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案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案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陋问题》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什么是除法,能熟练使用除法进行简单计算。

2.能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除法运算的基本概念。

2.运用学会的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1.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时的灵活运用。

2.解决问题过程中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

2.教具:小黑板、彩色粉笔、纸张、铅笔、橡皮等。

3.课前准备:制定好课堂教学的具体流程和互动环节。

4.师生准备:教师熟悉教学内容,学生具有积极学习的态度。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通过举例子,引入“用除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主题,引起学生兴趣。

2.讲解:简要讲解除法的基本概念和公式。

3.练习:让学生进行基础的除法练习,巩固知识点。

4.反馈:让学生互相交流答案,引导他们找到解题的规律。

第二课时1.复习:快速复习上节课所学的除法知识。

2.拓展:引导学生将除法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让他们思考解决简单问题的方法。

3.练习:让学生通过多种实际问题进行除法运算练习。

4.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知识点。

六、课堂总结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能够初步了解除法的概念,能够简单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希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本次课堂的教案设计,希望对教师们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2.2除法(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2.2除法(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2.2除法(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教学内容为《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除法”单元。

主要包括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掌握除法运算的步骤,以及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除法的含义,掌握除法运算的基本步骤,能够正确进行简单的除法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和探究活动,学生能够培养数感,增强数学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难点1. 除法概念的理解:学生需要理解除法是将一个数分成若干个相等的部分的运算。

2. 除法运算步骤的掌握:学生需要掌握从被除数中连续减去除数的步骤,直到差为零。

3. 解决实际问题:学生需要能够将除法应用于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除法运算卡片、实物模型、教学PPT。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物模型或故事引入除法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除法的含义,展示除法运算的步骤,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3. 活动探究: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利用教具进行除法运算的实践活动。

4. 总结讲解: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总结,强调除法运算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5. 练习巩固:学生进行练习,教师个别辅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6. 应用拓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将除法运算应用于生活实际。

板书设计1. 板书2.2除法2. 板书内容:除法的含义、除法运算的步骤、注意事项、练习题目。

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完成练习本上的除法题目。

2. 拓展练习:解决实际问题,应用除法运算。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模型、故事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理解除法的概念,掌握除法运算的步骤。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积极参与,提高了数学思维能力。

但在练习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除法运算的步骤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个别辅导和练习。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除法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掌握。

《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案

《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案
《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除法及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具体内容包括:
1.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理解除法与生活的联系。
2.学会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如平均分配、数量关系等。
3.能够理解被除数、除数、商之间的关系,并运用除法算式进行计算。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除法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除法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除法是一种数学运算,用来解决平均分配、数量关系等问题。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实用的工具。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假设有12个苹果要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计算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个苹果。这个案例展示了除法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运用除法知识解决问题,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举例:针对理解除法与生活联系这一难点,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丰富多样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分配食物等,引导学生从情境中发现数量关系,建立除法模型。在讲解除法运算步骤时,教师可以采用直观演示、步骤分解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突破难点。
2.逻辑推理: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合理运用除法运算规则解决问题。

二年级下册《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含试卷)

二年级下册《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含试卷)

二年级下册《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二年级下册《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琼海市嘉积镇泮水小学王朝妹教学目标1、是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看能分成几份”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问题中的内在联系,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3、通过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看能分成几份”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

教学难点:是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动脑筋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

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两个问题的内在联系。

并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学具课件铅笔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师:同学们,你们见过蚕宝宝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15只可爱的蚕宝宝,想请同学们给这些可爱的蚕宝宝安排好住的地方。

你们乐意帮忙吗?一、自主探究课件出示:教材第23页例3师: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生:要求把15只蚕宝宝平均放在3个纸盒里。

师:每个纸盒放几只?该怎样解答呢?生:因为是平均分,求每个纸盒放几只,就是求每份是几,用除法计算。

师:到底解答正确吗?我们来做一个分铅笔的活动验证一下。

教师指名学生上台演示分铅笔的过程教师小结师:如果老师把要求改动一下,看看你又知道了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23页例3师: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生:我知道了每5只蚕宝宝放一个纸盒,问15只蚕宝宝要用几个纸盒。

