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语文高考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语文高考试题
命题学校:醴陵二中王小姣
总分:150分,A卷100分,B卷50分时量:150分钟
考生注意:所有题目的答案均填在答卷上,否则作无效卷处理。
A 卷(共100分)
一、选择题(第1至12小题,共36分,每小题3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 )
A.云鬓.(bìn) 鼙.鼓 (pí) 酌.酒(zhuó)捣衣砧.(zhēn)
B.门楣.(méi) 萦纡.(xū)纤.尘(xiān) 谢公屐.(jī)
C.凝睇.(tì)花钿.(diàn)渌.水(lù)东南坼.(tuò)
D.薜.荔(bì)皓腕.(wǎn)栖.隐(xī) 抟.水禽 (tuán)
2.选出下列字形全对的一项()
A.城阕澧浦麾下春霄苦短
B.溯流营葺涕泗杳无音信
C.葭苇戎马披糜烽火矶
D.剽掠妃嫔锱铢管弦讴呀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这个小男孩特别爱笑,眼睛又特别清亮有神,真是“回眸一笑百媚生
.......”啊。
B.在张艺谋执导的新片《三枪》中,小沈阳充分发挥他的搞笑特长,对所扮演的喜剧角色显得
游刃有余
....。
C.某同学说:我每天早晨都起不来,于是放了四个闹钟在前后左右四面,早上响的时候我感到
四面楚歌
....。
D.做事缺乏通盘考虑,顾此失彼,目无全牛
....,这是许多人失败的重要原因。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学习之余,他不仅是小提琴爱好者,也是个文学爱好者,能写出很好的美妙诗篇。
B.我省四所省示范性高中的校长获得了推荐优秀学生上清华、北大。
C.南京郊外的阳山,有三块经人工雕塑、长达40米的巨大石头,专家认为这是朱棣为给朱元璋修建神功圣德碑选的碑材。
D.虽然天气寒冷,但我们要经常开窗通风,这有助于降低流感病毒的扩散。
5.这是挂在岳麓山正门的对联,下联已被拆散且打乱了排列顺序,如将拆乱的下联重新组合,则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上联:学正朱张,一代文风光大麓
下联:a浩气 b黄蔡 c勋高 d震名山 e 千秋
A.abecd B.baced
C.cbead D.eabcd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看世界,东西方眼光迥异
亚洲人和北美人看待世界的眼光实际上是不一样的。
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如果展示一张图片,有欧洲血统的北美学生更多地是关注前景中的物体,而中国学生则花较多的时间研究背景,并关注整幅画面。
理查德·尼斯比特领导的研究小组跟踪了研究对象在观看一幅图片时的眼球转动情况,以确定他们目光停留的位置和关注某一区域的时间长短。
这些学生中25名是欧洲裔美国人,27名是中国人。
尼斯比特说:“他们看世界的方式确实不同。
”西方人关注目标物体,而亚洲人关注的内容更多,会比较全面地观察一个场景。
他认为这种差别是文化造成的。
他在电话采访中说:“亚洲人生活在相对比较复杂的社会环境中。
他们必须更多地关注别人。
我们是个人主义者。
我们可以鲁莽行事,他们不行。
”尼斯比特说,中国文化的关键在于和谐,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
而西方文化的关键则是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对别人的关注较少。
他说,这种文化区别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生态和经济发展。
尼斯比特说,在古代中国,农民发展了一套灌溉农业体系:即农民必须共用水源,确保无人受到欺骗。
他说,这在水稻种植中尤其明显。
