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和大树》教学设计
课文《小草和大树》教案
![课文《小草和大树》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c05673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a9.png)
《小草和大树》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理解其深层含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情感。
(2)懂得小草和大树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树立生态平衡观念。
(3)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会生字词,理解比喻和象征手法的运用。
3. 分析课文主题,培养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1. 比喻和象征手法的理解与应用。
2. 课文主题的深入分析。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
2. 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氛围。
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五、教学准备1. 课文原文及相关背景资料。
2. 生字词卡片。
3. 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设备。
4. 课堂讨论道具(如图片、视频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小草和大树,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激发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语言美,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关注生字词。
3. 学习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朗读并组词,理解词语含义。
4. 分析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理解比喻和象征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5. 课堂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探讨小草和大树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课文所传达的环保意识。
6.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主题,培养爱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七、课堂练习1.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题:(1)小草和大树在文中象征着________和________。
小学语文课文小草和大树的公开课教案
![小学语文课文小草和大树的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25c35c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c4.png)
小学语文课文《小草和大树》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小草和大树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2)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精神。
(3)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培养坚定的意志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能力。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2. 教学难点:(1)理解小草和大树的象征意义。
(2)如何引导学生将课文中的情感态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小草和大树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4. 小组合作任务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小草和大树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小草和大树的认识。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错误。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补充。
(2)引导学生分析小草和大树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5. 小组合作:(1)分组讨论:请学生们谈谈他们对小草和大树精神的理解。
(2)小组展示: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分享,其他组员可补充。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小草和大树所象征的美好品质。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以“我心中的小草和大树”为主题,进行绘画或写作。
《小草与大树》教案
![《小草与大树》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bf5f41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cf.png)
《小草与大树》教案一、教案背景与目标教案背景:在幼儿园的自然和科学教育中,植物生长是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
通过观察和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增强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和需要的条件。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能够通过观察和提问发现植物生长的规律。
3. 通过亲身参与植物的种植和照料,培养幼儿的爱护生命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与流程安排教学内容:1. 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幼芽出土、茎叶长高、开花结果。
2. 植物生长的条件:阳光、水分、土壤和空气等。
3. 植物的照料:浇水、施肥、修剪等。
流程安排:一、引入(10分钟)1. 教师展示一盆小草和一棵大树的图片,引发幼儿对植物生长的兴趣。
2. 提问:小草和大树分别是怎样长大的?需要哪些条件?3. 引导幼儿提出他们对植物生长的疑问。
