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为8844米.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地理2.3世界的地形练习题(含答案和解析)

七年级上册地理2.3世界的地形练习题(含答案和解析)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2.3世界的地形练习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等高线图,表示盆地的是()A.B.C.D.2.在下面的等高线地形图上,表示山脊的是()A.B.C.D.3.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约为8844米,死海是陆地表面的最低点,海拔约为-400米。

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A.8444米B.9244米C.4844米D.8844米4.世界最大的平原是()A.密西西比平原B.西西伯利亚平原C.亚马孙平原D.东欧平原5.等高线密集岩层就(),等高线疏松岩层就()A.陡峭平缓B.平缓陡峭C.不平缓也不陡峭D.一般6.下图中表示山脊的是()A.B.C.D.7.图中等高线图表示的地形名称依次是()A.山脊、盆地、山谷、山顶B.山谷、山顶、山脊、盆地C.山脊、山顶、山谷、盆地D.山谷、山顶、山脊、盆地8.(题文)读我国东部季风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关于地形对区域生产生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如果修建大坝,对乙村不利影响大于甲村B.丙丁等地种植果树比种植水稻合适C.村落沿河流分布,航运条件好D.两条引水路线中④比③更合理9.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是()。

A.巴西高原B.青藏高原C.中西伯利亚高原D.东非高原10.读下图,回答下题。

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A.1 000米B.2 000米C.3 000米D.4 000米二、解答题11.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内容。

(1)图中A点的高度是________ 米,B点的高度是________ 米,A点大致在B点的________ 方向(2)图中D点比C点高出________ 米,A点比B点高出________ 米。

12.读等高线图,回答下面问题.(1)图示地区中最高处的海拔高度是________米.(2)甲乙两条登山路线,坡度更缓的是________.(3)A点所在的地形部位名称是________(山谷、山脊、鞍部、陡崖).(4)根据李庄、吴庄所处位置,最有可能遭受泥石流威胁的是________泥石流发生时,①②两种逃生方向正确的是________.13.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A.________;C.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

七年级地理第一章、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同步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地理第一章、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同步测试题及答案

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同步测试题(新人教版后附答案)一、选择题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从低处向高处凹进,可以判定为( )A.山谷B.盆地C.陡崖D.山嵴2、我国青藏高原平均海拔约4000米,珠穆朗玛峰海拔约为8844米,则它们的相对高度为( )A.500米B.1844米C.4844米D.2844米3、读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地形类型为盆地B.图中AB坡是陡坡,AC坡是缓坡C.图中AC坡是陡坡,AB坡是缓坡D.图中等高距为10米4、下图中的人正在做攀岩运动,适合开展这一运动的地形是( )A. B.C. D.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该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A.山地B.盆地C.丘陵D.高原6、从图中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山峰的海拔可能是520米B.①河段比②河段水位季节变化大C.③处的地形部位是鞍部D.④的河流流向是自西北流向东南7、该地区的粮食作物最有可能是( )A.油菜B.玉米C.水稻D.冬小麦8、关于分层设色地形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同一颜色区域表示海拔是完全相同的②不同的高度上着上深浅不同的颜色,以表示地面起伏的状况③蓝色表示平原④褐色表示地势高,绿色表示地势低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9、乌克兰素有“欧洲粮仓”之称,第聂伯河是境内第一大河。

图1示意乌克兰,图2示意基辅气候资料,图3示意第聂伯河各月径流量占比。

下列描述符合乌克兰地形特征的是( )A.平均海拔高B.地势起伏大C.以高原为主D.地势西高东低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厚度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图示地区地壳厚度变化趋势大体为( )A.由东向西逐渐增大B.由北向南逐渐增大C.由西向东逐渐增大D.由南向北逐渐增大11、下列剖面图中,能正确表示a~b沿线地壳厚度变化趋势的是( )A. B.C. D.12、地形剖面图可直观的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沿某一方向的高低起伏状况。

七年级地理上册2.2地形图的判读同步测试题(含答案和解析)

七年级地理上册2.2地形图的判读同步测试题(含答案和解析)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2.2地形图的判读同步测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某人的左右两侧是山顶,前边后边是沟谷,则他位于()A.山谷B.鞍部C.山脊D.盆地底部2.珠穆朗玛峰的海拔是8844.43米,死海的海拔是422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A.8844.43米B.9266.43米C.7844.43米D.8844.43米3.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8844.43米)与泰山玉皇顶(1532米)的相对高度是()A.10380.43米B.1532.43米C.7312.43米D.8380.43米4.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通常用于表示海拔200米以下地区的颜色是()A.棕色B.黄色C.蓝色D.浅绿色5.M点的海拔是1500m,N点的海拔是500m,则M,N两点的相对高度是()A.1500m B.1000m C.2000m D.2500m6.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向高处突出时,该处地形是()A.山脊B.陡崖C.山谷D.鞍部7.等高线地形图属于()A.平面图B.电子地图C.专题地图D.普通地图8.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死海的海拔-40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A.8844米B.9244米C.12844米D.8444米9.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蓝色表示()A.植被B.丘陵C.水域D.平原10.如图的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是()A.100m B.50m C.20m D.10m11.某盆地底部比海拔768米的山峰低900米,两者的相对高度为( )A.﹣132米B.1668米C.132米D.900米12.在一幅分层设色地形图中,周围是一片较深的黄颜色,中间有一片绿颜色,据此我们可以判断中间地区的地形是( )A.山地B.高原C.丘陵D.盆地13.下图中有可能形成小河的地点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14.下列关于分层设色地形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制作成的B.图中蓝色通常代表海洋,颜色越深表示海水越深C.图中绿色通常表示平原,颜色越浅表示地势越低D.图中丘陵和低山通常用黄色或深黄色表示,颜色越深表示地势越高15.关于等高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山脊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B.在山谷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C.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地面坡度小D.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地面坡度小16.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绿色一般表示()A.海拔较高的山地B.深度较大的海洋C.海拔较低的平原D.深度较小的大陆架17.下图中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A.10米B.410米C.48米D.200米18.如图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地气温较a地高B.c为山峰,海拔高度为1100米C.a和b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有可能是599米D.d地附近地势比较缓,b地附近地势比较陡19.下列选项中,图序与山地地形(单位:米)部位名称排序相符的是( )A.①山脊②山谷③山顶④鞍部B.①山谷②山顶③鞍部④山脊C.①山谷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D.①山谷②鞍部③山脊④山顶20.读下图“某地等高线(米)地形示意图”,甲的地形部位是()A.山脊B.山谷C.陡崖D.山峰二、解答题21.读图回答。

