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标准解读
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指标的技术要求

上公告; 3、已向有总量控制任务的单位颁发了排污许可证; 4、已按时完成总量控制的阶段性目标。
2. 指标解释
重点考核省环保厅与我市签订的COD和二氧化硫总 量削减责任书的落实情况。
3. 资料来源
市政府(相关文件等)、环保局
4. 考核要求 按期完成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达到国
重大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案件包括:
➢ 环境保护部通报的重大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案件
➢ 国内外重要媒体曝光的、有严重影响的环境违法和环境污染事件。
3.考核要求
➢近三年城市辖区内未发生重大、特大环境污染 和生态破坏事故 ➢考核验收前一年未有重大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 案件 ➢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纳入 城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 ➢建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机构和信息报送系 统,有固定经费、应急设备和队伍,
基本概念
建成区:
定义:实际已成片开发,市政公用设施和 公共设施基本完备的区域(建设部的解释)
涉及考核指标:共4项指标
✓ 空气质量
✓ 区域环境噪声
✓ 交噪干线噪声
✓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指标1:按期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主要污 染物总量削减任务
1.指标定义
按期完成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任务: 1、城市政府已制定并在媒体上公告本行政区总量控制
染后果; (6)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城市主要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故; (7)因危险化学品(含剧毒品)生产和贮运中发生泄漏,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
活的污染事故。
重大环境事件(Ⅱ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环境事件:
(1)发生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上、 100人以下; (2)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受到污染; (3)因环境污染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较大影响,疏散转移群 众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 (4)1、2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 (5)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河流、湖泊、水库及沿海水域大面积污染, 或县级以上城镇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件。
十一五模范城市讲稿-“十一五”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

3.考核要求 考核前三年环境保护投资指数≥1.7%。
4.数据来源
城市统计年鉴、环境统计年报 “十一五”环境统计报表正在修订,正式 实施后如与现指标解释不同,以环境统计解 释为准。
• 人均GDP是指城市国内生产总值(GDP) 与城市总人口之比。
• 市区人均GDP是指城市市区国内生产总值 (GDP)与市区总人口之比。
人均GDP=城市国内城生市产总总人值口(G(人D)P() 万元)
市区人均GDP=城市市区城国市内市生区产总总人值口(G(人D)P() 万元)
2.指标解释和数据来源 该项指标由城市统计部门提供,解释完
的省,按省考核指标的统一排名
2.考核依据
省(自治区)环保局(厅)公布的城市环 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以下简称“城考”) 结果文件。
3.考核要求
考核前3年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连 续3年名列本省(自治区)前5名(不含已命 名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排名)。
无重大、特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
1.指标定义
全同国家统计局的解释。
3.考核要求
经济持续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 人均GDP>1.5万元,
西部城市可选择市区人均GDP>1.5万元。
人口与计划生育年度计划完成率
1.指标解释 指城市对上级部门下达的各项年度考核指
标完成的情况。 2.考核要求
人口与计划生育年度计划完成率100%, 即人口与计划生育指标全部达到上级部门下 达的年度计划各项指标要求。
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考核指标及其实施细则
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

2023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考核目的和基本原则•经济发展指标•环境保护指标•社会关注指标目•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指标•考核程序和方法录01考核目的和基本原则1考核目的23评估城市环境质量和生态保护状况,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促进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强环境管理和生态保护,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参与度,营造良好的环保氛围。
科学客观制定考核指标应科学客观,以数据为依据,遵循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
可操作性强考核指标应具有可操作性,方便实施和操作,能够真实反映城市环境状况。
系统性考核指标应全面反映城市环境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领域。
基本原则考核范围城市建成区内的环境质量状况,包括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等。
城市生态保护和绿化工作情况,包括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城市绿化等。
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包括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危险废物处理等。
城市环境保护管理情况,包括环境法规制度建设、环境监测与监管、环境宣传与教育等。
02经济发展指标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考核城市人均GDP及增长速度,以反映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及潜力经济结构考核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及第三产业占比,以衡量城市经济结构的合理性产业结构调整考核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及实施情况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考核城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情况及对经济的贡献产业结构优化资源利用效率能源利用效率考核城市能源利用效率及节能减排政策落实情况资源循环利用考核城市资源循环利用及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以衡量城市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03环境保护指标环境质量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率指城市内所有达标区域的PM2.5、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的年均浓度与国家标准对比的达标程度。
城市水体水质达标率指城市水体中各种水质指标达到国家标准要求的百分比。
城市声环境质量指城市各类功能区(如居民区、文教区等)的噪声达标情况。
污染物减排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水耗以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等。
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

