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使至塞上》测试题(含答案)
使至塞上中考复习题及答案
使至塞上中考复习题及答案一、诗歌鉴赏题1. 请简述王之涣的《使至塞上》一诗中所描绘的边塞风光。
2. 诗中“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两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 王之涣在《使至塞上》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二、文学常识题4. 王之涣是哪个朝代的诗人?5. 《使至塞上》这首诗收录于哪部诗集?6. 王之涣的诗作有哪些特点?三、阅读理解题7. 请分析《使至塞上》一诗的意境。
8. 诗中“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9. 王之涣在这首诗中是如何通过景物描写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四、默写题10. 请默写王之涣的《使至塞上》全诗。
五、开放性问题11. 你认为《使至塞上》一诗中哪些词语或句子最能体现王之涣的边塞诗风格?12. 王之涣的《使至塞上》与其它边塞诗相比,有何独特之处?答案:一、诗歌鉴赏题1. 《使至塞上》一诗描绘了边塞辽阔的自然风光,黄河远上,白云缭绕,孤城高耸,山势险峻,展现了边塞的壮美与荒凉。
2. 运用了夸张和对仗的修辞手法,通过“远上”和“万仞”的夸张,以及“黄河”与“白云”、“孤城”与“万山”的对仗,增强了诗句的音韵美和画面感。
3. 表达了诗人对边塞风光的赞美,以及对边塞将士艰苦生活的同情和对和平的向往。
二、文学常识题4. 王之涣是唐朝的诗人。
5. 《使至塞上》收录于《全唐诗》。
6. 王之涣的诗作以边塞诗著称,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善于通过景物描写来抒发情感。
三、阅读理解题7. 《使至塞上》的意境辽阔而深远,诗人通过黄河、白云、孤城、万山等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边塞特有的苍凉与壮美。
8. 表达了诗人对边塞将士的同情,他们远离家乡,戍守边关,却无法享受到春天的温暖,诗人以此表达了对将士们的敬意和对和平的渴望。
9. 王之涣通过黄河、白云、孤城、万山等景物的描写,以及羌笛、春风等细节的点缀,抒发了自己对边塞风光的赞美和对将士们的同情。
四、默写题10. 使至塞上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使至塞上 练习题含答案
使至塞上1.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征蓬”两句,既表述了诗人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之事,又描写了边塞独特之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B.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C.诗中的“圆”字与“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D.“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之远【答案】B【解析】“雄奇壮美”而非“明媚秀丽”2.下列对这首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第一、二句叙事,写诗人以使者的身份,轻车简从,要到遥远的西北边塞去慰问将士B.第三、四句叙事兼抒情,以“蓬”“ 雁”自比,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C.第五、六句“直”“ 圆”两字精炼传神,线条简约,描绘的景物不多,但画面开阔、意境雄浑D.第七、八句写诗人经过长途跋涉到达边塞,侦察兵萧关却骑马来报:“长官正在燕然前线”【答案】D【解析】“萧关”是古关名,而非人名3.这首诗作于王维被排挤出朝廷,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赴边途中诗题“使至塞上”中“使”的意思是,“征蓬出汉塞”一句中“征蓬”的意思是答案:3.使:出使;征蓬:飘飞的蓬草4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第三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写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写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景物;营造了“苍茫”(或“空旷”“旷远”“辽阔”“广袤”等,意思相近即可)的意境;表现了孤寂的情感5、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全诗叙写了出使的路线、沿途看到的风光以及听到候骑报告的最新战况,内容与题目紧紧相扣B.第二联描写塞上秋景:随风而去的枯蓬飘出塞外,南飞的大雁掠过北方少数民族居住的上空,画面静谧而温馨C.第三联描绘了烽火台上笔直的狼烟,蜿蜒曲折的黄河映衬着浑圆的落日,景色雄奇壮观,气势恢宏D.第四联写途中遇到侦察骑兵,得知都护爱前线打破敌军的军情,显示出朝廷使臣对边疆战事的关心6.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本诗重点笔墨在于写景,以大漠、秋景为背景,用征、归雁、孤烟、长河、日圆等景物,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B.第二联用“出”、“入”描绘动态景物,第三联用“直”、“圆”描绘静态景物,动静结合,使画面富于变化,意境深远C.黄河横贯大漠,望不到尽头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表达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雄浑开阔,诗中有画,堪称千古绝句,体现这首诗歌哀婉消沉的艺术特色B【解析】第三、四句叙事兼抒情,以“蓬”“ 雁”自比,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D【解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雄浑开阔,诗中有画,堪称千古绝句,体现这首诗歌豪放的艺术特色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参考答案:BDA、首联写作者出使,已经过了属国的居延这一地方。
《使至塞上》练习卷答案PPT文档共21页
5.结合景物描写, 说说“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所表达的情感。
(1)诗人以“征蓬”和“归雁”自比,诗句对 仗工整。(手法) (2)说自己像飘飞的蓬草一样离开“汉塞”, 像北归的大雁一样进入胡天。(翻译句子) (3)从中透露出诗人浮沉之感,激愤抑郁的情 感。 (4)表达了诗人的乡思之愁。(情感)
8. 奉命出使 随风远飞的枯蓬
9. 写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景物(1分);
营造了“苍茫”(或“空旷”“旷远”“辽阔”“广袤”等,意思相近 即可)的意境(1分);
表现了诗人抑郁、孤寂的情感(1分)。
10.