初中地理知识点:海拔和相对高度

初中地理知识点:海拔和相对高度

初中地理知识点:海拔和相对高度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读图,甲地的海拔高度是A.500米B.600米C.1100米D.1500米2.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约为8848米,世界陆地最低处死海低于海平面约40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A.9048米B.8448米C.8852米D.9248米3.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判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甲地的海拔低于240米B.乙处为盆地C.丙处是山脊D.Q坡较P坡平缓读如下图所示的等高线地形图,完成4~5题。

4.根据图中信息可知,①处的地形类型为A.高原B.平原C.山地D.丘陵5.①②两处的相对高度大约是A.450m B.550m C.850m D.1250m 6.世界最高山峰──珠穆朗玛峰海拔为8844米,最低地方的死海湖面海拔在海平面以下40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为A.400米B.8844米C.9244米7.小明在山脚下测得气温为16℃,当他到山顶后再次测量时,气温刚好为10℃,则小明所在的这座山的高度可能为A.1000米B.6000米C.10米D.以上答案都不对读某地等高线(单位:米)示意图,完成8~10题。

8.图中A地所在位置的地形名称是A.陡崖B.盆地C.鞍部D.山顶9.C地的海拔高度接近A.200米B.300米C.400米D.500米10.E点相对C点的相对高度约为A.200米B.300米C.400米D.500米11.如下图所示,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A.800米B.1 300米C.300米D.500米二、解答题12.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山顶B位于丙村的______方向;H点海拔高度为______,C地与山顶A的相对高度是______米;量得甲、乙两村的图上直线距离是2.2厘米,则两地间的实地直线距离约是______千米。

(2)图中地形部位名称:A______,E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1.地球仪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之一,它形象直观,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很多的地理知识。

完成1~2题。

作为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做成的形状应为()A.B.C.D.2.地球仪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之一,它形象直观,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很多的地理知识。

完成1~2题。

下列关于地球仪的说法,正确的是()A.是仿照地球的形状,任意缩小的模型B.可以方便我们了解地球的全貌C.对着北极星方向的点是南极点D.地球仪它的地轴是真实存在的3.(1分)有关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的平均半径是5378千米B.地球的赤道直径是4万千米C.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D.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千米4.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铜制本初子午线地面标志,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完成4~5题。

关于本初子午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西半球的分界线B.南、北半球的分界线C.地球上最长的纬线D.东、西经度的分界线5.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铜制本初子午线地面标志,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完成4~5题。

关于经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经度越大,经线离本初子午线越远B.经度越大,经线越长C.180°经线以东的经度为东经D.最大的经度是360°6.(1分)下列纬线中,由长到短排列的是()A.90°S,60°S,30°N,60°NB.90°N,60°S,30°N,60°NC.90°N,30°S,60°S,90°SD.30°S,60°S,80°N,90°S7.(1分)下列有关东、西半球及其界线的描述,正确的是()A.B.C.D.8.(1分)0°经线和0°纬线的交点位于()A.北半球B.南半球C.东半球D.西半球9.(1分)某地点的东面是东半球,西面是西半球,南面是南半球,北面是北半球.则该点的位置为()A.160°E,0°B.160°E,60°SC.160°W,30°SD.20°W,0°10.某地某日出现了一种灾害性天气﹣﹣﹣龙卷风,龙卷风始发地A及运动方向如图所示。

