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虚寓实 虚实相生-2019年文档

合集下载

古诗词中“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

古诗词中“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

“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虚实相生”是中国画的‎传统技法,也是诗词重‎要的表现手‎法。

诗词中的“虚”,是指作者通‎过感觉、联想或想象‎而虚拟出来‎的,眼前看不见‎、摸不着而又‎从字里行间‎能体味出空‎灵境界中的‎虚象、虚物、虚景、虚境,也即心中之‎景、想象之景;诗词中的“实”,是指作者描‎写客观世界‎中实实在在‎存在的实象‎、实物、实景、实境,也即眼前之‎景、可观之景。

虚实相生在‎诗词中的运‎用,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不同的方式‎,虚实相生运‎用的好,可以使作品‎结构更为紧‎凑,形象更加鲜‎明。

“虚实相生”是国画的传‎统技法,因为这种技‎法运用的好‎,常常传达出‎淡远的神韵‎。

但是“虚实相生”也是古诗词‎的重要表现‎手法。

诗词中的“虚”,指诗人通过‎感觉、联想或想象‎而虚拟出的‎,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在字‎里行间体味‎出那些虚像‎和空灵境界‎,也即心中之‎景、可想之景;“实”,是指诗人描‎写的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像、实事、实境,也即眼前之‎景、可观之景。

虚与实往往‎是相对的,虚实相生可‎以使作品结‎构更为紧凑‎,形象更加鲜‎明。

一、景为实、情为虚的虚‎实相生一首好的诗‎词自然是情‎景交融的,情景交融自‎然也就到达‎了虚实相生‎。

诗词中“实”之描写,缘于生活的‎写实。

人世沧桑,千古话别,江山更替,忧国伤时,壮志未酬,仕途坎坷……多少真情流‎笔端,万千思绪积‎心头,以“真”之描写,“实”之描摹,营造了一个‎真实的社会‎现实、一个真实的‎话别场景、一个真实的‎“乌衣巷口”……诗词中“虚”之描写,缘于联想与‎想象。

作者驰骋联‎想与想象的‎骏马,可以假托梦‎境寄情怀,“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可以遥想未‎来之景况,“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也可以梦回‎昔日叹今生‎,“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

“虚”是诗人营造‎的另一个空‎灵的境界,有“虚”则境界全出‎,自成千古名‎句、万世名篇。

悖理图形与道家哲学思想-2019年文档资料

悖理图形与道家哲学思想-2019年文档资料

悖理图形与道家哲学思想图形设计与哲学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有时图形设计就是一种哲学思想的图形表达。

所以图形设计总是与观念文化、道德文化、宗教文化等相联系,进而成为时代文化的重要构成。

悖理图形是图形设计中图形形态和特征的构形手段之一,与常规图形相比,悖理图形常常将人们所熟悉的、合理的和固定的程序,移植于逻辑混乱的、荒诞反常的图形中,显现出矛盾的、有违常理的、非真实的虚幻效果;它以经验为基础,但并不是去适合经验,而是与人类的普遍认识相违背,尤其以设计师能够不求真实、打破主观与客观世界之间的物理障碍和心理障碍、可以随心所欲地表达创意、给人以丰富的联想为根基,这与中国道家哲学思想相一致。

本文拟从道家思想出发谈谈悖理图形的哲学思想和审美价值。

一、悖理图形与中国道家哲学思想1.悖理图形与“天人合一”老庄哲学把“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作为其思想精髓,而悖理图形常常是通过不着边际或看似荒唐的偶然结合表露某种思想或精神,寄托某种情感。

如荷兰著名画家埃舍尔,其作品乍看起来没有什么奇怪的地方,但事实上其中却蕴藏着引人入胜的幻觉事物。

观者如果把真实世界与埃舍尔的虚构幻象相比较,就容易产生迷惑。

图1是埃舍尔在1961年创作的《瀑布》,这是一幅奇异的建筑式图画,他依据彭罗斯的三角原理,将整齐的立方物体堆砌在建筑物上。

画面中有一条瀑布从三层楼直泻下来,落在底层的水池中,然后循着曲折的渠道流去,意外但却又自然、合理地流回到了原来的三层楼上的瀑布口,再倾泻下来,如此轮回不绝,造成不确定的视觉幻象。

这种违反地心引力、利用幻象来掩饰事实的不一致性,无疑浸润着他对循环、再生、悖论、相对性等方面的思索与感悟。

他选取的景物实为自然景观,即把对自然的崇敬发展到对自然美的欣赏和移情。

这恰恰显现了道家以“道”为宇宙的主宰,一生二、二分阴与阳、生生不息、衍生万物、人与万物共生的哲学思想,也是对其悖理表现的合理论证,更是对“天人合一”认识论的形象阐释。

