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唐朝历史的唐诗
有关描写唐朝盛世的诗句
有关描写唐朝盛世的诗句篇一:唐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朝代,被誉为“盛世”,其繁荣昌盛、文化昌盛的景象在诗词中得到了广泛的体现。
以下是一些描写唐朝盛世的诗句:1. 盛世大唐,江山如画。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2.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登高》3.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有佳人。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登高壮观歌》4.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子夜吴歌·秋歌》5.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只女儿花。
——《青玉案·元夕》这些诗句展现了唐朝盛世的景象,江山如画、小雨润如酥、李白乘舟、捣衣声、秋风吹不尽、良人罢远征、大河百代等等,其中展现了唐朝的自然风光、人文风情、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等各个方面。
在唐朝,诗词文化极度繁荣,许多著名诗人的作品至今仍然被广泛传颂,成为了中华文化的瑰宝。
篇二:唐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朝代,被誉为盛世。
以下是一些关于描写唐朝盛世的诗句:1. 盛世繁华: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唐代李白《忆扬州》2. 政治清明:吏不呼门,民不入室。
雍雍然而乐,振振然而安。
——唐代杜甫《羌村三首》 3. 经济繁荣: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唐代李白《子夜吴歌·秋歌》4. 文化昌盛: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唐代杜甫《偶题》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唐代王之涣《登鹳雀楼》5. 军事强大: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代王昌龄《凉州词》这些诗句描绘了唐朝时期的各种盛世景象,反映了唐朝时期的繁荣与昌盛。
唐诗十大名篇
唐诗十大名篇唐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之作,至今仍受到广泛的赞美和研究。
其中,有一些被誉为唐诗十大名篇,这些诗作具有卓越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下面是对这十首名篇的简要介绍和相关参考内容。
1.《登鹳雀楼》——王之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以豪迈的笔触描绘了北国辽阔的风光,体现了作者壮志激扬的豪情。
本诗通篇运用夸张的手法和巧妙的比喻手法,充满了豪情与激情。
参考内容:对唐代地理、历史及文化背景的了解,进一步了解北方地域的特点,以及当时北国的风俗习惯。
2.《登幽州台歌》——陈子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以激昂的语言和深沉的思想,表达了作者对民众苦难生活的关切和对社会动荡的忧虑。
本诗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和深刻的社会批判性。
参考内容:对唐朝社会转型期的历史背景的了解,进一步了解农民起义、社会动乱等社会现象。
3.《春夜喜雨》——杜甫杜甫的《春夜喜雨》以清新的意象和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大地迎来春雨的美好景象,寄托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兴盛的期望。
参考内容:对杜甫的艺术风格和中国古代诗歌的山水意象的认识,了解中国古代农耕文化。
4.《望岳》——杜甫杜甫的《望岳》以深沉的思想和雄浑的语言,表达了作者追求个人理想和社会正义的决心与愿望。
诗中通过描绘大自然中的伟岸山川,寓意了作者崇高的人格追求。
参考内容:对杜甫诗歌中的自然景物描绘和人文情感表达的分析,以及对中国古代审美理念的了解。
5.《登乐游原》——白居易白居易的《登乐游原》以舒展的笔触和婉约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乐观向上、追求自由的态度和个人情感。
诗作以大自然的景色作为背景,凸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参考内容:对白居易的艺术风格和他的乐观写作背景的了解,进一步了解唐朝社会生活以及作者的政治经历。
6.《滕王阁序》——王勃王勃的《滕王阁序》以叙事和议论相融合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关于人生意义和社会伦理的思考。
诗作以古代宴会为背景,揭示了社会人物的闲适生活和虚浮浮躁的品性。
参考内容:对唐代社会文化及王勃的写作背景的了解,进一步了解唐代文人精神风貌的特点。
赏析唐诗《行宫》
赏析唐诗《行宫》
《行宫》是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这首诗通过对行宫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唐朝皇室的哀悼和对历史的感慨。
首句“寥落古行宫”,用“寥落”一词描绘行宫的荒凉景象,暗示了唐朝皇室的衰败。
行宫作为皇室居住和处理政务的场所,曾经富丽堂皇,如今却变得寥落不堪,这与唐朝的历史变迁密切相关。
次句“宫花寂寞红”,通过“宫花”这一意象,诗人传达了皇宫中的孤独和寂寞。
宫花本应在春天绽放,然而诗人笔下的宫花却在寂寞中盛开,暗示了皇室的衰落和皇权的旁落。
第三句“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诗人以“白头宫女”为切入点,展现了唐朝历史的沧桑。
这些宫女在皇宫中度过了漫长的岁月,见证了唐朝的繁荣与衰落。
她们在闲暇之余,回忆起玄宗时代的辉煌,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最后一句“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诗人以“天旋地转”形容唐朝历史的变迁,暗示了皇权的更迭。
“龙驭”是皇帝的代称,诗人在这里提到“回龙驭”,暗示着唐朝皇室的复兴。
然而,诗人在此处陷入了犹豫和感慨,他无法摆脱对过去的回忆,这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敬畏和对现实的无奈。
总的来说,《行宫》这首诗通过对行宫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唐朝历史的感慨和对皇室衰败的哀悼。
诗人通过对宫花、白头宫女等意象的运用,展现了唐朝历史的沧桑和皇室的衰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敬畏和对现实的无奈。
12首咏史怀古诗词,带你感受历史的兴衰,沧桑的变化!
