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格式以与参数含义

视频格式以与参数含义
视频格式以与参数含义

视频格式以及参数含义

一、视频格式 (2)

1.1 MPEG/MPG/DAT (2)

1.2 AVI (2)

1.3 NAVI (3)

1.5 MOV (3)

1.6 ASF (3)

1.7 WMV (4)

1.8 3GP (4)

1.9 REAL VIDEO (4)

1.10 MKV (4)

1.11 FLV (5)

1.12 F4V (5)

1.13 RMVB (5)

1.14 WebM (6)

二、视频编码方式 (6)

1.Microsoft RLE (6)

2.Microsoft Video 1 (7)

3.Microsoft H.261和H.263 Video Codec (7)

4.Intel Indeo Video R3.2 (7)

5.Intel Indeo Video 4和5 (7)

6.Intel IYUV Codec (7)

7.Microsoft MPEG-4 Video codec (7)

8.DivX- MPEG-4 Low-Motion/Fast-Motion (8)

9. DivX 3.11/4.12/5.0 (8)

三、视频参数涵义 (8)

3.1 分辨率 (8)

3.2 码率 (8)

3.3 帧率 (9)

3.4 亮度 (9)

3.5 对比度 (9)

3.6 饱和度 (10)

3.7 色调 (10)

3.8 白平衡 (10)

3.9 伽马值 (11)

3.10 增益 (12)

3.11 背光补偿 (12)

3.12 清晰度 (13)

3.13 曝光 (13)

一、视频格式

1.1 MPEG/MPG/DAT

MPEG(运动图像专家组)是Motion Picture Experts Group 的缩写。这类格式包括了MPEG-1,MPEG-2和MPEG-4在的多种视频格式,另外,MPEG-7与MPEG-21仍处在研发阶段。MPEG文件格式是运动图像压缩算法的国际标准,它采用了有损压缩方法减少运动图像中的冗余信息,说的更加明白一点就是MPEG的压缩方法依据是相邻两幅画面绝大多数是相同的,把后续图像中和前

面图像有冗余的部分去除,从而达到压缩的目的(其最大压缩比可达到200:1)。

MPEG-1相信是大家接触得最多的了,因为其正在被广泛地应用在VCD 的制作和一些视频片段下载的网络应用上面,大部分的VCD都是用MPEG1 格式压缩的( 刻录软件自动将MPEG1转换为DAT格式) ,使用MPEG-1 的压缩算法,可以把一部120 分钟长的电影压缩到 1.2 GB 左右大小。

MPEG-2:制定于1994年,设计目标为高级工业标准的图像质量以及更高

的传输率。这种格式主要应用在DVD/SVCD的制作(压缩)方面,同时在一些HDTV(高清晰电视广播)和一些高要求视频编辑、处理上面也有相当的应用。使

用MPEG-2的压缩算法,可以把一部120分钟长的电影压缩到4到8GB的大小。这种视频格式的文件扩展名包括.mpg、。mpe、.mpeg、。m2v及DVD光盘上的.vob文件等。

MPEG-4:制定于1998年,MPEG-4是为了播放流式媒体的高质量视频

而专门设计的,它可利用很窄的带度,通过帧重建技术,压缩和传输数据,以求

使用最少的数据获得最佳的图像质量。目前MPEG-4最有吸引力的地方在于它

能够保存接近于DVD画质的小体积视频文件。另外,这种文件格式还包含了以

前MPEG压缩标准所不具备的比特率的可伸缩性、动画精灵、交互性甚至保护

等一些特殊功能。这种视频格式的文件扩展名包括。asf、.mov和DivX、AVI 等。

1.2 AVI

它的英文全称为Audio Video Interleaved,即音频视频交错格式。它于1992年被Microsoft公司推出,随Windows3.1一起被人们所认识和熟知。所谓“音频视频交错”,就是可以将视频和音频交织在一起进行同步播放。这种视频格式的

优点是图像质量好,可以跨多个平台使用,其缺点是体积过于庞大,而且更加糟糕的是压缩标准不统一,最普遍的现象就是高版本Windows媒体播放器播放不

了采用早期编码编辑的AVI格式视频,而低版本Windows媒体播放器又播放不了采用最新编码编辑的AVI格式视频,所以我们在进行一些AVI格式的视频播放时常会出现由于视频编码问题而造成的视频不能播放或即使能够播放,但存在不能调节播放进度和播放时只有声音没有图像等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如果用户在进行AVI格式的视频播放时遇到了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下载相应的解码器来

解决。

1.3 NAVI

如果发现原来的播放软件突然打不开此类格式的AVI文件,那你就要考虑是不是碰到了n AVI。n AVI是New AVI 的缩写,是一个名为Shadow Realm 的地下组织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视频格式。它是由Microsoft ASF 压缩算法的修改而来的(并不是想象中的AVI),它是由Microsoft ASF压缩算法的修改而来的,但是又与下面介绍的网络影像视频中的ASF视频格式有所区别,它以牺牲原有ASF视频文件视频“流”特性为代价而通过增加帧率来大幅提高ASF视频文件的清晰度。可以这样说,NAVI 是一种去掉视频流特性的改良型ASF 格式。

1.4 DV-AVI

DV的英文全称是Digital Video Format,是由索尼、松下、JVC等多家厂商联合提出的一种家用数字视频格式。非常流行的数码摄像机就是使用这种格式记录视频数据的。它可以通过电脑的IEEE 1394端口传输视频数据到电脑,也可以将电脑中编辑好的的视频数据回录到数码摄像机中。这种视频格式的文件扩展名一般是。avi,所以也叫DV-AVI格式。

1.5 MOV

使用过Mac机的朋友应该多少接触过QuickTime。QuickTime原本是Apple 公司用于Mac计算机上的一种图像视频处理软件。Quick-Time提供了两种标准图像和数字视频格式, 即可以支持静态的*.PIC和*.JPG图像格式,动态的基于Indeo压缩法的*.MOV和基于MPEG压缩法的*.MPG视频格式。

1.6 ASF

ASF(Advanced Streaming format高级流格式)。ASF 是MICROSOFT 为了和的Real player 竞争而发展出来的一种可以直接在网上观看视频节目的文

件压缩格式。ASF使用了MPEG4 的压缩算法,压缩率和图像的质量都很不错。因为ASF 是以一个可以在网上即时观赏的视频“流”格式存在的,所以它的图像质量比VCD 差一点点并不出奇,但比同是视频“流”格式的RAM 格式要好。

1.7 WMV

一种独立于编码方式的在Internet上实时传播多媒体的技术标准,Microsoft 公司希望用其取代QuickTime之类的技术标准以及WAV、AVI之类的文件扩展名。WMV的主要优点在于:可扩充的媒体类型、本地或网络回放、可伸缩的媒

体类型、流的优先级化、多语言支持、扩展性等。

1.8 3GP

3GP是一种3G流媒体的视频编码格式,主要是为了配合3G网络的高传输速度而开发的,也是目前手机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视频格式。

简单的说,该格式是“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制定的一种多媒体标准,使用户能使用手机享受高质量的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容。其核心由包括高级音频编码(AAC)、自适应多速率(AMR) 、MPEG-4 和H.263视频编码解码器等组成,目前大部分支持视频拍摄的手机都支持3GPP格式的视频播放。其特点是网速占用较少,但画质较差。

1.9 REAL VIDEO

REAL VIDEO(RA、RAM)格式由一开始就是定位在视频流应用方面的,

也可以说是视频流技术的始创者。它可以在用56K MODEM 拨号上网的条件实现不间断的视频播放,当然,其图像质量和MPEG2、DIVX等比是不敢恭维的啦。毕竟要实现在网上传输不间断的视频是需要很大的频宽的,这方面是ASF 的有力竞争者。

1.10 MKV

一种后缀为MKV的视频文件频频出现在网络上,它可在一个文件中集成多

条不同类型的音轨和字幕轨,而且其视频编码的自由度也非常大,可以是常见的

DivX、XviD、3IVX,甚至可以是RealVideo、QuickTime、WMV 这类流式视频。实际上,它是一种全称为Matroska的新型多媒体封装格式,这种先进的、开放

的封装格式已经给我们展示出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1.11 FLV

FLV是FLASH VIDEO的简称,FLV流媒体格式是一种新的视频格式。由

于它形成的文件极小、加载速度极快,使得网络观看视频文件成为可能,它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视频文件导入Flash后,使导出的SWF文件体积庞大,不能在网络上很好的使用等缺点。

1.12 F4V

作为一种更小更清晰,更利于在网络传播的格式,F4V已经逐渐取代了传统FLV,也已经被大多数主流播放器兼容播放,而不需要通过转换等复杂的方式。

F4V是Adobe公司为了迎接高清时代而推出继FLV格式后的支持H.264的F4V 流媒体格式。它和FLV主要的区别在于,FLV格式采用的是H263编码,而F4V 则支持H.264编码的高清晰视频,码率最高可达50Mbps。也就是说F4V和FLV 在同等体积的前提下,能够实现更高的分辨率,并支持更高比特率,就是我们所说的更清晰更流畅。另外,很多主流媒体上下载的F4V文件后缀却为FLV,这是F4V格式的另一个特点,属正常现象,观看时可明显感觉到这种实为F4V的FLV有明显更高的清晰度和流畅度。

