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漏油及治理标准
机械设备漏油原因分析及治漏方法_林琳
机械设备漏油原因分析及治漏方法林琳(湛江包装材料企业有限公司广东省524022)漏油通常可划分为渗油、滴油和流油三种形态。
目前一般规定,静结合面部位,每015h滴1滴油为渗油;动结合面部位,每5min滴1滴油为渗油。
无论是动结合面还是静结合面,每2~3min滴1滴油时,就认为是滴油。
每1min滴5滴油以上时,就认为是在流油。
1机械设备漏油的常见原因分析(1)设计不合理引起的漏油1)选用密封件与使用条件不相适应造成漏油:在机械设备中最常见的O型橡胶密封圈,选用时必须根据使用条件和工作状态进行选择。
在油润滑条件下,当密封压力小于3MPa时,可选用低硬度耐油橡胶O型密封圈。
当密封压力达到3~5MPa时,应选用中硬度耐油橡胶O型密封圈。
当密封压力达到5~ 718MPa时,应选用高硬度耐油橡胶O型密封圈。
若在油润滑时选择了普通橡胶O型密封圈,或者虽然选用了耐油橡胶O型密封圈,但应用压力范围低于设备的实际密封压力,也会造成设备的漏油。
2)没有合理的回油通路,使回油不畅造成漏油:如轴承处于回油不畅,就容易在轴承盖处出现积油,或者形成一定的压力,使轴承盖处出现漏油现象。
有的设备回油孔位置不对,容易发生被污物堵塞、回油不畅而出现漏油现象。
有的设备回油槽容量过小,容易造成回油从回油槽溢出的现象。
3)该密封的地方没有设计密封,或者密封尺寸不当,与密封件相配的结构不合理造成漏油:如箱体上的螺钉孔设计成通孔,又没有密封措施;箱体盖处没有设计密封垫;转轴与箱体孔的配合间隙过大;密封圈与轴配合的过盈量不合要求等情况都可能造成设备的漏油。
(2)制造缺陷和使用损坏引起的漏油1)铸造箱体时,质量不合要求,出现砂眼、气孔、裂纹、组织疏松等缺陷,而又未及时发现,在设备使用过程中,这些缺陷往往就是设备漏油的根源。
2)密封圈长期使用以后,摩擦磨损会使其丧失密封性能,或者橡胶等材料老化使密封圈完全损坏,以及转轴与套之间由于磨损,使孔轴间间隙增大,从而引起漏油。
设备漏油和渗油的标准
设备漏油和渗油的标准设备漏油和渗油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现象,对环境和设备本身都会造成一定的损害和影响。
为了保护环境,维护设备运行和延长设备寿命,需要制定一定的标准来规范设备漏油和渗油的处理和管理。
1. 设备漏油和渗油的定义和分类设备漏油是指设备内部的液体或气体通过设备的漏洞或破损处外泄的现象,主要包括液体漏油和气体泄漏两种形式;而设备渗油是指设备表面或结构缝隙处的液体沿着表面或结构缝隙慢慢流出的现象,主要包括静态渗油和动态渗油两种形式。
2. 设备漏油和渗油的标准设备漏油和渗油的管理标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预防、处理和监测。
(1)预防: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预防设备漏油和渗油的发生。
主要包括加强设备检查和维护、定期更换易损件和密封件、强化设备安全管理等方面。
(2)处理:发生设备漏油和渗油时,应立即停机检查,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
主要包括及时停机、寻找漏油和渗油的原因、采取修理或更换措施、加强现场监管等方面。
(3)监测:对设备漏油和渗油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主要包括对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测、对漏油和渗油的监测和诊断、统计和分析漏油和渗油的情况等方面。
3. 设备漏油和渗油处理的技术方法设备漏油和渗油的处理技术方法主要包括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两种形式。
物理处理一般包括吸油、收油、隔离、回收等技术;而化学处理则主要包括油水分离、氧化还原、吸附等技术。
针对不同的漏油和渗油情况,可以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4. 设备漏油和渗油管理的责任及其实施设备漏油和渗油的管理责任主要包括设备管理人员、生产操作人员、环保管理人员等多个方面。
各方面应加强协作,明确责任,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设备漏油和渗油的管理得到实施。
综上所述,制定设备漏油和渗油的标准及其管理,不仅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设备本身,还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益和企业形象。
设备漏油形式及治理方法(三篇)
设备漏油形式及治理方法(1)渗油对于固定连接的部位,每半小时滴一滴油者为渗油。
对活动连接的部位,每5min滴一滴油者为渗油。
(2)滴油每2~3min滴一滴油者为滴油。
(3)流油每lmin滴五滴以上者为流油。
设备漏油程度等级又分为严重漏油、漏油和轻微漏油三等。
2.漏油防治方法治理漏油的十种方法,即:勤、找、改、换、缠、回、配、引、垫、焊的设备治漏十字法。
(1)勤勤查、勤问、勤治;(2)找仔细寻找漏油部位和原因;(3)改更改不合理的结构和装置;(4)换及时更换失效的密封件和其他润滑元件;(5)缠在油管接头处缠密封带,密封线等;(6)回增加或者扩大回油孔,使回油畅通,不致外溢;(7)配对密封圈及槽沟结合面做到正确选配;(8)引在外溢、外漏处加装引油管、断油槽、挡油板等;(9)垫在结合面加专用纸垫或涂密封胶;(10)焊焊补漏油油孔、油眼。
