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地球的运动说课教学课件
探求新知
哥白尼是波兰的天文学家。 他提出了“日心说”的重要理 论,并出版了不朽名著《天体 运行论》。
哥白尼
探求新知
日心说
哥白尼提出的主要观点是:
1、地球是球形的。
如果在船桅顶放一个光源,当船驶离海岸时,岸上 的人们会看见亮光逐渐降低,直至最后消失,这说 明地球表面是球形的。
探求新知
日心说
哥白尼提出的主要观点是:
天空无法在24小时内转动一周。
探求新知
想一想, 哥白尼的观点相当于模拟实验中的哪一种解释?
哥白尼的“日心说”相当于模拟实验中太阳 不动,地球围着地球转。
探求新知
思考: “地心说”和“日心说”这两种观点的相同点
和不同点是什么?
相同点:地球是球形的。
不同点:“地心说”认为地球不运动,处于宇宙中 心,太阳围着地球运动;“日心说”认为地球在运 动,并且围绕太阳运动,所以它不处于宇宙中心。
探求新知
“地心说”和“日心说”能否合理地解释昼夜 交替现象呢?
能,因为日、地两个天体的相对圆周运动都可 能出现昼夜交替的现象。
探求新知
修正对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
如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同时自转、太阳围绕地 球转、太阳围着自转的地球公转等等。
拓展延伸
古希腊天文学主要有四个学派:第一个学派是爱奥 尼亚学派,第二个学派是毕达哥拉斯学派,第三个学派 是柏拉图学派,第四个学派是亚历山大学派。第四个学 派持续的时间最长,所取得的天文学成就也最大。
教科版 五年级下册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情境导入 试图对地球昼夜交替的现象进行解释
探求新知 一起来认识一下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探求新知
有多少种可能的解释
托勒密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海王星
海王星是远日行星之一,海王 星呈扁球形 ,大气中主要含有氢, 海王星是一个狂风呼啸、乱云飞 渡的世界,在大气中有许多湍急 紊乱的气旋在翻滚。由于海王星 离太阳太远 ,因此它表面温度很 低,通常在零下200摄氏度以下。 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海王星有8 颗卫星。
金星
金星,在中国民间称它为 “太白金星”,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启明星”;按离太 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是第二颗。它是离地 球最近的行星。金星的表面温度很高, 不存在液态水,金星大气中,二氧化碳 最多,占97%以上。同时还有一层厚达 20到30公里的由浓流酸组成的浓云。金 星的自转很特别,自转方向与其它行星 相反,是自西向东。因此,在金星上看, 太阳是西升东落。
地球
人类的家园“地球”已 经是一个46亿岁的老寿星了, 她起源于原始太阳星云。在 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大量气 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形成包 层,这就是地球大气层。地 球就像一只陀螺,沿着自转 轴自西向东不停地旋转着。
火星
• 火星是地球的近邻。它与地球有 许多相同的特征。它们都有卫星, 都有移动的沙丘、大风扬起的沙尘 暴,南北两极都有白色的冰冠,只 不过火星的冰冠是由干冰组成的。 火星上也有明显的四季变化。但除 此之外,火星与地球相差就很大了。 火星表面是一个荒凉的世界,空气 中二氧化碳占了95%。火星大气十分 稀薄,密度还不到地球大气的1%, 火星表面温度极低最低温度则可达 到-123℃。
水星
水星是九大行星中最靠近太阳 的行星,它是太阳系中运动最快 的行星。由于水星距离太阳太近 了,个头又小,人们平时很难看 到它。水星的表面和月球表面极 为相似。其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 环形山。水星的大气极为稀薄, 昼夜温差很大,白天表面温度可 达427度以上, 黑夜最低温度可 降到零下173度左右。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地心说
• • • • • •
不断演绎的地心说 备受推崇的地心说 “不动摇”的地心说 “本轮—均轮” 日益衰微的地心说 遗留的影响
“不动摇”的地心说
1、星体绕着 某一中心的匀 角速运动,符 合当时占主导 思想的柏拉图 的假设,也适 合于亚里士多 德的物理学, 易于被人们接 受。
“不动摇”的地心说
日心说的错误
• 日心说是一个 因为这些错误,所 学说,在证明 以日心说只能算是 学说,而较地心说, 地球是围绕太 却相对好一些。因 阳转的同时, 为它证明了地球是 围绕太阳进行公转。 也有错误: 但是也引起了人类 对宇宙的认识的巨 • 1.太阳并非宇 大变革和思想变革。 宙中心,而是 太阳系的中心。