2.悖理图形与“有无论”悖理图形中的黑与白可以说是对中国道家哲学的一种印证,也是老子有无论、虚实观的图形体现。

课件6:虚实相生 动静结合

课件6:虚实相生 动静结合

雨后池上 刘敛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试 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 檐和楹柱,以此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楹柱”等写 出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句用“忽起” “垂杨舞”及垂杨叶子上的雨滴被风吹落到叶子上发出 的“万点生声”等,表现了雨后池塘上的动态的美。整 首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 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池塘雨后春景图。
王籍的《入若耶溪》“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 幽。”也是以声写静,以动衬静。“山舞银蛇,原驰 蜡像”是以动写静。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八寻常百姓家。
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慨? 诗中“野草”“夕阳”“燕”等是实景,而六朝古
都的繁华是虚景。可以想象当年桥头车水马龙、宫殿歌 舞之盛、美人之多、珍宝之富,可如今野草遍地,荒凉 无比,于是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之感便油然 而生。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以少 胜多,以有限之红杏表现无限之春意。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通过 想象,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复杂难言的情感。
总之,实境乃是一种真境、事境、物境;虚境 乃是给读者创造的一种想象的空间、诗意的空间。 从前文的例子中我们不难发现,虚可生实,实可生 虚,想象则是其桥梁,正是读者想象的介入,才使 诗歌更为饱满,充满灵气,充满诗情画意。
江湖扁舟,月落乌啼——羁旅之苦 昔荣今非,几度夕阳红——对世事沧桑的感叹 空城落花——对国势衰危的哀叹、一腔的爱国情 风雨落花,双燕孤飞,重阁玉枕——闺怨情 梦后酒醒,烟柳断肠,寒雨斜阳,残烛啼鹃—— 悲欢离合

虚实相生

虚实相生

虚实相生是意境的结构特征。

虚境指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虚境通过实境来实现,实境要在虚境的统摄下来加工,虚实相生成为意境独特的结构方式。

王之焕《登鹳雀楼》、贾岛《寻隐者不遇》这两首诗是从实处落笔,凭虚处传神。

王之焕《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实景,历历如在眼前;“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则由实见虚,把景物与心胸打成一片,从视野的开阔,可以想见抱负与气度的远大。

人们从这两句诗中还可以悟到站得高才看得远的生活哲理。

这首诗,前两句实写,实中有虚。

第一句写到了诗人所观,即红日靠着群山缓缓落下。

第二句则是所想,想到了奔腾不息的黄河水在刹那间融入了海中。

一句婉约,一句豪放,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两副截然不同的画面。

对偶工整,纵横交错,以山对海,以静对动,以冷对暖,足以显现诗人的文学功底。

虽皆为实景,又非俱为所见。

然而,诗人为何选择了落日,入海的黄河水呢?此中情意,只有读完全诗才可以寻索了。

后两虚写,虚中有实。

它一下把诗人真正想要表现的内容完全体现出来。

然而,这种情感,却又是通过诗人所处的鹳雀楼联系起来,实乃一大绝笔。

要看得更远,就必须站得更高,它把诗人不懈追求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王之涣可谓怀才不遇,但他并没有放弃,他还将不断进取。

而这两句的另一大特点,就是对偶却又不似有偶,实令人回味无穷。

纵观此诗,虚实相生,在行文方面,又竭尽腾挪跌沓之能事。

从依山尽的白日,到入海流的黄河,处于一个较低的笔调。

而后一下高昂,道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感情的最高点结束全文。

如此后再反观前两句,便又有了新的体会:落日明天还会升起,黄河水在入海却又有了更广阔的空间。

就此不难发现,其实中还有着更为深刻的意境,等待读者慢慢咀嚼体会。

从王之涣的这首诗可以看到,虚与实是对立的统一,是“意象”与“意蕴”的交融。

实以为有了虚的补充和丰富才实而不死,虚因为有了实的制约和引导才虚而不空。

只有虚实相生,才能构成诗的意境,才能扩大诗的美学含量,也才能调动读者的欣赏活动这一艺术再创造的积极性,是他们想象的翅膀鼓翼而飞。

虚实相生的作用范文

虚实相生的作用范文

虚实相生的作用范文虚实相生是指虚和实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影响。

在不同领域和层面上,虚实相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从人类认知、艺术创作、科学研究以及社会发展等方面来探讨虚实相生的作用。

首先,在人类认知和思维中,虚实相生发挥着重要作用。

虚指的是人的内心世界、思维和想象等非实体的存在,而实指人与外界的实际感知和经验。

虚实相生使得人类能够客观的观察和感受到外部世界,而内心世界则能够通过思维和想象进行创造、构思和推断。

虚实相生促使人们对外界进行思考和认知,从而拓宽了个体的思维和理解范围。

其次,在艺术创作中,虚实相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艺术作品中融入了艺术家的想象、创新和思考,这些虚的元素在艺术作品中能够通过实际的形式来呈现出来。