此外,做好密封工作对防止和减少漏油也会起到积极作用。
设备漏油形式及治理方法(二)设备漏油是指在工业设备运行或使用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设备故障或制造质量问题等原因导致液体或液体化的物质泄漏出设备,对环境和人身安全造成威胁的现象。
针对设备漏油问题,有以下几种形式及治理方法。
1. 润滑油漏油润滑油是设备正常运行所必需的,但如果润滑油泄漏出设备,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治理方法包括:- 定期检查设备密封性能,及时更换损坏的密封件;- 加强润滑油管理,采用质量可靠的润滑油,减少泄漏的风险;- 对漏油区域进行垫油板的设置,及时收集泄漏的润滑油,防止其污染环境。
2. 储罐漏油储罐是常见的容器设备,其中存储的液体泄漏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治理方法包括:- 定期对储罐进行检查,确保罐体和管道的完整性;- 配备漏油报警系统,及时发现并处理漏油问题;- 对储罐进行防腐处理,减少漏油的风险;- 在储罐周围设置隔油设施,防止漏油流入地下水或水体。
3. 管道漏油管道是设备输送液体的重要部分,如果管道发生漏油,可能造成严重的环境事故。
设备漏油形式及治理方法范本(2篇)
设备漏油形式及治理方法范本1、设备漏油形式及治理方法设备漏油是指工业生产、运输及储存设备中出现油料泄漏,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现象。
设备漏油形式多种多样,包括管道泄漏、阀门漏油、设备泄漏等等。
下面将介绍常见的设备漏油形式及其治理方法。
一、管道泄漏管道泄漏是设备漏油的一种常见形式。
管道泄漏主要有以下原因:管道老化、腐蚀、磨损、制造缺陷等。
治理管道泄漏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点:1.1紧固螺栓:对于出现漏油现象的管道,首先要检查紧固螺栓是否松动或损坏。
若发现螺栓松动,应及时紧固。
若发现螺栓损坏,应及时更换。
1.2修复补漏:对于漏油严重的管道,可以采用修复补漏的方法。
可以先用防水胶封住漏点,然后再做进一步的处理,如焊接、更换管道等。
1.3改造升级:对于老化、腐蚀严重的管道,可以考虑进行改造升级。
可以选择更耐腐蚀的材料进行更换,或者增加保护层等。
二、阀门漏油阀门是设备中常见的漏油部位,主要有以下原因:密封件老化、磨损、松动等。
治理阀门漏油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点:2.1更换密封件:对于出现漏油的阀门,首先要检查密封件是否老化、磨损或松动。
若发现问题,应及时更换密封件。
2.2紧固螺栓:检查阀门的固定螺栓是否松动。
若发现松动,应重新紧固。
2.3润滑处理:对于阀门的活塞、阀座等部件,可以进行润滑处理,以减少磨损和漏油现象。
三、设备泄漏设备泄漏是指设备本身出现泄露现象,往往是设备制造或操作不合理造成的。
常见的设备泄漏有油箱漏油、泵漏油等。
治理设备泄漏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点:3.1密封处理:对于发现有泄露现象的设备,首先要检查密封件是否完好,若发现问题,应及时更换或修复。
3.2泄漏点检测:对于设备泄漏现象较严重的,可以采用泄漏点检测方法,通过定位泄漏点,然后局部修复或更换受损部件。
3.3安全措施:在设备运行时,要做好相应的安全措施,如加装漏油报警设备,设置泄漏油收集槽等,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漏油问题。
四、设备维护管理除了针对具体的漏油部位进行治理,设备的维护管理也是预防漏油的重要措施。
设备漏油现场处置方案
设备漏油现场处置方案
背景
设备漏油是化工厂生产过程中常见的事故,如果没有及时处理会带来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
因此,对于设备漏油现场处置方案的制定和执行非常重要。
处置步骤
1. 紧急措施
发现设备漏油后,应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尽快制止漏油。
常用的紧急措施包括:•关闭添加液体进料口或阀门,防止继续溢出;
•使用离子型吸附材料或吸油毡等物质吸附溢出的油污;
•建立防渗墙或障壁,防止油污扩散。
2. 风险评估
在采取处置措施前,需要对设备漏油造成的风险进行评估,包括:•液体性质和危险等级;
•液体扩散的范围和速度;
•环境因素对液体的影响;
•人员和设备安全的要求。
3. 处理设备
对于造成漏油的设备,需要进行维修或更换。
同时,也要对设备进行检查,排除其他潜在的安全隐患。
另外,需要对漏油的液体进行分类和处理,包括:
•将危险化学品分开处理;
•使用合适的处理设备,如油水分离器和化学品储存罐等。
4. 治理污染
污染治理是设备漏油处置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具体措施包括:•将吸附的油污收集并储存;
•使用生物技术或化学药品进行污染治理;
•进行环境监测,监测环境是否受到污染。
注意事项
•在设备漏油处置过程中,应尽量降低人员和环境安全风险;
•严格按照化学品使用规范进行操作;
•选择合适的处置方法,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结论
设备漏油是化工生产过程中常见的事故,需要采取紧急措施和综合处理方案来保障人员和环境安全。
