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原材料(混合砂)细度模数的变化相应调整水泥用量与外加剂的掺量

合集下载

《建筑材料与检测》课后答案

《建筑材料与检测》课后答案

参考答案P7单元习题1.建筑材料的分类有两种:按使用功能分和按化学成分分。

按使用功能分,分为结构材料、墙体材料、功能材料、装饰材料;按化学成分分,分为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复合材料。

2.建筑材料的标准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

3.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的物质基础,对建筑艺术的表达形式、建筑产品的质量及建筑工程的造价都有重要影响。

4.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分类。

P21单元习题一、填空题1.静、动、冲击2.耐水3.小大4.越大越大越少越差二、选择题1.B2.B3.A4.D5.B三、案例分析砖房倒塌的原因主要是建筑材料的选取有问题,未烧透的红砖,强度本来就不高,还多孔,正好又有罕见的洪水,砖承受不住洪水的浸泡,强度降低,导致房屋倒塌。

四、简单题1.在材料的体积组成中,孔隙构造对建筑材料的许多性质,如强度、吸水性、抗渗性、抗冻性、导热性及隔声吸声性等都有很大影响。

2.在建筑工程中,为提高材料的耐久性,根据材料本身的特性和受腐蚀的原因可采取以下措施:降低材料内部的孔隙率,特别是开口孔隙率;降低材料内部裂纹的数量和长度;使材料的内部结构均质化;对多相复合材料应增加相界面间的黏结力;在材料表面加做保护层;减轻外部环境的腐蚀作用;提高材料本身的密实度。

3.材料抵抗冻融破坏作用分能力与其孔隙率、孔隙特征及孔隙内的充水状况有关,并受到材料的变形能力、抗拉强度及耐水性的影响。

五、计算题石子的吸水率(18.6-18.4)/(18.4-3.4)*100%=1.3%石子的堆积密度(18.4-3.4)/10=1.5g/cm3石子的表观密度(18.4-3.4)/(10-4.27+0.2)=2.53g/cm3开口孔隙率(18.6-18.4)/(10-4.27+0.2)=3.4 %P48单元习题一、填空题1.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颈缩阶段2.沸腾钢、半镇静钢、镇静钢、特级镇静钢3.屈服强度为215MPa的A级沸腾钢4.屈服点字母、屈服点数值、质量等级、脱氧程度5.缓和、脆性、冷脆性、临界温度6.小、大7.冷拉、冷拔、强度、节约钢材8.人工、天然9.前10.屈服强度、4、强度、硬度、塑性、韧性二、单选题1.B2.A3.C4.C5.B6.B7.BE三、判断题1.错2.错3.错4.错5.错6.对7.错8.对四、案例分析1.焊接时运用一般焊条,达不到中碳钢的要求,因此焊接处性能不好,强度不够。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配合比计算案例-C30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配合比计算案例-C30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配合比计算案例某高层办公楼的基础底板设计使用C30等级混凝土,采用泵送施工工艺。

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以下简称《规程》)JGJ 55的规定,其配合比计算步骤如下:1、原材料选择结合设计和施工要求,选择原材料并检测其主要性能指标如下:(1)水泥选用P.O 42.5级水泥,28d胶砂抗压强度48.6MPa,安定性合格。

(2)矿物掺合料选用F类II级粉煤灰,细度18.2%,需水量比101%,烧失量7.2%。

选用S95级矿粉,比表面积428m2/kg,流动度比98%,28d活性指数99%。

(3)粗骨料选用最大公称粒径为25mm的粗骨料,连续级配,含泥量 1.2%,泥块含量0.5%,针片状颗粒含量8.9%。

(4)细骨料采用当地产天然河砂,细度模数 2.70,级配II区,含泥量 2.0%,泥块含量0.6%。

(5)外加剂选用北京某公司生产A型聚羧酸减水剂,减水率为25%,含固量为20%。

(6)水选用自来水。

2、计算配制强度由于缺乏强度标准差统计资料,因此根据《规程》表4.0.2选择强度标准差σ为5.0MPa。

表4.0.2 标准差σ值(MPa)混凝土强度标准值≤C20C25~C45 C50~ C55 Σ 4.0 5.0 6.0 采用《规程》中公式4.0.1-1计算配制强度如下:(4.0.1-1)式中:f cu,0——混凝土配制强度(MPa);f 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这里取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值(MPa);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计算结果:C30混凝土配制强度不小于38.3MPa。