虚实相生使艺术作品更加鲜活、生动和富有吸引力,同时也使观众能够通过与艺术作品的互动,在实际的感知中体验到无形的思想和感情。

第三,在科学研究中,虚实相生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科学研究的目标是理解和探索自然世界的规律和现象,而这一过程中虚实相生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科学家通过理论假设和推测来解释和预测现象,这些理论和假设是建立在对实际观测和实验证据的基础上的虚的元素。

实际的观测和实验证据则通过验证和实践来确定和修正理论,从而推动科学的发展。

虚实相生使科学研究可以更加前进和深入。

最后,在社会发展中,虚实相生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虚实相生使得社会思潮、价值观和文化得以形成和传播。

虚的元素,如观念、信仰、意识形态等,通过实际的行动、实践和制度来实现。

社会的发展往往也伴随着虚实相生的变化和交替。

虚实相生推动着社会变革和进步,同时也为个体和社会提供了发展和创新的动力。

总之,虚实相生在人类认知、艺术创作、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虚的元素通过与实际的观察、经验和实践相结合,能够丰富我们的认知、创造力和理解能力。

虚实相生使得我们能够更加完整地理解并改变世界,也为我们的个体和社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和进步的机会。

古诗表达技巧讲析——虚实结合

古诗表达技巧讲析——虚实结合

古诗表达技巧讲析——虚实结合虚实结合既是古诗词重要的艺术手法之一,也是高考古诗鉴赏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知识点之一。

诗词的虚实结合写法变化多端。

一、虚写与实写的类型所谓“实”,是诗词中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具体捉摸到的部分,主要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

所谓“虚”则是指诗词中表现的存在于人的思想意识之中的部分。

从表现手法上看,“虚”就是指实体形象所暗示出来的空白形象,包括人物的心理、抽象议论、景中之情等。

从描写内容上看,“虚”就是指亲历的场景、历史场景、梦中场景和设想的未来场景。

1.当前之景为实,已逝之景为虚已逝之景主要指作者经历过的,或是历史上发生过的景象。

作者把这些景物写入诗词中,大多是通过与当前的实景构成某种关系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怀。

如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上片中“春花秋月”、春风(东风)拂槛、明月照楼等都是词人眼前所见之美好景色。

下片中的“雕栏玉砌”“朱颜”是词人对故国的追思,“雕栏玉砌”也许还在,宫中的红粉佳人也已迟暮。

这些都是虚写之景。

诗人竭力将往昔与当今、景物与人事进行对比,在虚实对比中突出国亡家破、物是人非的无限悲愁悔恨。

再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上片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具体景物描写是实写。

下片中“雄姿英发”“羽扇纶巾”描绘了周瑜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的形象,“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再现火烧赤壁这一史实,这都是对赤壁之战中人物、事件和场景的想象还原,是对历史事件的虚写。

词人怀古伤己,借对英雄人物周瑜的仰慕,抒发了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

化虚为实与化实为虚

化虚为实与化实为虚

(一)化虚为实化虚为实,就是作者把心绪﹑情感等物化,变无形为有形。

如李煜的《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诗中将无形的“愁”物化为“东流”的“一江春水”,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愁”的绵绵不绝。

又如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诗中用“桃花潭水深千尺”来形容汪伦的深情厚谊,形象而生动。

诗人还可以通过景物描写形容内心的思想情感,贺铸《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诗中以“一川烟草,满城飞絮”喻愁之深广,以“梅子黄时雨”喻愁之绵绵不绝,用江南暮春时烟雨迷蒙的情景,形象真切地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无限“闲愁”。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写作时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可以使我们的情感变得具体形象。

有时作者要表达主观性很强的内容,往往采用化虚为实的手法。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由虚而实,突出了诗人对秋的独到见解。

尤其一“胜”字,笔力千钧,堪称诗眼。

第三句描写辽阔的晴空下一鹤排云而上的壮景,更是将诗歌引入高潮。

这既是实景,也是不甘沉沦,昂然不屈的诗人形象的真实写照,可谓实中有虚,虚中寓实。

而“诗情”本是抽象的,诗人用一“引”字,化虚为实,变无形为有形(二)化实为虚《四虚序》云:“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从首至尾,自热如行云流水,此其难也。