监测效果并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和完善,以提高设备漏油处置的水平。
风机防漏油及油污清理管理规定
风机防漏油及油污清理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企业风机设备的管理,保障生产安全,防止油污对生产环境和设备造成不良影响,订立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企业全部风机设备,包含使用、保养、清理及维护等过程中的相关管理及操作。
第三条本规定的编制与修改由企业管理负责人负责,经企业领导批准后生效。
第二章风机设备防漏油管理第四条风机设备的油池、油管及润滑系统必需保持密封良好,防止油液泄露和漏出。
第五条使用风机设备的各相关部门应依据工艺要求和使用情况,合理计算润滑油的使用量,避开过量投放,以减少油污产生的可能性。
第六条风机设备的润滑系统必需配备油位监测装置,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确保油液使用量与设备运行状态匹配。
第七条对于监测到有漏油现象的风机设备,相关部门应立刻采取措施进行停机检修,并及时清除漏油处的油污。
第八条风机设备运行过程中,如发现油污泄露现象,应立刻停止设备运行,通知维护和修理保养人员进行处理,并记录处理过程和结果。
第九条风机设备漏油处理后,必需进行全面检查,并进行试运行,确认问题解决后方可连续使用。
第三章油污清理管理第十条企业应设立特地的油污清理区域,明确责任人,定期进行清理工作。
第十一条油污清理工作必需由经过培训合格的人员进行,并配备必需的防护设备和工具。
第十二条油污清理前,应关闭相关设备和管道,并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安全隔离,避开油污扩散和二次污染。
第十三条油污清理过程中,必需使用专用吸油设备或合适的吸油料子进行清理,禁止使用草木灰等易燃物质进行吸附和清除。
第十四条清理完毕后,必需进行现场清洁,并恢复设备正常运行状态。
第十五条油污清理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必需分类存放,并交由特地的废弃物管理部门进行处理。
第十六条油污清理过程中,如有发现泄漏点无法及时处理,应立刻上报相关部门,采取紧急防控措施。
第四章监督与责任第十七条企业管理负责人负责本规定的实施,并确保各部门及人员遵守落实。
第十八条相关部门对风机设备防漏油管理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矫正并填报相关报告。
设备漏油形式及治理方法范文
设备漏油形式及治理方法范文摘要:设备漏油是工业生产过程中常见的环境污染问题之一。
本文将对设备漏油的形式进行详细介绍,并针对不同的漏油形式提出相应的治理方法。
通过合理的设备维护和管理措施,可以减少设备漏油问题的发生,降低环境污染风险,保障生产安全和环境健康。
关键词:设备漏油;形式;治理方法一、引言设备漏油是指工业生产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的油液泄漏现象。
漏油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还会对设备运行和生产安全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对设备漏油问题进行科学有效的治理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二、设备漏油的形式设备漏油的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渗漏:指油液通过设备密封处或连接处的间隙渗出,形成细小的漏油点或漏油线。
2. 滴漏:指油液以滴状从设备上落下。
3. 喷漏:指油液以喷射或喷溅的形式从设备上喷出。
4. 溢流:指油液从设备中溢出或洒出并形成大面积的油污。
5. 泄漏:指油液以大量流失的形式从设备中泄出。
三、渗漏漏油的治理方法渗漏漏油是设备漏油中最常见的形式之一,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治理方法:1. 密封检修:检查设备密封件的磨损情况,及时更换损坏的密封件,确保设备密封良好。
2. 定期润滑:合理选择润滑剂,按照规定的周期和方法进行设备的润滑,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
3. 安装防渗透措施:在设备的密封处和连接处进行防渗透处理,如涂抹密封胶等。
4. 引导漏油:在设备下方设置专门的漏油池或排油槽,将渗漏的油液收集起来,并进行处理或回收利用。
5. 监测设备:安装漏油检测装置,及时发现设备的渗漏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理。
四、滴漏漏油的治理方法滴漏漏油通常发生在设备密封不良或孔隙处,下面将介绍一些治理方法:1. 更换密封件:检查设备的密封件是否完好,及时更换破损或老化的密封件,确保设备的密封性能。
2. 增加滴油收集装置:在设备下方设置滴油盘或滴油箱,将滴漏的油液收集起来,并进行处理或回收利用。
3. 定期检查维护:设备使用过程中要定期检查设备的密封处和连接处,及时发现和修复可能导致滴漏的问题。
某大型液压设备渗漏油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某大型液压设备渗漏油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某型液压设备各项作业功能是由液压系统完成的,而液压系统的各类故障中,渗漏有时比较普遍。