(1)比喻,对仗,诗人以征蓬,归雁自比。
(2)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浮沉之感,激愤和抑郁。 (4)表达了诗人的乡思之愁。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 (2)描绘了塞外雄奇壮观的独特风光。 • (3)写出了大漠长河地区的平旷。
• (4)写出了作者的深切感受,诗人将自己
坚毅挺拔的人格和孤独惆怅的感受融入雄奇苍 茫的自然景色中.
18.
•(1)“直”字写孤烟之高。 •(2)“圆”字写落日之低。 •(3)写出了大漠,长河地区的平旷的特点。 •(4)“直”和“圆”字准确地描写了塞外雄奇壮 观独特风光,而且写出了作者的深切感受,诗人将 自己坚毅挺拔的人格和孤独惆怅的感受融入雄奇苍 茫的自然景色中。
• 13.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使至塞上》含答案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使至塞上》含答案阅读《使至塞上》,完成下面小题。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80.根据你的理解,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本诗的开头叙述诗人①,接着记录沿途的自然风光,结尾用人物问答的方式叙写了②。
81.列出第二联构成对偶的词语,简要分析这一联运用对偶的表达效果。
【答案】80.出使塞上时轻车简从、路途遥远的情况和出使的目的战争已取得胜利,流露出对都护的赞叹81.“征蓬”对“归燕”,“出”对“入”,“汉塞”对“胡天”。
诗人选择“征蓬”“归雁”的意象,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句式工整,音韵和谐,营造出孤独飘零的意境,暗示诗人因为被排挤出朝廷而产生的激愤和抑郁之情。
【解析】80.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意思是:轻车简从将要去慰问边关,我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
这一联叙事,交代了作者出使塞上时轻车从简、路途遥远的情况和出使的目的。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写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暗示战争已经取得胜利,流露出对都护的赞叹。
81.本题赏析考查诗句。
第二联对仗,构成对偶的词语分别为“征蓬”对“归燕”、“出”对“入”、“汉塞”对“胡天”。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意思是: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蓬草成熟后枝叶干枯,根离大地,随风飘卷,故称“征蓬”。
诗人选择“征蓬”“归雁”的意象,并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
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征蓬”“归雁”这两个意象营造出孤独飘零的意境,暗示诗人因为被排挤出朝廷而产生的激愤和抑郁之情。
精品 《使至塞上》赏析题及答案
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选候骑,都护在燕然。
一.理解选择:1. 【2012年江苏省徐州市】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征蓬”两句,既表述了诗人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之事,又描写了边塞独特之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B.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C.诗中的“圆”字与“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
D.“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之远。
2.【2012年广西南宁市】下列对这首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第一、二句叙事,写诗人以使者的身份,轻车简从,要到遥远的西北边塞去慰问将士。
B.第三、四句叙事兼抒情,以“蓬”“ 雁”自比,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
C.第五、六句“直”“ 圆”两字精炼传神,线条简约,描绘的景物不多,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D.第七、八句写诗人经过长途跋涉到达边塞,侦察兵萧关却骑马来报:“长官正在燕然前线”3.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诗叙写了出使的路线、沿途看到的风光以及听到候骑报告的最新战况,内容与题目紧紧相扣。
B.第二联描写塞上秋景:随风而去的枯蓬飘出塞外,南飞的大雁掠过北方少数民族居住的上空,画面静谧而温馨。
C.第三联描绘了烽火台上笔直的狼烟,蜿蜒曲折的黄河映衬着浑圆的落日,景色雄奇壮观,气势恢宏。
D.第四联写途中遇到侦察骑兵,得知都护爱前线打破敌军的军情,显示出朝廷使臣对边疆战事的关心。
4.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重点笔墨在于写景,以大漠、秋景为背景,用征、归雁、孤烟、长河、日圆等景物,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B.第二联用“出”、“入”描绘动态景物,第三联用“直”、“圆”描绘静态景物,动静结合,使画面富于变化,意境深远C.黄河横贯大漠,望不到尽头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表达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雄浑开阔,诗中有画,堪称千古绝句,体现这首诗歌哀婉消沉的艺术特色5.对这首诗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第一句交代此行的目的,第二句是说附属国直到居延(地名)以外,点明边塞的辽阔,路途的遥远。
《使至塞上》选择题、简答题及答案