云南省剑川甸南一中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纯word解析版)人教新课标

云南省剑川甸南一中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纯word解析版)人教新课标

2013-2014学年云南省剑川甸南一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1、下列关于地球形状的描述,正确的是()A.天圆地方B.天如斗笠,地如覆盘C.地球是正圆形的D.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人们通过从宇宙空间发回的地球卫星照片,就能看清地球的真实形状,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并不是一个规则的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故D符合题意.考点:本题考查地球的形状.2、本初子午线是( )A.东西两半球的分界B.东经与西经的分界C.计算纬度的起始线D.欧亚两洲的分界【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初子午线是一条特殊的经线,其经度是0°,该线以东是东经,以西是西经,本初子午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故B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经纬线的特点.3、甲、乙两地同在30°N纬线上,甲地的经度是20°E,乙地的经度是20°W,则甲地在乙地()A.正南B.正北C.正东D.正西【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画出经纬网,甲乙在同一纬线上,并且甲在乙的正东方向.故选项C符合题意.考点:本题考查地图上的方向.4、当120°E是正午的时候下列处于午夜时分的是()A.0°经线B.60°W经线C.60°E经线D.180°经线【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晨昏圈把它所通过的纬线圈分成昼弧和夜弧,昼弧与夜弧的长短可表示该纬线圈昼夜长短的状况.由于地球在公转过程中,不停地以1个太阳日为周期的自转,晨昏圈在地面上不断地移动,其周期也为1个太阳日(24小时),从而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地球公转过程中各纬线圈上昼弧与夜弧的长度不断地发生变化,从而产生了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北半球的春分日、秋分日,晨昏圈同某一经线圈相重合,全球各地昼弧与夜弧等长,即昼夜平分.所以,当120°E处于正午时,相对的经线60°W为午夜时分,故B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地球上五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5、一个人要想在最短时间内跨越所有的经线,他应选择的地点是()A.0°纬线上B.0°经线上C.北纬80 D.南极点【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经线是连接北极和南极,并且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也就是说所有的经线的两端都是南北极点;要想在最短的时间内跨越所有的经线,选择的地点应是南北极点,四个选项中D符合题意.考点:本题考查经线的特点.6、下面四幅图中, 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地球绕着地轴自西向东转动叫自转,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考点:本题考查地球的运动.7、下列四幅地图的图幅大小相同,其中比例尺最小的是()A.世界地图B.中国地图C.福建省地图D.漳州市地图【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图幅相同的几幅地图,比例尺越大,表示内容越详细,范围越小;反之,比例尺越小,表示内容越简略,范围越大.据此完成本题.故A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地图的阅读.8、仔细观察,你发现地球仪上没有表示出来的事物是()A.赤道B.地球公转轴C.极点D.经线和纬线【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地球相对太阳位置发生改变,是地球在公转;地球相对地轴位置也在变化,是地球在自转,地球仪是表示地球自转和地球本身特点的工具,故B 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地球和地球仪.9、关于我国首都北京(40°N116°E)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北半球,中纬度B.位于东半球,高纬度C.位于西半球,中纬度D.位于南半球,高纬度【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东半球的经度范围为20°W→0°→160°E,西半球的经度范围为160°E←180°←20°W;南北半球和南北纬度的划分都是以赤道(0°纬线为界),赤道以北的属北纬,用符号“N”表示,所有的北纬都在北半球,赤道以南的属南纬,用符号“S”表示,所有的南纬都在南半球;低纬度的范围为0°-30°,中纬度的范围为30°-60°,高纬度的发范围为60°-90°;故A符合题意.考点:本题考查半球的划分.10、在经纬网中有两条经线和一条纬线是不用标注东西经或者南北纬它们是( )①0°经线②0°纬线③180°经线④20°经线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地球上的0°纬线(又称赤道),0°经线(又称本初子午线),180°经线在经纬网中只有一条,而20°经线有两条(东经20度和西经20度),故B正确.考点:本题考查重要经纬线的特点.11、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沿任何一条经线北行,均能回到原地B.通过地球仪表面任何一点都只有一条经线C.全球所有的经线都不等长D.除赤道和极点以外,相同纬度的纬线都有两条【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所有经线在南北两极相交,离开北极是向南行,方向改变了,才能回到原地;原叙述错误,故A不符合题意;人们为了便于区分各条纬线和经线,都给他们标注了不同的度数,这样才能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任一点的坐标;故B符合题意;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原叙述错误,故C不符合题意;除赤道外,相同纬度的纬线都有两条,如30°N、30°S,极点也有南北两极;原叙述错误,故D不符合题意.考点:本题考查经纬线的特点.12、地球的公转产生了( )A.四季的变化B.昼夜长短C.昼夜更替D.昼夜【解析】试题分析: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公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产生的现象是季节的变化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等.考点:本题考查地球的运动.13、在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A.1/50000 B.五十万分之一C.1/5000000 D.一百万分之一【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比例尺大小判定的规则:分子相同的情况下,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故C正确.考点:本题考查比例尺的特点.14、若要使房子周围的门窗都朝南,房子只能建在()A.赤道上B.北极点上C.南极点上D.本初子午线上【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在北极点上,只有一个方向:向南.因此,要使房子四面都朝南,只能建在北极点上,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经纬线的特点.15、在同纬度的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偏西的地点( )A.先看到日出B.后看到日出C.时刻晚D.时刻相同【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地球绕地轴不停的自西向东旋转叫自转.在地球自转的过程中,同纬度的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产生了时间的差异.考点:本题考查地球的运动.16、当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正午太阳升得最高,白昼时间最长,黑夜时间最短的一天是()A.3月21日前后B.6月22日前后C.9月23日前后D.12月22日前后【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结合题意,“北半球白昼时间最长,黑夜时间最短”是在夏至日这天(即6月22日前后).考点:本题考查地球的公转.17、下列节日中,北京的昼长比夜长短的是()A.“五一”劳动节B.“六一”儿童节C.“八一”建军节D.元旦【解析】试题分析: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过程,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有规律的移动.太阳直射点在春分(3月21日前后)和秋分(9月23日前后)时直射赤道,此时昼夜平分,当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时,北半球是夏至日(6月22日前后),这一天昼最长夜最短;当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时,北半球是冬至日(12月22日),这一天昼最短夜最长,选一个北京的昼比夜短的节日,就看哪个节日离冬至这天最近即可.故D符合题意.考点:本题考查地球的公转.18、我国某地有一口井,每年只有1天有阳光直射井底的现象,该地的纬度和该天日期搭配正确的是()A.23.5°S—冬至日B.23.5°S—夏至日C.23.5°N—冬至日D.23.5°N—夏至日【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地球绕太阳公转过程中,太阳光的直射点有规律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也随之有规律的变化着;由题意“我国某地”“每年只有1天有阳光直射现象”可得知我国是处于北半球上,故AB不符合题意;当太阳光直射北半球的北回归线(23.5°N)时,是在夏至日这天.故C不符合题意.考点:本题考查地球的公转.19、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约为8844米,世界陆地最低处死海低于海平原约400米,两地的相对高是()A.9048米B.8448米C.8852米D.9244米【答案】【解析】试题分析: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为8844米,死海湖面在海拔-400米,二者的相对高度就是二者海拔高度的差,即8844米减去-400米,就等于9244米,其算式是:8844-(-400)=9244(米),故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海拔和相对高度.20、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战争爆发了,小明想知道伊拉克在哪里,他应该查找()A.世界政区图B.世界地形图C.世界气候图D.世界人口图【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地图的家族非常庞大,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不同的地图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要想了解一个地区的位置,应该查阅政区图,想知道一个国家的位置就要查阅世界政区图,故选A.考点:本题考查地图的阅读.21、南极的纬度是。

人教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同步练习(解析)

人教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同步练习(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同步练习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1.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形类型是()A. 高原B. 平原C. 盆地D. 丘陵【答案】C【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解析】【分析】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丘陵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

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辽阔。

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

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荡,边缘比较陡峻。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陆地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属于记忆类知识点,对比记忆五种地形的特点效果较好。

2.关于等高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在山脊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B. 在山谷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C. 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地面坡度小D.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地面坡度小【答案】D【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解析】【分析】在等高线地图中根据等高线不同的弯曲形态,可以看出地表形态的一般状况。

A.在山脊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故A错误;B.在山谷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故B错误;C.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地面坡度大,故C错误;D.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地面坡度小,故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外向内增高的为山顶;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内向外增高的为盆地;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的为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两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