12首咏史怀古诗词,带你感受历史的兴衰,沧桑的变化!12首咏史怀古诗词,带你感受历史的兴衰,沧桑的变化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历史是一本厚重的书册,记录着千百年来的兴衰与荣辱。
文人墨客常以诗词的方式,抒发对历史的思考与怀古之情。
下面将为你带来12首咏史怀古的诗词,感受历史的兴衰,领略沧桑的变化。
一、《宋城山水林》岁月更迭片瓦间,南方风吹古城山。
柳夜深拂历史墙,宋王遗迹一片残。
宋城山水林静卧,勾勒着岁月的纹。
草木苍茫人已散,唯留鸟儿相伴闲。
南京是中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城市,作为六朝古都,南京凝聚着悠久的历史积淀。
这段诗词描绘了位于南京的宋城遗址,如今的景区依旧保留着宋代的建筑风格和文化痕迹。
在宋城山水林间,仿佛穿越回了那个辉煌灿烂的时代,让人感受到历史的魅力与沉淀。
二、《九曲深巷》九曲深巷尘已落,门楼斑驳历史色。
曾经繁华如锦绣,如今只剩故事说。
乔家大院歌舞纷,红楼遗梦泪沾巾。
九曲深巷古风韵,诉说着昔日的辉煌。
九曲深巷指的是山西太原的古街道,它凝聚了悠久的历史积淀,曾经繁华一时。
而如今,乔家大院、红楼等古迹已经残破不堪,但它们依然情真意切地诉说着昔日的辉煌,使人回想起那段曾经的繁华岁月。
三、《长城古道》汉家古道何人行,长城连绵似飞蛾。
千里边塞纵横行,旷远辽阔绘银河。
驼铃声声古道上,雄风万古传乾坤。
长城古道承历史,荣辱兴衰藏沧桑。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其保卫祖国的历史功绩令人敬仰。
这首诗词以长城为主题,描绘了长城古道的壮丽景色以及其所承载的历史记忆。
长城古道见证了历史的兴衰,记载了千百年来民族的荣辱和沧桑。
四、《悲秦汉》秦汉山河隐遥迢,帝王辉煌带家昭。
泱泱华夏尽余烬,云烟散去残飞箭。
丰碑哭泣凄凉处,龙袍风起寒霜落。
悲秦汉石遗千秋,往事如烟难再留。
秦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个重要朝代,统一了中国疆土,开启了大一统局面。
然而,朝代的兴衰更迭,秦汉的雄风早已成为历史长河里的浮云。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秦汉辉煌的悲怀之情,展现了往事如烟般飘渺不定的场景。
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十三课《唐诗五首》课堂笔记
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十三课《唐诗五首》课堂笔记唐诗五首【课文简述】本课以“唐诗五首”为主要内容,通过学习五首名家诗歌,让学生深入了解唐代文化,感受唐代文人们对美好生活和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笔记内容】一、《静夜思》1.小组学习:描写作者在深夜里独处的心境2.默读感悟: 写出诗歌中的情感色彩和所传达的丰富内涵3.齐诵:锻炼朗读技巧、增强合作意识二、《登鹳雀楼》1.课文导读:介绍诗歌背景,让学生进入洛阳城繁华热闹的景象2.解析诗歌:让学生了解建筑、风景等,认识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3.默读感悟:语音语调的处理;写出关于诗意的理解和赏析三、《望庐山瀑布》1.翻译学习:给学生介绍庐山的名胜颇具文化内涵2.赏析诗歌:分析作者的心境,教学生如何体悟诗句的含义3.对比分析:让学生对比通俗文学和古典文学的细节,体验文化的传承及衍变。
四、《赋得古原草送别》1.背景介绍:给学生分析唐朝广阔壮大的版图,让学生了解欢送义士的背景2.归纳整理:引导学生对文学阅读与文化历史的思考,寻找诗歌中蕴含的道理3.撰写修辞:学习高超的修辞技巧和写作方法,提高写作质量和技巧技能。
五、《王之涣·登科后》1.导读讲解:让学生了解唐代科举制度的背景与意义2.赏析诗歌: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教学生学会欣赏唐诗,体会文学的内涵3.语言研究:引导学生从语文应用、逻辑思考到也更多关注文化的传承,开启心灵的思考与探究。
【总结】本课内容较为丰富,在了解唐代文化的基础上,加深了对唐诗的理解与欣赏,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考思维能力。
通过本次的学习,让学生更深入地认识到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诗歌的鉴赏力。
【学习建议】针对此课程内容,建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提高对于文本和文化的掌握和应用水平。
常用的学习方法有:1.阅读理解在学习多篇唐诗时,同学们可以多读几遍,深入理解每一个诗句的情感意义以及对于唐代文化的理解。
唐诗文学常识汇总
唐诗文学常识汇总唐诗,是以唐朝(618-907年)为背景,流传至今的古代汉诗,唐代是一个盛行文艺的时代,在文学上取得了空前的成就。
唐诗以五言七言绝句以及小令为主,多以叙述抒发思想情怀,内容涉及政治、宗教、历史、文化、哲学等各个方面,反映出唐代社会的种种矛盾和斗争,是一个浓郁的文学时代。
二、唐诗中的代表性作品1、《芙蓉楼送辛渐》:这是王维的《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五言律诗,诗中以芙蓉堂为最终目的地,借比喻手法描写辛渐多次改离,以及作者为他送行时的离别之情。
2、《出塞》:这是岑参的《出塞》,采用七言律诗,以婉转的文字抒发出英雄奔走流放之苦,反映当时难得安定的困境,宣示国忧民愁的坚强意志。
3、《静夜思》:这是李白的《静夜思》,这首经典诗歌,运用象征性的比喻和抒情性的表现,展示了一个追求超越的情怀,写出一个热爱生活的思想。
三、唐诗受众的特点一方面,唐诗受众涉及众多,包括文人、士族、平民以及宫廷中的官员等。
另一方面,由于唐诗是一种多元文化,以寓意森严、韵律优美和抒情性表现为特色,其诗句精美,受到文人都青睐。
四、唐诗的发展特性1、句式多变:诗歌的句式多变,包括形象的变化,意象的层出不穷,使唐诗表达得更加淋漓尽致,增添文学艺术的魅力。
2、主题丰富:唐诗的主题丰富,不仅涉及政治、宗教、历史、文化、哲学等各个方面,更有诗人对社会的愤慨、对现实的反思和追求超越的渴望。
3、写作风格多样:从文字表达上讲,唐诗分为宣放体、宣示体、写景体和赞美体等,因此可以根据诗歌的不同主题表现出不同的文学风格,展示不同的文学艺术。
五、唐诗的影响1、情感影响:唐诗歌以其独特的句式、优美的音乐、豪放的语言及深邃的思想,被认为是一种极具感染力的文学作品,影响着无数读者的心灵和情感。
