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二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无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事项:请把选择题、判断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题:(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下图是江苏省建国以来六次人口普查关于总人
口、65岁以上人口比例变动情况统计图,读图回答
1-4题。
1.从1982年到2010年,江苏省总人口约增加了
A.1000万B.1500万
C.2000万 D.2500万
2.从1964年以来,图中②线持续上升,其主要原
因是
①生活水平提高,寿命延长②医疗条件进步,
死亡率下降
③青少年人口大量外迁④出生率下降⑤男女比例不平衡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③④⑤D.①②④
3.江苏省建国以来六次人口普查能反映出目前我省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A.人口数量日趋下降 B.老龄化日益加重 C.性别比严重失衡 D.劳动力不足
4.应对上述人口问题的合理措施是
A.积极鼓励生育B.继续实施计划生育 C.吸纳海外移民 D.构建养老保险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流动日趋明显,结合下表资料完成5-6题。
5.表中显示人口流动特征是
A.城市到农村B.城市到城市C.农村到农村D.中西部到沿海
6.目前我国人口流动的原因主要是
A.政治因素B.经济因素C.资源条件D.自然灾害
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
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图,
回答7-8题。
7.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
10000、6000、4500,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A.8000 B.10000 C.6000 D.4500
8.本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a表示)、中国的人口合理容量(b)、中
国的环境人口容量(c)三者的关系正确是:
A.a<b<c B.c<b<a C.b<a<c D.a<c<b
9.能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输入、管理、分析和表达的系统是
A.智能专家系统
B.GIS
C.RS
D.GPS
下图为某城市空间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10题。
10.图中城市化的标志为
A.城市人口数量增加B.城市用地面积增加
C.城市人口比重增加D.城市道路密度增加
下图为我国西部某城市城区的空间分布图。
读图,回答11-12题。
11.形成该城市空间布局形态的主导因素是
A.河流 B.资源 C地形 D.交通
12.①②两城市建成区较其他建成区面积大的共同原因是
A.河流沿岸,水运条件优越B.河流沉积岸,地形平坦开阔
C.水能丰富,发展水电D.技术密集型工业迁入13.2013年北京园博会中,苏州园林、福建民居等不同风格的建筑主要体现了A.生态环境不同B.科技含量差异C.经济水平不同D.地域文化差异读“某城市规划简图”,该市常年盛行东北风。
据图完成14-15题。
14.该城市的a、b、c、d四个地块中适宜建设高级住宅区的是
A.a B.b C.c D.d
15.下列图中能够反映上图中沿“A→B”虚线地租水平变化特征的是
读”伦敦的城市规划和布局”示意图,回答16-17题:
16.伦敦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属于
A.同心圆模式B.扇形模式C.多核心模式D.块状模式
17.伦敦曾经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为改善城市环境,图中体现出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减少大城市功能B.在城市周围建新城和卫星城
C.把政治职能为主的首都和经济完全分离D.选择新址,建新首都
热岛强度是指中心城区比郊区气温高出的数值大小,下图是某大城市热岛强度日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18-19题。
18.有关该城市热岛强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A.晴天热岛强度一直高于阴天B.阴天不存在热岛效应
C.晴天正午时,热岛强度最大D.晴天时,热岛强度会出现两个峰值19.对城市热岛强度成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城市绿化越好,热岛强度越高B.上午8时的峰值与人流、车流高峰期有关C.地势低洼的地区,热岛强度较小 D.热岛强度仅受天气状况影响
20.下列农业区位的选择的主导因素,符合实际的是
A.河套平原的甜菜——地形 B.长江三角洲的双季稻——政策
C.华北平原的冬小麦——交通 D.广州郊区的乳牛场——市场
下图为“美国本土小麦区和玉米带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21-23题
21.有关图示①、②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商品谷物农业 B.水稻种植业 C.混合农业 D.乳畜业
22.与②小麦区相比,①小麦区农业生产的主要不利因素是
A.地形 B.热量 C.科技 D.市场
23.图示①、②区域农业生产的优势区位条件不包括
A.先进的科技 B.便利的交通运输
C.充足的劳动力 D.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优越