《使至塞上》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题型:【选择题】【简答题】【原诗】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选候骑,都护在燕然。
【译文】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
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黄河边上落日浑圆。
到萧关时遇到侦察骑士,告诉我都护已经到燕然。
【习题】一、选择题:1、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A.“征蓬”两句,既表述了诗人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之事,又描写了边塞独特之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B.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C.诗中的“圆”字与“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D.“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之远【解析】B “雄奇壮美”而非“明媚秀丽”2、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全诗叙写了出使的路线、沿途看到的风光以及听到候骑报告的最新战况,内容与题目紧紧相扣B.第二联描写塞上秋景:随风而去的枯蓬飘出塞外,南飞的大雁掠过北方少数民族居住的上空,画面静谧而温馨C.第三联描绘了烽火台上笔直的狼烟,蜿蜒曲折的黄河映衬着浑圆的落日,景色雄奇壮观,气势恢宏D.第四联写途中遇到侦察骑兵,得知都护爱前线打破敌军的军情,显示出朝廷使臣对边疆战事的关心。
【解析】B第三、四句叙事兼抒情,以“蓬”“ 雁”自比,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3、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本诗重点笔墨在于写景,以大漠、秋景为背景,用征、归雁、孤烟、长河、日圆等景物,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B.第二联用“出”、“入”描绘动态景物,第三联用“直”、“圆”描绘静态景物,动静结合,使画面富于变化,意境深远C.黄河横贯大漠,望不到尽头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表达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雄浑开阔,诗中有画,堪称千古绝句,体现这首诗歌哀婉消沉的艺术特色。
《使至塞上》选择题、简答题
《使至塞上》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一、选择题:1、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A.“征蓬”两句,既表述了诗人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之事,又描写了边塞独特之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B.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C.诗中的“圆”字与“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D.“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之远【解析】B “雄奇壮美”而非“明媚秀丽”2、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全诗叙写了出使的路线、沿途看到的风光以及听到候骑报告的最新战况,内容与题目紧紧相扣B.第二联描写塞上秋景:随风而去的枯蓬飘出塞外,南飞的大雁掠过北方少数民族居住的上空,画面静谧而温馨C.第三联描绘了烽火台上笔直的狼烟,蜿蜒曲折的黄河映衬着浑圆的落日,景色雄奇壮观,气势恢宏D.第四联写途中遇到侦察骑兵,得知都护爱前线打破敌军的军情,显示出朝廷使臣对边疆战事的关心。
【解析】B第三、四句叙事兼抒情,以“蓬”“ 雁”自比,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3、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本诗重点笔墨在于写景,以大漠、秋景为背景,用征、归雁、孤烟、长河、日圆等景物,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B.第二联用“出”、“入”描绘动态景物,第三联用“直”、“圆”描绘静态景物,动静结合,使画面富于变化,意境深远C.黄河横贯大漠,望不到尽头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表达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雄浑开阔,诗中有画,堪称千古绝句,体现这首诗歌哀婉消沉的艺术特色。
【解析】D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雄浑开阔,诗中有画,堪称千古绝句,体现这首诗歌豪放的艺术特色4、对这首诗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B)A.第一句交代此行的目的,第二句是说附属国直到居延(地名)以外,点明边塞的辽阔,路途的遥远。
《使至塞上》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题)
《使至塞上》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题)5.对下面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A.首联写诗人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关慰问将士,烘托出诗人轻松愉悦的心境。
B.颔联写诗人觉得自己像“征蓬”一样随风飘转出关塞,又恰似“归雁”一般进入胡天。
既言事,又写景更传达出诗人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
C.颈联两句,笔力苍劲,意境雄浑壮阔深邃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丽”的名句,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奇美壮美的塞外风光。