2、文化影响:唐诗不仅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种种矛盾和斗争,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一种思想教育和文化传承,影响了当时以及后代的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3、影响历史:唐诗歌也影响着历史的发展,自唐诗的诞生以来,不管是时代的变迁,还是社会的转型,都得到了这种文学形式的写照。
唐朝文学作品集(全集)大全
唐朝文学作品集(全集)大全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学繁荣的时期之一,留下了许多经典的文学作品。
本文将介绍一些唐朝文学作品集的精选,展示唐代文学的魅力和贡献。
《全唐文》《全唐文》是唐代文学作品集中最重要的收集之一,由唐代官修,共分200卷。
其中收录了唐代各个时期的文学作品,涵盖了文言文、诗歌、赋、碑铭等多种文体。
《全唐文》不仅保存了大量的文学珍品,还反映了唐代社会风貌和文化变迁。
《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是唐代诗歌的代表作之一,由后人选编而成。
这部诗集收录了唐代各个时期的优秀诗人的作品,包括杜甫、李白、王之涣、白居易等等。
这些诗歌凝练、优美,通过丰富的意象、深刻的感悟,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辉煌与魅力。
《唐宋文学精华选》《唐宋文学精华选》是对唐宋时期文学作品的整理和选编。
该作品集收录了唐宋时期的优秀文学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等多种文体。
这些文学作品描绘了唐宋时期的社会风貌、人民生活和价值观念,展示了文学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全唐诗》《全唐诗》是对唐代诗歌的全面收集和整理的作品集,由唐代后人编纂完成。
该作品集收录了唐代各个时期的诗人的作品,包括正史记载的官员诗集和后人辑录的私家诗集。
《全唐诗》凝聚了唐代诗歌的辉煌成果和诗人的才华,是研究和欣赏唐代诗歌的重要参考书。
《唐代叙事诗集》《唐代叙事诗集》是对唐代叙事诗的集成和整理。
唐代叙事诗以其广阔的题材、形象生动的描写、辞藻华丽的语言而著称。
这个作品集收录了唐代各个时期的叙事诗,如《长恨歌》、《玉台新咏》等,展现了唐代叙事诗的多样魅力和艺术水平。
以上是一些唐朝文学作品集的简要介绍。
这些作品集承载了丰富的唐代文学遗产,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欣赏唐代文学的伟大。
它们不仅是文学宝库,也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资源。
唐代的文学作品
唐代的文学作品
唐代被视为是中国文化的黄金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巅峰之一。
在唐朝的历史时期,文学也是十分繁荣的,大量的文学作品被创作出来,而其中最知名的当属唐诗。
唐诗是当时最负盛名的文学形式之一,它的创作方式逐渐由五言调整为七言,而且也不再局限于官方文化内部,这种文学形式逐渐流行到社会上。
在唐诗中,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李白的《将进酒》、杜甫的《望岳》、白居易的《长恨歌》等作品成为了绝佳的代表作品。
除了唐诗以外,唐代的散文也是极具特色的。
唐人的散文是中小学课本中常见的,如韩愈的《师说》、刘禹锡的《陋室铭》、白居易的《浪淘沙·北征》等等。
说起唐代的散文,还可能会想起李商隐和苏轼,他们的散文清新幽默,感性而不失理性,具有优良的艺术品质,更是唐代散文的代表作品。
此外,唐代的小说也不容失视。
唐小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主要创作题材为武侠、神怪和女性,题材涉及历史、神话、战争等,代表作有《世说新语》、《搜神记》、《聊斋志异》等。
在这些小说中,人物形象丰满、情节跌宕、语言生动而优美,其间
还夹杂着许多神秘的色彩和神奇的形象,为读者营造了一个奇妙
的世界。
最后,唐代还有着著名的歌舞,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美妙的旋律,融合了中国传统音乐、舞蹈和诗词文学,成为了唐代文学艺术的
一部分。
代表作品有《霓裳舞》和《长乐舞》等。
在唐代,文学作品,尤其是唐诗,被大众广泛地欣赏和流传。
许多经典的作品至今依然是人们喜欢的读物,被用来教育和启迪
人们的心灵。
唐代文学作品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世界文学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成为了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缺
少的一部分。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8课笔记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8课笔记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8课的内容主要是关于唐朝的文化和科技。
以下是关于这一课的重点笔记:
1. 唐诗:唐诗是唐朝文化的代表之一,是当时文学的主要形式。
唐诗讲究
平仄和韵律,风格多样,题材广泛。
著名的唐诗包括杜甫的《春望》、李白的《静夜思》等。
2. 唐文化的影响:唐朝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文化艺术也取得
了巨大的成就。
唐文化对东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
3. 科技成就:唐朝时期,中国科技发展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著名的发明包
括唐代的印刷术、造纸术和火药等。
这些发明对世界文化和技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唐代的艺术:唐朝的艺术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著名的绘画作品有阎立
本的《步辇图》、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等。
这些作品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俗和艺术风格。
5. 唐代的制度:唐朝时期,中国制度建设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科举制度是
唐朝的一项重要制度,为士人提供了上升的通道,推动了文化的普及和发展。