可是,西方人的世界观是在古代希腊发展形成的,那里更多的是自耕农,他们各自管理各自的农场,种植葡萄和橄榄,像个体商人一样从事经营活动。
因此,观察世界的不同方式其实可以追溯到至少xx年前。
比如,亚里士多德认为,石块之所以会沉入水底是因为重力,木头浮在水面是因为浮力。
他不会提到水。
可是,中国人则思考与所有活动相关的媒介,因此他们早在西方人之前就理解了潮汐现象和磁场现象。
他通过一项测试对此进行了说明:研究人员请日本人和美国人观看水底景色,然后说说他们看到了什么。
结果,美国人直截了当,看到的是最亮的物体或移动速度最快的物体,如三条游动的鲑鱼。
日本人则更有可能说他们看到了水流,水的颜色是绿色的,水底有岩石,然后才说看到了鱼。
日本人看到的背景情况要比美国人多60%,他们对背景和前景物体间关联的观察程度是美国人的两倍。
在最新测试中,研究人员跟踪了中国人和美国人观察图片时的眼球转动情况。
美国人看到前景物体的速度更快一些,比如丛林中的一头豹子,而且观察的时间也比较长。
中国人的眼球移动动作更多,特别是对背景的观察,并且在主要物体与背景之间来回移动。
尼斯比特说:“美国人是从客观的角度观察物体和解释行为的,而中国人则对其中的联系观察得更多一些。
”
(本文摘自《参考消息》)
6.为什么中国人观察图片时会比较全面地观察一个场景?以下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中国文化的关键在于和谐,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
B.中国人生活在相对和谐人文的社会环境中,所以他们应该更多地关注别人。
C.中国数千年前的生态和经济发展对中国文化中的整体协作意识有重要影响。
D.中国人思考与所有活动相关的媒介,故对事物之间的联系观察得更多一些。
7.为什么西方人看图片时更关注前景中的物体?以下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西方人是个人主义者,相比较而言,他们可以鲁莽行事。
B.西方国家地域辽阔,人口稀少,平时很难看到别人,也不需要依靠别人。
C.西方文化的关键是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对别人的关注较少。
D.古希腊自耕农的生产、生活方式对西方人世界观的形成起了决定性作用。
8.以下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尼斯比特认为,造成亚洲人与北美人以不同的方式看世界,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彼此间的文化差异。
B.观察水底景色时,美国人直截了当,浮光掠影,所以,看到的是最亮的物体或移动速度最快的物体。
C.日本人观看水底景色时,一定会先说看到了水流,水的颜色是绿色的,水底有岩石,然后才说看到了鱼。
D.观看图片时,中国人花较多的时间研究背景,关注其中的联系,所以比较而言,眼球移动的动作更多。
运用选修教材第四单元的文言文知识,完成以下各题。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又有一石,杰然特起
..(拔地突起)
B.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汇合)
C.项王军壁.垓下(设营驻守)
D.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遭受)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幼稚
..盈室,瓶无储粟
B.瓦缝参差
..,多于周身之帛缕
C.吾知公长者
..
D.楚人一炬,可怜
..焦土
11.下面句中加点的字活用类型与其它不相同的一项是()
A.骊山北.构而西折 B.纵使江东父老怜而王.我 C.良庖岁.更刀,割也 D.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12.下列句子的句式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籍独不愧于心乎?