1.13 RMVB

RMVB的前身为RM格式,它们是Real Networks公司所制定的音频视频

压缩规,根据不同的网络传输速率,而制定出不同的压缩比率,从而实现在低速率的网络上进行影像数据实时传送和播放,具有体积小,画质也还不错的优点。

早期的RM格式为了能够实现在有限带宽的情况下,进行视频在线播放而被研发出来,并一度红遍整个互联网。而为了实现更优化的体积与画面质量,Real Networks公司不久又在RM的基础上,推出了可变比特率编码的RMVB格式。RMVB的诞生,打破了原先RM格式那种平均压缩采样的方式,在保证平均压

缩比的基础上,采用浮动比特率编码的方式,将较高的比特率用于复杂的动态画

面(如歌舞、飞车、战争等),而在静态画面中则灵活地转为较低的采样率,从

而合理地利用了比特率资源,使RMVB最大限度地压缩了影片的大小,最终拥

有了近乎完美的接近于DVD品质的视听效果。我们可以做个简单对比,一般而

言一部120分钟的dvd体积为4GB,而rmvb格式来压缩,仅400MB左右,而且清晰度流畅度并不比原DVD差太远。

人们为了缩短视频文件在网络进行传播的下载时间,为了节约用户电脑硬盘宝贵的空间容量,已越来越多的视频被压制成了RMVB格式,并广为流传。到

如今,可能每一位电脑使用者(或许就包括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您)电脑中的视频文件,超过80%都会是RMVB格式。

RMVB由于本身的优势,成为目前PC中最广泛存在的视频格式,但在MP4播放器中,RMVB格式却长期得不到重视。MP4发展的整整七个年头里,虽然

早就可以做到完美支持AVI格式,但却久久未有能够完全兼容RMVB格式的机型诞生。对于MP4,尤其是容量小价格便宜的闪存MP4而言,怎样的视频格式才将会是其未来的主流呢?我们不妨来探讨一番。

1.14 WebM

由Google提出,是一个开放、免费的媒体文件格式。WebM 影片格式其

实是以Matroska(即MKV)容器格式为基础开发的新容器格式,里面包括了

VP8 影片轨和Ogg Vorbis 音轨,其中Google将其拥有的VP8视频编码技术以类似BSD授权开源,Ogg Vorbis 本来就是开放格式。WebM标准的网络视频更加偏向于开源并且是基于HTML5标准的,WebM 项目旨在为对每个人都

开放的网络开发高质量、开放的视频格式,其重点是解决视频服务这一核心的网

络用户体验。Google 说WebM 的格式相当有效率,应该可以在netbook、tablet、手持式装置等上面顺畅地使用。

Ogg Vorbis 本来就是开放格式,大家应该都知道,至于VP8 则是Google 当年买下一间叫On2 的公司的时候,取得的Video Codec,Google 也把这个Codec 以类似BSD 授权放出来,因此WebM 应该是不会有H.264 的那些潜在的专利问题。

二、视频编码方式

准确的说,AVI,ASF,FLV是一种文件格式,我们可以在我的电脑上看到

的*.AVI这种文件。即使是同一种文件格式,如AVI,又分为MPEG-1,MPEG-2 ,MPEG-4几种视频格式,然后同一种视频格式,如MPEG-4又可以使用多种视

频编码,例如:MP4V/XVID/DX50/DIVX/DIV5/3IVX/3IV2/RMP4。常用的视频编码方式如下。

1.Microsoft RLE

一种8位的编码方式,只能支持到256色。压缩动画或者是计算机合成的

图像等具有大面积色块的素材可以使用它来编码,是一种无损压缩方案。

2.Microsoft Video 1

用于对模拟视频进行压缩,是一种有损压缩方案,最高仅达到256色,它的品质就可想而知,一般还是不要使用它来编码AVI。

3.Microsoft H.261和H.263 Video Codec

用于视频会议的Codec,其中H.261适用于ISDN、DDN线路,H.263适用于局域网,不过一般机器上这种Codec是用来播放的,不能用于编码。

4.Intel Indeo Video R3.2

所有的Windows版本都能用Indeo video 3.2播放AVI编码。它压缩率比Cinepak大,但需要回放的计算机要比Cinepak的快。

5.Intel Indeo Video 4和5

常见的有4.5和5.10两种,质量比Cinepak和R3.2要好,可以适应不同

带宽的网络,但必须有相应的解码插件才能顺利地将下载作品进行播放。适合于装了Intel公司MMX以上CPU的机器,回放效果优秀。如果一定要用AVI的话,推荐使用5.10,在效果几乎一样的情况下,它有更快的编码速度和更高的压缩

比。

6.Intel IYUV Codec

使用该方法所得图像质量极好,因为此方式是将普通的RGB色彩模式变为更加紧凑的YUV色彩模式。如果你想将AVI压缩成MPEG-1的话,用它得到的效果比较理想,只是它的生成的文件太大了

7.Microsoft MPEG-4 Video codec

常见的有1.0、2.0、3.0三种版本,当然是基于MPEG-4技术的,其中 3.0并不能用于AVI的编码,只能用于生成支持“视频流”技术的ASF文件。

8.DivX- MPEG-4 Low-Motion/Fast-Motion

实际与Microsoft MPEG-4 Video code是相当的东西,只是Low-Motion采用的固定码率,Fast-Motion采用的是动态码率,后者压缩成的AVI几乎只是前者的一半大,但质量要差一些。Low-Motion适用于转换DVD以保证较好的画质,Fast-Motion用于转换VCD以体现MPEG-4短小精悍的优势。

9. DivX 3.11/4.12/5.0

实际上就是DivX,原来DivX是为了打破Microsoft的ASF规格而开发的,开发组摇身一变成了Divxnetworks公司,所以不断推出新的版本,最大的特点

就是在编码程序中加入了1-pass和2-pass的设置,2-pass相当于两次编码,以最大限度地在网络带宽与视觉效果中取得平衡。

三、视频参数涵义

3.1 分辨率

这里有2个概念,分别是:a. 物理分辨率, 即手机屏幕能显示的像素速;

b. 视频文件的分辨率。

我们常说的视频多少乘多少,严格来说不是分辨率,而是视频的高/宽像素值。分辨率是用于度量图像数据量多少的一个参数,通常表示成ppi(每英寸像素Pixel per inch)那个视频的320X180是指它在横向和纵向上的有效像素,窗口小时ppi值较高,看起来清晰;窗口放大时,由于没有那么多有效像素填充窗口,有效像素ppi值下降,就模糊了。(放大时有效像素间的距离拉大,而显卡

会把这些空隙填满,也就是插值,插值所用的像素是根据上下左右的有效像素“猜”出来的“假像素”,没有原视频信息)习惯上我们说的分辨率是指图像的

高/宽像素值,严格意义上的分辨率是指单位长度的有效像素值ppi。差别就在这里。图像的高/宽像素值的确和尺寸无关,但单位长度的有效像素值ppi和尺寸就有关了,显然尺寸越大ppi越小。

3.2 码率

视频码率就是数据传输时单位时间传送的数据位数,一般用多少kbps(千比特/秒)或者mbps(兆比特/秒)来表示。手机解码芯片所支持的码率一般都在

1Mbps以下.

通俗一点的理解就是取样率,单位时间取样率越大,精度就越高,处理出来的文件就越接近原始文件,但是文件体积与取样率是成正比的,所以几乎所有的编码格式重视的都是如何用最低的码率达到最少的失真,围绕这个核心衍生出来的cbr(固定码率)与vbr(可变码率),都是在这方面做的文章,不过事情总

不是绝对的,举例来看,对于一个音频,其码率越高,被压缩的比例越小,音质

损失越小,与音源的音质越接近。

基本的算法是:【码率】(kbps)=【文件大小】x8 x 1024/【时间】(秒),码率几点原则:

1、码率和质量成正比,但是文件体积也和码率成正比。这是要牢记的。

2、码率超过一定数值,对图像的质量没有多大影响。

3.3 帧率

(FPS, 帧/秒), 就是视频画面刷新的速度,作为参考, 国电视机一般是

25FPS, 电影标准为24FPS. 手机芯片,最高支持30FPS, 早期型号最大只能15fps.

视频帧率(Frame rate)是用于测量显示帧数的量度。所谓的测量单位为每

秒显示帧数(Frames per Second,简:FPS)或“赫兹”(Hz)。

3.4 亮度

曝光不准确时拍摄照片会导致照片太亮或太暗。通常,可以通过校正亮度和对比度来显著提高数字照片的质量。

3.5 对比度

对比度指的是一幅图像中明暗区域最亮的白和最暗的黑之间不同亮度层级

的测量,差异围越大代表对比越大,差异围越小代表对比越小,好的对比率120:1就可容易地显示生动、丰富的色彩,当对比率高达300:1时,便可支持各阶的颜色。但对比率遭受和亮度相同的困境,现今尚无一套有效又公正的标准来衡量对比率,所以最好的辨识方式还是依靠使用者眼睛。

3.6 饱和度

饱和度可定义为彩度除以明度,与彩度同样表征彩色偏离同亮度灰色的程

度。注意,与彩度完全不是同一个概念。但由于其和彩度决定的是出现在人眼里的同一个效果,所以才会出现视彩度与饱和度为同一概念的情况。

饱和度是指色彩的鲜艳程度,也称色彩的纯度,是“色彩三属性”之一。饱和度取决于该色中含色成分和消色成分(灰色)的比例。含色成分越大,饱和度越大;消色成分越大,饱和度越小。纯的颜色都是高度饱和的,如鲜红,鲜绿。混