以上是关于七年级下册历史第8课笔记的总结,重点介绍了唐朝的文化、科技、艺术和制度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这一课,可以更好地了解唐朝的历史和文化,认识其在世界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唐诗及唐朝诗人
高适(边塞诗派代表)
• 高适(700年—765年)世称“高常侍”。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边塞
诗人, 其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 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 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广泛,内容丰富,现实性较强。 主要有以下几类: ①边塞诗,成就最高。 ②反映民生疾苦的诗。 ③讽时伤乱诗。大抵指斥弊政, ④咏怀诗,数量最多,思想内容比较 复杂。
江南神童--骆宾王
骆宾王(约627—约684) 字观光 ,曾出任 地方官临海县丞,所以后人也称他骆临海。 骆宾王7岁咏鹅像春风一样,很快就广为 流传,成为各地学童人人喜爱诵读咏唱的 童谣: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在四杰中他的诗作最多。尤擅七言歌行, 名作《帝京篇》为初唐罕有的长篇,当时 以为绝唱。骆还曾久戍边城,写有不少边 塞诗“晚凤迷朔气,新瓜照边秋。灶火通军壁,烽烟上戍楼。” 豪 情壮志,见闻亲切 他在政治和文学上的才能,连敌对方面目空一世的武则天,也为 之折服。
初唐四杰
之王勃
王勃:“初唐四杰”之冠。未成年被赞为
神童, “一字千金”出自王勃 《滕王阁序》,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致力于改革六朝文风,提出一些革新意见,开始把诗文从宫廷 引向市井,从台阁移到 江山和边塞,题材扩大了,风格也较清 新刚健,对于革除齐梁余风、开创唐诗新气象,起了重要的作 用。经过他与同时代的人的努力,“长风一振,众荫自偃,积 年绮碎,一朝清廓”,以独具特色的文风,奠定了他在中国文 学史上的地位。
浅析唐诗及唐代诗人 了解唐朝历史
48首唐诗串联唐朝
48首唐诗串联唐朝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诗歌在这个时期达到了巅峰。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唐诗,它们串联起来可以勾勒出唐朝的风貌和文化内涵:1. 《登鹳雀楼》——王之涣。
2. 《静夜思》——李白。
3.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4. 《春夜喜雨》——杜甫。
5. 《登岳阳楼》——杜甫。
6.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之涣。
7. 《终南别业》——王维。
8.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9. 《登金陵凤凰台》——王之涣。
10. 《望岳》——杜甫。
11. 《赠汪伦》——李白。
12. 《寻隐者不遇》——贾岛。
13.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14.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15. 《宿建德江》——孟浩然。
16.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17. 《早发白帝城》——李白。
18. 《江雪》——柳宗元。
19. 《登鹳雀楼》——王之涣。
20. 《登鹳雀楼》——王之涣。
21. 《长恨歌》——白居易。
22.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23.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24.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25.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26.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27.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28.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29.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30.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31.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32.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33.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34.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35.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36.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37.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38.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39.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40.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41.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42.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43.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前出塞九首》(作者:杜甫)唐诗赏析
《前出塞九首》(作者:杜甫)唐诗赏析《前出塞九首》(作者:杜甫)唐诗赏析前出塞九首,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
