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辩科社复习提纲.ppt
自然辩证法复习大纲
自然辩证法复习大纲题型:简答4个,只答(1)、(2)、(3),不用展开;辨析1-2个,要先答对错,再解释为什么;论述2个,要展开二级小标题,如1、(1)。
思考题:1、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什么关系?P1、笔记答: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地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同哲学与科学技术的密切相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
自然法是以马克思主义观点、理论与方法为指导,根据社会历史条件,结合时代的任务,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进行考察的研究领域。
自然辩证法主要以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内容,它的产生与发展同哲学、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有着密切的联系。
(1)自然辩证法属于哲学门类,是具体科学技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介;(2)自然辩证法把具体科学技术看成是一种极其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既从它的活动过程,也从它的活动成果来考察,从而概括出自然辩证法;(3)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概括出马克思主义哲学;(4)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自然辩证法;(5)自然辩证法指导具体科学技术。
2、学习自然辩证法有什么意义?笔记答:(1)学习研究自然辩证法是科学技术本身发展的一种需要;(2)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促进的机制,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机制;(3)总结科学技术应用的成果和失误,真正实现两个协调发展:①科学技术和社会协调发展;②人和自然协调发展;(4)为科技政策、科技规划、科技管理提供理论依据;(5)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
3、何谓自然观?它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有怎样的联系?P23答: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或总的观点,它既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自然观的形成和发展同自然科学的萌芽、产生与发展有密切的联系。
自辩资料
1.4 论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和特征。
(5星)(1)基本思想: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万物的本原;意识和思维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时间和空间是物质固有的属性和存在方式;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之中;在自然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人类和人类社会;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深入,出现了“人化自然”,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
(2)基本特征:①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一方面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心主义相对立,指出自然界先于人类社会而存在。
另一方面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克服了机械唯物主义的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
②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将自然界、人类和社会历史统一起来,看成是一个统一的自然历史过程,遵循统一的辩证法规律。
③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
这种人化自然界的思想,不仅超越了以往狭隘的自然观念,而且强调了人的参与。
④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
在任何时候,人的能动性的发挥都不是不受限制的,不是无限的、绝对的。
人类只能顺应自然的规律性而不能违背自然的规律性。
3.4 对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谈谈你的想法。
(上届考察)一、生态自然观的确立,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战略提供了重要的哲学依据。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1 )突出发展的主题——发展原则。
2 )可持续性原则。
3 )共同性原则。
4 )公平性原则。
二、2003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21 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
在生态自然观指导下,生态文明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为宗旨,强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共同发展,在维持自然界再生产的基础撒谎那个进行经济再生产。
1)物质生产层面。
生态文明的主导产业是生态产业,其核心是生态农业。
2)社会制度层面。
建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机构与组织、制定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与法律,采取确立生态意识的教育措施。
自然辩证法复习总结提纲
自然辩证法复习总结提纲自然辩证法重点总结提纲一、绪论1.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带有哲学性质的学科。
2.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前PPT;后课本)一是自然观;(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二是科学、技术、工程、产业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三是科学、技术、工程、产业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四是科学、技术、工程、产业与社会。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五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3.发展中的重要人物: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列宁。