D.尾联与首联呼应,继续写出访一事。
【知识考点】边塞征战诗.【思路分析】这是一首边塞诗,描绘了塞外奇怪壮美的风光,表现了诗人对不畏艰苦,以身许国的守边战士的爱国精神的赞美;此诗叙事精练简洁,画面秀丽壮丽。
翻译: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
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
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士,告知我都护已在燕然。
【解题过程】A.有误,首联烘托出诗人孤寂的心境;BCD.正确。
应选:A。
【总结归纳】这是一篇古诗词鉴赏阅读,此题考查了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想象的技能和体会的思想感情,一般难度较大。
鉴赏古诗词,一般从的人生背景、从当时的社会环境、从诗词所表达的意境、别人的评价、翻看诗词的说明等几方面鉴赏。
7.古诗文默写。
〔8分〕〔1〕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二章》〕〔3〕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难过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5〕四周歌残终破楚,[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6〕?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7〕郦道元《三峡》中,描写春冬之时江水非常清亮的句子是:,。
【知识考点】名篇名句默写.【思路分析】此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使至塞上中考复习题及答案
使至塞上中考复习题及答案在中考复习中,诗歌鉴赏是语文科目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著名诗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边塞风光的描绘以及对戍边将士的敬仰。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中考复习题及答案,供同学们复习参考:题目一:请解释王维《使至塞上》中的“使”字的含义。
答案:在《使至塞上》中,“使”字指的是出使,即奉命前往边塞。
题目二:《使至塞上》中,诗人是如何描绘边塞风光的?答案:王维在《使至塞上》中通过“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等诗句,描绘了辽阔的边塞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边塞的向往和对戍边将士的敬仰之情。
题目三:《使至塞上》中,诗人表达了哪些情感?答案:在《使至塞上》中,诗人表达了对边塞风光的赞美、对戍边将士的敬意以及对国家边疆的忧虑。
题目四:请简述《使至塞上》中的“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这两句诗所蕴含的意象。
答案:这两句诗通过“征蓬”和“归雁”的意象,形象地描绘了边塞的荒凉和辽阔,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归途的渴望。
题目五:《使至塞上》中,诗人是如何通过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情感的?答案:王维在《使至塞上》中运用了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自然景物,通过这些景物的描写,诗人传达了自己对边塞的感慨以及对戍边将士的敬意。
题目六:《使至塞上》中,诗人对于边塞生活有何感受?答案:在《使至塞上》中,诗人通过“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等诗句,表达了对边塞生活的艰苦和对将士们的敬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边疆的忧虑。
题目七:请分析《使至塞上》一诗中诗人的使命感。
答案:在《使至塞上》中,王维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展现了作为使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体现了对国家边疆的关注和对戍边将士的敬意。
题目八:《使至塞上》一诗中,诗人的视角有何特点?答案:王维在《使至塞上》中采用了第一人称的视角,通过“我”的直接体验,使读者能够更加贴近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受诗人的情感变化。
题目九:《使至塞上》中,诗人对于战争的态度是怎样的?答案:在《使至塞上》中,王维并没有直接描写战争,但通过对边塞风光的描绘和对戍边将士的敬仰,间接表达了对战争的忧虑和对和平的向往。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诗词五首》使至塞上练习题语文版(20201101183848)
24《诗词五首》使至塞上24. (2011 •江苏省连云港市)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7—8题。
(5分)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7. 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2分)8. 颈联中的“直”、“圆”两字用得十分传神,请说说它们的好处。
【答案】(2分)可从诗题“使至塞上”,诗句中“边、居延、汉塞、胡天、大漠、萧关、燕然、属国、都户”等词语(地名、官名)看出这是一首边塞诗。
2014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14.本诗的颈联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从炼字的角度对这两句诗进行赏析(2分)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答:_14.示例一:“直”“圆”两字精炼传神,线条简约,描绘的景物不多,但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示例二:诗中的“直”字与“圆”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