这九首诗通过一个征夫的诉说反映其从军西北边疆的艰难历程和复杂感情。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前出塞九首》(作者:杜甫)唐诗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作品介绍】《前出塞九首》的作者是杜甫,被选入《全唐诗》的第218卷第15首。
这九首诗写的是战争中的众生象、百相图,从皇帝老官儿的好战写到底层士兵的报国,从剿灭敌寇的胜利写到对封功行赏的蔑视,惟有或多或少的亲经实历,惟有点点滴滴的目睹耳闻,才能将万花筒般的实景活脱脱的描摹出来。
【原文】前出塞九首作者:唐·杜甫其一:戚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
公家有程期,亡命婴祸罗。
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
弃绝父母恩,吞声行负戈。
其二:出门日已远,不受徒旅欺。
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
走马脱辔头,手中挑青丝。
捷下万仞冈,俯身试搴旗。
其三:磨刀呜咽水,水赤刃伤手。
欲轻肠断声,心绪乱已久。
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功名图麒麟,战骨当速朽。
送徒既有长,远戍亦有身。
生死向前去,不劳吏怒嗔。
路逢相识人,附书与六亲。
哀哉两决绝,不复同苦辛。
其五:迢迢万里余,领我赴三军。
军中异苦乐,主将宁尽闻。
隔河见胡骑,倏忽数百群。
我始为奴仆,几时树功勋。
其六: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其七:驱马天雨雪,军行入高山。
径危抱寒石,指落层冰间。
已去汉月远,何时筑城还。
浮云暮南征,可望不可攀。
其八:单于寇我垒,百里风尘昏。
雄剑四五动,彼军为我奔。
掳其名王归,系颈授辕门。
潜身备行列,一胜何足论。
其九:从军十年余,能无分寸功。
众人贵苟得,欲语羞雷同。
中原有斗争,况在狄与戎。
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
1.挽弓:拉弓。
2.强:指坚硬的弓。
拉这种弓要用很大力气,但射的远。
3.长:长的箭。
4.擒:捉拿。
5.亦有限:也应该有个限度。
6.列:分立,建立。
盛唐诗歌关于长安的诗句
盛唐诗歌关于长安的诗句
盛唐时期,许多诗人都用他们美妙的笔触描绘了长安这座古都的繁华盛景。
以下是一些关于长安的盛唐诗句:
1. 花萼楼前雨露新,长安城里太平人。
——张说《十五日夜御前宣传赐酒兼谕旨令醉·应制》
2.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3.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4.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5. 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
——李商隐《滞雨》
6.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
——卢照邻《长安古意》
7.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8. 九月长安冷,一朝飘雪霜。
——袁朗《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
9. 忆长安,九月时,登高望见昆池。
——范灯《忆长安·九月》
10. 长安城中百万家,不知何人吹夜笛。
——陈羽《长安卧病秋夜言怀》。
从唐诗看唐朝历史
从唐诗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唐朝的历史。
唐朝(618-907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政治稳重、经济繁荣、文化独树一帜。
唐诗作为当时重要的文学形式,可以反映出唐朝的政治、社会、文化、民生等多方面的内容。
1. 政治变迁唐诗中反映了唐朝的政治变迁,包括改革、王朝更替、边疆战事等。
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穷着万里目,更上一层楼”反映了唐朝政治秩序的稳定。
2. 经济繁荣大量的唐诗描绘了唐朝繁荣景象,体现了当时的经济繁荣。
例如杜牧的《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描绘了盛世夜晚的经济富饶。
3. 文化影响唐诗展现了唐朝多元文化的交融和碰撞。
这一时期的文化包含了自身的独特特色,也吸收了其他民族和地域的文化元素。
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表达了诗人在离别之际对生活的感慨和文化的传承。
4. 社会生活唐诗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包括婚恋、聚会、饮食、乡村等。
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描述了士人登高远眺的壮美、宣泄抱负的情景,突显了唐朝人的心志气度。
5. 自然风光唐诗作品大量描绘了唐朝壮丽的自然风光。
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风光的无尽赞美。
6. 民生状况唐诗揭示了唐朝人民的生活应有的广泛性,展示了精彩的民间生活。
例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表现了人们面对生活起伏的坚韧与振奋。
因此,通过阅读唐诗的不同作品,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了解唐朝的历史、经济、文化、风俗以及作者的个人生活和思考。
唐朝著名的文字
唐朝著名的文字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辉煌时代,也是文化艺术繁荣的黄金时代。
在这个时期,出现了很多著名的文字作品,涵盖了诗歌、散文、历史、科技、哲学等方面。
下面将介绍一些唐朝著名的文字作品。
唐朝最著名的文字作品之一是《全唐诗》。
这是一部收集唐代大量优秀诗歌的总集,共收录了约五千多位诗人的五万余首诗作。
《全唐诗》以其广泛的文体风格和卓越的艺术成就被称为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瑰宝。
其中,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白居易的《长恨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等都是不可忽视的经典之作。