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3.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我国陆地最低的地方吐鲁番盆地在海平面以下155米,两地相对高度是()A. 8689米B. 8999米C. 8686米D. 8996米【答案】B【考点】地面高度的表示方法【解析】【分析】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我国陆地最低的地方吐鲁番盆地在海平面以下155米,两地相对高度是:8844米﹣(﹣155)米=8999米.故选:B.【点评】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海拔;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4.表示陆地上地势由低到高的变化正确的是()A. 绿色→黄色→褐色B. 绿色→褐色→黄色C. 黄色→绿色→褐色D. 褐色→黄色→绿色【答案】A【考点】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解析】【分析】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原,褐色表示高山.因此表示陆地上地势由低到高应该是平原、高原、山地,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地势由低到高的变化是绿色→黄色→褐色.故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图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着上深浅不同的褐色、黄色、绿色、蓝色等颜色,以鲜明的表示地面和海底起伏的形态,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5.下列地形类型中,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地表峰峦起伏、坡度较陡的是A. 盆地B. 山地C. 丘陵D. 高原【答案】B【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解析】山地,是指海拔在500米以上的高地,起伏很大,坡度陡峻,沟谷幽深,一般多呈脉状分布,丘陵是指是指地球表面形态起伏和缓,绝对高度在500米以内,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由各种岩类组成的坡面组合体,盆地为中间低四周高,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米以上,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比较完整的大面积隆起地区称为高原。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试题及答案全套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试题及答案全套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试题及答案全套第一章地球和地图一、选择题1.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世界陆地最低的地方——死海,在海平面以下400米,两处的相对高度是( )A. 8444米B. 12440米C. 9244米D. 9000米2.比例尺A是1:1000,B是1:100,那他们的大小是()A. A>BB. A<BC. A=BD. 不知道3.下列图例中表示长城的是()A. B. C.D.4.要想了解世界各国的分布情况,可以查阅的地图是()A. 世界政区图B. 中国政区图C. 世界交通图D. 世界旅游图5.下列不属于地图三要素的一项是()A. 比例尺B. 方向C. 图幅D. 图例6.国际上习惯用哪个经线圈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A. 20°E和160WB. 20°W和160°EC. 0°和180°D. 20°E和20°W7.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A. 0°经线和180°经线B. 20°E和160°WC. 0°经线和0°纬线D. 20°W和160°E8.绘制一张学校平面图,采用下列哪一种比例尺最适合()A. 1∶1000B. 1/300000C. 1∶5000D.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千米9.下列四幅地图,图幅大小相同,则比例尺最小的是()A. 中国地图B. 亚洲地图C. 安徽地图D. 亳州地图10.下列地点中,属于西半球和南半球的是()A. 19°W,10°SB. 5°W,40°SC. 160°W,30°ND. 140°W,35°S11.划分地球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界线分别是()A. 赤道、0°和180°经线B. 北纬30°纬线、20°E和160°W经线C. 0°纬线、20°W和160°E经线D. 赤道、20°E和160°W经线12.下列关于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 所有的纬线等长B. 所有的纬线都是半圆C. 所有的纬线都指示南北方向D. 从赤道向两极,纬线越来越短13.同样图幅的四幅地图,比例尺最小的应该是A. 雅安市区划图B. 四川省区划图C.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划图D. 世界政区图14.宜兴龙池山海拔488米,风景独特,为江苏省森林自然保护区,一批登山爱好者欣然前往,请问下列那幅图可以帮助登山者最为直观地了解龙池山地形的高低起伏状况()A. 地形剖面图 B. 分层设色图 C. 等高线地形图 D. 政区图15.在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的地方表示()A. 海拔高B. 坡度陡C. 坡度缓D. 海拔低16.下列地形类型中,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地表峰峦起伏、坡度较陡的是A. 盆地B. 山地C. 丘陵D. 高原17.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的地形为()A. 平原B. 高原C. 山地D. 丘陵18.某同学从图中得到以下信息,其中不正确的是()A. 甲的海拔可能是650米B. 甲在丙的西北方向C. 下雨天,丁处汇集雨水D. 乙处适合攀岩19.若该图三条线为等高线,且a>b>c,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甲地可能形成河流B. 乙位于山谷C. 甲乙两地海拔相等D. 甲位于山脊20.读我国东部季风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游人站在哪个位置能清晰观察到“鞍部”地形?()A. 甲B. 乙C. 丙D. 丁二、综合题21.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序号甲的经纬度:甲(经度):________;(纬度)________。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同步练习(解析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同步练习(解析版)

人教版2019-2019学年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同步练习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1.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形类型是()A. 高原B. 平原C. 盆地D. 丘陵【答案】C【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解析】【分析】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丘陵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

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辽阔。

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

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荡,边缘比较陡峻。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陆地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属于记忆类知识点,对比记忆五种地形的特点效果较好。

2.关于等高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在山脊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B. 在山谷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C. 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地面坡度小D.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地面坡度小【答案】D【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解析】【分析】在等高线地图中根据等高线不同的弯曲形态,可以看出地表形态的一般状况。

A.在山脊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故A错误;B.在山谷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故B错误;C.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地面坡度大,故C错误;D.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地面坡度小,故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外向内增高的为山顶;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内向外增高的为盆地;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的为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两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

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3.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我国陆地最低的地方吐鲁番盆地在海平面以下155米,两地相对高度是()A. 8689米B. 8999米C. 8686米D. 8996米【答案】B【考点】地面高度的表示方法【解析】【分析】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我国陆地最低的地方吐鲁番盆地在海平面以下155米,两地相对高度是:8844米﹣(﹣155)米=8999米.故选:B.【点评】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海拔;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4.表示陆地上地势由低到高的变化正确的是()A. 绿色→黄色→褐色B. 绿色→褐色→黄色C. 黄色→绿色→褐色D. 褐色→黄色→绿色【答案】A【考点】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解析】【分析】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原,褐色表示高山.因此表示陆地上地势由低到高应该是平原、高原、山地,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地势由低到高的变化是绿色→黄色→褐色.故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图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着上深浅不同的褐色、黄色、绿色、蓝色等颜色,以鲜明的表示地面和海底起伏的形态,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5.下列地形类型中,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地表峰峦起伏、坡度较陡的是A. 盆地B. 山地C. 丘陵D. 高原【答案】B【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解析】山地,是指海拔在500米以上的高地,起伏很大,坡度陡峻,沟谷幽深,一般多呈脉状分布,丘陵是指是指地球表面形态起伏和缓,绝对高度在500米以内,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由各种岩类组成的坡面组合体,盆地为中间低四周高,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米以上,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比较完整的大面积隆起地区称为高原。