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在我国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了评估城市在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方面的成效,我国环保部门发布了一系列的考核指标,涵盖了空气质量、水质情况、生态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对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进行深入探讨,并分析其中的内容和意义。
一、空气质量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中,空气质量是一个重要的考核内容。
空气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优良的空气质量是一个城市环境的重要标志。
在考核指标中,通常包括了PM2.5浓度、PM10浓度、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多个空气污染物的监测情况。
城市要想获得模范城市的称号,就必须在空气质量方面达到一定的标准,并且要有持续改善的趋势。
二、水质情况水质是另一个重要的考核指标。
优质的水源是城市居民生活所必需的。
在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中,会对城市的饮用水源、河流湖泊的水质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
城市要想成为环保模范城市,就必须保证水质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水源地要得到有效的保护和管理。
三、生态环境保护除了空气质量和水质情况,生态环境保护也是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的重要内容。
城市的生态环境包括了森林覆盖率、生态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等多个方面。
城市要想成为模范城市,就必须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有所建树,保护好城市的绿色空间和生态系统。
个人观点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的发布对提升城市环境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考核指标的设立,城市在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方面的成效得到了有效的监督和促进。
国家环保部门还可以根据考核结果对城市进行奖惩,激励城市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我相信,在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的不断完善和实施下,我国的城市环境将会逐步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也将会得到提升。
总结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它为城市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标准。
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标准解读

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标准解读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标准解读1997年,环保部正式启动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简称“创模”)活动。
13载过去,一批社会文明昌盛、经济持续发展、环境质量良好、资源合理利用、生态良性循环、城市优美洁净、基础设施健全、生活舒适便捷的模范城市和城区应运而生。
截至目前,已有71个城市和5个直辖市城区被授予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城区)的称号。
通过“创模”,中国的城市环境保护工作全面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蓝天、碧水、绿地、宁静、洁净”已成为模范城市的重要标志。
13年中,模范城市考核指标经过4次修订,从2010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指标体系修订稿,对模范城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修订后的创模指标体系从原来的30项加两项参考指标,调整为26项考核指标,从指标设置到考核要求都有较明显的调整,修订后的新指标更贴近群众身边环境问题,更注重“创模”的细胞工程和城乡一体化。
淡化GDP考核指标调整指标:取消经济持续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人均GDP>1.5万元。
以“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万元,西部城市8500元,环境保护投资指数≥1.7%”指标替换。
专家解读:原来的指标体系仍未摆脱GDP 考核的影响,设置了“经济持续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人均GDP>1.5万元”等经济指标作为考核模范城市的条件,不但对地方政府产生了政策上的误导,也使一些环境好但经济欠发达地区失去了成为模范城市的资格。
另一方面,这一指标原有的考核方式并未将经济指数与环境指标、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真正有机结合起来,未能最大程度客观评价创模城市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工作。
据此,经过专家多次研讨,就城市经济指标进行集中分析后,提出将“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评价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淡化GDP色彩,关注社会民生,用更客观的指标评价社会和谐程度。
更加突出污染减排实效调整指标:将原来指标中的第26项“按期完成总量控制计划”的要求调整到3项基本条件之一,将是否完成污染减排任务作为创模“一票否决”的前提条件。
环保模范城市创建要求

环保模范城市创建要求一、背景介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垃圾围城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各级政府提出了创建环保模范城市的目标。
二、创建环保模范城市的意义1.促进经济发展:环保模范城市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
2.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优化城市环境可以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减少健康问题。
3.提高城市形象:创建环保模范城市可以提高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竞争力。
三、创建环保模范城市的要求1.空气质量: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建设公共交通系统和自行车道。
2.水质量: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推广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
3.垃圾处理:实行分类收集和垃圾减量化措施。
4.土地利用:合理规划土地利用,避免破坏生态平衡。
5.节能减排:推广清洁能源、节能技术和低碳生活方式。
6.环境监测: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7.宣传教育:加强环保意识教育和宣传,引导公众参与环保行动。
四、创建环保模范城市的实践案例1.深圳市:深圳市被评为全国首批环保模范城市,通过加强大气污染治理、推广清洁能源等措施,成功改善了城市环境。
2.南京市:南京市以“绿色发展”为主题,加强了垃圾分类处理、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3.北京市:北京市通过限制机动车行驶、推广公共交通等措施,有效减少了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并在建设生态文明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
五、结论创建环保模范城市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实践中需要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不断地创新和完善,才能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技术要求