在唐朝的散文方面,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韩愈的《师说》。
这篇文章以述说古人择师而事的故事来讨论师道的重要性。
以扬名立万古,非师莫传真可谓天下至理。
这篇文章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唯师论,对后世影响深远。
在历史文献方面,唐朝最著名的是《新唐书》。
这是一部记载了唐朝历史事件和名人事迹的官修正史,编纂用了十余年的时间。
《新唐书》以宏大的叙事框架和详实的材料,全面地描述了唐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情况,对于了解唐代历史具有重要的价值。
在科技方面,《天工开物》是唐代一部重要的科学技术著作。
这本书由宋懿撰写,收录了大量世界各个领域的科技发明和制作方法,涉及到了天文、医学、农学、冶金、工艺制造等方面的知识,展示了唐代人民在科学技术领域的杰出成就。
唐代的哲学作品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韩愈和柳宗元的文集。
韩愈的文集主要是集中了他的五言绝句、散文和理论文章,包括了《师说》、《原道》和《劝学》等等。
柳宗元的文集则以散文为主,表达了他对社会现象和人生哲理的思考,如《陋室铭》和《自杀诗》等。
总之,唐朝是中国文化艺术最繁荣的时代之一,也是文字创作辉煌的时代。
《全唐诗》、《师说》、《新唐书》、《天工开物》以及韩愈和柳宗元的文集等都是唐朝著名的文字作品,它们记录了唐代文人的创造力和智慧,对后世影响深远。
这些作品展示了唐朝文化的特点和魅力,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反应唐朝历史的唐诗
反应唐朝历史的唐诗一说历史大家就会觉得我们中国历史很厚重,其实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还是有许多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东西的,小编在这整理了反应唐朝历史的唐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反应唐朝历史的唐诗一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上述诗句出自唐朝著名边塞诗人岑参在唐玄宗天宝末期写下的名篇《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首诗因其对边塞雪景的壮美描写而脍炙人口,同时作者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唐朝当时频繁的战争状况。
反应唐朝历史的唐诗二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
星旂纷电举,日羽肃天行。
李世民这种昂扬的诗歌风格在接下来关键的唐朝反击突厥战争(620年-657年)中得到了延续。
626年,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登上皇位,他一改父亲对突厥的求和政策并且通过主动出击在630年和657年分别击败东西突厥,唐朝疆域因此扩展到漠北和西域。
反应唐朝历史的唐诗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736年,吐蕃派兵攻打当今克什米尔地区的小勃律,唐玄宗派河西节度使崔希逸挫败吐蕃,而诗人王维也前往甘肃地区慰问前线部队,上述诗句就出自他在此时撰写的名篇《使至塞上》。
反应唐朝历史的唐诗四太宗十八举义兵,白旄黄钺定两京。
擒充戮窦四海清,二十有四功业成。
二十有九即帝位,三十有五致太平。
功成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
亡卒遗骸散帛收,饥人卖子分金赎。
魏徵梦见子夜泣,张谨哀闻辰日哭。
怨女三千放出宫,死囚四百来归狱。
剪须烧药赐功臣,李勣呜咽思杀身。
含血吮创抚战士,思摩奋呼乞效死。
《七德舞》即《秦王破阵舞》,起初只是秦王李世民编纂的军歌。
在他十八岁“举义兵”晋阳起事,十九岁“定两京”改隋为唐,二十四岁“四海清”平定天下的过程中,这首进行曲不断鼓舞着士气,最终奏成了凯歌。
二十九岁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登基为唐太宗后,命魏征、虞世南等人重新编写歌词,并亲自编排成为宫廷乐舞,为自己歌功颂德。
《左传》中将帝王之德列为“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七件大事,而唐太宗的贞观之治也正是努力实践着这七件事。
关于唐朝历史的唐诗
关于唐朝历史的唐诗王勃这一年冬天,长安城里都传颂着脍炙人口的《滕王阁序》。
当唐高宗读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一句,不禁拍案叫绝,高声道:“现下,王勃在何处?朕要召他入朝!”左右吞吞吐吐答道:“王勃已落水而亡。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王勃六岁就能写文章;九岁读颜师古注的《汉书》,作《指瑕》十卷纠正其错;十六岁幽素科及第授官,成为朝廷最年轻的命官。
这一年他才27岁。
和王勃同时代的,有另一个著名的神童——骆宾王。
骆宾王他叫骆宾王,七岁时写的诗现在七岁的小孩子都会背,那就是:“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据说骆宾王天生一副侠骨,专喜欢管闲事、打抱不平、报仇、帮痴心女子打负心汉——本性难改的他,在武则天当政时屡次上书讽谏,最终进了大狱。
《在狱咏蝉》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武则天废中宗自立时,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反对,骆宾王攘臂而往,起草著名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其中“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这些句子,竟让被骂的武则天都称赞起来。
徐敬业兵败被杀后,骆宾王下落不明。
或云被杀,或云为僧。
古人喜欢组队,比“初唐四杰”稍微晚一点的,是“文章四友”。
杜审言这"文章四友",是崔融、李峤、苏味道、杜审言四人。
就像“初唐四杰”有领队王勃,“文章四友”也有队长杜审言,他有个儿子叫杜闲,杜闲的儿子叫杜甫。
杜审言最大的成就是——唐五律的奠基人之一。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杜审言曾经说:"比文章,屈原、宋玉写不过我;比书法,王羲之得跟我学。
