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熊购物教案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小熊购物》教学设计(精选6篇)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小熊购物》教学设计(精选6篇)

三年级数学上册《小熊购物》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小熊购物》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三年级数学上册《小熊购物》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根据购物图指导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指导学生探索先乘后加的混合运算顺序。

在课堂中精讲多练,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指导学生练习计算方法。

通过练习学生正确地进行两步式题的计算,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计算能力。

教学目标:1、通过小熊购物的问题情景引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后加的运算顺序,体会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3、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式题目。

教学重点:掌握先乘后加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脱式计算的运算顺序及格式。

教学方法:情景导入、自主探究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出示课件,故事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周末到了,小熊胖胖和壮壮相约去超市购物。

超市里的东西可真多呀!。

走着。

走着,他们来到了超市的食品区。

(出示情景图)二、快乐探索,学习新知。

(1)通过看情景图,获取数学信息。

仔细观察从图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教师鼓励学生把所看到的说出来,调动学生积极性。

使之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2)如果你是小顾客,你想买哪两样东西呢?(每种食品,数量不限)(此问题的设计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准备,学生上面所提到的问题,教师根据需要可挑选几个写下来,学会后可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自己提出的问题,这样学生的兴趣会非常浓厚,积极性也很高。

)(3)仔细看图,说一说小熊买了什么食品,应该付多少钱呢?请你帮他算一算。

a、学生独立思考完成。

b、小组内讨论交流。

c、展示汇报。

学生可能出现分步算式解答:3×4=12(元)12+6=18(元)综合算式解答冒号:3×4+6或者6+3×4(学生在汇报的过程中,教师应要求学生明确每一步要求的是什么?表示什么意思?)预设:若班里只有分步算式解答师应先启发学生将两个算式合在一起,然后给学生留思考问题的时间。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小熊购物|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小熊购物|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 小熊购物|北师大版教案:小熊购物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一章第一节《小熊购物》。

本节课主要通过小熊购物的实践情景,让学生掌握货币的认识,了解不同面值货币的兑换关系,以及能够进行简单的购物计算。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人民币,了解不同面值货币的兑换关系,能够进行简单的购物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数学,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货币的认识,了解不同面值货币的兑换关系,以及能够进行简单的购物计算。

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货币知识解决实际购物中的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人民币实物、购物场景模型学具:人民币卡片、计算器、练习本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小熊购物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购物中的数学问题。

2. 认识货币:教师出示人民币实物,引导学生认识不同面值的货币,了解货币的兑换关系。

3.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讲解一个简单的购物计算例子,让学生理解货币的兑换过程,培养学生运用货币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几个购物场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货币知识进行计算,巩固所学内容。

5. 小组合作: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模拟购物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和运用货币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货币的认识人民币不同面值货币的兑换关系购物计算例题讲解随堂练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填空题:请根据下列购物场景,完成空缺的部分。

场景一:小明买了一支铅笔花了3元,他还剩下5元,请问他原来有多少元?场景二:小红买了一本书花了20元,她给了售货员50元,请问她应该找回多少元?(2)计算题:请计算下列购物场景的应付金额。

场景一:妈妈买了一袋米花了50元,又买了一瓶油花了25元,请问妈妈一共应付多少钱?场景二:爸爸买了一辆自行车花了300元,又买了一瓶酱油花了10元,请问爸爸一共应付多少钱?2. 答案:(1)填空题答案:场景一:小明原来有8元。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1节 小熊购物∣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1节 小熊购物∣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1节小熊购物∣北师大版教案:小熊购物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的第1节——小熊购物。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理解运用加减法计算,以及认识人民币,掌握人民币的兑换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解决购物问题,掌握加减法的实际应用。

2. 使学生认识人民币,了解各种人民币的面值及兑换方法。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加减法在购物中的应用,以及人民币的兑换方法。