液压系统的渗漏会造成液压系统容积效率下降和液压能的损失,液压系统的总效率降低或者达不到要求的工作压力。
甚至使液压系统不能正常的工作。
而且损失的液压能转化成为热能,使液压油温度升高,影响设备的工作精度和性能。
外漏的液压油会污染环境。
如何解决该液压系统的渗漏油一直是该液压设备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液压系统的渗漏的原因分析(一)接头处渗漏油液压设备系统的各液压元件之間均油管路通过接头来完成整个系统的连通,接头的连接出成为最容易出现渗漏油的地方。
1.安装不当引起渗漏油。
该液压设备金属管路的连接多采用球头连接,球头密封靠内、外的圆锥度气密封作用,球头连接一般不会渗漏油,出现渗漏多是球头发生了磨损,原因是管路安装时方向不正或受力过大造成咬死,造成管接头磨损。
2.加工超差引起渗漏油。
管路和阀体一般采取端面密封,阀门与管接头间靠O型密封圈密封,这种密封性很好,又问上升到70℃左右,压力达到30MPa左右也不会漏油。
当安放密封圈槽的深度加工太大,端面与密封圈压缩率太小,当油温上升到50℃左右就会漏油;当安放密封圈槽的深度较小会把O型密封圈压缩变形,加快磨损或扭曲破坏,同样导致漏油。
3.冲击和振动引起渗漏油。
该设备的工作环境较为恶劣,冲击和振动频繁,容易引起接头松动,造成渗漏油。
尤其是与液压泵连接的金属管路接头,因冲击和振动大,出现渗漏油甚至管接头磨损的情况比较频繁。
(二)管路渗漏油1.管路弯曲不良。
管路安装时应按规定的弯曲半径,否则产生不同的弯曲内应力,在液压油的作用下逐渐产生渗漏。
硬管路弯曲半径过小,导致管外侧管壁变薄,内侧管壁存在皱纹,使管弯曲处内应力很大,强度大大减弱,在强振动或高压冲击时,管路易产生横向裂纹而漏油;若弯曲处出现较大的椭圆度,当管内的油压脉动时,会产生纵向裂纹而漏油。
2.管路疲劳破坏或老化。
机械设备漏油分析与治理
松、 裂纹 、 气孔等缺 陷, 这些是引起 漏油 的主 要因 素。在密封 表 面的制造过程 中, 工艺差使得表面 过于粗糙 进而会产 生界面 的
力就会造成漏 油。在 回油通路 的设 计 Hale Waihona Puke , 通路 狭道过 窄 、 通 路
孔设计位置不对等都 易引起 油 的堵 塞 、 漏油现象 。在设计 中箱 体盖子处没有设计 密封 垫 、 转轴 和箱体孔处 的间 隙过 大等设 计
不合理也会造成漏油现象 。 2 . 2 机械 设备制造过程 中存在缺 陷 机械设备制造过程 中引起 漏油主要 有以下几 种原 因 : 铸 造
在制造过程 中, 密封 面 的粗 糙度 不合理 、 铸 造不 当引起 的
裂缝等易造成漏 油 , 因此 , 在制造 过程 中要 重点 对这 2点进 行
修正 。针对铸件漏油现象 , 可 以在清洗干 净 的箱 体 中导 入 5
~
1 O 的盐酸并浸泡一昼夜 , 这样 可以对铸造过 程中产生 的气
S h e b g u a n l i y u G a i z a o ! 望 鱼 竺 翌 三 墼 兰 墨
机 械 设 备 漏 油 分 析 与 治 理
徐 萍
( 山 东省 兖矿 集 团鲍店 煤矿 机 电制 修厂 , 山东 济 宁 2 7 3 5 0 0 )
摘
要: 简要 介绍 了机械 设备 漏 油的划 定 与种 类 , 分析 了机 械设 备漏 油 的 原 因 , 并 提 出 了有 针对 性 的 治理 措 施 , 以保 障油 液发 挥 其 对
在3 MP a以内一般选用低硬度 的密 封圈 , 3 ~5 MP a 选择 中等、
一
垫、 转轴 , 箱体孔处 的间隙要合理 , 在易 出现漏油 的部位可 以进 行双层密封设计来保 障其密封 的质量 。
2024年风机防漏油及油污清理管理规定
2024年风机防漏油及油污清理管理规定____年风机防漏油及油污清理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风机防漏油及油污清理管理,保护环境,维护公共利益,根据《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涉及风机使用、维护及油污清理的企事业单位、个体户以及其他具有风机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行为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风机使用单位应加强对风机设备的维护管理,确保风机设备不发生漏油现象。
在风机设备发生漏油情况下,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漏油扩散,并进行油污清理。
第四条风机使用单位对风机设备的维护管理应当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并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
第二章风机设备维护管理第五条风机使用单位应建立风机设备维护管理台账,记录风机设备的维护情况,包括维护时间、维护内容、维护人员等信息,并确保台账的真实、准确。
第六条风机使用单位应定期对风机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对风机设备的关键部位和易发生漏油的部位,应加强巡视频率,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七条风机使用单位应建立风机设备维护保养制度,明确维护保养的内容、频率和责任人。
第八条风机使用单位应定期对风机设备的油封、密封圈等部件进行检查和更换,确保其正常运行并防止漏油。
第九条风机使用单位应加强对风机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安全和维护意识,并定期组织培训和考核。