3、确定水胶比(1)矿物掺合料掺量选择(可确定3种情况,比较技术经济)应根据《规程》中表3.0.5-1的规定,并考虑混凝土原材料、应用部位和施工工艺等因素来确定粉煤灰掺量。

表3.0.5-1 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注:1 采用其它通用硅酸盐水泥时,宜将水泥混合材掺量20%以上的混合材量计入矿物掺合料;2 复合掺合料各组分的掺量不宜超过单掺时的最大掺量;3 在混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矿物掺合料时,矿物掺合料总掺量应符合表中复合掺合料的规定。

防渗墙工程技术要求(1)

防渗墙工程技术要求(1)

目录1说明 (1)1.1范围 (1)1.2承包人的责任 (1)1.3主要提交件 (1)1.4引用标准和规程规范 (2)2混凝土防渗墙 (2)2.1说明 (2)2.2一般要求 (3)2.3造孔 (3)2.4泥浆 (5)2.5墙体材料 (6)2.6拌和与运输 (7)2.7墙体浇筑 (7)2.8墙段连接 (9)3特殊处理 (9)4质量检查和验收 (10)4.1混凝土防渗墙的质量检查和验收 (10)4.2防渗墙工程的完工验收 (11)1说明1.1范围本技术要求适用于垂直防渗工程,其防渗结构型式为塑性混凝土防渗墙。

防渗墙的施工应按有关现行规范执行,并应遵守相关施工合同及招标文件技术条款中的有关规定。

1.2承包人的责任(1)承包人应根据发包人提供的地质资料进行防渗工程槽段的地质复勘工作并编制槽段地质复勘剖面图,供防渗墙槽段划分和合拢段布置。

(2)承包人应负责防渗墙的施工准备、墙体材料供应及其配合比试验(除合同另有规定外)、槽段造(钻)孔、浆液配制、泥浆置换、墙体浇筑以及试验检验等全部施工作业。

(3)承包人应负责提供防渗墙施工作业所需的全部人工、材料(除合同另有规定外)、设备和辅助设施。

(4)根据相关规定以及本技术要求,对防渗墙施工作业进行质量检验和验收。

(5)施工单位应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劳动安全生产等法律和法规。

施工期间,在合同规定的施工区域内,采取相关的措施,并认真贯彻执行。

1.3主要提交件1.3.1施工措施计划防渗墙工程开工前7天,承包人应根据施工图纸和本章第2.2条至第2.10条的规定,提交一份包括下列内容的施工措施计划,报送监理人审批:(1)防渗墙槽段地质复勘工作大纲;(2)防渗墙槽段划分和合拢段布置;(3)开挖设备和辅助设施布置;(4)槽孔建造施工工艺;(5)浆液配合比试验、泥浆置换和清孔方法;(6)墙体浇筑工艺;(7)废浆及沉渣排放措施;(8)施工进度计划。

1.3.2质量检查记录和报表施工过程中,承包人应为监理人进行质量检查和检验提交或出示以下各项施工记录和质量报表:(1)提交轴线及槽段测量放样资料;(2)提交墙体材料和配合比现场试验成果;(3)出示槽孔造孔、泥浆置换、清孔、墙体浇筑等施工班报记录;(4)提交质量检查记录和质量事故处理记录等。

水泥对外加剂的影响及解决措施

水泥对外加剂的影响及解决措施

水泥对外加剂的影响及解决措施水泥影响外加剂适应性因素:1 、水泥中 C3A 含量,对混凝土的塌落度影响就很大,C3A含量越高混凝土和损失就越大。

2、水泥中半水石膏或硬石膏含量对混凝土塌落度损失影响很大,含量越大损失越快混凝土标准稠度用水量:用水量越大,水胶比越大,外加剂掺量越大。

3、水泥的比表面,比表面越大对水泥的细度越细,对外加剂的吸附量就越大,外加剂的掺量就越大,或提高浓度。

4、烧失量,烧失量越大,说明水泥含碳量越高,碳和水泥浆争相吸附减水剂。

造成减水剂掺量加大。

5、碱含量碱含量随着碱含量的提高混凝土和易性提高,但达到适量比例后以后,混凝土塌落度损失会快速降低不同水泥矿化成份区别较大,混合材料的大量应用,更影响了外加剂对水泥适应性,调整外加剂品种改变掺用量及掺加方法可缓解外加剂对这些水泥的适应性。

解决措施:一.高碱水泥水泥中的可溶性碱通常以Na2O 当量表示,它主要来源于生产水泥的粘土及混合材中,适量的可溶性碱有利于促进水泥水化,更有利于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