2. 教学重点:通过解决购物问题,让学生学会运用加减法进行计算,并能够熟练运用人民币进行支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小熊购物场景图。

2. 学具:学生分组合作,每组准备一些人民币模型,以及小熊购物清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创设小熊购物的场景,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小熊购物的过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介绍人民币的种类和面值,让学生了解各种人民币的大小和特点。

3. 讲解:通过课件展示小熊购物的情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用人民币支付购物金额。

讲解加减法在购物中的应用,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合作,模拟小熊购物的过程,使用人民币模型进行支付,巩固所学内容。

5. 随堂练习:出示一些购物问题,让学生运用加减法进行计算,并解释答案的来源。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小熊购物人民币:1元=10角=100分加减法应用:购物金额 = 商品价格 + 支付金额支付金额 = 购物金额商品价格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第13题。

2. 设计一个购物场景,用加减法计算购物金额,并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解题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小熊购物的场景,让学生了解了人民币的兑换方法和加减法的实际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在讲解人民币兑换方法时,部分学生对于大面值人民币的兑换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小熊购物》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小熊购物》教案

《小熊购物》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购物活动,感受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2、结合具体情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有乘法和加法的两步计算。

【教学重点】1、进一步的理解先乘除后加减。

2、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出示课件。

师:食品超市刚刚开业,瞧,小熊正在购物,我们看看他要买什么呀!二、获取信息,提出问题。

师:观察图片,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生:我知道了这个超市有饼干、面包、饮料、花生和糖果。

生:我还知识了这些食品的价格分别是……师:你想买什么?你能算出一共要付多少钱吗?是怎么算的?(学生相互说一说,再指名说一说。

)师:呀!小熊遇到问题了,你们愿意帮助他们解决吗?出示问题:买4个面包和1瓶饮料,该付多少钱?有20元,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钱?二、探索交流,构建新知1、根据问题列出算式。

2、关于脱式计算及运算顺序的提出,教师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师:算式3×4+6,你们是怎么算的?师:你们都能很快地算出结果,真好!老师也来算一算,3×4得12,然后加6,可我忘了用谁加4了,怎么办呢?生:最好是先把12记下来,这样就不会忘记了。

师:记在哪里更好?生:就记在3×4的下面吧。

教师板书脱式计算过程:3×4+6=12+6=18(元)师:这就是脱式计算。

3、通过学生独立进行脱式计算6+3×4,教师讲授“先乘后加”的观念。

(学生先独立在本子上计算,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然后相互交流一下,有什么不同;接着,全班交流。

)同学们真是爱动脑筋!在你们的合作下,这个问题终于解决了,老师为你们高兴!“先乘后加”这个新知识,都是老师告诉学生的。

从学生的回答能看出,有的家长已经提前告诉学生,这样的算式就应该先算乘法,后算加法。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一单元第一课时 小熊购物 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一单元第一课时 小熊购物 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一单元第一课时课程背景小学数学是一个日益受到重视的学科,从小学开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本课时是三年级的第一单元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小熊购物,属于北师大版数学教材的一部分。

教学目标•了解货币的种类和面值。

•学习如何使用货币,分析购物过程中的零钱找法。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训练学生口算和思维能力。

•学会决策和选择,提高学生批判思维。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货币种类和面值。

•教学难点:通过实际训练,让学生培养零钱找法和运算能力。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使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来理解货币和计算。

•合作学习:在学生之间形成互助互学的氛围,促进学生互相交流、探究和思考。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教师出示一些不同面值的货币,让学生猜测这是什么,然后逐一说明这是各种货币,并讲解不同面值的含义。