二、探究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20分钟)1. 展示实物:一颗种子、一根豆芽、一颗开花的豆荚。
2. 依次讲解种子发芽、苗期生长、开花结果的过程,并进行口头总结。
3.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或实物,通过描述和绘画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三、了解植物生长的条件(25分钟)1. 展示图片和实物,教师讲解植物生长的主要条件:阳光、水分、土壤和空气。
2. 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环境,讨论每种条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 通过观察实物和图片,幼儿讨论植物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四、植物的照料(25分钟)1. 教师讲解植物的基本照料方法:浇水、施肥、修剪等。
2. 引导幼儿观察幼儿园内的植物,讨论它们的生长状态和需求。
3. 在指导下,让幼儿亲自参与植物的浇水和修剪等活动。
五、结束与反思(10分钟)1.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回答问题:你们学到了什么?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条件?2. 汇总幼儿的回答,总结今天的学习成果,强调植物的重要性和保护植物的责任。
三、教学策略与方法教学策略:1. 提问策略:通过提问激发幼儿的思考和参与,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小草和大树》精彩教案
![《小草和大树》精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0e660d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f0.png)
《小草和大树》精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体会小草和大树所象征的不同人生观。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3. 提高学生的朗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掌握文章中的生字词。
2. 理解文章的象征意义。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文章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2. 如何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汲取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深化理解文章主题。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小草和大树所象征的不同人生观。
3. 采用讨论交流法,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课文《小草和大树》文本。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3. 教学课件。
教案内容示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谜语导入:绿油油,地在头,头上戴朵花,地上铺层绿。
(打一植物)2. 揭示谜底:小草。
3. 引导学生思考:小草和大树有什么不同?它们分别象征什么?二、初读课文1.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 教师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三、理解课文1. 提问:课文为什么说小草是“平凡而不起眼”的,大树是“引人注目”的?2.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小草和大树的象征意义。
3. 教师总结:小草象征平凡、谦逊、坚韧的人生观;大树象征自信、骄傲、张扬的人生观。
四、品读课文1.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情感的把握。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你更欣赏哪种人生观?为什么?五、课堂小结1.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2. 教师强调:每个人都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热爱生活,积极向上。
六、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小草和大树的感悟。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我们如何做一颗小草或一棵大树?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点评并总结。
七、课堂练习1.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题:(1)小草是____的,大树是____的。
六年级语文《小草和大树》公开课教案
![六年级语文《小草和大树》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840363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a6.png)
六年级语文《小草和大树》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小草和大树的特点,理解它们象征的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2)学会对比分析,从小草和大树的生长过程中,体会它们所代表的品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2)懂得在生活中要有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分析小草和大树的特点,理解它们象征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1.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从小草和大树的生长过程中,体会它们所代表的品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
2. 运用对比分析法,让学生明白小草和大树的特点及象征意义。
3. 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所描绘的场景。
五、教学准备1. 课文《小草和大树》文本。
2. 生字词卡片。
3. 课件或黑板。
4. 教学录音机或播放器。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意境。
(2)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对新课产生期待。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主学习,朗读课文,感受小草和大树的形象。