否则偏于枯瘠,流于轻俗,而不足采矣。

”姑举其所选一二云:“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又:“猿声知后夜,花发见流年。

”若猿,若柳,若花,若旦暮,若风烟,若夜,若年,皆景物也,化而虚之者一字耳,此所以次于四实也。

(范晞文《对床夜语》卷二)“泉声”二句,深山恒境每每如此。

下一“咽”字,则幽静之状恍然,著一“冷”字,则深僻之景若见。

很全面的虚实结合解析文档

很全面的虚实结合解析文档

“比拟”和“拟人”它们不是同一个层次的,而是“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

或者说“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种形式。

根据感情的需要,故意把物当作人,把人当作物,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或把抽象概念当作人或物来描绘,这种“人物交融”的修辞方式叫比拟。

比拟包括两种形式。

1. 拟人把人以外的物当作人来描写,赋予它人的动作或思想感情,这就叫拟人。

如“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连每一根小草都在跳舞。

”2. 拟物把人当作物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把抽象概念当作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叫做拟物。

如:“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还有一问,是‘公理’,几块钱一斤?”“有时起了狂风,把他打得出不来气。

”虚实结合虚实结合就是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

与拟人不同。

虚与实是相对的,如书上所言,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

诗歌理论的虚与实,通常包括四种内涵:1,实,指诗人描写刻画的实体形象,虚,指实体形象所暗示出来的空白形象。

2 实指客观有形的物象;虚,指主管的悟性活动。

3.实,指具体描绘,虚,之仇想的议论。

4实,指眼底景象;虚,指意中景物,总之,眼见为实,心想为虚;已然为实,未然为虚;身临其境,仰观俯察为实,思接千载一表达技巧和表现手法的区别(一)、表达技巧:在诗歌鉴赏里,表达技巧往往就是表现手法、艺术手法。

表达技巧包括: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衬托、借代、对比1、表达方式:描写、议论、抒情。

抒情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和怀古伤今。

2、写作手法(表现手法):象征、联想、想象、白描、衬托、对比、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二)、在鉴赏现代文阅读中,表达技巧包括:1、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

中学语文教学虚实相生的艺术(共5篇)

中学语文教学虚实相生的艺术(共5篇)

中学语文教学虚实相生的艺术(共5篇)第一篇:中学语文教学虚实相生的艺术中学语文教学虚实相生的艺术一切文学皆人学,着力于对人文的挖掘和探讨,而语文教学更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教师要掌握其规律,抓住其特征,调整其思路,把握其法则,更新其观念,使师生双方活动更加和谐、自然。

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人文性、工具性,使语文教法的研讨精彩纷呈,百花齐放。

除弊更新,用教材教,课堂上实实在在的导,实实在在的讲,实实在在的练,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这才能体现课堂教学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个维度目标的要求。

笔者依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谨提出“语文教学的四实四虚”。

何谓“实”?实:是语文教学的根本,课堂上的轴心,新课程标准的出发点及归宿,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途径,是综合性、整体性的体现。

一、传授基础知识要牢实1.字、音、义是语文基础的基础:口头语、作文、欣赏无所不涉及,而中考、高考也均要作为考查要求,教学中通过查字典、朗读、作业,随意性记忆加以把握。

2.文学常识也是文章内容理解重要一环,读名篇,讲故事,述背景,融课文,轻松记住作家、作品、风格特色。

如: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就联想到四大短篇小说家泰戈尔、莫泊桑、契诃夫。

《宝玉挨打》节选《红楼梦》,推及四大古典小说。

3.文言文知识理解,如:四种句式,通假字,准确翻译。

4.修辞常见比喻、排比、夸张、对偶不可忽视。

这些基础,通过多角度、多方位、多形式的训练,以语境为土壤,以经验为先导,以判断为切入口,加以巩固、夯实,扫清语文教学中的基本障碍,切不可列于形式,走过场,停于表面,要让学生构成扎实的知识基础,成为语文素养延伸的起点。

二、把握教材体系要务实中学语文课程都有一套严密、科学、容量大、范畴广的教材体系,反映了一个或几个阶段的知识编排,包含着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由碎块到整合,由感性到理性的发展过程。

教师不能走马观花,囫囵吞枣,匆匆扫一眼大纲,看看教材说明,待到教哪一册,教案就务到哪一册,无心顾及前后衔接,使知识悬在半空中,成为一个“够不着吃的苹果”,那样学生接受的东西就显得脱节而零乱,不能融会贯通,发散延伸,前呼后应。