(具体不知道)P111.马克思和恩格斯著作:创立自然辩证法2.列宁贡献:总结概括了那一时期的科学成果,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等著作中,对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把自然辩证法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1.核心是什么: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2.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唯物的、辩证的、实践的、历史的、科学的自然观。
3.当代形态: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生态自然观。
4.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主要特征:(1)整体性和直观性(2)思辨性和臆测性(3)自发性和不彻底性5.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重点,可能大题)1.观点:(1)自然界由物质构成,物质由不可再分的微粒构成(2)自然界具有绝对不变性,自然物和时间、空间都是不变的。
(3)自然界的物质运动是受外力作用的、遵循因果规律的机械运动,宇宙的过程可以用简单的数学方程式表示。
(4)自然界的安排受到上帝的“目的性”支配。
(5)以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认识自然界(6)人与自然界都是机器,并且是分立的2.特征:(1)机械性(2)不彻底性(3)形而上学性3.局限性:1.以机械决定论认识自然界2.以因果决定论看待自然界3.以孤立和静止的方法研究自然界4.代表人物:1.毕达哥拉斯的“数本原论”2.德谟克里特等人的“原子论”3.阿里斯塔克等人的“地动说”4.亚里士多德的“位移运动说”5.伽利略、笛卡尔、牛顿、斯宾诺莎。
自然辩证法概论考试复习资料
自然辩证法(Dialectics of Nature)概论绪论三个问题:1.什么是“自然”?2.什么是“辩证法”?3.什么是“自然辩证法”?3.什么是“自然辩证法”(Dialectics of Nature)?有两种基本含义,第三种含义是延伸出来的。
1. 自然界的本性、本质或规律——自然观2. 人类探讨自然界本质规律时的规律——科学技术方法论3. 人类探讨自然界本质规律产生的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的关系——科学技术观定义: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关于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关系的理论体系。
二、自然辩证法的对象、内容和性质1、研究对象(1)自然界————客体(2)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主体(3)科学技术———中介2、研究内容(1)自然哲学•研究自然界的一般性质及发展的一般规律,特别是应用复杂系统理论来揭示自然界演化的规律;•研究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发展问题,研究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自然科学各门学科(理、化、天、地、生等)前沿的哲学问题。
(2)科学哲学•研究科学的结构、科学的价值、科学的发展模式;•研究科学发现的逻辑(即通常所讲的科学方法论),包括科学发现的逻辑起点、科学发现的思维形式、科学发现的检验逻辑等。
(3)技术哲学•研究技术的性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
重点研究工程技术的方法;技术创新的过程、内容与模式,高技术的发展机制及产业化等问题。
(4)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重点研究:•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进步及促进社会结构变革的问题;•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环境问题(具体如科学与宗教关系问题,诺贝尔奖与科学发展的社会条件等问题);•科学技术革命与知识经济;•科技全球化的特点、趋势与影响;•科技应用的负面效应及科技伦理问题(如克隆人、转基因食品问题及网络技术与国家安全等问题)。
自然辨证法复习提纲
1.自然辩证法:是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
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2.恩格斯为什么要写《自然辩证法》?(写作背景)1872年底,德国生理学家毕希纳在莱比锡出版《人及其过去、现在和将来在自然界中的地位》;恩格斯当时正处于“脱毛”阶段;庸俗唯物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想是当时的一种社会思潮;一批科学家被卷入庸俗唯物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浊流之中。
3.《自然辩证法》概况。
由181个部分组成,在两个阶段内完成:第一时期(1873-1876)从开始写作这一著作到写《反杜林论》而终止;第二时期(1878-1883)从再度写作到马克思逝世为止,是一部未完成的著作。
4.科学的内在旨趣是认知旨趣和好奇取向的综合,简称为“好奇认知旨趣”。
科学的首要旨趣是认识世界、获取知识,对世界作出解释和预言。
科学的基本内涵:是一种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是一种社会建制。
科学的特性:解释性和预见性,精确性,可检验性,可错性或可变性,系统性,主体际性。
科学精神:是人类在长期科学活动中逐渐形成和不断发展的一种主观精神状态。
科学精神的内涵可展开为理性精神、实证精神、分析精神、开放精神、民主精神、批判精神等方面。
5.技术的基本旨趣是控制自然过程和创造设计人工过程。
3次技术革命:机械化、电气化和自动化。
6.工程:是按照一定目标和规则对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动态整合。
所追求的目标是社会实现。
工程活动是一个通过技术集成实现创新的过程。
工程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7.科学、技术和工程的区别:研究目的和任务的区别:科学-认识世界,揭示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解决自然界“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技术-改造世界,实现对自然物和自然力的利用;解决变革自然“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工程-头脑中的观念形态的东西转化为现实,并以物的形式呈现给人们。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提纲(2011春)1
8、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命题的内涵是 什么? 9、何谓创新?何谓创新精神? 10、应该如何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 的影响?科学家和工程师应肩负什么样 的社会责任?
科学技术观 部分
11、应该如何培养形成创新精神? 12、科学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13、应该如何看待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 的作用? 14、大科学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同社会 经济的发展之间的关系怎样?