示例三:把孤烟放在广阔的大漠背景之下,渲染了边塞苍凉之美,“孤”字烘托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心情。
评分标准:(2分)写出特点1分;语句通顺1分。
51. (2010 •广西省百色市,四(一),6分)阅读王维的《使至塞上》,完成下题。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颔联用“征蓬、归雁”比喻____________ ,表达了 __________________ 的感情。
(3分)(2)苏轼评价王维诗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是一幅美妙的图画。
请说说这幅画的美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①这幅图画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美。
(1分)②美的具体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答案】(1)诗人自己(或“负有朝廷使命的人”)(1分)诗人孤独、思乡(2 分)(2)(考生能选一个角度答题,赏析合理,即给3分,否则酌情扣分)示例一:①图画的构图美。
王维《使至塞上》阅读答案
[标签:标题]篇一:使至塞上王维阅读答案篇一:使至塞上王维阅读答案篇二:使至塞上王维阅读答案《使至塞上》赏析附习题一语文_初中教育一教育专区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I《使至塞上》赏析附习题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
八年级诗歌赏析及练习雄奇瑰丽,意境雄浑一一《使至塞上》赏析这是一首边塞诗,全诗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达了诗人对守边战士的爱国精神以及边塞奇异风光的赞美之情。
首联交待诗作缘由及写作的地点。
颔联紧承上联,转入对塞上景物的描写。
“征蓬出汉塞”,那蓬草本深恋着故土不愿远行,可在北风的凛冽下草茎崩断,只好身不由己地随风而去。
这个意象当然是作者的自喻。
一句“征蓬”,借助这无力、无助、无奈的物事来抒发自己的命运飘零之感,到这里那愁苦、感伤的格调已经很明显了。
此句诗人把自己比作飘飞不定的蓬草,表达了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伤感和怨愤。
可诗人的笔法还没完。
接着一句“归雁入胡天”又与断蓬枯草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写法上以“征蓬”与“归雁”为对;“征蓬”喻诗人,是正比。
而“归雁”喻诗人则是反衬。
“出汉塞”与“入胡天”为对,一“征”一“归” ,一“出”一“入”,对比强烈,于凄凉中含有悲壮。
颈联描绘出一幅苍凉壮观的塞外风光图。
大漠无边,长天空阔,在这广阔的背景上,一缕直上青天的轻烟,以及滚滚的黄河呼啸着奔腾而去,在河的尽头,是一轮又红又大的圆圆的落日。
这里用了一个“直”字,一个“圆”字,给人以刚劲有力,亲切喜悦的感觉。
“直” 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表现初到边塞的诗人对塞上景色的惊异之感;“圆”字准确说出河上落日的景色特点,平添了河水吞吐日月的宏阔气势,苍茫壮阔中尽显柔和温暖。
这两字不仅准确描绘了沙漠景象且把诗人孤寂的情绪融入在广阔的景象中。
尾联以事作结,顺其自然。
这首诗没有在雕琢语言上下工夫,它只是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描绘出大自然的本色美,雄奇瑰丽,意境雄浑,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选候骑,都护在燕然 1.【2012年江苏省徐州市】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征蓬”两句,既表述了诗人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之事,又描写了边塞独特之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b•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c.诗中的“圆”字与“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d•“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之远b【解析】“雄奇壮美”而非“明媚秀丽” 2.【2012年广西南宁市】下列对这首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第一、二句叙事,写诗人以使者的身份,轻车简从,要到遥远的西北边塞去慰问将士 b •第三、四句叙事兼抒情,以“蓬”“雁”自比,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c.第五、六句“直”“圆”两字精炼传神,线条简约,描绘的景物不多,但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d •第七、八句写诗人经过长途跋涉到达边塞,侦察兵萧关却骑马来报:“长官正在燕然前线”d【解析】“萧关”是古关名,而非人名使至寨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走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2012年湖南省长沙市】1•这首诗作于王维被排挤出朝廷,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赴边途中诗题“使至塞上”中“使”的意思是是,“征蓬出汉塞”一句中“征蓬”的意思2•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第三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写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使至寨上》1•使:出使;征蓬:飘飞的蓬草 2.写了“大漠” “孤烟” “长河” “落日”等景物;营造了“苍茫”(或“空旷”“旷远” “辽阔”“广袤”等,意思相近即可)的意境;表现了孤寂的情感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选候骑,都护在燕然【2012 年广西柳州市】7、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全诗叙写了出使的路线、沿途看到的风光以及听到候骑报告的最新战况,内容与题目紧紧相扣 b.