(2)教师辅导学生理解生字词,解释课文中的难点。
3. 分析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小草和大树的特点。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看法。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谈谈自己在生活中如何践行小草和大树的精神。
七、课堂练习1. 填空题(1)小草和大树都是生命力____的植物。
(2)小草代表的是____,大树代表的是____。
2. 选择题(1)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小草和大树的特点?(A. 生命力顽强B. 生长速度快C.耐寒D. 遮挡阳光)3. 简答题(1)请简要描述小草和大树在课文中的象征意义。
《小草与大树》教学设计(精选11篇)
![《小草与大树》教学设计(精选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0d2d8538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7c.png)
《小草与大树》教学设计《小草与大树》教学设计(精选11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草与大树》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草与大树》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小草与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它们不同之处在于植株高矮、茎的粗细和质地软硬,相同之处在于都生长在土壤里,都有绿色的叶,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2、过程与方法:亲历观察比较狗尾草与樟树的过程,用简图画出小草形态,会使用维恩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孩子爱护小草、不践踏小草的意识。
二、教材重点与难点:1、重点:揭示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特征,体会小草也是有生命的。
2、难点:通过观察的过程来发现大树与小草的异同点。
三、教学准备:每小组一株狗尾草,一条香樟枝,PPT课件。
四、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1、一棵小草生长在一棵大树旁。
一天,小草对大树讲:“你知道吗?原来我也是一棵大树,后来我嫌树大招风,就改做小草了。
”“是这样吗?”大树有些不信。
“谁骗你呀!过去我做大树的时候,树上的鸟儿可多了,每天唧唧喳喳的真心烦,也有些孩子太顽皮,净往我身上爬,唉,真没办法。
”小草说着,还叹了口气,好像真有那么回事似的。
大树听了,心里觉得好笑,便打趣道:“唉,其实我原来也是一颗小草,后来怕人踩,才不得已做了一棵大树。
”2、听完这个故事,哪么同学们说说做大树和做小草那一个更好更重要啊?(学生反馈)3、其实啊,不论是大树还是小草,它们都为大地增添了绿色,正因为它们的共同努力,才使我们周围的世界如此欣欣向荣、绿意盎然。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大树和小草”。
(板书:大树和小草)(二)认识常见的小草1、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小草呢?(学生反馈)(PPT展示常见的小草:狗尾巴草、三叶草、蒲公英、车前草)你知道这叫什么草吗?能说说这种草的主要特征吗?2、小结:各种各样的草展示自己的身姿,构成千姿百态的小草世界。
《大树和小草》的课堂教学设计
![《大树和小草》的课堂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69907c35f0e7cd185253659.png)
《大树和小草》的课堂教学设计《大树和小草》的课堂教学设计篇一:三年级科学上册大树和小草教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小草和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2.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植株的高矮、茎的粗细和质地。
3.大树和小草都有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过程与方法:用简图画出小草的主要形态特征,能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小草和大树一样,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具有爱护小草,不践踏不草的意识。
【教学重点】找大树和小草的相同点,体会陆生植物生命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几种常见的小草,最好有三叶草(黄花酢浆草)和狗尾草;一条樟树枝和它的果实、叶片。
【教学过程】一、认识常见的小草1.师生交流:在校园里不仅有高大的树木,还有低矮的小草。
我们认识这些小草吗?这些小草长在校园的哪些地方?2.教师指导:对不知名的小草怎么认识?提供认识的方法及资料。
二、观察记录狗尾草1.教师引导:在校园、田野、路旁、果园中都能找到狗尾草,为什么叫狗尾草?是呀,它的`果实串毛茸茸的,很像狗尾巴。
它是一年生杂草,各地都有分布。
2.观察记录要求:运用前面学过的观察顺序、观察方法、记录方法来观察记录一株狗尾草。
3.小组学生活动:观察狗尾草,我们用简图把它的样子画下来。
上台描述互相补充:这是我们观察的狗尾草。
(能把狗尾草的主要特征根茎叶果实大致画下来即可。
)4.组间活动:比较不同的草,找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
(启发引导:从植物器官及生存环境、生长年限、生长变化规律等方面比较)不同的小草千姿百态,各有差异,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很多共同特征,说说你对小草的想法,是呀,小草虽小,但也十分可爱,我们应当呵护它们。
三、比较樟树和狗尾草1.引导讨论:可以从哪些方面比较樟树和狗尾草的相同和不同之处?2.比较完成对比表格:3.交流汇报:樟树和狗尾草的相同和不同。
小草和大树教学设计_《小草和大树》教案
![小草和大树教学设计_《小草和大树》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7ab2cf10a6f524cdbf856d.png)
《小草和大树教学设计_《小草和大树》教案》摘要:《小草和大树》教案,能根据植物的不同点,采用一定的标准,对植物进行分类,(5)观察不开花植物,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感受植物世界的丰富多彩1、能用放大镜等工具对植物进行细致的观察,并用图和文字进行记录。
2、能分析出某一种植物的典型特点或特征(包括形状、颜色、气味等)。
3、能够归纳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共同特征。
4、能根据植物的不同点,采用一定的标准,对植物进行分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与其他同学交流,找出比较合理的分类方法。