4、科学技术的基本社会组织有哪些? 5、科学发展的证伪主义模式的基本内容。 波普尔把科学的增长过程概括为:(1)科学始于问题;(2) 科学家针对问题提出各种大胆的猜测,即理论;(3)各种 理论之间展开激烈的竞争和批判,并接受观察和实验的 检验,筛选出逼真度较高的新理论;(4)新理论被科学技 术的进一步发展所证伪,又出现新问题……以上四个环 节、循环往复,无止无境。可用公式表示 为:P→TT→EE→P…… 这里“P”表示问题,“TT”表示各种相互竞争的理论,“EE” 表示通过批判和检验以清除错误,P表示新的问题。这 就是波普尔著名的科学发展“四段式”动态模式。 6、科学发展的科学革命论模式的基本内容。
自然观 部分
二、问题 1、神话自然观的特点。 2、古希腊自然哲学自然观的特点。 3、助天说的特点及意义。 助天说是在《中庸》中所系统阐述的参天化育说。子 思提出的,认为人类要参与并帮助自然演化,所以叫 “助天说” 。最重要和最有意义的内涵是人与天地并 立,亦即人与自然共生。 4、顺天说的内容及评价。 老子提出,“回归自然” 、顺应自然。 5、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特点。
科学技术方法论 部分
6、凡事实皆可成为科学事实吗? 7、如何看待科学研究中的机遇问题? 8、系统科学方法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9、研究自组织理论有何认识论意义? 10、技术方法的特点是什么? 11、技术预测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2、技术原理是如何构思的?
辩论社学习资料
辩论社学习资料(二)要点:1、辩论语气的起伏、辩论姿态的考察和讲解不同辩位的要求2、让每个人初步决定自己的辩位一.声音和腔调乃是与生俱来的,不可能一朝一夕之间有所改善。
不过音质与措词对于整个演说影响颇巨,这倒是事实。
根据某项研究报告指出声音低沉的男性比声音高亢的男性,其信赖度较高。
因为声音低沉会让人有种威严沉着的感觉。
尽管如此,各位还是不可能马上就改变自己的声音。
总之,重要的是让自己的声音清楚地传达给听众。
即使是音质不好的人,如果能够禀持自己的气场,依旧可以吸引听众的热切关注。
说话的速度标准大致为5分钟三张左右的A4原稿,不过,此地要注意的是,倘若从头至尾不可以一直以相同的速度来进行。
语气要于欲扬顿戳。
脱稿,只有脱稿时的语言才有感染力,顺势而上、随感而发。
(附:辩论赛准备的纸条一般用法:<1>记录现场的东西;〈2〉记录较长的引用案例;〈3〉记录引用数据)二(重要).辩位对辩手的要求辩论场上的四位辩手,各用一个字可概括为:一辩“启”,二辩“承”,三辩“转”,四辩“合”。
辩论赛整体的作战方式讲究启承转合。
“启”于辩论,意即阐明己方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并表明基本的逻辑关系和己方以后三位的基本思路,即开题。
“承”于辩论,在一个特定的角度来深化我方的基本立场和理论,展开论述我方的核心观念。
“转”于辩论,即在对方的立场的理论发表之后,根据我方的立场予以反驳,并在确凿材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我方的立场。
“合”于辩论,则是总结,把我方的所有观点放在一个新的高度,加以概括,并对对方的理论和观点进行总体的反驳,有一种登高一呼的味道。
而四辩,承担的就是“合”的责任。
辩论的基本内容结构:一辩侧重逻辑,二辩侧重理论,三辩侧重事实,四辩则侧重价值分析。
举个例子,南京大学队的一位女辩手是这样描述她们的分工的:一辩是抢占地盘,深挖壕沟,所有于己有利的"山头"都要尽可能地囊括;二辩要筑起高墙,加固工事,打牢基础;三辩(驳论)要广积粮草,储运炮弹,并要尽可能地烧掉对方粮草,让对方在即将来临的大战中处于人困马乏之窘境;而自由辩论就是真正的大战开始,步步为营,逐步蚕食对方阵地;或是秋风扫落叶,一举端掉对方营盘;也有可能混战一场,乱中取胜……一支成熟的队伍,往往采取稳扎稳打的战略战术。
湖南大学研究生自然辩证法期末考试 教材提纲 含关键词自辩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自然辩证法要旨一、自辩要义p1 自辩含义、两个层次等二、自辩的研究对象p2 自然界,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科学技术三、自辩的内容p4自然界的辩证法(自然观、自然哲学),科学的辩证法(科学观、科学哲学),技术的辩证法(技术观),科学技术与科学的辩证法(科学技术与社会观)四、自辩的性质p5 既带有人文社科性质,又有自科性质,属于交叉学科。
第二节自辩的创立与发展一、自辩的创立p6 标识:思格斯整理和撰写的《自然辩证法》;机械唯物主义的机械性、片面性、庸俗性生产力;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
二、自辩的传播p8三、自辩的发展p10四、与自辩有关学科的发展p11(科学哲学与科学社会学)自然观第二章自然观演变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第一节、古代朴素自然观一、史前自然观p18生存技术、神话宗教、人格化立场(图腾崇拜)二、古中国朴素自然观P18 由自然本性解释阴阳、五行、元气三、古希腊朴素的世界观p19 (世界本原)元素论、数论、原子论突出了世界的物质性,自然界是连续的发展。