试验证明,水泥混凝土流动性随着碱含量的增加而提高。

但是到达一定量,水泥会急剧水化,水泥浆流动性大幅度下降。

掺入减水剂后塑化效果也明显降低。

减水剂用于商品混凝土及泵送混凝土施工坍落度经时损失率增大。

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一般认为,水泥中的碱对铝酸三钙的溶出产生了促进作用,此时水泥在调凝剂 CaSO4 参预下很快形成了一定的 AFt 晶体,并包裹在 C3A表面,抑制了 C3A直接水化形成铝酸钙,改善了水泥浆的流动性。

但是如果水泥中碱含量过高,由于初始就有大量AFt 晶体形成,反而使流动度下降,外加剂用于上述水泥适应性必然会降低。

主要表现在减水率不够,塑化效果差,坍落度经时损失率高。

在使用高碱水泥时,如采用萘系或其它低硫酸盐含量的减水剂,使用效果差。

而如果采用硫酸盐含量较高的减水剂如萘系低浓(硫酸钠含量20%左右)或蒽系高效减水剂(硫酸钠含量30%以上)使用效果却会明显改善。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求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求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求附件: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求1 设计依据(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 033-95)(7)《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F80/1-2004)2 工程设计2.1技术指标一、二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水泥混凝土面板厚26cm,基层为20cm厚5%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为30cm厚12%石灰稳定土,采用特重交通等级设计。

水泥混凝土的强度以28d龄期的弯拉强度控制,要求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不得低于5.0MPa,抗冻标号不小于F200。

三、四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水泥混凝土面板厚20cm,基层为30cm厚12%石灰稳定土,采用中等交通等级设计。

水泥混凝土的强度以28d龄期的弯拉强度控制,要求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不得低于 4.5MPa,抗冻标号不小于F200。

路基填筑维持原设计要求不变。

2.2路面接缝设计2.2.1 纵向接缝路面宽度大于6m的混凝土面板,在公路中心线处设一道纵向施工缝,采用平缝形式。

其余部位纵缝均为缩缝,采用假缝形式,缩缝位置与行车道分幅一致,但不得大于4.5m。

路面宽度等于6m的混凝土面板,在公路中心线处设一道纵向缩缝,采用假缝形式。

路面宽度小于等于4.5m的混凝土面板,不设纵缝。

纵缝均与公路中心线平行。

纵向接缝无论是施工缝还是缩缝,均在缝内设置拉杆。

如原路设有纵缝,纵缝的设置应与原路一致。

2.2.2 横向接缝横向接缝为4~6m等间距布置,分块面积不得大于25m2。

横缝采用设传力杆的假缝形式。

每日施工结束或因临时原因中断施工时,必须设置横向施工缝,其位置应尽可能选在缩缝处。

公路桥涵混凝土施工规范条文JTTTF50—2011

公路桥涵混凝土施工规范条文JTTTF50—201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T/T F50—2011)6 混凝土工程6.1 一般规定6.1.1 本章适用于公路桥涵混凝土施工的原材料选择、配制、拌制、运输、浇筑、养护及质量检验,预应力混凝土及水下混凝土等的特殊要求尚应符合本规范第7章和第8章的规定。

6.1.2 混凝土工程所用的各种原材料,均应符合现行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规定,并应在进场时对其性能和质量进行检验。

6.1.3 在进行试配和质量检测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应以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尺寸标准试件测定,且应取其保证率为95%。

试件应以同龄期者3个为一组,每组试件的抗压强度以3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计算精确至0.1MPa)为测定值,当有1个测值与中间值的差值超过中间值的15%时,取中间值为测定值;当有两个测值与中间值的差值均超过15%时,则该组试件无效。

6.1.4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应以标准方式成型的试件,置于标准养护条件下(温度20℃±2℃,相对湿度不低于95%)养护28d所测得的抗压强度值(MPa)进行评定。

采用蒸汽养护的混凝土抗压强度,试件应先随构件同条件蒸汽养护,再转入标准条件下养护,累计养护时间应为28d。

当混凝土中掺用粉煤灰等矿物掺合料时,确定混凝土抗压强度时的龄期应符合设计规定。

6.1.5 公路桥涵混凝土宜使用非碱活性集料,当条件不具备必须使用时,其他材料中的碱含量及混凝土中的最大总碱含量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