学习环节第一部分教师出示一个购物清单,并简要说明购物的流程。

然后在黑板上画出一份大约15 元的账单,并让学生按照清单找海报、填写转账金额,领取商品等。

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使用适当的货币,并从中发现零钱找法与计算方法。

第二部分教师出示一个较长的账单,并让学生不使用计算器,通过口算方式计算出最终的金额。

教师鼓励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发现零钱找法。

第三部分教师出示一系列的能够使用不同面值和数量货币购买的商品,并让学生在不超过 20 元的限制条件下,完成几组购物的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能够加强对于货币的了解,掌握零钱找法方法,并运用大量的口算和思维活动来提高他们的数学计算能力。

总结环节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课时的学习内容,并强调购物过程中零钱找法方法和计算方法的重要性。

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使用货币,并进行钱币交流,同时要对家长进行理论及实践上的指导。

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对于数学教学的态度和表现,以及学生在购物过程中对于货币和计算的应用进行评估。

课后作业学生需要完成购物活动(可由家长协助),并计算总花费。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小熊购物-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小熊购物-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小熊购物北师大版教案:小熊购物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一单元“小熊购物”。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认识人民币及其单位,了解各种人民币的面值,以及通过购物情景来练习计算总价和找零。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各种人民币,了解其面值,能够正确计算总价和找零。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各种面值,能够正确进行计算总价和找零。

难点:让学生在实际购物情景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计算总价和找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人民币实物、计算器、购物场景图。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出示小熊购物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小熊要买这些物品,需要支付多少钱?怎样支付?2. 新课导入:介绍人民币的各种面值,以及如何进行计算总价和找零。

3. 例题讲解:出示例题,讲解如何计算总价和找零。

例如:一件商品价格为25元,支付50元,应找回多少元?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实践环节: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购物情景,练习计算总价和找零。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人民币各种面值,计算总价和找零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填空题:人民币的各种面值有()、()、()、()。

(2)计算题:一件商品价格为32元,支付50元,应找回多少元?(3)应用题:小明买了一支铅笔花了5元,他还剩下8元,请问他原来有多少元?2. 答案:(1)人民币的各种面值有100元、50元、20元、10元。

(2)应找回18元。

(3)小明原来有13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和计算总价、找零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但在实践环节,部分学生对购物情景的适应能力较弱,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长购物时的支付方式,了解不同支付方式的优缺点,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小熊购物》教案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小熊购物》教案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小熊购物》教案教学内容:《小熊购物》(P2-4)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探索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体会书写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3.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进行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4.培养学生书写规范,计算认真的良好惯。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具准备:口算题卡、PPT等教学过程:一、复1.口算练。

3×5=15,4×8=32,7×6=42,36-17=19,80-43=379×3=27,8×5=40,37-15=22,8+15=23,36+7=432.观察算式中的运算符号,指名口答,引导学生认识:只有加、减法计算的两步式题一般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二、探索新知1.出示“小熊购物”的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2.提问:你能从主题图中知道哪些数学信息?3.提出问题:假如你们是顾客,你想买哪两种食品?每种食品的数量不限。

4.引出例题:胖胖要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需付多少钱?5.解决问题。

1)列算式:3×4+6×11+3×42)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组织学生讨论:3×4+6×11+3×4各表示什么意思。

①算式“3×4+6×11”中的“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要先乘。

6×11=66(元)表示买1个蛋糕和4块面包共付66元。

12+66+12=90(元)表示买1个蛋糕和4块面包共付90元。

②算式“6×11+3×4”中的“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也要先乘。

6×11=66(元)表示买1个蛋糕和4块面包共付66元。

66+12+12=90(元)表示买1个蛋糕和4块面包共付90元。

这两种情况所付的钱都是相等的。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小熊购物∣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小熊购物∣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小熊购物∣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理解人民币及其单位,学会简单的货币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熊购物的情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货币的使用和计算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内容1. 人民币的认识:介绍人民币的各个面值和单位。

2. 货币计算:学习如何使用人民币进行加减运算。

3. 购物情景模拟:通过小熊购物的故事,让学生模拟购物场景,实践所学知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人民币的使用和计算方法。