古中国与古希腊自然观的特点:①试图从总体上把握自然:①力图从自然界本身来说明自然界,具有自发的唯物主义倾向:①把整个自然界看作是运动变化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①人与自然相统一局限性:没有深入到自然界的内部,对自然界事物的内部细节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说不清楚。
四、欧洲中世纪宗教自然观p21 基督教教义第二节文艺复兴时期泛灵自然观一、世俗化p23二、文艺复兴运动p23 人文主义(辨识和确立真正的人)三、宗教改革运动p25 研究转向自然界.四、航海探险五、文艺复兴时的自然观p26 (泛灵主义和神秘主义p30) 文复,宗改,航海的异同科学革命的突出表现(日心说和人体结构理论)、原始宗教、炼金术、占星术、巫医书、毕达哥拉斯数秘学第三节近代机械自然观一、科学的兴起与机械自然观的形成p31 p34开普勒、伽利略(实验与数学结合)、事物的两种性质、笛卡尔二、机械自然观与近代科学的繁荣机械自然观的要义p35牛顿、霍布斯(哲学上:确立机械唯物主义)洛克斗士(无神论引入机械论)机械自然观与古希腊自然观的比较机械自然观:自然是一架机器;这架机器的运动和规律是由外在的理智强加给它的;自然界的秩序是理智的表现;这理智是非凡的创造者和统治者;古希腊自然观:自然是一个有机体;自然的运动是自身的运动,是自我运动;自然界的秩序是理智的表现;这理智是自然本身的理智;三、机械自然观的困惑与局限p38波动说、场、统计物理学、经典物理学的危机实质:对科学信念的危机局限(机械性、方法论上的还原性、不彻底性)第四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观点)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科学来源p41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哲学来源P44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要义p47 人与自然关系p49第三章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现代辩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自然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多样性和统一性:自然界物质以系统方式存在,系统是有机的整体,是实体与关系的统-,非线性、复杂性和因果性的构建,把实体与关系统-的属性表现出来:自然界物质系统是演化发展的,有自身的演化过程,包含若有序与无序、进化与退化、渐变与突变、确定与随机、对称与破缺等多种辩证演化的方式,以不盾性、守恒性、周期性和不可逆性为演化规律。
自然辩证法完整版复习版.docx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重点:1、机械论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及其特征•主要观点1、物质观2、时空观3、运动观4、因果观5、相互作用观6、人类统治自然•八物质观认为一切物体都可以还原为最小的粒子一一原子,……一切物体都是由原子在粒子间力的作用下,按力学规律形成的,因而也具有原子的基本性质。
这种原子论的物质观是经典力学世界图景的理论基础。
•2、时空观“绝对的、真正的和数学的时间自身在流逝着,而且由于其本性而在均匀地、与任何其他外界事物无关地流逝着,它又可以名之为'延续性”'。
“绝对的空间,就其本性而言,是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而永远是相同的和不动的。
”•3、运动观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体具有匀速直线运动的固有性质,并以惯性运动作为全部理论的出发点。
•4、因果观认为可以把经典力学的因果关系推而广之,用力学模型和规律描述所有运动形式和自然现象的因果关系-5、相互作用观认为物质粒子之间或由它们构成的物体之间存在着万有引力,引力相互作用在空间中以直接的瞬时超距的形式传递,并支配着各种天体的运行。
-6、人类统治自然•自然被当作奴隶来统治和压迫•人类企图代替上帝的地位,充当宇宙的统治者和创造者•总体而言,机械论自然观提供了一幅关于自然界的存在图景。
在这幅图景里,自然界绝对不变,自然界的一切从来如此,并将永远如此;万事万物只是在时间上彼此并列着,没有时间上的历史发展。
•特点1、唯物主义2、形而上学3、机械论4、决定论5、还原论•1、唯物主义世界是物质的从自然本身来理解自然拒斥目的因•2、形而上学恩格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陷入不可解决的矛盾,因为它看到一个一个的事物,忘了它们的相互联系;看到它们的存在,忘了它们的产生和消失;看到它们的静止,忘了它们的运动;因为它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3、机械论浅薄的机械论:把万物都看成机器拉美特利深层的机械论:一切现象都可以用力来解释牛顿•4、决定论对于自然界中同一类结果,必须尽可能归之于同一原因“宿命论”•5、还原论牛顿:“在自然科学里,应该像在数学里一样,在研究困难的事物时,总是应当先用分析方法,然后才用综合方法。
政治自然辨证法复习提纲
导言部分1、自然辩证法的中心线索、研究内容和学科性质是什么?中心线索: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研究内容:三个方面(自然观、科技方法论、科技观)学科性质:介于哲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哲学的二级学科自然观部分1、古代朴素自然观、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特点、科学基础和局限性。