1、能通过观察,发现一些植物的主要特征。
2、能举例说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特点。
3、能感受到地球上的植物种类很丰富。
地球上的第个角落都有生命的踪迹。
它们有的高耸入去,有的体不盈尺;有的剽悍凶猛,有的柔弱温顺;有的重达数百吨,有的小到用肉眼难以发现生命世界是丰富多彩的,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各种各样的生物吧!首先我们先说说植物,在地球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植物,有些植物覆盖在陆地表面,有些生活在海洋、湖泊、河流和池塘中。
迄今为止。
人们已经知道的植物大约有30万种。
今天我们就研究十分普通的植物小草和大树。
(1)让学生分别列举自己见过的一些小草和大树的名称,谈谈自己是怎样区分大树和小草的。
(2)带领学生在学校内或学校附近观察认识的小草(蟋蟀草、狗尾草、芦苇)和大树(桃树、杨树、梧桐树),并及时记录它们的特征。
收集一些小草带回教室。
(3)分小组交流自己的记录,并且概括小草的相同特点和大树的共同特点。
(4)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页的内容,了解植物可以根据茎的特点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5)看第4页的插图,说说图中的植物哪些属于草本植物?哪些属于木本植物?重点指导香蕉这种植物的分类。
(6)列举日常生活中常见植物(花生、玉米、高粱、柏树、槐树、爬山虎、榆树),让学生分类。
并相机纠正植株很小的植物一定都是草本植物,高大的植物一定都是木本植物的错误观点。
小学语文课文小草和大树的公开课教案
![小学语文课文小草和大树的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409c9b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c9.png)
小学语文课文《小草和大树》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小草和大树》。
(2)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概括小草和大树的特点。
(3)学习生字词,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运用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小草和大树》,感受课文的韵律和情感。
2. 生字词学习:学习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如“小草”、“大树”、“茁壮”等,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课文理解: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讨论并概括小草和大树的特点,如生长环境、外貌特征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源,展示小草和大树的真实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小草和大树的认识和感受。
2. 课文朗读:(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的把握。
(2)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朗读技巧。
3. 生字词学习:(1)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朗读并记忆。
(2)通过游戏、练习等方式,巩固生字词的学习。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复述小草和大树的特点。
2. 强调生字词的学习,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分享课文《小草和大树》的内容,并讲述他们学习生字词的收获。
2.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朗读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指导,可以采用更生动有趣的方式进行朗读练习。
在生字词学习环节,可以增加更多的互动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词汇运用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为学生创设情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小草和大树》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小草和大树》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149835a0b4e767f5acfce54.png)
《小草和大树》教案本文是关于《小草和大树》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一、教学目标:1.品味“她的生命艰辛而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她们硬是用钢铁般的意志,敲开了文学圣殿的大门,硬是用汗水和心血把小草浇灌成大树”两个比喻句的含义,并组织语言恰当表达出来。
2.能组织书面语言准确清晰地表达夏洛缔取得成功给自己的启示。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品味“她的生命艰辛而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她们硬是用钢铁般的意志,敲开了文学圣殿的大门,硬是用汗水和心血把小草浇灌成大树”的含义。
三、教学准备课件四、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九课——齐读课题《小草和大树》。
2.、快速找到文中含有课题的两句话,读一读,想想小草和大树之间的关系。
3、在大自然中,小草就是小草,大树就是大树,这都是上帝的安排。
在诗人骚塞眼中,夏洛蒂就是那株毫不起眼的小草,自由读读课文的2-4自然段,让我们来看看这颗小草的命运安排。
(二)感悟夏洛蒂的艰辛的成长历程。
1、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形容夏洛蒂的命运,你想用什么词。
(坎坷、艰辛)2、从哪些语句可以感受到夏洛蒂命运的不幸与坎坷?3、交流反馈,品读句子.(1)家庭不幸的逆境a(主人公一直艰辛地生活在逆境中,童年的一段生活靠富人施舍,母亲早逝以后,她一个人照顾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挑起了整个家的担子。
)(为了挣钱养家,夏洛蒂除了洗衣、烧饭、砍柴干家务活以外,还要替人家带孩子,后来还去给别人当家庭教师,办寄宿学校等等。
)(失去了母亲就意味着永远失去母爱,这对一个孩子来说是多么痛苦的事情!从此,她的生活更加艰辛。
)(2)遭遇训诫的逆境a夏洛蒂遭遇的不仅仅只是家庭不幸带来的逆境,还有更多的不幸。
(21岁的夏洛蒂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把自己认为最好的作品寄给当时鼎鼎大名的桂冠诗人,希望得到前辈的指导,没想到的是得到的是一盆冰冷的水从头浇到脚,让她冷到了心里。