2. 难点:在实际购物场景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人民币样本、计算器。

2. 学具:模拟货币、购物清单、计算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小熊购物的故事,引出人民币和购物的概念。

2. 新课内容:介绍人民币的各个面值和单位,讲解货币计算的方法。

3. 实例演示:使用PPT展示小熊购物的场景,让学生跟随计算。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使用模拟货币进行购物活动。

板书设计主题:小熊购物提纲:人民币的认识、货币计算、购物情景模拟关键点:各个面值的人民币、加减运算、实际运用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实践作业:在家中模拟购物场景,使用真实货币进行计算。

课后反思教学内容是否清晰易懂,学生是否能够掌握。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

学生的参与度如何,是否积极互动。

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

此教案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小熊购物故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人民币的使用和计算方法,同时培养其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数学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模拟购物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数学,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后反思环节,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效果,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步骤。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小熊购物》 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小熊购物》 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小熊购物》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货币的基本概念;2.学会货币的阅读和书写,包括元、角、分;3.学会进行货币加减法运算;4.能够在购物场景中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货币的阅读和书写;2.货币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1.货币加减法解题方法;2.实际问题的解决。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5分钟)1.讲解货币的定义和种类;2.引入本课内容 -《小熊购物》。

2. 讲解阶段(10分钟)1.讲解元、角、分的概念及阅读和书写方法;2.演示买东西时找零的方法。

3. 练习阶段(15分钟)1.分组练习,观察图示,书写货币面额。

•组间竞赛,并根据成绩进行排名。

2.分组练习,进行货币加减法运算。

•组间竞赛,并根据成绩进行排名。

4. 教师指导(15分钟)1.将学生分组,在小组内讨论以下问题:–如果我们在商店买东西,需要支付50元,但我们只有一张100元的钞票,怎么办?–如果我们带了50元,但要买两件各价30元的商品,找钱多少元?2.学生讲解并互相提问,老师进行点拨和指导。

5. 合作探究(25分钟)1.设计购物场景问题,要求学生列出目录、价格清单和购买清单;2.小组内调配零钱完成支付过程;3.模拟购买过程并进行找零。

6. 总结回顾(10分钟)1.学生回答问题:“学习了这一课,你们最大的收获是什么?”2.总结笔记,归纳知识点。

五、教学资源1.《小熊购物》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2.相关练习题。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了解了货币基本概念、书写及阅读方法,并熟练掌握了加减法运算方法。

在合作探究环节中,学生们通过模拟购物过程,掌握了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景思维能力,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小熊购物|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小熊购物|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小熊购物|北师大版教学目标
1.了解零钱的概念并熟练识别面额。

2.运用所学的数字知识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3.能够独立进行小额购物并计算找零。

教学重点
1.零钱的辨识和面额计算。

2.购物时的简单加减法运算。

3.找零的计算和应用。

教学准备
1.教师要准备小熊玩具、钞票、零钱、小商店道具等。

2.准备黑板、教材、教具。

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
1.教师出示玩具小熊,让学生自由玩耍。

2.教师问学生:“你们想要买这个小熊吗?需要多少钱才能够买到它?”
3.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尝试回答这些问题。

4.教师出示不同面额的钞票和零钱,让学生辨认并归类。

正式教学
1.引导学生观察商品价格和钞票、零钱面额,带领学生计算购物时需要支付的金额,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

2.借助小商店道具,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实际情况,模拟购物体验和找零情境,让学生进行计算和掌握找零方法。

巩固练习
1.出示教材中的相关练习,带领学生进行课堂正确讲解和独立完成。

2.课后布置相关习题作业,巩固和拓展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教学总结
本节课通过教师的讲授、配合小商店道具的运用和生活实例的展示,带领学生了解零钱的概念和面额,掌握简单的加减法运算,并学会独立进行小额购物计算和找零。

通过该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掌握程度,增强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小熊购物》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小熊购物》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小熊购物》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混合运算第1节《小熊购物》,通过问题情境引入,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数学的应用。