日心说的观点
3.太阳是不动 的,而且在 宇宙中心, 地球以及其 他行星都一 起围绕太阳 做圆周运动, 只有月亮环 绕地球运行。
不被重视的日心说
• 坚实的大地是运动的这 一点在古代是令人非常 难以接受的,而另一方 面托勒密的地心说体系 可以很好的和当时的观 测数据相吻合,因此即 使在《天球运行论》出 版以后的半个多世纪里, 日心说仍然很少受到人 们的关注,支持者更是 非常稀少。
2、用几种圆 周轨道不同的 组合解释、预 言了行星的运 动位置,解释 了行星的亮度 变化,这与实 际相差很小, 相比以前的体 系有所改进。
“不动摇”的地心说
3、地球处于 宇宙中心,静 止不动的说法, 对当时人们的 生活是令人安 慰的假设,也 符合基督教信 仰。
遗留的影响
• 是世界上第一个行星体 系模型,是世界上最早 的假说—演绎体系。尽 管它把地球当作宇宙中 心是错误的,然而它的 历史功绩不应抹杀。地 心说承认地球是“圆形” 的,并把行星从恒星中 区别出来,着眼于探索 和揭示行星的运动规律, 这标志着人类对宇宙认 识的一大进步。 地心说最重要的成就就 是运用数学计算行星的 运行,托勒密还第一次 提出了“运行轨道”的 概念,设计出了一个本 轮一个均轮模型。按照 这个模型,人们能够对 行星的运动进行定量计 算,推测行星所在的位 置,这是一个了不起的 创造。在一定时期里, 依据这个模型可以在一 定程度上正确的预测天 象,因而在生产实践中 也起过一定作用。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早在两千多年前, 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天文学家阿里 斯塔克就已提出了朴素的“日心说” 斯塔克就已提出了朴素的“日心说”。 他指出,太阳位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 他指出,太阳位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 地球则绕着太阳运动,同时又绕轴自转。 地球则绕着太阳运动,同时又绕轴自转。 可惜由于科学水平的限制, 可惜由于科学水平的限制,这一天才的 思想未能为人们所认识。直到中世纪末, 思想未能为人们所认识。直到中世纪末, 由于用托勒密地心体系推算出来的行星 位置与实际天象的观测结果不符, 位置与实际天象的观测结果不符,人们 才开始怀疑地心说的正确性。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按照日心学说,就地球上的人来看, 按照日心学说,就地球上的人来看,天上恒星的 位置应随着地球绕太阳运动而发生变化。 位置应随着地球绕太阳运动而发生变化。在哥白 尼提出日心说后的近300年中, 300年中 尼提出日心说后的近300年中,人们进行了大量 的观测,企图证明这一点,可是始终没有成功。 的观测,企图证明这一点,可是始终没有成功。 原来,恒星离开地球十分遥远, 原来,恒星离开地球十分遥远,最近的一颗也远 43万亿千米 因此, 万亿千米。 达43万亿千米。因此,地球围绕太阳运行造成的 这颗恒星的位置变化只有12.5 恒星越远, 12.5。 这颗恒星的位置变化只有12.5。恒星越远,这一 变化也越小,当时的观测仪器是无法探测到的。 变化也越小,当时的观测仪器是无法探测到的。 直到1838 1838年 直到1838年,德国天文学家白塞尔才首次利用三 角方法测出一颗名为天鹅61的恒星的位置变化, 61的恒星的位置变化 角方法测出一颗名为天鹅61的恒星的位置变化, 并推算出它的距离为11.2光年, 11.2光年 并推算出它的距离为11.2光年,从而最终证实了 哥白尼的日心地动学说。 哥白尼的日心地动学说。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人类认识地球极其运动的历史》教学设计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教学目的】
1.知道“地心说”和“日心说”的观点及其内容。
2.认识到对同一种现象可能有许多不同的解释。
科学的观点是建立在证据的基础上。
3.对收集到的资料能进行批判和借鉴。
4.通过认识科学家对昼夜现象的解释,修正自己对昼夜现象的认识。
【教学重点】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观点。
【教学难点】认识科学观点和证据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有关“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图片、课件及文本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学习:
1.谈话:我们通过实验已经知道,教科书上提出的四种假设有可能使地球上出现昼夜交替的现象。
对昼夜交替的现象,人类经历了怎样的认识过程呢?