写作文虚实相生讲解

写作文虚实相生讲解

写作文虚实相生讲解1、化虚为实。

例(1):于金池的《思念》结尾段“依稀中,我的眼前出现了一片草原,有一个女孩,她那随风飘动的衣襟,犹如系在草原上的飘带……”。

这样的文章结尾段,就把“思念”这一抽象化的情感化作子商的影象,既整体表现了深深的思念之情,起著了言已尽而难以忘怀无尽的整体表现效果,又重现了女孩美丽的形象。

并使文章生动、迷人、富于灵气。

例(2):王灵芝的《妈妈的爱》结尾段“妈妈的爱,为我架起了一座美丽的彩虹桥,我踏着它走向幸福、美好……”。

妈妈的爱,就是抽象化的,文章用具体内容形象的事物“美丽的彩虹桥”,去整体表现抽象化的妈妈的爱,就是化虚为虚的读法。

这样,就剥夺了妈妈的快乐以迷人的形象美感,并由此顺势关联了“挥着它迈向美好、幸福”意象,并使中心独特、深刻;并使结尾段迷人、形象。

例(3):吴彦鹏的“作文片段练习”中的“我的回忆被一道强烈的声波所震碎”。

回忆起被唤起道义责任的,打坏的就是形象的虚的。

此句运用了化虚为虚的文学创作技法。

存有文采,表现力弱。

例(4):张可的“作文片段练习”中的“妈妈的这番话,犹如一阵清风吹散了我心中的乌云,露出了我那片晴朗的天空。

而心里的石头,也好像变成了羽毛,使我变得轻松自在。

”妈妈的这番话,领略到我的体会,就是抽象化的难以轻易抒发的,此处精妙地化虚为实(乌云、明朗天空、羽毛,形象极易认知,就是虚的),就进一步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并且迷人、动感。

虚实相生,这也是古往今来许多名人名家的作品有持久生命力的原因之一。

就拿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来说,文中既有对如"雪中捕鸟"等真实活动的叙写,也有对"美女蛇"传说故事的串入,又有对自己将被送到三味书屋读书的原因的猜测。

前者为文章增添了神秘色彩,后者加重我对百草园生活的留恋。

这种虚实结合的行文方法,同学们可以仔细咂摸一下,相信你会从中获得一些写作方面的新体会。

讲究作文的利害融合,其实就是一种充满著实事求是意识的写作方法。

古典诗词中的虚与实

古典诗词中的虚与实

古诗词鉴赏教学中的虚和实环县第二中学白正川虚实结合是古诗词重要的艺术手法之一。

所谓“实”,是诗词中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具体捉摸到的部分,指客观存在的实象、事实、实境;所谓“虚”则是指诗词中表现的存在于人的思想意识之中的部分,分三种类型,即虚幻世界和梦境,想象和回忆,设想之境。

具体地说,古典诗歌中的虚实结合有如下几种情况。

一、写景为实抒情为虚人们常用“虚由实生,实仗虚行,以实为本,以虚为用”来分析诗歌中的虚和实关系,其实,这里的虚是指情、志、理,而实是指情、志、理所依托的景物。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两句诗形式上是写景,但这景中却包含了诗人对朋友依依不舍的深情厚意,是抒情。

写景是实,抒情是虚,这实际上是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的写法。

又如朱熹的《水口行舟》:“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水多。

”写舟行江上,是见闻,是实景;诗中让感悟到的风雨总是暂时的,风浪总归会平息的,青山绿树总是永恒的,一切美好的事物其生命力终究不可遏抑。

诗人在绘景叙事中蕴含了人生的哲理,这是虚。

这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说的借景抒情、叙事言理的写法。

再如李忱的诗《瀑布》:“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诗中描写了雄伟壮观而最终历尽坎坷奔向大海的瀑布形象,这是客观的景物,是实。

而诗人在这首诗中寄托了自己决不可满足于现状,不惧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思想,这是言志,是虚。

这里的虚实结合实际上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二、物象为实想像为虚空白手法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艺术家通过画面上的物象启示观众,充分调动观赏者的想像,重现艺术的美好境界。

如八大山人画一条生动的鱼,齐白石画一对的鲜活的虾,纸上别无他物,但我们却能感到满眼碧波。

这里运用的就是空白的手法,使画面显得空灵而有韵味。

古典诗词中也有许多这样的例子,读者在鉴赏中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通过想像补充画面内容,从而获得审美的体验。

虚实结合怎么写看看这篇讲话稿

虚实结合怎么写看看这篇讲话稿

虚实结合怎么写看看这篇讲话稿在机关单位写材料,很重要的一种思维方法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针对“天下文章一大抄”的问题,我以身边新近发生的一起“类抄袭”事件为例,鲜明提出“当写手别当'抄手’”,这是从思想上推动问题解决;在第八十二讲,又以“被抄”的文稿标题为例,系统讲授怎样变“抄”为“仿”,从方法上进一步推动问题解决。