第三章漏油事件应急处理第十条风机使用单位发生风机设备漏油事件时,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漏油扩散。
第十一条漏油事件应急处理措施应包括以下内容:(一)及时关闭漏油部位的阀门、旋钮等设备,停止漏油;(二)设置阻尼器、吸油设备等,防止漏油扩散;(三)通知相关单位和部门,配合处理和现场调查;(四)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处理漏油事件,消除影响。
第十二条风机使用单位应建立漏油事件应急预案,明确漏油事件的处理流程、责任人和处置措施,并进行定期演练和更新。
第四章油污清理管理第十三条风机使用单位对风机设备漏油导致的油污应及时进行清理,防止污染环境。
机械设备漏油原因分析及治漏方法
3 )对润滑 系统 的凋节 不 合适 而 引 起漏 油 。如调 节润滑油 系统时使 油压过高 ,油量过 大 ,与 回油 系统
以 及密 封 系 统 不 能 相 适 应 而 产 生 漏 油 现 象 2 常见 漏 油 故 障 的 治 理
( )治理 漏油故 障的一般 方法 1
1 )调 整法 :通 过 调 整 液 压 润 滑 系 统 的 油 压 ,减
( )设计不 合理引起 的漏油 1 1 )选 用 密封 件 与 使 用 条 件 不 相适 应 造 成 漏油 : 在机械设备 中最常 见的 0型橡胶 密封圈 ,选 用时必 须 根据使 用条 件 和 工 作状 态 进 行 选 择 。在 油 润 滑 条 件 下 ,当密封 压力小 于 3 P M a时 ,可 选 用低 硬 度耐 油 橡
3 )设备 制造 加 工得 不好 ,往 往是 造 成 泄漏 的重 要原 因 。其 中主要是表 面粗糙度 问题 。表面粗 糙度 应 根据 密封 的方法 、部 位 及选 用的密封 件来确定 ,过 高
或者 形成一 定 的压力 ,使轴 承盖处 出现漏油 现象 。有 一 的设 备 回油孔位 置不对 ,容易发生被 污物堵 塞 、回油 不 畅而出现漏油 现象 。有 的设备 回油槽 容量 过 小 ,容
易 造成 回油从 回油槽溢 出的现象 。 3 )该 密封 的地 方没 有设 计 密封 ,或 者 密 封 尺寸 不当 ,与密封 件相配 的结 构不合理 造成漏油 :如 箱体 上的螺钉孔设 计成通孔 ,又没 有密封措施 ;箱体 盖处
而 引起漏油 。
在 回油通道上 ,如果 回油孔 过小 ,结 构不 合理 ,被 污 物堵 住 ,应 及 时将 回 油孔 扩 大 ,排 除 污 物 ,进 行 疏 通 ,或者增加 新的 回油孔槽 管路 。 4 )封 涂法 :对 于管接 头 ,箱 体 接缝 处 可 以涂 抹
谈设备漏油的治理
《 一重技 术 》
谈设备漏油的治理
孙 丽 君
( . 龙 江 第一 重工 股 份 有 限 公 司生 产 设 备部 工程 师 ,黑 龙 江 1黑
富拉 尔 基
1 14 ) 60 2
摘要 :漏油问题是设备最常见的问题 ,其 中原 因很多 ,这就需要根据漏油产生的原 因从根本上解决 。 关键词:设备漏油 ;静密封渗漏 ;动密封渗漏 ;密封胶 ;O 型密封圈
层 内渗 漏 泄漏 一 般 指 毛毡 密 封 ,也 就是 油 分 为 以下 几种情 况 : f1回转部 件采 用O 圈 密封 。这 是一 种最 常 l 型 通过毛细管作用渗透毛毡外流 ; 见 的渗 油 部位 。3I60 头箱 手提 杆立 轴几 乎 台  ̄C 2 床 [ 破坏泄漏 因密封件与轴相对运动使其产生 台漏油。原立轴密封设计不合理 ,对此在主轴下 弹性疲 劳 损坏 而造成 泄漏 。
. 一
旋 转运 动泄漏 。主要有 三种情 况 :
22 采用O型 圈密封 .
接 触 面的 泄漏 即轴 的加 工 精 度差 。导致 轴
向 间隙过 大造成 泄漏 ;
此种 密 封性 能好 ,寿命 长 ,所 占空 间小 ,对 油 液 粘 度和 压 力 的适 应 性 强 ,采 用 O型 密封 大 致
摘要 :介绍3 5 1 机床运行 中进给系统及 主轴变速 电气控制改进 。 关键词 :机床 ;刀架驱动 ;给定积分 电路 ;P C L 程序
中 图分 类 号 :T 5 23 文 献 标 识码 :B 文 章 编 号 :17 - 3 5 (0 6 6 0 5 — 2 G 0. 5 6 3 3 5 2 0 )0 -0 9 0
收 稿 日期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 - 7 1 ;修 回 日期 :20 - 8 2 06- — 2 0 060- 9
机械设备漏油及处理
机械设备漏油及处理设备漏油的治理是设备管理及维修工作中的主要任务之一。
设备漏油不仅浪费大量油料,而且污染环境、增加润滑保养工作量,严重时甚至造成设备事故而影响生产。
因此,治理漏油是改善设备技术状态的重要措施之一。
设备漏油的防治是一项涉及面广、技术性强的工作,尤其是近年来密封技术有了很大发展,许多密封新材料、新元件、新装置、新工艺的出现,既对漏油治理提供了条件,也对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要加强其研究和应用以及人员的配备。
漏油的治理除少数可在维护保养中解决外,多数需要结合计划检修才能进行,严重泄漏设备必须预先制定好治理方案。
1.漏油及其分级对单台设备而言,设备无漏油的标准应达到下列要求:(1)油不得滴落到地面上,机床外部密封处不得有渗油现象(外部活动连接处虽有轻微的渗油,但不流到地面上,当天清扫时可以擦掉者,可不算渗油);(2)机床内部允许有些渗油,但不得渗入电气箱内和传动带上;(3)冷却液不得与润滑系统或工作液压系统的油液混合,也不得漏入滑动导轨面上;(4)漏油的处数,不得超过该机床可能造成漏油部位的5%。
设备漏油一般分为渗油、滴油、流油三种:(1)渗油对于固定连接的部位,每半小时滴一滴油者为渗油。