2..阅读教科书,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观点。
二、认识“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观点及其证据:
1.全班交流:托勒密的“地心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他怎样解释他的观点?你怎样看待他的观点
及其解释?他的观点能解释昼夜现象的成因吗?
2.全班交流:哥白尼“日心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他怎样解释他的观点?你怎样看待他的观点及
其解释?他的观点能解释昼夜现象的成因吗?
3.讨论交流:“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观点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日心说”是
怎样反驳“地心说”的?“日心说”的证据充分吗?
4.思考:如果按照这两种观点来做模拟实验,都能发生昼夜交替的现象吗?
三、修正自己的观点:
1.小组交流:根据以上的资料,我们对昼夜现象的解释有什么变化?
2.全班交流:要排除哪一种解释?保留哪一种解释?为什么?
板书设计: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地心说日心说。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4.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说课稿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4.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中的《4.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一课,主要向学生介绍地球的运动特点,以及人类对地球运动认识的历史过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明白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并认识人类对地球运动认识的发展历程,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地球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地球运动方面,可能还存在着一些模糊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地球的运动特点和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知道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了解人类对地球运动认识的发展历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
2.教学难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内在联系,人类对地球运动认识的发展历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讨论法、观察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模型等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地球的运动特点和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地球仪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让学生分组讨论,观察地球仪模型,总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引导学生掌握地球运动的基本知识。
3.了解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地球运动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的影响,如昼夜变化、季节交替等,帮助学生理解地球运动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教学设计)
课题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课型
新授
课时
1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地心说”、“日心说”知识,明白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的了解,明白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人类认识自然的过程,体验科学发展的艰辛。
学习重点
“日心说”的创建和内容
讨论和思考
精讲点拨
1.“地心说”的理论。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
2.“日心说”的理论。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
3.“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异同。
4.课件展示。
5.图示“地心说”和“日心说”的依据。
教师引导点拨、分析总结、学生记忆
拓展延伸
“地心说”和“日心说”的中心论点和依据是什么?
交流,探讨
课后训练
思考:昼夜交替现象。
学习难点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明白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学案
策略和方法
学习流程
课前预习
地球的形状和运动的探究过程。
阅读
课内探究
自主学习
自学“地心说”“日心说”,比较它们的异同,体会科学研究的复杂过程。
学生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1.“地心说”的理论。
2.“日心说”的理论。
3.微课播放。《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PPT课件
五(5)班 11号
2020/10/13
1
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
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 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 球体。但得到这一正确认识却经过了相当漫长的过程。在 我国,早在二千多年前的周朝,就存在着一种“天圆如张 盖、地方如棋局”的盖天说。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人类 活动范围的扩大,各种知识的积累,人们终于发现,实践 迫使人们不得不修改原来的错误观念,于是便有人提出了 拱形大地的设想。这就产生了“浑天说”。著名的汉朝科 学家张衡在所作的《浑天仪注》中写道:“浑天如鸡子, 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中黄,孤居于内,天大而地小。天 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天地各乘气而立,载 水而浮。”2020/10/13 Nhomakorabea3
谢谢您的指导
THANK YOU FOR YOUR GUIDANCE.
感谢阅读!为了方便学习和使用,本文档的内容可以在下载后随意修改,调整和打印。欢迎下载!