THANKS
感谢观看
主要内容和结构
1. 城市环境质量要求:包括空气 、水质、噪音、土壤等环境因子 的质量标准和技术要求。
3. 环保管理要求:包括环境影响 评价、排污许可、环境监测等方 面的技术要求和管理规定。
创模技术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部 分内容
2. 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要求:包括 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生态修复 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和建设标准。
不定期巡查
针对重点区域和重点企业,应不定期进行巡 查,确保各项环保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考核评估与奖惩措施
要点一
制定考核评估标准
应制定详细的考核评估标准,包括环保指标、管理指标 等,以评估创建工作的成效。
要点二
奖惩措施
根据考核评估结果,应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对表现优 秀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对未达标的单位和个人进行 惩罚。
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实现污水达 标排放;建设农村污水处理设施, 推进农村水环境综合整治。
船舶污染防治
加强船舶污染控制,实施船舶废弃 物接收、转运及处理设施建设,确 保船舶污染物达标排放。
水生态保护
加强水生态系统保护,开展水生生 物资源养护和修复,保障水生态安 全。
土壤污染防治措施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技术要求的目的和意义
01
02
03
04
05
创模工作的核心是技术 要求,它旨在从技术层 面上指导和规范城市环 境保护工作,以达到改 善环境质量、提高环境 安全水平、促进经济社 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技术要求的具体意义如 下
1. 推动环保科技创新: 通过制定和实施技术要 求,可以促进环保科技 创新,推动环保产业的 发展,提高环保技术的 水平。
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方案

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方案为了推动城市环境保护建设,提高城市居民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素质,加强城市环境监测和治理能力,落实国家环保政策,吸引投资和产业转移,打造城市文明新形象,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提高城市竞争力,特制定以下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方案:一、主旨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是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为主题,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为目的,统筹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在管理、技术和经济方面做出示范,提高城市居民的环保素质和生活水平,建设美好城市。
二、目标(一)指导城市合理规划发展,建设生态型城市,最大程度地节约资源;(二)制定环境保护方案,建设环保支撑体系,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三)逐步建立各项环保基础设施,支持环保产业发展,构建生态文明城市,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四)强化环境监测,整合监测信息资源,建立大数据平台,持续开展环境评估和风险分析;(五)秉持“绿色发展、绿色生活、绿色文明”的理念,提高居民环保意识,创建美好环境,促进城市绿色发展。
三、基本原则(一)以生态文明为核心,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生态城市建设;(二)以市场化、法治化、监督化为主要手段,全面加强环保工作的管理和监管;(三)以公众参与为主要特点,推进居民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素质的提升。
四、重点工作(一)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推进城市绿化和园林建设;(二)加强工业废气、固体废物、秸秆等污染物的减排工作;(三)完善环境监测体系,普及环保设施,增强城市环保能力;(四)开展“城市环保万里行”、“环保知识进校园”等活动,提高居民环保意识和素质;(五)建设城市生态广场、生态园林、生态展览馆等,加快推动环保产业发展;(六)鼓励企业进行资源节约和环保投资,保持生态平衡。
五、奖励机制(一)将实施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城市予以表彰,给予政策和财务上的支持,鼓励其加强环保建设;(二)在考核评估中,加大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分值,提高其地位和影响力;(三)推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代表参加有关环保会议和论坛,展示城市环保形象和实践经验;(四)向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市民提供优惠政策,加强政府与居民的互动和合作。
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市指标体系

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市指标体系生态文明示范市是指在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实现协调发展,达到一定水平的城市。
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市的目标是通过优化资源配置、环境治理、生态保护等举措,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质量。
一、资源利用效率指标:1.能源消耗强度:衡量单位GDP能源消耗量;2.资源综合利用率:衡量单位GDP所消耗的各种资源的综合利用率;3.水资源利用效率:衡量单位GDP所消耗的水资源量;4.土地利用效率:衡量单位GDP所占用的土地面积。
二、环境质量指标:1.大气质量:衡量城市的空气质量,包括PM2.5浓度、臭氧浓度等;2.水质状况:衡量城市的水环境质量,包括水源地、河流、湖泊的水质;3.生态保护覆盖面积:衡量城市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生态保护区域的面积占比;4.城市垃圾处理率:衡量城市的垃圾处理情况,包括垃圾综合利用率、垃圾填埋率等;5.生物多样性指数:衡量城市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情况,包括保护物种数量、保护面积等。
三、建设成效指标:1.可持续发展指数:综合考虑城市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保护等方面的指标,评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2.应对气候变化能力:衡量城市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包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极端天气事件的准备能力等;3.生活环境指数:衡量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包括居民的生活水平、社区设施等;4.公众参与度:衡量城市居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参与度等。
以上仅为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市指标体系的一些建议,具体实施时还需结合各地实际情况进行量化和调整,以确保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同时,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市需要政府、企业和居民共同努力,加强政策引导和环境教育,推动城市向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

