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最南端一个县,人口近50万,是河北省南大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最南端一个县,人口近50万,是河北省南大门
河北省,简称“冀”,因位于黄河以北而得名,是中国唯一兼有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湖泊和海滨的省份,下辖11个地级市及国家级雄安新区,包括42个市辖区、20个县级市、102个县、6个自治县。
磁县,隶属于河北省邯郸市,位于河北省最南端漳河之滨,西依太行,北靠古赵,东临邺城,南接殷墟,雄踞中原腹地,为晋、冀、鲁、豫四省通衢,是河北省的南大门。
磁县境域,春秋时期属卫、晋之地,战国时期属赵国地,汉朝属梁期县(治今临漳县邺镇村东北二十里处)辖地。
三国魏黄初三年(222年),置临水县(治今磁县城),因城临滏水得名。
北魏太平真君六年(445年),临水县并入邺县(治今临漳县西南);太和二十一年(497年),复置临水县。
北齐天保元年(550年),临水县移治松釜(今峰峰矿区临水镇)。
北周保定元年(561年),从临水县析置滏阳县,并置成安郡(治滏阳县,即今磁县城),辖滏阳、临水二县。
北周建德六年(566年),临水县移治故涉城(今涉县城)。
隋朝开皇七年(587年),临水县治移于西戌(今涉县东北);开皇十年(590年),临水县还治松釜(今峰峰矿区临水镇),并废成安郡,于滏阳县置慈州(因滏阳县西九十里有磁山,出磁石而得名,即今磁县),领滏阳、临水二县;大业二年(606年),慈州废。
唐朝武德元年(618年),复置慈州(治滏阳县),领滏阳、临水、成安三县;武德六年(623年),临水县并入滏阳县;贞观元年(627年),慈州废;永泰元年(765年),复置礠州,加石字旁,以与河东慈州相区别;天佑三年(906年),因与河东慈州音同,改为惠州;后梁贞明二年(916年),复名礠州。
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礠州改为磁州,仍治滏阳县。
元朝末年,州、县俱废。
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复置磁州,领武安、涉县二县。
清朝雍正四年(1726年),成为散州,不再领县。
民国二年(1913年),磁州降为磁县。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磁县与武安县、邯郸县部分地区组成磁武县。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磁县解放,恢复原磁县建制,县政府驻地在今峰峰矿区彭城。
1958年11月,临漳、成安二县并入磁县。
1961年5月,成安、临漳二县分出,恢复原建制。
磁县先后隶属于邯郸专区、邯郸市、邯郸专区、邯郸地区;1993年7月,改隶邯郸市至今。
磁县地域面积695平方公里,下辖11个乡镇,258个行政村,总人口48万人。
磁县历史上曾因临滏水取名“临水县”,因地产磁石而得名“磁州”,自三国魏黄初三年(222年)设临水县(治今磁县城),迄今已有近1800年历史,隋朝开皇十年(590年)设慈州,北宋政和三年(1013年)改为磁州,民国二年(1913年)改为磁县。
磁县历史名人:高肃(即兰陵王,北齐名将)、崔玄亮(唐朝进士)、赵秉文(金朝著名学者、文学家、书法家)、董抟霄(元朝将领)、张镜心(明朝进士,官至兵部尚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