汇报人:XXXX 日期:20XX年XX月XX日
4
2020/10/13
2
天文学家的关于昼夜交替现象观点和证据
如果地球没有自传,一个摆将会一致在一个平 面内来回摆动,它在地面上投射出的轨迹是一条 直线,但只要不在赤道地区,如果一个摆,不论 起初朝什么方向摆动,只要能摆动数小时而不停 止的话,实际上的轨迹都会是星形线。这是因为 空中的摆暂时脱离了地球表面运动状态,凭自己 的惯性,继续保持起初的运动方向,但该点地球 表面的运动方向已经改变,只有曲线运动才会改 变运动方向,这只能是地球自转引起的。
2022年教学教材《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精品优秀教案
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日心说〞和“地心说〞中有关地球及其运动的观点都可以解释昼夜交替现象。
过程与方法:对历史上有关地球运动的假说进行分析,批判和借鉴其中的观点,修正自己对昼夜的解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到科学的观点是建立在证据之上的。
2认识到同一现象,可能导致有不同的解释,需要用更多的证据来加以判断。
3认识到在资料分析和交流中,大胆质疑和虚心接受同样重要。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地心说〞、“日心说〞的观点与证据间的联系。
难点:联系证据,对“地心说〞及“日心说〞的观点进行分析,并将证据与昼夜交替的解释结合起来。
【教学准备】给学生准备:有关“地心说〞和“日心说〞的资料、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师:和我们一样,自古以来,人们试图对地球昼夜交替的现象进行解释。
要解释这个现象,首先必须对地球的形状和运动方式进行探索。
师提出问题:历史上,在这方面曾经有哪些主要的观点和学说呢?引出课题: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板书课题。
二、古人关于地球运动的学说师引导学生认识两种学说:1盖天说:天是圆形的,像一把张开的大伞覆盖在地上,地是方形的,像一个棋盘日月星辰随天盖而运动。
因此天盖说又被称为天圆地方说。
〔说明:盖天说是一种原始的宇宙认识论,虽然它对许多宇宙现象不能做出正确的解释,本身也漏洞百出,但它是人类试图揭开宇宙面纱的一次有益探索。
〕2浑天说:整个天空的恒星都布于一个“天球〞上,而日月五星那么附着于“天球〞上运行。
张衡在?张衡浑仪注?中提出地球就像一个鸡蛋黄,藏在鸡蛋中。
交流:古人为什么这么认为?你怎么看待这两种学说?〔预设:这两种学说虽然对许多宇宙现象不能做出正确的解释,本身也漏洞百出,但是为后人观察、研究宇宙提供了根底。
〕三、“地心说〞与“日心说〞1阅读资料,找证据和观点,比拟两种学说的异同。
师过渡:在与“浑天说〞差不多的年代,古希腊的天文学家托勒密在亚里士多德的根底上开展了“地心说〞体系,并影响了欧洲1000多年。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哥白尼的思考:
2.地球是在运动,并且24小时自转一圈。
因为天空比大地大得太多,如果无限大得的
天穹在旋转,而地球不动,实在很难想像。
哥白尼的思考:
3.太阳是不动的,而且处于宇宙的中心, 地 球以及其他行星都一起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
困扰人类
探索解密
“天圆地方说”、“盖天说”、“浑天说”
“地心说” 和“日心说”
(一)人类认知宇宙的过程。
1.天圆地方说。
2.地圆说。
“天圆地方说”
“天圆地方”是我国古代关于天地形状的一 种认识。这种认识源远流长、根深蒂固。从秦汉 至明清的两千年间,历代帝王们均按照这一认识 把他们祭祀上天和大地的场所分别建造成圆形和 方形,并把这两种祭坛分别称作“圜丘”(或 “圆丘”)和“方丘”(或“方泽”)。
“天圆地方说”的推翻
在哥白尼和伽利略之前1400多年,中国就出 了一位伟大的天文学家、科学巨匠张衡。他首次
推翻了“天圆地方”的说法,认为地是圆球形的,
并根据自己的理论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台自动的天
文仪器浑天仪。而他发明的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
更比欧洲要早1700多年。
“盖天说”
盖天说又称天圆地方说,认为天是 圆的,像一把张开的伞,地是方的象一个 棋盘。
1046.6小时。也就是说约要43
天才会发生一次昼夜交替 现象,不会24小时内发生一次昼夜交
替现象,这显然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昼 夜 交 替 的 认 识
“太阳不动,地球围绕 太阳公转但不自转”这 种情况下,也会有昼夜 交替现象,但要地球绕 太阳一圈才会发生一次 昼夜现象,也就是说需 要约8760个小时的 时间,这显然也是不符 合事实的。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5、16世纪--18世纪30年代:浑圆体—椭圆体—扁球体
6、20世纪50年代后:“梨形地球”——三轴椭球 体
思考
在短片中,你将获得托勒密和哥白尼研究 中的哪些重要信息?