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章节测试习题

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1.【答题】成都市海拔约500米,我国新疆吐鲁番盆地海拔为-155米,那么吐鲁番盆地比成都市低多少米?()A.350B.655C.555D.-350【答案】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图。

【解答】海拔高度也称绝对高度,就是某地与海平面的高度差,通常以平均海平面做标准来计算;相对高度是指两个地点的绝对高度之差。

表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的起点是不固定的。

成都市海拔约500米,我国新疆吐鲁番盆地海拔为-155米,那么吐鲁番盆地比成都市低500-(-155)=655米,故本题选B。

2.【答题】图中表示山脊的是()A. B.C. D.【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山脊的地形知识。

【解答】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选D。

3.【答题】用等深线表示海底起伏,某处等深线密集,说明该处()A.平坦B.陡峭C.起伏和缓D.为海底盆地【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答】等深线是深度相等的各相邻点的连线.在水深分布图上,深度相等点的连线.在等深线上标注的数字为该等深线距海平面的距离.在地形图上,等深线可表示海洋或湖泊的深度,海底或湖底地形的起伏.等深线越密集表示海底坡度越大,选B。

4.【答题】读海底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目前,开发海洋资源,如采油、捕鱼、航运等,主要在海底的哪种地形进行()A.大陆架B.大陆坡C.洋盆D.海沟【答案】A【分析】本题是对海底的地形知识考查。

【解答】从海底地形剖面示意图看出,陆地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坡度较缓,为大陆架,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为大陆坡,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为海沟,海底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大陆架上。

5.【答题】下列四幅图(单位:米)中,点P分别表示()A.山峰、山谷、山脊、鞍部B.鞍部、山峰、山脊、山谷C.山峰、山脊、山谷、鞍部D.山谷、山脊、鞍部、山峰【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答】依据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部位的判读,读图分析可得,四幅图中,点P分别表示的地形名称为山峰、山脊、山谷、鞍部.依据题意,选C.6.【答题】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颜色的地区表示的地形类型一般是()A.高原B.山地C.平原D.赤道【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判读【解答】在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表示低山丘陵,棕褐色表示高山和高原,白色表示雪山。

2019-2020学年福建省莆田市七年级(上)第一次质检地理试卷(解析版)

2019-2020学年福建省莆田市七年级(上)第一次质检地理试卷(解析版)
7.
【答案】
B
【考点】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
【解答】
地球上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29%,地球表面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2.
【答案】
B
【考点】
海拔和相对高度及其估算
【解析】
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海拔;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
【解答】
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计算两地相对高度是:8844米﹣(﹣154)米=8998米。
A.8690米B.8998米C.10000米D.8000米
3.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五种,即()
A.平原、高原、山地、沙漠、盆地
B.沼泽、高原、山地、山坡、冰原
C.沼泽、高原、山地、沙漠、盆地
D.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4.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是()
A.格陵兰岛B.台湾岛C.冰岛D.海南岛
5.纬度最高的大洲是和大洋是()
2019-2020学年福建省莆田市七年级(上)第一次质检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1.地球上陆地与海洋的比例大致为()
A.各占一半B.四分之三是陆地
C.三分之一是海洋D.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2.珠穆朗玛峰最高处海拔8844米,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154米,两地的相对高度为()
(3)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_带和________带,有阳光直射的是________带。

珠穆朗玛峰884443米吐鲁番盆地海平面

珠穆朗玛峰884443米吐鲁番盆地海平面

(1)相反意义的量是成对出现的,单独一个量不成为相 反意义的量。
(2)与一个量成相反意义的量不止一个,如:与上升2m 成相反意义的量就很多,如:下降1m,下降0.2m,……
(3)相反意义的量包含两个要素:一是它们的意义要相 反;二是它们都具有数量。如:前进8m与前进5m,上升 与下降都不是相反意义的量;因为前者意义相同,后者缺 少数量。
• 如果80m表示向东走80m,那么-60m 表示 向西走60. m
• 如果水位升高3m时水位变化记作+3m,那么
水位下降3m时水位变化记作 -3 m,水 位不升不降时水位变化记作 0 m.
• 月球表面的白天平均温度零上126°C,
记作 +126 °C,夜间平均温度零下 150°C, 记作 -150 °C.
问问题题21::在那上么面在这实段文际字生中活,出中现仅了有你所整熟数悉和 分的类数哪吗够几? 类用数吗字??你你能能将举以例前说所学明数吗字?进行分
如图表示某一天我国5个城市的最低气温。
问题(一)
在生活、生产、科研中,经常遇到数的表示与数 的运算的问题。例如,
1、天气预报2010年9月某天哈尔滨的温 度为 -3~3。C,它的确切含义是什么?这 一天北京的温差是多少?
净胜球数与排名顺序:两队比赛,积分高的 队排名在前;两队积分相同,净胜球多的队排名 在前;两队积分,净胜球都相同;进球多的队排 名在前;
问题(三)
3、某机器零件的长度设计为100mm,加 工图纸标注的尺寸为100± 0.5( mm)这 里± 0.5代表什么意思?合格产品的长度 范围是多少?
这里出现了一种新数: -3 表示零下3摄氏度, -2 表示净输2球, -0.5 表示小于设计尺寸0.5mm