古代朴素自然观的特点:各种知识囊括在哲学之中(自然哲学),直观性、猜测性、思辨性、笼统性, 朴素的唯物主义(依靠经验和直观认识自然)和朴素的辩证法(发展、变化的眼光)以简单的观察法和演绎法为主局限性:基本摆脱了宗教神学,力图从自然界本身来解释自然;但实践水平有限,未建立在自然科学基础之上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用机械还原论、机械决定论说明一切自然现象,即把自然界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加以研究,只承认必然性否认偶然性。
优点是对自然的细节认识更加清晰,缺点是将自然界事物和过程孤立起来,缺乏整体认识,从而造成了关于自然界绝对不变(如有运动也只是机械运动)、孤立静止看问题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
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不仅否认自然界的运动演化,而且不能从自然界本身来说明宇宙运动的动力,而求助于上帝)科学基础:文艺复兴运动营造了氛围,开始重视实验,牛顿的力学体系占主导、绝对时空观局限性:无法回答运动如何发生等问题,未能彻底摆脱神学束缚;认为力学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片面夸大了归纳法、忽视演绎法,而且有些新问题力学解释不了,便引入许多虚假假设,阻碍了科学发展。
2、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和历史作用。
历史必然性:近代科学的诞生,力图用机械力学的观点去解释自然现象,从而形成了以力学科学为背景的自然观。
历史作用:形成了以观察实验方法、数学分析方法、归纳演绎方法为主的近代科学方法论,从而取代了古代以直观和思辨为主的自然哲学。
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自然科学基础和基本观点?自然科学基础:天文学(星云假说)、地质学(渐变论)、物理学(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电磁理论)、化学(原子论、元素周期律)、生物学(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从运用观察实验等经验方法收集积累材料阶段,进入到对所获经验材料进行综合整理并从理论上加以概括说明的阶段。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猜测期末复习提纲(共33张PPT)
1、参与社会生活的意义?
答:1、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 越来越深刻。 2、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 3、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
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答: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2、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 同的身份。 3、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答:养成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第2课复习
1、网络的利与弊?(正确看待网络?)
答:积极影响: 生活方面: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2、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社会方面: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3、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第4课复习
1、为什么要尊重他人?
答:1、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2、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3、尊重使社会和谐融洽。
2、怎样尊重他人?
答:1、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2、平等对待他人 3、学会换位思考
4、学会欣赏他人
3、为什么要文明有礼?
答:1、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2、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3、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全、 安全、 全体系。
安全、
安全、
安全、
安全、
安全、
安全、
安全、
安全、
安
安全于一体的国家安
9、青少年如何肩负起中华复兴的历史使命?