观看以后,你能提出什么新的问题?
探究活动二:认识地心说和日心说
昼夜交替现象
人类认识地球及 其运动的历史
前人对地球的观察和认识
浑天仪
航拍地球
地球仪
探究活动一:历史排序
要求:
根据人类认识地球的历史进程,按 资料给出的时间先后顺序,将序号正确 排列。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进程
1、公元前1世纪:天圆地方“盖天说”、拱形“浑 天说” 2、公元前3--5世纪:球形大地
1、根据“日心说”和“地心说”观点,用 手电筒(太阳)、地球仪(地球)、标签 贴纸(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模拟实验。
2、分工合作:一人持手电筒、一人持地球 仪、一人描述现象、一人填写记录、其余 进行观察。记录和实验同时进行。
3、实验结束后请将器材放回原位。
昼夜交替的假说
1
3 地球自转
2
4 地球自转,同时绕着太阳转
要求: 1、阅读课本P75-76,以及托盘里 的资料。 2、简要填写“地心说”,以及 “日心说”这两种学说的相同点和 不同点。
维恩图
相同和不同
太阳是宇宙中心。
地球是宇宙中动。
太阳不动,地球 围绕太阳转。
球 体 太阳围绕地球转。
日心说
地心说
探究活动三:模拟实验
实验要求
小结 都能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五下4-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托勒密
探求新知
地心说
托勒密提出的主要观点是:
1、地球是球体。
如果大地是平面的话,所有的人都会同时看到 太阳或星辰的出没,但事实并非如此。
探求新知
地心说
托勒密提出的主要观点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地球处于宇宙中心,而且静止不动。
如果地球转动,就必然会带动其他物体(如云彩等) 一起转动,人们看见的却是云彩、鸟类在自由运动。
探求新知
地心说
托勒密提出的主要观点是:
3、地球所有的日月星辰都绕着地球旋转,并且每 天做一次圆周运动,因为人们看到的是这些天体 每天都在有规律地东升西落。
探求新知
地 心 说 示 意 图
探求新知 “地心说”的主要依据:
云彩、鸟类的自由运动,说明地球没有转动。
探求新知
想一想, 托勒密的观点相当于模拟实验中的哪一种解释?
辩论
根据你所认识的地球的 形状及地球的运动,你更认 同哪种学说的哪些观点?
你的相关证据是什么?
其他天文学家的研究
布鲁诺为了拥 护、发扬日心说,被 教会实施火刑。
其他天文学家的研究
伽利略使用天 文望远镜,发现“地 心说”的漏洞,一定 程度上证明了“日心 说”的正确。
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盖天说”
天像覆盖着的 斗笠,地像覆盖着 的盘子,天和地并 不相交,天地之间 相距8万里。盘子 的最高点便是北极。 太阳围绕北极旋转。
“浑天说”
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
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天内。 张衡
“地心说”
托勒密是古希腊天文 学家,约生于公元100年。 关于地球和地球的运动, 他提出了“地心说”理论。
“日心说”的主要依据: 天空无法在24小时内转动一周。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3.太阳是不动的,而且处于宇宙的中心, 地 球以及其他行星都一起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
因为我们每天都能看到太阳、月亮、星星 东升西落。
地心说
日心说
不同点
相同 点
地 1.地球处于宇宙中心,不动。 心 2.日月星辰都绕着地球旋转。 说
1.太阳处于宇宙的中心,不动, 日 地球是在运动 心 2.地球、行星都围绕太阳做圆周 说 运动。 地球 是球 形的
次圆周运动,因为人们每天看到这些日月星辰都 在有规律的东升西落。
哥白尼 波兰天文学家。 经过长年的观察和计 算,取得可靠数据,
提出“日心说”。临
终出版了他的伟大著 作《天体运行论来自。日 心 说1.认为地球是球形。 2.地球是在运动,并且24小时自转一圈。 3.太阳是不动的,而且处于宇宙的中心,
地球以及其他行星都一起围绕太阳做圆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2课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回
顾
太空中拍 摄的地球 照片
猜想一: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 猜想二: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但地球本
身不自转. 猜想三:地球在自转 猜想四: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
……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科学历史的进程
地心说 代表人物:托勒密
的东升西落。
托勒密的思考:
1.认为地球是球体。
①如果地球是扁平的,那么全世界的人将同时看到太阳的升起和落
下。
托勒密的思考:
2.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且静止不动。