通过购物问题的解决过程,引导学生探索“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3.掌握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试题。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并应用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解决问题。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过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对于计算有关的两步试题还需要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接触到购物的情景,对于问题情境能够有一定的认知和理解,但在运算顺序上可能存在困惑。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回忆购物的情景,例如去超市购买食品等。

可以问学生他们在购物时会遇到哪些计算问题,例如计算商品的价格、计算购买的数量等。

- 教师:大家有没有去超市购物的经历呢?在购物时,我们通常需要做哪些计算呢?- 学生回答:计算总价、计算数量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在购物时我们需要做哪些计算?可以让学生列举出一些购物中常见的计算问题,例如计算总价、计算优惠折扣等。

- 教师:除了计算总价,还有哪些计算问题需要我们注意呢?- 学生回答:计算打折后的价格、计算每个商品的价格等。

第二环节:呈现问题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呈现问题:1. 出示问题情境:“小熊去商店买了2盒苹果,每盒5个,又买了3盒橘子,每盒4个。

小熊一共买了多少个水果?” - 教师:现在我们来看一个购物问题,请大家仔细听题。

- 教师出示问题情境并读题。

2. 让学生自由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可以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 教师:请大家自由讨论一下,你们认为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学生自由讨论并交流解决方法。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1.1《小熊购物》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1.1《小熊购物》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1.1《小熊购物》一. 教材分析《小熊购物》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一单元第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情境教学,认识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和换算,以及熟练运用人民币进行购物。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人民币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对人民币的单位和换算可能还不够熟悉。

此外,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可能对数学兴趣不高,需要通过情境教学和游戏等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和换算。

2.培养学生运用人民币进行购物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单位和换算,能够熟练运用人民币进行购物。

2.难点:让学生理解人民币的换算原理,能够灵活运用人民币进行购物。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小熊购物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认识人民币,掌握人民币的单位和换算。

2.游戏教学法:通过购物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人民币进行购物,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探讨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人民币实物或图片,用于教学展示。

2.准备购物场景的道具,如商品、购物车等。

3.准备购物游戏的相关材料,如购物清单、人民币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小熊购物的情境,引导学生关注人民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人民币的单位和换算,如元、角、分的关系。

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理解人民币的换算原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购物游戏,每组选一名组长负责记录。

教师给出购物清单,学生根据清单上的商品价格,运用人民币进行购物。

在购物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人民币的兑换和计算。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小熊购物_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小熊购物_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小熊购物_北师大版一混合运算1 小熊购物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根据“小熊购物”的问题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会运用“先算乘法,后算加法(或减法)”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1.结合解决“小熊购物”问题的过程,能够探索并掌握“先乘后加(或减)”的运算顺序。

2.初步尝试借助直观图表示乘加、乘减等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体验“先算乘法,后算加法(或减法)”的合理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正确解决实际问题,能够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2.进一步体会合作学习的乐趣,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会运用“先算乘法,后算加减”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感受画图策略的意义和价值,体验“先算乘法,后算加减”的合理性。

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手段,采用问题探究、发现、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去探寻问题、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数学学习环境,给予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快乐地在活动中探求新知。

教学准备课件、练习本、直尺。

教学过程1.沟通联系。

师:观察刚才解决问题的几种方法,想想有什么共同的地方?生1:几种算法都是先求出买4个面包的钱数,再加上买1个蛋糕的钱数就是总钱数。

生2:都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2.总结运算顺序。

师:说一说既有加法又有乘法,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生:既有加法又有乘法,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师: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在解决问题时,我们发现既有加法,又有乘法,先算乘法能帮助我们顺利地解决问题,尝试画图分析也能让我们在遇到较复杂的问题时既预测出结果,又能轻松解决。

(板书:既有加法又有乘法,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师:壮壮有20元,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元?生:3×4=12(元),20-12=8(元)。