B.令诸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C.戍卒叫,函谷举。
D.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
二、非选择题(13至16小题,共64分)
13.翻译下面的句子(9分)
①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也。
(3分)
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3分)
③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分)
古诗文鉴赏和默写(15分)
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5分)
绝句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
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5分)
15.古诗文默写(10分,每空1分)
(1)木欣欣以向荣,。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时维九月,序属三秋,,烟光凝而暮山紫。
(王勃《滕王阁序》)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
(4)闻佳人兮召余,。
(屈原《湘夫人》)
(5)心非木石岂无感,。
(鲍照《拟行路难》)
(6),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蜀相》
(7),使我不得开心颜。
(王勃《滕王阁序》)
(8)岩扉松径长寂寥,。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9)春水碧于天,。
(韦庄《菩萨蛮》)
(10)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
(杜牧《阿房宫赋》)
作文(40分)
1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第一口蛋糕的滋味,寒冷的滋味,寂寞的滋味,幸福的滋味,成功的滋味……生活中有太多的“滋味”,需要你慢慢品尝,请以“滋味”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记叙文或议论文,不得抄袭。
B卷(共50分)
一、选择题(第17至20小题,共12分,每小题3分)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
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
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庄子••外物》)
17.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故往贷.粟于监河侯贷:借
B.庄周忿然
..作色曰忿然:生气的样子
C.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游:游玩
D.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肆:店铺、市场
18.下列各句中“于”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故往贷粟于监河侯
B.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C.请奏命求救于孙将军
D.赵氏求救于齐。
19.对下面两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②激西江之水而.迎子
③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耶?”④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
A.两个“而”字不同,两个“之”字也不同
B.两个“而”字不同,两个“之”字相同
C.两个“而”字相同,两个“之”字不同
D.两个“而”字相同,两个“之”字也相同
20.下列对上文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庄子因家贫向监河侯借粮,监河侯很大方,答允秋后收得税金后借给他三百金。
B.粮对于庄子、水对于鲋鱼,都是赖以养生的急需品,虽少即可养生。
监河侯对于庄子,远赐等于见死不救。
C.这篇寓言构思精巧,寓言中引寓言,故事中套故事,于俗事中见深理。
D.在人物刻画上,监河侯的虚伪,庄子的迂腐无不跃然纸上。
二、非选择题(21至26小题,共3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4题。
(24分)
(台湾)张晓风
①记得是小学三年级,偶然生病,不能去上学,于是抱膝坐在床上,望着窗外寂寂青山、迟迟春日,心里竟有一份巨大幽沉至今犹不能忘的凄凉。
当时因为小,无法对自己说清楚那番因由,但那份痛,却是记得的。
为什么痛呢?现在才懂,只因你知道,你的好朋友都在那里,而你偏不在,于是你痴痴地想,他们此刻在操场上追追打打吗?他们在教室里挨骂吗?他们到底在干什么啊?不管是好是歹,我想跟他们在一起啊!一起挨骂挨打都是好的啊!
②于是,开始喜欢点名,大清早,大家都坐得好好的,小脸还没有开始脏,小手还没有汗湿,老师叫:“XXX”“在!”正经而清脆,仿佛不是回答老师,而是回答宇宙乾坤,告诉天地,告诉历史,说,有一个孩子“在”这里。
③回答“在”字,对我而言总是一种饱满的幸福。
④其实人与人之间,或为亲情或为友情或为爱情,哪一种亲密的情谊不是基于我“在”这里,刚好你也“在‘这里的前提?一切的爱,不就是“同在”的缘份吗?就连神明,其所以神明,也无非由于“昔在、今在、恒在”,以及“无所不在”的特质。
而身为一个人,我对自已“只能出现于这个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感到另一种可贵(21),仿佛我是拼图板上扭曲奇特的一块小形状,单独看,毫无意义,及至恰恰嵌在适当的时空,却也是不可少的一块。
⑤有一年,和丈夫带着一团的年轻人到美国和欧洲去表演,我坚持选崔颢的《长干曲》作为开幕曲,在一站复一站的陌生城市里,舞台上碧色绸子抖出来粼粼水波,唐人乐府悠然导出:“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渺渺烟波里,只因错肩而过,只因你在清风我在明月,只因彼此皆在这地球,而地球又实在太虚,所以不免停舟问一句话,问一问彼此隶属的籍贯,问一问昔日所生、他年所葬的故里。
那年夏天,我们也是这样一路去问海外中国人的隶属所“在”的啊!
⑥《旧约》里记载了一则三千年前的故事,那时老先知以利因年迈而昏聩无能,坐视宠坏的儿子横行,小先知撒母耳却仍是幼童,懵懵懂懂地穿件小法袍在空旷的大圣殿里走来走去。
然而,事情发生了,有一夜他听见轻声的呼唤: "撒母耳!" 他虽渴睡却是个机警的孩子,跳起来,便跑到老人以利面前: "你叫我,我在这里!" 老以利蓦然一惊,原来孩子已经长大了,原来他不是小孩子梦里听错了话,不,他已听到天音,他已面对神圣的召唤。
少年英雄已朦胧知道要受天承运挑起八方风雨。
⑦我当然不是先知,从来没有想做"救星"的大志,却喜欢让自己是一个"紧急待命"的人,随时能说“我在,我在这里!”