①立志成才,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 ②增强公民意识和责任意识,为祖国发展献计献策。 ③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精神和能力。 ④树立法律意识,自觉遵纪守法
自然辩证法ppt总结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在总结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的历史形成和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分析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和体系结构,揭示科学的发展模式和技术的发展动力,进而概括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规律。
建设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具体体现。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从辩证唯物主义立场出发,总结出分析和综合、归纳和演绎、从抽象到具体、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等辩证思维形式,并且吸取具体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思维方法和数学与系统思维方法等基本方法,对其进行概括和升华,形成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是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出发,探讨社会中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以及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等的普遍规律。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作用1、它继承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思想实质,克服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法国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德国思辩唯心主义自然观的固有缺陷,实现了自然观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完成了自然观发展的否定之否定的历程。
2、它主张实践是人的意识、有目的的以客观的态度对自然界的否定性活动,它内含否定性、客观性和革命性的规定,是具有革命性、科学性特点的自然观,为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
3、它突破了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界限,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融合奠定了理论基础。
系统自然观的主要观点:自然界是简单性与复杂性、构成性与生成性、确定性与随机性辩证统一的物质系统,它以进化和退化相互交替的形式演化着;系统由若干要素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构成的整体,既与其所在的环境发生联系,又与其他系统发生关联,系统具有开放性、动态性、整体性和层次性等特点;系统的演化是不可逆的,分叉和突现是其演化的基本方式,开放、远离平衡态、非线性作用和涨落等构成其演化的自组织机制,进化是系统以对称性破缺为路径和基础的有序化过程;时间具有不可逆性,时间和物质系统相互关联;自然界经历着“混沌-有序”不断交替的过程,是无限循环和发展的。
湖南大学研究生自辩提纲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自然辩证法要旨一、自辩要义 p1 自辩含义、两个层次等二、自辩的研究对象 p2 自然界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科学技术三、自辩的内容 p4 自然界的辩证法(自然观、自然哲学)科学的辩证法(科学观、科学哲学)技术的辩证法(技术观)科学技术与科学的辩证法(科学技术与社会观)四、自辩的性质p5 既带有人文社科性质,又有自科性质,属于交叉学科。
第二节自辩的创立与发展一、自辩的创立p6 标识:恩格斯整理和撰写的《自然辩证法》机械唯物主义的机械性、片面性、庸俗性生产力: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二、自辩的传播p8三、自辩的发展四、与自辩有关学科的发展(科学哲学与科学社会学)自然观第二章自然观演变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第一节、古代朴素自然观一、史前自然观 p18 生存技术神话宗教人格化立场二、古中国朴素自然观P18 由自然本性解释五行阴阳元气三、古希腊朴素的世界观p19 元素论数论原子论突出了世界的物质性,自然界是连续的发展的古中国与古希腊自然观的特点:①试图从总体上把握自然;②力图从自然界本身来说明自然界,具有自发的唯物主义倾向;③把整个自然界看作是运动变化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④人与自然相统一局限性:没有深入到自然界的内部,对自然界事物的内部细节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说不清楚。
四、欧洲中世纪宗教自然观 p21基督教教义第二节文艺复兴时期泛灵自然观一、世俗化二、文艺复兴运动 p23 人文主义(辨识和确立真正的人)三、宗教改革运动p25 研究转向自然界四、航海探险五、文艺复兴时的自然观(泛灵主义和神秘主义)p26 文复,宗改,航海的异同科学革命的突出表现(日心说和人体结构理论)原始宗教炼金术占星术巫医书毕达哥拉斯数秘学第三节近代机械自然观一、科学的兴起与机械自然观的形成p31开普勒伽利略(实验与数学结合)事物的两种性质 34 笛卡尔二、机械自然观与近代科学的繁荣牛顿霍布斯(哲学上确立机械唯物主义)洛克斗士(无神论引入机械论)机械自然观与古希腊自然观的比较•机械自然观:–自然是一架机器;–这架机器的运动和规律是由外在的理智强加给它的;–自然界的秩序是理智的表现;–这理智是非凡的创造者和统治者;古希腊自然观:–自然是一个有机体;–自然的运动是自身的运动,是自我运动;–自然界的秩序是理智的表现;–这理智是自然本身的理智;三、机械自然观的困惑与局限p38波动说场统计物理学经典物理学的危机实质:对科学信念的危机局限(机械性方法论上的还原性不彻底性)第四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观点)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科学来源拉普阿斯星云说(适用于形而上学思维方式上的第一个缺口)人工合成尿素地质渐变论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哲学来源P44最坚实的哲学基础唯物主义发展过程(朴素形而上学辩证)最直接的来源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要义p47人与自然关系p49第三章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第一节自然界的物质存在物质观是变唯自然观的基础,强调自然界的物质存在。
自辩复习
[26] 实现高技术产业化需要具备的条件
• (1)需要技术、人才、资金、信息等因素 的有效投入和整合。 • (2)需要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客观需求。 • (3)需要国家的相关政策以及经济、技术 基础等方面的支撑。 • (4)需要社会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创新文化 环境。
[6] 系统自然观确立的意义
• 1、丰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 2、提供了系统思维方法
[7] 系统及系统自然观基本特征
• 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 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 • 系统自然观的基本特征:开放性、动态性、 整体性、层次性。
[8] 如何理解“环境创造人, 人也创造环境”?