6.2 水泥6.2.1公路桥涵工程采用的水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的规定,水泥的品种和强度等级应通过混凝土配合比试验选定,且其特性应不会对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当混凝土中采用碱活性集料时,宜选用含碱量不大于0.6%的低碱水泥。

6.2.2水泥进场时,应附有生产厂的品质试验检验报告等合格证明文件,并应按批次对同一生产厂、同一品种、同一强度等级及同一出厂日期的水泥进行强度、细度、安定性和凝结时间等性能的检验,散装水泥应以每500t为一批,袋装水泥应以每200t为一批,不足500t或200t时,亦按一批计。

吉林省试验员-模拟题02

吉林省试验员-模拟题02

省试验员模拟试题--- 单选题第 1 题以下哪项不是水泥细度减小可能带来的后果( C )A.能耗大B.水泥活性增大C.粉磨时间减小D.以上均不是第 2 题细砂的细度模数为( C )A.3.7-3.1B.3.0-2.3C.2.2-1.6D.1.5-0.7第 3 题某工程混凝土砂细度模数为2.8,该砂属于 ( C )A.特细砂B.细砂C.中砂D.粗砂第 4 题混凝土中体积分数最高的组分为( D )A.胶凝材料B.水C.减水剂D.集料第 5 题以下说确的是( B )A.混凝土的强度一般不会超过骨料的强度B.普通混凝土垢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骨料的碾碎C.骨料性能与混凝土耐磨性无直接关系D.高韧性的骨料不利于混凝土抗冲击性能的提高第 6 题以下属于工业废渣类掺合料的是 ( B )A.硅藻土B.自然煤矸石粉C.煅烧页岩D.火山灰第 7 题在下列混凝土的技术性能中,正确的是( B )A.抗剪强度大于抗压强度B.轴心抗压强度小于立方体抗压强度C.混凝土不受力时部无裂缝D.徐变对混北土有害无利第 8 题关于合理砂率对混凝土拌合物新拌特性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A)A.流动性最小 B.黏聚性良好 C.保水性良好 D.水泥用量最小第 9 题某混凝土工程,所用配合比为水泥:砂:碎石=1:1.98:3.90,W/B=0.64,已知混凝土拌合物的体积密度为2400kg/m3,1立方米混凝土中含砂( B )kg。

A.656B.632C.665D.566第 10 题《水泥细度检验方法筛析法> GB/T1345-2005.中,水泥试验筛标定时,将标准样装入干燥洁净的密闭广口瓶中,盖上盖子摇动( A )分钟,消除结块。

A.2minB.3minC.5minD.10min第 11 题《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 1346-2011中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称量水的量具精度为( C )。

A.±0.1 mLB.±0.2 mLC.±0.5 mLD.±1.0 mL第 12 题材料的弹性是指在卸去( B )后能恢复原状的性质A.变形B.外力C.重量D.压力第 13 题粉煤灰细度检验应把负压筛调节负压至( B ) Pa围。

不同机制砂对外加剂饱和掺量及混凝土质量的影响研究

不同机制砂对外加剂饱和掺量及混凝土质量的影响研究

不同机制砂对外加剂饱和掺量及混凝土质量的影响研究发布时间:2022-09-15T05:13:18.689Z 来源:《建筑创作》2022年第2月4期作者:张学阳段汶宏路珏[导读] 工程实践中,机制砂品质不一,造成外加剂使用范围波动,而外加剂用量控制又直接影响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实现张学阳段汶宏路珏(四川华西绿舍建材有限公司,成都 610000)摘要:工程实践中,机制砂品质不一,造成外加剂使用范围波动,而外加剂用量控制又直接影响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实现。

据此,本文确定细度模数和MB值为影响因素,研究了C30~C60混凝土的外加剂饱和掺量,并得出对混凝土质量的一般影响规律。

结果表明,对C45~C60等级的混凝土,每增加一个强度等级,外加剂饱和掺量增加约0.04%;使用2.7~3.0细度模数砂,对混凝土强度提升有明显作用;MB值每增大0.2,外加剂饱和掺量增加约0.1%;最后,就生产上机制砂质量波动的现状,提出质量控制的有效建议。

关键词:混凝土质量;外加剂饱和掺量;机制砂;细度模数;MB值01 引言生产中外加剂多为减水、缓凝、引气等多种组分复配,可以适当改变混凝土的性质,发挥改善混凝土和易性、降低用水量、提升混凝土性能等积极作用[1]。