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一、环境治理能力。
这包括城市的环境管理能力、环境规划能力和环境监测能力。
城市需要建立完善的环境管理制度,制定并落实环境规划,建立环境监测系统,做到环境监测全面、及时、准确。
二、环境质量。
城市需要保证空气、水和土壤的环境质量达到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标准。
对于城市环境质量较差的地区,要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改善环境质量。
三、生态保护。
城市需要保护生态环境,包括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水资源保护等方面。
城市需要建设生态公园、湿地公园等自然保护区,并加强对这些保护区的管理和监督。
四、污染治理。
城市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治理排放污染物。
城市需要建设和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大气污染治理设施等,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五、资源利用。
城市需要合理利用资源,推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城市需要加强对水、能源、土壤等资源的管理和保护,促进资源的节约利用。
六、环境宣传教育。
城市需要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市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素质。
城市需要组织各类环境主题宣传活动,提高市民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增强市民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以上是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的主要内容。
这些指标旨在引导各城市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各城市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工作方案,并切实履行各项责任,确保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只有不断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才能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实施细则

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实施细则(调整方案)第一部分基本条件一.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1. 指标解释参加国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对于非国家考核的申报城市,须提前两年按国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要求,参加省.自治区的考核.2. 数据来源国家环保总局或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局公布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结果文件.3. 考核要求考核前三年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连续三年名列全国前10名或全省前3名.二. 通过国家卫生城市考核验收1. 指标解释符合<<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并经全国爱卫会命名的国家卫生城市.2. 文件依据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的批准命名文件.3. 考核要求已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三. 环境保护投资指数1. 指标解释和计算公式环境保护投资指数是指城市环境保护投资占城市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计算公式:环境保护投资指数=城市环境保护投资(万元) / 城市国内生产总值(万元) ×100%2. 数据来源城市统计部门和环境统计部门.3.考核要求考核前三年环境保护投资指数>1.5%.第二部分考核指标社会经济一.人均GDP1.指标解释人均GDP是指城市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城市总人口之比。
市内人均GDP是指城市市区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市区总人口之比。
计算公式:人均GDP=城市国内生产总值(GDP)(万元)/城市总人口(人)市区人均GDP=城市国内生产总值(GDP)(万元)/ 城市市区总人口(人)2.数据来源城市统计部门。
3.考核要求人均GDP>1万元;西部城市可选择市区人均GDP>1.5万元。
二.经济持续增长率1.指标解释和计算公式经济增长率是指城市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度增长的百分率。
经济持续增长率是考核前3年的经济增长率平均值。
计算公式:经济增长率= 本年国内生产总值-上年国内生总值/ 上年国内生产总值×100%经济持续增长率C= (C1+C2+C3)/3式中:C为经济持续增长率,C1.C2.C3分别为考核前三年的经济增长率。
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标准

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分“基本条件”和“考核指标”两大部分,其中基本条件3项,考核指标25项。
(一)3项基本条件:1、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连续三年名列全国或全省前列2、通过国家卫生城市考核验收3、环境保护投资指数大于1.5%(二)25项考核指标社会经济指标5项1、人均GDP>1万元2、经济持续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3、人口出生率<国家计划指标4、单位GDP能耗<全国城市平均水平5、单位GDP用水量<全国城市平均水平环境质量指标5项1、全年空气污染指数<100的天数>全年天数的80%2、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96%3、城市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100%,且市内无劣五类水体4、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60分贝5、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70分贝环境建设指标10项1、自然保护区覆盖率>5%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5%3、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60%4、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5%5、城市气化率>90%6、城市集中供热率>30%7、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0%8、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70%,并无危险废物排放9、烟尘控制区覆盖率>90%10、噪声达标区覆盖率>60%环境管理指标5项1、城市环境管理目标责任制落实到位,制定创模规划并分解实施2、环境保护机构独立建制3、公众对城市环境的满意率>80%4、中小学环境教育普及率>80%5、按期完成总量控制计划。
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及其实施细则