但因为没有作全文讲解,尽管“讲”了两堂课,我总感觉问题解决得不够彻底,好像对读者朋友还有些亏欠。

今天,我再以自己13年前写的一篇誓师大会讲话稿为例,采用分析讲解的方法,告诉读者朋友怎样写好这类稿子。

虽然这篇稿子写的不是脱贫攻坚,但作为誓师大会讲话稿,写作原则和基本思路是差不多的。

我之所以举自己的稿子为例,既是为了保证原创性,更主要的是因为自己写的稿子认识和体会更深刻。

我说过,我们提供思路、方法和经验。

“听”了这几堂课,大家完全可以用我讲过的方法去写自己的文章,而不是照虎画猫、依葫芦画瓢。

这里,我还想对引出第八十讲的微友“小C”说两句。

我在文中把你作为“靶子”,不是批评,也没有恶意,而是希望在“点醒”你的同时给予“点拨”,助你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写手,也让更多朋友从中受到启发,因为你我之间的故事很有典型意义。

“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这是我们的一大特色。

我写进文章中的事例,都对事不对人。

文中的“主人公”,我都帮他们易了容、化了妆,以免读者对号入座。

可是,文章毕竟是人写的,谈写作离不开人,只有把以人为镜与以文为鉴紧密结合,写作故事才是活生生的,才更有教育意义。

我在课堂上扮演的角色,是“成老师”而不是审稿人,所以只有对事的提醒而没有对人的批评。

但是,退一万步来说,就算是批评意见,也希望读者朋友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有一句话说得好:“领导压担子,是器重;领导说话直,是信任;领导老批评,是厚望;这些都没有,是放弃。

”爱之深、责之切,批评也是一种关爱。

真心希望在我们的帮助下,每一位读者都能在文路上走得更顺、更稳、更远。

虚实相生中国的韵味

虚实相生中国的韵味

虚实相生中国的韵味虚实相生中国的韵味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虚实相生之道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其中虚实相生的思想在中国的艺术、哲学和生活方式中广泛体现。

虚实相生的理念强调在现实和虚幻之间的平衡,追求内在的真实和外在的美感。

在中国的艺术中,虚实相生的概念深入人心。

传统中国画作品常常运用虚实相生的手法,通过留白、淡墨渲染等技巧,以表现出物象之外的情感和内涵。

这种“有虚方显实,有实方显虚”的表现手法,形成了中国画独特的风格,将富有想象力的虚幻与具象的现实巧妙融合。

二、虚实相生的体现与中国自然风景中国的自然风景也富有虚实相生的特点。

中国山水画以山水相依、相生为主题,以极简的手法表达千山万水的壮丽景象。

这种虚实结合的方式使得观者对大自然的美感有一种超越现实的感受。

中国古代建筑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虚实相生的思想在其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传统的中国建筑注重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通过布局、细节等方面的设计,将外部景观融入到建筑中,使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

虚实相生的表现方式让人耐人寻味,感受到古人智慧和艺术的独特魅力。

三、虚实相生在中国文学中的应用中国古代文学也充满着虚实相生的意象。

古诗词中常用具象的描述来传达抽象的意境和情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达到对人情世故的思考。

比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这四个简洁明了的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事无常的感悟。

这种虚实相生的手法,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感悟和洞察力。

四、虚实相生在中国人的生活中的反映虚实相生的思想也深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

中国人注重平衡和谐,相信虚实的结合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在中国的烹饪中,虚实相生的概念体现得淋漓尽致。

中国菜肴丰富多样,精致而讲究色香味俱佳,注重选材和烹调技巧的细腻,通过对食材的虚实运用,使得每一道菜肴都呈现出独特的风味和美感。

此外,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也与虚实相生密切相关。

中国人崇尚“中庸之道”,主张保持内心的平衡。

以虚寓实虚实相生

以虚寓实虚实相生

以虚寓实虚实相生
任国山
【期刊名称】《教育教学论坛》
【年(卷),期】2011(000)016
【摘要】掌握虚实结合的辫证法,把虚与实辩证地巧妙地结合起来,从而充分调动欣赏者的想像力,由实入虚、由虚悟实,从而形成一个具有意中之境,"飞动之趣"的艺术空间.
【总页数】1页(P220)
【作者】任国山
【作者单位】河北省平山县外国语中学,河北,平山,0504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以虚衬实虚实相生——初中文言文文本细读的新视角 [J], 厉雄燕
2.虚实相生尽显风流——浅析古典诗词中的虚与实 [J], 易琳
3.受道家精神影响的中国画艺术观——“以虚代实,虚实相生” [J], 张艳平
4.以虚补实,虚实相生——谈室内虚空间 [J], 魏天德
5.虚实相生,尽显风流——浅析古典诗词中的虚和实 [J], 易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以实显虚以虚映实