《小草和大树》教案
![《小草和大树》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ae2a53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ce.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小草和大树》课时安排:2课时年级:小学四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课文学习,理解小草和大树的特点及生长环境。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朗读、讨论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理解。
2. 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培养。
教学难点:1. 课文中所涉及的自然生态知识。
2.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教学准备教材:《小草和大树》课文教学辅助材料:1. 有关小草和大树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 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资料。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植物,提问:你们知道哪些植物是草本植物,哪些是木本植物?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课《小草和大树》。
二、课文学习(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小草和大树有什么特点?它们生长在什么样的环境中?2. 学生朗读课文,教师适时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三、讨论与思考(15分钟)1. 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小草和大树在自然界中有什么作用?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它们?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代表进行发言。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小草和大树》,你们知道小草和大树的特点及生长环境了吗?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深入学习课文(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中所描述的小草和大树生长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2. 学生朗读课文,教师适时提问,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三、实践活动(15分钟)1. 教师提出实践活动: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保护小草和大树的主题活动。
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代表进行发言。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小草和大树》教案
![《小草和大树》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b6d1d5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c0.png)
《小草和大树》教案一、教学目标:1.品尝"她的生命艰辛而壮美,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她们硬是用钢铁般的意志,敲开了文学圣殿的大门,硬是用汗水和心血把小草浇灌成大树'两个比方句的含义,并组织语言恰当表达出来。
2.能组织书面语言精确清楚地表达夏洛缔取得胜利给自己的启示。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品尝"她的生命艰辛而壮美,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 "她们硬是用钢铁般的意志,敲开了文学圣殿的大门,硬是用汗水和心血把小草浇灌成大树'的含义。
三、教学预备课件四、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
1.今日,我们连续学习第九课齐读课题《小草和大树》。
2.、快速找到文中含有课题的两句话,读一读,想想小草和大树之间的关系。
3、在大自然中,小草就是小草,大树就是大树,这都是上帝的支配。
在诗人骚塞眼中,夏洛蒂就是那株毫不起眼的小草,自由读读课文的2-4自然段,让我们来看看这颗小草的命运支配。
(二)感悟夏洛蒂的艰辛的成长历程。
1、假如用一个词来概括形容夏洛蒂的命运,你想用什么词。
(坎坷、艰辛)2、从哪些语句可以感受到夏洛蒂命运的不幸与坎坷?3、沟通反馈,品读句子.(1)家庭不幸的逆境a(仆人公始终艰辛地生活在逆境中,童年的一段生活靠富人施舍,母亲早逝以后,她一个人照看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挑起了整个家的担子。
)(为了挣钱养家,夏洛蒂除了洗衣、烧饭、砍柴干家务活以外,还要替人家带孩子,后来还去给别人当家庭老师,办寄宿学校等等。
)(失去了母亲就意味着永久失去母爱,这对一个孩子来说是多么苦痛的事情!从今,她的生活更加艰辛。
)(2)遭受训诫的逆境a夏洛蒂遭受的不仅仅只是家庭不幸带来的逆境,还有更多的不幸。
(21岁的夏洛蒂怀着惴惴担心的心情把自己认为最好的作品寄给当时鼎鼎大名的桂冠诗人,盼望得到前辈的指导,没想到的是得到的是一盆冰冷的水从头浇到脚,让她冷到了心里。
小学科学第一课小草和大树(教案)
![小学科学第一课小草和大树(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94f29c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84.png)
小学科学第一课小草和大树(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识植物界的两个基本类群:维管植物和非维管植物。
2. 了解植物的重要性,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 观察和描述小草和大树的外部特征。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激发他们对植物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认识小草和大树的外部特征。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制作小草和大树的图片或展示物品,PPT或黑板。
2. 学生准备:准备铅笔、纸和尺子。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打开课件,展示一张小草和大树的图片,并问学生他们对图片上的植物有什么认识。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生活中见过的植物,并询问他们为什么认为植物很重要。