如果地球转动,就必然带动其他物体一起转动,如(云、人 类)而而实际上人类、云彩和鸟类都可以自由运动。
托勒密的思考:
3.所有的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转,并且每天都做一
4.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教学设计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教学内容】本课是小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主要探究“日心说”和“地心说”中有关地球及其运动的观点,并对历史上有关地球运动的假说进行分析,批判和借鉴,认识到同一现象,可能导致有不同的解释,需要用更多的证据来加以判断。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日心说”和“地心说”中有关地球及其运动的观点都可以解释昼夜交替现象。
过程与方法对历史上有关地球运动的假说进行分析,批判和借鉴其中的观点,修正自己对昼夜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科学的观点是建立在证据之上的。
2.认识到同一现象,可能导致有不同的解释,需要用更多的证据来加以判断。
3.认识到在资料分析和交流中,大胆质疑和虚心接受同样重要。
【养成教育训练点】1.培养学生认识到科学的观点是建立在证据之上的意识。
2.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3.培养学生愿意与人合作,乐于交流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观点。
【教学难点】认识科学观点和证据之间的联系。
【教学方法】探究法【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有关“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图片、课件及文本资料;篮球。
2.学具准备:收集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谈话:我们上节课通过模拟实验知道了哪几种情况下地球上会出现昼夜交替现象?2.谈话:要解释昼夜现象,首先必须对地球的形状和运动方式进行探索,古时候,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和运动方式提出了很多种说法。
如“盖天说”、“浑天说”。
你们赞同这些观点吗?揭示课题: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二、两种观点大碰撞。
(一)谈话:后来又出现了两个著名的观点和学说:“地心说”和“日心说”。
1.整体感知:小组讨论:请用直线在书上勾出托勒密“地心说”的主要观点和哥白尼“日心说”的主要观点。
分组讨论。
小组汇报交流。
2.逐条剖析:思考1:“地球是球体”托勒密的证据是什么?“地球是球体”哥白尼的证据是什么?思考2:“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而且静止不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单图示法
地心说
托勒密的思考:
1、认为地球是球体。
如果大地是平面的话,那么所有的人都会同时看到 太阳或星辰的出没,但事实并非如此。
2、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且静止不动。
如果地球转动,就必然带动其他物体一起转动,如(云、 人类)而而实际上人类、云彩和鸟类都可以自由运动。
地心说
托勒密的思考:
3、所有的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转,并且 每天都做一次圆周运动,因为人们每天看到 这些日月星辰都在有规律的东升西落。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对于地球,人类的思考一直没有停止过——
为什么太阳每天会东升西落,每天地球都有白天黑夜之分? 地球是方的还是园,或许是天圆地方?
困扰人类
探索解密
科学历史的进程
地心说
代表人物:托勒密
托勒密 古希腊地理 学家,天文学家。 长期进天文观测。 他是世界上第一 个系统研究日月 星辰的构成和运 动方式并作出成 就的科学家。他 提出了“地心说” 理论。
日心说
哥白尼的思考:
2、地球是在运动,并且24小时自转一圈。
因为天空比大地大得太多,如果无限大得的天穹在旋转,而地球不动, 实在很难想像。
日心说
哥白中心,地 球以及其他行星都一起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
因为我们每天都能看到太阳、月亮、星星东升西落。
地心说
日心说
科学历史的进程
地心说 日心说
代表人物:托勒密
代表人物:哥白尼
哥白尼 波兰天文学家。 经过长年的观察 和计算,取得可 靠数据,提出 “日心说”。临 终出版了他的伟 大著作《天体运 行论》。
日心说
哥白尼的思考:
1、认为地球是球形。
如果在船桅杆顶放一个光源,当船驶离海岸时,岸上的人们会看见亮 光逐渐降低,直至最后消失,这说明地球表面是球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