师:该怎样解答呢?生1:求用几个纸盒,就是求15里面有几个5,用除法计算。

师:到底解答正确吗?我们来画图验证一下。

学生动手画图教师小结课件出示:教材第23页例3师:比较这两道题,你能发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和相同的地方吗?(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教师进行总结揭示课题课件出示:用除法解决问题二课堂练习教材练习五第1题四:总结提升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了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老师相信,一切困难都难不住我们的。

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第四单元表内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第四单元表内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2.过程与方法方面的重难点: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除法运算规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重难点: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增强团队意。
-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设想
3.小组合作完成一份关于表内除法的思维导图,涵盖除法的概念、运算方法、基本性质、应用场景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概括能力。
4.选取一道具有挑战性的应用题,要求学生用除法解决问题,并写出解题过程,培养学生的解题思路和逻辑思维能力。
5.家长协助孩子进行一次除法运算竞赛,记录成绩,让孩子在竞赛中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同时增进亲子关系。
-设计合作任务,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掌握除法的运算方法。
-引导学生互相评价,培养批判性思维。
4.丰富练习形式,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开展口算、笔算等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5.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个性化教学:
-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给予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
1.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除法问题:
-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除法实例,让学生感受除法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设计有趣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通过提问、引导,让学生主动探究除法的运算规律。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质疑精神。
3.分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5.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本章节教学设计以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第四单元表内除法解决问题为核心,紧密结合学科内容和课程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理解除法的概念,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2.使学生学会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初步理解除法的概念,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2.难点: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出示4个苹果,提问:如果要把这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个苹果?学生回答:每个小朋友能分到2个苹果。

2.学习除法算式教师在黑板上板书“4÷2=2”,并解释:这个算式表示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到2个。

教师引导学生读算式:4除以2等于2。

教师再出示几个类似的例子,如8÷4=2,12÷6=2,让学生尝试读算式并解释。

3.动手操作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一些小物品(如小石子、小玩具等)。

教师提出任务:请每组用你们手中的物品,演示一个除法算式,并解释其含义。

学生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并挑选几个小组进行展示。

4.练习巩固教师出示一些除法算式,让学生抢答答案。

教师提问:谁能用除法算式表示下面的情景?(如:6个橘子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到几个橘子?)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5.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出示一个实际问题:小明有10个糖果,他想平均分给4个好朋友,每个好朋友能分到几个糖果?学生尝试用除法算式解答,教师引导并给出答案。

教师再出示几个类似的问题,让学生独立解答。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7.课后作业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除法的应用。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导入新课、学习除法算式、动手操作、练习巩固等环节,让学生初步理解了除法的概念,掌握了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2.学生在动手操作环节积极参与,提高了合作交流能力。

3.在解决实际问题环节,学生能够运用除法解答,但还需加强练习,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4.教师在课后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学生汇报。
3.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了一些生活中的问题。(板书:解决问题)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我相信,一切问题都难不住我们!
4.质疑问难:
师:今天学习的知识你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第29页“做一做”
(1)请学生观察情境图后,用自己的语言讲小刺猬运水果的事,引发学生的兴趣。
(2)从图中收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独立解决书中提出的问题。
(3)鼓励学生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解答。
2.练习六第1题。
3.练习六第3题,看图编问题。
*4.3个小朋友一起分18个橘子,每人分得的个数正好是三个连续的数,请你想一想是哪三个数?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师:看着小朋友们玩游戏的情景,你能提出一个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吗?讲给你的同桌听听。
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1)平均分成3组,每组几人?
(2)每组5人,可以分成几组?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解决问题
师:你会用学过的知识解决这两个数学问题吗?在练习本上试一试。
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15÷3=5(人)15÷5=3(组)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一步计算的简单的除法应用题。
教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解答简单的除法应用题的思考方法。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同学们在课间喜欢玩一些什么游戏?
师:昨天老师在操场上也看到了一些同学在做游戏,数了数,共有15人(板书:15人做游戏。)我们看看他们在做什么游戏?(出示图片:3组跳圆圈舞的同学,每组有5人。)看,他们玩得多快活呀!
师:要求平均每组有几人,就要用15÷3来计算,能给大家讲讲为什么要这样计算吗?(学生讲述理由)你能说出15÷3=5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吗?

