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 导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朱元思书》导学案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达到熟读成诵。
积累文言词语。
2.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理解作者所创设的意境,把握课文的主旨。
3.深入文章意境,涵咏体会,体会文章的结构美、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获得美的享受。
(重点)
学习准备
1、反复朗读,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2、给下列加横线字加拼音。
缥碧()急湍()轩()邈()泠泠()
嘤嘤()鸢飞()窥谷()横柯()
3、《与朱元思书》的作者__________,是__________代文学家。
字__________,吴兴故彰人。
他的散文以写景见长。
逐层解析课文(一)解析第一部分(第一节)
1、字词解释:①风烟:;②共色:;③俱:;
④许:;⑤独绝:;⑥从流飘荡:
2、语段翻译:
3、自富阳至桐庐一百来里的风景,作者是怎样概括的?可见本节在全文的作用是什么?
4、请分别找出本段中写景、叙事、抒情的语句?
①写景:
②叙事:
③抒情:
5、本段中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天共长天一色”意境相同的句子是什么?
(二)解析第二部分第一层(第二节)
1、字词解释:①缥碧:;②急湍:;③直视无碍:④甚箭:;⑤若奔:;
2、语段翻译:
3、这部分以简练传神的笔法从哪两种状态描写了富春江水怎样的特点?
4、静态描写了水的哪些方面?动态描写了水的哪个方面?(要找出对应的语句)
5、文章有没有直接写水深?“千丈见底”是不是写水深?可见写水清用了怎样的描写手法?
6、本部分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三)解析第二部分第二层(第三节)
1、字词解释:①寒树:;②负势竞上:;③轩邈:;
④泠泠:;⑤相鸣:;⑥戾天:;⑦息心:;⑧经伦:;
⑨忘反:;不穷:;无绝:;⑩横柯上蔽:;犹昏:;交映:;可见:;直指:。
2、语段翻译:
3、作者写奇山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写了哪几种景物?
4、文中所描绘的是一种非常喧闹、非常嘈杂的景象吗?为什么?
5、可见作者写“奇山”用了怎样的手法?(结合文中例句稍加说明)
6、作者为什么发出“望峰息心”、“窥谷忘反”的感慨呢?
7、主题探求: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达标练习:
一、基础训练1、注音写字
泠泠()作响嘤嘤()成韵鸢飞戾天()()
水皆缥碧()经纶世务者()互相轩邈()()
经lún_____世务kuī_____谷忘fǎn_____ 横kē_____上bì_____
急tuān_____甚箭在zhòu_____犹昏风烟jù_____净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②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
③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④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
()()⑥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⑤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⑦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
3、翻译
①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②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③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给世务者,窥谷忘反。
⑤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⑥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二、阅读与训练
1、《与朱元思书》的作者是南朝梁的________家________。
2、富阳至桐庐之间的山光水色的总特征是怎样的?(请用文中原句回答)
3、写出从视觉方面描写景物和从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组。
4、全文共三段,_____段是第一层,为总写,以“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作为全文的纲领。
_____段是第二层,为分写。
先写“异水”,以_____写水流舒缓处,以_______________写水流湍急处。
再写“奇山”,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字,将崇山峻岭化静为动,再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声音从听觉写出山间的勃勃生机。
(二)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理解填空
(1)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描绘异水时,抓住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描绘奇山时,紧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用自已的话概括)
2、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山峡》一文中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先勾勒出富春江沿岸“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色特点,再细致描绘了水之清、水之_____、山之_____、山之_____,让人们充分领略寓春江山水的雄奇秀美。
5、文中画线的句子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生态度。
6、选出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义不同的一项()
A.风烟俱净/百废具兴B.猛浪若奔/在昼犹昏
C.一百许里/高可二黍许D.急湍甚箭/甚矣,汝之不惠
7、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
A.从流飘荡B.任意东西C.互相轩邈D.天下独绝
8、文中从侧面表现水的清澈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鸢飞戾天者”与“经纶世务者”分别指什么人?
10、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第二段前两句写江水的清澈,着眼于静态;后一句写急流、猛浪,着眼于动态。
一静一动。
细致地描绘出“异水”的动人之态。
B.“夹岸高山。
皆生寒树”写映入视野的两岸山林,以“高”状山,以“寒”状树,照应“奇”字。
C.“千百”,“千”“百”等词在文中都是虚指,言其多。
D.第三段先从远处写视觉景物,再从近处写耳闻之声,从静到动,从详到略。
11、下列句中未用对偶这一手法的是()
A.泉水激石……成韵B.蝉则……无绝
C.鸢飞……忘返D.夹岸……寒树
12、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与朱元思书”中的“书”是作者写的信,“猛浪若奔”的“奔”为奔驰之意,“一百许里”的“许”表约数,“左右”的意思。
B.从结构上看,本文为总分结构,第一段总写“富春江山水的特点,然后分别具体描绘异水和奇山。
C.作者在表现山奇时,一写山高,二写谷深,三写林密。
D.“鸢……返”一句流露出作者厌恶官场,超脱尘世的清高思想,同时又反衬大自然的诱人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