第二联描写塞上秋景:随风而去的枯蓬飘出塞外,南飞的大雁掠过北方少数民族居住的上空,画面静谧而温馨c.第三联描绘了烽火台上笔直的狼烟,蜿蜒曲折的黄河映衬着浑圆的落日,景色雄奇壮观,气势恢宏 d.第四联写途中遇到侦察骑兵,得知都护爱前线打破敌军的军情,显示出朝廷使臣对边疆战事的关心8•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本诗重点笔墨在于写景,以大漠、秋景为背景,用征、归雁、孤烟、长河、日圆等景物,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b.第二联用“出”、“入”描绘动态景物,第三联用“直”、“圆”描绘静态景物,动静结合,使画面富于变化,意境深远c.黄河横贯大漠,望不到尽头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表达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 d.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雄浑开阔,诗中有画,堪称千古绝句,体现这首诗歌哀婉消沉的艺术特色b【解析】第三、四句叙事兼抒情,以“蓬” “雁”自比,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d【解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雄浑开阔,诗中有画,堪称千古绝句,体现这首诗歌豪放的艺术特色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九年级语文上册考试古诗文训练()含答案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语文上册考试古诗文训练()含答案九年级上册上学期期中考试训练(含古诗、古文、填空)【一】九年级语文一、读王维的使至塞上回答问题20.“单车欲问边”记叙了诗人的故事,诗人借“征蓬”“归雁”自况,写飘零之感,流露出内心的之情。
(2分)21.颔联中的“直”“园”两字用得十分传神,请说说他们的好处。
(2分)22.简述诗人在这首诗中的情感变化。
(2分)23.本诗的颔联写得很传神,请你从意境、情感、修辞、练字等方面任选一点进行赏析。
(2分)二、古诗文默写(1)有约不来过夜半,。
(赵师秀《约客》)(2)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3)古诗词中不乏抒发追求功业、报效国家情感的佳作,请写出连续两句:,。
(4)春蚕到死丝方尽,。
(5),似曾相识燕归来。
(6),隔江犹唱《后庭花》。
(7)北山愚公长息曰:“,。
”,曾不若孀妻弱子。
(8)同时望月,白居易用“共看明月应泪垂,一夜乡心五处同”抒发骨肉分离之情;苏轼则用“,。
”表达对亲人美好的祝愿。
(苏轼《水调歌头》)(9),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10)烟笼寒水月笼沙,。
(杜牧《泊秦淮》)(11)余闻而愈悲。
孔子曰:“。
(柳宗元《捕蛇者说》)(12)苏轼《水调歌头》中,作者用“,。
”说明了人生之中不免有一些憾事的自然规律。
(13)《后庭花》浣溪沙中透露出对美好景物及难忘情事的流连,同时也透露出对光阴流逝的无限惆怅的名句是,。
(14)李商隐《无题》中“,。
”为诗中警句,曲折丰富地表达了两个有情人之间生死不渝的爱情,比喻新奇而巧妙。
34.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始吾弗信。
35.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
36.以君之力,,如太行、王屋何??37.投诸渤海之尾,。
38.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39.子子孙孙,,而山不加增,?九年级语文期中练习卷第1页共4页40.疾在腠理,;在肌肤,;在肠胃,;在骨髓,,。
41.呜呼!!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三、直接性默写1.单车欲问边,。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真题《使至塞上》与《记承天寺夜游》含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真题《使至塞上》与《记承天寺夜游》请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第以下问题。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读准字音,是学好古诗文的第一步。
请给下列句中的加点字标注读音。
①都护在燕.然___②何处无竹柏.___(2)一词多义是汉语中的常见现象。
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欣.然起行/欣.欣向荣B.怀民亦未寝./废寝.忘食C.相与步.于中庭/步.调一致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耳.熟能详(3)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
①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翻译:_________________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翻译:院子里像积满了水一样澄澈透明,___________,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4)比较阅读是学习古诗文的好方法,请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1) yān bǎi(2)B(3) 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
水中的水藻、荇菜纵横交错(4)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通过比喻表现了月光的澄澈透明【解析】(1)本题考查字音。
燕然,yān rán,古山名。
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杭爱山。
柏,bǎi,指柏树,常绿乔木,叶子鳞片状,果实为球果。
(2)A.高兴/草木旺盛;B.睡觉;C.散步/脚步;D.罢了/听;故选B。