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竞赛初赛试题及答案

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竞赛初赛试题及答案

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竞赛初赛试题及答案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竞赛初赛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正确得1分,多选、选错不得分)1. 大陆漂移学说的主要创立者是:A. 赫斯B.迪茨C.魏格纳D.麦肯齐2. 断裂两侧的岩块没有发生明显的位移构造称为:A.褶皱B.节理C.断层D.不整合3. SiO2 含量为45%53%的火山岩称为:A.酸性火山岩B.中性火山岩C.基性火山岩D.超基性火山岩4. 中级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是:A.板岩B.千枚岩C.片麻岩D.麻粒岩5. 哪种岩石的岩浆可能源于地壳?A.玄武岩B.花岗岩C.辉长岩D.橄榄岩6.根据威尔逊旋回,大洋演化到成年期阶段典型代表是: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7.下列哪种岩石是酸性侵入岩:A.橄榄岩B.辉长岩C.闪长岩D.花岗岩8. 全球板块划分种属于7大板块的有:A.菲律宾板块B.南极州板块C.阿拉伯板块D.加勒比板块9.下列的哪一种岩石与其他岩石不属于同一类?A. 灰岩B.凝灰岩C.泥灰岩D.白云岩10.变质作用的决定因素不包括:A.温度B.压力C.时间D.流体11.具有菊石型缝合线类型的菊石最早出现于哪个时代?A. 泥盆纪B. 石炭纪C. 二叠纪D. 三叠纪12. 中生代以来海洋中的珊瑚属于何种珊瑚?A. 日射珊瑚B. 四射珊瑚C. 六射珊瑚D. 床板珊瑚13. 关于地球系统的辐射收支,以下哪些是正确的?A. 太阳表面和地球表面都辐射可见光B. 由太阳表面辐射的短波辐射全部被地球系统吸收C. 地球大气的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吸收太阳的短波辐射,使地表增温第1页D. 云、雪、冰川、沙漠可以有效地反射太阳辐射14. 下列关于云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A. 卷云、卷积云、卷层云属于暖云(只包含液态水的云)B. 层云、层积云属于冷云(包含冰的云)C. 积雨云中既有液态水也有冰D. 大气中存在的最冷的液态水是0o C15.下列关于空气污染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A. 夏季陆地上近地面空气中的臭氧,常在半夜达到一天的最高值B. 边界层稳定且湿度较大时,有利于二次气溶胶生成C. 臭氧可以吸收紫外线,所以大气中的臭氧多多益善D. 稳定边界层有利于污染物向上扩散16.天气图的主要用途是:A. 分析局地大气的温-湿廓线B. 分析中高纬度的天气过程,但不宜用于热带天气的分析C. 分析6小时以内的临近预报D. 同时用于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17.龙卷风的产生需要如下条件:A. 台风提供的充足水汽B. 阻塞高压前带来的冷空气C. 强雷暴或超级单体附近的风剪切、强对流、和涡旋环境D. 超强科氏力所提供的向心力18.诸如CO2、CH4之类的温室气体,之所以具有温室效应,是因为:A. 多原子分子的不稳定分子键的振动B. 双原子分子具有稳定的共价键C. 碳原子本身具有吸收长波辐射的特性D. 碳原子本身具有吸收短波辐射的特性19.地球形成早期,太阳亮度只有今天的70%,对当时地球气候的描述正确的是:A. 地球气候寒冷,冰川充分发育并向赤道扩张,在元古代首尾形成两次“冰雪地球”B. 地球气候炎热,主要是因为地球内部热源,即地核在地球形成初期活动剧烈C. 地球气候冷暖不定,振幅很大,主要是因为地球自转速度较慢(昼夜温差大),且地轴倾角较大(冬夏温差大)D. 地球气候炎热,主要是因为火山喷发出大量的CO2,弥补了太阳亮度的不足20.最近80万年来,地球气候呈现以10万年为周期的“冰期-间冰期”旋回,其原因是:A. 热盐环流理论,即深层大洋的缓慢洋流的强和弱影响了地球热量的经向输送B. 米兰科维奇理论,即轨道要素决定了地球接受到的太阳辐射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第2页C. 海洋的冷暖决定了CO2的吸收和排出,CO2又进一步通过温室效应调节地球温度D. 极地冰雪与短波辐射之间的正反馈过程21. 造成天气灰霾的最主要原因是大气中何种成分增多?A.二氧化硫;B.氮氧化物;C.PM2.5;D.PM1022. 在污染大气中,哪种污染物既可能是一次污染物,也可能是二次污染物?A.臭氧;B.二氧化氮;C.氟化氢;D.硫化氢23.因受海陆位置、水汽来源、地形条件等因素影响,我国水资源在空间分布上可大致划分为几个地带?A.3;B.4;C.5;D.624. 钓鱼岛诸岛所在海区为:A.黄海;B.南海;D.渤海25. 赤潮发生的物质基础和首要条件是:A.气候异常;B.海水富营养化;C.温度异常;D.光照适宜26. 赤道海区盐度低的主要原因是:A. 降水量大于蒸发量B. 降水量小于蒸发量C. 附近有寒、暖流经过D. 赤道附近生物比较多27. 通常情况下,北半球海洋中的水都是以什么方向流动?A. 顺时针B. 逆时针C. 有时顺时针,有时逆时针D. 无特定方向28. 钓鱼岛诸岛所在海区为:A. 黄海B. 南海D. 渤海29. 北半球,热带气旋的旋转方向是?A. 顺时针B. 逆时针C. 由生产时间决定D. 由其强度决定30. 关于地球内部结构和物理性质,以下几种说法中最不正确的是?A. 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B. 压力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C. 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D. 密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31. 台站震中距与以下哪一项无关?A. 震中位置B. 震源深度C. 台站位置D. 震源位置第3页32. 地震面波的频散特征指的是什么?A. 它的振幅在地表最大,随深度增加而减小B. 它的传播速度比体波小C. 它的不同频率成分传播速度不同D. 它的频带宽、传播距离远33. 远震地震图主要包括纵波、横波和面波,一般情况下哪一种类型波速度最小?A. 纵波B. 横波C. 面波D. 都有可能34.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约为8844米,在它的顶峰观测到的重力值和海拔0米海平面处观测到的重力值相比,大约相差多少?A. 增加2.7%B. 相同C. 减小27%D. 减小2.7%35. 相较于金星的大气,造成火星完全不同的大气特征原因是:A.温室效应失控B.因质量远低于地球,火星脱气产生CO2速率低于逃逸率,导致大气层变薄并冷却C.火星不能从内部排出CO2D.火星距离太远太远,不可能存在液态水36. 两台光学望远镜的口径分别是25cm和1m。

商务星球版 地理七年级上册期末知识点复习综合讲练 专题06 地形图的判读(解析版)

商务星球版   地理七年级上册期末知识点复习综合讲练   专题06 地形图的判读(解析版)

专题06 地形图的判读知识概括1.海拔是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也称作绝对高度。

相对高度是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2.地球表面各种各样的形态,总称地形。

常见的地形有平原,高原,山地,平原和盆地等。

3. 在地图上,将海拔相同各点连接成的线叫做等高线,用等高线表示高低起伏的地图叫做等高线地图。

将水域中深度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叫做等深线。

4.不同地形的等高线特点:山峰:中间高,中间低,等高线闭合。

陡崖:等高线重叠在一起。

鞍部:两个山峰之间的低地为鞍部。

山脊:中部高,两边低,等高线向低处突出。

山谷:两边高,中间低,等高线向高处凸出。

缓坡、陡坡:坡度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坡度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