对活动连接的部位,每5min滴一滴油者为渗油。
(2)滴油每2~3min滴一滴油者为滴油。
(3)流油每lmin滴五滴以上者为流油。
设备漏油程度等级又分为严重漏油、漏油和轻微漏油三等。
2.漏油防治的途径造成漏油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先天性的,如设计不当,加工工艺、密封件和装配工艺中的质量问题;也有后天性的,如使用中的零件,尤其是密封件失效,维修中修复或装配不当等。
由于零部件结构形式多种多样,密封的部位、密封结构、元件、材料的千差万别,因此治漏的方法也就各不相同,应针对设备泄漏的因素,从预防入手,防治结合,“对症下药”进行综合性治理。
治理漏油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几种:(1)封堵封堵主要是应用密封技术来堵住界面泄漏的通道,这是最常见的泄漏防治方法。
抽油机减速箱漏油故障分析及处理措施
抽油机减速箱漏油故障分析及处理措施摘要:在抽油机的运行过程中,由于减速机的损坏,经常发生漏油现象。
当漏油严重时,还会导致井场变脏,降低设备的现场管理水平。
也可能因漏油导致工作部位缺油,造成齿轮干磨现象,严重缩短齿轮使用寿命,导致零件更换频繁,增加生产成本。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总结了抽油机减速机漏油的原因,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科学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抽油机,减速箱,漏油,处理,措施前言游梁式抽油机的制造和使用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由于其结构简单、操作维护方便,一直处于机械采油设备的领先地位,尤其是在油田生产后期和低渗透油田。
然而,对于老油田而言,运行20多年的游梁式抽油机所占比例非常大,高达50%。
设备长期运行后,老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减速机漏油故障更为突出。
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总结和分析,为油田抽油机的管理和维护提供有效的指导。
抽油机是油田机械采油过程中的重要生产设备。
其状况直接影响到抽油机设备的整体效率和原油的正常生产。
齿轮油是抽油机的关键部件,如果齿轮油泄漏,轻的齿轮油会污染环境,增加石油成本,增加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和风险,重的齿轮油会造成齿轮油的严重损失,导致齿轮磨损、轴承烧坏、齿轮箱报废,最终导致油井停产。
1减速箱漏油的危害及现状减速机是抽油机的关键部件之一,其工作状况直接影响抽油机的正常运行。
其主要功能是将电机的高速降低到抽油机正常运行所需的速度,将输入轴的低扭矩放大到抽油机抽油所需的扭矩,并通过减速器将动力传递给两侧的曲柄连杆机构。
抽油机减速器为三轴两级齿轮减速器,主要由箱体、箱盖、输入轴、中间轴、输出轴、皮带轮、制动装置等部件组成。
由于抽油机长期运行,减速箱输入输出轴密封装置损坏后,润滑油从轴端泄漏。
故障率最高的是减速箱主动轴和被动轴(也称输入轴和输出轴)的油封损坏和漏油;二是接合面密封垫损坏、漏油;三是减速器本体裂纹、漏油。
1.1减速箱漏油的危害(1)对设备本身:减速箱齿轮油渗漏得不到及时补充,会导致齿轮油量供应达不到标准,减速箱内的齿轮就会严重磨损,各轴承因得不到及时润滑而发热,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
风机防漏油及油污清理管理规定范本
风机防漏油及油污清理管理规定范本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本管理规定的目的是为了确保风机设备正常运行,减少因油污污染引发的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并规范风机设备的油污清理工作。
适用范围为所有使用风机设备的部门及相关人员。
二、风机设备防漏油管理2.1 风机设备的日常维护与检查2.1.1 每日检查风机设备的润滑油量是否正常,并补充不足的润滑油。
2.1.2 定期检查风机设备的密封件,发现有破损或老化的情况及时更换。
2.1.3 定期检查风机设备的管道连接情况,发现松动或漏油现象及时修复。
2.2 油泵设备管理2.2.1 定期对油泵设备进行巡检,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修理或更换。
2.2.2 油泵设备的润滑油更换要按照规定的时间周期进行,严禁超时使用。
2.2.3 油泵设备的油箱、油嘴等部位要保持清洁,并定期清理。
2.3 油污漏油处理2.3.1 如发现风机设备有油污漏油的情况,应立即停机,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2.3.2 油污漏油现象处理的步骤为:停机-清理油污-修理设备-清理周边环境。
2.3.3 清理油污应采用专用的油污清理剂和工具,严禁使用易燃物质和有毒物质进行清理。
2.4 油污处理记录2.4.1 对每次油污处理工作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日期、时间、处理人员、处理过程等。
2.4.2 油污处理记录要保存并备案,供日后参考和总结。
三、风机设备油污清理管理3.1 定期清理风机设备周边环境3.1.1 定期清理风机设备周边地面的油污,避免油污积累导致滑倒事故。