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教案5篇

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教案5篇

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教案5篇《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刚刚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初步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简单问题,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教案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教案1[学习目标]1、通过对熟悉的事例地探讨和研究,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学会正确解答简单的有余数问题,能正确地写出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3、培养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并能够结合商和余数在具体情境中的正确含义写出相应的单位名称。

[学习难点]能够运用恰当的方法和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准备]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等[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复习导入口算(出卡片,说得数)2、解决问题。

(1)学校食堂买来了23棵大白菜,每筐装6棵,可以装几筐?还剩几棵? (2)学校食堂买来了23棵大白菜,装3筐,平均每筐装多少?还剩多少棵?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过有余数除法,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有余数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探究新知1、学习例5,出示教材。

(1)理解基本数量关系。

22个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

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 师:从教材的题目中,你们知道了哪些有效信息呢?预设:知道了划船的人数。

还知道了每条船最多坐4人,要求至少要租多少条船。

师:同学们,想一想,“至少”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最少的意思,要想租的船最少,应该让每条船上都坐满人。

) 师:该怎么解答呢?(求要租几条船,就是求22里面有几个4,应该用除法解答。

)22÷4=5……2 4 2师:竖式中的22、4、5、2各表示什么?在讨论中规范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5表示船的条数,单位写条,2表示剩余两人,单位是人。

小结: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和我们解决的问题有关,写的时候要静心思考。

用除法快速解决问题教案

用除法快速解决问题教案

用除法快速解决问题教案教案,以用除法快速解决问题。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使用除法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法。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灵活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掌握使用除法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法。

2. 难点,灵活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除法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到除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2. 学习除法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法。

(1)列竖式。

首先,学生需要掌握列竖式的方法,通过列竖式来进行除法运算。

列竖式是一种直观的除法计算方法,能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除法的运算过程。

(2)除法口诀。

除法口诀是帮助学生记忆除法计算规则的重要工具,通过口诀的记忆,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快速地进行除法计算。

(3)应用实例。

通过一些实际的应用实例,让学生掌握使用除法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通过购物、分糖果等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除法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练习。

让学生进行一定数量的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通过练习,让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使用除法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法。

4. 拓展。

通过一些拓展题目,让学生进行更加灵活的思考和运用。

例如,让学生设计一些实际问题,通过除法来解决,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

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让学生对使用除法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际问题引入除法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使用除法的技巧。

通过列竖式、除法口诀等方法的学习,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除法的运算过程。

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实际应用,让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使用除法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收集整理的《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实际应用中,会灵活的选用“去尾法”和“进一法”取商的近似值,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对生活实际问题的讨论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人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对不同生活情境的分析与思考,体会近似值的生活意义。

教学重点:根据实际需要取商的近似值。

教学难点:分析并理解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一、复习旧知1.口算:3×4= 3.1×3= 2.8×4= 0.2×12=40÷5= 7.2÷8=5.6÷0.8= 1.2÷0.4=二、探究新知(一)学习例11.情境图:小强的妈妈要将2.5千克香油分装在一些玻璃瓶里,每个瓶最多可盛0.4千克。

需要准备几个瓶?2.(1)让学生读题并思考:这道题的条件和问题是什么?怎样列式?(2)引导学生自主列出算式并计算:2.5÷0.4=6.25(个)(3)师引导学生思考,瓶子的个数都是整数,怎样取近似值?学生可能会想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来取商的近似值:即2.5÷0.4≈6(个)3.教师启发学生思考:6个瓶子能装下2.5千克香油吗?(学生思考后回答:装不下,因为6×0.4=2.4(千克),还剩下0.1千克装不下。