5.分层设色地形图:在分成设色图上绿色表示平原。

综合训练一.选择题(共10小题)1.读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下列关于该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村位于乙村的北方B.乙村的海拔比甲村高C.丙河流自东南向西北流D.甲、乙两村相距约20千米【分析】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判断方向,指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为北向。

【解答】解:读图可知,图中有指向标,根据指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为北向判断,甲村位于乙村的正北方向;故A正确。

乙村的海拔在700米~800米之间,甲村的海拔在900米~1000米之间,乙村的海拔比甲村的海拔低;故B错误。

丙河流自西向东流;故C错误。

甲、乙两村的图上距离为2.5厘米,其实地距离为2.5厘米×100000=2.5千米;故D错误。

根据题意。

故选:A。

2.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为8844.43米,著名的死海的海拔为﹣400米,两点间的相对高度是()A.4844.43米B.9244.43米C.8840.43米D.8444.43米【分析】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解答】解: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为8844.43米,死海湖面在海拔﹣400米,二者的相对高度就是二者海拔高度的差,即8844.43米减去(﹣400)米,就等于9244.43米,其算式是:8844﹣(﹣400)=9244.43米。

初一地理地图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地理地图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地理地图试题答案及解析1.外出旅游最常用的地图有()①导游图②地形图③政治地图④交通图A.②③B.③④C.①④D.①②【答案】C【解析】导游图就是指在各大景区的门口或者在景区门口显眼处的景区指示图,有的景区,在景区内的各个景点也有,告诉旅游者的位置在哪里,这样方便旅游者浏览景区;交通图里有详细的路名,公共交通车次,以及名胜古迹和城市知名建筑,并且方便旅游者查找相关信息.该类型的地图是人们外出旅游时常带的地图,为了更好的方便外出旅游,应选用的地图是导游图和交通图.,故选C.【考点】本题考查电子地图和影像地图.2.下列常用图例符号中,错误的是()【答案】B【解析】不同的地图上,图例有时不同,看地图时必须先熟悉一下图例,选项B表示水库,故B错误。

【考点】该题考查图例的识别。

3.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死海湖面在海拔-400米,两地相对高度是()A.8444米B.9244米C.8999米D.-9244米【答案】B【解析】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为8844米,死海湖面在海拔-400米,二者的相对高度就是二者海拔高度的差,即8848米减去-400米,就等于9248米,其算式是:8844-(-400)=9244(米)。

【考点】该题考查相对高度的计算。

4.比例尺较大的地图表示的()A.范围较小B.范围较大C.内容较少D.内容较略【答案】A【解析】比例尺的应用规律,在图幅大小相同的情况下,实际范围越大所用的比例尺越小,反之,实际范围越小,所用的比例尺越大。

【考点】该题考查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

5.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某个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

【答案】海拔相对高度【解析】如果地面某个地点与海平面比较,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我们叫海拔;如果地面某个地点与地面另一个地点比较,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我们叫相对高度。

【考点】该题考查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6.下列关于等高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等高线是均匀分布的,处处等距B.同一幅等高线图上坡缓的地方,等高线密集C.等高线的数值中间大周围小则表示盆地D.同一幅等高线图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答案】D【解析】等高线是指高程相等的各点连线,地形的陡缓不同,等高线的密度不同,同一幅地形图,等高距相同,A错;等高线具有“密陡疏缓”的特征,同一幅等高线图上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B错,D正确;等高线的数值中间大周围小则表示山地,等高线的数值中间小周围大则表示盆地,C错故本题选D。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世界的地形课堂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世界的地形课堂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课堂同步检测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三节世界的地形巩固基础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吐鲁番盆地最低处海拔-155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A.8789千米B.8699米C.8999米D.11103米2.下列关于地形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A.平原与高原的共同点是地面起伏较小B.山地与丘陵的共同点是海拔多在500米以上C.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一定是平原D.相对高度小,而绝对高度大的地形是平原3.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A. 亚洲的喜马拉雅山脉B.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C.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D.中国的大兴安岭4.右图中A、B两地的相对高度是()A.150米 B.200米C.300米 D.400米5.下列关于丘陵的描述,正确的是()A.海拔高,但相对高度小B.按一定走向有规律地分布C.峰峦起伏,坡度陡峻D.海拔低,起伏较小,坡度和缓6.某种地形是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较缓,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内。

这种地形是()A.洋盆B.大陆架C.大陆坡D.海沟7.海拔较高,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边缘比较陡峭的广大地区,称为()A.山地B.平原C.高原D.丘陵8.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和最低的大洲分别是()A.亚洲、欧洲B.南极洲、欧洲C.南极洲、大洋洲D.亚洲、大洋洲9.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重合的地方所代表的地形是()A.山地B.盆地C.缓坡D.陡崖10.关于等高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等高线的高度是相对高度B.等高线闭合的地方一定是山顶C.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就陡D.等高线向高出凸出的地方是山脊11.下列地图中,能够最直观地表示地势高低起伏状况的是()A.等高线地形图 B.地形剖面图C.分层设色地形图 D.平面示意图12.下列组合正确的是()A.亚马孙平原—东半球 B.刚果盆地—非洲C.巴西高原—最高的高原 D.科迪勒拉山系—亚洲13.读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的海拔高度是200米B.乙地的海拔高度是100米C .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200米D .甲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300米二、非选择题14.请将下列相关内容连线:A .海拔较低、地面平坦、起伏较小 ①山地B .海拔500米以上,坡度较陡、地面崎岖 ②丘陵C .海拔较高、起伏较小、边缘陡峻 ③平原D .海拔较低、崎岖不平,相对高度低于200米 ④高原15.根据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五种地形的特点及它们的联系与区别,填出其他四种地形的名称。