杂上白色,灰色或其他色调的颜色,是不饱和的颜色,如绛紫,粉红,黄褐等。

完全不饱和的颜色根本没有色调,如黑白之间的各种灰色。各种单色光是最饱和的色彩,物体的色饱和度与物体表面反色光谱的选择性程度有关,越窄波段的光发射率越高,也就越饱和。对于人的视觉,每种色彩的饱和度可分为20个可分辨等级。

3.7 色调

色调是指物体反射的光线中以哪种波长占优势来决定的,不同波长产生不同颜色的感觉,色调是颜色的重要特征,它决定了颜色本质的根本特征。

色调不是指颜色的性质,而是对一幅绘画作品的整体颜色的概括评价。色调是指一幅作品色彩外观的基本倾向。在明度、纯度(饱和度)、色相这三个要素中,某种因素起主导作用,我们就称之为某种色调。一幅绘画作品虽然用了多种颜色,但总体有一种倾向,是偏蓝或偏红,是偏暖或偏冷等等。这种颜色上的倾

向就是一副绘画的色调。通常可以从色相、明度、冷暖、纯度四个方面来定义一

幅作品的色调。

色调在冷暖方面分为暖色调与冷色调:红色、橙色、黄色--为暖色调,象征着:太阳、火焰。蓝色--为冷色调,象征着:森林、大海、。黑色、紫色、绿色、白色--为中间色调;暖色调的亮度越高,其整体感觉越偏暖,冷色调的亮度越高,其整体感觉越偏冷。冷暖色调也只是相对而言,譬如说,红色系当中,大红

与玫红在一起的时候,大红就是暖色,而玫红就被看作是冷色,又如,玫红与紫

罗蓝同时出现时,玫红就是暖色。

3.8 白平衡

白平衡是描述显示器中红、绿、蓝三基色混合生成后白色精确度的一项指标。白平衡是电视摄像领域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通过它可以解决色彩还原和色调处

理的一系列问题。白平衡是随着电子影像再现色彩真实而产生的,在专业摄像领域白平衡应用的较早,[1] 现在家用电子产品(家用摄像机、数码照相机)中也

广泛地使用,然而技术的发展使得白平衡调整变得越来越简单容易,但许多使用者还不甚了解白平衡的工作原理,理解上存在诸多误区。它是实现摄像机图像能精确反映被摄物的色彩状况,有手动白平衡和自动白平衡等方式。许多人在使用数码摄像机拍摄的时候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在日光灯的房间里拍摄的影像会显

得发绿,在室钨丝灯光下拍摄出来的景物就会偏黄,而在日光阴影处拍摄到的照

片则莫名其妙地偏蓝,其原因就在于白平衡的设置上。

白平衡,字面上的理解是白色的平衡。那什么是白色?这就涉及到一些色彩

学的知识,白色是指反射到人眼中的光线由于蓝、绿、红三种色光比例相同且具

有一定的亮度所形成的视觉反应。我们都知道白色光是由赤、橙、黄、绿、青、

蓝、紫七种色光组成的,而这七种色光又是有红、绿、蓝三原色按不同比例混合

形成,当一种光线中的三原色成分比例相同的时候,习惯上人们称之为消色,黑、白、灰、金和银所反射的光都是消色。[1]

白平衡其实是通过摄像机部的电路调整(改变蓝、绿、红三个CCD电平的平衡关系)使反射到镜头里的光线都呈现为消色。如果以偏红的色光来调整白平衡,那么该色光的影像就为消色,而其他色彩的景物就会偏蓝(补色关系)。

工作原理:摄像机部有三个CCD电子耦合元件,他们分别感受蓝色、绿色、红色的光线,在预置情况下这三个感光电路电子放大比例是相同的,为1:1:1的关系,白平衡的调整就是根据被调校的景物改变了这种比例关系。比如被调校景物的蓝、绿、红色光的比例关系是2:1:1(蓝光比例多,色温偏高),那么

白平衡调整后的比例关系为1:2:2,调整后的电路放大比例中明显蓝的比例减少,增加了绿和红的比例,这样被调校景物通过白平衡调整电路到所拍摄的影像,蓝、绿、红的比例才会相同。也就是说如果被调校的白色偏一点蓝,那么白平衡

调整就改变正常的比例关系减弱蓝电路的放大,同时增加绿和红的比例,使所成影像依然为白色。

3.9 伽马值

数码图像中的每个像素都有一定的光亮程度,即从黑色(0)到白色(1)。这些像素值就是输入到电脑显示器里面的信息。但由于技术的限制,纯平(CRT)显示器只能以一种非线性的方式输出这些值,

在不加调整的情况下,多数CRT显示器都有一个 2.5的伽马值,它的意义是:假如一个像素的光亮度为0.5,在没有颜色管理应用程序的干预下(*),它在显示器上输出的光亮度只有0.2(0.5/2.5)。对于液晶显示屏(LCD),特别是

笔记本电脑的LCD来说,其输出的曲线就更加不规则。一些校准软件或硬件可

以让显示屏输出图像时按一定的伽马曲线输出,例如Windows常用的伽马值为2.2,这几乎与人类视觉的反应相反。sRGB和AdobeRGB颜色也是以 2.2的伽马值为基础设立的

3.10 增益

摄像机输出的视频信号必须达到电视传输规定的标准电平,即,为了能在不同的景物照度条件下都能输出的标准视频信号,必须使放大器的增益能够在较大的围进行调节。这种增益调节通常都是通过检测视频信号的平均电平而自动完成的,实现此功能的电路称为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简称AGC电路。具有AGC功能的摄像机,在低照度时的灵敏度会有所提高,但此时的噪点也会比较明显。这是由于信号和噪声被同时放大的缘故

摄像头有一个将来自CCD的信号放大到可以使用水准的视频放大器,其放

大即增益,等效于有较高的灵敏度,然而在亮光照的环境下放大器将过载,使视频信号畸变。当开关在ON时,在低亮度条件下完全打开镜头光圈,自动增加增益以获得清晰的图像。开关在OFF时,在低亮度下可获得自然而低噪声的图像

3.11 背光补偿

背光补偿,也称为逆光补偿,是把画面分成几个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分别曝光。在某些应用场合,视场中可能包含一个很亮的区域,而被包含的主体则处于亮场的包围之中,画面一片昏暗,无层次。此时由于AGC检测到的信号电平并不低,因此放大器的增益很低,不能改进画面主体的明暗度,当引入逆光补偿时,摄像机仅对整个视场的一个子区域进行检测,通过求此区域的平均信号电平来确定AGC电路的工作点。

背光补偿能提供在非常强的背景光线前面目标的理想的曝光,无论主要的目标移到中间、上下左右或者荧幕的任一位置。

背光补偿也称作逆光补偿或逆光补正,它可以有效补偿摄像机在逆光环境下拍摄时画面主体黑暗的缺陷。

当摄像机处于逆光环境中拍摄时,画面会出现黑色的图像,然而在安防中逆光环境是难以避免的,这个时候就需要进行背光补偿。当引入背光补偿功能时,

摄像机如果检测到拍摄图像一个区域中的视频电平比较低,通过上面介绍的

AGC电路改善和提升该区域的视频电平,提高输出视频信号的幅值,使图像整

体清晰明亮。如果你想看的主题因明亮的背景而显得暗淡,可以把BLC设置到ON状态,从而补偿强烈的背光。

3.12 清晰度

清晰度指影像上各细部影纹及其边界的清晰程度。清晰度,一般是从录像机角度出发,通过看重放图像的清晰程度来比较图像质量,所以常用清晰度一词。

而摄像机一般使用分解力一词来衡量它“分解被摄景物细节”的能力。单位是“电视行(TVLine)”也称线,意思是从水平方向上看,相当于将每行扫描线竖立起来,

然后乘上4/3(宽高比),构成水平方向的总线,称水平分解力。它会随CCD象素数的多少、和视频带宽而变化,象素愈多、带宽愈宽,分解力就愈高。PAL制电视机625行是标称垂直分解力,除去逆程的50行外,实际的有效垂直分解力为575线。

很明显,要想获得高清晰度,必须有高分辨率,但反之,有了高分辨率,不

一定就有高清晰度。在清晰度的三要素当中,分辨率只影响第三点:质感。

清晰度是在确定电视图像的扫描线数和像素数之前就提出来了的一个重要

概念和物理量,而与“水平像系×垂直像素”所表示的分辨率概念和物理量完全不

是一个东西。分辨率对图像信号来说也好,对显示器材的屏幕像素来说也好,都是固定不变的,而清晰度却是可变的。虽然图像信号分辨率的高低对电视机图像

清晰度有影响,但信号分辨率并不是人们看到的图像清晰度;显示设备的像素对图像清晰度也有影响,但它也并不是人们看到的图像清晰度。图像信号分辨率是源头,最终显示的图像清晰度是结果;从数量上来说,清晰度永远小于分辨率。

同一分辨率的图像信号,通过不同的传输渠道和不同的显示设备,最终得到的图像清晰度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分辨率与清晰度之间并没有直接换算关系。

3.13 曝光

曝光,是指被摄影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通过照相机镜头投射到感光片上,使之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显影的过程。曝光就是光圈和快门的组合。

可以这样认为:光圈(值)大小其实就是那个小圆窗户开多大,快门(速度)就是窗户打开多久。假设窗户只打开1/4,时间为4秒钟可以正确曝光的话,很显然,窗户打开一半,时间2秒钟也能让底片正确曝光,因为1/4*4=1/2*2=1,进光量都是一样多。同样的,如果窗户全开,曝光时间就只需要1秒了。假若一个镜头光圈全开为F4,用摄影行话来说,光圈F4快门速度1秒为正确曝光值,那F5.6和2秒以及F8和4秒也同样能得到准确曝光的图片。重要结论:一正确曝光的图片可以有N种不同的光圈和快门速度组合。