[14] 什么叫科学假说?
• 科学假说就是根据已知的事实材料和科学 原理,对尚未被认识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 性所作出的一种猜测性说明。
[15] 假说是如何提出来的?
• 在已有理论和新的科学事实基础上,大胆 假设和严密论证。
[16] 科学假说的类型
• 1、层次假说。根据事物和思维客观的层次性,逐 层提出假设,从而使浅层认识推进到深层认识的一 种假说。 • 2、系列假说。根据事物的因果关系的多样性,对 事物或思维对象不作具体单一说明,而是找出多个 或一系列说明的一种假说。 • 3、推理假说。 • 建立在抽象思维或逻辑思维推理基础上的假说。 • 4、知觉假说。 • 由于受某种实物或观念的刺激而顿悟建立起来的假 说。是思维主体长期实践和反复思考的必然结果。
• 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关键是能够认识和正 确运用自然规律。人创造环境的能力是通 过实践获得的。 • 人改变环境和创造环境是通过实践实现的。 • 人类的创造必须把改造自然、建设自然、 美化自然有机结合起来。
[9] 对“人要和自然和谐一致”的认识
自辩课件完整WORD版
第二节中世纪宗教神学的自然观
背景:
时间:五世纪到十五世纪
欧洲进入中世纪,这期间阿拉伯人和中华民族对世界科学文化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阿拉伯当时是东西方交流的桥梁,保留 了许多古希腊科学;中国这时成为东方科学文化的最杰出代表。
在欧洲,由于基督教在西方的统治,神学意识甚至渗透到社会每一个角落,由此自然观的形态是一种神学的自然观形态。
有关万物起源的神话,它主要包括:开天辟地、人类起源、民族诞生、文化发端以及宇宙万物肇始等。
它是神话的主体部分,是原始人类早期的自然观。
创世神话,大体产生在新石器时代。就社会形态而言,大约在母系氏族社会中后期。 3、中国古代的创世神话 最著名的是盘古开天辟地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
人们在神学统治的意识支配下,听信宗教教会的指示,不再深入研究自然,而是听信宗教权威,研究宗教文献,论证上帝的伟 大,研究论证技巧。所以,在中世纪,一切研究都带上了强烈的宗教色彩。
如有怀疑,便会被告密,带上异端的罪名,就可能被宗教异端裁判所判处极刑。
一、中世纪的神学自然观的内容
中世纪自然观是一幅不堪入目的天堂地狱图景 中世纪早期――神学家宣传神学自然观,基本的一条是搞迷信。 如基督教教父德尔图良(Tertullian,约公元150-222年)就直截了当地推崇盲目迷信,他宣告:“正因为是荒谬,所以我才相 信。”他举例说:“被埋葬了的神的儿子复活了,这也是可信的,因为这是不可能的。” 中世纪后期――迷信仍然是神学自然观的一大支柱。 如意大利神学家安瑟伦(Anslem公元1033-1109年)认为信仰是知识的基础,把神学自然观的论述放在对圣经的信仰的基础 上,他提出:“我相信了,才能理解,而不是先求理解,然后相信。”其信条是“为求知而信仰。” 但是,单靠圣经的故事和离奇的神话,毕竟不可能长期掩盖自然界的本来面目。随着某些谎言被逐步揭穿,封建统治者的说教 也增添了新的形式,即用精致化了的僧侣主义,
自然辨证法概论必考知识点总结-适合缩印
自然辩证法: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根据社会历史条件,结合时代的任务,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进行考察的交叉学科自组织:是相对于组织(其他组织)而言的:组织是指从系统外部直接引入模式信息,并按此模式建构系统模式的过程。
理解组织概念的关键在于:模式是由外部输入的,而不是由系统内部自发产生的。
自组织是在开放背景下,系统自发形成内部有序结构的过程。
演绎法:是从一般原理推论出个别或特殊事物及其结论的方法。
在逻辑学中演绎法称为演绎推理。
三段论是演绎方法最一般的形式,它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部分组成。
大前提是已知的一般原理或假设,小前提是所研究的个别事实的判断,结论就是从一般已知原理或假设推出的对个别事实的新判断。
系统及其基本特点:运动变化着的若干部分,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组成的具有某种确定功能的整体谓之“系统”。
物质系统的基本特点:开放性,动态性,整体性,层次性。
系统论:贝塔朗菲认为系统是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中并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部分(要素)的总体。
一般认为:运动变化着的若干部分,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组成的具有某种确定功能的整体谓之“系统”。