但当外加剂过掺,材料性能将发生根本性变化,混凝土质量劣化,对生产、施工及后期强度均产生不利影响[2],包括引起拌合物坍落度过大、离析、泌水[3],造成过度缓凝、气含量增加、混凝土强度降低[4],混凝土板结等问题[5,6]。

因此,生产中明确外加剂饱和掺量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手段[7]。

而通常搅拌站原材料,特别是机制砂品质不稳定,造成外加剂掺量波动较大,原材料的不稳定带来生产质量波动,质量控制难度增加[8]。

综上,探究不同机制砂对外加剂饱和掺量及混凝土质量的影响研究,对工程实践中混凝土质量控制有重要意义。

基于此,本文确定细度模数和MB值两个影响因素,通过大量试配试验,探究了不同机制砂用于7种常用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外加剂饱和掺量,并研究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旨在寻求不同机制砂对混凝土质量的一般影响规律,为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提供有效指导。

DB13T 1545-2012 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规程

DB13T 1545-2012 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规程
4
DB13/T 1545—2012
5.3.10 试验取样频率及数量
3
5.3.10.1 同厂家、同规格的骨料每 400m 或 600t 为一检验批;当同厂家、同规格的骨料连续进场且 质量稳定时,每周检验不少于一次。 5.3.10.2 砂的每一检验批取样一组,天然砂数量为每组不少于 22kg,人工砂每组不少于 52kg。 5.3.10.3 碎(卵)石每一检验批取样一组,数量不少于 190kg。
5.2 水泥
3
DB13/T 1545—2012
5.2.1 应选用新型干法回转窑工艺生产的水泥,不得使用立窑工艺生产的水泥,不得使用袋装水泥。 5.2.2 水泥品种的选用应根据预拌混凝土的设计、施工要求确定。 5.2.2.1 宜选用通用硅酸盐水泥。有特殊需要时,也可选用其它品种水泥。 5.2.2.2 对于有抗渗、抗冻融要求的混凝土,宜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5.2.2.3 当使用碱活性骨料时,应采用低碱水泥。 5.2.3 预拌混凝土所用水泥应满足 GB 175 标准或相关产品标准的要求。 5.2.4 水泥在运输和仓储过程中应有防潮措施。水泥进场后应按品种、等级、生产厂家分仓存储,不 得混仓。当水泥出厂时间超过三个月(快硬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必须进行复检,并按复检结果合理处 置该批水泥。 5.2.5 不得混合使用不同厂家、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 5.2.6 水泥进场复检项目应包括胶砂强度、胶砂流动度、安定性、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细度、 氧化镁含量、氯离子含量、碱含量(碱含量低于 0.6%的水泥)。 5.2.7 同一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散装水泥按不超过 500t 为一检 验批抽样复检。 5.2.8 每一检验批应从不同部位抽取等量样品,总量不少于 12kg。 5.2.9 样品经充分拌匀后,按规定方法分成两份,一份进行复检,一份装入留样筒留存,留存时间不 少于 3 个月。

混凝土配比技术规范

混凝土配比技术规范

严格按照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进行砼配合比设计,是保证砼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

砼有四项技术性质,即工艺性质,力学性质,砼的变形,和砼的耐久性。

砼配合比设计,要按照这四项技术性质,分别满足设计强度的要求,满足施工和易性的要求,满足耐久性的要求,以及满足经济性的要求。

在公路工程监理实践中,发现部分工地试验室,设计砼配合比当中,存在不满足四项要求的现象。

尤其突出的是低强度等级砼配合比设计,水灰比与单位水泥用量,低于相关规范的规定。

水下砼配合比设计,砂率与单位用水量,低于相关规范的规定等等。

水灰比、砂率、单位用水量,是砼配合比设计的三大参数。

正确运用这三大参数,决定砼配合比设计的成败。

有的工地试验室,在低强度等级砼配合比设计中,运用给定的计算公式,所求出的水灰比较大。

水灰比越大,单位水泥用量则越小,没有对照相关规定就直接指导施工,是严重的设计错误。

因为,砼结构所处环境不同,耐久性要求对其约束也有所不同。

如设计强度等级C 15的砼配合比,坍落度30mm,水泥强度等级32.5,单位用水量189 kg/m3。

按照公式计算,水灰比为0.66,水泥用量为286kg/m3,计算方法没有错误。

经过监理审核,对照JTJ 041—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表11.3.4的规定。