所以需要7个瓶子。

)4.小结:虽然6.25的十分位的“2”比5小,但在这里仍然要向前一位进一。

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称为“进一法”。

(板:进一法)5.练习:出示书本练习九第8题。

(二)学习例10(2)1.出示例10(2):王阿姨用一根25米长的红丝带包装礼盒。

《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二、新授: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1)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
(2)小组交流。你是怎么解决的?为什么这样做?
(3)反馈评价。
指名汇报检查方法。
学生互相提数学问题,指名汇报,集体交流。
学生自由讨论。
1.教学例3.
(1)课件出示例3图。
谈话:同学们,跟老师到商店购物吧!
课件出示小熊、地球仪、皮球的价钱。
师:我有56元钱,想买地球仪,请问可以买几个?
提问:应该用什么方法算?怎样列式?(用除法计算,56÷8= )
得数是几?你是怎样算的?
(2)检验。
谈话:我们的计算对吗?你有什么理由?
2.课件出示汽车图。
谈话:老师想买这辆小汽车,可是它的价钱被小红遮住了。小红这样提示我们:如果24元买了6辆小汽车,一辆小汽车多少钱?根据这个问题,你能求出小汽车的价钱吗?
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根据已知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正确进行解答,能初步认识总价、数量、单价及其关系。
教具准备:课件、学习单
教学设计
集体备课内容
个性化教学设计
教学流程
学生活动预设
教师活动建议
教学环节的整理与改进
一、引入新课:
1.出示习题。
2.揭题:除法可以表示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今天我们就要学习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板示课题)
4.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列式的?
5.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6. 解答正确吗?
小结:一个地球仪是8元,要求“56元可以买几个地球仪” ,也就是在求56元里面有几个8元,因为56里面有7个8,所以能买7个地球仪。
小结:要求一辆小汽车的价格,就是求24元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几元。
引入概念:24是总数,6辆是份数,求出的单价是没份数。实际上平均分就是在求没份数。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课时教学设计
环节三:巩固提升,深入理解
1.完成教材第24页第1题。
2.完成教材第24页第2题。
教师活动:
1.独立完成教科书P24“练习五”第1题。
师:说一说,左题你是怎么完成的?
师:12、6、2分别指的是什么?
右题与左题思路相同。引导学生完成并完整、简洁、有条理地表达。
2.独立完成教科书P24“练习五”第2题。
师生归纳总结并板书解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总数÷份数=每份数;总数÷每份数=份数。
学生活动:
1.仔细观察,交流并提出问题:
(1)15个粽子,平均放到3个笼屉里,每个笼屉放几个?
(2)15个粽子,每个笼屉里放5个,要用几个笼屉?
讨论交流,得出结论,属于平均分的问题。
2.①小组讨论探究方法,并尝试解决问题。
②交流解决方法。
(1)求每个笼屉放几只,就是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算式是15÷3=5(只)
(2)求要用几个笼屉,就是求15里面有几个5,用除法计算。算式是15÷5=3(个)
③检验解答的结果是否正确,然后交流检验方法。
(1)动手分一分。
(2)圈一圈,画一画。
(3)用乘法。
④观察对比,找出异同点。
不同点:第一个问题是求每份数;第二个问题是求份数。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第9课时 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型:新授
课时:1课时
1.核心素养目标:
①情境与问题:在用除法解决“每个笼屉放几个?”和“要用几个笼屉?”这两个问题的过程中引发思考。
②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用所学的除法知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
③思维与表达:体会两种平均分活动的内在联系,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教师活动:

《用除法解决问题》教案

《用除法解决问题》教案

《用除法解决问题》教案《用除法解决问题》教案1教学目的初步培育门生在具体的生存情境中采集信息,提出题目并解决问题的本领。

教学准备老师:课件。

学生:表格。

教学进程1、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老师:同学们,咱们先来猜做个游戏好不好?出示课件:想想,第十六个图形是什么样的?第35个呢?第98个呢?老师:我们应用有余数的除法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老师:同学们真棒,猜得特别精确,实际这就是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就是“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