"自负如此。
杜甫诗三首
关于作者及写作背景
•
杜甫(712—770),字子 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
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
杜少陵。一度任工部员外
作
郎,世称杜工部。是我国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者
代表作有“三吏”“三 别”。其诗反映了唐朝的
历史,被称为“诗史”,
后人推崇他为“诗圣”。
有杜工部集》。
关于作者及写作背景
后宫竟有如此美貌之人,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便赏给她锦帛二万八
千匹,絮一万六千斤及黄金美玉等贵重物品,并亲自送出长安十余里。
王昭君在队队车毡细马的簇拥下,肩负着汉匈和亲之重任,别长安、出 潼关 、渡黄河 、过雁门,历时一年多,于第二年初夏到达漠北,受到匈
诗中的意象以及其含义
4)、丛菊两开他日泪:两开:开了两次,回家的 事情等了两年,两年了想回家都未果。 5)、孤舟一系故园心:“孤”形单影只,思念故 园,更令人觉得哀伤。“一”一直思念家园,然 而国家战乱,故园还会安好吗?悲凉由此产生 6)、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到处都在赶着作冬衣,白帝城传来急促的捣 衣声。又是一年将尽时,同时又是一天的结束时, 在这样特殊时刻,在外漂泊已久的游子更加思念 故园。然而国乱如此,家还会存在吗?诗歌到这里。 虽然诗中没有一个“愁”字,那种浓浓的愁,那 种国破家亡的悲凉感油然而生。
诗中的意象以及其含义
1) 玉露凋伤枫树林:秋天的“枫树林”: 火红艳丽,暗指曾经辉煌的盛唐 。“凋 伤”意指安史之乱后,唐朝的衰败。 2) 巫山巫峡气萧森:“气萧森”:萧瑟 阴森。指唐朝安史之乱后的衰败的气象 3) 江间波浪间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江,山。暗指国家)
江上波涛滚滚,不平静。塞上风云 变幻,也是不平静。整个天地都处于不 平静当中。意指唐朝整个江山都陷入了 战乱, 战争风起云涌,国家不平静。
玄武门之变诗句
玄武门之变诗句
玄武门之变是唐朝武德九年(626年)由秦王李世民发动的一场政变,杀死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迫使高祖李渊立他为皇太子,并不久后继位为帝,即唐太宗。
这场政变对唐朝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也成为了许多文人墨客的创作题材。
以下是一些关于玄武门之变的诗句:
1.七绝读史(153)秦王李世民与玄武门之变
剑拔弩张势峻严,
同胞反目为皇权,
秦王地利人和有,
顺应天时变抢先。
(出自《全唐诗》卷一百五十三,作者:无名氏)
2.梓州与温商夜别(陈羽)
凤凰城里花时别,
玄武江边月下逢。
客舍莫辞先买酒,
相门曾忝共登龙。
迎风骚屑千家竹,
隔水悠扬午夜钟。
明日又行西蜀路,
不堪天际远山重。
(出自《全唐诗》卷六百八十八,作者:陈羽,唐代诗人)
3.魏将军歌(杜甫)
将军昔著从事衫,
铁马驰突重两衔。
披坚执锐略西极,
昆仑月窟东崭岩。
君门羽林万猛士,
恶若哮虎子所监。
五年起家列霜戟,
一日过海收风帆。
平生流辈徒蠢蠢,
长安少年气欲尽。
魏侯骨耸精爽紧,
华岳峰尖见秋隼。
星躔宝校金盘陀,
夜骑天驷超天河。
欃枪荧惑不敢动,
翠蕤云旓相荡摩。
吾为子起歌都护,
酒阑插剑肝胆露。
钩陈苍苍风玄武,
万岁千秋奉明主,
临江节士安足数。
(出自《全唐诗》卷二百二十三,作者: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这首诗是赞颂魏征的,魏征是唐太宗的重臣,曾参与玄武门之变,并在太宗时期多次直言进谏。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唐朝历史的唐诗公元618年,隋唐国公李渊于长安建唐。
辉煌的唐朝和唐诗就此拉开序幕。
不过,那时星空虽浩荡,星辰却寥落。
直到公元676年,一个年轻人无意的溺水……他的名字如惊雷闪电,迅速划破这厚重幕布。
王勃这一年冬天,长安城里都传颂着脍炙人口的《滕王阁序》。
当唐高宗读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一句,不禁拍案叫绝,高声道:“现下,王勃在何处?朕要召他入朝!”左右吞吞吐吐答道:“王勃已落水而亡。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王勃六岁就能写文章;九岁读颜师古注的《汉书》,作《指瑕》十卷纠正其错;十六岁幽素科及第授官,成为朝廷最年轻的命官。
这一年他才27岁。
和王勃同时代的,有另一个著名的神童——骆宾王。
骆宾王他叫骆宾王,七岁时写的诗现在七岁的小孩子都会背,那就是:“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据说骆宾王天生一副侠骨,专喜欢管闲事、打抱不平、报仇、帮痴心女子打负心汉——本性难改的他,在武则天当政时屡次上书讽谏,最终进了大狱。
《在狱咏蝉》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武则天废中宗自立时,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反对,骆宾王攘臂而往,起草著名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其中“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这些句子,竟让被骂的武则天都称赞起来。
徐敬业兵败被杀后,骆宾王下落不明。
或云被杀,或云为僧。
古人喜欢组队,比“初唐四杰”稍微晚一点的,是“文章四友”。
杜审言这"文章四友",是崔融、李峤、苏味道、杜审言四人。
就像“初唐四杰”有领队王勃,“文章四友”也有队长杜审言,他有个儿子叫杜闲,杜闲的儿子叫杜甫。
杜审言最大的成就是——唐五律的奠基人之一。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杜审言曾经说:"比文章,屈原、宋玉写不过我;比书法,王羲之得跟我学。
"自负如此。
公元6左右,他到江阴县任职,委屈得一肚子的不高兴。
这首满腹牢骚的诗,就是那时候写的。
被明朝的胡应麟盛赞为“初唐五律第一”。
公元695年,一个浙江人高居三甲榜首。
这是浙江历史上第一位有记载的状元郎,好像也是唐朝大诗人里第一位状元郎。
贺知章贺知章是浙江萧山人,后来迁居绍兴,86岁方才得以告老还乡。