(3)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使至塞上》阅读试题【附答案】
《使至塞上》阅读试题【附答案】《使至塞上》阅读试题【附答案】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我们都离不开试题,试题是命题者根据肯定的考核目的编写出来的。
你所见过的试题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使至塞上》阅读试题【附答案】,盼望对大家有所关心。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1、这首诗通过描写出访塞上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本诗通过写诗人出访塞上所见风光,表达了他由于被排挤而孤独、孤独,哀痛、飘落的孤寂心情。
(报效祖国的豪情壮志和慷慨激扬的爱国情怀。
)2、诗人没有在雕琢语言上下功夫,而是用朴实自然的语畜,描绘出大自然的本色美,意境开阔,风格雄浑,请就此对诗的颈联作些赏析?答:诗的颈联用极朴实的语言,写出了边疆沙漠浩瀚无边、开阔宏伟的气象(1分)。
其中“大”和“长”两字极显沙漠之宽阔无垠,一个“孤”字尽出沙漠之荒芜单调,紧接着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
还有“落日”,原来简单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了一个“圆”字,却给人以亲切、喜悦的`感觉。
3、这首诗通过描写出访塞上的所见所闻,勾画出__________的风光,表达了对_________崇敬,洋溢着诗人_____________的热忱。
答:边疆壮美。
守边壮士。
报效祖国的豪情壮志和慷慨激扬的爱国。
4、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详细说明。
答:可从试题“使至塞上”,从诗句中的“边”“居延”“汉塞”“胡天”“大漠”“萧关”“燕然”等词语(地名、官名)看出这是一首边塞诗。
5、颈联中的“直”“圆”两字用得非常传神,请说说他们的好处。
答:“直”字表现了大漠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圆”字给人以亲切暖和而又苍茫的感觉。
这两个字不仅精确地描绘了塞外雄奇壮美的自然之景,而且奇妙地融入了诗人的孤寂心情。
6、苏轼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联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说说这幅画的美是如何表现出来的?示例:图画的构图美:从上到下有天涯的“落日”、空中的烽烟、地上的“长河”;从近到远有烽烟、夕阳、无边的“大漠”。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使至塞上》含答案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使至塞上》含答案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的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问题】本诗画线句与范仲淹《渔家傲》中“燕然未勒归无计”都选用“燕然”的地名典故,其在诗句中的含义有何不同?
【答案】本诗中,“燕然”是“都护”作战的地点,写出战争的残酷和“都护”的艰辛。
《渔家傲》中,词人用“燕然”典故,交代不能归家的原因。
两诗都抒发作者对守边将士的赞叹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典故的作用。
“都护在燕然”中的“燕然”与范仲淹《渔家傲•秋思》“燕然未勒归无计”中的“燕然”,同指燕然山,东汉窦宪曾在此地刻石记功。
结合“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的意思是: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
这里的“燕然”是“都护”作战的地点,此时的“都护”亲自上战场参与作战,侧面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都护”的艰辛,也表达了作者对“都护”保家卫国的赞美之情。
《渔家傲》中“燕然未勒归无计”的意思是:未能像窦宪那样战胜敌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归计。
借“燕然未勒”交代不能归家的原因,同时表明功业未成之遗憾,委婉曲折的表达了戍边将士欲建功立业又思念家乡的复杂感情,也表达了作者对守边将士保家卫国的赞美之情。
使至塞上中考题及答案
使至塞上中考题及答案冬至的时候,阳光到达地球的位置最南端,离赤道最远。
然而,在中国北方的草原上,却有一部分人民一直居住在这里,他们是蒙古族人,一直生活在这片被称为“塞上”的草原之上。
而对于蒙古族学生来说,他们也需要参加中考,掌握一些基础的知识和技巧是必须的。
本文就来看一看,如何利用“使至塞上”来提高学生中考的考试成绩。
一、古代蒙古风俗文化第一篇文章简单地介绍了至塞上的蒙古族学生的文化背景。
因此在个人看来,第一部分应该注重古代蒙古风俗文化的介绍,涵盖语言、信仰、历史和地理,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民族的背景和历史。
例如,可以介绍蒙古族的语言和文字,解释他们的信仰和祭祀习俗,说明他们的历史和文化发展。
这部分内容也是考试题目的重点,所以必须掌握。
二、中外著名文化名人这一部分关注的是著名文化名人和其贡献。
例如,蒙古族历史上出现过的文化名人如成吉思汗、巴图可汗等,以及世界著名人物如列夫·托尔斯泰、毛泽东等。
教师可以结合他们的传记和著作对学生展开研讨,关注他们的思想、人生和社会背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这部分内容也是学生成绩的重点,所以必须着重学习。
三、运用生活常识在这部分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鉴《使至塞上》文中的内容,运用生活常识解决各种问题,如安全、健康等。
例如,学生可以阅读如何正确穿衣保暖以及家庭急救的技巧。
这部分中需要思考与运用常识的交互,这将帮助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知识和技巧。
四、掌握科学方法和实践本届文章也可以包含一些科学实验,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例如,对于热导率和温度的测量可以进行实验,同时也可以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