曝光补偿是一种曝光控制方式,一般常见在±2-3EV左右,如果环境光源偏暗,即可增加曝光值(如调整为+1EV、+2EV)以突显画面的清晰度。曝光补偿就

是有意识地变更相机自动演算出的“合适”曝光参数,让照片更明亮或者更昏暗的

拍摄手法。拍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调节照片的明暗程度,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等。一般来说相机会变更光圈值或者快门速度来进行曝光值的调节。

拍摄环境比较昏暗,进行曝光补偿的时候,如果照片过暗,要增加EV值,EV值每增加 1.0,相当于摄入的光线量增加一倍,如果照片过亮,要减小EV值,EV值每减小 1.0,相当于摄入的光线量减小一倍。按照不同相机的补偿间隔可

以以1/2(0.5)或1/3(0.3)的单位来调节。

硬盘个参数的含义及选择

菜鸟学堂专家解读内存硬盘参数含义 相关专题:技巧 时间:2009-09-03 05:22 来源:中关村在线 随着天气慢慢变冷,学生们的暑期也已经结束。就在9月1日开学的当天,笔者就发现北京的交通变得更加拥堵,因为赶着送孩子上课的车都已经在路上。从往年来看,开学也意味着中关村装机高潮即将来临,毕竟很多外地来京上学的朋友不会把家里的电脑扛过来,而是选择就近组装一台新机器,毕竟现在DIY配件价格不断下跌,一台主流配置也就3000左右。 对于攒机高手而言,组装一台机器并不是难事,但是对于大部分刚刚上大学的学生而言,还是一个完完全全的菜鸟。由于之前的学业繁重,所以对于电脑方面比较欠缺,也是在所难免。那么下面笔者就带领可爱的菜鸟们对三大件中的硬盘和内存做一个系统复习,并且由浅入深的通过讲解、评测看看参数与性能的关系,下面就开始上课了。 ● 硬盘主要参数详解: 硬盘内部结构详解 转速:硬盘通常是按每分钟转速(RPM,Revolutions Per Minute)计算:该指标代表了硬盘主轴马达(带动磁盘)的转速,比如5400 RPM就代表该硬盘中主轴转速为每分钟5400转。目前主流笔记本硬盘转速为5400RPM;台式机硬盘则为7200RPM。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笔记本和台式机均有万转产品问世。

单碟容量:单碟容量是硬盘相当重要的参数之一。硬盘是由多个存储碟片组合而成,而单碟容量就是指一个存储碟所能存储的最大数据量。目前在垂直记录技术的帮助下,单碟容量从之前80GB升级到250GB或者320GB,而三星则推出最高334GB单碟容量。硬盘单碟容量提高不仅仅可以带来总容量提升,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提高工作稳定性;而且单碟容量越大其内部数据传输速率就越快。 平均寻道时间:平均寻道时间指硬盘在盘面上移动读写磁头到指定磁道寻找相应目标数据所用的时间,单位为毫秒。当单碟容量增大时,磁头的寻道动作和移动距离减少,从而使平均寻道时间减少,加快硬盘访问速度。 硬盘背面PCB详解 缓存:缓存是硬盘与外部交换数据的临时场所。硬盘读/写数据时,通过缓存一次次地填充与清空,再填充,再清空,就像一个中转仓库一样。目前大多数硬盘缓存已经达到16MB,而对于大容量产品则均为32MB容量。 内部数据传输率:内部传输率是指硬盘磁头与缓存之间的数据传输率,简单说就是硬盘将数据从盘片上读取出来,然后存储在缓存上的速度。内部传输率可以明确表现出硬盘的读写速度,它的高低才是评价一个硬盘整体性能的决定性因素。目前大多数桌面级硬盘基本都在70-90MB/S之间,笔记本硬盘则在55MB/S 左右。 在了解完硬盘主要参数后,下面笔者教大家来通过硬盘标示来了解该块硬盘的容量、转速、缓存、接口类型等等。

硬盘参数

硬盘的基础知识 什么是硬盘 问:什么是硬盘? 答:英文“hard-disk”简称HD。是一种储存量巨大的设备,作用是储存计算机运行时需要的数据。计算机的硬盘主要由碟片、磁头、磁头臂、磁头臂服务定位系统和底层电路板、数据保护系统以及接口等组成。计算机硬盘的技术指标主要围绕在盘片大小、盘片多少、单碟容量、磁盘转速、磁头技术、服务定位系统、接口、二级缓存、噪音和S.M.A.R.T. 等参数上。 什么是硬盘的平均潜伏期 问:什么是硬盘的平均潜伏期? 答:平均潜伏期(average latency),指当磁头移动到数据所在的磁道后,然后等待所要的数据块继续转动(半圈或多些、少些)到磁头下的时间,单位为毫秒(ms)。平均潜伏期是越小越好,潜伏期小代表硬盘的读取数据的等待时间短,这就等于具有更高的硬盘数据传输率。 什么是DMA和PIO 问:人们在谈论硬盘时经常提到DMA和PIO,那到底什么是DMA和PIO呢? 答:这两种模式就是目前硬盘与主机进行数据交换的方式。PIO模式是一种通过CPU执行I/O端口指令来进行数据的读写的数据交换模式;而DMA则是不经过CPU而直接从内存了存取数据的数据交换模式。 PIO的英文全称为“Programming Input/Output Model”,即“程序输入/输出”模式。这种模式使用PC I/O端口指令来传送所有的命令、状态和数据。由于驱动器中有多个缓冲区,对硬盘的读写一般采用I/O串操作指令,这种指令只需一次取指令就可以重复多次地完成I/O 操作,因此,达到高的数据传输率是可能的。 DMA的英文全称为“Direct Memory Access”,即“内存直接存取”模式。它表示数据不经过CPU,而直接在硬盘和内存之间传送。在多任务操作系统内,如OS/2、Linux、Windows NT等,当磁盘传输数据时,CPU可腾出时间来做其它事情,使服务器的数据性能大大提高。而在DOS/Windows3.X环境里,CPU不得不等待数据传输完毕,所以在这种情况下,DMA 方式的意义并不大。 但在现在的操作系统环境中,DMA的传输模式明显优于PIO的传输模式。 什么是硬盘的转速 问:什么是硬盘的转速? 答:转速是指硬盘内电机主轴的转动速度,单位是RPM(每分钟旋转次数)。其转速越高,内部传输速率就越高。目前一般的硬盘转速为5400转/分和7200转/分,最高的转速则可达

硬盘主要参数

硬盘(英文名:Hard Disc Drive,简称HDD,全名:温彻斯特式硬盘)作为电脑主要的存储设备之一,可以说在整个电脑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我们大多数的数据都是通过硬盘来存储的,这些数据比硬盘本身甚至整台电脑都要宝贵许多。 探秘硬盘内部结构 而我们平时了解硬盘,主要是从外观以及容量、性能等各种参数去认识,它的内部结构到底是怎么样的?相信多数人都不是很清楚。今天笔者就通过工具把一块硬盘大卸八块,跟大家一起探秘一下硬盘内部精密的结构,一起来看下吧。 另外有一点需要提醒大家:没事千万不要随意打开硬盘的外壳,因为硬盘的内部是不能沾染灰尘的,否则立即报废。我们本次的硬盘是已经不能使用的了,所以看了本篇文章的童鞋拆硬盘后导致硬盘坏了可不要来找我,嘿嘿。

在实际动手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硬盘结构的理论知识。总得来说,硬盘主要包括:盘片、磁头、盘片主轴、控制电机马达、磁头控制器、数据转换器、接口、缓存等几个部份。 一般在硬盘的正面都贴有硬盘的标签,标签上一般都标注着与硬盘相关的信息,例如产品型号、产地、出厂日期、产品序列号等。而硬盘的背面则是控制电路板,同时在硬盘的一端有数据接口和供电接口设计。

要拆解硬盘,工具是必不可少的。由于硬盘的安装螺丝是使用特殊的内六角螺丝,而且螺丝中心呈凹形,所以使用普通螺丝刀是没法拧开的。 拆掉六个螺丝之后就可以将电路板分离出来,这时可以看到,电路板和硬盘体之间还有一层软垫,以减免两者间发生短路的几率。

从上图可以看到,该硬盘采用了Marvell 88i8845E-BHY2主控芯片,内部集成了32MB缓存,而电机控制芯片则来自于SMOOTH的L7251。 出处:pconline 2010年09月09日作者:天涯为客责任编辑:lvke 要想打开硬盘,我们首先要把硬盘正面的9个安装螺丝拆卸下来。从上图可以看到,除了外围的7个螺丝外,硬盘的标签下面还隐藏有2个螺丝,大家拆卸时需要注意。

