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知识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知识点《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边塞诗。

这首诗展现了边塞将士们不畏艰险、英勇作战的精神,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以下是八年级学生学习这首诗需要掌握的一些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
岑参(约 715—770 年),唐代边塞诗人。

他曾两次从军边塞,对边塞生活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受。

其诗歌风格雄奇奔放,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二、诗歌背景
此诗写于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 年),当时封常清为北庭都护、伊西节度使、瀚海军使,多次率军出征。

岑参作为他的幕僚,为其送行,写下了这首诗。

三、诗歌原文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四、重点字词
1、走马川:即车尔成河,又名左未河,在今新疆境内。

2、行:诗歌的一种体裁。

3、封大夫:即封常清,唐朝将领。

4、雪海:在天山主峰与伊塞克湖之间。

5、莽莽:无边无际。

6、轮台:地名,在今新疆米泉境内。

7、匈奴:古代北方民族名,这里借指西域游牧民族。

8、金山:指阿尔泰山。

9、汉家大将:指封常清。

10、金甲:金属制的铠甲。

11、戈相拨:兵器互相撞击。

12、五花连钱:指马斑驳的毛色。

13、草檄(xí):起草讨伐敌军的文告。

14、虏骑:指敌方的骑兵。

15、短兵:指刀剑一类的短兵器。

五、诗句翻译
1、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您难道不曾看见吗?那辽阔的走马川紧靠着雪海边缘,茫茫无边的
黄沙连接云天。

2、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轮台九月整夜狂风怒吼,走马川的碎石块块大如斗,狂风吹得斗大
的碎石满地乱滚。

3、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匈奴牧草枯黄,战马正壮,金山西面传来警报,汉家大将率军西征。

4、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将军身著铠甲夜里也不脱,半夜行军,战士们的戈矛互相碰撞,凛
冽的寒风吹来,吹得人脸如刀割。

5、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战马身上的毛带着雪,汗气蒸腾,五花马身上斑驳的毛色瞬间结成冰,军帐中起草檄文的砚水也已冻结。

6、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敌军听到大军出征定会心惊胆战,料想他们不敢短兵相接,只在车
师西门等待我们献上捷报。

六、诗歌赏析
1、艺术特色
夸张描写:诗中多处运用夸张的手法,如“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
满地石乱走”,突出了边地环境的恶劣和风力的强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极写天气的寒冷。

烘托渲染:通过对环境的描写来烘托战争的紧张气氛,如“轮台九
月风夜吼”“风头如刀面如割”等,展现了将士们面临的艰难处境。

节奏明快:全诗三句一换韵,节奏紧凑,读来铿锵有力,富有气势,与诗歌所表现的内容相得益彰。

2、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走马川一带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将士们英勇无畏的出
征场景,歌颂了将士们为国杀敌的壮志豪情,表现了诗人对封大夫出
师西征的殷切期望和必胜信心。

七、诗歌理解
1、前四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
前四句描绘了走马川一带狂风怒吼、飞沙走石的恶劣景象。

其作用
是通过描写边地环境的艰苦,为下文描写将士们的英勇出征作铺垫,
烘托出将士们不畏艰险的精神。

2、“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这几句
诗表现了将士们怎样的精神?
这几句诗表现了将士们高度的警觉和英勇无畏的精神。

他们身披铠甲,在夜晚行军,随时准备战斗,即使寒风刺骨也毫不退缩。

3、诗的最后三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最后三句表达了诗人对封大夫出师必胜的信心和期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

八、诗歌拓展
1、比较岑参与其他边塞诗人(如王昌龄、高适等)的诗歌风格有何异同。

2、探讨这首诗在唐代边塞诗中的地位和影响。

总之,八年级学生学习《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这首诗,需要掌握作者、背景、字词、翻译、赏析等方面的知识点,通过深入理解诗歌,感受边塞诗的独特魅力,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和将士们的英勇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