其中最好还是要运用一些有趣和容易理解的例子。
总的来说,《使至塞上》只是参与中考辅助教学的一部分,如果教师能善用这些资源,则可以帮助学生轻松掌握知识和技能。
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实现最好的教学效果。
《使至塞上》选择题及答案
《使至塞上》选择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原诗】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选候骑,都护在燕然。
【译文】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
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黄河边上落日浑圆。
到萧关时遇到侦察骑士,告诉我都护已经到燕然。
选择题:1、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A.“征蓬”两句,既表述了诗人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之事,又描写了边塞独特之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B.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C.诗中的“圆”字与“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D.“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之远【解析】B “雄奇壮美”而非“明媚秀丽”2、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全诗叙写了出使的路线、沿途看到的风光以及听到候骑报告的最新战况,内容与题目紧紧相扣B.第二联描写塞上秋景:随风而去的枯蓬飘出塞外,南飞的大雁掠过北方少数民族居住的上空,画面静谧而温馨C.第三联描绘了烽火台上笔直的狼烟,蜿蜒曲折的黄河映衬着浑圆的落日,景色雄奇壮观,气势恢宏D.第四联写途中遇到侦察骑兵,得知都护爱前线打破敌军的军情,显示出朝廷使臣对边疆战事的关心。
【解析】B第三、四句叙事兼抒情,以“蓬”“ 雁”自比,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3、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本诗重点笔墨在于写景,以大漠、秋景为背景,用征、归雁、孤烟、长河、日圆等景物,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B.第二联用“出”、“入”描绘动态景物,第三联用“直”、“圆”描绘静态景物,动静结合,使画面富于变化,意境深远C.黄河横贯大漠,望不到尽头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表达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雄浑开阔,诗中有画,堪称千古绝句,体现这首诗歌哀婉消沉的艺术特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至塞上》测试题
一、单选题(共3道,每道2分)
1.下列各句中的“使”与“使至塞上”的“使”字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送元二使安西
B.逢入京使
C.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D.烟波江上使人愁
答案:A
解题思路:“使至塞上”的“使”是出使的意思。
A项“使”也是出使之意;B项“使”是使者的意思;C项“使君”是古代对刺史的一种称谓;D项“使”是让、叫的意思。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字义理解
2.关于首联中的“单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表明诗人独自一人出使。
B.表明此次出使随从不多。
C.表明诗人独乘一辆车。
D.表明诗人对轻装简从的赞赏。
答案:B
解题思路:单车:一辆车,车辆少,这里形容轻车简从。
出塞随从少,仪节规格不高,暗含作者的失意落寞。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词语释义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颔联既表述了诗人前往边境慰问将土之事,又描写了边塞独特之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B.颈联中,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C.尾联“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的路途
D.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并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答案:D
解题思路:塞外风光“雄奇壮美”而非“明媚秀丽。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诗文理解
二、填空题(共2道,每道2分)
4.在颔联中,诗人以____、____自比,表达了自己孤独、思乡的思想感情。
(用原诗词语作答)。
答案:征蓬, 归雁
解题思路:诗人以“征蓬”“归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使“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
试题难度:一颗星知识点:诗文理解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雄浑开阔,诗中有画,堪称千古绝句,与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____一句意境相似。
答案:长烟落日孤城闭
解题思路:《渔家傲·秋思》是一首边塞词,上阙写边塞之景,其中“长烟落日孤城闭”一句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境相似。
试题难度:知识点:诗文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