步骤二: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或展示物品向学生展示小草和大树,并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外部特征。
教师可使用提问的方式,如:“小草和大树的高度有什么不同?”“它们的叶子形状有什么区别?”等等。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观察和描述植物的特征。
步骤三:归纳总结(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总结和分类小草和大树的外部特征。
引导学生理解维管植物和非维管植物的概念,并解释它们的区别。
教师可以将学生的观察结果整理到黑板或PPT上,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步骤四:拓展思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小草和大树对人类的意义。
提问问题,如:“小草和大树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帮助?”“我们可以通过利用植物做些什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展示他们的想法和意见。
步骤五:巩固练习(15分钟)教师布置练习任务,要求学生就自己家附近的植物进行观察与记录。
学生可以选择一种感兴趣的植物,并描述其外部特征,如树皮、叶子、花朵等。
教师鼓励学生用图画和文字描述,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步骤六:展示分享(10分钟)学生互相展示自己观察和记录的植物。
教师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观察结果,以增进彼此的学习成果,加深对植物外部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评价教师观察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并评价他们对小草和大树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小草和大树教案(15篇)
![小草和大树教案(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1c55d55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1b.png)
小草和大树教案(15篇)小草和大树教案(15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草和大树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小草和大树教案1活动目标感受人与花草树木的亲密情感初步认识区别物体的大小,能用“大”或“小”来表述物体,体会物体大小的相对性重点难点重点:区别物体的大小,感受人与花草树木的亲密情感难点:理解物体大小的相对性活动准备经验准备:认识卡片上的各个动物物质准备:大小动物卡片人手一份,大小礼物卡片人手一份,大小皮球若干、箩筐一只活动过程教师带着幼儿来到活动场地,围坐在草地上。
一、认识“大树”和“小草”,区别大小。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树和草,请他们比较树和草的大小,并和幼儿一起念儿歌:“大树大,大树叫小草娃娃,小草小,小草叫大树妈妈。
”2、请幼儿去抱抱大树妈妈,抚摸小草娃娃。
二、给大树和小草找邻居1、师:“今天还来了许多动物客人,它们想和大树妈妈、小草娃娃做邻居,大动物说想和大树妈妈做邻居,小动物说想和小草娃娃做邻居,我们给这些动物排排好,行吗”2、请幼儿按“大动物”和“小动物”分别取动物卡片放在大树脚下和草丛边,边放边说:“大xx是大树的邻居,或小xx是小草的邻居。
”老师个别指导。
三、给大树、小草和动物们送礼物。
1、师:“我们给大树妈妈和小草娃娃找到了邻居,我们再把带来的礼物送给它们,好吗”2、请幼儿按大小给卡片分类,大的挂在大树妈妈和它的大动物邻居身上,小卡片送给小草娃娃和它的小动物邻居。
四、玩“拣皮球”游戏。
1、师:“大树妈妈和小草娃娃真开心,它们想和我们一起玩拣皮球的游戏,你们愿意吗”2、游戏:老师把大小皮球向四周滚出去,幼儿四散捡皮球,捡到皮球后说:“我捡到了一个大(小)皮球。
”(游戏2―3次)。
延伸活动在区角活动中,益智区增加比大小活动,美工区增加涂色活动――涂大树和小草。
活动评析一、设计意图本次数学活动充分利用园内的优美环境,将孩子们领到室外,席地而坐,让幼儿直接与小草、大树接触,直接与大自然对话,切身体会小草的嫩,大树的美。
《小草和大树》教学案_教案教学设计
![《小草和大树》教学案_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7780f9f76a20029bc642d43.png)
《小草和大树》教学案一、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领悟在逆境中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聪明智慧的人才可能拥有精彩的人生。
二、预习学案【预习目标】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文章读通顺。
2.自学生字词。
画出不懂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了解它们的意思,仍然不懂的请做上记号。
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的?哪些内容让你感动?【预习内容】(一)我会读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嗷嗷待哺要xx节衣缩食脱颖而出寥寥无几惴惴不安孜孜不倦大名鼎鼎(二)我会填1.通过对课文的预习,我知道课文主要写了,可以分为这几个部分描写、、。
(三)我的搜集我搜到了xx*勃朗特的资料。
(四)我质疑在预习过程中,你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请写在下面。
三、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想象课文所描写的内容,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结合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些内容谈谈自己的感受。
【小组合作深入探究】夏洛蒂*勃朗特为什么能够成功呢?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他们的成功在文学史上有什么意义?【精讲点拨,升华认识】1.他们的成功在文学史上有什么意义?2.课文学完了,你有什么心里话想对大家说吗?四、课堂检测1.形近字组词堪()撇()辈()狭()脑()xx()蔽()悲()xx()恼()2.填空并说说词语的意思()()不安()()无几()()不倦大名()()()()待哺()强()胜3.读句子,回答问题(1)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
把_________比作________;用_________比喻_________。
作者这样比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们硬是用钢铁般的意志,敲开了文学圣殿的大门,硬是用汗水和心血把“小草”浇灌成“大树”。