下图为三个地区农业资料。
读图,回答24-25题。
24.有关三个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为商品谷物农业 B.②为季风水田农业
C.③为混合农业D.三地的商品率都很高
25.根据图中信息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市场适应性差B.②科技水平低C.③生产规模小D.①②机械化水平高
2011年10月,新一代国产智能手机“小米”投入市场,其所有850个零配件均通过国际市场采购,最终由南京“英华达”代工完成。
下图为其零配件供应厂方。
据此回答26-27题。
26.小米手机零配件的生产来自世界各地,原因主要是
A.获得规模效益 B.生产地劳动力价格较低
C.利用各地的区位优势 D.生产地市场广阔
27.关于小米手机产业链说法正确的是
A.组装地产品附加值低 B.“英华达”企业属于技术指向型
C.小米手机零配件生产属于工业集聚
D.小米手机和上游企业之间的生产联系属于空间联系
下图是“工业区位选择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28-29题。
28.在美国硅谷和中国中关村,目前注重发展的工业部门应是
A.模式一 B.模式二C.模式三 D.模式四
29.与模式一到模式四相对应的工业依次是
A.电视机装配厂、纺织厂、印刷厂、食品厂
B.炼铝厂、飞机制造厂、电子装配厂、制糖厂
C.精密仪表厂、面包厂、制糖厂、制鞋厂
D.核电厂、啤酒厂、汽车制造厂、水果罐头厂
30.工业化时代,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显著,环境的变化影响人类的生活。
我国云南某地的大理石雕像,天长日久变得“面目残破”。
这主要是因为
A.酸雨淋蚀加
剧
B.紫外线辐射强烈
C.沙尘暴频繁肆虐
D.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二、判断题:(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31.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的自然增长率高低和人口基数大小的共同影响。
32.人口迁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迁入地的人地矛盾,提高城市化水平。
33.若某地区的人口数量与环境人口容量相当,则表明该地区人地关系协调。
34.衡量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35.城市等级越高,城市数量越少,服务范围越大,服务功能越强,彼此之间相距较近。
36.城市的核心区是住宅区。
37.水源是新疆农业发展的制约条件,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是新疆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38.混合农业与商品谷物农业共同特点是商品率高
39.上海宝山钢铁企业的布局说明原料、燃料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上升。
40.工业对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是:创造社会财富,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三、综合题:(共30分,一空一分)
41.读“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6分)
(1)图中斜线部分表示_____________。
(2)图中处于人口再生产原始型阶段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3)图中人口死亡率不断下降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4)图中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世代更替缓慢的是_____________阶段(填字母)。
(5)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已处于图中_________阶段(填字母),这种转变主要是因为我国大力开展_________工作而取得的。
42.读“某城市工业布局简图”回答以下问题。
(7分)
(1).该市计划在①—⑤中选择三处建设电子工业基地、饮料厂、钢铁厂,则其序号依次为______________、、。
(2).若该地计划在⑥⑦⑧处各建一个化工厂、自来水厂和污水处理厂,则自来水厂
应建在处,原因是,污水处理厂应建在处。
(3).从图中可以推断影响该市的首要自然地理区位应为。
A.交通
B.气候
C.土壤
D.河流
4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9分)
(1)写出水稻主要分布区的名称:A南亚、B东南亚、C
(2)A、B、C三地大部分地区为气候区。
(3)分析本地区水稻种植业的区位优势:
自然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4)写出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
(至少写出三点)
44.读“城市地租水平空间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8分)
(1)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城市中某一块土地,只有最高的功能活动才能租用。
(2)左图反映了土地租金受因素的影响。
其中区域B适宜作为区。
(3)右图反映了土地租金高低受因素的影响,图中地租值 a、b、c的大小顺序是。
(2分)
(3)右图中丁处地租值比附近地区要(高或低)一些,
因为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