师:还可以怎样列式计算?生:20-3×4=8(元)。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小熊购物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小熊购物北师大版

《小熊购物》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运用“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的运算顺序正确的进行计算。

2.初步尝试借助直观图表示乘加、乘减等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发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生活情景引入,合作探究,归纳提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书写规范,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混合运算算式表示的实际意义和运算顺序的合理性【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面包、蛋糕图片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观图激趣、设疑导入1.出示课件-小熊胖胖去购物师:周末胖胖要在家中开一个party,胖胖需要准备一些吃的东西,所以胖胖决定到超市处购物,你猜小熊会买什么呢?生:……师:同学们的想法都非常多,那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胖胖买的什么呢。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熊购物。

板书课题:小熊购物。

(二)探究新知1.胖胖需要支付多少钱(1)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在情境图中我们知道:胖胖想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一个蛋糕6元钱,1个面包3元钱。

师:同学们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胖胖需要支付多少钱?小组讨论交流:怎么计算胖胖需要支付多少钱呢?课件展示完整题目。

蛋糕每个6元、面包每个4元,我要一个蛋糕和四个面包,胖胖应支付多少钱?师:讨论完的同学们请用坐姿告诉老师。

师:同学们都探究出了结果,接下来找同学们汇报。

生:我分步求出了胖胖应支付多少钱。

我先求出了4个面包多少钱,然后用面包的钱数加上蛋糕的钱数。

3×4=12(元)12+6=18(元)答:胖胖应支付18元。

师:同学们有没有不同的方法吗?生:我是这样列的算式:3×4+6生:我是这样的列的算式: 6+3×4师:你知道这两个算式表示的意思吗?算式中有乘有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生:算式“3×4+6”中的“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要先乘。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1.1 小熊购物》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1.1 小熊购物》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1.1 小熊购物》一. 教材分析《1.1 小熊购物》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一课,主要讲述了小熊去商店购物,通过付钱找零的过程,让学生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以及简单的计算。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字有一定的认识,但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对他们来说还是一个新的概念。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购物,对购物过程中付钱找零有一定的了解,这为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奠定了基础。

同时,学生在这个年龄段好奇心强,喜欢通过实践活动来学习,因此,通过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可以更好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掌握人民币的基本单位换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实践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掌握元、角、分之间的换算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元、角、分进行实际购物中的付钱找零。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小熊购物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人民币知识。

2.动手操作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元、角、分之间关系的理解。

3.交流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合作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人民币实物、计算器、购物场景图片等。

2.学具:学生分组准备,每组一份人民币实物、计算器、购物清单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创设小熊购物的情境,引导学生关注购物过程中的付钱找零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购物清单,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小熊应该如何付钱才能找回正确的零钱?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使用人民币实物和计算器,尝试完成购物清单中的付钱找零问题。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小熊购物教案及反思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小熊购物教案及反思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小熊购物教案及反思第一单元混合运算第1节小熊购物【第一课时】小熊购物一、教学目标1. 结合分步解决“小熊购物”问题的探索过程,感受画图策略的意义和价值,体验混合运算中“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的合理性。

2. 会运用“先算乘法,再算加减”的运算顺序,正确地进行计算。

3. 初步尝试借助直观图表示乘加、乘减等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发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体会混合运算中“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的合理性,掌握运算顺序正确地进行计算。

三、教学难点理解算式的实际题意,选择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

四、教学具准备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出新知小熊胖胖帮助妈妈去超市买东西,让我们和胖胖一起去超市看看吧。

(二)探索研究,学习新知1.探索“乘加”的运算顺序。

(1)观察主题图,收集信息。

提问:先仔细观察,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小结:同学们的发现真多呀!(2)借助直观,独立探索。

①导语:小熊胖胖遇到困难了,你们愿意帮他解决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出示课件)小熊胖胖:我要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应付多少元呢?②提问:请你用喜欢的方法解决,可以列式,也可以画图。