以实显虚以虚映实

以实显虚以虚映实2019-04-07什么是散⽂的虚和实呢?在散⽂中,具体的描写为实,抽象的情感为虚;眼见⽿闻是实,回忆联想是虚;⽤甲事物来衬托⼄事物,⼄是实,甲是虚。

打个⽐⽅,散⽂的虚与实就好⽐⼀幅画,眼睛所能看到的就是“实”,⽽超出画⾯的让⼈难以⾔喻的会⼼之处就是“虚”。

散⽂就像⼀件艺术品,它的美感的有⽆和⾼下,很⼤程度就在这“虚”处的有⽆和深浅。

在记叙性散⽂的写作中唯有超乎眼见⽿闻的虚境,才能拓开审美的情怀和艺术的思维空间,才能在⽅⼨之间容万千⽓象,绵邈于尺素之中,引发⽆限的兴味。

⼀般来说,记叙散⽂中的“虚”是指追忆、幻想、夸张、联想等,“实”是指写眼前之事。

记叙性散⽂中如果以虚为虚,就会给⼈⼀种不着边际的虚⽆感;⽽以实为实,纯粹地写眼前事⼜会没有⽣⽓和韵味,必须避免。

所以写记叙性散⽂应重视虚实结合。

那么记叙性散⽂应怎样才能做到虚实结合呢?先请看谢⾬凝的《⼀袭绿⾊的纱帐》:今天,是⽗亲⼀周年的忌⾠。

⼀年前,我站在澳⽼家⽗亲的寝室,望着那张⼤⼤的双格铁床,空着,下格床上,⼀袭淡绿⾊的纱帐向左右分开挽起――⽗亲喜欢睡碌架床,原是为了那蚊帐。

他觉得安全。

⽆论冬与夏,他睡时都要放下它,像⼀层安全的⽹。

⽗亲晚年颇积聚到些钱,买⼀间千把尺的房⼦给⼀家⼈住。

他的房有露台,可以种植他⼼爱的花草,房⾥放⼀张母亲的独睡床,⼀张安乐椅、⼩书桌,然后便是这张特⼤的双格床。

好多次,我们劝他不要睡碌架床,改换⼀张能吊蚊帐的床,每⼀次,⽗亲都是笑⼀笑,说:“我觉得舒服、安稳呀!”⽗亲是个务实⽽爱整洁的⼈。

有时还近于固执。

譬如那睡床,任我们劝说多次他都不肯更换,为了⽅便他能在下格床挂帐⼦,他宁可找⼈来把上格床升⾼,让空⽓易于流通,这就算是接受了我们的意见,作少少修改了。

⼀年了。

今天我回来,那张特⼤的双格铁床连同绿纱帐都不见了。

这位置仍然放着的是另⼀张新的⽊造的双格床。

⼀乍见,我⼼不由得⼀阵乱跳,这才想到已有许多时⽇不曾回来。

论诗词意境营构的虚实相生论诗词意境营构的虚实相生

论诗词意境营构的虚实相生论诗词意境营构的虚实相生

论诗词意境营构的虚实相生论诗词意境营构的虚实相生论诗词意境营构的虚实相生论诗词意境营构的虚实相生在一次中华诗词研讨会上,不少诗词界的前辈都把虚实相生作为诗词创作的经验之谈。

其实,明代诗论家屠隆早就说过,“顾诗有虚,有实,有虚虚,有实实,有虚而实,有实而虚,并行错出,何可端倪。

”从根本上说,虚实相生是诗词意境的基本内涵、基本审美特征和内在结构特征,因而理所当然地成为诗词创作的一个基本方法。

在意境与意象的关系上,唐代诗人刘禹锡有一句名言:“境生于象外。

”北京大学袁行霈教授在《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一文中更加明确地指出:“境与象的关系全面而确切的表述是:境生于象而超乎象。

意象是形成意境的材料,意境是意象组合之后的升华,意象好比细微的水珠,意境则是漂浮于天上的云。

云是由水珠聚集而成的,但水珠一旦凝聚为云,则有了云的千姿百态。

”(见《中国诗歌艺术研究》p47)一首诗所蕴含的意境是一个浑融一体的艺术世界,是一个无限扩展的想象空间,是一个充满生气的活的机体,蕴含不尽之意、弦外之音、味外之味、韵外之致。