小草指_____________;大树指_____________。
最新整理《小草和大树》精彩教案
![最新整理《小草和大树》精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b8272e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51.png)
小草和大树精彩教案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局部词语的意思。
3、理解课文,领悟在逆境中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聪明智慧的人才可能拥有精彩人生。
二、教学过程:一、揭题1.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既不是童话,也不是寓言,题目却叫小草和大树。
(板书课题)请大家把课题一起读两遍。
2、课前大家都进行了预习,谁能告诉老师你都从哪些方面预习了课文呢3、指名说。
4、大家预习工作做得都不错。
下面我们就开始学习这篇课文。
请大家把书翻开。
谁来把文章的第一小节读一下。
二、逆境1、出示逆字。
〔1〕这一小节有一个生字,文中组的什么词,请同学们把字典拿出来,查一查逆字是什么意思,逆境又是什么意思呢〔2〕文中有一个比喻句,谁愿意来读一读。
比喻句把什么比喻什么呢我们都知道仙人掌是生活在沙漠里的,仙人掌生活的环境可以说是逆境,那么夏洛蒂又是处于什么样的逆境之中的呢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
然后归纳一下。
2、生活艰辛〔1〕请同学们自由读文章第二小节,然后说说夏洛蒂哪些地方让你同情。
〔2〕失去了母亲就意味着永远失去母爱,这对一个孩子来说是多么痛苦的事情!我们有一首歌是怎么唱的啊!是啊,失去母亲的三姐妹就像小草,当别的孩子在尽情享受母爱,享受家庭的温暖的时候,他们在干什么呢根据以下句式展开想像,进行说话练习:夏日炎炎,别的孩子〔〕,而夏洛蒂〔〕;寒冬腊月,别的孩子〔〕,而夏洛蒂〔〕。
〔〕,别的孩子〔〕,而夏洛蒂〔〕。
〔3〕面对生活的艰辛,夏洛蒂没有退缩,她是怎么努力的呢谁来读读。
她从小要强好胜,生活再艰苦再劳累,都不肯放弃学习。
尽管成年累月在艰难中谋生,她们却始终没有停止过写作尝试,都希望用笔敲开幸运之门。
问:始终说明了什么呢〔说明她们持之以恒练习写作的精神〕问:为什么要这样做〔4〕夏洛蒂把逆境当作人生的珍贵财富,她顽强地与命运抗争着,多么可敬啊!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2、诗人的嘲讽〔1〕可是,美好的愿望不等于光明的前途。
小学六年级语文《小草和大树》教案设计
![小学六年级语文《小草和大树》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37f59036f1aff00bfd51e40.png)
第一课时一、课题导入,激发兴趣。
二、了解生活疾苦,感受好学精神。
1、齐读课题,说说小草和大树的区别。
2、小草和大树在文中指谁?过渡:这棵小草是如何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的?让我们一起去探索。
1、夏洛蒂的命运如同小草一样,然而她却具备大树的素质,课文是如何来表现这两方面的内容的?出示自学要求:仔细阅读第2自然段,找出描写夏洛蒂命运坎坷、勤奋学习的语句,分别用“——”、“~~~”画出来,轻轻说说自己的体会。
2、交流并随机进行朗读训练:(1)体会命运坎坷:体现在出身贫寒、幼年丧母、承担责任。
(2)失去了母亲就意味着永远失去母爱,这对一个孩子来说是多么痛苦的事情!从此,她的生活更加艰辛。
根据下列句式展开想像,进行说话练习:夏日炎炎,别的孩子(),而夏洛蒂();寒冬腊月,别的孩子(),而夏洛蒂()。
(3)夏洛蒂遭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苦难,她总是不停地奔忙着。
指读“除了……带孩子。
”指导学生朗读时用连贯的气息来表现她的操劳和辛苦。
(4)可是坚强的人是从来不会被苦难摧垮的,因为她始终坚信:大树就是大树,终有一天能见阳光。
她是怎么努力的呢?抓住有关句子因势利导,引领学生走进语言文字里去体会夏洛蒂的勤奋好学:A、“她从小要强好胜,生活再艰苦再劳累,都不肯放弃学习。
”齐读交流自读课文,勾画语句交流体会尝试填空朗读体会默读,批注三、品尝羞惭与痛苦,体验倔强与坚毅。
让学生把“再”换成“又”读一读,体会作者用字的准确,理解夏洛蒂“要强好胜”的性格。
B、“尽管成年累月在艰难中谋生,她们却始终没有停止过写作尝试,都希望用笔敲开幸运之门。
”抓住“始终”体会她们持之以恒练习写作的精神,并通过追问“为什么要这样做”引导学生用心去倾听语言文字里发出的声音,体会出她们远大的理想以及对文学的热爱。
(5)夏洛蒂把逆境与挫折当作人生的宝贵财富,她顽强地与命运抗争着,多么可敬啊!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1、可是,美好的愿望不等于光明的前途。
当夏洛蒂满怀着希望在文学道路上蹒跚前进的时候,却接连遭遇挫折。
小学语文公开课教案《小草和大树》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语文公开课教案《小草和大树》教学设计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0f99d08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28.png)
《小草和大树》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生能够分析小草和大树的特点,理解它们象征的意义。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小草和大树的象征意义,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学生通过课文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小草和大树所象征的平凡与伟大的区别,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学生能够激发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分析小草和大树的特点。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技巧。
教学准备:课文《小草和大树》的相关资料和教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小草和大树,引起学生对课文兴趣。
2.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阅读理解(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2.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析小草和大树的特点,探讨它们的象征意义。
三、写作技巧(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讲解其作用和效果。