3.1.2 定期清理风机设备的附件如风机叶片、油箱、管道等部位,确保设备无油污积累。
3.2 油污清理工具和方法3.2.1 风机设备油污清理应选择适合的清洗工具和清洗剂,严禁使用易燃物质和有毒物质。
3.2.2 清洗工具要保持干净,并定期进行清理和消毒。
3.2.3 油污清理工作要提前准备好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
3.3 油污处理与处置3.3.1 油污清理完成后,要将油污和清洗剂进行分类,分别存放在指定的容器中。
设备漏油和渗油的标准
设备漏油和渗油的标准
设备漏油和渗油是指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因为故障或磨损等原因,导致机械油或其他液体从设备中流出或渗出。
设备漏油和渗油不仅会导致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还会对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产生影响。
因此,制定设备漏油和渗油的标准对于保障环境和设备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设备漏油和渗油的标准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1. 漏油和渗油的定量标准。
根据设备的类型和规格,制定相应
的漏油和渗油标准,规定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允许的最大漏油和渗油量。
2. 漏油和渗油的检测方法和频率。
制定相应的检测方法和检测
频率,及时发现设备漏油和渗油问题,防止问题扩大。
3. 设备漏油和渗油的处置方法。
规定设备漏油和渗油的处置方法,包括清理、回收和处理等措施,避免污染环境和浪费资源。
4. 设备漏油和渗油责任分工和监管。
明确设备漏油和渗油的责
任分工和监管机制,保证设备的安全和环境的保护。
5. 设备漏油和渗油的惩罚措施。
对于违反设备漏油和渗油标准
的单位或个人,应该根据相应的法规和规定进行处罚,以保证标准的有效执行。
设备漏油和渗油的标准应该在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和资源
保护,并与相关法规和标准相一致。
只有制定出严格的标准,并有效地执行和监管,才能实现设备漏油和渗油的有效控制和管理,保障环境和设备的安全。
风机防漏油及油污清理管理规定
风机防漏油及油污清理管理规定
是为了确保风机运行安全和环境保护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
以下是可能包括在这些规定中的一些常见要求和措施:
1. 风机油箱必须配备适当的密封装置,以防止油漏出。
2. 风机油箱和油管道必须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良好的密封性和无泄漏。
3. 风机油箱周围应设置油污收集槽,及时接收和收集可能泄漏的油污,并定期清理和处理。
4. 风机区域内应设立油污处理设施,对收集的油污进行处理和处置,确保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5. 风机操作人员必须接受相关培训,了解风机防漏油措施和油污清理管理规定,并且能够正确操作和应对可能发生的泄漏事故。
6. 风机操作人员应定期检查风机运行情况和油箱液位,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处理。
7. 风机防漏油和油污清理管理规定应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其有效性和适用性,并根据需要进行修订和更新。
这些规定和措施的具体要求和操作细节可能会根据具体风机的类型和使用环境而有所变化,因此在制定和执行这些规定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同时,相关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要求也需要被充分考虑和遵守。
第 1 页共 1 页。
跑冒滴漏治理制度(三篇)
跑冒滴漏治理制度为提高我公司设备管理和维护水平,治理现场设备出现的漏油、漏气、漏风、漏灰等现象,降低设备能耗、油耗,提高现场设备卫生及环境卫生水平,降低员工劳动强度,改善员工工作环境制定本办法。
一、空压机及汽路的管理与考核责任部门:机修分厂(1)空压机的保养与维护严格按照设备厂家要求执行,定期更换油滤、空滤、油汽分离器,储气罐定时定点放水,每班不得少于一次,如发现储气罐放水阀没关严往外漏气,发现一次扣罚分厂____元;并按照公司双基考核实施细则在月度考核中每处扣____分。
(2)如需用高压风给设备降温使用,设备使用单位必须报公司生产部、设备部审批,经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使用。
否则一处漏气点扣分厂____元,并按照公司双基考核实施细则在月度考核中每处扣____分。
二、减速机、风机的管理与考核责任部门:生产部、设备部、安监部(1)减速机上下壳体接触平面,二侧端盖、上壳体检查盖、减速机高速轴和输出轴不允许漏油,否则发现一个点漏油扣罚分厂____元,并按照公司双基考核实施细则在月度考核中每处扣____分;如大型减速机输出轴漏油由于审查原因无法停机处理时,分厂必须采取临时措施对漏油采用接、存等措施进行处理,严禁漏油滴至地面处。
同时分厂须制定整改时间,经生产部、设备部批准后可暂免于考核,整改时间到期还未处理或处理不彻底,加倍处罚。