初一地理试卷附答案解析

初一地理试卷附答案解析

初一地理试卷附答案解析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xxx 分钟;出题人:xxx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 )A .甲→乙→丙B .甲→丙→乙C .乙→丙→甲D .丙→乙→甲2.关于图中的海峡叙述,正确的是( )A .纬度最低的海峡是图中的①B .目前建有海底隧道的海峡是图中的②C .位于西半球的海峡是图中的③D .四个海峡中运输最不繁忙的是图中的④ 3.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海洋是A .大西洋B .太平洋C .北冰洋D .印度洋 4.近年来,全球气温有明显变暖的趋势,原因是( )A .太阳辐射增强B .海洋影响增大C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多D .各地降水量减少5.下列不属于四大地理区域中同一区域的是()A.新 B.甘 C.内蒙古 D.鲁6.我国的气候特点之一是雨热同期,是指在哪个季节降水和热量都丰富?()A.春 B.夏 C.秋 D.冬7.2012年“核安全峰会”于3月26日~27日在韩国首尔举行,来自50余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最高领导人出席了峰会。

到目前为止,拥有核武器研制技术的国家分别有美国、俄罗斯、中国、英国、法国、印度、以色列、巴基斯坦和朝鲜。

其中,位于东亚的国家有()A.俄罗斯、中国B.印度、巴基斯坦C.中国、朝鲜D.中国、朝鲜、以色列8.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是8844米, 攀登珠峰的大本营的海拔高度是5200米,峰顶与大本营的相对高度是A.8844米 B.3644米 C.5200米 D.14044米9.俄罗斯下列矿产地中,盛产铁矿的是A.库尔斯克B.第二巴库C.库兹巴斯D.秋明10.在1:500000的地图上,实地距离为40千米的两地图上距离是:A.4厘米B.5厘米C.8厘米D.12.5厘米二、判断题11.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是北美洲的格陵兰岛。

初一地理地图试题

初一地理地图试题

初一地理地图试题1.比例尺是个分式,分母大的比例尺。

【答案】比例尺小【解析】因为比例尺是个分式,所以,在分子相同的情况下,分母越大的分式,分数越小,故分母大的比例尺小。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比例尺大小的比较。

2.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2分)(1)A点的海拔高度是米。

AD两点的相对高度是米。

(2)B处的地形部位是。

C处的地形部位是。

(3)图中甲、乙是两处村落,甲村落位于乙村落的方向;若甲、乙两村落图上相距5厘米,那么,两村落的实地距离是千米。

【答案】(1)700米,400米(2)鞍部,山谷(3)西北 10【解析】(1)A位于700米的等高线上,所以A的海拔是700米,D位于300米等高线上,所以D的海拔是30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700-300=400米,故A点海拔700米,AD相对高度是400米。

(2)两个山峰之间的低地为鞍部,故可判断B为鞍部,中间高,两边低,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山谷,故可判断C为山谷,故B是鞍部,C是山谷。

(3)图中没有指向标,按照一般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理,判断甲位于乙的西北方向,根据比例尺的定义: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除以实际距离,可以计算出两村的实际距离是10千米。

【考点】本题考查了等高线的实际应用。

3.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为8844米,世界陆地最低的地方死海在海平面以下40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A.9244米B.8444米C.8852米D.9044米【答案】A【解析】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为8844米,死海湖面在海拔-400米,二者的相对高度就是二者海拔高度的差,即8848米减去-400米,就等于9244米,其算式是8844-(-400)=9244(米)。

【考点】该题考查海拔和相对高度及其估算。

4.地图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图例方向比例尺【解析】地图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

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是地图的基本要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海拔
)
B.相对高度
C.两地之间的高度差
D.相对高差
2.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陆地表面最低点 _ 死海湖面为 400米,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是( B ) A.8448.13米 B.9244.43米 C.8848.13米D.8808.13米 3.海拔在500米以上,地表起伏较大的地形是( A.平原 B.丘陵 C. 盆地
200米 300米
山脊——
(山的高处像兽类的脊 梁骨似的高起部分)
等高线向低处凸出 的地点的连线
山谷—— 等高线表现为向高 处凸出(低处凸向高 处的地点连接起来 )
鞍部—— 两山峰之间的低地
陡崖—— 等高线重叠在 一起
辨认地形部位,我最棒!!
A 山峰
300米 200米
山脊 鞍部
200米 100米 200米 100米
D

D.山地
第三关:
请同学们用手中的橡皮泥,参照屏幕 上的等高线地形图,发挥你们的才艺自制 地形模型。
山脊
300米 200米 400米鞍部
等 高 线 密 集 坡 度 陡 峻
我发现 我快乐 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陡缓
有什么关系?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山 峰
山峰 山 脊 山 谷
鞍部
陡崖
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地形部位各是怎么表示的?
山峰
山峰
山峰— 闭合等高线的 最内层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 高线呈闭合状,其中心位置 的地形一定是山峰吗?
100米
B
C
D
陡崖
200米 100米
E
山谷
200米 100米
在九九重阳节,小明和他的爷爷 去登山旅游。爷孙俩关于登山路线产 生分歧,请你帮他们分析一下,哪一 条线路上山最省力?为什么? A B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 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呢?的陆地表面是由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和平原等共同构成。
盆地:
四周高,中间低,内部较平坦, 海拔没有一定标准。
丘陵:
海拔在200—500米之间,相对高度 小,坡度和缓。
山地:
海拔一般 在500米以上, 坡度较陡,崎 岖不平、呈条 带状分布。
平原:
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 广阔平坦。
高原:
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起伏和缓。
第二站:我会看
连连看
130米
130米 130米 120米 120米 110米
110米
130米
120米 120米 120米 120米
110米 110米 100米
100米
100米
100米
100米
等高线: 地图上海拔相等的点连接 成的线。
等高线绘制
切口
等高距
100 110
120
120 130
等 高 线 地 形 图
等 高 线 稀 疏 坡 度 平 缓
海拔高低
较高(500m以上) 很低一般在(200米以下) 较低(500m以下) 较高(500m以上) 没一定标准
探 索 地表起伏特征 无 峰峦起伏,坡度陡峻 限
平坦广阔
丘陵
高原
起伏不大,坡度和缓
地面坦荡或起伏 不大,边缘陡峻 四周高,中间低
盆地
快 乐 无 边
第二关:
1.等高线地图中的“高度”指 A (
欢迎走进地理乐园
“探索无限 快乐无边”
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为8844米, 可是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人们看她只不 过4000多米高,这是为什么?
海拔与相对高度
第一站:我会算
海拔
B
100米
A
200米
300米
海平面
相对高度 : 地面上某地点高出 海拔: 地面上某地点高出
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