一首诗所蕴含的意境包含着无数意象。

诗人不可能也不必要将所有意象写入诗中。

换句话说,写入诗中的意象仅仅是整个意境所包含的全部意象的一部分。

整个意境包括两部分意象:一是有选择地写入诗中的意象,二是如唐代司空图所说的“象外之象”,即写入诗中的意象及其组合所引发生成的想象中的“象”。

诗中之象加上象外之象形成诗的整个意境。

宋代欧阳修的《六一诗话》引用了梅尧臣的一句名言:“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

”这里所说的“如在目前”的“难写之景”,指的是写入诗中的意象(景象、物象、事象等等);这里所说的“见于言外”的部分,指的就是“象外之象”。

写入诗中的意象及其组合是相对较实的部分,而象外之象是想象中的意象,是相对较虚的部分。

顾祖钊在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中明智地把一首诗的整个意境分为“实境”和“虚境”两个部分,指出:“意境包括两个部分:一方面是‘如在目前’的较实的因素;另一方面是‘见于言外’的较虚的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虚寓实虚实相生
文艺创作需要有虚有实,虚实结合。

光虚不实不行,光实不虚也不行。

光虚不实则白纸一张,全无文字,只能叫做“无字天书”,哪能叫艺术品?光实不虚,则作品被一大堆事实填满,堵塞拥挤,失却空灵,也会令人烦腻。

如何掌握虚实结合的辩证法,把虚与实辩证地巧妙地结合起来呢?下面请同学们看看古代作家和诗人是怎样把虚实相间技法运用到极致的。

先看诗人、散文家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怎样运用这一技法的。

我们说《桃花源记》这篇作品既有浓烈的浪漫虚幻色彩,又有强烈的真实感人的力量。

这一方面是因为主题具有现实意义;另一方面是作者始终注意把虚构与现实结合起来。

如文章一开始就明确向读者交待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其人物的身份、职业,这就使桃花源境内发生的一切事情变得好像都是真的。

最后写南阳刘子骥向往这片乐土,欣然寻访没有成功。

刘子骥,是历史上的实有人物,是晋朝太元时的名士,与陶渊明是同时代的人,作者把他写进作品中去,就进一步渲染了作品的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气氛。

作者之所以这样写,意在使人确信:虚幻怪异的桃花源是实有其地的胜境,从而加强了作品诱人的艺术力量。

再看大家非常熟悉的诗人李白是怎样运用这一技法来创造
化虚为实,化实为虚的优美意境的。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
伦送我情/这首诗是李白临别赠友之作。

当诗人登舟欲行之际,“忽闻岸上踏歌声”。

妙就妙在未见其人而先闻其声,以歌声代人,以虚寓实,而虚实相生。

诗人轻舟待发,而送行者踏歌相送,“忽闻”表明这踏歌相送对诗人来说实出意外,而就诗来说,也是绝巧的意外之笔,使诗承首句铺叙之后陡起一笔。

不仅使此景、此歌、此情犹如耳目,其人物情状呼之欲出,丰富了诗境的视听(时空)感,并显现出情感心曲的回流。

没有以虚寓实是难以臻此妙境的。

“桃花潭水深千尺”非一般浅潭小流可比,然而,千尺之深的潭水比起汪伦那种诚挚、朴素之情来,是远远“不及”的,而汪伦所“送我情”到底有多深,诗人留下了大片空白(虚),任人情思去度量,去驰骋。

汪伦情意之深,豁然于人眼目之中,让人回味良久。

后二句这种触物感兴、即兴象征以丰富诗的意蕴境界之法看似平易,道的眼前景,写的意中情,然而却是非扛鼎之笔所难以道出。

李白诗之不同凡响,就在于他那“妙境只在一转换间”,而“不及”二字是其关键。

这种托物即兴,以物象征,化抽象的情谊(虚)为具象的形象(实),将难以丈量的无形情愫借用“眼前景”加以比较度量,这一“转换”使诗别开生面,空灵有趣,余味涵包,新颖警人。

最后看杜甫的名诗《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全诗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境界,自成意境。

诗中写景、抒情结合得很完美,真正是情景交融。

但是,诗里出现的不只是情
和景,而且还有事和人。

写景、状物、叙事、绘人,各种因素综合为一个独立天地,恰好完美地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在这由景、物、事、人等结合而成的“境”和诗人所要表达之“意”,完美地融为一体。

蕴含着诗人对于国破家亡无限悲痛忧怨之情、忧国思家之意。

有限之境,无穷之意,完美结合,融合无垠,这就成了意境。

前人曾云:“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举出的典型例证就是这首《春望》。

“‘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悲,则时可知矣(司马光《续诗话》)。

”诗人的不尽之意,正是在这有限之境中表现出来,意深藏在境中,使人思而后才能得之。

通过上述诗篇的分析,可以看到艺术的意境往往与“虚实”关系紧密。

唐代刘禹锡说“境生于象外”,指出艺术意境所具有的“象”(实)与“境”(虚)的两个不同层次,通过“象”这一直接呈现在欣赏者面前的外部形象去传达“境”这一象外之旨,从而充分调动欣赏者的想象力,由实入虚、由虚悟实,从而形成一个具有意中之境,“飞动之趣”的艺术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