③组织学生交流。

导语:哪位同学到前边给大家说说你的方法?有些同学是用画图方法解决:展示:(1) (2)有些同学是先画图再列算式:3×4=12(元),12+6=18(元)。

提问:结合直观图,说说每一步列式的意思。

小结:这个同学将问题分解成了两步,即先求出4个面包的总价,3×4=12(元),再求4个面包和1个蛋糕的和,12+6=18(元)。

(3)综合列式。

提问:淘气和笑笑是这样列式的,你看懂了吗?小结:把分步解决购物问题所列的两个算式综合成一个算式,就是乘加混合运算的问题;虽然淘气和笑笑的综合算式不同,但它们所表示的实际意义是一样的。

(3)理解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①提问:有加法又有乘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小结:要想求1个蛋糕和4个面包一共需要多少钱?就一定要先知道4个面包多少钱?所以要先算3×4。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小熊购物》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小熊购物》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5 分钟)
课件播放小熊购物的动画视频,引出课题 “小熊购物”。
设计意图:通过生动有趣的动画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一说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初步了解情境图中的信息,为后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二)学法
自主探究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自主探究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合作交流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讨论问题,交流想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如摆小棒、画图表等,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小熊购物》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小熊购物》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混合运算” 的起始课。教材以 “小熊购物” 为主题情境,通过小熊购买食品的过程,引导学生逐步理解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方法。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 100 以内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进一步学习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问题,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同时,教材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来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情分析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和生活经验,能够理解简单的数学问题和情境。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 100 以内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对于数的运算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对于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方法还比较陌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理解和掌握。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小熊购物》北师大版(秋)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小熊购物》北师大版(秋)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1.1《小熊购物》北师大版(秋)教案:小熊购物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认识人民币》的第一个课时,主要介绍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及用途。

通过一个关于小熊购物的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人民币的各种面值,以及如何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人民币的各种面值,掌握基本的货币计算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购物场景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各种面值,以及基本的货币计算方法。

难点:如何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购物场景中,进行灵活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学课件、人民币实物、小熊购物情景道具。

学具:学生作业本、彩色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个关于小熊购物的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小熊购物时使用的人民币,引导学生关注人民币的各种面值。

2. 新课讲解:讲解人民币的各种面值,以及如何进行简单的计算。

以实际购物场景为例,让学生理解人民币的用途。

3. 例题讲解:出示一些关于人民币计算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关于人民币计算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人民币的各种面值,以及基本的货币计算方法。

七、作业设计1. 请列举出你生活中使用过的所有人民币面值。

答案: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

2. 小明有5元,他又买了一支2元的铅笔,请问他还剩下多少钱?答案:3元。

3. 一件衣服的价格是85元,请问小明需要支付多少人民币才能买到这件衣服?答案:100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们对人民币的各种面值掌握得比较好,但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学生对计算方法掌握得不够熟练。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多地创设实际购物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货币计算方法。

拓展延伸: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长购物时使用的人民币,并尝试进行简单的计算。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小熊购物-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小熊购物-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 小熊购物北师大版教案:小熊购物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认识人民币》,主要涉及到人民币的单位换算、计算总价以及找零等实际应用问题。

教材通过小熊购物的场景,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运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单位换算,如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计算总价和找零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人民币单位之间的换算,以及应用题目的解决。

2.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场景,理解人民币的运用,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小熊购物场景图。

2.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出示小熊购物场景图,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小熊购物的过程,引出人民币的运用。

2. 知识讲解:讲解人民币的单位换算,如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示例进行讲解。

3. 练习巩固:让学生进行人民币单位换算的练习,如将5元换算成角,或将20角换算成元等。

4. 计算总价:让学生根据小熊购物的场景,计算出总价,并找出最便宜的购买方式。

5. 找零问题:让学生解决找零问题,如给出100元,购买37元的商品,让学生计算应找回的钱数。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小熊购物1. 人民币单位换算:元÷ 10 = 角角× 10 = 元分÷ 10 = 角角× 10 = 分2. 计算总价:商品单价× 数量 = 总价3. 找零问题:给出金额商品总价 = 找回金额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判断题:a. 1元等于10角。