表11.3.4 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混凝土结构所处环境无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最大水灰比最小水泥用量(kg/m3) 最大水灰比最小水泥用量(kg/m3)温暖地区或寒冷地区,无侵蚀物质影响,与土直接接触 0.60 250 0.55 275严寒地区或使用除冰盐的桥涵 0.55 275 0.50 300受侵蚀性物质影响 0.45 300 0.40 325注:①本表中的水灰比,系指水与水泥(包括外掺混合材料)用量的比值。

②本表中的最小水泥用量,包括外掺混合材料。

当采用人工捣实混凝土时,水泥用量应增加25kg/m3。

当掺用外加剂且能有效地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时,水泥用量可减少25kg/m3。

计算外加剂用量时,不能忽视骨料中细颗粒的影响

计算外加剂用量时,不能忽视骨料中细颗粒的影响

外加剂在混凝土中作用日益突出,降低混凝土用水量,改善混凝土工作性,提高强度,改善混凝土耐久性等优点。

外加剂虽然十分重要,但对外加剂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的计算方法方面的探讨比较少,即按胶凝材料的百分比来计算。

这种计算方法对于使用河砂配制混凝土时不利性表现并不突出,但普遍使用机制砂配制混凝土的今天,制砂的粒径小于0.075mm的石粉含量明显高于河砂中的0.075细粉颗粒。

如何准确计算外加剂用量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正确选择外加剂掺量有利于混凝土用水量的准确把握,利于控制混凝土拌合物的状态。

混凝土用水量与外加剂用量协调时,混凝土拌合物“柔和”,混凝土拌合物“不重”,混凝土拌合物匀质性良好,反之,会出现离析、泌水造成分层抓底或者拌合物流动度不足(扩展度小)。

因此,从实践出发有必要在外加剂用量的计算方面加以探讨完善计算方式,以求简便、准确便于混凝土生产控制。

(一)外加剂用量传统计算方法存在的问题目前,很多搅拌站是根据经验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还没有一个广泛被接受的混凝土设计方法,混凝土外加剂的计算也是如此,没有一个统一便捷的计算方法。

外加剂的掺量选择是受混凝土强度等级对用水量的差异而不同。

一般来说,高强度等级混凝土的水胶比较低,用水量也较低,需要较高的减水率来满足其工作性,所以外加剂的掺量就高。

反之。

低强度等级混凝土用水量偏高,外加剂减水率应选择偏低掺量,以适应混凝土配合比需要。

即便外加剂掺量一定,同样的水泥、矿物掺合料和配合比,骨料含粉量的差异也会使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有较大的波动。

主要原因可能是大多数搅拌站使用胶凝材料百分比计算方法,这种方法忽视骨料中粉料物质对外加剂的吸附。

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本来外加剂掺量低,骨料中的粉料物质吸附后,量变的不足,而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外加剂掺量相对较大,骨料中粉料吸附量与低强度等级粉料吸附量相差不大,便会造成高强度等级外加剂量吸附的比例低。

混凝土外加剂用量传统计算方法:混凝土胶凝材料总量×外加剂掺量(%)=混凝土外加剂用量其中,胶凝材料包括水泥、矿粉、煤灰等。

砂细度及砂率对混凝土强度及外加剂掺量的影响研究

砂细度及砂率对混凝土强度及外加剂掺量的影响研究

砂细度及砂率对混凝土强度及外加剂掺量的影响研究高玉敏;高云辉;施奇男【摘要】通过试验,研究了在相同水胶比及相近坍落度条件下的不同砂率及不同砂细度模数下聚羧酸减水剂掺量的变化及混凝土强度的变化趋势.【期刊名称】《粉煤灰综合利用》【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3页(P25-26,30)【关键词】不同砂率;不同砂细度模数;聚羧酸减水剂掺量;混凝土强度【作者】高玉敏;高云辉;施奇男【作者单位】国产实业苏州混凝土有限公司,江苏省苏州市215127;国产实业苏州混凝土有限公司,江苏省苏州市215127;国产实业苏州混凝土有限公司,江苏省苏州市21512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528.2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混凝土行业“绿色生产”,同时为了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公司将原来使用的萘系减水剂更换为对环境无污染的聚羧酸减水剂,为全面地掌握聚羧酸减水剂的性能以指导生产,公司组织人员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现将其中所做的砂细度及砂率对混凝土强度及聚羧酸减水剂掺量的影响试验加以分析总结,以供参考。

1 试验原材料1)水泥:江苏金峰水泥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P.O42.5水泥,密度 3100 kg/m3,3d 抗压度 25.9MPa,2d天抗压强度48.2MPa。

