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铅锌铁金矿地质勘查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铜铅锌铁金矿地质勘查报告
2008-10-31 15:47:56
矿区位置、交通、自然及经济概况
菲律宾国北甘玛粦省巴拉噶列市aspa-066-lot2矿权区于北甘马粦省(camarines norte province)巴拉噶列市(paracale city)的东南方向,直距约7公里,隶属该市管辖。矿权区北距巴托巴拉尼(batobalane)镇约2公里,有乡间公路可通汽车,巴托巴拉尼镇至马尼拉(manila)有水泥公路相连,距离约328公里,每日均有班车运行,交通十分方便。
矿权区地处热带海洋性气候区,终年如夏,年平均气温约23度,潮湿多雨,年均降雨量达2928mm。每年十一月至翌年三月为雨季,少有晴日;旱季亦多阵雨。平均每年有四次台风,最高台风时速可达200公里/小时。
矿权区大致南高北低,水系大都向北注入巴托巴拉尼河。南部最高处海拔450米,北部最低处海拔40米,相对高差390米。但地貌整体上为平缓丘陵,坡度大都小于20°,仅南部局部稍陡。
除平地种植水稻外,其余地方均为茂密的林木覆盖。当地居民稀疏散居其间,少有聚居村落。农民以种植水稻及椰子、香蕉为生,自然生态环境良好。劳动力较便宜及丰富,但动力用电需从巴托巴拉尼镇架设。
矿权区情况
矿权区面积1053公顷(10.53平方公里)。西部呈哑铃形,东南部呈矩形。其范围由下列拐点圈定(见表1):
expa-000066-v-lot2 表1
记,西
正与业主谈判,估计不久将有结果。
前人地质工作及评述
1.3.1 前人地质工作
鉴于区内矿化强烈,矿产丰富,原菲律宾铁矿公司(pim—phillipine iron mines . inc)曾作为重点,投入了大量的地质工作。但资料大都散失,我公司仅收集到一部分残缺不全的图件,从中管窥並试作如下统计与分析。其工作量见下表(表2)
pim公司完成地质工作量表表2
1.3.
2.1 通过上述工作,发现了大量的矿体和矿化体。我公司对于其中一些矿体或铁帽进行追索和研究,进一步肯定了矿权区内找矿的巨大希望和良好前景,为我们今日的找矿奠定了基础。
1.3.
2.2 但是,由于区内大面积覆盖,露头稀少,加上当时地质工作水平的限制,尽管投入了大量的地质工作,区内的地质轮廓仍不清晰,特别是缺少最新的成矿理论指导勘查工作,战略的高度不够。
13.2.3 找矿手段实施中也存在不足之处。例如,公司收集到的仅有一条剖面,因地表产状未弄清而打错了方向;star分区在十余米范围内密集布设了7个钻孔,其目的令人费解;填制的所谓地质图基本上只是标出转石和稀少的露头位置,稀少的地质界线又多未封闭而悬空着,显示出作者心中无数,地质、构造特征不明,又缺少有依据的推断;激电电法采用偶极装置测量中最大极距仅为240英尺(73.2米),所以探测深度极其有限,地表矿体又多淋滤为铁帽,效果不佳,加上偶极装置所获得的激电异常特征复杂,难以解释,所起的作用不大;化探次生晕工作指示元素可能包括铜、铅、锌和钼,所获得的异常颇为重要,但未分析更多的元素,特别是金和银,甚为可惜。
1.3.
2.4 尽管如此,令人不解的主要是在投入巨大的工作量,又获得许多重要的发现之后,为什么突然中断工作,既不择优详勘,又不估算资源储量?我们推测可能是因为后来的pim公司的破产,资金没有着落之故,当然,也可能是公司技术力量转移到pim公司的主要矿种铁矿上去。这一中断为我们留下了巨大的找矿空间和令人
向往的前景。
本次工作情况
由于时间和技术力量有限,在本矿权区内並未投入实物工作量,仅由地质、物化探技术人员作了多次实地踏勘,采集了部分样品。因此,本报告主要是对前人不完整资料综合研究的成果。
地质特征
区域地质特征
本矿权区处于环西太平洋成矿带,菲律宾岛弧的东岸,东侧的菲律宾板块沿马尼拉海沟俯冲于本区之下。纵贯菲律宾群岛的菲律宾大断裂从本区的西南侧约60公里处通过,並在通过处发生从ns向转为nw向的转折,致使本区成为菲律宾国最佳的矿化集中地区之一。
区域内发育着一套晚白垩纪至第四纪岛弧型以安山岩为主的双峰式岩浆岩及第三系以不成熟粗碎屑岩为主夹生物灰岩的沉积岩系。沿东北侧海岸线发育一套宽约6公里的蛇绿岩,岩性以辉石岩、橄榄岩为主,可能为洋壳残片。时代属白垩纪。从ne侧海岸线起向sw依次出露超镁铁岩—奥长花岗岩—安山岩—沉积岩,时代大致从老至新。整体显示为单斜构造。区域构造线总体呈nw—se向。
矿权区地质特征
2.2.1 地层
矿权区内地层从老至新为:
2.2.1.1 晚白垩世梯比南组(tf—tibinan formation)
分布于矿权区北部,呈ew向延伸,1:50000地质图上表示主要由杂砂岩、长石砂岩、燧石岩、燧石灰岩、黑色凝灰岩夹安山岩及细碧岩(?)组成。据mitchel
l先生(1987年)研究,本组地层並不存在,只是下述的uf组的一部分。实际上野外也未发现上述岩石,特别是比较特征的细碧岩,可能定名有误,只是由于我们调查尚不全面,不便更改而已。
2.2.1.2 古新世尤尼沃瑟组(uf—universal formation)
分布在矿权区的中部地区。下部由砾岩、细—中粒长石砂岩、粉砂质、凝灰质及钙质页岩和杂砂岩组成;上部由大理岩化灰岩,泥灰岩和钙质页岩等组成。
本层因岩性有利于热液运移和交代,被认为是成矿有利层位。
本层与上覆地层为不整合接触。
2.2.1.3 渐新世晚期拉惹普火山岩(lav—larap volcanics)
广泛分布于矿权区的南北和东南的大部分地区。岩性主要为安山岩、凝灰岩、角砾岩及其间的过渡型岩石。
安山岩呈暗灰色、暗紫红色,斑状结构,斑晶为自形的长石和角闪石,基质为隐晶质,熔岩中有时可见斑晶略具定向。安山质火山碎屑岩中晶屑多为它形尖棱角,含量变化也很大,粒度从0.5~5.0毫米不等;玻屑和角砾成分仍以安山质为主,呈次棱角或次圆状,粒径从1.0~20.0厘米不等,胶结物主要为隐晶凝灰质。
本层下部与uf组之间为铁矿的赋存部位。二者关系不明,前人多数认为属不整合接触,少数认为属断层接触,均依据不足,原因是接触带岩石均已蚀变,或以透辉石、绿泥石、绿帘石等为主的蚀变岩。
2.2.1.4 中新世早期波西冈组(bf—bosigan formation)
仅见于矿权区的东北角。出露该组的下部,主要为砾岩、砂岩和黑色钙质页岩组成的韵律层,夹灰岩。该组上部主要以基性火山岩为主,区内未出露。
本层与下覆地层为不整合接触。
2.2.2 构造
2.2.2.1 褶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