2、尝试题目,自主学习。

(一)表现例四的主题图,让学生察看。

老师:在同学们的体育活动之中也会出现有余数的除法的实际问题,大家请看!发问: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甚么?你能依据图中的有用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生一:有32个同学生二:教师要求每六人一组生三:可以分几组,还多几人?(课件同步涌现:可以分几组,还多几人?)师:你能帮教师解决这个数学题目吗?师: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法子算一算,入手吧。

(二)自主学习,尝试解决问题。

老师:小帮手们动作可真快!请两位小帮手给大伙儿说说你的计算方法。

师:哪位同学给人人说说自己的算法?老师依据学生的口述板书,要是有的学生没有写出单位,这时候发问:师:这里的商五示意甚么意思呢?余数二呢?那单位各是什么呢?(依据商和余数的单位发问:老师:你们知道这里的商五示意甚么意思吗?余数二呢?生:商示意可以分五组,余数示意还多二人。

)(三)出示实习十三的第二题。

师:下面这道有关跳强绳的题目怎样解决呢?看谁做得又对又快!19-八=十一(米)十一÷二=五(根)……一(米)答:可以做五根短跳绳,还剩一米。

3、小结。

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用除法解决问题》教案2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55页例4及55页做一做。

)教学目标:1、通过对熟悉的生活事例的探讨和研究,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课题: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4~55页例2、例3,练习十二的第1、2题。

教学目标: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2、使学生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学生每人准备小棒20根,不同颜色的三角形各20个。

教学过程:一、复习“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图(1)学生两人一组,互相说一说思考的过程和结果,然后在全班交流。

通过这两个层次的交流,使学生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同时唤起对“倍”概念的回忆,知道“3根的6倍”就是“6个3根,也就是18根”;“5根的3倍”就是“3个5根,也就是15根。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件(或在黑板上表示):图(1)图(2)3根的6倍就是6个3根,也就是18根。

5根的3倍就是3个5根,也就是15根。

二、教学例21、学习“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观察图(2),从右往左看:(1)18和3比,18里面有几个3?18是3的几倍?(2)15和5比,15里面有几个5?15是5的几倍?学生独立思考后,点名回答。

使他们明白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就是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1)复习“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提问:“3根的6倍是多少,怎样列式计算?”让每位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然后教师板书:3×6=18(2)自主探索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提问:“18根是3根的几倍怎样列式计算?”也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式解答。

反馈时,请学生说明用除法计算的理由,理解求18是3的几倍就是求18里面有几个3,所以用除法计算。

3、做例2后面的“做一做”。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用除法解决问题的练习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用除法解决问题的练习教学设计
三、自主检测,评价完善
看谁算得对又快
2÷2=20÷5=2×4=2×5=
5×4=12÷3=15÷5=4÷1=
四、归纳小结,课外延伸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小结:用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可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要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弄清解题时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课下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你会发现很多有趣的问题。
(2)课本32页第4题
①看图说图意。
②说说思考步骤: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独立解决。
③全班反馈,小结方法。
2.综合练习:
(1)33页第五题
①解决课本提出的两个问题。先让学生说说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独立解答后再订正。
②根据图中信息,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并解答,然后全班交流。
(2)同学们站队做操,每行站8人,可以站3行,如果站成4行,每行有几人?
用除法解决问题的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乘除法含义的认识,提高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逐步积累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方法与策略,并能有条理地表达思考的过程。
3.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让学生收集和整理情境图中的信息,提出并的实际问题。
一、问题引入,回顾再现
看谁猜得准又快:2本书用了12元钱,买这样的3本需要多少钱?
先独立思考,全班交流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再小结激趣,揭示课题。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1.基本练习
(1)课本32页第3题:
①独立看题,明确题意。
②完成后交流解决这两个问题的过程。突出先想什么怎么算?再想什么怎么算?
③比较这两题的异同。突出都要先解决: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用除法解决问题》说课稿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用除法解决问题》说课稿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用除法解决问题》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4~55页的内容。