各饮用水源地取水水质 达标量之和(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 质达标率= 100 % 各饮用水源地取水量之 和(万吨)
2.指标解释 ①点位:按国家环保总局下发的《关于113个环境保护重点 城市实施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月报的通知》执行 ● 凡属城市饮用水水源者均须监测。监测应包括所有的正 常供水的水源地(含地下水),不包括备用水源和自备水源。 ● 以河流为饮用水源者 , 应在取水口上游 100 米处设监测断 面;同一河流有多个取水口,且取水口之间无污染源排放口, 可在最上游100米处设监测断面。 ● 以湖泊、水库为饮用水源者,原则上按常规监测点位采 样,但各水源地的监测点位至少应在2个以上。 ●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者,在集中式生活饮用水供水厂的汇 水区布设1点(采取任何处理措施之前)。不按取水井采样。 ●水源地变更管理程序:水源地变更应向总局备案
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考核指标及其实施细则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赵银慧 2006.08.25
考核指标
• 基本条件 3项 • 考核指标 27项 经济社会指标 环境质量指标 环境建设指标 环境管理指标 • 参考指标 2项
5项 5项 10项 7项
基本条件
• 1、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连续三年名 列本省(自治区)前列
(2)环境管理与污染防治科技投入 环境管理投入,包括各级环保行政主管 部门,有关行业部门环境管理机构和各类环 境保护事业单位的环境管理能力建设投入。 污染防治科技投入,包括污染防治基础 科学研究,应用技术开发研究和环境软科学 研究等方面的投入。 •道路、桥梁、路灯、防洪等市政工程及水利、 生态建设投资不计入环境保护投资
凡超过地表 水Ⅱ类标准 的项目,每 月监测
地 下 水
凡超过地下 水Ⅱ类标准 的项目,每 月监测
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及其实施细则共135页

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及其 实施细则
51、没有哪个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第六阶段)重点解读

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第六阶段)重点解读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第六阶段)重点解读一、修订背景我部于2008年印发《“十一五”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及其实施细则(修订)》(环办[2008]71号,下称第五阶段指标),并于2010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
第五阶段指标紧密围绕我部环境保护工作重点,由于在其制定过程中广泛征求了各司局和各省意见,仍然能够基本适应“十二五”环境保护工作需要。
但由于已进入“十二五”,不宜再称“十一五”指标体系。
为保持原指标的严肃性和政策连续性,第六阶段指标体系未对第五阶段26项指标作调整,仅对个别指标的实施细则内容微作调整。
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体系(第六阶段)仍为26项考核指标,指标设置没有变化,部分指标的考核要求有微调,在“十一五”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以及现阶段的污染治理水平,对一些重点指标的考核要求进行了调整,提高了考核标准。
二、具体指标调整1、指标体系明确了各项指标考核的时间范围和资料整编的时间范围。
2、将指标“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单位GDP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主要工业污染物排放强度”考核标准由“小于全国平均水平且逐年下降”调整为“逐年下降,或小于全国平均水平”。
3、在“城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指标的考核要求中,进一步清晰表述,明确了“已划定功能区水体,设有国控、省控或市控断面的”、“已划定功能区水体中,未有国控、省控或市控断面的”、“未划定环境功能水体”、“跨界断面出境水质”,以及河口城市五类考核点的考核办法。
4、“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指标考核要求中,加入新发布的《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农田灌溉用水水质》标准,并明确了36个大城市污水处理率数据来源。
5、对“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指标考核要求中“市域工业企业”、“重点工业企业”和“重金属污染物排放企业”三类企业进行分类要求;按照《关于深入推进重点企业清洁生产的通知》要求,充实对重点企业清洁生产要求。
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标准解读

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标准解读1997年,环保部正式启动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简称“创模”)活动。
13载过去,一批社会文明昌盛、经济持续发展、环境质量良好、资源合理利用、生态良性循环、城市优美洁净、基础设施健全、生活舒适便捷的模范城市和城区应运而生。
截至目前,已有71个城市和5个直辖市城区被授予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城区)的称号。
通过“创模”,中国的城市环境保护工作全面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蓝天、碧水、绿地、宁静、洁净”已成为模范城市的重要标志。
13年中,模范城市考核指标经过4次修订,从2010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指标体系修订稿,对模范城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修订后的创模指标体系从原来的30项加两项参考指标,调整为26项考核指标,从指标设置到考核要求都有较明显的调整,修订后的新指标更贴近群众身边环境问题,更注重“创模”的细胞工程和城乡一体化。
淡化GDP考核指标调整指标:取消经济持续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人均GDP>1.5万元。
以“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万元,西部城市8500元,环境保护投资指数≥1.7%”指标替换。
专家解读:原来的指标体系仍未摆脱GDP考核的影响,设置了“经济持续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人均GDP>1.5万元”等经济指标作为考核模范城市的条件,不但对地方政府产生了政策上的误导,也使一些环境好但经济欠发达地区失去了成为模范城市的资格。
另一方面,这一指标原有的考核方式并未将经济指数与环境指标、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真正有机结合起来,未能最大程度客观评价创模城市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工作。
据此,经过专家多次研讨,就城市经济指标进行集中分析后,提出将“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评价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淡化GDP色彩,关注社会民生,用更客观的指标评价社会和谐程度。
更加突出污染减排实效调整指标:将原来指标中的第26项“按期完成总量控制计划”的要求调整到3项基本条件之一,将是否完成污染减排任务作为创模“一票否决”的前提条件。
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及其实施细则.ppt

