢救及时,脱离危险。
目前很多广告语存在科学性错误,下列你认为正确的是()A.运动型饮料可为人体提供水和无机盐B.“ABC牌”奶粉,含有宝宝生长发育需要的20种必需氨基酸C.大棚蔬菜,天然种植,不含任何化学元素,是真正的绿色食品D.无糖月饼没有甜味,属于无糖食品2. 下图表示雄果蝇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则图l的CD段表示同源染色体分开B.若图l表示减数分裂,则图1的BC段一个细胞中可能含有l条或0条Y染色体C.若两图均表示有丝分裂,则两图的BC段一个细胞内只含2个染色体组D.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图2表示有丝分裂,则两图的CD段都发生着丝粒分裂3. 下列关于细胞核结构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仁与某些RNA及附着在内质网的核糖体的形成有关B.提取核膜的脂质平铺在水面的面积是核膜面积的2倍C.染色体含有DNA和蛋白质,染色质是裸露的DNAD.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4. 下列现象中属于渗透作用的是()。
A. 水分子通过细胞壁B. 葡萄糖分子通过细胞膜C. K+通过原生质层D. 水分子通过原生质层5. 下列现象中,属于渗透作用的是A.水分子通过细胞壁渗出细胞B.K+通过原生质层进入液泡C.水分子通过原生质层渗出液泡D.葡萄糖分子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6. 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甲状腺激素几乎作用于全身所有细胞,促进代谢B. 在剧烈运动消耗大量血糖时,肝糖原可以分解成为葡萄糖进而补充血糖C. 饮食缺碘可引起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D. 生长激素可以调节生长发育,幼年时期缺乏生长激素导致侏儒症7. 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
2020-2021学年福州十五中高三生物三模试题及答案

2020-2021学年福州十五中高三生物三模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与图示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图甲所示为次生演替,群落的演替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B. 图甲所示群落的演替全过程,可以发生在任何陆地区域C. 若图乙表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量(有机物总量)组成,则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几乎全部来自该生态系统中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D. 若图丙表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则E主要为细菌和真菌2. 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乙烯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向多支试管加入等量的磷酸缓冲液、淀粉溶液和淀粉酶后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其中实验组加入适宜体积的乙烯,对照组加入等量的蒸馏水,在最适温度下酶促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酶活性指的是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B.分析实验及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乙烯能提高淀粉酶的活性C.B点时,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底物浓度相同,酶促反应速率相等D.若提高反应体系的温度,则t1和t2向右移动3. 下列关于生态位的叙述,错误的是()A.草食性动物和肉食性动物占有不同的生态位B.如果两种生物的生态位相同,可能发生激烈的竞争C.不同种的草食性动物的生态位都是相同的D.昼行性动物和夜行性动物占有不同的生态位4. 三磷酸腺苷的化学式为C10H16N5O13P3,是一种不稳定的高能化合物,下图为其结构式。
研究发现,人体内约有50.7gATP,只能维持剧烈运动0.3秒。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为腺嘌呤,是核酸的组分之一B.b为核糖,2号位上比脱氧核糖多1个氧原子C.ATP因含量少,不能持续为细胞供能D.组织细胞暂时缺氧仍可合成ATP5. 下列有关“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有机物”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A.检测小麦中淀粉时,可用碘液进行显色反应B.斐林试剂需要现配现用,还原糖鉴定实验中需要水浴加热C.在脂肪鉴定实验中使用显微镜观察切片时,需要用8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D.双缩脲试剂的两种溶液需要先后加入使用,且加入的量不相同6. 小麦种子吸水萌发时的呼吸作用过程可分为如图所示的4个阶段。