(2)矿粉:苏州闽航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生产的S95级矿粉,密度2850kg/m3,流动比102%,3d天活性指数77%,28d活性指数96%。

(3)粉煤灰:昆山鑫源环保热电有限公司生产的Ⅱ级粉煤灰,密度2150kg/m3,需水量比104%,45μm方孔筛筛余19.6%,烧失量6.9%。

(4)砂:江西南昌产湖砂,表观密度 2650kg/m3,细度模数 1.7 ~3.1。

(5)石:浙江湖州产5mm~25mm连续级碎石,表观密度2680kg/m3,泥含量0.6%,针片状含量5%。

(6)减水剂:西卡(中国)有限公司生产的3301C型聚羧酸外加剂,密度1050kg/m3,PH 值 5.5,固含量 27.2%。

碾压式贫混凝土基层施工质量控制指南

碾压式贫混凝土基层施工质量控制指南

碾压式贫混凝土基层施工质量控制指南1、使用范围在已完成并经过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的底基层上,铺筑碾压式贫混凝土基层.质量检测包括施工准备、所需设备、劳动力和材料,以及施工、试验、养护等全部作业。

2、材料2.1水泥(1)可使用各种硅酸盐水泥,不采用粉煤灰时,宜采用强度等级32.5的水泥.掺用粉煤灰时,只能使用道路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应使用缓凝水泥,其抗压强度、合格强度、安定性和凝结时间必须检验合格。

(2)采用机械拌和时,宜采用散装水泥,散装水泥的夏季出厂温度不宜高于65℃,混凝土搅拌时的水泥温度不宜超过60℃,且不宜低于10℃。

(3)水泥进场时每批量应附有化学成分,物理、化学指标合格的检验证明.其化学成分、物理性能等路用品质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的相关规定,见表1。

(4)选用水泥除满足上述的规定外,还应通过碾压式贫混凝土基层配合比试验,根据其配置弯拉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优先选用适宜的品种和强度等级.2.2粗集料(1)粗集料应选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碎石、碎卵石和卵石,碾压式贫混凝土基层可使用III级粗集料.粗集料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应按公称最大粒径的不同采用不少于2个粒级的集料进行掺配,并应表2的合成连续级配的要求.碾压式贫混凝土土基层粗集料的碎石最大粒径不应大于31。

5mm, 公称粒径不应大于26.5mm.碎石中粒径小于0。

075mm的石粉含量不宜大于1%.(1)细集料应采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天然砂(河砂和沉积砂)、机制砂(宜采用石灰岩、玄武岩、辉绿岩等破碎的机制砂)或混合砂,细集料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的规定,碾压式贫混凝土基层用砂标准见表3。

(2)细集料的级配要求应符合表4的规定。

碾压式贫混凝土基层宜采用中砂,如果砂较粗,可使用干净的机制砂与粗砂掺和使用。

同一配合比用砂的细度模数变化范围不应超过0。

3,否则,应分别堆放,并调整配合比中的砂率后使用。

机制砂标准

机制砂标准

重庆市地方标准:DB50/5030—2004<〈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1 总则1。

0。

1 为了合理利用机制砂,特细砂资源,使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应用技术与现行的混凝土工程设计及施工规范,规程配套,确保工程质量,制定本规程.1。

0。

2 本规程主要适用于重庆地区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的配制及应用.其他地区用机制砂,混合砂配制混凝土,可通过试验,参照本规程执行.1.0.3 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工程除应遵守规程外,尚应遵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和规程的规定.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工程的施工验收及质量检验评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和规程的规定。

2 术语,符号机制砂:由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粒径小于4。

75mm的岩石颗粒,但不包括软质岩,风化岩的颗粒.特细砂:按〈〈建筑用砂〉>(GB/T 14684)规定方法检验所得细度模数为0。

7—1。

5的天然河砂。

混合砂:由机制砂与特细砂混合而成的砂.机制砂混凝土:用机制砂作为细骨料配制的混凝土.混合砂混凝土:用混合砂作为细骨料配制的混凝土。

塑性混凝土: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10—90mm的混凝土.大流动性混凝土: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等于或大于160mm的混凝土.泵送混凝土: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不低于100mm并用泵送施工的混凝土。

3 应用范围3.0。

1 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与中砂配制的混凝土相近,其力学性能指标可按现行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取值.3.0。