万元GDP主要工业污染物排放强度=某污工染业物增的加年值排(放万量元()吨)
2019年9月14
感谢你的观看
23
2.指标解释 ● 主要工业污染物指:工业废水排放量、COD、
二氧化硫、烟尘 ● 工业增加值(不是工业产值):指标解释和统计方
的省,按省考核指标的统一排名
2019年9月14
感谢你的观看
4
2.考核依据
省(自治区)环保局(厅)公布的城市环 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以下简称“城考”) 结果文件。
3.考核要求
考核前3年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连 续3年名列本省(自治区)前5名(不含已命 名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排名)。
2019年9月14
26
2.指标解释 ●重点城市按国家环保总局认证的点位进行 监测,非重点城市按上级环保部门认证的监 测点位监测,并统计全市均值。除点位认定 时明确者外,清洁对照点监测值不得参与全 市平均值的计算。
●每日API指数按认证点位的均值计算。
●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所有考核监测点位必
须全部采用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县级城市至
国家环保局、省环保局和市环保局
2019年9月14
感谢你的观看
7
环境保护投资指数
1.指标定义和计算公式 环境保护投资指数是指城市环境保护投
资占城市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城市环境保护投资(万元) 城市国内生产总值(万元)
100%
2019年9月14
感谢你的观看
8
2.指标解释 环境保护投资内容包括:
2019年9月14
感谢你的观看
16
人口与计划生育年度计划完成率
1.指标解释 指城市对上级部门下达的各项年度考核指
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技术要求解读

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80%,污水 再生利用率≥20%(一)
城市供、排水情况(相关数据来源于城市统 计年鉴,或由建设部门提供) 城市二级以上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名单、分布 图及相关材料(详见一企一档的档案要求) 各城市污水处理厂接纳的工业废水接管证明
由建设部门提供的下水管网图
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80%,污 水再生利用率≥20%(二)
形式服从内容(暨有档案资料无需重新整理, 仅需提供索引)
创模资料整编程序
1.
2.
3.
4. 5. 6.
将创模指标分解落实到各职能部门 由各职能部门根据创模要求提供原始资料和 数据,并加盖公章 由市政府创模办公室对资料进行统一整编, 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到各有关职能部门重新核 实 创模资料组按统一格式进行整编 主要负责人进行统一性和逻辑性审核 印刷
环境建设指标(8项)
1.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5% 2. 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80% ,城市污水再生
利用率≥20%
3. 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 4. 城市清洁能源使用率≥50%
5. 机动车环保定期检验率≥80%
6.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5% 7. 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90% 8. 危险废物依法安全处置
按期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主要污染物总量 削减任务(二)
本市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或实施方 案(项目名称、工程名称、削减任务量、 完成时间等) 国家或省级环保部门对总量减排任务完 成情况的核查结果 公布的超标排放企业名单
近三年城市未发生重大、特大环境污 染和生态破坏事件(一)
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该市近三年 辖区内未发生重大、特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事件的证明 城市政府防止发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的 规章、文件 前一年未有重大违反环保法律法规案件的证明 材料(不需地方提供,由省或环保部掌握)
什么事创模