系统论包括了控制论、信息论、协同论、混沌理论等现代科学方法论。
科学问题:是指一定时代的科学认识主体在当时的科学实践水平和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又未能得到解决的矛盾。
技术问题:围绕着如何做的问题,可以把技术问题看成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在社会需求推动下,根据自然规律提出的,要求创造、改进或革新旧技术各形态的,需要解决而尚未解决的矛盾。
历史主义学派:着眼于科学的历史和现状,在科学中引进了科学以外的因素,如社会因素,科学家的心理因素,科学家集团的要求和心理状态来审视科学范式的形成与科学发展的科技哲学派别。
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哲学的确立,标志着‘历史主义学派‘的兴起。
生态危机: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在全球规模或局部区域导致生态过程即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损害、生命维持系统瓦解,从而危害人的利益、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社复习提纲
1、科学社会主义的概念、研究对象。 2、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和方法。 3、空想社会主义的概念。
4、科学社会主义认识史上的三次飞跃 及其意义。
5、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区 别.
6、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7、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三大理论前提
8、社会主义思想如何从空想发展为科 学。
9、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理想模式和现 实模式及其评价。
10、经济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困难何 在。
11、苏联模式的特征、影响及其评价 12、苏东事变的原因和教训。
13、邓小平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的贡献 1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15、三个代表思想的内容及其意义。
16、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历史背景。 17、科学发展的基本内涵。 18、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 19、十七届四中全会
性变化的具体内容。 10、自然界的演化过程、演化规律。
11、存在着的自然界与演化着的自然界之间 的联系
12、古代自然观的特点与内容。
13、近代自然观的主要内容与历史地位。
14、人工自然的演化与人类认识自然的历程 的关系。
15、为什么说人工自然的发展过程说到底就 是人化的过程?
16、人工自然的进化对自然界的影响。 17、人与自然关系的究中的地
《自然辩证法》 复习提纲
1、自然辩证法的对象、内容、性质。 2、自然辩证法创立过程与标志。 3、科学技术一体化的具体内涵。 4、自然辩证法与传统自然哲学的根本区别。 5、为什么说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与自然科学的理论中介?
6、自然辩证法对科学技术研究活动的作用。 7、物质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8、物质联系的下向因果关系。 9、物质系统由低层次到高层次所显示的规律
位。 20、科学观察的本质。
21、科学实验与科学观察、理论思维的关系。 22、科学抽象的成果形式。 23、形象思维的一般形式 24、什么是直觉思维?它与创造性思维的关
系。 25、数学方法的功能。
26、什么是数学模型方法?如何建立数学模 型?
27、假说的一般特征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作 用。
28、工程技术活动的特点 29、工程技术方法论的原则。 30、技术创新的概念与类型。
31、什么是系统科学方法?它有何特点? 32、什么是功能模拟?为什么说功能模拟是
控制论方法的突破点? 33、什么是现代科学革命? 34、什么是现代技术革命? 35、什么是高技术?
36、高技术开发与基础科学研究的关系。 37、高技术产业化与国际化的关系。 38、高技术对当代资本主义产生哪些影响? 39、高技术的发展对价值观念的变革有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