下面我就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

《用除法解决问题》一节,即教学如何用除法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材安排在教学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我想,编者之所以这样安排,匠心不仅在于加深学生对除法含义的理解,有更多机会练习除法计算,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了解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材还遵循了由浅入深的编排原则。

其逻辑顺序如下:例2,通过摆飞机模型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例3,引导学生根据倍的概念和除法的含义,分析推理,探究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一般解法。

这样的例题编排,为学生展示了一幅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直观操作到分析推理的逻辑画面。

它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设计了拾级而上的台阶。

2.教具准备:课件、小棒等。

3.教学目标。

本课教学目标的确定力图体现“发展为本”的理念,不仅注重双基的落实,还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本课教学目标从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加以考虑有以下三点。

(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互联系。

(2)使学生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4.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4单元《表内除法(二)(第4课时)》《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4单元《表内除法(二)(第4课时)》《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4单元《表内除法(二)(第4课
时)》《解决问题》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并运用表内除法的步骤解决实际问题。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表内除法的运算步骤。

2.运用表内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
1.将生活中的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

2.运用表内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训练。

四、教学准备
1.课件PPT。

2.学生练习册。

3.讲台显示器。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讲述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习表内除法的步骤(10分钟)
教师通过PPT介绍表内除法的步骤,包括作除法、验算等过程,并结合示例讲解。

3. 解决问题(25分钟)
教师提供几个实际问题给学生,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表内除法知识解决问题,并指导他们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

4. 练习巩固(10分钟)
让学生拿出练习册,进行一些相关的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5. 拓展延伸(5分钟)
教师提出一些拓展问题或延伸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更复杂的问题,促进他们的综合能力发展。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表内除法的步骤,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对数学问题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七、课后作业
1.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

2.思考并解答教师提出的拓展问题。

以上是本节课教案,希朎对您有所帮助。

二年级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与评课稿

二年级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与评课稿

二年级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与评课稿为您收集整理的二年级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与评课稿,提供全面的二年级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与评课稿信息,盼望对您有用!二年级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与评课稿篇一:《用除法解决问题》说课稿《用除法解决问题》说课稿一、说教材我说的内容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用除法解决问题》,即如何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

它是在学生把握了一些数与计算的学问,理解倍的概念和除法的含义,以及把握了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用除法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这部分教材主要是培育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觉并提出简洁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为以后解决问题积存肯定的阅历,培育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进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依据《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小学第一学段解决问题教学的具体要求,以及教材的编排意图,我认为本课要到达以下教学目标: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并且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体会问题的内在联系,理解数量间的互相关系。

2\引导学生依据“倍〞的概念和除法的含义,分析、推理、探究“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实际问题的一般解决方法,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4\在学习中,逐步使学生养成质疑问难、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习惯。

其中,引导学生依据“倍〞的概念和除法的含义,分析、推理、探究“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实际问题的一般解决方法,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是本节课要突破的重点。

三、说教法和学法依据以上分析,我实行“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

通过电化教学、实物操作、合作沟通等教学手段,创设肯定的学习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习气氛,让学生经受将一个具体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在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中,经受运用除法含义确定算法的过程。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2表内除法(一)《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2表内除法(一)《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经历用除法知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用画图、语言描述等方法理解和分析问题,感受平均分,体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习重点用除法解决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经历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

课堂设计1.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学习了平均分和除法,关于这些的内容,你都知道了些什么?师:能用我们学过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师:看,这里有一些蚕,今天我们一起研究这些蚕中的数学问题。

师:观察画面,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2.问题探究(1)解决每份是几的问题(课件出示下图)师:谁能把这题读一读?师: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师:如果用画图的方法来表示题意应该怎么表示呢?生:先画15只蚕,再画3个盒子,然后分一分,连一连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师:很有想法。