什么是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
发表日期:2013/12/9信息来源:宣城市环保局点击:632
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是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清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示范城。
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的标志是社会文明昌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环境质量良好,资源合理利用,生态良性循环,城市优美洁净,基础设施健全,生活舒适便捷,居民健康长寿。
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以改善环境质量和促进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在促进城市产业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塑造良好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品味、扩大对外开放、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方面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是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
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包括26项指标,分别就经济社会、环境质量、环境建设与环境管理四个方面具体考核,涵盖了总量减排、水、气、声、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环境影响评价、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与环保能力建设等环境保护重点工作。
数据主要来源于环境统计、中国统计年鉴及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与定量考核数据等。
“创模”整个过程包括了正式申请、制定规划、组织实施、省级推荐、技术评估、考核验收、通告公示、审议命名、授牌表彰、持续改进与定期复查十一个步骤。
依靠政府的执行力与城市环保部门的谋划作用,鼓励城市公众积极参与,发挥省级环保部门的指导作用,规范创建过程,严格创建要求,确保模范城市的先进性和示范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标准解读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标准解读1997年,环保部正式启动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简称“创模”)活动。
13载过去,一批社会文明昌盛、经济持续发展、环境质量良好、资源合理利用、生态良性循环、城市优美洁净、基础设施健全、生活舒适便捷的模范城市和城区应运而生。
截至目前,已有71个城市和5个直辖市城区被授予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城区)的称号。
通过“创模”,中国的城市环境保护工作全面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蓝天、碧水、绿地、宁静、洁净”已成为模范城市的重要标志。
13年中,模范城市考核指标经过4次修订,从2010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指标体系修订稿,对模范城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修订后的创模指标体系从原来的30项加两项参考指标,调整为26项考核指标,从指标设置到考核要求都有较明显的调整,修订后的新指标更贴近群众身边环境问题,更注重“创模”的细胞工程和城乡一体化。
淡化GDP考核指标调整指标:取消经济持续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人均GDP>1.5万元。
以“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万元,西部城市8500元,环境保护投资指数≥1.7%”指标替换。
专家解读:原来的指标体系仍未摆脱GDP 考核的影响,设置了“经济持续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人均GDP>1.5万元”等经济指标作为考核模范城市的条件,不但对地方政府产生了政策上的误导,也使一些环境好但经济欠发达地区失去了成为模范城市的资格。
另一方面,这一指标原有的考核方式并未将经济指数与环境指标、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真正有机结合起来,未能最大程度客观评价创模城市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工作。
据此,经过专家多次研讨,就城市经济指标进行集中分析后,提出将“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评价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淡化GDP色彩,关注社会民生,用更客观的指标评价社会和谐程度。
更加突出污染减排实效调整指标:将原来指标中的第26项“按期完成总量控制计划”的要求调整到3项基本条件之一,将是否完成污染减排任务作为创模“一票否决”的前提条件。
专家解读:“十一五”污染减排任务相当艰巨,创模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减排这个中心任务来抓,模范城市和创模城市应当成为污染减排工作的排头兵,将按期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COD和二氧化硫总量削减任务作为创模的否决性指标是必要的。
与此同时,在同等条件下,率先或超额完成国家和省(自治区)下达的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任务,并在污染减排工作中创造性地开展机制、体制以及政策创新的城市,将优先考虑。
突出保障饮水环境安全调整指标:加严对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保护的要求。
将原指标中“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96%”改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主要指标水质达标”。
专家解读:保障饮水安全是“创模”的重中之重。
除要求为城区供水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主要指标达标外,还要求在全市域内采取措施,依法加强对全市域内所有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防止发生任何污染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事件。
凡饮用水源保护制度不全,措施不得力,在全国饮用水源保护专项执法检查中发现有突出问题并被通报的城市,一年内不能命名模范城市(或暂缓批准);已经命名的要限期整改;属于复查的,一年内不能通过复查。
强调统筹城乡和区域环境保护调整指标:将“城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100%,且城区内无劣Ⅴ类水体”改为“城市辖区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相应功能水体要求,全市域内跨界断面出境水质达到国家或省考核目标”。
专家解读:以前按照“十五”创模指标考核命名的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主要指城区范围。
反映出的一些问题,原因主要在于城市下辖的县、乡镇的一些工业企业(如化工),生产设备和环保治理设备比较落后,稳定达标比较难,存在着企业违法排污和环境安全隐患。
再加上一些县、乡镇缺少污水处理厂,农业面源污染,畜禽水产养殖污染等,对整个城市市域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尽管这些污染并未发生在城市城区内,城市郊区也并非之前的指标体系考核范围,但在整个城市市域内一旦发生环境问题,将严重影响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声誉。
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作为一个环保品牌,创模的范围就已经不仅仅限于城区。
应该要求模范城市和创模城市政府统筹城乡和区域环境协调发展,强化全市域内的环境综合整治,特别是水环境综合整治,将创模的要求扩大到全市域的流域,防止城区污染向乡镇转移,并增加跨界水质目标考核。
考虑到地方现有监测基础条件,引入分类考核的思路,分别对市辖区、市域、水质控制断面水质、其他水体水质提出考核要求。
保障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达标调整指标:修订后的创模指标体系提高了环境空气质量考核标准,将“全年优良天数占全年天数85%”以上改为“全年优良天数占全年天数85%以上且主要污染物年日均值满足国家二级标准”。