()b. 1角等于10分。

()(2)计算题:a. 小明有50元,他想买一个价值35元的玩具,他需要找回多少钱?b. 小华有200分,他想买一个价值70角的文具,他需要找回多少钱?2. 作业答案:(1)判断题:a. √b. √(2)计算题:a. 15元b. 30分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小熊购物的场景,让学生掌握了人民币的单位换算,以及计算总价和找零的实际应用。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熊购物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熊购物”的问题情境引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3.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试题。

教学重难点:
掌握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教法:引导发现法。

学法:动手操作法
教学课时:2
教学准备:挂图,实物,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切入举偶
1、出示课件,故事引入。

今天是星期日,熊妈妈领着小熊贝贝去超市购物,超市里的东西可真多呀!小熊贝贝都看不过来,这也摸摸,那也碰碰,嘴里还一个颈地嘟囔:“妈妈,我想买这个。

妈妈,我还想买那个……”最后,他们来到了超市的东南角。

2、出示挂图,谈话引入。

谁能用故事的形式说出这幅图的图意。

二、对话平台:玩中学
1、说一说。

通过看图,获取信息,提出问题。

(1)同学们,请你也仔细观察一下超市的东南角,看一看从图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
(让学生把自己所看到的说出来,教师给予鼓励性的评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2)如果你是小顾客,你想买些什么东西呢?
指名汇报。

(3)如果只允许你买两种食品,每种食品数量不限,你又准备买些什么呢?
指名汇报,根据学生汇报,教师可板书问题。

(此问题的设计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准备。

学生上面所提出和解答的问题大多是本节课的知识点,学会后可让学生自己独立解决。

自己提出问题再自己解答,学生回兴趣浓,积极性高。


2、算一算。

在解决问题中掌握运算顺序。

(1)仔细看图,说一说小熊买了什么食品?
(2)那么小熊该付多少钱呢?请你来帮它算一算。

学生独立解答后再小组交流汇报。

(学生的解答可能回出现多种形式:有的列两个算式分步解答;有的把两个算式合在一起列综合算式解答。

无论哪种形式,都必须让学生明确每一步求出的是什么。

如果班中学生只有分步解答的,教师要启发学生将两个算式合在一起。

教师可根据学生汇报把不同的三种形式进行板书。


(3)说一说有加法又有乘法,要先算什么?
(通过学生自己探索,得出运算的规律,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4)教师介绍脱式计算的格式及方法。

(脱式计算的格式及运算顺序是本课难点,教师在此处要多加强调,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使他们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逐步提高计算能力。


三、学中做
1、做一做。

(1)大家真聪明。

你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黑板上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吗?
任选一题,做一做。

(2)指名汇报。

(用所学知识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学生积极性高,兴趣浓。


2、想一想,议一议。

通过小组探究,进一步掌握运算顺序。

熊妈妈有20元钱,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钱?
(1)试着做一做。

(2)小组议一议。

(完全放手,给学生自学的空间,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这个问题。

本题既可以用两个算式解答,也可以合并成一个算式解答)
(3)说一说。

结合刚才的练习,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引导学生根据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既有减法又有乘法的情况下,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3、试一试
(1)如果用20元钱买3瓶饮料,应朝晖多少钱?
(2)如果用50元钱买7包花生,应找回多少钱?
(通过试一试的练习,进一步巩固含有乘减的运算顺序。


四、做中得
1、综合练习。

(1)完成试一试的第(1)题。

(2)完成试一试的第(2)题。

(3)完成做一做的第(3)题。

2、全课总结。

提问:计算乘加、乘减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