⑧那是端午节的晚上,在澎湖的小离岛。
为了纪念屈原,渔人那一天不出海,小学校长陪着我们和家长会的朋友吃饭,那些面对台北人和读书人自觉地有一份的卑抑的渔人,一喝了酒竟人人急着说起话来,说他们没有淡水的日子怎么苦,说淡水管如何修好了又坏了,说他们宁可倾家荡产,也不要天天开船到别的岛上去搬运淡水……而他们嘴里所说的淡水,在台北人看来,也不过是咸涩难咽的怪味水罢了——只是于他们却是遥不可及的美梦。
我们原来只是想去捐书,只是想为孩子们设置阅览室,没有料到他们红着脸粗着脖子叫嚷的却是水!我能为他们做什么?在同盏共饮的黄昏,也许什么都不能,但至少我在这里,在倾听,在思索我能做的事……
⑨《旧约·创世纪》里,堕落后的亚当在凉风乍至的伊甸园把自己藏匿起来。
上帝说:“亚当,你在哪里?”他噤而不答。
如果是我,我会走出,说:“上帝,我在,我在这里,请你看着我,我在这里。
不比一个凡人好,也不比一个凡人坏,我有我的逊顺祥和,也有我的叛逆
凶戾,我在我无限的求真求美的梦里,也在我脆弱不堪一击的人性里。
上帝啊,俯察我,我在这里。
”
⑩“我在”,意思是说我出席了,在生命的大教室里。
(24)几年前,我在山里说过的一句话容许我再说一遍,作为终响:“树在。
山在。
大地在。
岁月在。
我在。
你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
21.解释文中第四段说“另一种可贵”的含义。
(4分)
22.文中第五段引用《长干曲》一诗的作用是什么?(4分)
23.第六段《旧约》中的撒母耳回答“我在”,第九段中的亚当不敢回答“我在”,试分析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
(8分)
撒母耳
亚当
24.联系全文,分析第十段“‘我在’,意思是说我出席了,在生命的大教室里”的表现手法及深刻含义。
(8分)
25.仿写句子。
(6分)
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仿写:
26.阅读下面的消息:
2009年12月7日晚9点左右,湖南校园踩踏事件震惊全国,事故发生在湘潭市辖内的湘乡市私立育才中学,当天下起了大雨,学生们下晚自习后着急回家,52个班的学生绝大多数都选择了离宿舍较近的一号楼梯,而且该楼梯只有1.5米宽,负荷如此多的人流难度较大。
另外,踩踏事故前有几个调皮的男学生将楼梯口堵住,结果造成楼上蜂拥而下的学生拥挤不堪,最后酿成恶果。
目前,湖南校园踩踏事故已造成8人死亡、26人受伤,其中有8名学生留院观察。
对于湖南校园踩踏事故,有关人员负有领导责任已被处理,湖南省湘乡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局长朱清华被免职,育才中学校长被刑事拘留。
对此你有何感想?请谈一谈你的感受和看法,80字以内。
(8分)
xx年下学期两校联考高二语文期末考试
参考答案
A 卷(共100分)
一、选择题(第1至12小题,共36分,每小题3分)
1、选A (B中,“纡”读 yū C中“睇”读dì,“坼”读 chè D中“腕”读wàn ,
“栖”读qī)
2、选B (A中“阕”应为“阙”,“霄”应为“宵”C中“糜”应为“靡”D中“讴”应为“呕”)
3、选B (“回眸一笑百媚生”是用来形容女子的美,此处对象不合;“四面楚歌”比喻陷入
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目无全牛”形容技艺达到十分纯熟的境地,这两个都
是望文生义)
4、选C (A句子“很好的”与“美妙”重复;B中成分残缺,“获得……的资格”;D 搭配不
当,“降低”不能与“扩散”搭配。
)
5、选C (注:朱张是指朱熹、张拭;黄蔡就是黄兴和蔡锷)
6、选B (原文中说“亚洲人生活在比较复杂的环境中”)
7、选B (B中说“也不需要依靠别人”属于无中生有)
8、选D (A中原文没有“重要的原因之一”这个信息;B中的“浮光掠影”不对;C原文是“则
更有可能说”而非“一定会先说”)
9、选B “会”的意思是“节奏”(《庖丁解牛》)
10、选B (“参差”古今同义)
11、选B (“王”是名词的使动用法,余为名词作状语。
)
12、选A (A是一般的反问句,其它三句是特殊句式,B是判断句,C是被动句,
D是状语后置句)
二、非选择题(13至16小题,共64分)
13、翻译下面的句子(9分)
①(3分)(关键词“信”、“尤物”,其余占一分)
译:冬天、夏天、晴天、雨天,姿态变化万千,确实是自然界风景最优美的地方。
②(3分)(“之”、“何……为”的翻译)
译:项羽笑道:“上天要灭亡我,我还渡江干什么?”