2020届厦门实验中学高三生物三模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0届厦门实验中学高三生物三模试卷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完成呼吸、排尿,阅读反射的神经中枢依次位于()A.脊髓、小脑、大脑B.脑干、脊髓、大脑C.大脑、脊髓、小脑D.脑干、脊髓、小脑2. 在植物体内的各种激素中,生理作用最为相似的是()A. 赤霉素和生长素B. 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C. 赤霉素和脱落酸D. 生长素和乙烯3. 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T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B. T细胞和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相同的免疫器官'C. 浆细胞能合成、分泌抗体D. 正常机体可以通过免疫系统对癌变细胞进行监控并清除4. 盐碱地中生活的某种植物,其细胞的液泡膜上有一种载体蛋白,能将细胞质基质中的Na+逆浓度梯度运入液泡,降低Na+对细胞质基质中酶的伤害。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Na+进入液泡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B.Na+进入液泡的过程体现了液泡膜的选择透过性C.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提高了细胞的吸水能力D.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降低了植物的耐盐性5. 下列关于大分子物质与小分子物质运输方式的叙述,合理的是()A.大分子物质可通过胞吐的方式被排出细胞外B.小分子物质都可以自由进出细胞C.通过核孔运输的物质都是大分子物质D.小分子有害物质不可能进入细胞6. 下列有关反馈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大量捕杀草原食肉动物,导致食草动物的数量先升后降属于负反馈调节B.被污染的水体中鱼类大量死亡,死鱼腐烂后会加重污染属于正反馈调节C.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D.正反馈的作用常常使机体远离稳态,所以人体的稳态维持不存在正反馈调节7. 脑与躯体、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是()A. 脊髓B. 脊神经C. 脑神经D. 脑干8. 下列有关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淀粉和蔗糖彻底水解得到的单糖都是葡萄糖B.人体皮肤细胞中的酪氨酸可转变为黑色素C.丙氨酸的组成元素有C、H、O、N、SD.细胞中的有机物都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9. 阳台菜园逐渐成为城市生活的一种时尚,可为居民提供新鲜蔬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1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S:32 Ba:137
第I卷(选择题共108分)
本卷共18小题,每小题6分,共10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择符合题目要求。
1.对下列生命现象及其生物学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推动碳循环过程,促进了生物群落中的能量循环
B.细胞分裂使细胞趋向专门化,提高了机体生理功能的效率
C.细胞凋亡使细胞自主有序死亡,有利于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稳定
D.主动运输使膜内外物质浓度趋于一致,维持了细胞的正常代谢
2.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液对维持成熟动、植物细胞的形态具有重要作用
B.神经元兴奋时,大量Na+通过通道是以主动运输方式内流
C.衰老细胞内染色质的收缩会影响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D.细胞核是细胞内遗传物质复制和表达的主要场所
3.下列关于图2中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如果X轴为时间,Y轴为恒定容积培养液体中的草履虫个数,在c 点时,适量添加培养液,则K值将保持不变
B.如果X轴为氧气浓度,Y轴为最适温度下酵母菌释放二氧化碳速率,在c点时,适当升高温度,则K值将保持不变
C.如果X轴为氧气浓度,Y轴为番茄细胞对钙的吸收速率,在c点时适当提高完全营养液中钙离子浓度,K值将保持不变
D.如果X轴为反应物浓度,Y轴为某种酶促反应速度,在c点时,增加酶的含量,则K值将不变
4.为研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某生物小组制作了如下图中a—f所示装置,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
A.若a装置液滴不移动,b装置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仅进行无氧呼吸
B.若a装置液滴左移,b装置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仅进行有氧呼吸
C.连接e→d→c→d,并从e侧通气,可验证酵母菌进行了有氧呼吸
D.连接f→d,d中石灰水变浑浊,可验证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
5.以下有关遗传变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三倍体无子西瓜不育,但是其变异能遗传给后代
B.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不一定会引起基因突变
C.基因型为AaBb的细胞变为AaB,此种变异为染色体变异
D.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会由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6.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均属化学变化