2 机制砂,混合砂主要应用于建筑,市政,交通,等建设工程中的C60及以下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在满足相应的技术要求时,亦可用于港口和水利等混凝土工程。

3.0.3,机制砂宜配制塑性混凝土混合砂宜配制塑性,大流动性及泵送施工混凝土.3。

0。

4 混合砂配制混凝土,混合砂细度模数应满足以下要求:强度等级C60混凝土,混合砂细度模数不低于2。

3,其中特细砂细度模数不低于1.1: 强度等级C45—C55混凝土,混合砂细度模数不低于1。

水泥细度修正系数

水泥细度修正系数

水泥细度修正系数概述水泥细度修正系数是一个用来衡量水泥细度及其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指标。

水泥细度是指水泥颗粒的尺寸分布情况,细度修正系数通过修正水泥细度对混凝土强度、流动性和硬化时间的影响,以便更好地控制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

修正系数的计算方法水泥细度修正系数的计算是基于水泥的细度与标准细度的比值。

标准细度是指经过一定设备进行标准筛分后,通过筛孔的水泥颗粒的质量比例。

修正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修正系数 = 实际细度 / 标准细度影响修正系数的因素1. 水泥品种及制备工艺不同品种的水泥在制备工艺上会有一定的差别,导致细度修正系数的差异。

新型水泥添加剂和掺合料也可能对修正系数有影响。

2. 水泥的细度水泥细度的大小直接影响修正系数的数值。

较粗的水泥颗粒会导致较小的修正系数,而较细的水泥颗粒则会有较高的修正系数。

3. 混凝土性能要求混凝土的性能要求也会对修正系数产生影响。

对于需要较高强度和流动性的混凝土,通常会选择具有较高修正系数的水泥。

4. 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的配合比中水泥的用量也会影响修正系数的数值。

水泥用量较少的混凝土通常会有较高的修正系数。

修正系数的作用1. 强度控制水泥细度修正系数能够用来控制混凝土的强度。

较高的修正系数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而较低的修正系数则会导致较低的强度。

通过调整水泥的细度和修正系数,可以实现对混凝土强度的精确控制。

2. 流动性调控修正系数也能够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

较高的修正系数会使混凝土变得更加易流动,适用于需要高流动性的施工场合。

而较低的修正系数则会使混凝土更加黏稠,适用于需要较小变形的场合。

3. 硬化时间调整水泥细度修正系数还可以用于调整混凝土的硬化时间。

较高的修正系数会加速混凝土的早期硬化,而较低的修正系数则会延缓硬化时间。

因此,在施工中可以通过调整修正系数来满足不同场合对混凝土硬化时间的要求。

应用示例以下是水泥细度修正系数的应用示例,在不同情况下调整修正系数以满足混凝土性能要求:1.强度要求高的混凝土:选用具有较高修正系数的水泥,并控制配合比中水泥的用量,以实现较高的混凝土强度。

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求

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求

附件: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求1 设计依据(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JTJ 034—2000)(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 033—95)(7)《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J F80/1-2004)2 工程设计2。

1技术指标一、二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水泥混凝土面板厚26cm,基层为20cm厚5%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为30cm厚12%石灰稳定土,采用特重交通等级设计。

水泥混凝土的强度以28d龄期的弯拉强度控制,要求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不得低于5。

0MPa,抗冻标号不小于F200。

三、四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水泥混凝土面板厚20cm,基层为30cm厚12%石灰稳定土,采用中等交通等级设计.水泥混凝土的强度以28d龄期的弯拉强度控制,要求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不得低于4.5MPa,抗冻标号不小于F200.路基填筑维持原设计要求不变.2。

2路面接缝设计2.2.1 纵向接缝路面宽度大于6m的混凝土面板,在公路中心线处设一道纵向施工缝,采用平缝形式.其余部位纵缝均为缩缝,采用假缝形式,缩缝位置与行车道分幅一致,但不得大于4.5m.路面宽度等于6m的混凝土面板,在公路中心线处设一道纵向缩缝,采用假缝形式。

路面宽度小于等于4.5m的混凝土面板,不设纵缝。

纵缝均与公路中心线平行。

纵向接缝无论是施工缝还是缩缝,均在缝内设置拉杆。

如原路设有纵缝,纵缝的设置应与原路一致.2。

2.2 横向接缝横向接缝为4~6m等间距布置,分块面积不得大于25m2.横缝采用设传力杆的假缝形式。

每日施工结束或因临时原因中断施工时,必须设置横向施工缝,其位置应尽可能选在缩缝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