2. 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尝试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四、价值观教育(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小草和大树所象征的平凡与伟大的区别,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进行互动交流。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小草和大树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2. 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体现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课文《小草和大树》,引导学生理解小草和大树的象征意义,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和写作练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
通过价值观教育,学生能够理解平凡与伟大的区别,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六年级语文《小草和大树》的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小草和大树》的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55e9798767f5acfa0c7cd1a.png)
六年级语文《小草和大树》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领悟在逆境中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聪明智慧才可能拥有精彩的人生。
二、教学重、难点: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夏洛蒂在当时条件下面对传统和偏见追求“妇女的事业”所承受的压力之重和意义之巨。
第二课时(一)预习反馈: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故事中的人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二)合作探究:1、面对这些不幸,主人公是怎样艰难谋生的呢?2、“在大自然里,小草和大树都是上帝的安排??”句中的“小草”和“大树”怎么理解?3、面对这些沉重的打击,夏洛蒂屈服了吗?4、探寻“小草”成“大树”的秘诀,并在课本上写上自己的看法。
5、主人公怀这样强烈的要求是想做什么呢?三、检查合作探究抓住重点,感悟形象1.组织细读课文第二自然段,面对这些不幸,主人公是怎样艰难谋生的呢?点拨学生结合自读收获交流所感受到的人物性格。
(1)抓住“洗衣、烧饭??”等一连串生活琐事引导体会主人公性格;(2)抓住“始终没有停止??,希望用笔敲开幸运之门”点拨感悟主人公不甘命运驱使、富有理想的品质。
3.指导有感情朗读这一个部分,体会主人公不平凡的人格魅力。
4.小结并回归中心句,齐读“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
1.指导学生读好骚塞的回信,感受世俗偏见对主人公的打击之深。
(1)抓住“在大自然里,小草和大树都是上帝的安排??”句中的“小草”和“大树”点拨学生体会这里“小草”和“大树”的内涵,和骚塞的傲慢、冷漠与陈腐观念的可怕。
(2)抓住“不是妇女的事业”这一说法感受当时世俗的偏见竟然是如此的不可理喻!主人公要“敲开幸运之门”该面对多么巨大的挑战,她要具有多大的勇气才能面对这一切,挑战这一切!(3)指导抓住语言提示语“傲慢的冷冰冰的、训诫”读好世俗偏见、陈腐观念的恶毒、傲慢和冷漠。
2.面对这些沉重的打击,夏洛蒂屈服了吗?(1)指导学生结合自读收获,紧扣“不是妇女的事业”,深度感悟三姐妹的“誓言”所折射出百折不挠、勇敢抗争的光芒!(2)指导感情朗读誓言的倔强、坚强!3.小结并回归中心句,齐读“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草和大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夏洛蒂的命运。
3、体会逆境中的人所应有的毅力与精神。
教学中的难点:学习夏洛蒂的品质
课前预习:
1、熟读课文。
2、思考:夏洛蒂遇到了那些困难,她是如何面对的?你从她身上感受
到了什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上节课,我们已初步地感受到了夏洛蒂的不幸遭遇。
谁来说说,夏洛蒂是怎样艰难谋生的?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洗衣,烧饭、缝缝补补、拾柴、捡破烂”等一连串生活细节体会主人翁为生活而奔波而忙碌的形象,感受主人翁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性格。
“再艰苦再劳累,都不肯放弃学习,上不起学,在家里跟父亲读书”等细节体会主人翁热爱学习、要强毫升的性格。
“始终没有停止过写作尝试,希望用笔敲开幸运之门”等细节,体会主人翁不甘命运驱使,富有理想的性格。
)
二、学习第三、四自然段,感受诗人的嘲讽
1、读第三、四自然段,思考:当夏洛蒂满怀着希望在文学道路上蹒跚前进的时候,又遇到了怎样的挫折?
1)遭遇诗人嘲讽训诫。
2)自费出版诗集,只卖出两本。
2、体会夏洛蒂向诗人请教前后不同的心情。
夏洛蒂把自己认为最好的几首诗寄给了大名鼎鼎的桂冠诗人骚塞,在向他请教前后夏洛蒂的心情有着哪些变化?
惴惴不安→充满希望→失望→愤怒
1)理解“惴惴不安”,想象当时骚塞害怕而又充满期待的心情。
2)夏洛蒂热切盼望的结果怎样?
3)你觉得骚塞是个怎样的人?从哪些词语或句子看出来?
通过“原样退回”等词语理解诗人所说话的语气。
指导朗读。
4)课文的题目是“小草和大树”,骚塞在信中也提到了,读到这里,你认为,“小草”和“大树”分别指什么?
3、面对这样傲慢的训诫,如果你是夏洛蒂,你读了信后,会有什么感受?骚塞的回信无疑是一盆冷水,使夏洛蒂从头凉到脚;又像是一把利剑,把她的心刺得鲜血淋淋。
文中,夏洛蒂又是如何表现的呢?(抓重点词开展想象,体会倔强、不屈服的性格。
)
5、夏洛蒂在文学之路上继续艰难地行进,可是命运并没有垂青于她,似乎有意与她作对。
姐妹三人节衣缩食,自费出版的诗集——仅卖出了两本。
三、学习第三大段,感受“生命的壮丽”
1、范读第五自然段。
2、是啊,在暴风雨面前,柔弱的小草们会做出不一样的选择,有的向暴风雨低下了头,而更多的则是勇敢地接受暴风雨的挑战,勇敢地面对。
三姐妹在如此的逆境下没有选择(),而是()。
2、自由读第6自然段,想想:她们又是怎样开始小说创作的呢?除了书上的描述之外,你觉得她们还会怎样争分夺秒地区创作?
3、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感受主人翁经过不懈努力最终取得成功的喜悦。
1)她们的路是走对了!她们分别取得了怎样的成绩?
2)出示句子:她们硬是用钢铁般的意志,敲开了文学圣殿的大门,硬是用汗水和心血把“小草”浇灌成“大树”。
A、读了这句话,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B、“钢铁般的意志”“汗水和心血”,从文中哪些地方能看出来?
C、这里的“小草”浇灌成“大树”是什么意思?
(“小草”指的传统观念中妇女不能从事文学事业,“大树”则是指夏洛蒂姐妹在文学事业上取得巨大成功和影响,小草浇灌成大树,即指夏洛蒂姐妹打破了妇女不可能从事文学事业的传统观念和陈腐偏见,取得了巨大成功。
)
4、指导朗读。
五、回顾全文
1、交流对课题的理解。
(通过题目鲜明对比抓住读者、发人深思的艺术,进一步体会主人翁与命运和世俗的偏见,抗争的勇气和坚持不懈追求理想的性格。
)
2、回顾全文,整体把握“小草”成长为“大树”的艰辛历程,说说勃朗特姐妹的成功经历对你有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