B.BaSO4在医学上用作钡餐,Ba2+对人体无毒
C.由油脂得到甘油和由淀粉得到葡萄糖均发生了水解反应
D.葡萄糖注射液不属于胶体,其本质原因是由于不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92分)
必考部分
第Ⅱ卷必考部分共9题,共157分。
26.(12分)用红豆杉根做实验材料,研究水分代谢、矿物质代谢;A图为红豆杉根尖临时装片,B图是装片中的一个细胞,研究过程中细胞保持生活状态;D 图中a、b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回答下列问题。
(1)向盖玻片一侧滴加一定浓度的X溶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使根尖组织周围充满X溶液,用一定的方法检测细胞内X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C,
据图判断物质X进入细胞的方式应该为,细胞吸收X的速率由
决定。
(2)实验中使用的X溶液最可能是
A.饱和淀粉溶液B.饱和蛋白溶液C.饱和蔗糖溶液D.饱和硝酸钾溶液
(3)在显微镜下同时观察到图B所示细胞,整个实验过程中,该细胞发生的形态变化是
,发生此变化的原因;其内因是植物细胞
的
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其外因是之间存在浓度差。
27.(14分)某山谷因泥石流而导致植被毁灭,若干年后在人为干预下,又恢复了
盎然生机。
假定某种群当年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入倍,图甲为入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乙图为该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单位:J/(cm。
·a)],请分析回答:
(1)山谷中该种群数量的增长过程中,e点种群数量比d点。
(2)曲线中d~e段变化表明该生态具有能力,它的基础是。
(3)由生产者(绿色植物)流入分解者的能量除包含残枝落叶中的能量外,还包含中的能量。
该生态系统中第二、三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4)谷底盆地内人们开辟了多处农田,为了有效防治害虫,你建议不要
..使用下列哪种方法,
(方法:①连续多年使用同种杀虫剂灭杀害虫;②交替使用多种杀虫剂灭杀害虫)并说明原因:
28.(14分)人类脆性X综合征是引起智力低下的一种常见遗传病,该病的发生与存在于X染色体上的FMR1基因中CGG/GCC序列重复次数(n)多少有关。
当
基因中n<50(基因正常)时表现正常;当n>200时,男性全部患病,女性纯合子也全部患病,但女性杂合子因FMRl 基因中CGG /GCC 序列重复次数(n )的不同等原因,约50%患病,50%表现正常。
(1)导致出现脆性X 综合征的变异类型是 。
调查发现,
该病的发病率仅次于先天愚型,调查该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时所用的计算公式是:脆性X 综合征的发病率= 。
(2) 研究表明,患者体细胞中FMRl 基因相应的mRNA 和蛋白质的量比正常人
减少或缺乏,说明CGG /GCC 序列重复次数过多,抑制了该基因的 。
(3)下图是甲病(某单基因遗传病)和脆性x 综合征的遗传家系图。
请回答:
① 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II 7与一个FMRl 基因正常的女性婚配,其后代 患脆性x 综合征的几率
是 ,患者为 性。
③ 若I 2为FMRl 变异基因(n>200)的杂合子,II 9的FMRl 基因正常,Ⅲ13同
时患甲病和脆性X 综合征的几率为 。
选考部分
第Ⅱ卷选考部分共5题,共35分。
其中第29、30题为物理题,第31、32题为化学题,考生从两道物理题、两道化学题中各任选一题作答,若第29、30题都作答,则按第29题计分,若第31、32题都作答,则按第31题计分;第33题为生物题,是必答题。
33.【生物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必答题(10分)
克隆猪成功率较低,与早期胚胎细胞的异常凋亡有关。
Bcl -2基因是细胞凋亡抑制基因,用PCR 技术可以检测该基因转录水平,进而了解该基因与不同胚
胎时期细胞凋亡的关系。
克隆猪的培育及该基因转录水平检测流程如图。
请回答:
(1)图中重组细胞的细胞核来自细胞,早期胚胎移入受体子宫后继续发育,
经胚、囊胚和原肠胚最终发育为克隆猪。
(2)在PCR过程中可检测出cDNA中Bcl-2 cDNA的分子数,进而计算总mRNA中Bcl-2
mRNA的分子数,从而反映出Bcl-2基因的转录水平。
①图中X表示过程。
②从基因组数据库中查询Bcl-2 mRNA的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设计合成
用于PCR扩增,PCR过程第一轮循环的模板是。
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1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K2
K1
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选考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综模拟3生物答案
1-5CCCBB
26. (12分)
(1)主动运输载体的数量和能量供给的多少
(2)D
(3)先质壁分离然后质壁分离自动复原原生质层细胞液与细胞外界溶液27. (14分)
(1)减少
(2)自我调节负反馈调节
(3)草食动物粪便 11.4%
(4)①连续使用同种杀虫剂会使害虫的抗药性经自然选择而增强
28.(14分)
(1)基因突变(脆性X综合征患病人数/被调查人数)×100% (2)转录和翻译
(3)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②1/4 女性
③1/6
33. (10分)
(1)体桑椹
(2)①反转录
②引物Bcl-2 c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