《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乡老大回,乡音难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相比杜审言的自负傲慢,贺知章可要随和多了。
贺知章出生的同一年,在四川也有一个人出生了。
他的诗风一扫六代之纤弱,直抵建安风骨。
他叫陈子昂。
陈子昂公元696年,契丹叛乱,陈子昂随武攸宜出征,参谋军事。
武攸宜轻率出兵,致使前军陷没。
陈子昂一再热情进谏,激怒武氏,将其贬为军曹。
陈子昂一怒而登蓟北楼,化悲愤为千古名篇,就是下面这首。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总共就四句,引来一千多年无数赞叹。
公元705年,武则天退位,皇权还给李氏后人。
就在这几年间,一个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的人,悄悄地出现在唐诗舞台,又默默地退出。
几乎没有人注意到他的来去。
要到几百年后,才有人惊呼:《春江花月夜》写得太好了!张若虚写《春江花月夜》的张若虚,《全唐诗》仅存他二首诗。
闻一多说:《春江花月夜》"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足以孤篇盖全唐。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公元713年12月,李隆基改年号为开元。
盛唐拉开序幕。
公元718年,张九龄被召入京。
从此,逐渐开启了他名相的一生。
张九龄张九龄是唐代有名的贤相,举止优雅,风度不凡。
即使被诽谤排挤,遭贬荆州长史,写出的诗仍然风致楚楚:《望月怀远》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自张九龄去世后,唐玄宗对宰相推荐之士,总要问“风度得如九龄否?”真是让人羡慕忌妒又祟拜。
孟浩然以风流任性而被李白祟拜的孟浩然,并不是一开始就立志要“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的。
39岁以前,他想要求取功名、渴望及第的心情,比谁都来得迫切。
他一再地干谒公卿、结交名流;一再地打听、接近皇帝,希望面见圣颜。
孟浩然终于绝望了。
从此他漫游吴越,穷极山水之胜,写出了很多这样的好诗:《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公元721年,21岁的王维就试吏部拔得头筹,他是唐朝诗人里最年轻的状元,也是开元年间声名最盛的诗人。
王维王维本身就是个传奇。
19岁中举,21岁中状元;待兄弟有如手足,待妻子一往情深,待同僚真诚宽厚。
对了,他还多才多艺,诗、书、画、乐俱可称为“大家”者,当时仅王维一人而已。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一唱三叹,何等倾动人心!公元724年,状元王维已经历了官场的起伏,“谪仙人”李白正意气风发地从蜀地出发,准备漫游天下并干出一番大事业来。
李白从此这位“天上谪仙人”再没有停止过匆忙的脚步。
终其一生,他都在漫游的路上,从24岁出蜀,到62岁卧病。
一路走,一路写,一路结识各路人马,一路千金散尽还复来。
这样的超级暴走,任性到汪洋恣肆!自然,他也留下了汪洋恣肆的数以百计的名篇。
《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就在李白出蜀的前一年,有一个19岁的少年中了进士。
他的不羁放纵和李白相似,而他的才气,居然让李白也低头称赞。
崔颢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说李白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崔颢题诗,为之敛手,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我们总觉着,李白看到这诗的时候,崔颢一定已经是白发苍苍,而李白正年少青春。
其实崔颢比李白还小着3岁。
《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盛唐的才子们,不只有文采风流。
公元730年至734年,契丹及奚族叛唐,唐与契丹、奚之间战事不断。
崔颢19岁中进士那年,另一个19岁的年轻人,也在朝着自己的梦想出发。
这青年怀揣着报国的热枕,十几年间几次北游蓟门和幽燕,希望效力军营。
高适公元738年,唐军攻击契丹、奚,先胜后败,主帅张守圭隐瞒败绩而谎报军情。
消息传来,曾漫游蓟燕并见过张守圭的高适感慨很深,提笔写下《燕歌行》。
《燕歌行》高适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高适一生以大将军自许。
虽然,他和崔颢同年出生,崔颢早早地就考中了进士,他一直到46岁,才应有道科及第授官。
但他后半生的经历,可要比崔颢丰富得多了。
当他们都集中在同一个时空的时候,故事实在是有点多。
有一个旗亭斗诗的故事,流传得很广。
王之涣、王昌龄开元年间,王昌龄、高适和王之涣三人在长安闲居,常常相约饮酒。
有一个冬天,三人又一块到旗亭饮酒,并且打赌他们谁的诗会被旗亭中的梨园班子演唱。
第一个姑娘出场了,唱的是王昌龄的诗。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唱完第二个、第三个,王之涣有点沉不住气了,负气地说:"这个唱得最好的,如果再不唱我的诗,我这一辈子就不再写诗了!"话音未落,那个姑娘出场唱了一首诗,满场喝彩……那正是王之涣的七绝《凉州词》。
《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自从开元五年717,凉州都督郭知运进献凉州曲以来,许多诗人都喜欢"凉州词"这个曲调,而其中写得最好的,就是王之涣的《凉州词》。
当年的开元长安,又岂止有高适、王之涣、王昌龄的身影呢?只是世间的荣败与散聚终有定数。
公元744年,岑参登进士第;李白被赐金放归;杜甫漫游洛阳。
公元746年,杜甫初到长安,回想长安当年的人物风流,不胜感慨,写下一首《饮中八仙歌》。
杜甫他经历了安史之乱、丧子之痛,颠沛流离最后困穷而死。
他的诗,在苦难之中被锤炼得炉火纯青、趋于完美,他死后的声望,终于追上了他曾经仰望倾慕的李白。
《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明胡应麟评这首诗为“古今七律第一”,说“通首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
天宝后期,唐朝内政腐败,但兵力依然强大。
公元754年,西北边疆一带,战事频繁。
这一年,岑参受命第二次出塞。
岑参岑参怀着和当年高适一样的热血,立志到塞外建功立业。
他两度出塞,久佐戎幕,前后在边疆军队中生活了六年,早已习惯了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与冰天雪地的塞外风光。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