(2)现场因风机壳体、管道、阀门、预热器观察孔、检修门等磨损造成漏风、漏灰,分厂充分利用临停和检修时间采用补焊,塞石棉绳、水泥密封等措施进行密封,杜绝漏风、漏灰现象,发现一个点漏风、漏灰点扣罚分厂____元,并按照公司双基考核实施细则在月度考核中每处扣____分。
三、考核(1)各生产分厂厂长是分厂跑、冒、滴、漏隐患的第一责任人。
分厂厂长必须对分管生产区域跑、冒、滴、漏现象引起高度重视,按照设备责任人或分管区域进行严格排查、治理。
(2)生产部、设备部、安监部、机修分厂等责任部门必须在每月的中旬、下旬进行集中专项检查,平常生产期间进行抽查,对所查跑、冒、滴、漏等隐患必须下发隐患单,要求分厂限期整改,对严重隐患下发隐患单同时在oa上采用影像资料进行曝光,限期没有整改的加倍处罚。
漏油的标准
现场生产设备漏油治理标准
①、渗油。
油迹不明显,在油迹被擦净后五分钟内不出现油迹者为渗油。
②、漏油。
油迹明显,有的形成油滴,在油迹或油滴被擦净后五分钟内出现油迹或油滴的为漏油。
③、漏油点。
有一条明显油迹或一个油滴的,为一个漏油点。
④、不漏油设备。
静结合面不渗油,动结合面不漏油者,为不漏油设备。
80%的结合面不漏油,且漏油的部位三分钟内漏油不超过一滴者为基本不漏油设备。
⑤、严重漏油设备。
设备有下列情况之一,或一个漏油点一分钟滴油超过三滴者,为严重漏油设备。
a、机械工业关键设备(不包括30个修理复杂系数以下的设备和精密设备):每天(按两班制计)漏油5kg以上,或全部漏油点一分钟总滴油数超过十滴者。
b、大型稀有设备(包括机械工业关键设备30个修理复杂系数以下的设备);每大漏油3kg以上,或全部漏油点一分钟总滴油数超过六滴者。
c、主要生产设备(机械工业关键设备及大型稀有设备除外):每天漏油lkg 以上,或全部漏油点一分钟总滴油数超过三滴者。
⑥、一般漏油设备。
凡有漏油现象,但不够上述严重漏油程度的,为一般漏油设备。
⑦、治理合格。
静结合面不渗油,动结合面(除手润滑的导轨、丝杠、光杠等处的所有运动部位)不漏油。
对于暂时无法解决的先天性缺陷已采取措施,使润滑油不滴到地面,或不流入切削油池并引回到润滑油管的为合格。
pw1100发动机漏油标准
pw1100发动机漏油标准
PW1100发动机漏油标准并没有明确的公开资料。
但根据一般发动机漏油的处理方法,我
们可以参考以下几点来判断和处理漏油问题:
1. 目视检查:检查发动机外部是否有明显的油渍或油痕,特别关注轴承、油封、油底壳等易漏油部位。
2. 检查油压:通过发动机油压表检查油压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油压过低可能导致漏油。
3. 检查油量:检查发动机油量是否正常,油量不足可能导致发动机润滑不足而漏油。
4. 更换密封件:如果发现发动机密封件(如油封、密封垫等)损坏或老化,应及时更换。
5. 紧固螺栓:检查发动机各部位的螺栓是否松动,松动的螺栓可能导致漏油。
6. 定期保养:按照发动机保养手册的要求进行定期保养,确保发动机工作正常。
7. 排除故障:如果发现发动机漏油,要及时找出原因并排除故障。
例如,检查感应塞、油泵、 ** 等部位是否存在问题。
8. 采取措施:针对不同原因的漏油,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
如更换油封、修复油底壳等。
9. 监测油况:定期检查发动机油的品质,如粘度、颜色、杂质等,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并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发现发动机漏油时,应尽快联系专业维修人员进行检查和处理,以免造成发动机损坏或更大的故障。
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参照相应维修手册和标准进行维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备漏油及治理标准
1、渗油油迹不明显,当油迹被擦5min内,不出现油迹者为渗油。
2、漏油油迹明显,有的形成油滴,当油迹或油滴被擦净后5min内,出现油迹或油滴者为漏油。
3、漏油点有一条明显油迹或一个油滴者为一个漏油点。
4、不漏油设备静结合面不渗油,动结合面不漏油,为不漏油设备。
5、严重漏油设备所有设备有下列情况之一,或一个漏油点1min滴油超过三滴者,均为严重漏油设备:
1)部管设备(不包括部管30个机械修理复杂系数以下的设备和部管精密设备);每天漏油5 kg以上,或全部漏点1min总滴油数超过十滴者。
2)大型稀有设备(包括30个机械修理复杂系数以下的设备)每天漏油3kg以上,或全部漏油点1min总漏油数超过六滴者。
3)主要生产设备(部管及大型稀有设备除外)每天漏油1kg以上,或全部漏油点1min总滴油数超过三滴者。
6、漏油的治理标准
设备维修过程中,排除设备漏油故障,使设备达到治漏目的,不同行业和企业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了不同的治漏标准。
就机械设备而言,
一般标准是:
1)在用设备周围地面无积油。
2)静结合面处无渗油现象。
3)动结合面处有渗油、油滴出现,擦净后10min内又重新出现渗油或油滴,但不超过两滴,可视为基本无漏油。
4)油管及接头处无漏油现象。
5)导轨、导杆等润滑部位,允许有油滴,但不漏在地上,有回收装置。
6)由于设备本身先天不足,又一时不能淘汰的设备,允许外漏成滴,但要采取防漏措施,有回收装置,使润滑油不滴到地面。
对于个别大型机床本身采取防漏措施有困难的,可在不影响外观的情况下,允许在地面设置回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