硬盘的基本参数

硬盘的基本参数 一、容量作为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存储器,容量是硬盘最主要的参数。硬盘的容量以兆字节(MB)或千兆字节(GB)为单位,1GB=1024MB。但硬盘厂商在标称硬盘容量时通常取1G=1000MB,因此我们在BIOS 中或在格式化硬盘时看到的容量会比厂家的标称值要小。对于用户而言,硬盘的容量就象内存一样,永远只会嫌少不会嫌多。Windows 操作系统带给我们的除了更为简便的操作外,还带来了文件大小与数量的日益膨胀,一些应用程序动辄就要吃掉上百兆的硬盘空间,而且还有不断增大的趋势。因此,在购买硬盘时适当的超前是明智的。目前的主流硬盘的容量为10G和15G,而20G 以上的大容量硬盘亦已开始逐渐普及。其实,硬盘容量越大,单位字节的价格就越便宜。例如火球10G 的价格为1000 元,每G 字节的价格为100 元;而火球15G 的价格为1160,每G 字节还不到80 元。硬盘的容量指标还包括硬盘的单碟容量。所谓单碟容量是指硬盘单片盘片的容量,单碟容量越大,单位成本越低,平均访问时间也越短。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硬盘的单碟容量为6.4G 以上,而更高的则已达到了10G。 ?二、转速转速(Rotational speed 或Spindle speed)是指硬盘盘片每分钟转动的圈数,单位为rpm。目前市场上主流IDE 硬盘的转速一般为5200rpm 或5400rpm,Seagate 的“大灰熊”系列和Maxtor 则达到了7200rpm,是IDE 硬盘中转速最快的。至于SCSI 接口的硬盘,一般都已达到了7200rpm 的转速,而更高的则达到了10000rpm。 ?三、平均访问时间平均访问时间(Average Access Time)是指磁头从起始位置到达目标磁道位置,并且从目标磁道上找到要读写的数据扇区所需的时间。平均访问时间体现了硬盘的读写速度,它包括了硬盘的寻道时间和等待时间,即:

硬盘黄色警告对照查询 硬盘检测参数详解

硬盘黄色警告对照查询硬盘检测参数详解一、SMART概述 硬盘的故障一般分为两种:可预测的(predictable)和不可预测的(unpredictable)。后者偶而会发生,也没有办法去预防它,例如芯片突然失效,机械撞击等。但像电机轴承磨损、盘片磁介质性能下降等就是可预测的情况,可以在在几天甚至几星期前就发现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如果发生这种问题,SMART功能会在开机时响起警报,至少让使用者有足够的时间把重要资料转移到其它储存系统上。 最早期的硬盘监控技术起源于1992年,IBM在AS/400计算机的IBM9337硬盘阵列中的IBM 0662 SCSI 2代硬盘驱动器中使用了后来被命名为Predictive Failure Analysis(故障预警分析技术)的监控技术,它是通过在固件中测量几个重要的硬盘安全参数和评估他们的情况,然后由监控软件得出两种结果:“硬盘安全”或“不久后会发生故障”。不久,当时的微机制造商康柏和硬盘制造商希捷、昆腾以及康纳共同提出了名为IntelliSafe的类似技术。通过该技术,硬盘可以测量自身的的健康指标并将参量值传送给操作系统和用户的监控软件中,每个硬盘生产商有权决定哪些指标需要被监控和它们的安全阈值。 1995年,康柏公司将该技术方案提交到Small Form Factor(SFF)委员会进行标准化,该方案得到IBM、希捷、昆腾、康纳和西部数据

的支持,1996年6月进行了1.3版的修正,正式更名为S.M.A.R.T.(Self-Monitoring Analysis And Reporting Technology),全称是“自我检测分析与报告技术”,成为一种自动监控硬盘驱动器完好状况和报告潜在问题的技术标准。

硬盘参数详解方方面面

硬盘参数详解方方面面 硬盘-英文名:Hard Disc Drive 简称HDD是电脑主要的存储媒介 一:硬盘的组成 1、接口 IDE:IDE是指把控制器与盘体集成在一起的硬盘驱动器,我们常说的的IDE接口,也叫ATA 接口,PATA接口、并行ATA接口,并口。 SCSI:SCSI是一种总线型的系统接口,它不是专门为硬盘设计的,SCSI接口的优势在于它支持多种设备,传输速度比ATA高,CPU的占用率很低,一般应用于服务器 SAS:即串行连接SCSI、兼容SATA、一般也是用于服务器。 Serial ATA:Serial ATA称为串行ATA接口(SATA接口),这是相对于IDE的并行接口来说的,与IDE接口比SATA接口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如图从左至右分别为IDE-SCSI-SATA 2、控制电路板 包括主轴调速电路、磁头驱动与伺服定位电路、读写电路、控制与接口电路等。如下图! 3、硬盘部结构 磁头组件:磁头组件是硬盘中最精密的部位之一,有读写磁头、传动手臂、传动轴三部分组成。 磁头驱动机构:磁头驱动机构由声圈电动机和磁头驱动小车组成,新型大容量盘有防震动机构。 磁盘片:磁盘片是硬盘存储数据的载体。硬盘的盘体有一个或多个重叠在一起并由垫圈隔开的磁盘片组成。 主轴组件:主轴组件包括主轴部件,如轴承和马达等。如下图所示:

4、硬盘逻辑结构盘面 盘面:硬盘的每一个盘片都有两个盘面,即上、下两面,一般每个盘面都会利用,都可以存储数据,成为有效盘面,也有个别的硬盘盘面数为单数的。每一个这样的有效盘面都有一个盘面号,按从上到下的顺序从“0”开始编号。在硬盘系统中,盘面号又叫磁头号,因为每一个有效盘面都有一个对应的读写磁头。 磁道:磁盘在格式化时被划分成许多同心圆,这些同心圆轨迹叫做磁道。磁道从外向从0开始编号。 柱面:所有盘面上的同一磁道构成一个圆柱,通常称为柱面,柱面和磁道一样,由外向从0开始编号。数据的读写按柱面进行。即首先在同一柱面从0磁头开始进行读/写操作,依次向下直到同一柱面所有的磁头都读写过数据将柱面读完写满之后,才移到下一个柱面 扇区:操作系统以扇区形式将信息存储在硬盘上。在磁道上,按照一定的数据位长度截取的圆弧就是扇区,扇区从1开始编号。扇区中的数据作为一个单元同时的读出或写入。 簇:操作系统都是以簇为单位的文件来分配磁盘空间、每个簇只能由一个文件所占用、及时这个簇只有几字节、决不允许两个文件以上的文件公用一个簇、否则会造成数据的混乱。如下图!

小区重选及相关参数配置

小区重选及相关参数配置 重选概念和分类: 小区重选(cell reselection):指UE在空闲模式下通过监测邻区和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以选择一个最好的小区提供服务信号的过程。当邻区的信号质量及电平满足S准则且满足一定重选判决准则时,终端将接入该小区驻留。 小区重选过程包括测量和重选两部分过程,终端根据网络配置的相关参数,在满足条件时发起相应的流程 重选分为: 系统内小区测量及重选:同频小区测量、重选和异频小区测量、重选 系统间小区测量及重选 LTE中,SIB3-SIB8全部为重选相关信息 重选优先级 与2/3G网络不同,LTE系统中引入了重选优先级的概念 –在LTE系统,网络可配置不同频点或频率组的优先级,通过广播在系统消息中告诉UE,对应参数为cellReselectionPriority,取值为(0….7) 系统内同频优先级 系统内异频重选优先级

异系统优先级 –优先级配置单位是频点,因此在相同载频的不同小区具有相同的优先级 –通过配置各频点的优先级,网络能更方便地引导终端重选到高优先级的小区驻留达到均衡网络负荷、提升资源利用率,保障UE信号质量等作用 重选优先级也可以通过RRCConnectionRelease消息告诉UE,此时UE忽略广播消息中的优先级信息,以该信息为准。 消息块所在域对应载频 SIB3cellReselectionServingFreqinfo 当前载频,即服务小区载频 SIB5interFreqCarrierFreqLIst 某个E-UTRA异频载频 SIB6carrierFreqListUTRA-TDD 某个UTRA-TDD载频

机械硬盘硬件参数及结构解析

机械硬盘硬件参数及结构解析 Minute)计算:该指标代表了硬盘主轴马达(带动磁盘)的转速,比如5400 RPM就代表该硬盘中主轴转速为每分钟5400转。目前主流笔记本硬盘转速为5400RPM;台式机硬盘则为7200RPM。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笔记本和台式机均有万转产品问世。单碟容量:单碟容量是硬盘相当重要的参数之一。硬盘是由多个存储碟片组合而成,而单碟容量就是指一个存储碟所能存储的最大数据量。目前在垂直记录技术的帮助下,单碟容量从之前80GB升级到250GB或者320GB,而三星则推出最高334GB单碟容量。硬盘单碟容量提高不仅仅可以带来总容量提升,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提高工作稳定性;而且单碟容量越大其内部数据传输速率就越快。平均寻道时间:平均寻道时间指硬盘在盘面上移动读写磁头到指定磁道寻找相应目标数据所用的时间,单位为毫秒。当单碟容量增大时,磁头的寻道动作和移动距离减少,从而使平均寻道时间减少,加快硬盘访问速度。硬盘背面PCB详解:缓存:缓存是硬盘与外部交换数据的临时场所。硬盘读/写数据时,通过缓存一次次地填充与清空,再填充,再清空,就像一个中转仓库一样。目前大多数硬盘缓存已经达到16MB,而对于大容量产品则均为32MB容量。内部数据传输率:内部传输率是指硬盘磁头与缓存之间的数据传输率,简单说就是硬盘将数据从盘片上读取出来,然后存储在缓存上的速度。内部传输率可以明确表现出硬盘的读