③(3分)(“鉴”名词的意动用法,后面这个“哀”字的为动用法,“后人”的意思)
译:后来的统治者哀叹秦的灭亡却不能引以为鉴戒,也会使他以后的统治者又为他而哀叹。
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5分)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的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
(2分)
这是一幅明丽和谐的春景图。
(1分)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2分)
15、古诗文默写(10分,每空1分)
(1)、泉涓涓而始流(2)、潦水尽而寒潭清(3)、内无应门五尺之僮(4)、将腾驾兮偕逝(5)、吞声踯躅不敢言(6)、三顾频烦天下计(7)、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8)、惟有幽人自来去(9)、画船听雨眠(10)、不霁何虹
16.作文。
(40分)请参考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
B卷(共50分)
一、选择题(第17至20小题,共12分,每小题3分)
17、选C “游”的意思是“交游,拜访”
18、选B B中“于”是介词“在”,其它三项是介词“向”
19、选C 两个“而”都是表顺承的连词;第一个“之”是代词,代“鲋鱼”,第二个“之”
是结构助词“的”
20、选D “庄子的迂腐“这个说法不妥。
二、非选择题(21至26小题,共3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4题。
(24分)
21.(4分)答:人生短暂,单独看似乎没什么意义(2分),但在某个特定的时空,人又是必不可少的(2分)。
22.(4分)(1)表现一切的爱,都基于“同在”的缘分(2分);
(2)引用古诗,增加文采(2分)
23(8分)答:撒母耳:是先知,敢于承担,要受天承运担起八方风雨,有做救星的大志。
(4分)
亚当:犯了错误,不敢承担。
(4分)
24、(8分)
答:(1)表现手法:全句倒装句式,状语后置,强调谓语“我出席了”(2分);“在生命的大教室里”,用了比喻。
(2分)
(2)深刻含义:生命如一个大的教室,内容丰富,有树,有山,有大地,有岁月,有我。
生命又是如此美好。
(2分)“我在”,意即要珍惜生命的存在,要珍惜缘分,要有责任心,还要有勇于承担错误的勇气。
(2分)
25、仿写:(6分) (注意:1、拟人手法 2、第二人称 3、要有一定的寓意)
示例:1、街上的车,你礼让慢行时,道路便宽了
2、桌边的烛,你无私奉献时,世界便亮了
3、街边的草,你翠绿成长时,春意便浓了
4、吹满的气球,你贪心不足时,生命便丢了。
26、你对此有何感想?请谈一谈你的感受和看法。
要求不超过80字。
(8分)
答:提示:可以从学校、学生两个角度中任意选一个来谈,也可综合两方面谈。
(1)、当下学生安全意识薄弱,自控能力差,应当普及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以及应对危机的能力;
(2)、学校领导难辞其咎,安全教育方面的工作不到位,安全装置不达标,管理有漏洞,没有组织学生开展过类似的应急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