专家解读: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应该是模范城市的重要标志。
但是现在一些模范城市虽然全年优良天数占全年天数可以达到85%,但仍不能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就国际上而言也会影响模范城市的声誉。
因此,此项指标在原有要求的基础上增加了考核要求,即:城区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平均浓度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
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调整指标:1、将城市生活污水考核指标调整为“36个大城市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95%,其他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80%,缺水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率≥20%”,并增加了具体考核要求。
提高了城市污水收集与处理考核标准,在原有指标基础上,增加全国36个大城市(省会城市与计划单列市)污水收集与处理率达到95%以上的考核要求。
2、增加与加严对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考核要求。
其中对无害化处理进行明确定义,即:卫生填埋场、焚烧厂、垃圾堆肥厂建设和各项污染物排放浓度必须满足《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和垃圾堆肥的有关标准要求。
不达标的,不得认定为无害化处理。
专家解读:创模指标增加了污泥利用及处理、垃圾渗滤液、尾水再生利用等方面的要求。
国家对生活垃圾填埋已出台了最新标准,提高垃圾填埋场建设水平,采用更先进的工艺对垃圾填埋场污染产生物进行处理,既是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现实工作的需要,也是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强化工业企业污染防治调整指标:1、将原来“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率100%,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口自动监控率≥80%;工业企业排污申报登记执行率100%”调整为“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
2、将危险废物处置率100%改为“危险废物依法得到安全处置”。
专家解读:工业污染物成分复杂、毒性高、危害大,对环境质量和群众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工业企业污染防治是创模工作的重点。
为便于操作,也避免引起歧义,将原指标中要求达到100%的几个指标,改变指标考核的表达方法,更强调采用定量与定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依法监督管理和核查。
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知识问答1、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墟市的意义是什么,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加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城市品位和实现“十五”计划目标的迫切要求: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是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要措施。
2、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目的是什么?●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市民的生活水平●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促进改革开放●实践“三个代表”的具体行动●改善环境质量.维护生太平衡●树立环境保护的样板3、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作用是什么?●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环境保护参与经济建设的全过程●加强部门之间环保工作的协调●完善城市基础设施(道路、督网、绿化亮化、美化,垃圾处理。
污水枚理)●提高城市的科学管理水平和城市品佐●提高全体市民的环境意识4、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标志是什么?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标志呈社会文明昌盛、经济快速发展、环境质量良好、资源合理利用、城市优美整洁、基础设施健全、生活舒适便捷。
5、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基本条件是什么?城市环境综合整冶定量考核连续三年名列全国或全省前列:必须通过国家卫生城市考核验收。
6、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对公众满意率有何要求?创模城市公众对城市环境满意率要大于90%。
7、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对环境教育有何要求?创建城市中小学环境教育普及率要大于90%。
8、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对污染总量控制有何要求?创模城市要按期完成污染物总量控制计划.9、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是谁的事?创模是政府行为,政府负责,部门落实,全民参与。
10、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是谁受益?全社会受益,市民受惠最大。
11、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老百姓真能得到实惠吗?通过创模。
能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升城市品位。
提高城市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
改善生活环境。
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老百姓得到的实惠最大。
12、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群众为什么参与?创模涉及社会方方面面.要做大量艰苦、细致、具体的工作.创横是政府为民力实事。
是老百姓办自己的事。
必须依靠群众力量,必须人人参与,碧水蓝天需要大家呵护。
13、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群众要做哪些工作?群众要充分认识创横的意义,确立创模意识,树立绿色理念,崇尚绿色消费,自觉从身边事做起,从我做起.积极为创模做每一件事,心想创模,情系创模,行为创模。
14、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与创建绿色社区有什么关系?创建绿色社区与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创建绿色社区是创模的具体工作,是创模的重要内容,创建绿色社区可以推动创模,创模可以带动创绿,创模是大范围的,创绿是区域性的。
15、什么是绿色社区?绿色杜区旨在创造一个清洁、安静、舒适和优美的人居环境.绿色社区体现以人为本的环保理念,突出人居环境的保护与改善;突出人居环境的优化、美化、绿化;突出人居环境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突出社区居民坏境意识的提高。
通过创建绿色社区,促进城市经济杜会与环境保护同步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16、环境保护对绿色杜区有伺要求?具体要求有10项;全面推广清洁能源,无冒黑烟现;各类噪声符合噪声达标区要求;无扰民加工点和娱乐场所,商店不用高音喇叭招徕顾客;餐饮业油烟,污水有效冶理,流动摊点整洁有序;生活污水进入城市污水管网;不用和销售发泡餐具,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日产日清;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危险废物定点处置;建筑工地、家庭装潢管理规范、文明,运输车辆保持清洁;小区、河道两侧无裸露地面;河道整洁、无漂浮物、岸边元违章建筑和垃圾堆放;普及环保知识、设置环保宣传栏和公益广告。
17、什么是绿色消费?绿色消费观更新了以往只关心个人消费,很少关心社会生活环境利益的传统的消费,把消费利益和保护人类生存利益结合在一起认为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消费利益不可取,抵制购买和消费那种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环境污染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