写速度,它的高低才是评价一个硬盘整体性能的决定性因素。目前大多数桌面级硬盘基本都在70-90MB/S之间,笔记本硬盘则在55MB/S左右。在了解完硬盘主要参数后,下面笔者教大家来通过硬盘标示来了解该块硬盘的容量、转速、缓存、接口类型等等。目前市面上销售的硬盘有好多牌子,但主要参数不尽相同。希望大家在有需要的时候,手拿硬盘做到心中有数,以不变应万变。 防止被js忽悠。

解读硬盘各项基本参数

前言:对于大多数的普通电脑用户来说,硬盘(英文名:Hard Disc Drive,简称HDD,全名:温彻斯特式硬盘)只是电脑系统中用来存储数据的一个载体,除了容量和价格上的差异以外好像并没有其它太大的区别。 硬盘 其实不然,硬盘的各项基本参数都影响着这个硬盘在各个方面的性能表现,与整个电脑系统的性能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今天,笔者就跟大家一起来了解下硬盘的各项基本参数,让大家在以后买硬盘时可以更得心应手,不再被忽悠。 -------------------------------------我是分割线 ------------------------------------ 温馨提示:如果您不了解硬盘内部结构,请阅读: 探秘硬盘内部结构: https://www.360docs.net/doc/0a5069573.html,/cpu/study_cpu/1009/2215404.html --------------------------------------------------------------------- --------------- 硬盘基本参数:容量 作为整个电脑系统的数据存储器,容量是硬盘最主要的参数。硬盘的容量以兆字节(MB)或千兆字节(GB)为单位,1GB=1024MB。不过由于硬盘厂商在标称

硬盘容量时通常取1G=1000MB,因此我们在BIOS中或在格式化硬盘时看到的容量往往会比标称值要小一些。 250G B硬盘可用容量为232.88GB 硬盘的容量参数还包括硬盘的单碟容量。所谓的单碟容量是指硬盘单片盘片的容量,单碟容量越大,单位成本越低,平均访问时间也越短。目前在垂直记录技术的帮助下,主流硬盘的单碟容量达到了250GB~750G B不等。

LTE常用参数详解

LTE现阶段常用参数详解 1、功率相关参数 1.1、Pb(天线端口信号功率比) 功能含义:Element)和TypeA PDSCH EPRE的比值。该参数提供PDSCH EPRE(TypeA)和PDSCH EPRE(TypeB)的功率偏置信息(线性值)。用于确定PDSCH(TypeB) 的发射功率。若进行RS功率boosting时,为了保持Type A 和Type B PDSCH 中的OFDM符号的功率平衡,需要根据天线配置情况和RS功率boosting值根 据下表确定该参数。1,2,4天线端口下的小区级参数ρB/ρA取值: PB 1个天线端口2个和4个天线端口 0 1 5/4 1 4/5 1 2 3/5 3/4 3 2/5 1/2 对网络质量的影响:PB取值越大,RS功率在原来的基础上抬升得越高,能获得更好的 信道估计性能,增强PDSCH的解调性能,但同时减少了PDSCH (Type B)的发射功率,合适的PB取值可以改善边缘用户速率, 提高小区覆盖性能。 取值建议:1

1.2、Pa(不含CRS的符号上PDSCH的RE功率与CRS 的RE功率比) 功能含义:不含CRS的符号上PDSCH的RE功率与CRS的RE功率比 对网络质量的影响:在CRS功率一定的情况下,增大该参数会增大数据RE功率 取值建议:-3 1.3、PreambleInitialReceivedTargetPower(初始接收目标功率(dBm)) 功能含义:表示当PRACH前导格式为格式0时,eNB期望的目标信号功率水平,由广播消息下发。 对网络质量的影响:该参数的设置和调整需要结合实际系统中的测量来进行。该参数设 置的偏高,会增加本小区的吞吐量,但是会降低整网的吞吐量;设 置偏低,降低对邻区的干扰,导致本小区的吞吐量的降低,提高整 网吞吐量。 取值建议:-100dBm~-104dBm 1.4、PreambleTransMax(前导码最大传输次数) 功能含义:该参数表示前导传送最大次数。 对网络质量的影响:最大传输次数设置的越大,随机接入的成功率越高,但是会增加对 邻区的干扰;最大传输次数设置的越小,存在上行干扰的场景随机 接入的成功率会降低,但是会减小对邻区的干扰 取值建议:n8,n10

硬盘SMART检测参数详解

硬盘SMART检测参数详解 用户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莫过于在毫无警告的情况下发现硬盘崩溃了。诸如RAID的备份和存储技术可以在任何时候帮用户恢复数据,但为预防硬件崩溃造成数据丢失所花费的代价却是相当可观的,特别是在用户从来没有提前考虑过在这些情况下的应对措施时。 硬盘的故障一般分为两种:可预测的(predictable)和不可预测的(unpredictable)。后者偶而会发生,也没有办法去预防它,例如芯片突然失效,机械撞击等。但像电机轴承磨损、盘片磁介质性能下降等都属于可预测的情况,可以在在几天甚至几星期前就发现这种不正常的现象。 对于可预测的情况,如果能通过磁盘监控技术,通过测量硬盘的几个重要的安全参数和评估他们的情况,然后由监控软件得出两种结果:“硬盘安全”或“不久后会发生故障”。那么在发生故障前,至少有足够的时间让使用者把重要资料转移到其它储存设备上。 最早期的硬盘监控技术起源于1992年,IBM在AS/400计算机的IBM 0662 SCSI 2代硬盘驱动器中使用了后来被命名为Predictive Failure Analysis(故障预警分析技术)的监控技术,它是通过在固件中测量几个重要的硬盘安全参数和评估他们的情况,然后由监控软件得出两种结果:“硬盘安全”或“不久后会发生故障”。 不久,当时的微机制造商康柏和硬盘制造商希捷、昆腾以及康纳共同提出了名为IntelliSafe的类似技术。通过该技术,硬盘可以测量自身的的健康指标并将参量

值传送给操作系统和用户的监控软件中,每个硬盘生产商有权决定哪些指标需要被监控以及设定它们的安全阈值。 1995年,康柏公司将该技术方案提交到Small Form Factor(SFF)委员会进行标准化,该方案得到IBM、希捷、昆腾、康纳和西部数据的支持,1996年6月进行了1.3版的修正,正式更名为S.M.A.R.T.(Self-Monitoring Analysis And Reporting Technology),全称就是“自我检测分析与报告技术”,成为一种自动监控硬盘驱动器完好状况和报告潜在问题的技术标准。 SMART的目的是监控硬盘的可靠性、预测磁盘故障和执行各种类型的磁盘自检。如今大部分的ATA/SATA、SCSI/SAS和固态硬盘都搭载内置的SMART系统。作为行业规范,SMART规定了硬盘制造厂商应遵循的标准,满足SMART标准的条件主要包括: 1)在设备制造期间完成SMART需要的各项参数、属性的设定; 2)在特定系统平台下,能够正常使用SMART;通过BIOS检测,能够识别设备是否支持SMART并可显示相关信息,而且能辨别有效和失效的SMART信息; 3)允许用户自由开启和关闭SMART功能; 4)在用户使用过程中,能提供SMART的各项有效信息,确定设备的工作状态,并能发出相应的修正指令或警告。在硬盘及操作系统都支持SMART技术并且开启的情况下,若硬盘状态不良,SMART功能会在开机时响起警报,SMART技术能够在屏幕上显示英文警告信息:“WARNING IMMEDIATLY BACKUP YOUR DATA AND REPLACE YOUR HARD DISK DRIVE,A FAILURE MAY BE IMMINENT.”(警告:立刻备份你的数据并更换硬盘,硬盘可能失效。)

常用重选参数解释

一、LTE小区重选及相关参数 2.1小区重选相关知识: 2.1.1小区重选知识 小区重选指(cell reselection)指UE在空闲模式下通过监测邻区和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以选择一个最好的小区提供服务信号的过程。当邻区的信号质量及电平满足S 准则且满足一定重选判决准则时,终端将介入该小区驻留。UE驻留到合适的小区停留1S后,就可以进行小区重选的过程。小区重选过程包括测量和重选两部分过程,终端根据网络配置的相关参数,在满足条件时发起相应的流程。 2.1.2重选的分类: ?系统内小区测量及重选; ?同频小区测量、重选 ?异频小区测量、重选 ?系统间小区测量及重选; 2.1.3重选优先级概念: ?与2/3G网络不同,LTE系统中引入了重选优先级的概念: ?在LTE系统,网络可配置不同频点或频率组的优先级,通过广播在系统消息中告 诉UE,对应参数为cellreselectionPriority,取值为(0….7);(注:0优先级为最 低,现网同频设置为5;异频设置宏站加室分底层&高层设置为6,室分高层加宏 站为4,室分底层加宏站为5.) ?优先级配置单位是频点,因此在相同载频的不同小区具有相同的优先级; ?通过配置各频点的优先级,网络便能方便地引导终端重选到高优先级的小区驻留达 到均衡网络负荷、提升资源利用率,保障UE信号质量等作用; ?重选优先级也可以通过RRCConnectionRelease消息告诉UE,此时UE忽略广播消息中的优先级信息,以该信息为准; 网络主动引导UE进行系统间小区重选,完成CS域语音呼叫等; 2.1.4重选系统消息: LTE中,SIB3-SIB8全部为重选相关信息,具体如下:

硬盘的主要技术指标

硬盘的主要技术指标 在我们平时选购硬盘时,经常会了解硬盘的一些参数,而且很多杂志的相关文章也对此进行了不少的解释。不过,很多情况下,这种介绍并不细致甚至会带有一些误导的成分。今天,我们就聊聊这方面的话题,希望能对硬盘选购者提供应有的帮助。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硬盘的内部结构,它将有助于理解本文的相关内容。 图为:硬盘的内部结构 工作时,磁盘在中轴马达的带动下,高速旋转,而磁头臂在音圈马达的控制下,在磁盘上方进行径向的移动进行寻址 硬盘常见的技术指标有以下几种: 1、每分钟转速(RPM,Revolutions Per Minute):这一指标代表了硬盘主轴马达(带动磁盘)的转速,比如5400RPM就代表该硬盘中的主轴转速为每分钟5400转。 2、平均寻道时间(Average Seek Time):如果没有特殊说明一般指读取时的寻道时间,单位为ms(毫秒)。这一指标的含义是指硬盘接到读/写指令后到磁头移到指定的磁道(应该是柱面,但对于具体磁头来说就是磁道)上方所需要的平均时间。除了平均寻道时间外,还有道间寻道时间(Track to Track或Cylinder Switch Time)与全程寻道时间(Full Track

或Full Stroke),前者是指磁头从当前磁道上方移至相邻磁道上方所需的时间,后者是指磁头从最外(或最内)圈磁道上方移至最内(或最外)圈磁道上方所需的时间,基本上比平均寻道时间多一倍。出于实际的工作情况,我们一般只关心平均寻道时间。 3、平均潜伏期(Average Latency):这一指标是指当磁头移动到指定磁道后,要等多长时间指定的读/写扇区会移动到磁头下方(盘片是旋转的),盘片转得越快,潜伏期越短。平均潜伏期是指磁盘转动半圈所用的时间。显然,同一转速的硬盘的平均潜伏期是固定的。7200RPM时约为4.167ms,5400RPM时约为5.556ms。 4、平均访问时间(Average Access Time):又称平均存取时间,一般在厂商公布的规格中不会提供,这一般是测试成绩中的一项,其含义是指从读/写指令发出到第一笔数据读/写时所用的平均时间,包括了平均寻道时间、平均潜伏期与相关的内务操作时间(如指令处理),由于内务操作时间一般很短(一般在0.2ms左右),可忽略不计,所以平均访问时间可近似等于平均寻道时间+平均潜伏期,因而又称平均寻址时间。如果一个5400RPM硬盘的平均寻道时间是9ms,那么理论上它的平均访问时间就是14.556ms。 5、数据传输率(DTR,Data Transfer Rate):单位为MB/s(兆字节每秒,又称MBPS)或Mbits/s(兆位每秒,又称Mbps)。DTR分为最大(Maximum)与持续(Sustained)两个指标,根据数据交接方的不同又分外部与内部数据传输率。内部DTR是指磁头与缓冲区之间的数据传输率,外部DTR是指缓冲区与主机(即内存)之间的数据传输率。外部DTR上限取决于硬盘的接口,目前流行的Ultra ATA-100接口即代表外部DTR最高理论值可达100MB/s,持续DTR 则要看内部持续DTR的水平。内部DTR则是硬盘的真正数据传输能力,为充分发挥内部DTR,外部DTR理论值都会比内部DTR高,但内部DTR决定了外部DTR的实际表现。由于磁盘中最外圈的磁道最长,可以让磁头在单位时间内比内圈的磁道划过更多的扇区,所以磁头在最外圈时内部DTR最大,在最内圈时内部DTR最小。 6、缓冲区容量(Buffer Size):很多人也称之为缓存(Cache)容量,单位为MB。在一些厂商资料中还被写作Cache Buffer。缓冲区的基本要作用是平衡内部与外部的DTR。为了减少主机的等待时间,硬盘会将读取的资料先存入缓冲区,等全部读完或缓冲区填满后再以接口速率快速向主机发送。随着技术的发展,厂商们后来为SCSI硬盘缓冲区增加了缓存功能(这也是为什么笔者仍然坚持说其是缓冲区的原因)。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预取

硬盘S.M.A.R.T参数值含义

下面将列出一些S.M.A.R.T.的原始检测属性和含义。普遍为检测值越高性能越好。即使所有制造商都必须遵守共同的规则,但由于有些检测值在不同硬盘制造商中用

不全相同的定义和计量方法而对于不同制作商来说检测值不全是越高越好,所以下面属性的指标只作一般参考。除外,各制造商也会根据自己需要添加一些自己专有的检测属性 说明 表示数值越高越好 表示数值越低越好 重要项:粉色底 当超出安全范围会对性能严重影响 ID ID 十六进制值 英文名 中文译名 最优 说明 1 0x01 read error rate 底层数据读取错误率 存储器从一个硬盘表面读取数据时发生的错误率。原始值由于不同厂商的不同计算方法而有所不同,其十进制值往往无意义的。一般来说有数值意味着磁头已出现问题了。 2 0x02 Throughput Performance 读写通量 性能 通常是硬盘读写性能的测量值,如果 其值有变动,有可能硬盘出现了问题。 3 0x03 Spin-Up Time 盘片启动 时间 盘片由静止启动加速到稳定正常运行速度的平均所需时间。 4 0x04 Start/Stop Count 电机起停次计数 一个盘片启动关闭周期的统计值,只有硬盘从完全断电中启动或从睡眠模式恢复,盘片主轴电机被启动时才会记一次数。 5 0x05 Reallocated Sector Count 重定位磁区计数 记录由于损坏而被映射到无损的后备区的扇区计数。当硬盘出现损坏扇区时,可以通过将其物理空间指向到特定的无损区域进行重映射修复,从而出现坏扇区的硬盘仍可使用。但当高

ID ID 十 六进制值 英文名 中文译名 最优 说明 过一定数值后,后扇区消耗殆尽而无法再重映射修复时,这些坏扇区就会显现出来且无法自行修复。除外由于要要求磁头读取这些坏扇区时专门再移动到后备区读写数据,对硬盘读写性能也有影响。 6 0x06 Read Channel Margin 信道读取 余量 读取数据时信道可用的余量,该属性 没制定任何功用。 7 0x07 Seek Error Rate 寻道错误率 (该属性是特定制造商才有的)磁头寻找磁道由于机械问题而出错几率,有多种原因可能引致出错,如:磁头伺服构件,盘体过热,或损坏。于不同厂商的不同计算方法而有所不同,其十进制值往往无意义的。 8 0x08 Seek Time Performance 寻道性能 每次寻道时间的平均值,该值短期内迅速减少,有可能硬盘出现了问题。 9 0x09 Power-On Hours 硬盘加电时间 硬盘自出厂以来加电启动的统计时间,单位为小时(或根据制造商设定为分钟或秒),一般用户以该值判定硬盘是否被使用过。 10 0x0a Spin Retry Count 电机起转重试 主轴电机在一次加速至正常速度失败后尝试重新继续加速到正常运行速度的统计数,该值改变时意味着硬盘的机械部件已经出现问题了。

明白卖硬盘认清各类硬盘编号的含义

明白卖硬盘认清各类硬盘编号的含义 文章来源:中关村在线各品牌硬盘的铭牌编号识别及规格参数表 各品牌硬盘的外包装或者硬盘外壳都会有一些编号,不过由于这些编号都较复杂,大多数用户都难以解读。其实,每个厂家的每款硬盘编号都有其一定的内在规律,而每串编号也都代表着硬盘本身特定的含义,而通过这些复杂的编号,用户可以更确切的了解硬盘的各种性能指标,包括接口类型、转速、容量、缓存等。了解这些编号所代表的意义,有助于消费者购买硬盘时明察秋毫,避免被一些无聊商家误导。如果商家跟你说这是一块7200转的硬盘,但是它表面的参数却表明它是5400转的,那你就可以马上转身走人。下面我们以主流的ATA接口产品为主,介绍各厂家的硬盘最新编号规则,供大家参考。 希捷(Seagate)

1999年1月1号后生产的IDE系列其编号都为以下格式: ST <1> <2、3、4、5> <6、7> <8、9、10> ST代表“Seagate”,代表希捷公司产品,这在任何一款希捷硬盘产品编号的开头都有。 <1>代表硬盘外形。“1”代表3.5英寸全高硬盘,“3”代表3.5英寸半高硬盘,“4”代表现在已被淘汰的5.25英寸硬盘。 <2、3、4、5>由3到4位数字组成,代表硬盘容量,单位为100MB。例如“1200”代表这块硬盘的容量为100MB×1200=120GB,“800”则代表容量为80GB。 <6、7>代表硬盘标志,它由主标志和副标志组成:第一个数字为主标志,在普通IDE 硬盘中代表盘片数。例如“2”即代表该硬盘内采用了2张盘片。第二个数字为副标志,即硬盘的辅助标志。只有当主标志相同或无效时,副标志才有效。一般用它来表示硬盘的代数,数字越大表示代数越高,也就是说此款硬盘越新。 <8、9、10>由1到3个字母组成,代表硬盘接口类型。普通桌面硬盘的较为简单,