要求的问题怎么显示?师:(课件出示)这幅图你看懂了吗?谁能解释一下,图中的每一部分表示的是什么?师:图中的大括号上标注的是有15只蚕宝宝,3个盒子表示的是平均分成3份,在每个盒子下面画上问号,表示求每个盒子放几只?师:这道题就是把15只蚕宝宝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师:你能列出算式解决吗?写一写吧。

生独立写,全班交流。

师:谁来说一说,你的算式是怎样列的?生说,教师板书:15÷3=5(只)师:算式中的15、3、5各表示什么?谁来说一说。

师:我们的解答正确吗?你打算怎样检查?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师:每盒有5只,一共有3盒,是15只,刚好是题目中的已知信息,所以我们的解答是正确的。

师总结:像这样的问题,实际就是求每份是多少的问题,可以用除法解决。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2)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

师:看,这里还有一个关于蚕宝宝的问题。

课件出示:师:请你自己阅读,找出数学信息和问题。

师:谁来说一说,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和问题。

师:请你想一想用图怎么表示题意。

师: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幅图的意思?师:现在知道了有15只蚕宝宝,每个盒子里放5只,需要用几个纸盒?实际就是求15里面有几个5?师:我们可以用除法解决,请你列出算式,并和你的同桌说一说,算式中的每个数表示什么?生说,教师板书: 15÷5=3(盒)师:让我们也来检查一下我们的解答是否正确吧。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数学下册《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案学习内容: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目的:1.使学生能根据一幅图(分完的结果)写出两个除法算式,从而进一步理解除法的含义。

2.通过看一个除法算式,说出它表示的不同意思,使学生对除法的含义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学习重、难点:能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不同的除法算式。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8个球拍图,3捆萝卜图,以及16根小棒;学生准备18根小棒。

学习过程:
一、复习和准备
1.说一说平均分是怎样分物品的。

2.操作练习。

先让学生拿出8根小棒,把它们平均分成4份。

摆在桌子的左面。

学生摆完以后,指名说一说是怎样摆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贴出小棒。

并问: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然后在小棒下面板书:
8÷4=2
再让学生拿出8根小棒,把它们按每2根一份,看能分成几份。

摆在桌子的右面。

学生摆完后,仿照上面的提问和教学过程,教师在黑板上贴出小棒,并写出除法算式:
8÷2=4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得的结果和除法算式:看一看两次分小棒的
结果相同吗?(不同。

)它们的除法算式相同吗?(不相同。

)为什么?(因为分的方法不一样,除法算式就不同。

)如果只看分的结果,能确定是用哪一种方法分的吗?(不能。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看一幅图怎样写两个除法算式。

二、新课
教学例3。

教师出示8个球拍图。

说明意图:看图写出除法算式。

先让学生分组讨论一下:看着这幅图怎样写出两个除法算式?为什么?然后多让几个学生发言。

你能想出什么样的除法算式?(8÷4=2)你是怎样想的?(把8个球拍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2个。

)有多少同学同意这种写法?还有其他的写法吗?(8÷2=4)你是怎样想用?(8个球拍,每2个分成一份,分成了4份。

)有多少同学同意这种写法?哪种写法对呢?有多少同学认为这两种写法都对?请两名认为可以写两个除法算式的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此时,只要学生说的意思正确即可。

语言暂时不要求过高。

在学生说明理由时,还可以让他到黑板前具体分一下,使全班同学看到,分法不同。

教师小结:由于两种分法不同,只看分的结果,我们不能确定是用哪一种方法分成的。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看一幅图,能够根据不同的分法,写出两个不同的除法算式。

三、课堂练习
1.第29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先让学生观察图,说明题意。

然后让学生独立写出两个除法算式。

写完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说一说每个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是什么。

并引导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能看一幅
图写出两个除法算式。

(只要意思正确即可。


2、出示课本第29页的例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然后让学生独立做。

在做的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边做边小声说一说每个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教师巡视,注意对差生的个别辅导。

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可以让四人小组帮助。

3、如果又来了3人,每组平均应有几人?让四人小组合作完成。

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看一幅图写出两个除法算式,还练习了根据一个除法算式说出它表示的两种不同的含义。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