LTE网络重选及切换全参数详解

LTE网络重选及切换参数详解 小区选择 小区选择发生在PLMN选择之后,它的目的是使UE在开机后可以尽快选择一个信道质量满足条件的小区进行驻留。 ●读取系统信息(例如,驻留、接入和重选相关信息,位置区域信息等); ●读取寻呼信息; ●发起连接建立过程。 一般来说,UE开机后会首先进行PLMN选择,然后进行小区选择/重选、位置登记等。由于PLMN选择和位置登记主要是NAS的功能,下面将介绍小区选择过程。 ▊PLMN ID 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 ID,公共陆地移动网络ID, 由政府或它所批准的经营者,为公众提供陆地移动通信业务目的而建立和经营的网络标识。 PLMN = MCC + MNC,例如中国移动的PLMN为46000,中国联通的PLMN为46001。 ▊MCC Mobile Country Code 移动设备国家代码 三个数字,如中国为460。 ▊MNC 移动设备网络代码(Mobile Network Code,MNC)是与移动设备国家代码(Mobile Country Code,MCC)(也称为“MCC / MNC”)相结合,以用来表示唯一一个的移动设备的网络运营商。由所在国家分配,通常2~3数字组成。 小区选择类型: 不同场景:初始小区选择、存储信息的小区选择。 不同时机:UE开机、从RRC_CONNECTED返回到RRC_IDLE模式、重新进入服务区

(1) 初始小区选择 这种情况下,UE没有储存任何先验信息可以帮助其辨识具体的TD-LTE系统频率,因此,UE需要根据其自身能力扫描所有的TD-LTE频带,以便找到一个合适的小区进行驻留。在每一个频率上,UE只需用搜索信道质量最好的小区,一旦一个合适的小区出现,UE会选择它并进行驻留。空闲状态下的UE需要完成的过程包括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选择、小区选择/重选、位置登记等。一旦完成驻留,UE可以读取系统信息(如驻留、接入和重选相关信息、位置区域信息等),读取寻呼信息,发起连接建立过程。 (2) 基于存储信息的小区选择 这种情况下,UE已经储存了载波频率相关的信息,同时也可能包括一些小区参数信息。UE会优先选择有相关信息的小区,一旦一个合适的小区出现,UE会选择它并进行驻留。如果储存了相关信息的小区都不合适,UE将发起初始小区选择过程。 小区选择过程中,UE需要对将要选择的小区进行测量,以便进行信道质量评估,判断其是否符合驻留的标准。小区选择的标准被称为S准则。当某个小区的信道质量满足S准则时,就可以被选择为驻留小区。S准则的具体内容如下: S rxlev > 0 S rxlev = Q rxlevmeas – (Q rxlevmin + Q rxlevminoffset) ‐ P compensation

电脑硬盘常见参数详解与常见误区解释

电脑硬盘常见参数详解与常见误区解释 来源:云南新华电脑学院官方网站 【简介】 在我们平时选购硬盘时,经常会了解硬盘的一些参数,而且很多杂志的相关文章也对此进行了不少的解释。不过,很多情况下,这种介绍并不细致甚至会带有一些误导的成分。今天,我们就聊聊这方面的话题,希望能对硬盘选购者提供应有的帮助。 硬盘的主要技术指标 在我们平时选购硬盘时,经常会了解硬盘的一些参数,而且很多杂志的相关文章也对此进行了不少的解释。不过,很多情况下,这种介绍并不细致甚至会带有一些误导的成分。今天,我们就聊聊这方面的话题,希望能对硬盘选购者提供应有的帮助。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硬盘的内部结构,它将有助于理解本文的相关内容。

工作时,磁盘在中轴马达的带动下,高速旋转,而磁头臂在音圈马达的控制下,在磁盘上方进行径向的移动进行寻址 硬盘常见的技术指标有以下几种: 1、每分钟转速(RPM,Revolutions Per Minute):这一指标代表了硬盘主轴马达(带动磁盘)的转速,比如5400RPM就代表该硬盘中的主轴转速为每分钟5400转。 2、平均寻道时间(Average Seek Time):如果没有特殊说明一般指读取时的寻道时间,单位为ms(毫秒)。这一指标的含义是指硬盘接到读/写指令后到磁头移到指定的磁道(应该是柱面,但对于具体磁头来说就是磁道)上方所需要的平均时间。除了平均寻道时间外,还有道间寻道时间(Track to Track或Cylinder Switch Time)与全程寻道时间(Full Track或Full Stroke),前者是指磁头从当前磁道上方移至相邻磁道上方所需的时间,后者是指磁头从最外(或最内)圈磁道上方移至最内(或最外)圈磁道上方所需的时间,基本上比平均寻道时间多一倍。出于实际的工作情况,我们一般只关心平均寻道时间。 3、平均潜伏期(Average Latency):这一指标是指当磁头移动到指定磁道后,要等多长时间指定的读/写扇区会移动到磁头下方(盘片是旋转的),盘片转得越快,潜伏期越短。平均潜伏期是指磁盘转动半圈所用的时间。显然,同一转速的硬盘的平均潜伏期是固定的。7200RPM时约为4.167ms,5400RPM时约为5.556ms。 4、平均访问时间(Average Access Time):又称平均存取时间,一般在厂商公布的规格中不会提供,这一般是测试成绩中的一项,其含义是指从读/写指令发出到第一笔数据读/写时所用的平均时间,包括了平均寻道时间、平均潜伏期与相关的内务操作时间(如指令处理),由于内务操作时间一般很短(一般在0.2ms左右),可忽略不计,所以平均访问时间可近似等于平均寻道时间+平均潜伏期,因而又称平均寻址时间。如果一个5400RPM硬盘的平均寻道时间是9ms,那么理论上它的平均访问时间就是14.556ms。 5、数据传输率(DTR,Data Transfer Rate):单位为MB/s(兆字节每秒,又称MBPS)

硬盘的主要参数

硬盘的主要参数 硬盘的英文名称叫做Hard Disk。硬盘将盘片、硬盘驱动器制造成一个整体,一般固定在机箱内,是电脑中速度最快、容量最大、最重要的外部储存设备。由于电脑中绝大部分常用数据都存储在硬盘上。无论CPU或内存的速度有多快。如果硬盘的速度不够快,就会形成制约整机速度的瓶颈。因此,拥有一块高品质、大容量、高转速的硬盘是一台好电脑所不可缺少的。 硬盘的主流品牌: 目前硬盘的主流品牌有:1、希捷(Seagate) 2、迈拓(Maxtor)3西部数据(WD) 4、三星(SAMSUNG) 5、日立等。 硬盘的分类: 硬盘的转速是指硬盘内部马达单位时间旋转的圈数,硬盘根据转速分有低速硬盘(5400转/分)和高速硬盘(7200转/分)通常转速越快的硬盘性能越好其价格也比较高。硬盘根据接口可分为IDE(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EIDE(Enhanced Integrated Device Electronics)、SCSI(Small Compeer System Interface,小型计算机接口)、和SATA(串口硬盘)等几种。 硬盘的容量目前主流硬盘单碟容量为500GB 注意与主板连接的接口: 硬盘与主板之间的连接线是一条数据线,不同接口技术服务的数据线也不一样,因此,在选购时应注意什么样的主板接口使用什么样

的硬盘接口。 硬盘的转速 硬盘转速也叫做“主轴转速”,转速的快慢直接影响到硬盘的速度。提高主轴马达转速也是提高硬盘速度的一种手段,目前市场上IDE硬盘的转速类型有5400rpm(Revolutions Perminute,转/每分钟)、7200rpm,10000rpm。

1小区选择和重选过程及参数

1 小区选择和重选过程及参数 1.1小区选择和小区重选过程 1.1.1 移动台的服务小区选择过程: ?移动台首先测量GSM频段内所有信道的信号强度,并对测量结果作平均处理。然 后再依照由强至弱的次序对检测到的信道进行排序,此过程约持续3秒的时间。 ?然后移动台会试图检测最强信道的FCH信道,若成功则进一步解调出SCH信道。在 此基础上,如果解调出的MNC和MCC证实该小区属于移动台的服务PLMN,那么移动台 就会进一步接收系统参数1、系统参数2、系统参数3和系统参数4。并依照相关的算 法确定是否可以接入该服务小区。 ?如果以上任意一步失败的话,移动台则会对次强信道作相同的处理。 1.1.2移动台的服务小区重选过程: ?通常移动台需要每间隔5到60秒进行一次服务小区重选的判断过程(具体时间取决于BCCH分配表中的小区数和寻呼子信道的定义方法)因为在移动台对测量结 果进行平均处理以前,必须对BCCH分配表中所有小区的BCCH完成5次测量。 ?在GSM一期的标准中,移动台和基站间路径损耗计算是以C1来衡量的。而对符合GSM二期标准的移动台来说,移动台和基站间的路径损耗则是以C2来衡量的。 1.1.3算法: SEL_1 处于当前位置区的小区选择和重选算法 在GSM一期标准中规定,移动台首先要检查小区的标志位cellBarred是否置位成 barred。小区只有在未被禁止的情况下,才能与其它邻近小区一起按接入优先级和 信号强度进行排队以确定移动台的服务小区。 而在GSM的二期标准中,移动台需要检查的cellBarred和CellBarredQulify的置位情 况从而评定小区的接入等级,即:正常优先级,低优先级,接入禁止。 C1是移动台的登记PLMN中允许接入小区(not barred) 的路径损耗衡量准则。 移动台以C1为判据准则来选择所接入的服务小区,即在所有允许接入的小区中移动 台选择C1最大且大于零的小区为服务小区。 其中msTxPwrMaxCCH是基站定义的移动台在接入小区时,在控制信道上的最大允许发 射功率,MSTxPwrMax则是移动台可以发射的最大功率(由移动台的功率等级定义) 以上的计算公式意味着,移动台收到的基站信号强度必须大于rxLevAccessMin,如 某移动台的标称最大发射功率小于基站的允许值,则要求该移动台要更加靠近基站 才能获准接入以避免因链路不平衡导致接入失败。 Sel_2 跨越位置区的服务小区重选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